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塑周期的压力变化曲线-PVT曲线解读

注塑周期的压力变化曲线-PVT曲线解读

inside, value up your molding

溫度壓力增加

常壓12345678體積收縮

射壓保壓–針對圖作一說明

?1:塑料開始填入模具塑料開始填入模具,,壓力逐漸升高壓力逐漸升高。。

?1-2:模穴充填階段模穴充填階段,,模穴壓力逐漸增加至設定之射壓模穴壓力逐漸增加至設定之射壓。。

?2:模穴充填結束模穴充填結束,,壓力切換至保壓壓力壓力切換至保壓壓力。。

?2-3:模穴保壓模穴保壓//壓縮壓縮(compression)(compression)(compression)階段階段階段,,模穴壓力上升至設定保壓壓力值力值。。

?3:模穴壓力達到最高值模穴壓力達到最高值(30(30(30--100MPa 100MPa左右左右左右))。

?3-4:保壓階段由壓縮切換至靜置段保壓階段由壓縮切換至靜置段(holding stage)(holding stage)(holding stage)。。由於塑料部份回流(backflow)(backflow),,造成模穴背壓稍微下降造成模穴背壓稍微下降。。

?4:保壓保壓//靜置階段開始靜置階段開始。。

?4-5:靜置階段靜置階段,,由於冷卻造成壓力下降由於冷卻造成壓力下降。。固化層厚度逐漸增加厚度逐漸增加,,塑料繼續補償收縮造成比容降低塑料繼續補償收縮造成比容降低。。

?5:澆口封口澆口封口(gate freeze (gate freeze (gate freeze--off)off),,保壓保壓//靜置階段結束置階段結束。。

inside, value up your molding

–針對圖作一說明

?5-6:塑料繼續冷卻收縮塑料繼續冷卻收縮,,造成壓力下降造成壓力下降。。

?6:模穴壓力降至常壓模穴壓力降至常壓((一大氣壓一大氣壓))。此時塑件體積與模穴體積相同此時塑件體積與模穴體積相同。。塑件開始模內收縮塑件開始模內收縮(mold shrinkage)(mold shrinkage)(mold shrinkage)。。

?6-7:定壓冷卻階段定壓冷卻階段(isobaric cooling)(isobaric cooling)(isobaric cooling),,塑件持續收縮塑件持續收縮。。

?7:開模及塑件脫模開模及塑件脫模((demolding demolding))。

?7-8:脫模後定壓冷卻脫模後定壓冷卻(post mold isobaric cooling)(post mold isobaric cooling)(post mold isobaric cooling)。。

?8:最後達熱平衡最後達熱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thermal equilibrium)(thermal equilibrium)之塑件之塑件之塑件。。

inside, value up your molding TEL:+86-20-38467700(Guangzhou office)FAX:+86-20-384677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5061015.html,

Thank You !

Moldex3D for Your Success.Moldex3D helps users to find out potential quality issues and reach optimized designs easily and effectively, at the lowest cost and time.

Thank you!

CoreTech System Co., Ltd.

光合作用曲线图分析大全

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的分析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纵坐标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 ①如果CO2 吸收量出现负值,则纵坐标为光合净产量; ②(光下)CO2 吸收量、O2释放量和葡萄糖积累量都表示光合净产量; ③光合作用CO2 吸收量、光合作用O2释放量和葡萄糖制造量都表示光合总产量。 因此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2)、几个点、几个线段的生物学含义: 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净光合强度为负值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 B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强度净为0。表现为既不释 放CO2也不吸收CO2 C N点: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的光照强度。(先描述纵轴后横轴)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加 AB段:此时光照较弱,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仍为负值。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释放CO2。 BC段: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吸收CO2。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净光合作用强度已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强度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 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主要是其它因素了 AC段:限制AC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D段:限制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外因有:CO2浓度、温度等。内因有:酶、叶绿体色素、C5 (4)、什么光照强度,植物能正常生长? 净光合作用强度> 0,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不包括b点)和C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白天光照强度大于B点,植物能正常生长。 在一昼夜中,白天的光照强度需要满足白天的光合净产量 > 晚上的呼吸消耗量,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9 热点题型14 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热点题型14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离子平衡图像题是高考选择题的压轴题,具有较大难度。图像类型主要有典型的pH-V图像、微粒的分布系数图像、对数图像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是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电离常数的计算和应用等。其中图像中特殊点的分析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 精练一pH-V图像分析与应用 1.(弱酸或弱碱的稀释曲线)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导电能力比b点强 B.b点的K w值大于c点 C.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V a>V c D.a、c两点c(H+)相等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pH:b点大于a点,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b点大于a点,即导电能力b点强于a点,A项错误;b点和c点的温度相同,K w相等,B项错误;由题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知,a点是NaOH溶液,c点是氨水,pH相同时c(NH3·H2O)远大于c(NaOH),故消耗盐酸体积V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两次滴定均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C.分别达到B、E点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以HA表示酸,当0 mLc(Na+)>c(H+)>c(OH-) 解析:选C。0.100 mol·L-1盐酸的pH=1,0.100 mol·L-1醋酸的pH>1,A 项错误;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由图2中pH突变的范围(>6)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只能选择酚酞做指示剂,B项错误;B、E两点对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均为a mL,所以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C项正确;当0 mLc(H+)>c(Na +)>c(OH-),D项错误。 精练二微粒的分布系数图像分析与应用 3. (2021·济南二中高三检测)常温下,0.1 mol/L H2C2O4水溶液中存在H2C2O4、HC2O-4和C2O2-4三种形态的含碳粒子,用NaOH或HCl调节该溶液的pH,三种含碳粒子的分布系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已知:a=1.35,b= 4.17,K sp(CaC2O4)=2.3×10-9,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2-4)>c(H2C2O4)>c(HC2O-4)

水泵的性能曲线图分析

水泵的性能曲线图分析: 泵的特性曲线均在一定转速下测定,故特性曲线图上注出转速n值。 水泵的性能曲线图上水平座标标示流量,垂直座标标示压力(扬程),其中有根流量与压力曲线,一般情况下当压力升高时流量下降,你可以根据压力查到流量,也可从流量查到压力;还有根效率曲线,其这中间高,两边低,标明流量与压力在中间段是效率最高,因此我们选泵时要注意泵运行时的压力与流量,处于效率曲线最高附近;再有一个功率(轴功率)曲线,其一般随流量增加而增加。注意其轴功率不应超过电机功率。 1、曲线:Q-H,流量与扬程曲线趋势图,粗线是推荐工作范围。扬程--流量曲线 以离心式水泵为例,水泵性能曲线图包含有Q-H(流量-扬程)、Q-N(流量-功率)、Q-n(流量-效率)及Q-Hs(流量-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每一个流量Q都相应于一定的扬程H、轴功率N、效率n和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 。扬程是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的。 Q-H(流量-扬程)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相应于效率最高值的(Qo,Ho)点的参数,即为水泵铭牌上所列的各数据。它将是该水泵最经济工作的一个点。在该点左右的一定范围内(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10%左右)都属于效率较高的区段,称为水泵的高效段。在选泵时,应使泵站设计所要求的流量和扬程能落在高效段范围内。 因无法上图,请自找一幅水泵性能曲线图对照着看。主要就这些了。 GPM :加仑/分钟,流量单位 3.=gallons per minute 加仑/分,每分钟加仑数(等于4.546升/分) 273L/h。 其中ft是英尺,表示扬程。 1英尺=12英寸, 1英寸=2.54厘米所以, 1英尺=12×2.54=30.48厘米=0.3048米. 比如说自来水管道压力为0.2Mpa,它能供到多高的高度呢转换公式是什么请大家告诉我一下!谢谢 转换公式:高度H=P/(ρg) 压力为P=0.2 Mpa=200000 Pa 高度H=P/(ρg)=200000/(1000*9.8)= 20.41 m 以上是静压转换为压力高度的计算公式,实际在使用时,水以某一流量沿管道流动,流动中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水并不能供到上述高度,应是上述高度再减去水在管道流动的水头损失。 0.1个兆帕理论上能撑起10米水柱, 水泵扬程与压力有什么关系 扬程就是压力。 压力的单位是bar 巴扬程单位是m 米1巴=10米 2、功率曲线(泵轴功率与流量的关系N-Q) HP与功率的比例关系? 答:HP是英制功率的计量单位,即马力。而KW是公制功率计量单位,它们的关系:1HP=0.75KW。 首先你要明白水泵性能曲线是由管路性能曲线和扬程流量曲线构成的,其实很简单。他的交点就是工况点,两水泵并联时流量叠加,扬程基本不变。串联时扬程叠加流量不变。 cdlf2系列里面还有多级叶轮的,根据叶轮代号查看对应极数的扬程(纵坐标),X+Y 对应的那个点。压力就是扬程,1公斤=10米 汽蚀余量 Capcity m3/h H (m) N (﹪) P (kw) Speed (rymin) (NPSH)r

高一物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案 【学习目标】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 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重点难点】 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典型例题】 例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 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s 。 ⑴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B 、C 、D 各点的数据,填入表中。 ⑵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 -t 图像。 (3)由v -t 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例2、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为了计算加速度,下面几种做法最合理的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t =/算出加速度 ? v a?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α tan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t =/算出加速度 ? a? v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当堂训练】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⑴根据_______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运动。 ⑵根据________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且v A=, v B

(完整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用) 实验目的: 1.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2.会处理纸带,会计算各点瞬时速度。 3.会设计表格法记录数据。 4.会用v—t图象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信息.计算各时刻小车的速度,用v-t 图象寻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 1.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小车另一端连接纸带。 3. 启动电源,然后释放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关闭电源 4. 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5.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 (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做为计时起点,并记为0点。 (2)从起点0开始,每5个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5、6点。 2.采集数据: (1)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2)根据 T x x 22 1+ = υ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3. 画出v —t 图象: 实验结论: 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它们成“线性关系”. 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误差分析: 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2.作v -t 图象时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计数点编号 (从0点开始计数) 1 2 3 4 5 6 相邻两计数点间 时间间隔 t/s 0-1 1-2 2-3 3-4 4-5 5-6 0.1 0.1 0.1 0.1 0.1 0.1 相邻两计数点 间距离 x/cm x 01 x 12 x 23 x 34 x 45 x 56 1.40 1.90 2.38 2.85 3.35 3.87 各计数点的速度 v/cms -1 16.50 21.40 26.15 31.00 36.10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的三种方法概述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的三 种方法概述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锁模力计算的三种方法概述 锁模力又称合模力,是指注射机的合模装置对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夹紧力,当熔体充满型腔时,注射压力在型腔内所产生的作用力总是力图使模具沿分型面胀开,为此,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料制品及浇注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的乘积。 公式:锁模力≥模力压力X 制品、流道、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锁模力不足,制品产生飞边或不能成型,而如果锁模力过大,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并且会使液压系统元件在高压下长时间工作,可能过早老化,机械结构过快磨损。 第一部分:锁模力计算的经验计算 经验公式一:核心思路——通过锁模力常数来计算锁模力 计算公式:锁模力=锁模力常数×制品的投影面积 即 P=KpS 式中P—锁模力(T); Kp—锁模力常数(t/cm2);S —制品在模板上的投影面积(cm2) 锁模常数Kp表:(注射较精密制品时参考值) 经验公式二:核心思路——通过估计模腔压力来计算锁模力 即:350(kg/cm2)乘以产品的投影面积(cm2)除以1000 注:除以1000 是将KG 转为吨 第二部分:锁模力精准计算

可以通过准确的计算公式或通过Moldflow 模流分析,来精确确定成型所需的锁模力。 精确公式计算: 计算锁模力有两个重要因素:(1)投影面积(2)模腔压力 (1)投影面积(S)是沿着模具开合所观看得到的最大面积 (2)模腔压力(P)的确定 模腔压力由以下因素所影响: (1)浇口的数目和位置 (2)浇口的尺寸 (3)制品的壁厚 (4)使用塑料的粘度特性 (5)注射速度 热塑性塑料流动特性的分组及粘度等级(流动能力) 粘度等级常数(K) 模腔压力决定于壁厚、流程与壁厚的比例及粘度等级常数(K) 模腔基本压力(P0)决定于壁厚、流程与壁厚的比例(如图)。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得分 实验名称: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能用v-t图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利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分析速 度和时间的关系。 1.计算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应在计数点附近取 一个很短的时间t?,用t?内的平均速度作为打该计数点 小车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三.实验仪器 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四.实验步骤 1.将打点计时器用配套的螺旋夹固定在长木板的一边,连接好电路。(如无螺旋夹时可在长木板上敲几个长钉紧靠打点计时器的前后借以固定;有的用大弹簧夹子把打点计时器紧夹在长木板边缘也可,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打点计时器工作。) 2.将挂有重物的细绳跨过滑轮与小车相连接。(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小车能在木板上平稳滑行,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细绳的拉力通过小车的重心,以免小车前进时小车转动或摇晃,可在系好细绳后试拉一下小车,观察车身是否作直线运动。) 3.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厢连接。(操作时要将纸带紧紧地夹在小车上,以免小车运动时纸带松开,可用弹簧夹子夹住,但不要使纸带破损,以免小车启动时把纸带拉断。)

4.使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 打点计时器同时开始工作,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操作时应试打几次,不要使点迹过分密集或过分疏散,若觉得太密集时可增加绕过滑轮线绳下所系的重物,反之则减小。) 5.打出纸带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多打出几条纸带(3-5条)。 6.实验操作完毕,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处理。 五.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点迹较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到适当的点为计时起点。 2.采集数据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纸带,舍去开头的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始点,把每打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02×5s=0.1s。在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开始,每隔5点一次标上0,1,2,3,……。测量各个计数点到起点的距离x 1 ,x 2 ,x 3 ...,然后计算出相邻计数点之间 的距离x 01 ,x 12 ,x 13 …… 3.瞬时速度的计算 2 1 ?X D E F △x0△x1△x2△x3 1 2 0 3 4 5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XXX(XX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091班,辽宁大连 116622) 1概述 1.1研究背景 1.1.1氮氧化物的来源 大气中氮氧化物(NO x )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又变成二氧化氮。因此大气污染化学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主要来自天 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 x 。NO x 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 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 产和汽车排放的NO x 量最多。城市大气中2/3的NO x 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交 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与汽车流量密切相关,而汽车流量往往随时间而变 化,因此,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1.1.2氮氧化物的危害 NO的生物化学活性和毒性都不如NO 2,同NO 2 一样,NO也能与血红蛋白结 合,并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50—100)×10-6时,吸 入时间为几分钟到一小时,就会引起6—8周肺炎; 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150—200)×10-6时,就会造成纤维组织变性性细支气管炎,及时治疗,将于3—5不周后死亡。 在实验室,NO 2 体积分数达到10-6级,植物叶片上就会产生斑点,显示植 物组织遭到破坏。体积分数为10-5级的NO 2 会引起植物光合作用的可逆衰减。 此外,NO x 还是导致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要物质。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换的规律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通过打出的纸带测量瞬时速度。 2.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设计 1.实验方案:如图所示,把一端带有滑轮的长铝板平放在实验桌上,铝板上放一小车,小车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绕过滑轮系有槽码的细绳。小车在槽码的牵引下运动,通过研究纸带上的信息,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1)计算瞬时速度 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个计数点与第一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得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1、Δx 2、Δx 3……,如图所示。由于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可以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即v 1=Δx 2+Δx 12T ,v 2=Δx 2+Δx 3 2T ,……。 (2)根据v -t 图像判断速度的变化规律 用描点法可作出小车的v -t 图像,根据图像的形状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利用v -t 图线的斜率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3.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复写纸、导线、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铝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交流电源、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铝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铝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槽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启动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 一定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随后关闭电源。 4.增减所挂槽码的个数(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换上新的纸带,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四、数据处理 1.瞬时速度的计算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始 纸带的选取 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公式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公式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锁模力常有四种方法计算: 方法1:经验公式1 锁模力(T)=锁模力常数Kp*产品投影面积S(CM*CM) Kp经验值: PS/PE/PP - 0.32; ABS - 0.30~0.48; PA - 0.64~0.72; POM - 0.64~0.72; 加玻纤- 0.64~0.72; 其它工程塑料- 0.64~0.8; 例如:一制品投影面积为410CM^2,材料为PE,计算锁模力。 由上述公式计算所得:P=Kp*S=0.32*410=131.2(T),应选150T机床。 方法2:经验公式2 350bar*S(cm^2)/1000. 如上题,350*410/1000=143.5T,选择150T机床。 以上两种方法为粗调的计算方法,以下为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

方法3:计算锁模力有两个重要因素:1.投影面积 2.模腔压力 1、投影面积(S)是沿着模具开合所观看得到的最大面积。 2、模腔压力的决定(P) 模腔压力由以下因素所影响 (1)浇口的数目和位置 (2)浇口的尺寸 (3)制品的壁厚 (4)使用塑料的粘度特性 (5)射胶速度 3.1 热塑性塑料流动特性的分组 第一组 GPPS HIPS TPS PE-LD PE-LLD PE-MD PE-HD PP-H PP-CO PP-EPDM 第二组 PA6 PA66 PA11/12 PBT PETP 第三组 CA CAB CAP CP EVA PEEL PUR/TPU PPVC 第四组 ABS AAS/ASA SAN MBS PPS PPO-M BDS POM 第五组 PMMA PC/ABS PC/PBT 第六组 PC PES PSU PEI PEEK UPVC 3.2 粘度等级 以上各组的塑料都有一个粘度(流动能力)等级。每组塑料的相对粘度等级如下:组别倍增常数(K) 第一组×1.0

注塑机计算公式

注塑机计算公式 一.理论出容积π/4=0.785) (1)螺杆直径²*0.785*射出行程=理论射出容积(cm³); (2)理论射出容积/0.785/螺杆直径=射出行程(cm). 二.射出重量: 理论射出容积*塑料比重*射出常数(0.95)理想=射出重量(gr); 三.射出压力: (1)射出缸面积²/螺杆面积²*系统最大压力 (140kg/cm²)²=射出压力(kg/cm²); (2)射出缸直径²/螺杆直径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 (3)料管组合最大射出压力*实际使用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 (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 四.射出速率: (1)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率(cm³/sec); (2)螺杆直径(cm²)*0.785*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度(cm³/sec). 五.射出速度: (1)射出速率(cm³/sec)/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 (2)泵浦单转容积(cc/rev)*马达转速(rev/sec)/60(秒)/射出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 (马达转速RPM:60HZ------1150,50HZ-----958) 六.射出缸面积; 射出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料管面积(cm²)=射出缸面积(cm²); 单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射出缸面积(cm²); 双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2=射出缸面积(cm²). 七.泵浦单转容积: 射出缸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60秒/马达转速=泵浦单转容积(cc/sec). (马达转速RPM: 60HZ------1150,50HZ-----958) 八.螺杆转速及油压马达单转容积: 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油压马达单转容积=螺杆转速;

实验一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实验一: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2016·天津卷)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甲 A.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 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 cm,s2= cm,s3= cm,s4= cm,s5=cm,s6=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 甲 段OA OB OC OD OE OF 长度/cm (1) 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v A v B v C v D v E 速度/(10-2 m·s-1) 表中E点的速度应该为m/s.

(2) 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图乙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3.(改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现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大于钩码到地面之间的距离.实验时先用手固定小车,给小车挂上适量的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钩码落地后,小车继续在木板上向前运动.图乙是钩码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s,试解析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甲 乙 (1) 他们已计算出小车在通过计数点1、2、3、4、5、6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了下表,以0点为计时起点,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在图丙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 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1v2v3v4v5v6 单位(m/s) 丙 (2) 由所作的v-t图象可判断出小车做(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

注塑工艺计算公式

1.锁模力 F(TON)公式:F=Am*Pv/1000 F:锁模力:TON Am:模腔投影面积:CM2 Pv:充填压力:KG/CM2 (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 (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 射出压力=充填压力/0.4-0.6 例:模腔投影面积 270CM2 充填压力 220KG/CM2 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 2.射出压力 Pi(KG/CM2)公式:Pi=P*A/Ao即:射出压力=泵浦压力*射出油缸有效面积÷螺杆截面积 Pi: 射出压力 P:泵浦压力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Ao:螺杆截面积 A=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 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 泵浦压力=75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 螺杆截面积=15.9CM2(∮45mm)公式:2〒R2即:3.1415*(45mm÷2)2=1589.5mm2 Pi=75*150/15.9=707 KG/CM2 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 所需射出压力=900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 螺杆截面积=15.9CM2(∮45) 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 3.射出容积 V(CM3)公式:V= π*(1/2Do)2*ST即:射出容积=3.1415*半径2*射出行程 V:射出容积 CM3 π:圆周率 3.1415 Do:螺杆直径 CM ST:射出行程 CM 例:螺杆直径 42mm 射出行程 165mm V= π*(4.2÷2)2*16.5=228.6CM3 4.射出重量 Vw(g) 公式:Vw=V*η*δ即:射出重量=射出容积*比重*机械效率Vw:射出重量 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 例:射出容积=228.6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 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 5.射出速度 S(CM/SEC)公式:S=Q/A即:射出速度=泵浦吐出量÷射出油缸有效面积S:射出速度 CM/SEC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CM2 Q:泵浦吐出量 CC/REV公式:Q=Qr*RPM/60 (每分钟/L)即:泵浦吐出量=泵浦每转吐出量*马达回转数/每分钟 Qr:泵浦每转吐出量(每回转/CC) 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 例:马达转速 1000RPM/每分钟泵浦每转吐出量85 CC/RPM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140 CM2 S=85*1000/60/140=10.1 CM/SEC 6.射出率 Sv(G/SEC)公式:Sv=S*Ao即:射出率=射出速度*螺杆截面积 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 Ao:螺杆截面积 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 面积=3.14159*4.2*4.2/4=13.85CM2 Sv=13.85*10=138.5G/SEC

高考物理实验突破: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1)按照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4.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 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02n (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 =aT 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6.复习启示 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是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创设新情景.因此,要在夯实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注意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 7.情景拓展

注塑机的锁模力计算公式

谁知道注塑机的锁模力计算公式阿?多谢! 提问者:hxzj991 - 一级 最佳答案 答案如下 外形分有:立式的,卧式的,(这两种最常见) 按注塑量分有:超小型注塑机,小型注塑机,中型注塑机,大型注塑机,超大型注塑机。也就是注塑量从几毫克到几十千克不等。 按合模力分有:几吨到几千吨不等 我学的和这个有关,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惭愧。以下我查来的资料,作个参考吧。 怎样选择合适的注塑机 1、选对型: 由产品及塑料决定机种及系列。 由于注塑机有非常多的种类,因此一开始要先正确判断此产品应由哪一种注塑机,或是哪一个系列来生产,例如是一般热塑性塑胶或电木原料或PET原料等,是单色、双色、多色、夹层或混色等。此外,某些产品需要高稳定(闭回路)、高精密、超高射速、高射压或快速生产(多回路)等条件,也必须选择合适的系列来生产。 2、放得下:由模具尺寸判定机台的“大柱内距”、“模厚”、“模具最小尺寸”及“模盘尺寸”是否适当,以确认模具是否放得下。 模具的宽度及高度需小于或至少有一边小于大柱内距; 模具的宽度及高度最好在模盘尺寸范围内; 模具的厚度需介于注塑机的模厚之间; 模具的宽度及高度需符合该注塑机建议的最小模具尺寸,太小也不行。 3、拿得出:由模具及成品判定“开模行程”及“托模行程”是否足以让成品取出。 开模行程至少需大于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高度的两倍以上,且需含竖浇道(sprue)的长度;托模行程需足够将成品顶出。 4、锁得住:由产品及塑料决定“锁模力”吨数。

当原料以高压注入模穴内时会产生一个撑模的力量,因此注塑机的锁模单元必须提供足够的“锁模力”使模具不至于被撑开。锁模力需求的计算如下: 由成品外观尺寸求出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 撑模力量=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cm2)×模穴数×模内压力(kg/cm2); 模内压力随原料而不同, 一般原料取350~400kg/cm2; 机器锁模力需大于撑模力量,且为了保险起见,机器锁模力通常需大于撑模力量的1.17倍以上。 至此已初步决定夹模单元的规格,并大致确定机种吨数,接着必须再进行下列步骤,以确认哪一个射出单元的螺杆直径比较符合所需。 5、射得饱: 由成品重量及模穴数判定所需“射出量”并选择合适的“螺杆直径”。 计算成品重量需考虑模穴数(一模几穴); 为了稳定性起见,射出量需为成品重量的1.35倍以上,亦即成品重量需为射出量的75%以内。 6、射得好:由塑料判定“螺杆压缩比”及“射出压力”等条件。 有些工程塑料需要较高的射出压力及合适的螺杆压缩比设计,才有较好的成型效果,因此为了使成品射得更好,在选择螺杆时亦需考虑射压的需求及压缩比的问题。 一般而言,直径较小的螺杆可提供较高的射出压力。 7、射得快:及“射出速度”的确认。 有些成品需要高射出率速射出才能稳定成型,如超薄类成品,在此情况下,可能需要确认机器的射出率及射速是否足够,是否需搭配蓄压器、闭回路控制等装置。一般而言,在相同条件下,可提供较高射压的螺杆通常射速较低,相反的,可提供较低射压的螺杆通常射速较高。因此,选择螺杆直径时,射出量、射出压力及射出率(射出速度),需交叉考量及取舍。 此外,也可以采用多回路设计,以同步复合动作缩短成型时间。 有一些特殊问题可能也必须再加以考虑: 大小配的问题:

某市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某市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 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某市位于A高原东北侧,黄河河谷之中,四周群山环绕,是我国建国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特殊的山谷地形、不利的气象条件、以重工业和石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某市成为我国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对某市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的统计处理,分析了某市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某市主要污染物浓度近30年来呈波动下降趋势,且2001年以后下降幅度显著增加。 (2)一年当中SO2、NO2、PM10月均浓度峰值主要集中在11月、月12和1月,整体而言,三种污染物季节变化均值整体呈“冬高夏低”的变化特点,即冬季污染最严重,夏季空气质量最好。一年四季中,三种污染物浓度按冬>春>秋>夏的顺序排列。。此外,春季沙尘天气发生频繁,导致PM10在3、4月出现次高峰。 (3)SO2、NO2、PM10日平浓度与同期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总云量、水平能见度均呈负相关,与同期的气压均呈正相关,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具体到每个季节季节,三种污染物与六种地面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尽相同。 (4)某市月均逆温频率和逆温层厚度年内变化趋势均与污染物浓度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出冬季频率高、厚度大,夏季频率低、厚度小。在考虑等温层和不考虑等温层两种情况下,逆温层厚度均与同期SO2、NO2、PM10浓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逆温层厚度可以作为某市空气污染预报的重要指标之一。 (5)月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年变化特征呈单周期型,12月最低,4月最高。污染最严重的11、12和1月的月均最大混合层厚度最低,出现在1000m以下的频率也最高。SO2、NO2、PM10日平均浓度与同期最大混合层厚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混合层厚度是影响某市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变化特征、相关分析

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得规律 导学天地 学习要求 学法指导 做变速直线运动得物体,当研究时间Δt很短时,在这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就很小,就可以认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得某时刻得瞬时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内得平均速度、这就是变与不变得关系在物理学中得又一体现、 自主学习 理解升华 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对通过实验数据得v-t图象得理解 我们通过严谨求实得实验打出纸带,用毫米刻度尺准确测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得间距,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得瞬时速度填入设计好得表格中,根据表格中得v、t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仔细观察这些点得分布情况,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没有实验误差,这些点应该落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我们做一条直线,且使尽可能多得点落在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得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得两侧,这就画出了小车运动得速度—时间图象,就是一条倾斜得直线、

特别提醒:①我们在作图时,应让图象连接尽可能多得点,不能连接得点对称分布在图象两侧,从而使每个有意义得数据点都发挥了作用,取数群得平均位置减少了测量得偶然误差、 ②对于偏离图线较大得点,作图象时不要轻易舍去、若总就是在某处出现偏离较大得点,这可能孕育重大发现、 2、由v-t图象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得规律 如何由实验得出得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得速度随时间变化得规律? 我们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 一就是通过直接分析图象(图2-1-1)得特点得到、小车运动得v-t图象就是一条倾斜得直线,那么当时间增加相同得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得值Δv、也就得出结论:小车得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图2-1-1 二就是通过得出函数关系式进一步得到,既然小车得v-t图象就是一条倾斜直线,那么,v 随t变化得函数式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得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3、实验中得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3)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 (4)要防止钩码落地与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5)牵引小车得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得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测量误差增大,加速度得大小以能在50 cm长得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 (6)要区别计时器打出得点与人为选取得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例题剖析 应用点一:实验器材得选择 例1:在下列给出得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得规律”得实验中所需得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绳与纸带⑥钩码与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得长木板⑨刻度尺 选出器材就是____________、 解析: 打点计时器就是一种计时仪器,所用电源就是低压交流电源,因此④⑦不选、该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因此②不选、 答案: ①③⑤⑥⑧⑨ 点评:要掌握实验器材得选取,首先要理解实验得原理,结合实验目得与实验过程进行记忆、 拓展练习1-1:在下列所给器材中,本实验所需得器材有____________;为达到实验目得,还应增添____________、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得长木板 应用点二: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例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得规律”得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或遗漏得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高中生物所有曲线图

(3)蛋白质分泌过程相关图示的解读 ①图甲表示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图甲表明放射性元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从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变化可推知,分泌小泡来自高尔基体。 ②图乙和图丙都表示膜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只是图乙表示的是前后两个时间点,而图丙表示的是一定时间段内的变化。在上述过程中,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的成分均实现了更新。 2.探究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分析 (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2)氧气浓度 1.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 (1)酶的高效性曲线 ①如图A表示未加催化剂时,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绘出加酶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条件时的变化曲线。 提示:如图所示

②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酶不能(“能”或“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2)酶的专一性曲线 ①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的变化是明显 加快,说明酶A能催化该反应。 ②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 B不能催化该反应。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分析图A、B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2)分析图A、B曲线可知: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前者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后者并未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和空间结构。 (3)分析图C中的曲线,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是否会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呢?不会 (1)模型解读: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①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 ②超过最适温度时,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③低于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2)应用:①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 ②温室栽培中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以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 2.探究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模型解读: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对厌氧型生物而言,O2对其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