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后英国大陆政策分析

战后英国大陆政策分析

战后英国大陆政策分析
战后英国大陆政策分析

战后英国大陆政策分析(1945—1973)

——兼从均势角度分析英国与欧盟关系“英吉利以一水之隔,游离与大陆之外,像一只巨帆悬在空阔的海洋上”。英国是欧洲国家,但不是欧洲大陆国家,被一条海峡所阻隔。但从由岛国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国家利益出发来考量,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关系又决非“一水之隔”那么简单,“英国与欧陆关系一直是英国伤脑筋的事——既要加入欧洲共同体,又不想让它束缚手脚。”英国也从来就没有理顺过它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关系。

“英国外交始终存在着三个稳定的领域,即英联邦政治、英美特殊关系、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本文的写作重点就是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以下简称“大陆政策”),而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在实践中具体落实下来就集中体现在了它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政策上,并且涉及到英美特殊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或者具体说英国对欧共体的政策,大致上可以1973年作为分界线,分为英国加入欧共体之前的政策和加入之后的政策两个大时期。这两个大时期之间又有着紧密联系,特别是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之前的政策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为一方面它与英国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体现了英国历史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基本上决定了英国加入欧共体之后大陆政策的大致走向。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选择了1945—1973年这段时期作为分析材料,刚好从二战结束初期到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为止。笔者又根据这个大时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大陆政策,具体又分为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两个阶段来分析,探索这两个阶段英国大陆政策的形成、演变及其原因,并从英美特殊关系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但是本文并未到此结束,笔者还试图通过这段历史时期英国大陆政策的分析,结合目前英国外交中的一大困境——英国与欧盟关系——从英国传统的“均势政策”的角度作了新的诠释,从另一种视角分析了两者之间若即若离、龃龉不断关系的原因所在。

一、五十年代的大陆政策:超然的孤立主义

我们考察英国五十年代的大陆政策,离不开两个基本点:历史上英国对欧洲大陆政策的传统和左右英国战后近20年对外政策的“三环外交”。

由于自身是岛国的原因,并且是较早地采取对外扩张的海洋国家,英国一直超然于欧洲大陆

之外。在欧洲大陆群雄并立的时代,英国总是以这种超然的姿态干预大陆事务。历史上有英国卷入的欧洲战争,如两次百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等等,都是英国凭借军事上、特别是海上的优势,用武于岛国之外的。它的对欧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试图以此制彼,竭力维持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均势,不允许哪一个国家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尤其不能容许哪一个大陆国家向英国的霸权地位挑战。换句话说,传统上英国一向是采取“孤立主义”政策的,运用的是“均势”的现实主义手法。

由于这种历史传统的影响,英国从未把自己与其他欧洲大陆国家放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来看待,即使战后初期也是如此,而是摆出了超于西欧国家之上的全球性大国的姿态。丘吉尔下面的这段话,就很能反映出英国当时的这种心态:“我们所处的地位在哪里呢?我们不是欧洲防务集团的成员国,也不想被并入某种联邦欧洲体系当中去。我们觉得,我们同这两者都有联系,这可以用‘with’这个介词来表示,而不是用‘of’来表示——,我们是跟它们在一起的,但却不属于它们--------”

而英国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在外交政策中便是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1948年10

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说:“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是并存的,如果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者甚至向它们挑战。现在假如你们想到这相互连接的三个大环,那么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接点上。这个岛位于许多空中航线的正中心;我们有机会把它们全部连接在一起”。

对丘吉尔“三环外交”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第一个环是依靠英国本身和英联邦国家的力量,这是一切的基础;第二个环是追随和依靠美国,同美结成“特殊关系”,这是关键所在;第三个环是英国要充当西方的二号盟主,控制西欧联盟。可见,丘吉尔的“三环外交”由中心向外围,重要性呈递减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英国的大陆政策被置于“三环外交”的框架之中,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环。二英国是凌驾于欧洲大陆之上的,它是以“监护者”的身份看待与大陆关系的,欧洲大陆要在英国领导之下,“这决定了英国直到50年代中期采取的都是这样一种基本立场;既支持进展中的欧洲联合运动又希望维持与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特殊关系。”

正如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所言:“英国并不自认为是个纯粹的欧洲国家。毕竟,她的危难经常源自欧洲,可是救兵却来自大西洋的彼岸。”英美特殊关系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就已形成。而战后的50年代这种特殊关系就表现在双方在欧洲问题上的相互利用。对于英国来说,二战后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就是苏联,而自身又决非苏联对手,只有把美国的力量留在欧洲,成立一个安全体系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即英美特殊关系是保障欧洲,尤其是英国安全的重要手段。而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 TO)的成立,正好满足了英国的这种“安全需求”。这样英国也得以把重点放在欧洲大陆和本土的防务上。另一方面,英国正是借助这种“特殊关系”,使自己成为美国与西欧之间的联系人,而不是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满足了英国的大国心理——英国主导下的欧洲联合。

这样,五十年代英国大陆政策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方面,大陆政策在英国总体外交中的重要性不足,次于英联邦和英美特殊关系,是服从于英国利益和英美特殊关系需要的;另一方面,英国采取了不介入大陆事务的“孤立主义”或“超然”的态度,以局外人的身份促进欧洲联合但不加入其中,而是想置于其领导之下,而当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又采取了拒绝加入的政策。正如肯尼思·沃尔兹(WALTZ)所言:“英国十多年中对欧政策的犹豫不决,反映了它不愿把欧洲置于其他利益之上,甚至是放在同等水平。”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五十年代的英国大陆政策呢?本文认为,可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因素,集中体现在其挥之不去的大国心态。虽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英国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都受到了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但是英国并不甘愿承认自己沦为“二流大国”,仍然强烈地自认为是欧洲和世界的主宰。造成英国大国心态的具体原因又可以归结为两点:1、英国二战中顽强地作战表现。二战中英吉利海峡成功地阻止了希特勒德国的侵略,并且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抵住了德国大规模空袭,从而使英国成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堡垒和强大的后方基地,并且为美国决定是否参战赢得了足够的思考时间。正是由于英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英国人在战后才更加确信自己在国际事务中仍扮演着大国角色;2、当时的英帝国由三个部分组成:英伦三岛、自治领以及殖民地。当时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二战中,英联邦国家和英国的附属殖民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样起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这同样增强了英国的大国意识。

二、经济因素。1、虽然战争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是战后初期英国的经济实力仍然

“雄厚”。战后初期英国的煤产量“几乎是所有将成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总和。1947年联合五国原钢产量是1270万吨,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同年的原钢产量仅为1760万吨,而在1938年前者的原钢产量是1060万吨,后者的产量是3490万吨。”直到1961年为止,英国经济实力一直居西欧之首位。2、英国与欧共体6个原始成员国在贸易重心上的不同。6国的大部分贸易是在欧共体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它们赞成建立一个无关税的贸易集团。而英国的贸易重心则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它与英联邦国家的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约40%,与欧陆6国的贸易只占14%,因此它不愿意加入欧陆贸易集团。3、从欧共体自身来说,在整个五十年代还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证明欧洲一体化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三、其它因素。1、担心外交政策灵活性的丧失。英国外交传统之一就是灵活性——根据条件的变化对外界变通地作出反应。因此,英国害怕加入欧共体后受到太多的束缚,丧失其外交政策中的灵活性。2、战后初期,英国把建立和维护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想“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不想把自身的发展和前途局限在欧洲,这也是直接决定英国与欧洲大陆疏远的原因。

二、六七十年代的大陆政策:20年的调整期

五十年代英国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给它带来了不少的好处,但是随着欧洲形势的发展,到了五十年代末期,这种政策已经不能执行下去了。英国领导下的欧洲联合不仅成了一场“黄梁美梦”,而且超乎英国意料之外的是,欧共体居然相当成功地运作了起来,而且表现出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而此时,英国却深深地陷入了严重的国力衰退之中。现实迫使“务实的”英国人不得不反省过去十年的大陆政策,开始了其将近二十年的政策调整期。用基辛格的话来说,那就是:“到了一九五O年代末期,英国再也不能以远距离观察欧洲,视欧洲为英国军队偶尔必须干预以制止一个暴君崛起的地方。”五六十年代之交,英国所处的欧洲,出现了新的面貌。欧共体显示出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欧共体6国的贸易在1961年一年就增长了30%多,而包括英国在内的7国贸易联盟之间的贸易只增长了16%。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经济衰退,出现了奇怪的“英国病”,国家实力大幅下降。于是对大陆政策进行反思的声音在英国响起。麦克米伦下面这段话发人深省:“是应该置身于欧洲联合运动之外,还是为促进这个运动而尽我们的责任呢?是应该保持我们在新世界中的影响,还是在现代世界的巨大的联盟面前听任我们本身的政治与经济力量相对地萎缩下去以削弱我们的影响力呢?孤立的英国对联邦盟友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我相信他

们是明白这一点的。”在麦克米伦看来,与其同人口、资源均占压倒优势的六国直接对抗,不如加入其中,以使英国有可能从内部改变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并起到领导作用。于是在经过了长时期的抵制、徘徊之后,英国于1961年7月正式宣布申请加入共同体,但是被戴高乐法国以“特洛伊木马”之说否决。之后,英国又于1967年、1970年连续两次正式提出申请,终于在1973年1月正式加入欧共体。至此,英国的对外政策完成了从大国全球外交到重点面向欧洲的改变,英国大陆政策的调整也告一段落。

通过考察这段历史,笔者发现在英国大陆政策调整的过程中,英美“特殊关系”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美国希望英国加入欧共体;而另一方面,又恰恰是这种“特殊关系”造成了英国前两次加入欧共体的申请被否决。六十年代,由于欧共体经济逐渐强大,军事上也想改变依赖美国的局面,美国感受到了来自欧洲的压力。美国出于把强大起来的欧洲重新置于自己主导之下的考虑,积极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以便通过“影响英国来影响欧洲”。但是,法国政府之所以否决英国政府的前两次申请,除了戴高乐个人的原因外,恰恰就是英美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法国担心英国加入欧共体后必将反映美国的利益和意图,影响欧共体的正常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英国申请被拒绝,也是充当了欧美(主要是法美)矛盾的牺牲品。欧洲(主要是法国)把对美国的愤怒全部发在了英国身上,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其实质是反对美国的控制与干涉。

这二十年的调整期是英国外交中的重要时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与影响,透过这段时期英国外交的政策与运作,我们可以说,这二十年是英国外交“重新定位”的二十年,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二十年。说它是“重新定位”的二十年,是指英国政府不停地在寻找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合适位置:既不过分,又使自己能得其所的位置。在英美关系上,不再企图“一厢情愿”地维持与美国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关系”,但是还是保留了终归不同于一般西欧国家地位的想法。在对欧洲大陆政策上,它竭力加入欧共体,害怕自己被西欧国家孤立于大陆之外,最终实现了重点面向欧洲的外交战略转移。说它是“承上启下“的二十年,是因为它仍然继承了五十年代“三环外交”部分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环外交”思想并没有被完全抛弃,而是重新排列了“三环”的顺序,把大陆政策放在了首位,也正因为英国积极调整了大陆政策,终于赶上了“末班车”,才为以后的英国外交注入了新因素,打下了新基础,“撒切尔夫人的起点将是这20年的基础上的起点。”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英国传统大陆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其有史以来第一次“重点面向欧洲”的外交呢?总的说来,是由于它的国力已不能再支撑其原来的外交格局,它必须调整,

同时这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经济因素。主要体现为:1、英国自身实力的进一步衰落。整个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经济增长缓慢,不断滑坡。1961年在西方世界中,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英国跃居第二,英国沦为第三,到了60年代中期英国又降至第五位,而到了60年代末期,英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90亿美元,而西德是1500亿美元,法国1400亿美元。1968—1970年,英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5%,但1970—1973年,已上升到8.6%,1973年后通货膨胀的速度进一步增快,1973—1974年为16%,1974—1975年度达到24.1%。国际收支状况更是惨不忍睹。1967年国际收支往来帐户的亏空额就高达3亿英镑,到了1973年,国际收支逆差达15亿英镑,而1974年1—10月就达32亿英镑。2、而与此同时,欧洲大陆则蒸蒸日上,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欧共体的作用日益显现,并且英国对欧洲大陆(欧共体)的依赖在逐步加深,共同市场迅速地取代英联邦成为了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1961年一年欧共体6国的贸易就增长了30%多,而包括英国在内的7国贸易集团(即“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之间的贸易只增长了16%。从1958年至1963年,共同体出口从占世界总额的21.7%增至24.4%。同时,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在逐步加深,从1958—1970年,英国向共同市场的出口总额所占英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3.9%上升到了21.8%(见表一),英国自然不能忽视其经济重心的这种转移趋势。3、英联邦的重要性下降,英国在英联邦的出口比重,由1951年的50%降低到1961年的39%;由1958年的37.3%下降到1970年的21%。二、政治因素。主要是为了挽救英国的大国地位,以避免发生被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危险。如上所述,英国若继续游离于欧洲共同体之外,它将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灾难”,还是在全世界和英联邦政治影响的衰退。麦克米伦说的更为直率和明确:如果英国不参加,那么美国就将一步步地使它的政策与欧洲相协调,而英国则将“丧失它对欧洲和美国的影响--------就会严重削弱我们国家的地位”,英国将面临“一种违反我们的意见和利益而我们又无法加以影响的欧洲的政治格局”,所以英国选择了加入欧共体的发展方向,以此来避免自身被边缘化的危险,挽救自己的大国地位。

三、外交因素。这里主要体现在与美国的关系上:1、美国的促使和推动。1962年7月四日,肯尼迪在费城发表了关于欧洲政策的重要声明,提出了所谓的“总战略”。促使和推动英国加入欧共体是“总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因为美国注意到,西欧,尤其是欧共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实力逐渐增强;而且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开始发展自主防务。美国不想西欧坐强坐大,脱离自己的领导,但是又不好自己直接干涉,而且如果直接干

涉欧洲事务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美国想让英国加入欧共体,抵消在西欧逐渐增强的独立于美国的离心倾向,从而达到延缓欧洲联合进程,把欧洲重新置于美国领导之下的目的。

2、英国为了维持英美“特殊关系”,需要在欧洲发挥影响,增强自身在与美国交往时的地位及价值。随着英国的经济地位及其在欧洲影响力的下降,美国日渐看轻英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作用,同时英国也不在是美国唯一的盟友,所以英国也逐渐认识到,它只有在欧洲站稳脚跟,才能在美国那里加强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经济因素是根本,最终决定了英国大陆政策的直接改变;政治因素是经济因素在政治层面上的直接反映,推动了英国大陆政策的改变;而外交因素则是外部的刺激力量,对英国大陆政策的改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英国大陆政策变与不变因素分析

通过对近30年(1945—1973)英国大陆政策的分析,我们发现,从五十年代英国置身于欧共体之外,奉行孤立主义的超然态度,到六七十年代调整为主动加入欧共体,实行重点面向欧洲政策,这其中有许多因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仍有一些因素是始终没有变化的。

首先是变化的方面。第一、英国面临的欧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六十年代之后的欧洲已经远非英国欧洲观中那个“衰落、纷争、暴君崛起”的欧洲。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使欧洲大陆呈现一片蒸蒸日上,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景象。欧共体经济实力迅速增长,进入七十年代,一跃成为与日本、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欧洲环境的这种变化,削弱了英国五十年代大陆政策的基础,甚至使这种基础变得荡然无存。面对着一个崛起的强大的“大陆集团”,英国再也不能超然于其上,孤立于其外,用一种轻视和无所谓的态度来对欧洲大陆指手划脚,不得不根本改变其对欧共体的政策。第二、英国自身实力及其心态的改变。如前所述,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但是由于“大国惯性”的作用,英国的经济衰落没有立刻显现出来,而英国一贯的大国心态却持续地膨胀起来,不仅看不到欧洲大陆的变化,而且阻碍了它对自身实事求是的评估。然而到了六七十年代,英国的衰落已是一发不可收拾,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中的排位一降再降,国际收支状况惨不忍睹,国内失业人口在1967年就达到了49.6万人。英国人不得不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尽管其中包含了多少的无奈。英国暂时搁下了不切实际的大国心态,开始承认自身的衰落,这也就为英国改变五十年代的大陆政策提供了前提。

其次是不变的方面。第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决定其大陆政策,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化,而且永

远也不会变化。英国大陆政策的出发点始终是其国家利益。英国希望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设想来安排欧洲的事务,影响欧洲的未来。正如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巴麦尊所言:“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久不变的。”五十年代英国置身于欧共体之外,采取超然的态度,是因为在五十年代还没有任何可信的根据可以证明欧共体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而且更为重要的,五十年代英国国家利益的重心并不在欧洲大陆上,而是在其与英联邦关系和英美“特殊关系”上。但是英国并没有完全无视欧洲,而是想把欧洲联合置于自己主导之下。这也反映出英国一向是有自己关于欧洲安排的设想的。到了六七十年代,形势发生了逆转,欧共体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相当成功,而且英国越来越离不开欧共体而存在(见本文第二部分分析),另一方面,英帝国解体,英联邦和英美“特殊关系”的重要性下降。英国国家利益的重心开始回归欧洲大陆,于是英国也就调整了政策,主动加入了欧共体。但英国加入欧共体,用麦克米伦的话来说,是从内部改变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并起到领导作用。第二、英国始终没有放弃对“大国地位”的追求。“战后的英国外交史是一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基调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概括地讲便是追求大国地位”。自从19世纪英国称霸世界以来,追求和维护大国地位,便是英国外交的重要使命。因此这种“大国情结”更是深入英国人民血液之中。战后亦如此。五十年代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根本宗旨就是要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七十年代初英国将外交重点历史性地移到欧洲后,对自己国家的大国地位仍然很看重,对大国地位的追求亦始终没有放弃。正如前面所述,英国之所以选择加入欧共体,政治上的考虑就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大国地位,外交上的考虑也是想立足欧洲,增强自己与美国交涉的分量,以“通过影响美国来影响世界”的方法来追求其大国地位。

四、英国与欧盟关系:一种均势的角度

英国与欧盟(欧共体)之间,不管是它置身之外还是主动选择加入后,都是一种若即若离、三心二意的关系,两者之间龃龉不断。而当前的学术成果中,大部分学者都把这种特殊关系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主权之争。当然,这是洞察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但是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英国历史与传统中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均势——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两者关系,而这正是笔者所要阐述的。

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有其悠久的历史,从16世纪开始,这项政策就成为了英国政策的传统。由于岛国的地理位置,英国始终担心在欧洲大陆上出现某个国家强大到足以称霸大陆,

这样对于英国的安全或是大国地位都是具有威胁性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阻止大陆单一强权的出现,英国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如丘吉尔1936年在保守党议会党团外交委员会的一篇演说中雄辩地指出的那样:“英国400年来的对外政策,一向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有侵略性的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低地国家落入这个国家的手中。从历史上看,在这四个世纪中,人和事,环境和情况已发生了许多变化,而这个目的却始终如一,这是世界一切种族、民族、国家或人民的历史记载中最突出的事件之一。还有,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英国总是走比较艰难的道路。”

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英国丧失了支撑其“大陆均势”政策的物质基础,均势政策也不再作为其主要的外交政策来执行。但是否正如丘吉尔所说的那样,“从历史上看,在这四个世纪中,人和事,环境和情况已发生了许多变化,而这个目的却始终如一--------”笔者认为,均势政策在战后英国外交中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它不再作为主要政策而已。

笔者试图这样定义均势:它首先是作为一种权力平衡的外交政策,而后随着长时期的运作——像英国那样执行了四个世纪以上——渐渐被内化为一国外交文化传统中不是政策的政策,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外交文化而存在。就像英国那样,二战后纵然它的外交战略的核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种执行了几百年的外交传统或外交文化,均势不能不会发生效用,并且对其外交选择及实践产生作用。特别是当年实行这种政策的一些固有因素,如岛国的地理位置,根本不可能发生变化。从地缘政治决定国家利益出发,英国不会面对一个强大的势力在大陆崛起而高枕无忧,不管这种势力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国家组织。

然而欧洲历史发展到现在,不可能再出现类似于历史上法国或德国那样某个国家称霸大陆的可能性了,但是我们是否这样考虑,昔日的法国或德国单个国家称霸变成了如今的欧盟这个组织称霸,特别是现在的欧盟是在法国和德国主宰的情况下。法国和德国是否也在“借尸还魂”,用了这种更加隐晦和合理的手段来实现历史上曾想实现但却没有实现的梦想呢?是否两国从“合作安全”(Cooperative security)发展到了“合作霸权”(Cooperative hegemony)呢?

笔者认为英国是存在这种担心的。在欧洲一体化的整个过程中,英国一直对欧盟若即若离、三心二意,一直在拖欧盟的后腿。英国为什么这么做?有人说,英国加入欧盟(欧共体)就是为了阻止欧洲一体化,看来也不是不无道理。

但是欧盟从成立之初发展到现在,它都代表着欧洲人民的期待,代表着一种复兴和强大的意愿,而且现在欧盟不仅被欧洲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它,因为它代表着地区一体化的潮流和

趋势。所以英国是否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英国鉴于欧盟这样的一种地位,既不能像昔日反对法国或德国一样来反对欧盟,但又不能眼看着欧盟不在自己的主导下坐强坐大,所以只有消极地抵制欧洲一体化,尽量减缓欧盟的发展进程,直至自己成为主导力量为止。

五、结束语

1945—1973年英国大陆政策的发展过程,是英国战后外交中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同时掺杂着英国对自身实力与地位不断下降的无奈和要求重新振兴、追求昔日大国地位的无限期待。务实的英国人为了这个追求而自绝于欧洲大陆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这个追求而加入其中。然而,纵然英国经历了阵痛之后还可以再加入欧共体,但它本身由于之前政策失误而丧失的并非只是时间而已。当英国重新回到欧洲大陆时,它发现一切都已陌生。然而对英国来说冲击最大的莫过于自己已经被边缘化了,而法、德两国共同执掌了这艘巨轮的航行。英国处于了进退维谷之中。当现实的政策失效之后,传统的均势政策便浮出了水面,成为了影响英国与欧盟(欧共体)关系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这也就是我们所看见的英国与欧盟之间龃龉不断的原因所在,这也是笔者所要着重强调的。但均势在两者关系中所能起到的具体影响,笔者认为还要看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具体互动情况,特别是英国与法、德两者的互动情况。换句话说,英国能否成功进入欧盟决策的核心领导层,起到主导作用。而这一切的根源又取决于英国自身的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西方音乐史论文 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目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2)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2) 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3)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总结 (3)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关于音乐,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它的奥秘和美妙,当第一次听到《小夜曲》,便被其中的婉转、悠扬与空灵所吸引,它源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动乱之中,它支配着十九世纪的艺术。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他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这反映了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的国家和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与音乐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与音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浪漫主义时期建筑和音乐的艺术特色,文化背 景,思想根源及其和相互影响 关键字:起源,发展,艺术,联系 一、浪漫主义的由来及其思想文化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曾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乔治·桑的这段话表明她在创作上所遵循的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方法,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当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 浪漫主义由于理想性质的不同,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理想,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一致的,因而能够激励人们改造现实,增强人们的斗争意志。高尔基说:应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可以美化人性,克服兽性,提高人的自尊心。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西游记》,郭沫若的《女神》,就是我国这类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消极浪漫主义的理想,反映的是没落阶级对现实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敌视。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总是美化和怀恋已经消逝了的社会生活与制度,妄想历史能够按照他们的愿望倒退,因而思想悲观,情绪悲哀,作品内容表现为怀旧,逃避现实,或者陷入神秘主义。在艺术上则是格调低沉,色彩灰暗,往往蒙上一层迷离恍惚、虚无缥缈的纱幕。十九世纪英国的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

旅游客源国与目的地国概况重点总结经典版

旅游客源国与目的地国概况重点 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1、欧洲市场:总体不平衡,欧洲旅游业最发达,一直 处在领先地位。随着欧盟成员国的增加,欧洲市场还在 扩大。 2、美洲市场:以美加(北美、加勒比)为主,国际旅 游业发展水平仅次于欧洲和亚太地区 3、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市场:亚太国际旅游业发展 迅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4、非洲市场:整体水平最低,南强北弱。 5、中东市场:最不稳定,国际旅游业在二战进入快速 发展。 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旅游业继续保持世界上最大产业的地位。 2、国际 旅游区域的重心向东转移的速度加快。3、国际旅游客源 市场趋向分散化。4、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5、中 远程旅游渐趋兴旺。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6、 国际旅游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 (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1、亚洲客源地持续增长且基数大。 2、欧洲客源地发展 基本平稳。3、美洲客源地持续平稳增长。4、大洋洲和 非洲客源地属于发展中的客源市场,是较为薄弱的地区 中国入境旅游面临的严峻挑战: 1、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趣 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3、旅游设施、服务水平较低4、 促销缺乏力度5、旅游业现行体制不健全。 为此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1.优化旅游大环境 2.要深入研究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加 大旅游创新力度,不断推陈出新,改进老的旅游产品,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精品,改善产品结构;3. 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4.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旅游服 务质量上档次。5.建立与国际旅游业相适应的的管理体 制,它是提高中国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内在保证。6.加大 投资力度,积极开展境外旅游促销,加大宣传力度。 亚洲旅游区东北亚旅游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蒙古 东南亚旅游区(即东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东帝汶 南亚旅游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马 尔代夫 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亚(中东):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 约旦、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亚洲旅游区是现代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发 源于以色列)、佛教以及印度教、儒教、犹太教、道教等 宗教的起源地和最大的传播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极具 特色。 日本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经济发达 旅游市场:1)日本的国际旅游收入在旅游经济总量中所 占的比例不大。 2)早期日本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欧洲,二战后来自 美国和欧洲的客源平分秋色,目前亚洲已成为日本最大 的客源地,北美欧洲次之。 占日本入境旅游市场份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韩 国、中国台湾、美国、中国、中国香港、英国、澳大利 亚、加拿大、菲律宾和德国。 旅游热点:一、东京:皇宫、银座(日本最著名商业区)、上野公园。二、京都:岚山、金阁寺。三、富士山。四、 大阪:心斋桥等。 韩国韩国旅游市场:入境旅游主要来自日本、中国、中 国台湾、中国香港及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旅游区一些国 家。韩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第二大客源国。 旅游热点:一、首尔:景福宫。二、济州岛。 菲律宾菲律宾位于热带,亚洲旅游区东南部。是最不亚 洲的地区。岛屿众多,先西后美 旅游热点:马尼拉市(首都) 新加坡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旅游区马来半岛南端,地处太 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洋、亚洲与大洋洲两个旅游区之间的 航运要冲,扼马六甲海峡进出口咽喉,是东南亚最繁忙 的海路交通枢纽,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亦有“袖 珍王国”之称。又称“狮子城”,旅游业相当发达。 旅游热点:一、新加坡市:1、天福宫,2、鱼尾狮像,3、 牛车水。二、圣陶沙岛:是新加坡最佳度假地(同印尼- 巴厘岛、泰-普吉岛)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及土著人约 占百分之六十。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其它还有佛教、印 度教和基督教。她是东南亚较为发达的国家。锡产量长 期位于世界首位,有“锡和橡胶王国”之誉。 旅游热点:一、吉隆坡(首都):1、国家清真寺,2、黑 风洞,二、马六甲:三保山,三、云顶高原:是东南亚 旅游区最大的避暑胜地。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号称“万岛之国”(千岛国),北 欧芬兰被称为“千古之国”,穆斯林众多,信仰伊斯兰教 旅游热点:一、雅加达(首都):1、中央博物馆2、独立 广场3、印尼缩影公园,二、巴厘岛: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称为“诗之岛”“舞之岛”“千庙之岛”。它还享有花之岛、 艺术之岛、神明之岛、罗曼斯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 的别称。 泰国是中国第一个开放旅游的目的地国,以佛教为国 教。 泰国首都曼谷,国花为睡莲 民俗风情: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之称 “礼仪之邦”“微笑之邦”,低头行“合掌”礼 旅游热点:一、曼谷:有“东方威尼斯”“天使之城”之 称,大王宫、郑王庙(亚仑寺)、玉佛寺、卧佛寺、金佛 寺,大理寺,云石寺,三宝公庙等。二、清迈市,三、 芭提雅,旅游滨海地。(菲律宾-长滩岛)四、普吉岛 印度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金砖四国之一,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之一。 发展简史: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全印度,实行印巴分 治,印度人民在民族英雄甘地的领导下,经过不懈斗争, 终于成立印度自治领,从而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190 年的殖民统治。 文化艺术:印度的文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舞蹈举世闻 名,建筑艺术具有宗教色彩。 其音乐、舞蹈、电影风格独特,享誉全球。 民俗风情:1)宗教习俗: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2) 婚嫁:提倡早婚,实行种姓内婚,主张寡妇殉夫和禁止 寡妇再嫁。妇女多在额部靠近两眉中间涂饰一个彩色的 圆点(印度人称“贡姆贡姆”,一般译为吉祥痣),表示 喜庆,显示端庄妩媚,也表明妇女的婚姻状况。3)服饰: 纱丽为妇女传统服装。 旅游市场:数量最多,品味高级 旅游热点:一、德里:1、胡马雍陵,2、库特布塔,3、 红堡,二、阿格拉:1、泰姬陵,2、阿拉格堡,三、阿 旃陀石窟 沙特阿拉伯位于中东地区,是石油最丰富的国家,世界 石油王国,信仰伊斯兰教,多石油,国家富裕,但不是 发达国家。居民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 通用英语。 政治经济:首都为利雅得。耶法尼亚是世界最大的海上 油田。 民俗风情:1、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许多规定,如男女顾 客在饭店和旅游餐厅要分开就餐;禁止男女同在游艺场、 游泳池一起娱乐;在医院、诊所分设男女门诊,不同性 别的病人分开就医。 2、对女子有许多要求,如妇女出门必须披黑袍,罩面纱; 妇女不准假时各种车辆;禁止妇女(包括外籍妇女)在 各种公司、企业兼职就业(医院、诊所除外),除了由其 丈夫陪同外,不准单独与男士交往,不准与亲属以外的 人合影。各种广告牌、书籍、报纸、杂志上严禁有女人 裸露上身、大腿和三点是服装的形象出现。 3、崇尚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忌用黄色 (象征死亡) 4、在商店、旅馆和饭店,禁止饮用酒和带酒精的饮料, 仅有无酒精的啤酒供应 5、每天5次定时做祈祷 6、沙特人眼睛崇拜一切偶像 7、进入主人室内后,严禁随意走动,尤其严禁走进女性 的房间。 旅游热点:一、麦加,二、麦地那 土耳其地处亚洲旅游区西部、欧洲旅游去东南角,地跨 亚、欧两个旅游区,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旅游热点:一、伊斯坦布尔:1、索菲亚博物馆(索菲亚 大教堂),2、苏丹托普卡珀王宫,3、蓝色清真寺 欧洲北欧:冰岛、法罗群岛(丹麦)、挪威、瑞典、芬 兰南欧: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中欧:德国、奥地利、 瑞士东欧:俄罗斯 欧洲旅游区经济发达,工业、交通商贸、金融保险、旅 游等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旅游业最发 达的地区。 欧洲旅游区中的西欧地区,是世界旅游业发展最早、最 快的地区。 欧洲旅游区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客源地,也是世界各国 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欧洲旅游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 游目的地 欧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也是世界最发达的 旅游市场,其旅游收入占世界半壁江山。申根协议国不 断增加,是欧洲各国的入出境旅游更为方便。 英国玫瑰-美、保加利亚 文化艺术:美、日、法、意、德文学:莎士比亚戏剧泰 斗:四大悲剧。狄佛-现代小说先祖-鲁滨逊漂流记、女 混混,拜伦诗人-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诗人雪莱-卖布 女王、自由颂、云雀。作家萨克雷-名利场。坐家狄更斯 -老古玩店,夏洛蒂·勃朗台-简·爱,评论家-萧伯纳, 哲学小说。建筑;12世纪以前多为罗马式建筑,具有庄重 及力感的特色。12世纪起,哥特式建筑风格,外形优雅, 多装饰,16世纪后期出现今日所见英式建筑。 音乐:15-16世纪盛行文艺复兴时代音乐,17世纪流行 通俗合唱。如今,无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 还是爵士音乐、轻音乐、铜管音乐都很发达 舞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旅游市场:英国的主要客源市场来自本地区,其中以法 国、德国、爱尔兰三国为主,这主要反映了近距离的特 点;在远程客源市场中,美国是最重要的客源国,其次 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去英国旅游的目的地 主要为商业旅游的目的主要为商业旅游、探访亲友和历 史文化旅游。 旅游热点:一、伦敦:1、白金汉宫,2、威斯敏斯特宫, 3、伦敦塔桥, 4、伦敦塔, 5、大英帝国博物馆, 6、海 德公园,二、格林威治 法国英法俄中旅游大国,强国 法国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完 备,旅游业十分发达,旅游业是法国的重要产业,法国 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旅游大国 历史悠久、自然风貌较为突出 民俗风情:饮食:是名副其实的“奶酪之国”。法国是香 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 旅游市场:国际旅游者主要来自德国、英国和荷兰,其 次是挪威、瑞典、芬兰和比利时、意大利、瑞士,均属 欧洲国家,非欧洲国家前往的旅游者较少。 他们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是近邻西班牙和意大利,因 为处南欧有阳光海岸,德国作为法国人商业旅游的目的 地名列第一,其次则是英国。 国内旅游主要为度假旅游,集中于夏季的7~8月,度假 旅游的交通工具高度依赖于私人汽车。 旅游热点:一、巴黎:1、卢浮宫,2、艾菲尔铁塔,3、 巴黎圣母院,4、凯旋门,5、凡尔赛宫。二、戛纳:位 于法国南部地中海(号称“蓝色海岸”)沿岸,戛纳国际 电影节。 德国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被称为“欧洲的走廊” 德国首都是柏林,它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位 居欧洲之首,经济发达,旅游基础好,旅游业发达 旅游市场:1、出境旅游: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和旅 行消费国,也是欧洲旅游客源地的核心。仅次于美国的 旅游花费。 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之一的原因: 1)经济实力雄厚。2)旅游时间充足。3)旅游欲望强烈。 4)文化水平较高。5)地理位置优越。6)奖励旅游市场 兴旺。7)政治与法律的保证。 旅游热点:一、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中部,它是欧洲重 要的交通枢纽,中转站,是德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 是世界金融中心。会展旅游发达。二、柏林:首都。三、 科隆:````四、慕尼黑:十月啤酒节 意大利地中海式气候-度假条件好。意大利首都是罗马 意大利是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属于西欧四大强 国和西方七大强国之列。意大利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北部工农业、商业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南部工业 较落后,农业也远远赶不上北部。 文化艺术:主要代表人物:但丁-诗人-《神曲》;列奥纳 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米开 朗基罗·博纳罗蒂:哀悼基督、大卫、摩西、最后的审 判等;拉斐尔·桑齐奥-画圣,与达米合称文艺复兴三杰, 作品:雅典学,西斯廷圣母,意大利歌剧诞生于17世纪 (总:文学、美术、建筑、歌剧) 旅游市场:意大利是世界重要的旅游接待国,欧盟各国 使他主要的客源地区,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和英 国等为主要客源国,以历史古迹旅游、海滨旅游和会议 旅游为主 旅游热点:一、罗马(与北京,垄断地位):古罗马斗兽 场、威尼斯广场。二、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的发源地, 主要景点:主教堂广场、花之圣母教堂,三、威尼斯:

浪漫主义作品特征

思想特征 1、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往往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2、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浪漫主义作家不仅歌吟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许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他们的描写不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往往只是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有的浪漫主义者美化了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以与资本主义来对立。 4、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都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是因为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其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 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罗伯特·骚塞(1774—1843)是“湖畔派”三诗人中才气较差的一位。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撒旦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揶揄奚落。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旅游客源国概况复习。

旅游客源国概况》复习资 料 一、概况。 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 ① 健全完善了各级旅游管理机构,理顺了旅游管理体制。 ② 旅游产业政策日渐成熟。 ③ 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条件逐渐完善。 ④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⑤ 三大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 7)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① 储存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② 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③ 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 增加就业机会。 ⑤ 增加政府税收。 ⑥ 平衡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⑦ 有利于引进西方技术,吸取外国文化。 二、 韩国。 (是中国第一大客源国,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托马斯库克是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 2) 世界旅游组织(WTO )将全球分为六大旅游区: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非洲,南亚和中东 地区 其中,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占据了旅游市场的主体。 3) 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亚欧界湖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和最大的咸水湖。 4) 大洋洲是全世界羊毛产量最多的国家。 5) 6) 中国现代旅游(论述题):

1)韩国通用语言为韩语。

景点:首尔、景福宫、南大门(第一国宝)、昌德宫、江华岛、庆州、济州岛 ①中韩关系良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为韩国人来华旅游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②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③ 我国物价相当于韩国的 1/5 至1/10,韩国来华旅游、购物、娱乐费用低廉。 ④ 中韩两地距离近,航班多,交通方便快捷。 三、日本。 (我国第二大客源国) 日本享有 “千岛之国, 日出之国, 樱花之国, 火山地震之国, 温泉之国, 世界第一长寿大国” 的美誉。 景点:晴空塔、东京铁塔、北海道、富士山、东京、奈良 禁忌:忌讳 4、42、新婚礼物避免 2或2 的倍数、忌讳荷花、绿色、忌讳睡觉时床头朝北 9) 四、马来西亚。 2) 信仰宗教,其次是基督教。 3) 济州岛是韩国第一大岛。 4) 国旗是太极旗,国花是木槿花,国树是松树,国鸟是喜鹊,国兽是虎。 5) 首都是首尔(汉城),享有“皇宫之城”的美誉,主要名胜古迹有景福宫,南大门,昌德宫等。 6) 济州岛享有“神话之岛,浪漫之岛,梦幻乐园,东方夏威夷”之称。 7) 不吃鸭肉,羊肉,肥猪肉。 8) 9) 韩国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第一大客源国? 1) 2) 日本的国鸟是绿雉。 国旗是太阳旗,国花是樱花。 3)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 素有“世界第一大城市”之称。 4) 日本的三大标志是: 东京塔,富士山,以及樱花。 5) 日本三道:“茶道, 花道和书道。 6) 相扑是日本国技。 7) 8)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特征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特征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一、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四、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一、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二、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三、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主义画派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

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上,“浪漫主义”代表的通常是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的期间。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除此之外,一些浪漫文学的作家例如纳撒尼尔·霍桑,还将他们的作品根基于超自然/神秘学和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此深深着迷。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一、战略意图 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期不断侵华的原因与背景大致如下: 1. 大陆政策侵略扩张 日本基于传统的侵略政策,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当时,日本土地贫瘠,资源缺乏,而且当时东京又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日本人认为日本岛不适合住人,他们要移民,而中国的资源丰富,而且地理环境好,它们认为中国是梦想中的天堂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国势骤强,积极向外扩张。自甲午之役、日俄战争,以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均在中国掠夺利益。且日本因地少人多,故一向主张贯彻“大陆政策”,认为“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是以侵华为基本国策的野心。 2. 经济大萧条转移国内视线 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渴望从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1931年挑起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侵略者将东北占领地改名为“满洲国”,扶植被推翻的清朝废帝溥仪为傀儡。 3. 称霸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即实施军国主义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民族优越感,民族主义抬头。日本内阁和军方在国内大力加强法西斯统治,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灌输“八纮一宇”的侵略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总之,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而日本军阀又先后与德、意缔结盟约,形成“罗马、柏林、东京轴心”,狼狈为奸,以图东西方分别称霸。 二、侵略步骤 日本对中国的掠夺与侵略是在周密规划下进行的。 日本殖民中国,迁都大陆的设想早在丰臣秀吉时代即已构思,只是那时无力实现。从1868年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政策开始,到1927年《田中奏折》的征服世界的五步计划,日本把征服中国大陆作为实现其野心的先决条件。日本对中国的掠夺先是通过武装侵略,勒索巨额赔款,以为其进一步工业化获得原始资本,同时达到使中国经济崩溃、内乱四起的目的。然后则趁中国改换朝代百废待举的时候,以精锐之师对国土进行武力征服。 1.勒索巨额赔款 日本对中国的勒索主要是甲午战争后的马关赔款和八国联军的赔款。1895年日本逼迫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条约,割取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列岛,并勒索赔款白银二万万两。后因俄、德、法干涉,日本不得不放弃辽东半岛,但又索取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这一笔总数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款,相当于当时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倍,日本年收入的4.5倍。此后,日本将90%的赔款发展军需工业,建立了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体系。1896年伊藤博文内阁制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自考-大纲

高纲1011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7129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设置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掌握中国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从而深刻认识到我国入境旅游要想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我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八章,在充分认识国际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全面地了解并熟练掌握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家,特别是作为我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各国,在历史沿革、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现状及旅华市场新特点和新情况,掌握我国主要客源国的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性格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概况,旅游资源特色和主要游览胜地分布,并初步掌握接待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境外旅游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从事旅游管理、宾馆服务、翻译导游等工作打基础。(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门课程打下理论基础,而本门课程则是把前修课程的理论与我国各主要客源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世界及中国旅游业 (一)课程内容 全面介绍世界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世界旅游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世界旅游组织的性质与作用,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简单介绍世界六大旅游市场。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了解世界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对世界旅游组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尤其应该对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全球旅游市场的划分以及各个市场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作家.

William Wordsworth (7 April 1770 –23 April 1850 was a 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 who, with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helped launch the Romantic Age in English literature with their 1798 joint publication, Lyrical Ballads. Wordsworth's masterpiec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Prelude, a semi autobiographical poem of his early years which the poet revised and expanded a number of times. The work was posthumously titled and published, prior to which it was generally known as the poem "to Coleridge". Wordsworth was England's Poet Laureate from 1843 until his death in 1850. The poet Robert Southey as well as Coleridge lived nearby, and the three maen bec ame known as“Lake Poets”.骚塞,柯勒律治也居住在同一地城,三人并称为“湖畔诗人”。 Wordsworth was a defining member of the English Romantic Movement.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Like other Romantics, Wordsworth’s personality and poetr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 love of nature, especially by the sights and scenes of the Lake Country, in which he spent most of his mature life. 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大部分人生所度过的地方--湖区--的风光景色都对他的性格和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A profoundly earnest and sincere thinker, he displayed a high seriousness tempered with tenderness and a love of simplicity. 他是一位真挚深刻的思想者,作品在严谨中充满纯真质朴与敏感。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除了夸张手法的运用、想象奇特之外还有什么?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 从这里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 不过,即使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早期的和以后的浪漫主义之间也有区别。但是这些民族的、时代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文学没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正如韦勒克所说: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整个大陆上自称为'浪漫主义的'具体文学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全欧都有着同样的关于诗歌及诗的想象的作用与性质的看法,同样的关于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看法,基本上同样的诗体风格,在意象、象征及神话的使用上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截然不同。" 关于这些共同点,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即自然观的世界观是什么意思。浪漫主义所谓的自然是针对古典主义而言的。他们认为,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从这里引出了浪漫/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

中国近现代史结课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结课论文 主题: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姓名: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浅析日本近代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 摘要:近代的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多次侵犯我中华之领土。全面歼灭中国成为了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他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步骤之明确就是歼灭中华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永久性的占领我国之土地,霸占我国之资源,统治整个东亚。日本一直是有狼子野心的民族,对日本近代侵华战略意图与步骤的研究依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代日本战略意图步骤 正文: 我们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在明治年间,日本军国主义就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后来全面歼灭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霸占了我国台湾与澎湖列岛,赔偿白银2亿两,从此日本走上了以武力侵略中国的道路。1900年,日本伙同洗西方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酷正压义和团革命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利用西方列强忙于在欧洲厮杀,无暇东顾之机,悍然出兵我国山东,夺去了原德国在山东的帝国主义“权利”;1915年,日本以武力威胁向袁世凯政府提出全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东北三省,其面积是日本本土的十倍之多;在1935年,日本又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分裂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时刻。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这一系列的侵华行动的意图是什么呢?他们有时采取了怎样的步骤? 我们知道中国地处亚州东部,太平洋西海岸。有着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GDP占世界的1/3.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列强所垂涎的对象。而日本却处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上,面积狭隘,资源匮乏,国内的资源很难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而且日本地处太平洋的一个地震带上,常年发生地震,四周是海,随时有海啸发生。日本面临的是他们的土地随时可能被震塌,房屋随时可能被卷走的危险。而近代以后日本和中国一样一直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但在明治维新后迅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通过几年的发展也开始了对外扩张。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前,西方列强已经完成了对非洲,美洲等土地的瓜分,只剩下了东方中国这块肥肉。从地理上讲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侵略中国比远征他国要容易的多;从国力上说中国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力较弱;中国地缘广阔,资源丰富,这恰好弥补了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的状况;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在周围各国中有一定的威望,中国灭亡其他亚洲各国自然而降。 上面对近代中日两国做了详细分析。我们从日本侵华的原因自然可以看出倭寇侵华的意图。我认为日本侵华的意图有如下几点: 一. 永久性的占领中国的广大土地,摆脱那个面积狭小,地震频发,海啸无常的小岛。 日本从长远考录到自身民族的长远利益,要弥补他们的天然不足,那只有移民, 而中国恰好是他们相中的对象;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民族文化类似是日本民众的 首选。 二. 独吞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弥补自己国内自然资源的匮乏。早在三十年代前半 期,日本财阀的贪婪就盯住了中国。1932年8月,满铁调查室长村上钣藏在一次

英美文学选读(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笔记

Chapter 3 The Romantic Period 1. The Romantic Period: The Romantic period is the period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u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 in the Parliament. It is emphasized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each individual’s mind. 2.Social background: a. during this period, England itself had experienced profoun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The primarily agricultural society had been replaced by a modern industrialized one. b. With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oming into its full swing, the capitalist class came to dominate not onl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trade and world market. 3.The Romantic Movement: it expressed a more or les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exist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that came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bourgeoise. The romantics demontrated a a strong reaction against the dominant modes of thinking of the 18th-century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They saw man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solitary state. Thus, the Romanticism actually constitutes a change of direction from the outer world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o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Romantic period is an age of poetry. Blake, Wordsworth, Coleridge, Byron, Shelley and Keats are the major Romantic poets. They started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literature, which was later regarded as the poetic revolution.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were the major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movement. Wordsworth defines the poet as a “man speaking to men”, and poetry a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Imagination, defined by Coleridge, is the vital faculty that creates new wholes out of disparate elements. The Romantics not only extol the faculty of imamgination, but also elevate the concepts of spontaneity and inspiration, regarding them as something crucial for true poetry. The natural world comes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poetic imagination. Nature is not only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poetic imagery, but also provides the dominant subject mattre. It is in solitude, in communion with the natural universe, that man can exercise this most valuable of faculties. Romantics also tend to be nationalistic, defending the great poets and dramatists of their own national heritage against the advocates of classical rules. Poetry: to the Romantics, poetry should be free from all rules.they would turn to the humble people and the common everyday life for subjects. Prose: It’s also a great age of prose. With education greatly developed for the middle-class people, there was a rapid growth in the reading public and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ading materials.Romantics made literary comments on the writers with high standards,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and valuable type of critical writings. Colerige, Hazlitt, Lamb, and De Quincey were the leading figures in this new development. Novel: the 2 major novelists of the period are Jane Austen and Walter Scott. Gothic novel: a tyoe of romantic fiction that predominat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was one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ts principal elements are violence, horror, and the supernatural, which strongly appeal to the reader’s emotion. With is description of the dark, irritional side of human nature, the Gothic form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ver the writer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3. Ballad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popular literature; flourished during the 15th century; Most written down in 18th century; mostly written in quatrains; Most important is the Robin Hood ballads. 4. Romanticism: it is romanticism is a literary trend. It prevailed in Engl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1798-1832. Romanticists were discontent with and oppos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hey split into two group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