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布

在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北京1个,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7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1个,河南省2个,湖北省1个,湖

南省1个,广东省6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

部地区有93个,中部地区5个,西部地区2个。

4-2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平均规模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是:人口84.8万人,GDP164.7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7.6亿元;百强县(市)分别是全国县域平均规模的1.86倍、5.14倍、6.29倍, 见图表-12。

4-3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产业比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见图表-13。一产比例最高的达31.2%,最低的有1.9%;二产比例最高的达77.7%,最低的有

31.4%;三产比例最高的达43.7%,最低的有17.6%。百强县(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性反映出县域经济

的地域性。

2010年8月14日,在“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期间,召开了“县域经济机构圆桌会议”,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一致推荐以下十个县(市)为“2009-2010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

辽宁开原县辽宁海城市吉林延吉市山东龙口市湖北宜都市四川西昌市贵州遵义县陕西吴起县湖南醴陵市江苏铜山县

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州的首府,是攀西地区区域性

中心城市。西昌市具有相对区位优势,是攀西地区和凉山州的主要消费市场和物资集散地,区域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明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具魅力,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西昌市发展的主要经验有:

第一,认真分析资源秉赋,准确把握自身定位。从区位、资源、农产品、旅游,甚至文化等方面综合考察。利用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发展物流产业;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等。

第二,推进资源本地化战略。坚持就地开发、就地注册原则,鼓励资源就地加工,发展一批具有本地身份、量大质优的工业企业。进入三大工业集中区发展的企业基本上是在西昌注册的企业。

第三,建立市乡之间、市与其他县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合理利益分配,吸引周边县市深加工企业进入西昌市发展,合理分配税收、产值等。增加集聚能力,加速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举办各种花节、果节,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协会(景区)主体、市场运作、农户(游客)参与”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城乡共同发展。按“政府主导、捆绑投入、整村推进、产业支撑、园区驱动、项目带动、民众参与”原则,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六,环境保护。西部许多县市,有丰富的水资源、林资源。西昌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西部有130个地市州盟,其中地州盟46个。西昌市的发展为西部地州盟的首府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范例。

青铜峡市是西部地区地理区位和经济基础比较厚实的县(市)之一。“天下黄河富宁夏,

塞上明珠青铜峡。”

青铜峡市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优质葡萄原产地之一,堪称中国的“波尔多”,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农业上重点发展葡萄酿酒和优质粮食等优势产业。

青铜峡市利用工业基础,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着力打造冶金、电力、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

青铜峡市以中心市区建设为重点,扩大市区规模,完善城市服务,提高城市品位,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青铜峡市的发展比较全面、综合、协调,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范例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是联结工业重地沈阳市和港口城市大连市的重要经济区。

瓦房店市紧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使一些沉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为整个瓦房店市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县域经济发展范例,瓦房店市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现在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的高度,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工业区建设,实现产业集中连片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特别是以发展轴承产业作为工业强市的重点,极力整合轴承产业,放大轴承产业优势,打造“轴承之都”。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瓦房店市坚持走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路子,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增强活力、焕发生机,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高平市是中部地区煤炭资源县。近几年来,高平市在做好煤炭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煤

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统筹城乡、生态建设,走出了一条“靠资源起步、靠科技起飞,靠机制发展、靠市场发财”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为那些还在停留在“黑色思维”的煤炭资源型县(市)提供了一个好范例。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时,一定要发展非矿产业和“地上经济”。全国煤炭大县有100多家,如果都能做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应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进步。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如何做到“强县富民”的统一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强县富民”与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有关联。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县(市),工业化进程非常快,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也非常快,但矿产资源开发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面比较小,往往会形成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不代表大多数人的水平,“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的现象。发展第一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产业,就可以有非常大的“富民效应”。高平市在建设“煤炭强县”的同时,做好“黄梨之乡”、“生猪之乡”、文化旅游等文章,为矿产资源县如何做好“强县富民”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地理标志

黄冈该市罗田板栗、九资河茯苓、罗田甜柿、黄州萝卜、红安苕、蕲春珍米、英山云雾茶、

广济佛手山药、团风荸荠、巴河莲藕、黄梅青虾、麻城茶油12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艾、黄梅挑花、武穴酥糖、老君眉茶、木子店老米酒等5个产品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占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

威海9月10日,在济南举办的首届中国(济南)国际海参文化节上,500克来自威海西霞口

集团的野生干品海参,最终被济南一家餐饮集团以12.6万元的天价竞得。“如今,我们威海的海参走出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时代,被众多客商和消费者所青睐,这功劳应当属于工商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啊!”得知这一消息后,威海市海参协会秘书长林乐福高兴地说。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威海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参种类甚多,可供食用的有20多种,其中刺参为上品。威海养殖的海参绝大多数为刺参。刺参是食用海参中最为名贵的品种,自古以来被誉为“海产八珍”之一,名列海味之首。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拥有近千公里黄金海岸线,各海区海底比较平缓,海底大多为泥沙质,藻类资源品种多,浮游生物丰富,水质无污染且肥沃,浅海年均温度10℃至15℃,年均盐度在30‰左右,适合刺参生长的-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达到330万亩,是刺参生长的理想之地。

在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中,威海市工商局立足海洋优势,大力扶持海参产业发展。该局通过运用政策指导、开辟登记审批绿色通道、实施红盾帮扶工程等措施,鼓励支持大型渔业公司、养殖场以及养殖业户从事海参养殖,使海参养殖成为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几年来,在威海市工商局的努力和帮扶下,海参养殖从“小不点”产业一举发展成为全市水产养殖业的领军产业。在深入走访和调查的基础上,威海市工商局广大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刺参是威海市最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最好、最能叫得响的地方特色产品。但是由于海参养殖业户、加工业户品牌观念淡薄,造成威海海参知名度不高、卖不出好的价钱。为扶持海参产业做大做强,2005年,威海市工商局积极发挥经济参谋作用,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培育“威海刺参”地理标志商标,大力实施海洋产品品牌战略的建议。同时,该局组织人员深入渔业企业和养殖业户,广泛宣传《商标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海洋品牌意识。在威海市工商局的努力下,威海市成立了海参养殖加工协会,全市有30家从事海参养殖、加工的企业加入该协会。海参养殖加工协会的成立,为注册“威海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搭建了平台。紧接着,在注册“威海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中,威海市工商局又积极组织人员帮扶海参协会组织各种上报材料,落实专人进行全程服务指导。进军海参强市

去年2月份,“威海刺参”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注册后,为了让“威海刺参”这块金字招牌最大限度释放发挥它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能,该局加大对证明商标的管理、使用和保护的力度。在该局的指导下,威海市海参协会帮助会员单位建立健全了地理标志商标使用和管理制度,实现一个商标“四个统一”——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加工工艺、统一质量控制体系和统一外销价格,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信誉度。

“威海刺参”地理标志的成功注册极大地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提高了养殖的积极性。宁津镇镆铘岛的老养殖户张建国一路见证了威海刺参的发展历程。“以前只知道把自己的参养好,哪里知道什么是品牌。2006年,鲜参只卖80元/公斤。现在不同啦,别小看这小小的标签,贴上它,这价钱马上就翻了个番,今年卖到200元一公斤啦。”张建国乐滋滋地对工商干部们说,“如今,我又承包了两个参池子,一年下来,估计赚个百八十万是不成问题了。”

近年来,好当家集团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兴建了“金海湾工程”,使湾内养殖面积达到4.3万亩,年产优质海参1000万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今年上半年,以海参为拳头产品的好当家集团海参销售收入达1.36亿元。

据了解,“威海刺参”地理标志商标争创成功后,到去年底,全市海参养殖面积达到24万亩,占全部海水养殖面积的31.8%,约占全国的1/10,全省的1/4。去年,全市海参产量达到3万吨,约占全国的1/3,全省的1/2;鲜参收入达到40多亿元,占全市水产养殖总收入的29.6%,全市海参加工增值部分收入可达到24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参大市。目前,威海市海参育苗业户发展到60多家,养殖业户近3000家,加工单位400多家,营销店600多家,专营海参馆30多家,这些单位直接吸纳消化就业人员4万多人。去年,海参加工企业共上缴税金485万元。威海市有关部门规划,力争经过3—5年的发展,全市鲜参年产量再提高一倍,年鲜参收入力争突破百亿大关,向全国海参养殖强市进军。

去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莱阳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一年来,莱阳市质监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立足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梨产业,推进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逐步将第二届莱阳梨文化节打造成立足省内、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著名节会品牌。

筑质量“防火墙”

为更好地保护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莱阳市质监局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发布了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章制度,并核准专用标志的使用申请。今年5月,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提交的莱阳梨样品进行抽样检测,最终通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农药残留等十几个方面检测,并确定莱阳市昌阳果蔬专业合作社为首家使用莱阳梨地理标志产品的企业。同时,顺利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莱阳梨”的农业部标准《莱阳梨》、山东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莱阳梨》和《莱阳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的系列标准。

标准种植提升质量

为使莱阳梨高产、高质、高优,莱阳市质监局狠抓标准和规范的有效贯彻实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果农讲解标准化种植的知识和技术,引导企业和农户科学、标准种植。同时,按照“果品高品质、基地快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以绿色、低碳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莱阳梨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依托宏达、宏祥、嘉福食品等龙头企业,建立起“公司+ 基地+ 农户”生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中的组织保障作用,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制定莱阳梨行业标准,对莱阳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贮存以及栽植、剪枝、施肥等生产技术措施进行了规范,并把千家万户的莱阳梨种植业户纳入规范化管理,按品牌标准实施生产,维持莱阳梨的高品质。今年3月,该市与中科院签订莱阳梨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协议,开展莱阳梨标准化综合技术研究,重点加强莱阳梨嫁接改造和品种改良,进一步提高莱阳梨的品质质量。

唱响莱阳梨品牌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本身就是推进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工作中,莱阳市质监局把企业申请使用专用标志、加强对企业的保护同企业申报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省级名牌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帮扶力度,完善企业的标准、计量、质量、认证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培育莱阳梨主导产业,帮助企业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形成莱阳市地域品牌。同时,强化质量监督,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莱阳梨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以莱阳梨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载体,纵向引导和加强各单位对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重视,横向联合农业、工商等与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为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担负起地理标志行政管理职责,从而为全方位推动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搭建平台,唱响莱阳梨品牌。

据介绍,去年以来,因莱阳梨的知名度不断攀升,莱阳梨的价格逐渐升高。在莱阳梨主产区照旺庄镇,批发莱阳梨20多年的经销商赵玉歧说,现在他的莱阳梨主要销往青岛、烟台、济南、北京等北方城市,往年莱阳梨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3.6元到4元左右,今年估计会在5元左右,现在莱阳梨还没成熟,但是他已经接到近百份订单了。

晋州市梨果7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1号公告发布了《关于批准对晋

州鸭梨、建三江大米、云和黑木耳、广武大葱、东坝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晋州鸭梨正式成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晋州鸭梨”也是

此次公告中河北省唯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晋州市梨果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河北鸭梨”的原产地,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和“全国梨产业十强县(市)”,现有梨果面积21.3万亩,产量50.14万吨,产值6.63亿元,梨果无公害基地认定面积20万亩。晋州市梨果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优良,尤其鸭梨,色泽金黄,皮薄而光滑,果肉细嫩,清白如玉,酸甜可口,清香多汁,素有“落地酥碎,嚼后无渣”之美誉。产品远销东南亚及美、加、澳、新、西欧、拉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国际市场的抢手货。目前,全市出口注册果园总面积达到31450亩,通过SGS EUREP GAP认证面积达到7660亩。仅长城经贸有限公司出口注册果园23450亩,在河北省果品出口企业中居第一位。

“晋州鸭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北省晋州市东卓宿镇、周家庄乡、东里庄乡、总十庄镇、马于镇、营里镇、循环经济园区、桃园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这将为该市果农增收、农业增效,促进梨果业大发展,保护特色农产品资源,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晋州鸭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北省晋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晋州鸭梨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哈密大枣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0年第14号公告,正式批准对哈密大枣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这是继哈密瓜之后哈密地区获得的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哈密大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对哈密大枣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大枣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

哈密大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哈密市及农十三师现辖行政区域。凡在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都可向哈密市质监局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按照哈密地区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哈密大枣产业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规模化建园向标准化建园转变;由经济林生产向林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转变。哈密市在适度扩大红枣种植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建园标准,提升大枣品质。

据了解,截止2009年底,哈密市大枣种植面积27.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万亩,总产量14400吨,产值1亿0080万元。今年预计大枣总产可达16150吨,同时计划新植大枣3万亩。

淮南申报的“中国豆腐之乡”8月17日,淮南申报的“中国豆腐之乡”顺利通过中国

烹饪协会专家评审团的评审认定。

淮南市申报“中国豆腐之乡”的证明材料长达近百页,材料对淮南是中国豆腐的发明地、是中国豆腐文化的源头以及淮南王刘安是豆腐的发明者进行了翔实有力证明。

在为期两天的评审认定中,中国烹饪协会专家评审团对八公山区豆制品生产基地进行了工艺流程的实地验证、考察。评审团认为八公山豆腐风味独特、质地优良、美名远扬。八公山豆腐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是美味、健康的绿色食品,它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突出优点而成为公认的理想食品,受到世人的青睐。

以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乔德林、扬州大学烹饪系教授邱庞桐等专家为主的评审团认为:淮南豆腐历史悠久,淮南市在弘扬、保护和传承豆腐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并不断完善和提

升豆腐产业集群的品牌效益。目前,淮南市豆制品加工企业在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8家;淮南先后制定发布3个豆制品地方标准和水豆腐生产技术规范;八公山豆制品厂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八公山”牌腐皮被授予“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八公山”牌商标再次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淮南市现有16个产品正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中国豆腐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13届,更使淮南豆腐文化及豆腐美食享誉海内外。2004年“中国豆腐文化节”被中国会展联盟授予“品牌会展”称号,2005年“中国豆腐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评审团最后一致认为“中国豆腐之乡”当属淮南。

淮南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瑞杰介绍: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淮南对“中国豆腐之乡”的域名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淮南“中国豆腐之乡”网络域名和移动域名已通过认定。从而对淮南的豆腐资源进行了有力的保障。目前,淮南豆腐制品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苍山大蒜”“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18个省(区市)的30件地

理标志产品代表我国与会展览,苍山县的“苍山大蒜”作为知名商标品牌,成为山东省唯一受邀产品参展,并被列入世界地理标志品牌之一。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大会由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举办。苍山县委、县政府对“苍山大蒜”参展“世界地理标志大会”高度重视。会前召集相关部门改进产品包装,精心挑选优质大蒜,对与会参展进行了周密准备。因为产品富有特色,苍山大蒜在会上受到美国、欧盟、韩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参会代表的关注和喜爱,而且被列入了世界地理标志品牌。

“苍山大蒜”去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证明商标,今年又被列入世界地理标志品牌并成功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展览。运用地理标志保护和发展农产品,促进农产品的增值和规模经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本次“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欧盟、韩国、印度及南非等30多个国家及部分世界组织代表和国家部委办局、各省市工商部门有关领导共计700多人参加。

延津县农业部新近公布了2009年第二批农产品(000061,股吧)地理标志名单,延津县贡参

果蔬专业合作社申请登记的“延津胡萝卜”名列其中,成为继“开封西瓜”之后,河南省农业系统第二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延津县种植胡萝卜的历史悠久,所产胡萝卜“个大、色鲜、味美、口感甜脆、含糖量高”,有“小人参”之美誉。

随着延津胡萝卜种植的快速发展,延津县贡参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应运而生,目前社员达1128户,带动近两万农户直接从事胡萝卜种植,胡萝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量60万吨,并成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浏阳花炮”地理保护标志已经附加电子数码防伪技术。目前,浏阳市共有94家企业获

准使用“浏阳花炮”地理保护标志。而且这些企业的产品,也获得了电子数码防伪功能,消费者只需刮开防伪标识上的银色涂层,根据编码拨打电话或者发送信息,便可查询真假。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世贸组织协定的工业知识产权之一,它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

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今后,还将成为企业打假维权的利器。据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逐渐引导建立起一个政府监管,引导行业监督和企业自律的浏阳花炮地理标志管理体系,综合监管花炮企业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切实维护“浏阳花炮”的质量和声誉,提高“浏阳花炮”的附加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