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社会学复习资料(前四章)

民族社会学复习资料(前四章)

民族社会学复习资料(前四章)
民族社会学复习资料(前四章)

第一章民族社会学引论

民族社会学与民族学和社会学关系紧密。追溯民族社会学的源头自然离不开这两门学科的发展。民族学与社会学,

作为一门学科均产生于19世纪中叶前后。目前,我国学者倾向于将民族社会学的源头追溯到泰勒、摩尔根等人。 泰勒是英国人类学的创始人。泰勒认为,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人类的技术、经济、精神生活自我运动发展史,犹如

生物界一类物种由另一类物种发展出来一样,一类工具、设备、艺术形式和道德信仰也是由另一类工具、设备、艺术形式和道德信仰发展而来的。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可以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文化,既是过去的阶段的产物,又对未来阶段的形成起一定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即把落后的和最文明的各民族文化依次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泰勒还把民族志资料用于宗教史的研究,提出了万物有灵论。

摩尔根1851年发表《易洛魁联盟》一书,该书追溯了易洛魁人数百年的历史,详细论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经济

活动、生产工具、房屋、服饰、家庭、习俗、宗教和语言,着重介绍了联盟的组织结构,讨论了他们的命运。该书被誉为第一部关于印第安人的科学著作。1871年摩尔根发表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7年又发表了《古代社会》,对人类婚姻制度自群婚到一夫一妻制作出了单线进化论的推断,提出并阐述了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至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发展了人类文明起源和进化的理论,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摩尔根之所以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最根本的是他运用民族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学术视角,并从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入手,研究和分析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认为摩尔根等人的著述是早期民族社会学的著作,它从实践上开创了民族社会学的研究。

泰勒、摩尔根等可以看做是民族社会学的先驱,虽然他们并未运用这一概念,但客观上以实践的形式影响了这一

学科的产生。事实上,从进化论到后来的一系列民族学理论均不同程度地为民族社会学提供了视角、理论与方法。

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横贯社会学与民族学的学者,更是为民族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直接的贡献。早期的如斯宾塞,他是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后期的迪尔凯姆、莫斯更是花费较多精力致力于民族学。迪尔凯姆认为,民族学是种叙述性的学科,不是理论性学科,而社会学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包括民族学。莫斯比迪尔凯姆更加重视民族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民族学概论》、《赠礼》、《社会学和人类学》。莫斯在民族学研究中十分重视民族理论与调查方法。他对交换形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比较颇有创新。

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社会学的萌芽深受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1880年法国人类

学家勒图尔诺出版《民族志社会学》,该著作借助民族学的材料研究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他所称的“民族志社会学”可以看做民族社会学的萌芽。后来德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米尔曼在《人类学史》中也使用“民族志社会学”

的概念,意在借民族志的实际材料对民族学和社会学做理论的探讨,主要对1860—1900年这一时期有关民族的社会进化和文化进化进行了研究。他与勒图尔诺对民族社会学概念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

民族社会学的概念是何人、何时首先提出和使用的?对此,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民族志社会学就是民族社会学;

二是认为民族社会学概念是由芬兰的韦斯特马克学派最先提出来。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介绍,19世纪末,德国、北欧和美国就开始使用民族社会学的名称,特别是芬

兰的韦斯特马克学派,多用民族社会学研究原始社会和民间社会,以韦斯特马克为代表的学派在当时的芬兰和欧洲有较大影响。韦斯特马克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解释社会现象,发现它们的原因,揭示它们是怎样、为什么产生。他又是社会制度的自然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并在婚姻制度史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反对摩尔根关于人类最早的社会单位是群和原始人最初处在杂婚、群婚状态的观点,认为最早的社会单位是家,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的天然倾向和最早、最基本的婚姻家庭方式,这种倾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得到问题上,韦斯特马克认为没有绝对标准,并引用大量材料论证对民族、多地区道德伦理上的差别。

一般认为,20世纪以来,民族学、社会学得到较快发展,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渗透,逐渐形成了民族社会学

学科。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最初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各大学社会学系中的一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从社会学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种族和民族问题的特殊领域。社会学概论教材也较普遍设专章讨论种族和民族问题。美国社会学会下设十几个专业委员会有一个是“种族与少数民族研究”委员会。

大致地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族社会学文献主要有以下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族群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如戈登于1964年出版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格

莱泽、莫尼汉1975年主编的《民族》,英国的史密斯1991年出版的《民族认同》等。

第二、关于族群分层及其演变的宏观分析。如辛普森、英格尔合著的《种族和文化的少数群体》。

第三、关于人们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如沃斯特1990年出版的《族群选择——在美国的认同选择》 第四、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族群关系的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如比恩、弗里斯比共同主编的《种族、民族

群体的人口研究》、霍洛维兹1985年出版的《冲突中的族群》,托依伯于1968年出版的《城市中的黑人》。 在西方社会学兴起的同时,苏联亦于20世纪60年代开设了民族社会学研究,他们认为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过程

的科学,也即研究社会现象与民族现象的有机统一性和相互作用之机制的科学,它是社会学与民族学的接合部分上产生。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出版了阿鲁秋尼扬等著的《民族社会学》,这对我国民族社会学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民族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是一门完善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门用统一方式看待世界的学科。虽然社会学家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学中并没有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结合民族学与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可主要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从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提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社会有机体论语进化论,并把它

作为社会分析的基本视角以来,结构——过程的视角就广泛地被社会学家所采用。在民族学研究中,结构功能分析也是经典的理论与视角,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等偏重结构分析,而进化论、新进化论等民族学流派则偏重过程的分析。

社会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中,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系。民族社会学在研究具体的民族社会时,既不能否定民族作为社会实体形式互争的一面,也绝对不能不看到民族边界的开放性、文化性与互助、合作的一面。民族地区也是在不协调到协调中不断走向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更不应该因为民族地区发展中暂时的矛盾、困难与问题,而看不到其协调发展美好前景。

民族作为人类多种群体类型之一,在人类一般性的前提下,民族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具有大致相同的同一性。民

族社会虽然有多种形式,但大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和内容。民族文化、心理、意识、角色、社会构成、社会变迁等等都会具有或多或少的相同点。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地理生态环境的差异,又孕育了多样化的社会形态。外在的社会力量、自然力量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社会形式。同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就要求我们在看待民族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不同社会的内在同一性,也要高度重视每个民族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性。

早期的社会学多偏重于宏观的社会系统分析,但学科发展中有一个逐渐向微观渗透的过程,二战以后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等学说的勃兴反映了这一趋势,它们的研究单位多是微观的个人与群体。与之相反,传统的民族学研究多偏重于微观,尤其是社区参与观察。宏观研究偏重于社会整体结构的分析,属于面的研究,微观研究偏重于个体、小群体、小社区,属于点的研究。反映在民族社会学上,要做到点面结合,深入研究,尤其是较大区域的深入研究,必须兼顾宏观与微观,既关注宏观的系统分析,又注意微观的互动关系。

第一种观点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民族社会学主要研究民族社会内部的习俗与惯例,尤其重视它与现代社会变迁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种族与民族社会学(Sociology of Race and Ethnicity),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认为,族群是理解现代社会的中心范畴之一,其主要研究族群矛盾、族群认同、族群动员、族群冲突、族群同化等一系列涉及族群关系的问题,因此,又被称为族群研究,代表人物有内森·格莱泽(Glazer Nathan),丹尼尔·莫尼汉(Moynihan Daniel Patrick)、米尔顿·戈登(Gordon Milton),中国的马戎等。

第三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这种观点认为,民族社会学研究人们社会活动的一切基本形式,首先关注各民族社会结构的参数、不同民族文化中具有社会意义的现象参数。

第四种观点产生于中国多民族社会的背景中。它基本上将民族社会限定于少数民族地区,费孝通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研究称作民族社会学。贾春增也指出,民族社会学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比较研究的一门学科。

第五种观点认为,民族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与民族的关系。苏联学者维久克认为: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过程的科学,也即研究社会现象和民族现象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作用。

1、仅由学科对象与范围构成的定义

作为社会科学门类之一的民族社会学,要解说当代条件下的民族问题,包括传统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它们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个体和其他群体怎样通过传统的民族群体与现代国家社会相联系,人们怎样在面向未来的发展变化中,在国家社会的背景中理解现代(国家)民族的性质。

所谓民族社会学,就是把各种民族社会现象和民族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民族学所研究的是民族,社会学所研究的是社会,民族社会学所研究的则民族社会。

民族社会学是以社会学为基础来研究民族本质的科学,民族社会学就是关于民族的社会科学;民族学在中国主要是搞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所以在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从学术分科上说可以合二为一的,因此,我们不妨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为民族社会学。

第二章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民族社会学经历了一段历史发展后,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相关理论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了解国外民族社会学所取得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吸收和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推动中国民族社会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总体来看,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划分为两大体系,即同化与多元、

结构功能与冲突。同化和多元代表着民族关系发展的不同向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结构功能与冲突原

为社会学理论的两个基本模式,其在民族社会学中也形成了相关的研究领域。族群认同理论则有助于我们

进一步认识民族的本质,从族群视角理解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原因。

民族同化是国外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取得成果较多,理论构架比较完整的一个研究领域。民族同化是民族关系中比较敏感的问题。民族同化关系着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存亡,牵动着处于被同化地位民族的情感神经。

美国社会学家Peter Kivisto说,在上个世纪,同化在社会学关于民族关系的理论中一直处于支配地位,至少在美国社会学领域是如此。

同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民族同化和同化在内涵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可以认为,民族同化是以民族群体为主体而发生的同化现象。

米尔顿·M.戈登则进行了行为同化和结构同化的划分。他认为,行为或文化的同化相当于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涵化的概念,主要是特定文化群体的文化模式向主流社会文化的转变,包括宗教信仰、习惯、语言等。结构同化则主要是指被同化民族在初级群体层次上,大规模进入主流社会的小群体、俱乐部、机构等社会网络中。

美国学者乔布·M.罗伯特认为,同化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结构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结构相混合。同化有两个可能的结果:一是少数民族丧失他的特性并且变得和多数民族一致,多数民族不会发生变化……二是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都丧失他们的特性而发生同质性的混合。

米尔顿·J.英格尔认为,同化是当两个以上社会或小文化群体的成员相遇时可能发生的界限缩减过程。

亚布拉姆森认为,同化是导致更大的社会同质性的过程。

英国学者艾里斯·卡西摩尔所编撰的《种族和民族关系词典》中,对同化的简单定义是:“变得相似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民族同化是一个逐步趋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端是民族之间的接触,另一端则是民族之间的完全融合。民族同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关系状态,而是在这两个端点之间变动的动态过程。

需要区分与民族同化比较接近的几个相关概念,如民族涵化、民族整合、民族合并等。这几个概念所表达的就是处在民族接触到完全融合这两个端点之间不同位置的几种关系状态。

文化涵化是指特定文化群体的文化模式向主流社会文化的转变。民族整合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前文乔布·M.罗伯特定义中的第二部分,指的就是不同民族部分放弃自己的文化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熔炉模式。

民族合并则主要是不同民族在生物意义上的融合,关注的重点在身体特征方面。民族合并是一个生物过

程,通过杂交和通婚而造成的种族融合。而同化则仅限于文化的融合。

★目前,国外民族社会学界主要有两种影响较大的民族同化理论,分别是种族关系循环论(Race-relations Cycle)理论和同化阶段理论。这两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罗伯特·帕克和米尔顿·戈登。此外,还有

分割同化。

帕克是种族关系循环理论的创始人,也是他诸多社会学思想中对社会学研究产生影响较大的理论之一。帕克

一生致力于对都市化、移民、种族冲突、贫民、犯罪等问题的研究,其中非洲裔黑人以及其他移民同化问题是他主要的关注点之一,取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种族关系循环理论是对帕克民族同化理论的总结与概括。

这一名称是后来的学者给予的,并非帕克本人所命名。

★种族关系循环理论包含四个核心的词汇,分别是接触、冲突、适应和同化。

★这一理论的基本过程为:首先是不同民族的接触,形成一定地域或社会结构上的联系;其次,在不同民族有了一定接触后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因争夺各种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在竞争中不可避免产生冲突。再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民族,特别是主动移入的民族会在文化方面逐步调整,以适应当地民族的文化模式,突出地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最后,在核心文化逐步趋同后,民族同化就会出现。这四个阶段构成了民族关系的一个循环体系。

帕克在论述民族同化理论时,重点关注的是文化适应阶段。他把适应描述为一个调适的过程……能够减少冲突、控制竞争并且能够再社会秩序中维持一种基本的安全。他认为,文化适应是民族同化的关键,只要这一阶段完成就必然会进入到同化状态。

★戈登是当代美国民族同化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种族、宗教和民族起源的角色》一书被认为是民族同化领域的经典著作。他在该书中提出了以社会结构同化为核心的民族同化阶段理论,划分了民族同化的七个阶段。

戈登并不认为民族同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认为这一过程可能会在某一阶段停滞,甚至会长期地处于某一阶段。同时,戈登并没有给予接触、冲突阶段更多的关注,而是从一开始就聚焦于文化涵化和同化阶段,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同化阶段的细分方面。戈登认为,结构同化是同化阶段最为关键的次阶段,直接决定着随后的此阶段能否发生,我们将可能形成的概括陈述如下:一旦结构同化发生,不论行为同化是否同时或者随后发生,所有其他类型的同化将自然地随之发生。所以,戈登的民族同化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创新之处就是对结构同化的特别强调。

★首先,戈登把同化分为文化或行为同化,结构同化、婚姻同化、认同同化、态度接受同化、行为接受同化、公民同化等七个阶段,包含了从最初的文化同化到最完全的公民同化。

文化同化。文化同化也称文化涵化,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不断吸收主流社会的文化模式,例如,宗教、语言、部分风俗习惯等,从而与主流社会的文化日益驱动。文化同化是不同民族相遇后发生的第一种同化,而且这种同化是不可避免的,能够独立于其他的同化阶段而存在。他认为,如果不同民族之间不能实现进一步的结构同化,同化过程会在文化同化阶段长期停留,甚至是无限期地拖延。

结构同化。结构同化是戈登民族同化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他在阐释社会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结构同化的理解。他对结构同化的认识建立在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概念基础上。戈登认为,次级社会关系并不能带来结构同化,结构同化意味着不同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的群体建立广泛的初级社会关系,真正融入了彼此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从次级社会关系到初级社会关系的转变是民族同化的关键一步,也是戈登民族同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

戈登认为,在不同民族之间发生了结构同化之后,其他阶段的同化会自然而然地相继发生。首先,结构同化意味着不同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交往非常频繁、关系十分紧密,这种状况必然会带来普遍的相互通婚。

其次,一旦婚姻同化得以实现,不同民族实现血缘上的混合,自然会淡化对本民族的认同,进而发展期共同的认同,认同方面的通话也得以产生。

再次,在不同民族实现了通婚同化和认同同化后,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偏见和歧视得以生存的环境,于是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也就实现了同化。

最后,一种不以民族为界限的、普遍的公民社会成为现实,社会成员只具有公民身份而逐渐忘却了曾经拥有的民族身份,不同民族最终实现了完全同化。

★戈登将民族同化阶段理论应用于美国社会中,提出了美国民族同化三阶段学说,即盎格鲁一致性阶段,熔炉阶段和多元文化阶段。

盎格鲁一致性主要是指有意识地消除其他民族的原有文化模式,时期文化逐步美国化,即像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模式转变。

熔炉则主要指美国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经过相互的文化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化模式,并逐步同化于这种新的文化模式。

多元文化阶段,戈登认为美国并不存在真正的多元文化,而是一种多元结构,在不同的结构中分别地发生着同化现象。

一些学者对戈登理论的批评。理查德·阿尔巴就对戈登的理论提出了三点质疑:

第一,他认为戈登的理论假设在究竟是针对民族成员个人还是民族群体整体方面是模糊的;

第二,他指出戈登的理论仅仅是以两个民族作为主题进行探讨,而忽视了美国的多民族背景,没有对各少数民族

之间的同化现象进行探讨;

第三,戈登关于公民同化的论述太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化,公民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唯一的认同模式,可以有多种认同模式在社会中存在。

有的批评者则指出,戈登太过于关注社会结构而忽视了民族自身的意愿,未形成民族同化既可能是社会结构阻碍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自身并不愿意被同化。

分割同化理论是由亚利山大德罗·帕特斯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是针对民族同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提出了质疑,该理论认为,民族同化在不同的亚社会体系中也会发生。

他提出了美国少数民族同化中的不同形式:(1)适应并整合进入白人中产阶级文化;(2)被社会的下层文化所同化;(3)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并且通过社会网络加深与本民族社区的联系。

在帕特斯看来,一个民族并不是整体被主流社会所同化的,而是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被分别同化。并且,各部分被同化的形式、程度、结果并不相同,这取决于被同化民族进入社会的结构差异以及社会资本状况。如果进入的是下层社会,那么在文化行为上就会被下层社会的文化所同化;如果进入的是以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亚社会,那么,就会被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所同化。

国外民族社会学家对影响民族同化的因素进行过相关研究。帕克认为,种族或身体特征是民族同化的最主要的障碍,如肤色等;戈登认为,影响文化适应速度和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居住隔离和民族分层;马丁·N.麦格认为,影响民族同化的因素有移民进入、进入时间、人口因素、文化相似性、身体特征等几个方面;还有研究者认为,少数民族所具有的社会资本、民族凝聚力以及社会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对民族同化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影响民族同化的因素主要有:体质特征、居住隔离、民族意识、社会资本、民族政策导向。

越是明显的特质差别越能使民族的边界清晰化和稳定化,民族之间的流动性也相对减弱,从而给民族同

化造成非常大的障碍。并且民族成员想要打破这种局面非常困难,因为他们可以改变自身的文化模式以适

应主流社会,但他们无法改变自身的体质特征。再加上种族偏见和歧视的存在,使他们无法以平等的身份

融入主流社会,因为他们往往被贴上了明显的种族群体标签,而主流社会通常会以一种固定的对某个种族

的印象来看待其个体成员。

居住隔离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在地里空间方面的聚居或分立状况。如果不同民族相互杂居,交叉程度比较高,那么,就有助于它们之间建立广泛的初级社会关系,有利于文化同化和结构同化的发生。反之,如果不同民族各自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聚居,那么初级社会关系就主要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导致文化同化和结构同化的进程缓慢。 3、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关注的是不同民族间的社会距离。从民族角度来看,社会资本主要指不同民族之间的信任、互惠等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网络等社会结构因素。如果民族之间的社会资本较高,那么民族之间就会充满信任与

尊重,自然会消除偏见、歧视等影响民族同化的因素,促进民族同化的完成。同时,如果民族之间建立了

广泛的社会网络,民族成员通过社会网络追歼加深彼此之间的交往,必然会促使结构同化程度的增强。4、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的强弱在主观方面对民族同化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因为民族意识在心理层面制约着民族成员对民族同化的接受程度。一般来说,民族意识强的民族具有较强的民族优越感,在民族优越感的作用下会能力地保护自身的文化传统免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入侵,保护自身民族文化的纯洁性。

5、民族政策导向

如果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未能营造一种有利于民族同化实现的环境,那么,民族同化将很难实现。如果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或显或隐地具有民族同化的取向,那么,民族同化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民族人口因素、进入主流社会的模式、民族文化与社会结构的相似程度、地理环境的封闭与开放程度等,也是影响民族同化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人口较少的民族实现民族同化的可能性更大;主动移民进入新社会的民族往往更愿意接受同化,而某一地区的原住民族往往倾向于抵制外来民族的同化。

在民族社会学领域,民族同化理论一致占据主导。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格局才被打破,到了20世纪70年代,同化理论已经丧失了它的支配地位,被多元文化主义所替代。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含义

★哈里斯·卡伦于1915年在《民主对熔炉》一文中针对民族同化理论首次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并在

其1924年出版的《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的序言中第一次使用了多元文化主义一词,他也因此被誉为“多

元文化主义之父”。

如何界定多元文化主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

比丘·帕瑞克认为:多元文化一词与文化多样性的事实有关,多元文化主义一词是对这一事实相对应的

规范。

皮特·凯维斯通从多元文化主义功能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寻求保护不同民族认同的方式,同时,它在公民身份中寻找一种补偿性的认同,这种认同能够把不同民族联系在一个政

治体系内。

★加拿大学者杰佛瑞·雷兹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思考这一问题,认为,为了尝试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多

民族文化社会,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策认为,承认和重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为有利,

而不是轻视文化的多样性,或者将不同群体塑造成同一个文化模式。

马丁·麦格也侧重于从民族社会的角度认识多元文化主义,他指出,简单地说,多元文化主义是鼓励群体多样化和保持群体界限的一套社会过程和条件。

英国学者艾里斯·卡西摩尔所编撰的《种族和民族关系词典》对多元文化主义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观念或理想就是,不同民族或文化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和谐共存。卡西摩尔的定义把握住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他从意识形态、国家政策两个层面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了解读。在意识形态层面,多元文化主义意味着处在同一个多元社会中的不同民族、宗教、文化行为和语言之间相互承认、接受的一种价值理念;在国家政策层面,多元文化主义倡导不同民族之间以共存、相互容忍和平等的方式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是保持不同民族的和谐关系,其二是建构国家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多元文化主义既反对自由主义所提倡的普遍主义、同质主义,又反对社群主义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成为二者之间的一种调和力量,并凭借这一特点占据了重要的学术地位,成为当代一种非常活跃的学术思潮。与自由主义相似,多元文化主义也以差异、宽容、平等、正义、多元等基本原则作为自身的核心理念。不同的是,多元文化主义的这些理念以文化群体为单位,建立在不同的文化群体的整体之上,而自由主义的理念建立在个人权利之上,拒绝给予民族群体作为整体的利权利。与社群主义不同,多元文化主义在倡导集体权利的同时,并没有将其绝对化,而是以实现个人自自由为前提。多元文化主义正式循着这样的思路,以探寻不同民族在同一社会如何共存为核心,形成了自身对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思考,为解决民族社会问题、民族政治问题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多元文化主义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中国学者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划分为社群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等几个类型。代表性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主要有哈里斯·卡伦的文化交响乐、米尔顿·戈登的结构多元主义理论、杰弗瑞·雷兹的行为上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

(一)“文化交响乐”理论

文化交响乐理论是美国著名犹太裔哲学家哈里斯·卡伦提出,其理论建立在对“美国化”、“熔炉”等民族同化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他认为,美国的民族关系不应走向同化,而是应该在承认民族差异的前提下走

向多元化。

哈里斯·卡伦的理论观点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交响乐,意思是各具特色的声乐组成了悦耳的整体音乐,其被称为交响乐理论,源于卡伦对米国族际关系的一段精彩比喻。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中,他写到:“美国的道路是一种管弦乐队式的道路。就像在一个管弦乐队,每一个乐器都具有自身的音色和主题,它们构成了一个作品中独特的,可识别的部分,在国家的生活和文化中同样如此,不同的地域、民族、职业、宗教以及其他的社群为形成国家精神而组合成不同的活动。国家的精神由这些不同的部分联合而成。它具有持久性,并不是通过相互排斥,也不是通过一个群体统治另一个群体来实现这种持久的,而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平等以及相互之间平等地拥有在社区生活和文化中所产生的每一种利益。”

哈里斯·卡伦从美国宪法精神出发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他认为,对少数民族实施民族同化的理论和实践违背了美国宪法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精神,自由、平等不仅适用于个人,而且也应适用于民族群体。他并不像之前的美国研究者那样,将美国看成是有个人组成的社会,而是把美国看成是由多样化的、平等的民族群体所构成的社会。这种将个人的权利推及群体、以民族群体为主题探讨平等权利的转变构成了其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基础。他还认为,民族群体主要的权利就是保持自身文化的差异性及不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美国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美国的文化,而且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保持了美国文化的创造力。此外,他还提出,美国不仅要建立以地域为基础的联邦制,而且要建立以民族群体为主体的联邦制。他也不主张少数民族过分地追去自身权利,他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以统一为前提的多元,最终目的仍然是追求和谐的种族、民族关系。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他的理论进行批判。受到质疑最多的是卡伦关于民族联邦的观点,许多研究

者都认为,这一观点过于激进,缺乏现实基础,尤其是在美国。有的研究者认为,卡伦的理论并不能称之为一种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呼吁。卡伦的观点理论性很少,更多的是一种为容忍和接受多元文化而进行的呼吁,它更多地关注多元文化主义应该怎么样,而较少关注它是什么。戈登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卡伦的理论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卡伦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由于其为多元文化主义的最早理论,所以许多方面并不完善。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卡伦主要是从哲学角度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思考,忽视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学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社会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多元文化主义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戈登。戈登在研究民族同化理论中,提出了民族同化的七个阶段或变量,并把结构同化作为同化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和变量。戈登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也是建立在他所设计的变量提下之上,强调社会结构的重要性仍然是他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是他的独特研究视角。因此,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多元结构主义。

戈登的结构多元主义承认美国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存在着许多民族文化群体,构成了一个个的亚社会。并且戈登也承认这些民族文化群体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其文化行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同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特性。戈登和卡伦的不同在于,多元文化主义这认为,这些民族群体会建立和保持以民族为界限的初级社会关系,而与其他民族群体建立和维持次级社会关系,不同的民族群体以这样的方式在统一的社会中和谐地生活。戈登认为,这种理想状况是无法达到的。

戈登认为,无论承认与否,在美国社会都发生了民族同化,至少出现了文化行为方面的同化。不同民族群体在不同程度上习得了美国的主流文化行为,如语言、部分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宗教信仰。

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现实是,美国不再是以民族群体为边界而形成的多元社会,而是以宗教、种族为边界重新整合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并以这些结构为主体形成了多元社会,主要是以新教、天主教、犹太教信仰群体为主体形成的三元社会结构。由此看来,戈登与卡伦等人有所不同:卡伦认为,只要具有独特文化特征民族都可以成为多元社会的主体,体现出传统性和数量多的特点;而戈登所归结出的多元社会主体是经过整合后形成的,具有次生性和数量少的特点。

在戈登看来,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多元文化社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其解释力远远大于卡伦的多元文化主义。结构多元主义是理解美国社会民族构成的重要钥匙,而多元文化主义是次要的。不过,结构多元主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戈登所提出的结构多元主义并未脱离他一贯的民族同化思维。从本质上看,结构多元主义不过是多元文化主义和同化主义之间的一种调和,即社会结构为主体的多元和结构内的同化相结合的一种理论模式。戈登想要强调的是民族同化而不是多元,虽然他也承认了美国社会中的多元结构,但他最终追求的是结构内部的同化。戈登只不过根据美国社会的现实情况把民族同化过程分为了两个大的阶段,即现在保持多元结构的条件下实现结构内的同化,然后在通过结构同化实现最终的民族同化。另一方面,戈登提出的社会结构划分也颇有争议。以他所归纳的三元结构——新教、天主教、犹太教来看,基本都是欧洲移民信奉的宗教,将其他民族纳入这三大结构体系中明显带有欧洲中心主义的色彩。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瑞·雷兹运用社会学中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假设进行研究,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一些学者对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消弱了加拿大的社会团结和国家认同,最终会导致加拿大出现民族冲突、国家分裂。杰弗瑞针对这种质疑,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是一名多元文化主义的拥护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能够增强加拿大多民族社会的凝聚力。他所不满的是威尔·金里卡等人仅仅从政治学角度对质疑进行解答,他认为,这种解答不全面、缺乏解释力。雷兹指出,多元文化主义内在的哲学和政策意味是对民族间关系的基本社会动力的特别理解,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或行为主义的理论。探寻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在社会学意义上是否有效是非常重要的。

概而言之,行为上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主要关注在多元文化社会和实行多元文化政策的背景下,民族成员的民族依附感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即从民族成员的心理和社会关系角度分析多元文化主义是否削弱了社会凝聚力,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研究表明,多元文化主义能够增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依附感,而民族依附感能够增加民族成员的生活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有利于民族社会的整合。不过,雷兹认为,民族依附感能否促进社会整合、增强社会凝聚力会因民族、民族间交往时间,社会背景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研究所发现的问题,雷兹提出了从行为方面完善多元文化主义的具体建议,包括把民族平等作为社会整合的关键、发展民族社区、努力超越多样化、评估民族政策等四个方面。

杰弗瑞·雷兹实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转变,即以社会学行为主义方法研究多元文化主义。关注民族成员的民族心理是该理论的主要特点。

★戈登从社会结构角度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多元文化主义类型,即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和团体主义的多元主义。 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强调个人而非民族群体,处于劣势地位的民族群体成员,是因为他们个人在社会方案中合适的资格而受益,而不是因为他们民族背景的作用作为群体而受益。结构多元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作为非官方的现实在公共生活中自发地存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平等主义的规范强调的是机会的平等,对个人的评价也是基于评

价其表现的普遍标准。

团体多元主义强调的是民族作为整体的权利,在团体多元主义中,种族和民族群体通常被看做具有法律地

位的实体,在社会中具有官方身份,这类平等主义强调的更多是结构的平等,而不是机会的平等,结构的

多元主义为官方所鼓励,并且确实成了个人行动的必不可少的背景,在这种结构之下,即使有城市化与工

业化的影响,文化多元主义仍有加强的趋势。

★马丁·N.麦格根据民族群体权利是否平等把多元文化划分为平等多元化和不平等多元化。

第一种是,群体保持文化和结构的独立性,但在政治和经济权力上相对平等;并且,这类群体的隔离主要是自愿的。

第二种是,群体保持结构独立,也可能在文化上保持差异,但在政治和经济权力上并不平等;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群体隔离通常是非自愿的。

★麦格认为不平等的多元化包括了民族隔离、竞争性的种族关系、内部殖民主义、消灭或驱逐等类型。

具体而言,麦格认为,不平等的多元化以承认多元为借口,实质是为了剥夺少数民族的利益,维持一种不平等的民族关系。

民族隔离是不平等多元化的典型代表。

竞争性的种族关系中因少数民族处于相对劣势,其结果只会导致民族分层的出现。

内部殖民主义更为严重,是传统殖民主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在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一种变形,具有极大的非正义性。

消灭或驱逐一般发生在存在着严重民族社会冲突的社会,是多元化的一种极端形式。

从结构出发来认识社会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在这一视角下形成了一系列名称不同但有着相同理念的理论,如秩序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系统理论等。这些理论有着基本的共识,即社会是由承担着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并且这些功能之间相互依赖。与冲突论不同,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趋向于稳定与平衡,主张通过调适而非经由冲突来解决社会问题。

一、孔德、斯宾塞的有机体类比

二、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

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四、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主义理论

五、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

上述几种理论在社会学课程中已经有详细介绍,本门课程不再作过多讨论,学生科参考社会学相关书籍。 民族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之间存在怎样的结构关系以及这样的结构具有何种功能成为

社会结构理论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

运用社会结构理论来认识民族社会,可以发现民族社会是由一个个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文化群体组成的,它们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同民族通过互动会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这突出地表现在宗教、阶级或阶层、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最为显著的民族社会结构形式是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理论十分重视对社会分层的研究,而民族分层是社会分层的一种特殊形式,核心特征即以民族为边界而形成的阶层分化。目前,民族社会分层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

既然存在以民族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那么,这样的结构自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按照社会结构理论的逻辑,民族社会结构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协调不同民族社会结构之间的

关系,维持整体结构的平衡性。以西方国家的民族分层为例,一般认为,民族分层是一种不合理的民族社

会现象,但在结构功能理论看来,民族分层具有必然性和实用性,对这一现象只能通过调适的手段加以协

调,并努力发挥其积极功能。

一般认为,秩序和冲突是社会的两种基本状态。对于生活在特定社会的人来说,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而冲

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当今世界,民族之间的冲突成为影响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一种冲突形式,成为影响多

民族社会稳定、团结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国外民族社会学研究一般认为,民族冲突理论包括马克思的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内部殖民主义理论、经济竞争理论等。

民族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理解民族冲突必须首先对社会冲突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冲突理论研究肇始于马克思。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冲突理论才获得了新的发展,以科塞,达伦多夫、科林斯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的努力使社会冲突理论成为当代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确立了冲突理论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

社会冲突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点:冲突根植于社会,即社会自然地倾向于冲突;因为进行竞争的利益集团拥有不平等的权力,一个群体总是变成支配者;当社会出现一致性的时候,它经常是虚假的并且不可能长期存在;冲突是社会所需要的,因为它使社会变迁成为可能,变迁也许能导致财富和权力的更平等分配。

对民族冲突的界定也需要以冲突概念为基础。一般认为,冲突是不同行为主体对各种资源的争斗,并且往往以激烈的方式出现。★民族冲突是以民族为主体的一种冲突形式,民族冲突的定义是冲突定义的一种延伸与扩展。史蒂芬·沃尔夫认为:民族冲突是这样一种特殊形式:至少冲突的一方的目标被限定在民族的范围内,并且最主要的对峙线是一种民族区分。因此,民族冲突是群体冲突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冲突中,至少冲突的一方以实际存在或主观感知的民族区分来解释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在冲突理论看来,民族冲突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存在民族不平等。民族不平等意味着财富、地位、权力等资源以民族为边界存在着不平等分配,这构成了民族冲突的主要因素。对于存在民族不平等的多民族社会

来说,民族冲突往往不可避免,因为具有自我利益意识的民族迟早会对现存的不平等社会体系提出挑战。

民族冲突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温和型的表现形式,也有激进型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暴力、战争

等形式。

马恩主要从历史唯物论及阶级与民族的关系两个角度对民族冲突进行了论述。与阶级斗争的分析相一致,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指出了民族对立、民族冲突的解决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解决民族冲突,就必须提高生产力水平,消除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民族冲突源于民族间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只要消除了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并进而达到了社会平等,那么,民族冲突自然就会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冲突的思想,还体现在他们对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之间关系的论述方面。“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着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

会随之消失。”民族冲突的实质是阶级冲突。二者的中间桥梁是社会不平等。

三、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详细内容参见教材,第85-87页。)

20世纪早期,行为主义兴起。行为主义关注的主要是社会行为者以及社会群体的心理与行为,采用的是一种微观的视角。社会学的这一转型自然对冲突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后半期,美国著名学者马克·哈罗德·罗斯提出了文化心理解释理论,把民族冲突理论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罗斯的文化心理解释理论主要建立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个人发展的理论和文化人类学中有关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

该理论认为,首先,个人及群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的文化存在紧密联系。文化通过社会心理过程塑造了个人及群体的性情,包括共同的想象、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个人及群体行为的动机等。当然,对民族而言,文化最关键的作用是塑造民族的认同心理。文化对于民族冲突的影响同样重要,民族冲突行为是一个文化现象,因为文化塑造了它的关键要素。例如明确内部群体和外部群体认同的发展、区分同伴和敌人的想象等。

其次,当冲突发生时,作为冲突者内心世界的性情(包括归属感、认同感、压抑感等)能够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解释,这些解释对冲突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支持或避免、扩大或削弱冲突的作用。罗斯认为,对民族认同的威胁和对安全状况的恐惧心理是民族冲突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构成了民族冲突解决的主要障碍。

最后,民族冲突是一种基于文化心理的解释的行为。文化心理解释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因为民族冲突是在一种高度模糊的情况下唤起强有力的感情,内部的解释框架在选择这些情感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也就是说,在民族冲突中,如何斗争、为谁斗争、和谁斗争等并不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而是由文化心理的解释所选择和决定的.

以文化心理解释理论为指导,罗斯提出了民族冲突管理理论。他认为,民族冲突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消除或减弱冲突方的恐惧感。民族冲突管理的前提就是冲突方要接受彼此关于冲突行为的不同解释,在理解彼此的文化心理的基础上才能开启和平的进程。同时,罗斯认为,在冲突管理过程中,主体不能仅仅是冲突方,还应存在第三方参与者。第三方的参与者是民族冲突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可以再冲突方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把各方对冲突行为的不同文化解释传递给对方,并能以中立的立场提出具有调和性的建议。

该理论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虽然该理论论证了文化心理所塑造的各种性情对民族冲突中的行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究竟哪些性情在冲突中起着作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起作用仍然是非常模糊的,仍需要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虽然文化心理解释理论突出强调与社会结构研究理论的视角不同,但也不能无视其他因素在民族冲突

中的作用。事实证明,不同民族在社会中所形成的领土、经济、政治矛盾等利益关系问题对民族冲突的发生和管理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族群认同不仅变成了一个独立自在的问题,甚至变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致命问题。这首先是因为,构成现代社会的政治实体不再是帝国,而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民族国家的核心当然不是国家,而是民族(nation)。尽管在中文语境中,“民族”的含义同族群(ethnos)非常相近(正是这种表面的相近导致了许许多多不必要的误解和混淆),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为族群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人为的和理性建构的产物。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那句流行的行话说,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在当今世界,“族群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政治困境。不管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东方世界,族群的冲突和对立都变成了一个极端令人困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族群认同就是族群的身份确认,是指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和情感依附。由于学术界对族群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族群认同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根据界定族群标准以及族群认同标准的差异,学术界就族群认同的解释形成了几种主要理论,即文化说、边界论、根基论、工具论、辩证阐释论、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建构说等,其中原生论和工具论影响较大,争论也最为激烈。

1、文化说

坚持文化说的学者认为,族群是具有如下特征的人们共同体:

第一、在生物学生,它基本上是能够自足、自我绵延的;

第二,它具有共同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在文化形式的外在统一性上也是可以认辩的;

第三、它构成了一个交流和互动场;

第四、在构成一个可以与其他同类范畴相区别的范畴时,它具有一种自己认定的或被别人认定的成员资格

标准。

这种理论具有如下含义:

第一,族群是在遥远的过去,在相对隔绝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

第二,族群之间的根本差别是文化差别,共同的文化特点是族群认同的客观现实基础;

第三,族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主要是由于他们之间文化差异造成的,族群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这些差异的消失,即

文化的同化的发生;

第四,由于族群是在历史商人们处于相隔离的状态下形成的,从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隔离的消除、文化

趋同的加剧,族群问题以及族群本身会因不合时宜而最终消解。

★巴斯在《族群与族群边界:文化和差别的社会组织》一书中认为,族群并不是一种文化承载和区分单位,而是一种社会组织。自我认定的归属和被别人认定的归属,是族群的最重要区分特征。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族群是一种人们自己或别人根据他们的出身和背景来推定的归属范畴。族群认同是族群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只要人们在互动中保持族群认同,就必然会产生认辩其成员的标准和标志其族界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族界和族群是由族群认同生成和维持的,那些用以区别族群的外在文化特征不过是族群认同和族界维持的一种牵涉或结果。

(2)、族群认同和族界生成于具有不同内在文化价值取向的人群之间的社会互动,其作用在于组织和结构他们之间的互动。明确的族籍和族界同时也是人们对于他们所处的互动场景以及彼此行为异同形成的某种定义和看法。

这种定义和看法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他们的互动。

(3)、族群认同和族界与那些在社会互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差异有关联,但这并不意味着族群界别和外在的客观文化差别必然是吻合的。

根基论也叫原生论,代表人物是西尔斯、格尔兹、伊萨克与克尔斯等,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源于根基性的情感联系,这种族群情感纽带是“原生的”,甚至是“自然的”。对于个人而言,根基性的情感来自亲属传承而得的“既定资赋”。基于语言、宗教、种族、族属和领土的“原生纽带”是族群成员互相联系的因素,强调这些共同

特征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原则,而且这样的原生纽带存在于一切人类团体之中,并超越时空而存在。对族群成员来说,原生性的纽带和情感是根深蒂固的和非理性的、下意识的。原生论认为,族籍一般是根据人们的出身来推定的,族群的建构主要是建立在其成员相信他们具有共同的世系或起源,然后挑选能反映其族群特色的东西作为族界标志,以区别“我群”与“他群”。在原生论看来,族群认同其实就是亲属认同的隐喻或者延伸,是人性中非理性的原生情感的外化或者是人类基因中生物学理性的表现。如此一来,族群或族群认同被理解为忠诚于与生俱来的一定“原生”特质的分立群体的单元。

工具论也叫场景论,代表人物是德斯皮斯、哈尔德及库恩等。他们基本上把族群视为一种政治、社会或经济现象,以政治与经济资源的竞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与变迁。工具论认为族群认同是族群以个体或群体的标准特定场景的策略性反应,是在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权益的竞争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在持工具论的学者看来,人是理性的人,人具有创造性、能动性,其行为是算计和优化的结果,人们的族群认同随着场景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个体对族群所属的选择上,还表现在作为族群文化标识的选择上。它强调族群认同的场景性、族群性的不稳定性和族群的成员的理性选择,强调在个人认同上,人们有能力根据场景的变迁对族群归属做出理性选择,认为认同是不确定、不稳定的,是暂时的、有弹性的,群体成员认为改换认同符合自己利益时,个体就会从这个群体加入另一个群体,政治经济利益的追求常常引导人们的这种行为。

就族群认同理论中的根基论和工具论,中国学者对二者进行了综合性的理解。一般认为,族群认同的产生,与其说是自觉,不如说是外人所区分的类别所致。而这种类别的创造是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特征,

更与殖民地扩张存在密切关系。族群认同是人们与不同起源和认同的人们之间互动中的产物,地理上与其

他人群完全隔离的孤立的小人群是不可能构成族群的,特定个体取决于社会情景而有着一些不同的族群认

同;认同既可以是自己选择的,也可以是强加的,如政治社群对成员的归属感和共同目标的灌输。族群认

同并非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我们”与“他们”,而是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性的、等级化的“我们”和“他

们”类别。

(一)国家认同及其实质

1、国家认同的含义

★国家认同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 即国民

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滕星,张俊豪)

国家认同是指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的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对个人来说,国家认同指个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家的身份资格。对国家来说,指其独特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保持该独特属性的权利得到他国的承认。(郭艳)

国家认同是指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个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身份资格的一种心理意识。

国家认同强调的是人们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与国家认同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国籍。(王曾才) 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环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在对内方面,国家的存在除了

国际社会的认可外,还必须获得主权范围内成员的认可,对个人来说,国家认同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对国家的合理性表现出无上忠诚,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对国家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政治价值和政治过程等方面的理解、赞同、支持和追随。(杨妍)

国家认同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哪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辨识活动,并对自己所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

或甚至对所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选择。(江宜桦)

国家认同所包含的不仅有政治方面,而且有历史、传统、文化与民族等其他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国家认同的内容包含了两个方面,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是国家认

同的重要层面,他们共同创造了公民对国家忠诚的感情。国家认同侧重于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决定国

家认同的因素主要是人们的出生地、国籍、传统文化以及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则侧重于对某国执政政治权

力的认同,其获得主要源于该政治权力的理念性资源意识形态、制度性资源社会公正,以及功绩性资源

经济发展。

2、国家认同的实质就是政治认同

从国家认同的要素和政治认同的要素来看,国家认同的实质就是政治认同。

首先,国家认同主体与政治认同主体是包含关系。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而这些与政治认同的主体是相互包含的。

其次,国家认同客体与政治认同客体是包含关系。政治共同体认同主要包括国家、主要政党、主要政治组织、主要国际政治组织的认同。国家与执政党地位认同是最主要的政治共同体认同。就中国国民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合法性认同是最主要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的客体还包括政治制度的认同。主要包括基本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认同。例如,大陆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陆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国家认同客体与政治认同客体是相互包含的。

第三,国家认同目的与政治认同目的是一致的。国家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在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国家所追求的,只不过是将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权力合法化和持久化,从而巩固其统治地位。这

与政治认同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第四,国家认同的依据和政治认同的依据是重叠的。国家认同即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所谓的“主流文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文化在构成上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具有全球性普遍主义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社会分层意义上的精英群体文化、族群意义上的主导民族或族群的文化和城市消费主义文化。”

它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凭借其特殊的公共权力推行其所信奉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想及其价值观,使整个社会都接受这种文化,并成为文化体制运作的基础,公民文化参与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主流文化与国家

文化体制基本吻合,引导公众了解、掌握和信任文化体制的规范,并用这种价值观约束公众参与文化生活

的方式与途径。主流文化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执政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这种主流

意识形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二层次是国家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一般体现

为世界观、人生观、信仰、道德、情操和纪律。主流文化能够主导国家发展的方向、维系执政党的执政地

位、确保社会稳定、统领亚文化。政治认同中的政治价值观认同,主要是对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认同。

可见,二者是重叠的。

(二)、民族认同及其实质

1、民族认同及其要素

通过认同的概念得知,民族认同在理层面涉及“谁认同”,“认同什么”、“为什么认同”和“怎样认同”

等四位一体的基本问题。其中,“谁认同”涉及课程知识选择主体问题。“认同什么”关联到课程知识选择的客体问题。“为什么认同”涉及课程知识选择的目的和依据。“怎样认同”牵涉到课程知识选择如何实现的问题。

它也具有主体性、客体性、目的性和标准性等特性。

由此推知,★民族认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民族主体(个体、群体) 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态度,为实现民族目的而对民族客体(民族知识和文化、民族价值和影响力、民族地位和作用、制度、思想意识、价值体系、宗教信仰) 表现出的某种归属感以及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它是民族主体对民族客体的认知、判断、价值认可的心理认识过程,进而积极参与、维护与促进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过程。

因此,民族认同不仅是一种意识范畴,而且也是一种实践范畴。它全面反映了民族主体的民族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以及因此采取的行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体系。

2、民族认同的定义

张诗亚指出:民族的认同其实质就是弄清自己。找准独特的民族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就民族来说如同一个人的独特性。它强调的是认同的本体而不是认同的创造物。

滕星认为:民族认同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亲近态度。民族认同有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国民认同。

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之内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包括民族成员在个体交往间彼此认同和个人对民族整体的认同两个方面。

王希恩认为:民族认同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即对“民族身份的确认”。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括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依据等四个要素,同时也可以把文化认同的要素分为认同主体、认同客体、目的和依据等四个要素。

3、民族认同的实质

从认同的要素来看,民族认同的实质就是文化认同。

首先,民族认同主体是文化认同主体的一部分。有学者认为,中国语境下的民族认同大致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国内各民族的内部认同,是为族群认同; 二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整体认同,是为国民认同; 三是跨国的中外籍人士(包括海外人士) 对中国历史文化或文明的认同,是为文化认同。

一般来说,民族认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国民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之内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群认同。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的新观念。第一层面为族群认同,即最初的民族认同。传统上,两者所指涉的都是一回事,即指拥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与生活于同一社会的一群人。这一层面可以理解为多民族国家内的各少数民族及其认同。第二层面为“民族- 国家”认同,即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上,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中统一性的一面,表现为对“民族- 国家”的认同。在单一民族国家,这两个方面是一个层次,但事实上,世界上目前已经很少有单一民族的国家了。“民族- 国家”的认同更主要的是一种主权认同。第三个层面为较广泛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是某一民族的成员对其民族的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过程。它的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生活在所有的民族中,并为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民族认同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或族群,分不同的层次,但都与文化密切相关的。

其次,民族认同的客体与文化认同的客体等同。民族认同的客体,即对象和范畴与文化认同的客体是完全一致的。从民族与文化的内涵来看,民族与文化确实联系紧密。”文化关联一个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而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反过来又将他们塑造成了各具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民族。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莫过于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都是民族的,民族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推知,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当代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从民族认同和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关键要素。有研究者认为,民族认同(又称族群认同) 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民族认同概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民族首先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对其中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产生民族认同问题,主要是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界限引起的。其二,是民族自然文化的认同。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了这个民族中人们的精神、行为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反映人们对以文化联系起来的群体归属,即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认同民族的文化,从而也就带来了相互之间的亲近感,并在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形成了与其相关的、复杂的民族心理活动,如价值、审美、好恶、感情、意识等。总体上看,第一层次是对人们之间作为一个民族的关系的认同,第二个层次则是对一个民族的表现形式”。

第三,民族认同的目的与文化认同的目的相同。民族认同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可和肯定,确立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民族认同的含义与具体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从早期心理学中的认同概念到进今日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民族认同的内容与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知与情感“依附”。中国学者关于“民族认同”的含义的理解基本一致,可以概括为“社会成员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家庭、家族、社区、阶层、阶级、国家、文化等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费尼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包括对一个民族的归属感、肯定态度,对该民族的文化感兴趣以及参与民族传统活动。可见,民族认同定义为少数民族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本民族的文化归属感。民族认同是一个包含文化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态过程。

第四,民族认同的依据与文化认同的依据是相等。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之间都认同属于相同民族共同体的族性意识,并以一定的民族共同特征或特点为基础,它是维系民族成员之间感情联系的精神纽带。在这一意识的作用下,民族内部具有向心力、内聚力和互助性。这种向心力、内聚力和互助性通常并不总是外化为一种物质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并表现出强劲的、坚韧的特点。”“民族认同感是一个民族的内核,是民族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赖以独立的重要成分它主要表现为对共同的民族语言的认可和使用,以及共同的宗教信仰。”有论者认为,民族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在民族互动和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基于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反思和思考而形成的对自民族(内群体) 和他民族(外群体) 的态度、信念、归属感和行为卷入,以及其对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等的认同。”

(三)国家认同和民族(族群) 认同的不同点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都属于个体对整体的认同,但是二者在认同主体、客体、目的和依据等方面有区别的。 1、认同主体不同

国家认同和民族(族群) 认同的主体不同的。民族认同主要侧重于本民族群体,国家认同侧重于整个国家。

“国家”和“民族”这两个概念在不同国家、地域、时代、语言和人群中,其所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在汉语中,“国”是一个多义字,它既有“国家”之意,也有“都城”、“地域”、“地方政权”等

方面的意思。在英语中,表示“国家”的词汇更是丰富。国家认同中的“国”就是指“国家”、“祖国”,

它不再含有其他的意义。“民族”一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也都是一个有着不同理解和所指不同的概

念。有时,“民族”的概念大于“国家”的概念,比如“华夏民族”、“蒙古民族”就分别大于“中国”;

有时,“民族”的概念和“国家”的概念差不多相等,比如“中华民族”就与“中国”差不多相等; 有

时,“民族”的概念小于“国家”的概念,如“汉族”、“藏族”就小于“中国”。民族认同中的“民

族”概念是指小于“国家”范围的民族而言的。那些大于或等于国家范围的民族概念则不能划入本研究中

的民族认同范围。

2、认同客体不同

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 认同的客体有区别。民族认同主要是从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等角度而谈,国家认同不仅包括以上内容,同时还涉及国家政权、主权、社会制度等,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从某种意义上

讲,可以说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国家’。也就是说,从来就有某种规模比家庭大而且不承认任

何权力高于它的联合组织或自治组织。换言之,国家首先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疆域及主权,一

般由两个以上的族群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族群’专指生活在国家

主权范围内的特定居民群体。一般具备如下特征: 有自己的名称和共享的记忆; 在血缘纽带、文化传统和

习俗、体质方面与其他群体不同;有集体认同,在社会中处于文化非主流地位等等。因此,有论者认为,”

国家在设定针对少数族群的文化政策时有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国家过于强调统一的语言、历史解释、文

化教育以及大众传播方式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少数族群文化边缘化的处境,从而引发少数族群社区

的文化抗拒,这种抗拒无疑可能会为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带来离心力; 但如果国家一味提升少数族群文

化的特殊性地位,过于建构少数族群的文化在本地区的主导性或支配性作用的话,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

又可能遭遇到制度上的障碍,无法在文化上整合少数族群社区。从国家和民族或族群概念上看,二者有

区别的。

3、认同目的不完全一致

国家认同和民族(族群) 认同的目的不同。国家认同具有政治目标,而民族认同却没有这一目标,只有文化目标。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族群不一定拥有具体的疆域空间,而且通常没有政治目标。民族认同

与国家认同既有交叉又有侧重。在我国,国家认同目标的范围大于民族(族群) 认同的目标。族群认同定

义为是个体成员对所属族群成员间的相似感以及对族群的忠诚; 而国家认同即为各族群与组成中华民族

的各族群间的相似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忠诚。

4、认同依据不完全相同

民族(族群) 认同与国家认同有较大的区别,其表现在二者所认同的依据不同。一般来说,由于国家

拥有明确的疆域和居民数量、主权范围和历史档案或记录等比较准确的、可考证的数据,所以公民对

于国家同一性的认识与其在客观历史现实中的存在不会太过悬殊。但是族群则不同,成员对族群的认

同主要依赖于体质体貌特征、记忆、血缘纽带和历史文化传统等要素,其中除了体质体貌特征以外,

其余多是不能证伪也但也很难确证的。

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族群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对个人行为规范上并没有不同。但是在规范的强制程度问题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国家与族群的属性不同而产生的: 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而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

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因此,国家公民必须遵纪守法,否则将可能付出个人则产、自由,乃至生命的代价。而在一般情况下,普通成员的族群认同与权力和秩序无关,以共享的记忆、共同的文化习俗为基础,族群认同更多影响的是私人生活方式; 而在理论上,个人对于其私人生活空间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也就是说,族群成员往往能够自由地决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遵从族群的文化习俗。

(四)、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失谐

由于族群与国家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认同取向,多族群国家有时会面临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失谐状态(以下简称“认同失谐”),这种失谐状态的存在原因除了族群与国家固有的差异以外,还有经济与文化心理因素。

首先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指经济不平等心理诱发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失谐。这种不平等心理既有可能在经济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存在,也有可能在经济水平较高的边缘地区存在。“族群认同被有意识地操作和应用于经济竞争中。”“族群组织实际上类似于一种政治组织,社会的相互影响和组织实质是双重现象,政客也是符号的人,族群性就是为特殊目的开发这种双重性的一种组织形式。”

其次是文化心理因素。文化心理因素引发的族群失谐更多地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关于现代化,经济学家将其定义为“人类逐步提高其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并利用它来提高人均产出的一个过程”。社会学家则认为

现代化包括“唤醒和激发大众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兴趣,认为人类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制于超自然的力量,以及直至目前才树立起的对科学和技术的信赖”等特征。其实,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同质的过程,它还具有分化的一面。现代化不仅不是造成同质,消解多元,而且正好相反,它时常造成异质和多元。“现代化的发展打破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社会的变迁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伴随现代化而来的政治和文化的演进,虽然把更广泛的群体纳入中心领域,但同时又相当矛盾地产生了这些群体与中央的政治社会体制疏远的潜势,以及不可名状及与社会异常隔绝之感不断发展的潜势。而这些又随着他们参与中心领域期望的增高而更加强烈。

然而,所有这些演进不仅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解体局面,而且还增加了主要群体和阶层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因而又增加了他们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各种群体和阶层被纳入相对共同的框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能够极大地增加它们之间的裂痕和冲突。不同的群体更加相互依赖和相互了解,不仅增加了他们之间冲突的范围和次数,而且还增大了其感受和强度。一些族群在进入现代化阶段之际,不断感受到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解体的危机,从而产生对外来先进文化一体化的情绪化抗拒。强烈的族群认同也就自然成为宣泄痛苦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结果,为保持自身族群文化传统的纯洁性、连续性及优越感,形成了对族群同一性的强烈追求。尽管多民族国家的中央政府力图把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尽可能广泛的意义上传输给全体国民,但这种理想在中央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边缘地区总是难以实现,日后的外来因素即使在构成对边缘文化自下而上的危险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刺激,促进边缘地区民族集团采取相应的集团行动来保卫传统文化和地方惯例。”

现代化对于多族群国家而言,较容易催化其内部族群的分离倾向。因为现代化导致不同族群团体间的接触急遽增加,发生冲突的机会也比以往有所增加。虽然现代化可能会使得不同的团体更加聚合在一起,但是现代化的影响由于族群团体的差别而有所不同。现代化的过程也许对一些族群团体是有利的,对另一些族群团体可能就是不利的。这些不同影响往往激起某些族群团体有遭受相对剥夺的感觉,这种感觉又因为现代传媒技术及人际间的良好沟通而扩大。族群团体隔阂随之加大,最后导致认同失谐。

第三章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民族社会学在研究民族社会现象时,无疑会受到民族学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是指导民族社会现象研究的准则,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种思维方式。 民族社会学的具体方法是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手段、技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认识和解释民族社会现象的基础。方法论是一些具体方法的指导原则,方法则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民族社会学的方法论是民族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民族社会现象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

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方法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总体上规约着研究者在具体研究中对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选择。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民族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从方法体系上看,民族社会学研究不仅涉及研究民族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还涉及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

(二)分析和阐释民族社会现象

在分析和阐释民族社会现象方面,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对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研究的判断标准和尺度之中。在思维方式上,这些研究的判断标准和尺度能够为研究者分析和阐释民族社会现象提供根本性的指导,能够为其具体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提供一定的价值观、规范和标准。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是民族社会学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一般方法论。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和归纳研究结论方面,研究者应当遵循民族社会中事物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还应尊重民族社会的客观事实判断。

(三)发现和研究民族社会现象

在如何发现和研究民族社会现象方面,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对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指导,也主要体现在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研究的判断标准和尺度之中。在思维方式上,这些研究的判断标准和尺度也是研究者发现和研究民族社会现象的一般指导原则,能够为具体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提供一种必要的研究观点。

★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手段,亦即研究者采取一定的研究方式与研究

技术,去分析和解释民族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典型现象和问题。

(一)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联系

1、存在着理论导向与实际操作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波尔金霍恩认为,方法论就是“如何实施按逻辑拟定的研究计划、程序,对知识进行探求的理论;而并不把在所拟定的研究计划、程序的指导下如何具体实施,如何进行具体性的研究操作,如怎样收集资料、怎样调查、如何统计等视为主体内容。”

方法论能够从理论上指导选择何种具体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方法论为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种实际操作提

供必要的理论导向。

在实际研究中,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蕴含在相应的研究方法之中;民族社会学一种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某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也就是说,一方面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通过某种思维方式,指导研究者采取某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去研究民族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现象和问题,从而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实际研究中。

另一方面又通过某种研究方式去解释民族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通过某些研究技术去收集和处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

在实际研究中,一种指导方法或明显或潜在地对应着一种研究方式或一种研究技术。这意味着,在实际民族社会现象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法,以及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研究的判断标准和尺度,往往会与历史文献研究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式,以及与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等研究技术,在实际研究中呈现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在民族学社会学研究中,在选用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时,必然会涉及作为思维方式的方法论。

1、从词义上看,二者的意指不同

从方法论和方法的词义上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含义。方法论(methodology)一词由method+ology构成,而方法一词由meta+hodos构成。方法论一词意味着一种原理和准则。方法一词通常表示沿着正确的导论运动。指向研究和认识的途径,意味着它是一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

2、从功能上看,二者在研究中的作用不同

方法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够为分析和研究民族社会现象提供必要的准则。研究方法是指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它能够为分析和研究民族社会现象提供必要的研究路径。

3、从范围上看,二者涉及的研究阶段不同

方法论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涵盖民族社会学烟酒店诸多方面和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方式主要是指如何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民族社会现象的方法,研究技术主要是指如何收集和处理民族社会现象相关资料的方法。

识民族社会现象、指导研究者选择科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法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实际过程来揭示和分析民族社会现象,是从民族社会自身发展角度来考察民族社会客观现实存在的一条途径。

坚持历史的原则意味着尊重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正确地反映民族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是民族社会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

坚持逻辑原则意味着以民族社会学中的抽象概念或判断形式,通过分析民族社会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来牢牢把握民族社会内在的本质和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这也是民族社会研究应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

逻辑的事物是通过一种修正的方式对历史现象的摹写和复写,这种修正首先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来修正历史,逻辑抛弃了历史的细节而抓主流,抛弃偶然而抓必然,抛弃曲折、偏差而抓住基本方向、基本线索,从而形成理论的概念体系。欲把握民族社会的本质、必然性及规律性,需要在考察民族历史湿湿的基础上,通过民族社会自身的逻辑原则来揭示民族社会内在的本质与规律,故历史原则需要逻辑原则作为必要的补充。

2、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法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民族社会学研究一般会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作为逻辑起点的感性指感官能够直接感觉和直觉到的具体事物,作为中介因素的抽象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必然的本质和偶然的现象,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在此意义上,民族社会学研究应当在具体分析和抽象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和分析民族社会现象。民族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多样的系统,由不同性质、内容和特征的组成部分构成。为了从整体上认识这些民族社会现象,需要进行科学的抽象分析,从个别社会事物中抽象出各种本质属性,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通过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出发,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的抽象,能够帮助研究者更深刻、更准确地抓住民族社会的本质。

(一)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形成

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来源于语音分析的两个重要概念:音素的和音位的分析。

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单位是音素,从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是音位,前者反映的是语音的物理属性,后者则是语音的社会属性。

音素分析是从声学的角度,对人类发出的声音所进行的客观的、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而音位分析是从发音人的角度,对某一具体语言所具有的区别意义的音素进行的分析和归纳。

★美国结构语言学家肯尼思·派克在他的《有关人类行为结构的统一理论的语言》一书中提出了主位研究和客位

研究两个概念,并指出这两个概念对语言意外的其他文化现象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他认为,

对其他文化现象的客位研究像对音素进行分析一样,研究者应采用国际音标之类的,能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概念或

术语,对不同文化进行研究;

对其他文化现象的主位研究像对音位进行分析一样,研究者应发现某一具体文化中固有的概念或术语,并用这些

概念或术语来认识和研究这个文化的整体。

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本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主位研究强调在研究中,要求调查者去习得被调查者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和世界观,即研究者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缚,置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去了解、理解和研究问题。否则、观察者在一个陌生的文化模式中,只能看到若干不相关联的因素,而看不到一个整体。他强调能用本地人的观点来努力理解当地人的文化。

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研究是以调查者本身的立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研究者所使用的观念并不是以当地人的观点。正是由于人类学家总是着眼于观察他者并做异文化的比较,所以才会引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方法。

马文·哈里斯对主位与客位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说明。

主位的基本特点是“提高本地提供信息的人的地位,把他的描述和分析的恰当性作为最终的判断。检验主位分析是否恰当是看他们产生本地人承认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或恰当的论述的能力如何。在用主位方式进行研究时,旁观者试图获得一种(当地)人们必须懂得的范畴和规则的知识,以便能象一个本地人那样思考和行动。”“坚持主位研究方法既关注经过引导而作出的回答的有意识的内容,也关注可能在表面内容下面的无意识的结构。”“检验主位研究的记述和分析是否恰当,在于那些记述和分析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世界观,是否被他们认为是正确的、有意义的、恰当的。在进行主位文化研究时,人类学者要努力去获得必要的有关类别和规律的知识,以便能象当地人那样去思考问题,去行动。”

客位操作方法的特点是“提高旁观者的地位,把他在描述和分析中使用的范畴和概念作为最终的判断,对客位叙述的恰当程度的检验,仅仅是看它们产生有关社会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的原因的、富有科学成效的理论的能力如何。旁观者不使用从本地人观点看来必定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和恰当的概念,而是自由地使用从科学的数据语言中得来的相异的范畴和规则。通常,客位操作方法包括衡量和并列那些本地提供信息的人可能会感到不恰当或无意义的活动和事件。”“检验客位研究法的记述和分析是否恰当,就只看它能不能就有关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产生出科学理论。这时人类学者所使用的观念,不是从当地人的观点来看是正确的、有意义的、恰当的那种观念,而是使用从科学的数据语言中得来的类型和规律,而这往往是当地人不了解的。客位研究法常常把当地提供情况的人认为是不恰当或无意义的活动和事件进行比较和评价。”在文化唯物主义的研究策略中,“客位分析不是发现主位结构的阶梯,而是发现客位结构的阶梯。其目的既不是把客位观点转换成主位观点,也不是把主位观点转换成客位观点,而是描述两种观点。”这两者的区别还在于“主位论者不到处收集关于人类活动的口头陈述,而客位论者却在当地直接观察人的活动。”

马文·哈里斯还进一步区分了思想的客位观点和行为的主位观点。他认为在社会文化探索领域中,应该有四种客观的、可以在操作上下定义的范围。即主位的/行为的、客位的/行为的、主位的/思想的、客位的/思想的。这四种类型的划分,使人类学的研究能够更为详细的区分在田野调查中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在实际的田野调查中,往往会遇到主位的思想与主位的行为之间的矛盾问题,也就是说,被调查对象的言与行是不一致的,这往往会误导研究者的判断。当对这两者作出了区分,就能够使研究者进一步去思考哪一种现象才是真实的存在,避免只依靠主位的言语来作出结论。同时,也存在着主位与客位之间的差异问题,马文·哈里斯尤其关注主位与客位在行为层面的差异,他指出“关于行为流中种种事件的主位说法和客位说法之间的差异量是衡量人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受蒙蔽程度的重要尺度。只有当人们完全被蒙蔽时,才能断定他们的行为描述只是指思想现象。”

1、在研究逻辑方面,二者的基本思路不同

2、在研究目的方面,二者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不同

3、在研究范畴方面,二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标准不同

4、在研究角度方面,二者在研究中涵盖的范围不同

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应把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结合起来,共同指导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选择,从而推进民族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正如特里安迪斯所言:“采用两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可以得到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普遍性材料,又可以得到某一文化中特有的差异性材料,这样可以获得双重信息。”

1、发挥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优势

随着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优势进行研究成为一种趋势。

一方面,采取主位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能够反映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事实,与研究对象的知识体系相符合。 另一方面,采用客位研究进行的学术研究是从较为普遍的知识体系去考察民族社会中存在的研究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二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这可以促使研究者在研究中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和空间距离,方便研究者更容易发现民族社会现象的整体结构,更容易发现所观察的整体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解释和预测民族社会现象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2、在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中进行民族社会学研究

在采用主位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通过了解和掌握某个被研究者的生活体验,来获取被研究者的重要信息,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该被研究者的处境,而能够充分地描述和表达该被研究者的意愿。这意味着主位研究主要是对某个是民族社会现象,即对个体进行描述和解释,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对某一种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客位研究通过把某种社会现象或民族社会问题,与其他民族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从而能够促使研究者发现新的研究结果。这意味着客位研究主要是对多个民族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描述和解释,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对整体现象和问题进行总体把握。

(一)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论的形成

★从起源上看,欧洲中心论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中心主义,在于人类总是倾向于将自身的种族特性看做是优越的、独一无二的,并将其作为一种民族荣耀予以捍卫。实质上,欧洲中心主义就是一种早期的种族中心或民族中心主义,它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甚至是遗传因素为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的高下。

★E.A.韦斯特马克最早提出了文化相对论,他在其1906至1908年出版的《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一书中最先使用“Cultural Relativism”一词。文化相对论在赫斯科维兹的代表作《人类与其作品》一书中得到很好的诠释,把文化相对论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是这种理论达到它的鼎盛时期。

2、文化相对论观点

文化相对论反对民族中心主义,对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种族优越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一是主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先进与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经或者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能以一种民族文化去征服或替代另一种民族文化。它强调必须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各民族文化,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指导研究者对不同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科学的研究。

二是主张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与其特殊的环境相适应,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三是主张不能用统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不同民族的文化。

(三)文化相对论在民族社会研究中的地位

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以文化相对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有助于研究者对具体研究方式和研究技术的选择,有助于更加科学、客观地考察和分析民族社会现象。

文化相对论有助于研究者科学地认识不同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文化相对论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发现不同民族自身存在的知识体系。

文化相对论有助于研究者客观地获取民族社会中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田野调查中应坚持文化相对论;坚持以文化相对论的思维方式指导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具体的研究技术,可以使研究者在获取研究对象的资料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研究者对被研究对象产生影响。

一、研究设计的基础

(一)研究的目的

★在民族社会学中,有三种基本的研究目的,即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先导性研究,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做准备;

描述性研究关注发生了什么,旨在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状态和特征进行客观描述;

解释性研究则重点探究为什么发生,旨在深入探讨社会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研究的性质

1、理论研究。关注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内在运行规律或者其中的内在因果关系,通过科学研究发展或者

检验有关这些运行规律或者因果关系的理论假设。

2、应用性研究。是一种通过描述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的特征和状况,进而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科学

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极强的实用性,它直接以解决社会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主要目的,向政府以及相关的工作部门提供制定决策的参考建议。

3、综合研究。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具体问题的分析及相关建议和对策的研究。

(三)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

2、实地研究

3、文献研究

二、研究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的选择和确定是研究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单位具体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事实五个

层次。

1、概念和内容

分析单位就是研究者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对象。

(1)个体(2)群体(3)组织(4)社区(5)社会事实

2、与分析单位相关的错误

★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时要注意避免犯区群谬误和简化论两种错误。

(二)研究内容

★一般来说,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涉及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状态和特征、态度和意向、行动和活动,或者如有的学者提到的状态、意向性和行为。

(三)时间维度

研究设计的时间维度是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是停留在一个时间点上,还是选择几个构成序列的时间点进行调查研究。

1、横向研究

★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事件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2、纵向研究

★又称为历史性研究,是一种在具有一定时序的不同时点内观察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纵向研究主要有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追踪研究三种类型。

三、研究设计的方案

研究方案包含着研究者对研究目的、意义、理论假设、方法等整个研究实施过程的构思和设计。

(一)研究方案的作用和原则作用:行动指南;书面介绍;计划书★原则:系统性、规划性、科学性、灵活性(二)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

★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意义和目的;设想或理论假设;类型和研究方法;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研究人员的组成、安排和培训;时间进度及其他安排。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问卷调查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成因或影响因素。调查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一定抽样原则,从所要研究的对象中选取一些个体作为

样本,然后对这些样本进行调查。民族社会学研究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法,即通过样本调查来了解总体的情况。 ★问卷调查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问卷的类型有: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主要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组成。

问卷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问卷的涉及遵循以被调查者为出发点的原则;问题的提出方式不能带有倾向性;

敏感性问题的提问;问卷调查尽管在民族社会调查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它并非唯一、万能的工具,问卷有着因调查的对象、社会文化背景等差异的存在而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个案调查法

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个案研究较为常用,在定性研究方面,个案研究更为适用。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个个人、机构或团体进行的案例式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的认识论原理是,同类事物具有相同的本质,它们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关系是一致的。在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个案研究法常常是有效的和有价值的。

个案研究资料通常是通过访谈法来获得的。访谈法包括问卷访谈和个案访谈,或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在社会科学中,个案访谈通常有创造性访谈和积极访谈两种方式。

所谓创造性访谈,是指研究者运用基于友好关系和亲密性互动策略来扩大合作和相互开放性以及创造性理解,以达到了解被防者的深层体验或真实主体的方法。

积极访谈法是一种具有发展情节的人际互动方法,这种访谈强调被访者不仅是现实和资料的提供者,同时又是现实和知识的创造者,所以访谈过程不仅是一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

个案访谈的程序答题分为七个步骤:

一是确定访谈话题。确定访谈主题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进访谈主题与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2)主题要有理论导向,即所谈及的问题是用来讨论或检验相关的理论问题;(3)访谈内容要考虑研究伦理问题,在与被访者的谈话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谈论触及他人隐私或其他违背伦理原则的问题。

二是设计访谈提纲;

三是建立联系;

四是实施访谈。访谈过程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自我介绍和进入访谈情景;开始提问;交谈和叙述;记录谈话

要点;追问和确认;结束访谈和致谢。

五是整理记录材料;

六是分析和检验;

七是撰写报告。

三、历史比较法

支撑历史比较法的方法论原理是:社会现象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连续的、受某种力量影响或支配的。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或因果链上,或者通过不同背景的比较,能够发现现在的事件或现象的真正原因。

历史比较法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文献资料,包括政府和机构稳健档案资料、统计资料和保存下来的其他历史资料;二是民间历史资料,包括ian流传下来的地方史志资料以及民间口述资料。

收集政府或官方文献资料,最常见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去相关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查阅和摘录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民间历史资料的收集,通常需要到当地去,向当地居民问询和查阅个人保留下来的村志、家谱、地契等有形的、物质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访谈的方法,向当地居民收集一些历史记忆材料,如口述史资料。

在历史比较法中,较为常用的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主要是类比分析法和理想类型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指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某类现象或事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特征进行对比,并由此类推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稿

《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稿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P24 2,迟发展效应: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因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而与早发内生型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而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具有不同与早发内生型社会发展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这就是所谓的“迟发展效应”。P13 3,现代化:在发展社会学中,现代化是指近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或者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4,二元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即整个经济体系分为“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两大经济部门。(其原因在于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的压力)P90 5,逆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等原因,中心城区居民向城市边缘、郊区及乡村地带迁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P114 6, 世俗化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在科学与理性精神日益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与前现代的宗教处世观相比,民众日益关注世俗社会现实切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对社会事物参与的过程。P130 世俗化是与宗教化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取向。 附:世俗化的基本特征是:现实性(注重现实的日常生活,注重现实生活质量等) 、理性化、个人主义倾向、社会参与性。 7,社会植被: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P248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相和谐,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二、强调当代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代际公平问题,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应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第三、强调代内平等的观念,即要实现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平等权利。 二、迟发外生型的社会发展特点: ①发展条件的劣质性。(这些国家开始现代化发展时,其内部现代化因素或远未成熟,或根本缺失。这些国家大都遭受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在进行现代化时,往往有资金严重匮乏的许多问题和困扰。) ②发展动力的外缘性。(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化因素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与压力、挑战。) ③发展进程的跳跃性。(在社会内部缺乏现代性因素的积累的情况下,强行启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发展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题:试述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材P12-13) 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一般与早发内生型发展相对应,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发展条件的劣质性:迟发外生型国家多历经殖民与奴役,这一过程使其人民饱受灾难,经济和资源遭受巨大损失,恶劣的发展条件成为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2)发展动力的外缘性:该型发展国家的发展动力一般来自于其社会外部的刺激与压力,其现代化进程的实质是国家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一种被迫回应,而不是内部现代化因素的主动要求。 (3)发展进程的跳跃性:由于迟发外生型发展是在其内部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强行启动的,并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目标,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兼顾许多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跳跃性赶超(或称跨越式发展)的特征。 第二题:如何评价现代化理论(P35-37) 现代化理论的实质是一种以“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发展理论。它既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又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现代化理论的可取之处主要有: ?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即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人格等多方面共同进步的总体进程。 ?强调发展的渐进性:即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需要逐步进行。 ?重视发展的内因分析:认为社会是否能实现现代化,在于其内部是否具有体现现代性的因素。 ?重视发展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现代化是为了人的现代化,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水平。 (2)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较为单一和片面,主要有: ?持“西方文化中心论”,忽视文化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持“发展道路同一论”,忽视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持“克服传统束缚论”,片面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忽视了先发展国家给落后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题: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的区别(P53) 世界体系论和依附理论都属于以“核心-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但两者仍有一定区别: (1)两者的创始者不同:世界体系论主要是华勒斯坦的个人成果,而依附理论则是一批拉美学者的集体成果。 (2)两者的分析单位不同:世界体系论的分析单位是整个世界体系,而依附理论的单位则是国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复习资料

1.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2. 代沟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 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沟往往的因为年龄或时代的较大差异而形成的。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昧蛮管,就大碍孩子的发展,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 3.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RoleConflict)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角色冲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5.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6. 顺从 顺从,基本解释为服从;不违抗。心理学上,是指个人由于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行为或信念的现象 7.核心家庭 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 8.垂直分化 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 9.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它可以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修正他们的运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2.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 A.社会整合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3.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其潜功能体现在( A )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D.文凭功能 4.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5.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伙伴群体 7.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8.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C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9.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B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0.( D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 11.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B )。 A.主干家庭 B.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 D.断代家庭 12.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3.( 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4. 家庭成员、邻里、朋友属于( B )。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外群体 1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6.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C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 B.6% C.7% D.8% 17.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 )。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8.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马克思; 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 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 (三)冲突理论 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