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梳理探究课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起源、种类、特点等。

2、欣赏对联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会欣赏对联,并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2、学会拟写对联。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说出一些对偶诗句的上半句,请同学们说出下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老师和大家共同吟诵的这几句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明确:对偶工整

没错,这几句诗的对仗无论是在用词上,还是句式上都十分严谨。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就以对仗工整为最基本的特点,那就是对联。对联是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在历史的长河上时刻闪烁着光辉,直至现在也鲜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

二、兴趣引导

在老师正式向大家介绍对联的相关知识之前,先要看一看大家对于对联有什么样的了解。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在课堂上给我们出过上联,让我们试对。他给的上联是这样的: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走。”

此联出自《王安石捡联获妻》的典故。传说王安石二十三岁那年去赶考,晚上上街闲逛,见马员外门口的走马灯上有一联语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显然是在等人下联。王安石看后,不禁拍手连称“好对!”他的意思是说这上联出句妙。站在旁边的马家家人误以为王安石的意思是容易对,立即禀告员外。

这上联是马家小姐为择婿而出的,因此员外急忙出来找王安石,王却夸了一句就走了,两下里没见着面。

在科场上,王安石第一个早早交卷,主考官见他交卷快,想试他的才艺,就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下句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假思索地用马员外门前的“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来对,自然又快又好,令主考官惊奇不已。

回头想起走马灯给他的机缘,忍不住又来到马家门前。马家家人认得是日前说“好对”的人,便请他到府中应对。有了主考官的飞虎旗,自然就好对了,马家当即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日成婚。正在举行婚礼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高中,明日请赴琼林宴。”果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王安石捡来两联,上应主考,下获贤妻,一时传为美谈。

我们语文老师将原句略改一字,更加深了难度。我们都冥思苦想没有任何头绪,但有一个平时十分调皮的学生却随口说上了一句:

“恋花蝶,蝶恋花,蝶死花失恋。”

我们只顾笑,也没有仔细分析他所对的下联究竟如何,现在同学们就结合一下你们已经了解的对联知识,一起来分析一下他的下联有什么可取之处,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走

恋花蝶,蝶恋花,蝶死花失恋

讨论回答:

可取之处——上下联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似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没有重复

不足之处——种类内容不太相关

音律上不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

总结同学们的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对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对联的相关知识。请同学自读这一部分,把书上介绍对联知识的地方划下来。

三、介绍基本知识(以教师讲解为主)

1、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又叫“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2、对联的分类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这种分类方法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四、分析对联的要求(师生共同分析)

结合书上《笠翁对韵》的一则文字,并以兴趣引导部分王安石的原对为例来分析:“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1、对联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2、对联要求二:词性相同种类相当

例: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风吹柳绿

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

细雨润花红

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

3、对联要求三:结构相当

例: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以上三条总的来说是指对仗工整。

4、对联要求四: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例: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5、对联要求五:围绕同一主题,种类内容要相关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边关的景物描写

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意境不同。

6、对联要求六:仄起平收

本条要求教师重点讲平仄知识。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传统习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所谓平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划分是不同的。古代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则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汉语

平——平声

仄——上、去、入三声

现代汉语

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只有个别方言中还有入声的痕迹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

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些对联看起来并不是仄起平落,那是因为现代汉语有些字的读音比起古代来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它们原是属于入声字的,比如:八、刮、缺、发、白、大等等。

同学一起读出下列诗句的平仄:

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光是写对联,读对联也是有讲究的。

应该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一、二声”。

概括对联规则: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五、介绍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旧习”“新风”“大”“小”

C、相关联想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香

(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万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

六、练习与欣赏

P78 第2题(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

对“者”工整。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苏轼诗

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

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第3题 子夜、春蚕

P78 对联欣赏背景

1、(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2)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曾在他们讲学的无锡东林书院

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2、(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

3、(1)郭沫若题成都市武侯祠联,诸葛亮;(2)杭州岳王庙联,岳飞。杭州岳飞庙前也

有一联云:

岳军振难撼威名,扫敌在指顾间,奉诏班师成遗恨;

秦贼施摧残毒计,加罪以莫须有,尽忠报国复何人!

4、(1)赵蕃题成都武侯祠联;(2)何绍基题岳阳楼联。

七、知识拓展

1、猜人物对联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李白、杜甫)

(3)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韩信)

(4)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项羽)

(5)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白居易)

(6)著书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鲁迅)

2、根据内容确定各行各业所贴对联

(1)千秋伟业千秋福一寸光阴一寸金裁缝店

(2)察及秋毫如照烛看来老眼不生花照相馆

(3)一剪喜成百家愿寸尺巧量万客心理发店

(4)但愿世间人长寿不惜架上药生尘钟表店

(5)体态须眉都活泼心神毫发不参差眼镜行

(6)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中药铺

3、对联寻亲:

(1)人梯巧搭登攀路A、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学海无涯勤可渡B、阵阵渔歌卷春风

(3)山高自有人行路C、雨滋桃杏万户红

(4)风吹杨柳千门绿D、书山有径志能攀

(5)点点轻舟腾巨浪E、心血勤浇栋梁材

(1)—E、(2)—D、(3)—A、(4)—C、(5)—B

八、总结

对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学形式,明清以来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是名山佛寺道观,还是园林药房酒店……皆可看到对联。对联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千言万语道不尽,只有走进它,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加关注生活,更多地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在生活学习中尝试写对联,感受对联的奇妙。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拓展材料 一、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对联。 1、(1987年全国)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 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A)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2、( 1991年全国)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完成后面的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A) A.邓拓 / 毛泽东 / 曹雪芹B.邓拓 / 邓小平 / 曹禺 C.吴晗 / 毛泽东 / 曹禺D.吴晗 / 邓小平/ 曹雪芹 (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3、(1992年全国)“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全国Ⅰ) 第一题: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 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2004年福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2004广东)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2005福建)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横批:振兴中华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2008年高考重庆)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周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 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 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 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 扬这一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 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因此 在教学这一专题时,就不能只注重对联知识,虽然中考、高 考语文卷中,都出现了对联题目。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 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 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 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喜欢 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这堂课综合 考虑了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

突出语文性,2.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 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 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 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 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学生归 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 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 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 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不同种类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 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文化的探究学习, 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 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 联特点的深化过程。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对对联基本 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第四步,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 别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思维和应用语 言的能力,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对对 联的过程中,兼顾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 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对联用 毛笔写出来,即使是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可以尝试一下。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1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升审美水平。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写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能够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板书:奇妙的对联) 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课本P78)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上联——孙行者下联——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下面我们翻到课本P78,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对联欣赏1、2、3中的六副对联,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学生大声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即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回答的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当;(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 教师以“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为例解说对联的特点。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能够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板书: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内容相关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理解了对联,但我们不但要识其形,还要赏其韵。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1.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四、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教学建议】 一、注重趣味性。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能体味出汉字的奇妙,揣摩出对联所体现的思维的灵性。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教学中,联系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已学诗文中搜集对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种类、基本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对联的基本常识: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从上面的“四讲”可以看出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②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③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漏尽/飞身/去;心空/及第/归。 平仄相对简单说来就是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奇妙的对联实用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安徽砀山职教中心(砀山三中)王本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来历和妙处,教师适当点拨。(见课本)3.妙联撷趣。(多媒体显示教师与学生辑录的妙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示) 名胜联: ①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岳阳楼·范仲淹)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醉翁亭·欧阳修)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1)

语文竞赛题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比正确,求速度 下面的练习,请你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做,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又正确。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身材魁悟()千均一发()万籁惧寂() 调兵遗将()再接再励()专心至志() 迫不急待()杨眉吐气()换然一新() 气势凶凶()汗流夹背()川流不息() 欢心鼓舞()别出心材()直接了当() 三、猜谜语(打小动物) 1、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2、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3、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4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5、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四、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逼上梁山《》() 负荆请罪《》() 五、下列对联有歧义,请断上不同的标点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看你有几种断法? (1)迎春联: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六、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博苑 09-01 0540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子。 教学建议 1、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2、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3、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4、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5、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研究对联。 有关资料 一、关于各部分的练习及“课外延伸”参考内容 (一)关于“对联常识” 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子夜、春蚕 (二)关于“对联欣赏” (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2)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陈澧题钟山书院联) (2)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 (3)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张百熙题京师大学堂联) (4)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 (5)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船山学社) (6)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桂山书院) (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韩潮学派百川会;公起文章八代衰。(衡阳韩文公祠联,韩愈) (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 (4)枫叶四泣秋,枨触天涯千滴泪;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九江白太傅祠联,白居易)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考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姓名班级组别 说明:本试题满分65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选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正确的一项 (1)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 (2)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精神尚旺定能再先扬鞭 A.(1)70(2)80 B.(1)60(2)70 C.(1)70(2)80 D.(1)80(2)60 2.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初中毕业时,老师送了我几本价值不菲的书,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一年的高中生活中,班长给了我们各方面的帮助,尽管只是绵薄之力,我们应该感谢。 C.高一甲班邀请高三学长参加班会,学长捎来一张字条说: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班班会,深表歉意。 D.预防流行病的宣传工作应该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3.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①蒲松龄②苏轼③杜甫④岳飞⑤诸葛亮 B.①吴敬梓②苏轼③李白④袁崇焕⑤刘备 C.①吴敬梓②辛弃疾③李白④袁崇焕⑤刘备 D.①蒲松龄②辛弃疾③杜甫④岳飞⑤诸葛亮 4.下列对联所指行业,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2)男添庄重女添俏,夏透风凉冬御寒 (3)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4)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A.(1)照像馆(2)服装店(3)书画廊(4)药店 B.(1)戏班(2)珠宝店(3)书画廊(4)酒店 C.(1)戏班(2)服装店(3)理发店(4)酒店 D.(1)照像馆(2)珠宝店(3)理发店(4)药店 5.用数字猜成语,不恰当的一项 A.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B.1+2+3(层层深入) 333 555(无所事事) C.3.5(不三不四) 15 10(一五一十) D.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1:1(不相上下)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我们要育的是莲藕,因为它;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A.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 B.埋没底层,却能抗浊排滓;出自泥淖,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 C.出自泥淖,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埋没底层,却能抗浊排滓 D.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7.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有一次,听到了山林里的猿啼。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比人类伟大天才谱出的乐章更神妙。 (2)北平郊外,,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用语言来形容。 ①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 ②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 ③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④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语言表达(44分) 8.请补出下面与虎有关并与其他生肖有关的成语。(8分) ①牛虎——喻极大的力量。 ②龙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③羊虎——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④虎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2006年铜梁实验一小语文竞赛题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比正确,求速度 下面的练习,请你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做,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又正确。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身材魁悟()千均一发()万籁惧寂() 调兵遗将()再接再励()专心至志() 迫不急待()杨眉吐气()换然一新() 气势凶凶()汗流夹背()川流不息() 欢心鼓舞()别出心材()直接了当() 三、猜谜语(打小动物) 1、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2、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3、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4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5、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四、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逼上梁山《》() 负荆请罪《》() 五、下列对联有歧义,请断上不同的标点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看你有几种断法? (1)迎春联: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六、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最新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资料

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人教版《必修一》 【阅读欣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2016年1月】 1.大堰河的一个片段要求:(1)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2)分析“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2016年1月】 1.荆轲刺秦王中要求:对易水送别进行赏析。 2.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分析“之字:的三种用法。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功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3.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 4.黄河九曲写实要有点波澜 5.朗诵 【梳理探究】 1.优美的文字 2.奇妙的对联 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1.《论语》 2.《大卫.科波菲尔》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2016年1月】 1.荷塘月色要求:叠词表现力,分析荷塘月色中某一段叠词的作用,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叠词的效果。 2.故都的秋,秋槐图分析。学生将本段概括为落蕊轻扫,让你修改并说明理由,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分析。 3.故都的秋的练习三,列举写秋的诗,鉴赏其中一首。 第二单元 4.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 7.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 【2016年1月】 1.孔雀东南飞给一段话要求:朗诵,分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家的时候为什么要梳妆打扮。 2.氓 (1)赏析余冠英翻译的《氓》的现代诗歌第一段,要求:指导学生将这篇古文翻译成现代诗歌。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4)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并能够依据题意正确解答。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并能够依据题意正确解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说,年少时的林则徐赴考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惫,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进考场时,主考官以林则徐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联曰: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羞得面红耳赤,怪难为情的。可骑在父亲肩上的小子真是不简单,应声对到:望子成龙。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巧妙地为父亲解了嘲,又对得很工整,主考官拍案叫绝。 (二)对联简介 (三)对联特点介绍 “对”(形式)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语法结构相同,上下联不能重复用字。 2、词性相同、位置相同,虚实一致。 3、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上下联尾字要仄起平落。 “联”(内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 (四)学生依据例联辨析正对、反对、流水对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失足成千古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白铁无辜铸佞臣再回头是百年身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五)学生依据对联特点介绍选择下联 独角兽 1、二头蛇 2、九头鸟 3、比目鱼 春来眼际 1、悲上心头 2、喜上眉梢 3、风光无限 (六)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概括对联的主要特点,板书体现。 对词性对结构仄起平落 联内容联意境上引下承 (七)实战演练 1、根据下面所提供的词语,组成一副七字对联。 治读学如衔似书 诚当泥酿蜂燕蜜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 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应调整为: 3、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 4、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八)布置作业:请你为同学们拟写一副励志对联,字数不限。 (九)教师总结。 附:板书 对词性对结构仄起平落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329-73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本学期是本届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二学期,我们必 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 础。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备 课组老师认真讨论后,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1.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选用多种 教学方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增强他 的语文素养。 2.贯彻学校的“三体”教育目标,着眼学生整体发 展,促进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 实学校的教学要求,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高

教学效益。 3.落实我校语文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推进“大语文”学习和研究性阅读活动的开展。倡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多出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发展。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 1.开展“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语文情况,引导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一、谜语导入: 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 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香”字; 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 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 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 “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 不行。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 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 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 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博苑 09-01 0625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妙的对联) 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

奇妙的对联

奇联共欣赏,妙对相与析——《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浏阳市田家炳中学陶芬兰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欣赏、品味、积累奇联妙对。 3.根据对联的要求,学写对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对联常识。 2.欣赏名联佳对。 教学难点: 1.尝试对联创作。 2.相互评改对联。 三、教学创意 “梳理探究”活动课是高一学生最新接触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课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品种和文学体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通过积累、欣赏和创作对联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对联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堂课主要从对联常识、名联欣赏和对联创作三个方面来作一些梳理

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真题整理1、2

2017年1月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真题(网络信息汇总)1.《滕王阁序》分析用典特点(阮籍那段) 2.《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 3.《金岳霖先生》朗读,处理好语速、音调、感情的关系;分析文本情感和思想内涵 (请大家吃饭林徽因生日那一段,还有毛泽东提议他出去走走的那一段) 4.《离骚》屈原简介,爱国敬业富强民主……;对偶的表达效果5.《宇宙的边疆》对第一第二段的语境意义进行解读 6.《师说》:朗读第二段、并指出写作特点;文章的写作特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也”的用法;朗读第一段,论证方法讲解;设计活动讨论韩愈师道观的现实意义。 7.《劝学》第三段论证方法答辩:(1)翻译第一段木石中绳那一句,说明作者写作意图;(2)朗诵第一段最后一句(应该是考字音“省和知”) 8.《阿房宫赋》理解最后一段作者写作目的,秦灭亡原因 9.《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表达什么观点? 10.《京口北固亭怀古》 11.《寡人之于国也》五到七段的比喻论证,划分句子节奏,朗读12.《奇妙的对联》专题活动 13.《我与地坛》,一段景物描写“譬如……”朗读分析情感和内容14.高考作文(孙中山名言:失败不灰心,奋勇向前,审题,自选文

体,板书) 15.《林黛玉进贾府》,朗读,分析线索句 16.《囚绿记》加《杨柳枝词》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再用拟人手法造一个句子分析。 17.《窦娥冤》朗读2468段,三桩誓愿朗读体会情感,设计问题分析想象夸张手法;元曲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夸张手法分为哪几类,这里用的是哪一类 18.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理解思想感情 19.《荷塘月色》采莲曲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 20.《动物游戏之谜》:最后一段品味作者意图;朗读开头三段,指导学生理解科普文语言生动性 21.设计活动写作文,以滋味为题 22.专题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23.《囚绿记》生的欢喜 24.专题:有趣的语言翻译,讲授翻译经验 25.《氓》三四节,比兴手法,翻译,情感 26.郑愁予《错误》分析情感语言 27.《再别康桥》分析三美 28.作文讲解: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铁路巡查员”审题立意29.《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朗读注意把握情感与语调,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式结尾” 30.试讲课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散文,对第五、六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设计人:张保玉审核人:编号:16 使用时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学习欣赏对联。 尝试对对联。 学习过程: 一、联林趣事 谢缙巧对曹尚书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是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家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第二天,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命家人曹保去问是哪个人写的。一打听,原来是卖水的贫民谢通之子谢缙写的。曹尚书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岂能让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了对联更加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感到十分惊奇,即命家人曹保把谢缙叫到府上。当谢缙来到曹府时,不料大门还关着。谢缙当时高声指斥:“正门不开,非迎客之理。” 曹尚书在门内说:“我出几副对联,如果你对得上,我便开中门迎接。”于是,念了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 谢缙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又念一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谢缙闻声对道: 盗者休来道者来。

曹尚书见谢缙对答如流,连称“奇才”,当即开了中门迎接。谢晋身穿绿衣,个子矮小,走起路来连蹦带跳,曹尚书便又挖苦他: 出水蛤蟆穿绿袄; 谢缙见曹尚书身着红袍,老态龙钟,不假思索地答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曹尚书听了觉得很尴尬。待谢缙进入府后,便问:“谢学生,你父母做何生意?”谢缙想起父亲起早摸黑,沿街卖水,早晨、夜晚水桶映照着太阳月亮的光华;又想起母亲在家纺线织布,双手灵巧操作的情景,于是回答道: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听了,不得不惊服谢缙的奇才。 读了上面这个故事,你一定也能想起来不少关于对联的趣事吧。写下提要,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一讲。 二、了解对联常识 1、对联由和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 2、对仗的要求是,,。 3、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 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4、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两种,仄声包 括、两种。 6、对联讲究平仄,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1)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积累平仄、对仗等有关对联知识;欣赏对联佳作,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能力目标:在把握对联有关常识的基础上尝试对对子,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对联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高超智慧和高雅情怀,陶冶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品位和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对联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四.教学关键:赏析名联及名联故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活动组织过程. (一)导入: 名人对联故事(1.解缙与老员外对联故事 2.郑板桥对联故事) (二)新知探究: 1.对联常识: a.对联的起源。 b.对联的别称。 c.对联的种类。 2.对联的基本要求: (1)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2)平仄:平仄相异,声调和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对仗: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a.工对:平仄相反,词性相同,事物类别一致。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b.宽对:相对宽松,词性大体相同,平仄可不过分要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湖夜雨十年灯。 c.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有 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串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集句对(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一意孤行任我行),回文对。 3.名联欣赏: 数字联:万砖千瓦百匠造成十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拆字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谐音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格言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复字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积累迁移,学过的古诗文中的名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