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缄默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存在着

大量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深埋在人们潜意识里的知识,是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的,但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它通常难以用语言、文字、图像加以表述,而是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的一类知识。这种知识能在我们面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时,施加一种强烈的影响。然而人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量缄默知识的存在并没有给予足够充分的注意和

重视。但这并 __明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微

不足道。相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虽然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缄默知识目前并不为人们所知.但研究

者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缄默知识对于认识与实践的影响非常复杂。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所说:“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使用。”‘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向导的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②因此,只有对缄默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人类才能获得更多的显性知识;只有借助于缄默知识的力量,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

可以说,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人类所拥有的任何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述形式呈现的显性知识实质上都植根

于缄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也都依赖于缄默知识,都必须有缄默知识的支撑。在许多情境中.缄默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内核。而显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达的外形。这就是说在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实际上是缄默知识。它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它是最丰富的提取显性知识的素材库,只有缄默知识的参与,才能理解外在的显性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创造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否则只能是机械地模仿或言语复述”。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对显性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运用,却忽视了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一般意义上的技巧如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予以个性化、实践化。使其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独特的知识后,才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实际的影响,而这种个人独特的知识正是缄默知识。恰恰是这些缄默知识使教师具有了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里所说的技巧并不只是从书

本中所学到的技巧.虽然从书本中学习到的技巧(显性知识)是有用的.但是它却是很不充分的。就像一个科学家,他要想做出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许多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科学

技巧”,或者说必须将那些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巧,如观察、记录、描述、资料分析等方面个性化、实践化,转变为他自己的独特的知识,使之成为他自己科学实践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好比教一个人学游泳,无论你怎样把游泳规则这种显性知识教给他.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充分的,他必须在此过程中对这些规则进行个性化理解,并且从中发展出只有自己运动着的身体才能够理解的新规则。没有这种对游泳规则的个性化的理解与应用,他就不可能学会游泳这一技巧。这些通过学习者亲身经历所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缄默知识,由于它融入了学习者特定生活场景中的特定心理体验,包括那些不可言喻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因此这种知识对学习者本人而言是生动的、鲜活的。而且这种知识也是影响、指导学习者目前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真正的知识。可以说,与显性知识相比.这种缄默知识才真正是一个人自己的、使其终生受益的知识。尽管它的获取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但一经拥有就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与行动。因此,与教师从书本中所学到的显性知识相比,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缄默知识才是真正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发

挥作用的知识。并且这种缄默知识对其从书本中获得的显性知识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头脑中的缄默知识由于先人为主,构成了教师教育观念的底色。新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要进入教师的大脑,都要先经过教师本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加工,并最终在他们原有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起新的观念大厦。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教师原有的旧缄默知识可能就会起到导向作用。

虽然缄默知识对显性知识具有导向作用,但并不能否定显性知识的作用。应该说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教师的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看,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那么教师缄默的教育教学知识就无从发展。反之,如果没有教师缄默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揭示、分析和批判,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或显性的教育教学知识也就不能转变为教师真正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就不能够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仅认识到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或显性的教育教学知识的重要性。还应意识到缄默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更好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更好地发挥缄默知识对显性知识应有的导向作用,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缄默知识的存在.但它实际上却影响着教师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也影响着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实践方面,缄默知识可以使我们在面临各种复杂因素时能克服信息不充分的缺陷或者在繁多的信息面前

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学研究发现.那些与认知偏好、情感偏好密切相关的缄默知识会自动地影响着个人判断和决策,与缄默

知识有关的直觉、经验等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摸索、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丰富的想法和做法得到提炼和升华.使个人的缄默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从而更好地支配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反复摸索、反思,建构起来的缄默知识.会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引导教师下意识地行动。例如:假如在教师的观念中存在着“教学就是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活动”的缄默知识,那么教师就会在这种缄默知识观的引导下,将自己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智力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上。可以说教师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随时随地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所拥有的丰富合理的缄默知识会自觉地改善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总之,教师的缄默知识对其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规定性的影响,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持的态度、价值取向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缄默的教育价值观、缄默的学生观、缄默教育教学观等观念的影响和控制的,并且教师的这种缄默的观念将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和

效率。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受其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影响而形成的。教师所拥有的这种缄默知识镶嵌于教师心灵深处.时时刻刻地支配着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处理教育教学事件的方式。教师的这种缄默知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因而它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真正支配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知识。简言之,教师日常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缄默知识支配。

内容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学习中的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

语文学习中的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 语文学习,既有外显学习,也有内隐学习;语文知识既有显性知识,也有缄默知识。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获得的指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是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什么是内隐学习 北大教授沈政在《脑科学与素质教育》一文中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可请一位朋友到你家作客,先跟他在客厅中聊天,客厅墙上挂许多字画,但你们并不谈及墙上的字画。随后请朋友到另一间屋子,拿给他一张写满许多偏旁、部首的半个汉字的纸,请他用笔把这些半个字补笔成完整的字。统计他的补笔结果就会发现,这些字中许多是客厅字画上的字。然而你问他是否按客厅字画上的字完成的作业,他会说:“客厅中有字画?我怎么没看见!”无意中映入眼帘的字,竟在随后的补笔任务中无意中冒了出来。 沈教授例举的学习现象就是“内隐学习”。从上述例子可以体会到,内隐学习就是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不要付出意志努力,还没有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就获得了知识。内隐学习是相对于外显学习而言的。外显学习是有明确的目标,须经过意志努力,还须运用一定的策略的学习。 无意识性,也就是自动性是内隐学习的基本特点。 (二)什么是缄默知识 华东师大教授庄锦英在《关于缄默知识的基本特征刍议》中举过怎么一个例子:你能够巧妙地骑着自行车前进,拐弯,越过各种障碍。可是你究竟是怎么驾驭自行车的,你为什么不但能保持平衡,而且可以让自行车自如地前进? 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怎么骑自行车的知识,但究竟如何让使车保持平衡并使它前进,则必须有赖于个体的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自如地骑自行车了。很显然,这种体验是难以言传的。也就是说,有一种难以说清楚的知识在起作用。因为它的难以用语言清晰的表述,所以称为“缄默知识”。 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就是缄默知识。“眼前有景道不得”,是李白面对黄鹤楼崔灏题诗发出的感叹;“心中有识说不出”,是缄默知识的生动的注脚。缄默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的,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等来表述的知识就是显性知识。 不可言传性是缄默知识的基本特点。 (三)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的同与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两者的共同点:都具有自动性的特征,都和内隐认知有关,都和外显认知相互作用。 2、两者的区别:内隐学习强调的是过程,缄默知识强调的是结果;内隐指的是无意识与无目的,缄默更多的是强调“不能言表”。 3、两者的联系: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的特点,它学到的知识并不全部内隐,也包括可以言传的知识。此外,学习过程不内隐,而学到缄默知识的现象也广泛存在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论文范文|谈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 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教师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但是,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那应该属于教师的份内职责。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实现有效教育提出了契机。下面就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来谈几个问题。 (一)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到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不是评判者,也不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的服务者,他的职责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教师应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能自觉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去体验快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目标,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获得成功,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高效的,才会是受人欢迎的。以往教师都能教的内容准备得竭尽所能,讲课时也能做到如行云流水一样畅通,尽力处处讲到,常常是自我感觉惬意,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忽略了学困生的困惑。这种单纯传授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指导和发挥,这就会让我们的教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D.实践性 C.直接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和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一、师德修养的基本要素 1.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修养的思想基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 人梯”、“ 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2.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3.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

浅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龙山小学刘红梅 大家好!很荣欣能够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看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等方面的知识。那么要突破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这一难关,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 一是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成功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我觉得这是一种成功老师的标准,我们都应该努力地把自己向这种境界推进。面对学生,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有信心,佩服自己的老师。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个性、素养和爱心来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课堂,就喜欢上该学科,从而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是让基础知识的课堂活起来。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地听课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分钟,那就必须在课堂上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提高自己课堂的效率。尤其语文基础知识

学起来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更应当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将课本用活,多给学生机会发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扮演角色,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动作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其次,我还会根据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寻找错别字、演讲发音比赛、声调接龙等,这些活动可能有时候会影响教学进程,但是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二、讲究教学方法 一是抓住重点难点,突破“拼音”关。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学校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扎实。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学生学习的难点往往表现为平翘舌音不分,鼻韵母读不出来,边音和鼻音难以分辨。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借助有关汉字的音学习拼音和归类分辨等方法。 二是识一字认多字,突破“识字”关。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联想识字的特点,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汉字,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已会的汉字带出一些常用字,教学生认读(教学中我们简称“一字带多字”的方法)。

教师教学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及优秀论文范例

教师教学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及论文范例一、教师教学论文格式要求 (1)完整的论文一般应包括:正文(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内容、参考文献)。 (2)正文格式要求 1)文章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2)题目下空一行输内容提要,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3)内容提要下输入关键词: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4)关键词下空一行输入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5)文章中小标题用黑体、四号字; 6)参考文献的字体采用小四号楷体。 (3)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3.0cm ,?? 下:2.0cm,?? 左:3.8 cm??? 右:2.2 cm.?? 2)行间距: 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2磅) 3)字间距: 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4)标题层次表述(正文中所有内容换行时请空两格) 一、?????? (一) 1.?? (1) (5)文章最后空一行,写作者简介,字体采用小四号楷体。 (6)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表中通常仅列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建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用文献出现先后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之前。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着或书;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资料汇编;报告;专利等。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如下: 1)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刘国,陈绍业,王风翥.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5】成升魁,沈镭.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297~304. 3)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4)电子文献 1998-08-16/1998-10-16/2001-04-01. 二:论文范本 授之以渔,方能“不用扬鞭自奋蹄” ——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朱丽芳 (本文荣获“师陶杯”教师论文评选市级一等奖)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学生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导读默读读书方法 张田若先生说:“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预习开始的。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上一、两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教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正确地、经常性地利用工具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关键的作用,要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的运用。凡是在课堂上不能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 2.王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让学生谈谈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网络。学生们探讨得很激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3.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4.下列选项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 A.当小刚犯错时妈妈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B.小红乖乖吃药后爸爸就不让去医院看病了 C.老师通过惩罚小明警示其他捣乱的学生

D.小王不做作业爸爸就不让他玩游戏 5.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7.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 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 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 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 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8.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缄默知识与语文教学

缄默知识与语文教学 一、什么是缄默知识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的行为的某种知识。”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Michael Polanyi.Study ofMa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58,12.)。“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即“显性知识”,是最常见的知识形态。“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有人译为“默会知识”、“隐性知识”或“意会知识”。采取“缄默”的译法,可能更接近于波兰尼的本义。据《辞海》的解释,“缄”为信札的“封口”,“缄口”或“缄默”的词义均为“闭口不语”。而波兰尼提出的所谓“明确知识”,意指“可以说出来的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即能够用语言加以表述的知识;而他所谓的“缄默知识”,则是指那种“虽然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称之为“不能说出来的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说的(We

knowmorethanWecantell)”,就是这种知识存在的证据。中国道家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说的也是这种缄默知识。 简单说,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也可以称之为“日用而不知”的知识。“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前者指人们不能清晰的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后者指人们能够明确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更为基本,人们能够知道的比他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得多。就其功能来说,缄默知识事实上支配着整个的认识活动,包括科学认识活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 二、教学实践对缄默知识的疏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分类来说,既存在着教师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学生的缄默知识;既存在着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授和学习行为的缄默知识;还存在着与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学习等有关的缄默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认识论上不仅要重视那些显性的知识,而且要特别重视那些大量存在着的缄默的知识。 然而,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或没有能

教师教学论文格式要求

教师教学论文格式要求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教师教学论文格式要求(1)完整的论文一般应包括:正文(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内容、参考文献)。 (2)正文格式要求 1)文章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2)题目下空一行输内容提要,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3)内容提要下输入关键词: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4)关键词下空一行输入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5)文章中小标题用黑体、四号字; 6)参考文献的字体采用小四号楷体。 (3)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3.0cm , 下:2.0cm, 左: cm 右: cm. 2)行间距: 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2磅) 3)字间距: 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4)标题层次表述(正文中所有内容换行时请空两格) 一、 (一) 1. (1) (5)文章最后空一行,写作者简介,字体采用小四号楷体。 (6)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表中通常仅列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建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用文献出现先后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之前。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着或书;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资料汇编;报告;专利等。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如下: 1)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刘国,陈绍业,王风翥.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5】成升魁,沈镭.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297~304. 3)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4)电子文献 1998-08-16/1998-10-16/2001-04-01.

当前语文迫切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

当前语文迫切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迫切需要解决八个问题。这八种倾向,严重地腐蚀语文教学的价值内涵。问题是这几种倾向,还比较普遍地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倾向。是新课标的体现。这八种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新的歧路;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恶性发展。它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掉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八种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1、“泛语文”批判: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有一个著名的命题,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今天不来讨论这个命题。我们来看看在这践中我们老师们是如何理解这个命题的,在实践中到底是如何操作、实现这个主张的。 例如有一个老师上《智取生辰纲》,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讨论“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并列出原因8种之多。部下无能说。权力受制说。对手强大说。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这根本就不是学语文,这是学习“如何押送生辰纲”。不是学课文,而是学课文里所描写的、所涉及到的生活内容、人文内容。 学《跨越百年的美丽》大谈居里夫人美在何处。学语文,变成了学课文中所写到的人文内容。语文被淹没掉了。语文被边沿化,被模糊化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语文课上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数学课、物理课、历史课、地理课、经济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 “泛语文”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有人称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丧魂失魄”: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质性内涵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 2、“反文本”批判:正确处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 文本碎片化:文本的完整性、整体性的瓦解。《背影》,的父亲爬铁轨是“违背交通规则”的“解读”大加赞赏,认为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文本的抒情性被否定了。基本情感倾向不承认了。 文本的无限漫延。文本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一旦被打破,文本就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意义链”上的一节,例如:老师:四婶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祥林嫂应该怎么办:一把火烧了鲁四老爷家。好,有反抗精神。 对文本的反叛。你说《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我偏说“父亲有些婆婆妈妈,这样对孩子关怀备至,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超视域对接”是“泛立场”、无中心、无止境、无可无不可的,因而也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反文本”反掉的是什么呢?它当然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承认文

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09844.html, 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选题参考 1、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对策 2、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 3、音乐教育的教学阻隔——高校教师教育音乐专业与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间的透析 4、从“教书匠”到“教育者”——谈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5、中学教师怎么选择网上教学资源——基础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之实证研究 6、以教育教学应用文档为纲,纲举目张——中小学教师Office应用能力培训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7、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权的法理探讨 8、初中教师资格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测试方案初探 9、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10、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关系研究 11、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形成的个案研究 12、试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 13、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14、浅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计算机应用的思考 15、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21世纪初农村初中教师科研推动型继续教育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 16、论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7、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18、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需求及其发展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09844.html, 19、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学科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20、浅谈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二、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 2、中小学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3、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探究 5、信息技术下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对策——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6、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7、中学教师怎样选择教学资源——基础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之实证研究 8、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9、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审视 10、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11、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跨世纪的初中教师 12、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13、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道德责任与法律义务 14、初中数学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的相关研究或者探索 15、中学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教学设计与应用 16、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教学浅见 17、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初探 18、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现状调查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如何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思索研究现代化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这次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质与意义,树立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语文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探索和创造新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改革实验的技能,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国家有民族培育创新人才而努力。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必然促使教育改革。事关民族复兴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靠于广大教师,依赖于广大教师。我们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社会发展与教育育人及其改革的关系。 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更新知识、学习和创新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与课程改革同步成长——语文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质量基本取决于我们教师的素质 第一、教育理念和理想。 语文教师要加强读书学习和研究,树立起自己新的教育理念和理想。 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了解和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懂得教育。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但育什么样的人?如何育人?是需要我们经常思考和回答的。特别是要掌握中学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规律。具备一些教育家的知识、素养和意识。我们应该有这种追求与执着——我要做一个教育家。 第二、语文知识和功底。 语文教师要加强读书学习和研究,不断丰厚自己的语文功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我们要继续学习研修语言文字和文学,不断丰厚自己的语文功底。 根据自己和语文教育的需要,平心静气地踏踏实实地读几本名著,读几本名人的著作,并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乃至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动态,关心周围每天发生的事情,不断吸取其新的研究成果,善于发现新问题、探求新思路,建立新思维。 语文教师最好是个学者,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独到的见解,能够胜任各种选修课程,迎接新的挑战。 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做到对现行各种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意图、内容及其练习设计,了如指掌。能够独立准确的把握各篇课文的构思、表现手法、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较高的文章分析能力和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 第三、教学能力和技能。 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 1、提升展示自我学识、才能、风格和人格魅力的技能; 2、提升谋划、组织、管理、指导学生学习和评价的技能;

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类型和格式要求

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类型和格式要求 (一)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大多撰写的是教学论文。教学论文的立意和撰写的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教学经验 教学经验的撰写一般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要介绍经验或做法产生的背景,然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即本文的论点,并引出正文。第二部分具体介绍教学的经验或做法,该部分是本类论文的重点,应该详尽说明,论证要有力。在第二部分中,一般应将经验或做法分为几个部分来向读者介绍,说明从哪些部分来做的,所以,这部分的标题一般就是该论文的分论点,即解决中心论点的方法。在分论点的论证中,应从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两个方面来证明分论点,说明这样做的理论支持是什么,事实是什么。一般在理论论述后,用“例如”“像”等事例来加以说明。在整篇文章中,分论点一般需要3-5个。 也有的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在第三部分中,对上述论述加以概括或简要总结,或与开头相呼应。 2.教学“金点子” 所谓金点子,就要有一定的含金量。这种论文就是向他人介绍自己在具体教育或教学中解决某个问题的好办法。这样的好办法往往是前无古人的做法,又确实有药到病除之效。在写法上,一般要详细写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过程和办法,让读者读后觉得可以采用,并有实效。如: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策略;教师教学成绩比值评价办法;等等。 教学金点子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这部分用来交代问题发生的背景,该问题产生的后果等。 (2)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详细介绍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3)取得的效果介绍利用这种办法的效果。 3.课堂教学实录 这是一种用来表现课堂教学流程的论文形式。它的优点是通过对某一节课由开始到结束全程的师生活动的纸面化论文援助刘老师Q/微信1269292199可使读者能够从中浏览课堂教学的全程,从中看出授课者驾驭课堂和学生的过程,看到学生具体活动的过程和内容,从中知晓授课者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窥视到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智慧。这种文体的写法好比戏剧的脚本,既要有教师的“台词”,又要体现师生、生生的动作、表情,作者应结合课堂的场景,注意把表现动作、表情的动词用好,从而表现课堂上的氛围。撰写时要以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学习材料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语文课的知识问题

语文课的“语文知识”问题 ——兼评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李海林 徐江同志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5、9)以十分激烈的方式提出了“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这里所谓“该教的”、“不该教的”,其实说的都是“语文知识”。徐江同志的这篇文章,就是从“教学效果”这样一个角度对“中学语文知识教学”提出的深刻反思和尝试性的建构。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几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上,而是通过具体的课文教学的讨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即:语文教学要不要教知识、教什么知识的问题。谨慎地说,徐江同志的这篇文章,也许可以作为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关于“知识问题”的一次重新觉醒的标志,或预示。其中所蕴涵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下去。对于这样一篇文章,着眼于作者在措词上的“偏颇”,态度上的“过激”,甚至作者的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而不顾及文章本身的理论内涵,这可能不是讨论问题的正道,对语文教学改革也毫无益处。 一、我们需要什么知识:语文课中的知识类型 我们有两个问题:一是知识到底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我们期望它发挥的作用。 这两个问题是纠缠在一起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性质的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差别的。过去我们关于语文知识的

许多讨论,都是在没有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的前提下展开的,许多讨论没有能切中要害,甚至不得要领,原因就在于,它们不是针对特定的知识类型而言的,它们的立论都可以找到“例外”甚至反证,因而缺乏立论必须具备的周延性,其科学性和说服力都大打折扣。 语文教学的“知识问题”迫切需要引入“知识类型”概念,在“知识类型”的理论视野里,过去抽象的、含混的“知识问题”似乎变得清晰了,变得一目了然了。 1、过去关于语文知识类型的探讨 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是老师们对教学实践中所教的知识的一种经验性的总结。一方面,没有关于“为什么要有”的论证,例如为什么要有“篇”、又什么要有“逻”,“篇”的知识、“逻”的知识对语文教学有着什么意义,起着什么作用,并没有具体的讨论。另一方面,这八个方面的知识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如何组合在一起,这些问题,“八字宪法”既没有讨论,从它们的内涵中也看不到有这种关系的可能。显然,“八字宪法”并不是关于“语文知识”的系统的表达,它实际上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实际上教到的知识的混合,它们没有为解决语文教学的“知识问题”提供什么线索。 大概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归纳“语文知识”,其成果是所谓“三大学科”:语言学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和文章学知识系统。这种归纳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研究者的论著中,开始把语言学、文学和文章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来讨论,有些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系,也开始依据这种认识构建由语言学系列、文学系列和文章学系列组成的课程体系。但是,这种理论仍然没有解决“为什么要有”的论证,仍然没有解决“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语文知识”的问题。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文章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它们是三条线,是分离的。它们如何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也没有人讨论过。而且还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并不所有语言学知识都进入语文教学,并不是所有文学知识都要在语文课里教,并不是所有文章学知识对语文教学都有用,那么,这“三大学科”哪些知识属于语文课里要教的知识,要用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09844.html,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 2、中学教师教学策略量表的编制 3、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 4、中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 5、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教学发展特征调查研究 6、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7、中学教师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势探讨 8、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师教学化的现状 9、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调查研究 10、新课程背景下的六安市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调查与分析 11、中学教师教学改革动力的研究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中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个案研究 13、中学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 14、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 15、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 16、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初探 17、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18、关于我国体育师资素质状况的因子分析——中学教师教学观念及敬业情况调查 19、关于中学教师教学思考负荷的调查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09844.html, 20、对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调查研究 二、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1、对中学教师教学媒体应用能力的一次实地调查及思考 2、新木桶理论对中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启示 3、对中学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5、中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 6、新时期中学教师教学实践的六大特点 7、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中学教师教学发展策略 8、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调查研究——以英语教师为例 9、中学教师教学发展中的教师问题与对策 10、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跨地域调查 11、中学教师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12、情绪智力理论对中学教师教学的启示 13、冲突管理视野下的中学教师教学与教研关系研究 14、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 15、云南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6、师范生与中学教师教学观念比较研究 17、中学教师教学观念的现状研究 18、中学教师教学反思问题及对策研究 19、中学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20、注重细节“赛”出风采--听评中学教师教学能手选拔赛有感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就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瞧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瞧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论文格式及指导老师

正文 【要求】字数:3000-5000字 【撰写规范】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开始后三周内独立完成。内容应包括: ①目的和意义:根据毕业实习积累的资料、检索的国内外资料,写出所选题目的目的和意义。语言应精练。 ②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设计(或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应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内容翔实。 ③进度安排:至少应分3个以上时间段安排上述设计或研究内容。 ④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必须是指导教师本人亲自书写并签名。应明确表示“同意”或建议作何修改、注意什么问题等。 二、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应科学客观地反映论文撰写期间的全部工作和成果。 其内容包括: ①题目:应确切、鲜明、简短,既概括全文,又引人注目。 ②目录:应列出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章分节并逐项标注页码。 ③摘要:应将全部论文内容高度浓缩。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在摘要之后,要另行列出3~5个关键词(包括中英文关键词)。 ④绪论:是论文的开场白,应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相关成果和预期目标等。 ⑤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可分为若干章节,陈述全部的实验过程及研究结果。一般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结果分析、讨论等内容。应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正文(包括绪论)中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或论点时,均应按先后顺序,在所引用部分的字句最

后右上角处用方括号标明数字编码。 ⑥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应列出几条结论性意见或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⑦致谢:为了尊重他人劳动,学生应感谢相关的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帮助。 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写法应规范(见四)。 ⑨附录:重要的测试结果、图表、程序等可列在附录中。 三、毕业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可以是整厂工艺设计或一个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或某个重要工艺设备的设计,也可以是某种工业产品的设计或适用于本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等。一般应包括若干张图纸(或程序)及配套的毕业设计说明书。 1、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可由学生自行创造。说明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题目:应确切、鲜明、简短,既概括全文,又引人注目。 ②目录:应列出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章分节并逐项标注页码。 ③中、英文摘要:应将全部论文内容高度浓缩。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在摘要之后,要另行列出3~5个关键词(包括中英文关键词)。 ④绪论:是论文的开场白,应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相关成果和预期目标等。 ⑤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主体,可分为若干章节,陈述设计过程及结果。一般应包括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或方案论证),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等部分。 ⑥结束语: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分析,展望与建议等。 ⑦致谢:为了尊重他人劳动,学生应感谢相关的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帮助。 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写法应规范(见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