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学论文: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

药学论文: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

药学论文: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
药学论文: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在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

1 当前DVT的治疗方法及病例病情介绍

1.1 DVT的概念与治疗措施DVT又称为深静脉血栓,这是一种人体内的血液非正常地凝结在深静脉所导致的病症。近几年的DVT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是引起患者在外伤与手术后患病或者死亡的重要诱因。当前医院的临床药师在血管外科的临床药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职责包括对于患者的给药方案的制定和个性化分析。

1.2病例病情介绍为了更好地分析临床药师在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中的药学监护作用,本文引入12例具体的实例。其中1例患者为76岁的男性,体重68kg,BMI(单位为kg?m-2)指标为2

2.5,身体的疾病症状为"左下肢已经肿胀了2w的时间"。致病原因为左下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所致。患者住院时间为2014年1月13日,主治部门是骨科。患者的水肿为可凹性的,左下肢的右侧比左侧明显,皮肤的张

力增大,周径差为3cm。患者发病比较急,左下肢呈肿胀状态,有明显疼痛感,在进行活动之后病情会加重,偶尔伴有发热症状,并且会加快心率。

第2例案例的患者为女性,年龄32岁。体重60kg,BMI(单位为kg?m-2)指标为23.0,2013年3月做过静脉曲张手术,但是在过了1年后,并未康复,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在医院的检查中得知,为深静脉血栓病症。其余的10例患者也分别被确诊为不同程度地深静脉血栓病症。

第1例患者的诊断中采用血管彩超和临床的表现协同配合进行,最终得出患者的病症为:下腔静脉和左下肢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和免疫等指标的检验均显示正常。对患者的左下肢的造影下的部位进行静脉取栓和溶栓措施,在手术完成后不间断地进行溶栓的治疗,同时应该注意防止手术上口的感染,并且继续服用华法林。

2 对患者的治疗过程

在治疗之前的诊断过程之中可以知道,患者的左下肢深静脉部位至髂内外的静脉近心端存在血栓,在下腔静脉的滤器部位也有血栓。采用药物华法林的服用不间断,

剂量为进口一片半,同时加强对患者血尿等副作用的监测。发现有尿血出现,该症状是由于药物华法林引起的。同时对INR每日都要进行监测,对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进行严密观察。药师建议对该药物进行停用。在第3d后重新测量INR的数值为6.19,对患者进行密切观测,患者的出血状况不再发生。

在药师的指导下,对药物之中的尿激酶的服用量进行减半服用,测定当天的INR 是4.17的值;然后患者停止药物的服用,第4d重新测定IRN,其值为3.97。这说明INR在这期间连续下降状态,当5d之后,患者再次服用3mg,qd的华法林,经测定当天的INR数值是2.63,到第6d和第7d的时候华法林的剂量调整为3.75mg,qd,此时测得的INR分别是2.05和2.01。以后的INR值控制在2.0~3.0之间,患者在出院之后也需要进行1次/w INR的复查,随着INR的检测结果逐步稳定下来,可以进行1次/2w检测,之后可以延长至只检测1次/月。患者要在每次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主动咨询医师,在其指导下,调整最合适的华法林剂量,以取得理想的抗凝效果。

3 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静脉血栓栓塞抗凝治疗需要多久

静脉血栓栓塞抗凝治疗需要多久 2015-01-15 15:38来源:丁香园作者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病率高,在美国,每年新增病例约达30 万至60 万。VTE 患者复发血栓栓塞事件率较高,5 年复发率可超过20%-25%,抗凝治疗是VTE 的主要治疗。对于长期抗凝患者,严重出血风险可能高于3%。因此,VTE 二级预防中应谨慎考虑抗凝药的选择和抗凝持续时间。 近期,纽约大学医学院的Smilowitz 博士等在Circulation 杂志上报道了一例右股静脉血栓病例,以此探讨了VTE 抗凝治疗中药物和时间点选择的问题。 患者,女,68 岁,因“右下肢疼痛、肿胀 3 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和憩室炎,无出血或血栓栓塞病史。入院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提示右股静脉血栓,予依诺肝素桥接治疗后华法林抗凝治疗,出院后 3 个月内INR 维持在2-3 之间。对于该患者,抗凝治疗需要持续多久,如何最小化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 VTE 传统治疗包括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后维生素K 拮抗剂口服抗凝治疗。近年来研究 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作为起始抗凝药物在预防VTE 复发中不劣于华法林。 初发VTE 抗凝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尚不明确。DAPT 研究表明,6 个月维生素K 拮抗剂抗凝治疗与 6 周相比显著减少VTE 复发,而另外一项随机试验表明,对于初发近端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患者,3 个月维生素K 拮抗剂治疗与 6 个月相比VTE 复发事件相当,出血事件亦无 差异。因此,指南推荐初发VTE 患者至少抗凝 3 个月。 一、维生素K 拮抗剂 LAFIT 研究 研究纳入162 名初发VTE 患者,完成 3 个月抗凝治疗后分为华法林组(目标INR2-3)和安慰剂组继续治疗24 个月。研究表明华法林组VTE 复发率显著降低,但严重出血和总出血事 件显著增加。 WODIT 研究 研究纳入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完成 3 个月华法林抗凝后停用华法林或继续服用9 个月。研 究表明继续服用华法林患者在9 个月时VTE 复发率显著低于停用患者,但 2 年后VTE 复发率相似。 PREVENT 研究 研究纳入508 名特发性VTE 患者,分为低强度华法林组(INR1.5-2.0)和安慰剂组治疗 6.5 个月。中位随访 2.1 年结果表明低强度华法林组VTE 复发率显著降低,且不增加严重出血年度 风险。 ELATE 研究 研究纳入738 名VTE 患者,完成至少 3 个月抗凝治疗后随机分为低强度华法林组 (INR1.5-1.9)和常规强度华法林组(INR2.0-3.0)。结果表明低强度华法林组VTE 复发率较常规强度组显著增加,而严重出血或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二、新型口服抗凝药 RE-MEDY 研究 研究纳入2856 名VTE 患者,完成3-12 个月抗凝治疗后随机分为继续达比加群治疗组 (150mg,2/ 日)或华法林组(INR2.0-3.0),持续至36 个月。研究表明达比加群在预防VTE 复发或致命性VTE 方面不劣于华法林,尽管显著减少临床相关出血,但达比加群增加急性冠脉事件。 RE-SONATE 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及药学监护,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及药学监护 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7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 选择题(共5题,每题20分) 1.(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FEV1<30%预计值,CAT评分18分,他在过去一年中有3次加重。根据慢阻肺综合评估,请问该患者属于() A.GOLD3级,D组 B.GOLD4级,B组 C.GOLD4级,D组 D.GOLD3级,B组参考答案:C 2.(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FEV1<30%预计值,CAT评分18分,他在过去一年中有3次加重。血常规化验结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00*109/L,请问该患者的慢阻肺稳定期起始治疗方案宜选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5978345.html,MA B.ICS+LAB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5978345.html,BA+LAM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5978345.html,MA或LABA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平常规律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每日1吸),口服茶碱缓释片(1片,Bid),症状控制可,无其他不适。近期因肺部感染,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注射液)。在治疗期间出现心动过速(静息状态下心律120次/分)。请问哪种药物导致患者出现心动过速()

A.噻托溴铵粉雾剂 B.茶碱缓释片 C.茶碱缓释片+环丙沙星注射液 D.注射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注射液参考答案:C 4.(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诊断为慢阻肺7年,FEV1<30%预计值,CAT评分18分,2个月前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治疗1周,期间给予抗生素和2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2天前他再次出现了呼吸困难加重伴痰量增加和脓性痰,请问该患者应该() A.不应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以免增加细菌耐药性 B.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C.接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 D.接受头孢曲松治疗参考答案:C 5.(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前来咨询应该使用哪种吸入装置。他可以自主吸入药物,但吸气流速不足,口手协调不佳,请问该患者不适宜使用以下哪种装置() A.pMDI(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储雾罐 B.DPI(可溶性干粉吸入剂) C.SMI(软雾吸入剂) D.雾化器参考答案:C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疗方案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 疗方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疗方案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张强访谈录记者:张教授您好!从您的学生们和很多医学同行的口中得知,您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血管外科专家。张强: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愿意做一名病人喜欢的医生而已。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自己身心也会得到愉悦。记者:我知道您平时很忙。今天想占用您的一点时间,给大家谈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话题好吗张强:没问题。我最愿意和大家聊医学上的东西。记者:前段时间,媒体上关于北京的某位教授在腰椎手术后出现意外死亡的话题引发了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的重视。据说,这位教授是因为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后流到肺动脉,造成肺梗死而离开人世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一回事呢张强:我也在一直在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悲剧给广大医务人员敲了警钟:一定要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记者:我的一位朋友母亲患了下肢静脉血栓,辗转多家医院。他抱怨每家医院的治疗方案和说法都不一样,令人无所适从。请问张教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关于DVT的知识。我国真正重视DVT还是在

近几年的事情。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每个医疗机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同。记者: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来看,有哪些认识方面的差异呢张强: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记者:发病时间的判断对治疗方案有什么指导意义吗张强:非常重要。静脉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冲洗掉,但是一旦结成凝块就无法溶解。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是静脉血栓在形成数十小时之后就开始部分机化却是事实。机化的静脉血栓就很难用溶栓的方法去解决。手术取栓也很不适合,由于机化的血栓紧粘在静脉管壁上,强行取栓会导致静脉壁损伤造成更大范围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记者:那怎么样可以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呢张强: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股静脉血栓形成。当然,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尽早检测血液D2聚体,B超探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标准与规范?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共识专家组 【编者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血管疾病。规范的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然而,临床实践中仍然有许多VTE患者并没有接受正规的抗凝治疗,或由于抗凝药物的副作用被忽略,导致了药物相关的并发症,进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实属遗憾。因此,临床上担负血栓治疗的临床医师急需规范性抗凝治疗建议。有鉴于此,本刊特发表由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的枟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枠,从而发挥科技期刊服务于医学事业的先导作用。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17.04.056 收稿日期:2017-03-19 通信作者:郑月宏,E-mail:yuehongzheng@yahoo.com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losim,PTE),是同一种疾病、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阻塞血管后会引起PTE的发生,轻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憋、气紧等症状,重者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出现致死性事件的发生。因此,VTE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抑制VTE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再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TE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VTE治疗的基础。 1 控制抗凝出血的风险 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缓解VTE的症状,但同时亦将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潜在的出血风险或已知的严重活动性出血是抗凝治疗最 主要的相对或绝对禁忌证,具体如下[1] :严重的活动性出血(脑、消化道、泌尿系或其他部位等);3个月以内发生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衰竭;10d以内消化道出血病史;合并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恶性肿瘤等;3个月以内神经系统(颅内、脊髓)手术病史;3个月以内发生颅内创伤性疾病;10d以内心肺复苏病史;10d以内的重大非血管手术或创伤病史;未获良好控制的高血 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颅内肿瘤;近期眼外科手术病史。 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密切注意有无出血问题,并定期(比如3个月)进行抗凝获益及出血风险评估,以决定是否继续抗凝。 2 一般人群的抗凝治疗 2.1 抗凝药物应用的选择2.1.1 普通肝素 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其戊多糖序列与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结合,介导AT活性部分构象改变,加速AT对Xa因子的中和。普通肝素剂量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通常首先静脉给予80U/kg负荷剂量,之后以18U/(kg?h)静脉泵入,以后每4~6h根据APTT调整剂量,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治疗达到稳定水平后,可改为每日1次测定APTT。对于每日需要应用较大剂量普通肝素(一般指剂量>35000U/d)仍不能达到治疗范围APTT的患者,推荐通过测定 抗Xa因子水平以指导普通肝素剂量[2] 。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在使用3~6d注意复查血小板。HIT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普通肝素。一般停用 10d内血小板数量开始逐渐恢复[3] 。肝素治疗的患者若出现严重的出血,应立即停用或减量,一般4h后抗凝作用消失。严重者可用硫酸鱼精蛋白中和,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1~1.5mg可中和1mg肝素。2.1.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由普通肝素直接分离或由普

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介绍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5978345.html,/ 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介绍 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特别是病程早期,血栓松软与血管壁粘连不紧,极易脱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1、如因出血素质而不宜用抗凝治疗者,预防肺栓塞可用机械性阻隔方法。近年来已的用经皮穿刺法在下腔静脉内置入滤问的措施替代过去的下静脉折叠手术治疗。 2.中药治疗:可根据病变属性治疗,如属阳性,加减四妙勇安汤治疗,属阴性的,加减阳和汤治疗。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由静脉管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形成。 3、卧床,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直至水肿及压痛消失。 4、溶拴治疗:尿激酶也有一定的效果,虽不能证明预防肺栓塞方面优于肯凝治疗,但如早期应用,可加速血栓溶解,有利于保护静脉瓣,减少后遗的静脉功能不全。 浅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上采取保守支持疗法,如休息、患肢抬高、热敷。非甾体抗炎药可止痛并可防止血栓发展。对大隐静脉血栓应密切观察,如发展至隐-股脉连接处,则应考虑抗凝治疗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5、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增大,并可起动内源性溶拴过程。肝素5000-10000U一次静脉注射,以后以1000-1500U/h额持续静脉滴注,其滴速以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倍于对照值为调整指标。肝素间断静脉或者皮下注射也可采用。 华法林在用肝素后1周内开始和与肝素同时开始使用,与肝素重叠用药4-5天。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值4-7秒。 孤立的腓肠肌部位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且肺栓塞的机会甚至少数,可暂不用抗凝治疗,密切换茬。如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再考虑用药。 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至少持续6-12个月以防复发。对复发性病例或恶性肿瘤等高凝状态不能消除的病例,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可无限制。

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药学监护

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药学监护 发表时间:2015-09-08T09:58:32.69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麦丽开·买买提[导读] 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该种不良现象的恶化与病患者自身对于药物的正确认识有所缺乏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麦丽开·买买提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 838200 【摘要】目的:探讨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药学监护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 年6 月-2013 年6 月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病例没有采取药学监护措施,对观察组病例实施了药学监护措施。对照两组病例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病例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而服 药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具有着显著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长程;糖皮质激素;药学监护;药物不良反应;药师【中图分类号】R76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02-01 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属于一类激素的总称,主要由肾上腺皮质诉状带分泌,对于人体环境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调节作用,是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激素。该种激素主要作用在于抗毒、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等,适用于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疾病。但是该种激素药物容易大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了我院2012 年6 月-2013 年6 月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18-60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0+-3 岁,男性患者有25 例,女性患者有41 例,一共有66 例病例,主要病情如下:狼疮性肾炎共有病例为20 例,肾病综合征共有病例为33 例,县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例共有13 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至少有3 个月。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33例,所有病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上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药学监护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没有实施药学监护,仅仅让病患者服药,同时告知病患者常规的用药剂量、时间、次数,但是没有对病患者采取行动上的监护与督促。 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实施了药学监护,对病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包括了指导用药的时间、用药的方法、用药后的不良反映情况的应对措施、辅助用药的作用,并且根据病患者的实际病情来调整用药计划,督促病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服药,高致病患者治疗的疗程、复诊的重要性等。在复诊的时候,对于病情有所改善的病患者,在后期持续治疗的一个月时间里,对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少量的药物来维持和稳定病情,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调查。 1.2.2 观察的指标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药物治疗的效果;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病患者对于疾病与药物的认识程度。通常糖皮质激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了病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等。用药的依从性良好的判断标准要求服用药物的正确率达到80%,在80%以下的评定为依从性差。 1.3 统计学方法对所录入电脑的资料进行校验,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对资料进行重新整理。采用了SPSS15.0 软件,采用了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百分数来表示,采用了独立性检验,统计学比较差异存在意义的表示方式是P<5%。 2、结果2.1 比较两组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共有病例为33 例,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共有3 例,骨质疏松的病例共有3例,视力受损的病例共有2 例,糖尿病的病例共有2 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观察组:共有病例为33 例,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共有1例,骨质疏松的病例共有1 例,视力受损的病例共有1 例,糖尿病的病例共有0 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 上述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5%。 2.2 比较两组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照组:共有病例为33 例,其中,自行停止服用药物的病例共有9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73%;自行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的病例共有10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70%;没有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服药的病例共有12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63%;漏服药次数超过20 次的病例共有9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73%。该组服药依从性评定为差。 观察组:共有病例为33 例,其中,自行停止服用药物的病例共有6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82%;自行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的病例共有5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85%;没有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服药的病例共有6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82%;漏服药次数超过20 次的病例共有5 例,正确服药率达到了85%。该组服药依从性评定为良好。 3、结论近年来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同时过高的医药费用给国家与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在新医改当中,药学服务意识应当得到应有的强化。医药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病患者要求得到更高质量的医学服务,对于合理用药具有着极大的需求,希望资深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而且用药费用有所降低。因此,面对现代化的用药需求的变化,临床药师必须重视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对自身的药学服务义务与责任予以履行,为病患者提供用药安全与有效的重要保障。面对药学服务的新挑战,药师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治疗药物监测,该项工作的主要作用在于针对个体化情况提供药物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这对于现代分析测试而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重点药物与病患来进行药浓度的测定,从而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的合理设计。 糖皮质激素在医院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该种不良现象的恶化与病患者自身对于药物的正确认识有所缺乏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许多病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治疗期间,擅自停止服药或者增减药量,甚至漏服药次数比较多,因此导致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因此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必须重视药学监护的重要作用。在病患者服药的期间,临床药师给予病患者正确的药物知识、用药指导,并且制订了个性化的用药计划,可以有效的提高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了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具有着显著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吴琨,王国春,周惠琼.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的诊治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05):122-123;[2]赵籥陶,黄慈波.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01):212-213;[3]刘瑞红. 药学监护实践的方法[J]. 医疗装备. 2004(01):99-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及药学监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及药学监护 选择题(共5 题,每题20 分) 1 . (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FEV1<30%预计值,CAT评分18分,他在过去一年中有3次加重。根据慢阻肺综合评估,请问该患者属于() A .GOLD 3级,D组 B .GOLD 4级,B组 C .GOL D 4级,D组 D .GOLD 3级,B组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FEV1<30%预计值,CAT评分18分,他在过去一年中有3次加重。血常规化验结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00*109/L,请问该患者的慢阻肺稳定期起始治疗方案宜选择() A .LAMA B .ICS+LABA C .LABA+LAMA D .LAMA或LABA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平常规律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每日1吸),口服茶碱缓释片(1片,Bid),症状控制可,无其他不适。近期因肺部感染,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注射

液)。在治疗期间出现心动过速(静息状态下心律120次/分)。请问哪种药物导致患者出现心动过速() A .噻托溴铵粉雾剂 B .茶碱缓释片 C .茶碱缓释片+环丙沙星注射液 D .注射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注射液 4 . (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诊断为慢阻肺7年,FEV1<30%预计值,CAT评分18分,2个月前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治疗1周,期间给予抗生素和2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2天前他再次出现了呼吸困难加重伴痰量增加和脓性痰,请问该患者应该() A .不应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以免增加细菌耐药性 B .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C .接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 D .接受头孢曲松治疗 5 . (单选题)患者男性,73岁,前来咨询应该使用哪种吸入装置。他可以自主吸入药物,但吸气流速不足,口手协调不佳,请问该患者不适宜使用以下哪种装置() A .pMDI(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储雾罐 B .DPI(可溶性干粉吸入剂) C .SMI(软雾吸入剂)

COPD药物治疗方案与药学监护计划

药物治疗方案评价与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姓名:曹恒芳性别:女年龄:77岁住院号:185625 住院时间:2016.12.9- 记录时间:2016.12.10 病史摘要: 患者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较平素加重,阵发性咳嗽较剧,夜间较白天明显,咯白粘痰量不多,自觉间断有畏寒,但在家中未测体温,因症状持续存在,昨日被家人送至我院就诊,在急诊静滴“头孢他啶2.0g ivgtt bid、左氧氟沙星0.3g ivgtt bid”两天后,患者症状未好转今日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患者此次病程中无寒战,未诉胸闷胸痛,无反酸恶心,无咯血,无盗汗消瘦,无尿少浮肿,夜间能平卧,胃纳,睡眠一般,大小便如常。 入院查体: 体温36.1℃,脉搏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0/80mmHg,末梢氧饱和度94% 发育正常,体型中等,神志清楚,精神稍萎,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及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静脉充盈。头颅无畸形,头皮无外伤及疤痕。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稍绀,咽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感,甲状腺未触及,气管居中。桶状胸,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对等,双肺叩诊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低,两肺听诊呼吸音增粗,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枪击音及水冲脉。腹平,无腹壁静静脉曲张,未见肠型、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肝、肾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未闻及异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叩击痛,活动度可。四肢关节活动自如,无畸形。跟、膝腱反射存在,巴彬斯基征阴性。 辅助检查: 12.8胸片:右中下肺散在模糊斑片影,肺气肿,双侧胸膜增厚。 12.8血常规:WBC 29.6×10^9/L ↑,N 87.6% ↑,Hb 121g/L,PLT 396×10^9/L ↑。 12.8超敏CRP:135mg/L ↑。 12.8肌钙蛋白T:正常。末梢血糖17.6mmol/L。 12.8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入院诊断: 1.肺部感染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高血压病(2级) 4.2型糖尿病 5.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 宋娟杨新华李艳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外科邮编:400038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尿激酶与肝素联合治疗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同时做好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临床治愈9例,有效16例,护理中未发现肺栓塞病例,2例发生穿刺点渗血,未发现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的病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时需密切观察并细心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在溶栓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细仔的护理,以观察疗效、及时并发症,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所有确诊的DTV病例共25例, 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 年龄28~76岁, 平均46.6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血管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其中左下肢13例,右下肢10例, 双下肢2例。 1.2 方法发病10 天内的病例采取溶栓加抗凝治疗, 10天后已经失去最佳溶栓时机,则改用单独抗凝治疗。具体方法: 溶栓治疗应用尿激酶(UK) 50 U-100U 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从患肢持续输入,入院后8小时内以6 2.5ml /h的速度持续 泵入共输8小时, 以后每天应用尿激酶(UK) 50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以22.8 -28ml /h的速度持续泵入18-22小时,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速碧林)4100 U皮下注射每日二次,共注射5-7 天, 5-7天后改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 , 每日一次;口服华法林首次剂量5-10mg, 每日1次,以后2.5mg,每日1次。治疗时抬高患肢, 卧床休息, 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周径, 并与健侧肢体比较。 1.3 判断标准(1)临床治愈:治疗后患侧肢体肿胀完全或基本消失,皮肤色泽基本正常, 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差小于1 cm,活动不受限制。(2)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但肢体围差大于1 cm。(3) 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健康宣教 1、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3、什么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 4、哪些手术是骨科大手术 目前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对于其他一些创伤手术目前国内尚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对于高危患者的手术后应予相关抗凝治疗。 5、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6、静脉血栓栓塞症有哪些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

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少见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有抗凝血酶缺乏症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就越大,当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危险性更大。 7、如何评估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级 8、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原则是: 9、基本预防包括内容有哪些? 手术操作轻巧:减少静脉内膜损伤 规范止血带的应用 术后抬高患肢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尽早下床 术中和术后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 10、物理预防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分级药学监护制度

分级药学监护制度 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疾病及所用药物,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 药学监护,并根据患者治疗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药学监护分为三个级别:一级药学监护、二级药学监护和三级药学监护。 一、一级药学监护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并实施一级药学监护: 1.严重肾功能不全(Clcr≤30ml/min)或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2.严重肝功能不全(生化指标 ALT或AST>5ULN or ALP>5ULN or BIL>3ULN)或 CTP评分≥10分者; 3.重症感染、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衰、哮喘持续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4.同时应用药物超过15种的患者; 5.应用强心苷类药物、华法林、硝普钠、联合应用3种及以上抗肿瘤药物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 6.血药浓度监测值异常者或出现严重ADR者 7. 原接受二级药学监护患者病情或用药发生变化,需进行一级监护的患者。 (二)监护要点: 1.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药学问诊,并根据医生诊疗计划制定相应的药学监护计划。 2.每日参与医学查房,完成查房记录。查房记录应包括:重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主要病情变化、诊疗方案调整情况。 3.每日进行药学查房,查房内容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皮疹、共济失调、精神状态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监护(滴速、避光、配伍等)。对意识清楚可交流的患者进行访谈,了解用药依从性、药物治

疗效果等情况,交待药物的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对第一次接受气雾剂、鼻喷 剂、缓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药物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4. 每日完成药学监护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及重要化验结果、 药学监护计划执行情况、药物治疗方案调整、药师干预内容以及药学监护计划 调整。 5.每日对患者在执行医嘱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 6. 患者出院时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出院用药指导。 7.选择重点患者完成药历。 二、二级药学监护 (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并实施二级药学监护: 1. 中度肾功能不全(30ml/min 2~4ULN or ALP>2~4ULN or BIL>2~3ULN)或 CTP评分 >7~9分者。 3. 非儿科的儿童患者(<18a),高龄(>85a)及妊娠患者;既往药物过敏 史、既往上消化道出血史、既往癫痫史;中度感染、甲状腺危象、酮症酸中毒、 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患者出现危急值者、慢性心衰、COPD、哮喘、药物中毒 患者。 4. 同时应用药物超过10种或同时使用2种以上有明确相互作用药物的患者。 5.使用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或存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高 危因素者(凝血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 6. 接受静脉糖皮质激素、抗心律失常药、质子泵抑制剂、降脂药、抗血小板聚 集药(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免疫抑制剂、抗精神病药物、化疗药物治疗 者。 7.接受静脉输液泵入给药、经喂食管给药的患者。 8. 原接受三级药学监护患者病情或用药发生变化,需进行二级监护的患者。 (二)监护要点: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含合并用药)(1)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 1、局部溶栓 1.1、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适应证: 新发生的较大面积DVT患者 某些急性上肢DVT患者,例如出血危险低和最近新出现症状,建议给予溶栓治疗 1.2、溶栓的禁忌证 近期(2个月内)脑血管疾病发作,或颅内或脊柱创伤或手术 活动性颅内出血(动脉瘤、血管畸型或肿瘤) 严重内脏出血(6个月内) 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 近期(7-10天)大手术,不可压迫的穿刺、器官活检或分娩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 妊娠 出血性视网膜病变 动脉瘤 1.3、下肢静脉血栓用法用量: 足背静脉溶栓:以18mg/支(10MU)溶于50ml的 0.9%氯化钠注射液中从患肢足背静脉滴注,6-10小时滴完。12小时后同样剂量重

复给药一次。 注射时应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给药 2、经导管溶栓治疗 2.1 适应证 ①急性期DVT; ②亚急性期DVT; ③ DVT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2. 2 禁忌证 ①颅内血管意外 (2月内) ②大手术 (10天内); ③急性期髂一股静脉或全下肢DVT,血管腔内有大量游离血栓而未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者; ④难治性高血压(血压>180/110 mmHg); ⑤ 75岁以上患者慎重选择 ⑥肾,肝功能衰竭 ⑦患肢伴有较严重感染 2.3、下肢静脉血栓用法用量:

经导管溶栓:以18mg/支(10MU)溶于50ml的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经导管静脉滴注,2-5小时滴完。12小时后同样剂量重复给药一次。 注射时应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给药

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用药 抗凝治疗始终伴随溶栓期间及后续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连续5~7天。最后2天始口服华法令抗凝,门诊治疗3-6个月以上。INR在2.0~2.5。 抗凝、溶栓过程中需每日复查凝血指标。抗凝治疗时需监测①凝血时间,肝素用于治疗目的时要求凝血时间延长2-3倍,即20-30min,当凝血时间<12min时应加大肝素用量,凝血时间>30min时应减少肝素用量。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可因实验室不同而异,用肝素后以延长1.5-2.5倍为宜。有条件者还可监测血清肝素浓度,使达到0.3-0.5u/ml。溶栓治疗中应监测的指标包括:①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1-13s,超过25s为异常。②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正常值为2-4g/L,血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则立即停用溶栓及抗凝药物。③凝血酶时间:正常值为16-18s,溶栓期间不宜超过正常的3-4倍,60s较为理想。 肺栓塞溶栓合并用药 常规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时,剂量一般按体重给予,1mg/kg,皮下注射,每日两次;普通肝素治疗先予2000~5000IU或按80IU/kg静脉注射,继以18IU/kg/h维持。根据APTT调整肝素剂量,APTT的目标范围为基线对照值的1.5~2.5倍。 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后,可给予口服抗凝药,最常用的是华法林。华法林与肝素并用通常在3~5d以上,直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2.0~3.0即可停用肝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疗方案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疗方案 上海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张强访谈录记者:张教授您好!从您的学生们和很多医学同行的口中得知,您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血管外科专家。张强: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愿意做一名病人喜欢的医生而已。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自己身心也会得到愉悦。记者:我知道您平时很忙。今天想占用您的一点时间,给大家谈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话题好吗?张强:没问题。我最愿意和大家聊医学上的东西。记者:前段时间,媒体上关于北京的某位教授在腰椎手术后出现意外死亡的话题引发了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的重视。据说,这位教授是因为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后流到肺动脉,造成肺梗死而离开人世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一回事呢?张强:我也在一直在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悲剧给广大医务人员敲了警钟:一定要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记者:我的一位朋友母亲患了下肢静脉血栓,辗转多家医院。他抱怨每家医院的治疗方案和说法都不一样,令人无所适从。请问张教

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关于DVT的知识。我国真正重视DVT还是在近几年的事情。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每个医疗机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同。记者: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来看,有哪些认识方面的差异呢?张强: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记者:发病时间的判断对治疗方案有什么指导意义吗?张强:非常重要。静脉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冲洗掉,但是一旦结成凝块就无法溶解。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是静脉血栓在形成数十小时之后就开始部分机化却是事实。机化的静脉血栓就很难用溶栓的方法去解决。手术取栓也很不适合,由于机化的血栓紧粘在静脉管壁上,强行取栓会导致静脉壁损伤造成更大范围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记者:那怎么样可以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呢?张强: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疗方案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正规治疗方案 沃德医疗中心首席血管专家强访谈录记者:教授您好!从您的学生们和很多医学同行的口中得知,您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血管外科专家。强: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愿意做一名病人喜欢的医生而已。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自己身心也会得到愉悦。记者:我知道您平时很忙。今天想占用您的一点时间,给大家谈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话题好吗?强:没问题。我最愿意和大家聊医学上的东西。记者:前段时间,媒体上关于的某位教授在腰椎手术后出现意外死亡的话题引发了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的重视。据说,这位教授是因为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后流到肺动脉,造成肺梗死而离开人世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一回事呢?强:我也在一直在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悲剧给广大医务人员敲了警钟:一定要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记者:我的一位朋友母亲患了下肢静脉血栓,辗转多家医院。他抱怨每家医院的治疗方案和说法都不一样,令人无所适从。请问教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关于DVT的知识。我国真正重视DVT还是在近几年的事情。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每个医疗机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同。记者: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来看,有哪些认识方面的差异呢?强: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记者:发病时间的判断对治疗方案有什么指导意义吗?强:非常重要。静脉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冲洗掉,但是一旦结成凝块就无法溶解。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是静脉血栓在形成数十小时之后就开始部分机化却是事实。机化的静脉血栓就很难用溶栓的方法去解决。手术取栓也很不适合,由于机化的血栓紧粘在静脉管壁上,强行取栓会导致静脉壁损伤造成更大围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记者:那怎么样可以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呢?强: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挤压小腿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抗凝治疗是临床上一致公认的VTE防治基础。本共识基于护理循证实践,从护理人员临床专业经验和患者感受及愿望出发,建立了规范的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流程,旨在使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从而降低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抗凝治疗临床效果,促进医疗安全。 该领域护理专家根据近年临床实践,结合检索文献及相关m e t a分析,通过多次会议研讨,反复修改制订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旨在为实现抗凝剂安全注射规范化。 1、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

2、注射工具选择 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越大。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根据个体体型、生理特点和抗凝剂剂型。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3、适应证 VTE预防: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存在VTE中、高危风险的卧床患者;高凝状态且物理预防措施无效患者。 VTE治疗:DVT伴有PTE;急性周围型DVT伴有血栓延伸;中央型和混合型DV;癌症相关血栓形成;口服抗凝效果欠佳的复发性VTE;肝硬化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内脏静脉急性血栓形成。 其它治疗领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由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病等因素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等疾病的抗凝治疗。 4、知情同意 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的潜在风险、对策和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充分理解和尊重患方知情选择,知情同意后签署《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5、操作流程和步骤 5.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