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邮数据库实验2 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

南邮数据库实验2 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

南邮数据库实验2  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
南邮数据库实验2  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

实验二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体会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

巩固事务的概念;

正确理解并发及锁机制;

熟悉DBMS的安全控制

回顾完整性控制功能。

二、相关章节:第七章

三、实验内容

1.创建用户U1、U2。

create user u1 identified by abc;

grant connect,resource to u1;

create user u2 identified by def;

grant connect,resource to u2;

2. 对系统中scott用户的员工(emp)表,用授权机制完成

以下存取控制

(1)所有用户具有对员工编号empno、姓名ename和所

在部门deptno的查询权限。

**在oracle中,授权语句不支持如同garnt select(属性名列表) on <表名> to 用户名这样的格式,所以先建视图,然后再对视图设存取控制权限**

CONNECT SCOTT/TIGER;

create view vemp(empno,ename,deptno) as select empno,ename,deptno from emp;

grant select on vemp to public;

(2)用户U1拥有对表emp的删除权限和对奖金(comm)的修改权限,并具备转授这些权限的权力

grant delete,update(comm) on emp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scott用户状态下(在scott用户下输入DESC EMP 查看emp表的结构)

(3)用户U1授予用户U2对员工表的删除权。

以U1身份进入:connect u1/abc

grant delete on scott.emp to u2;

(4)回收用户U1和用户U2对员工表的删除权。

Connect scott/tiger

revoke delete on emp from U1; (不需要对U2 操作级联回收删除权限)

3. 为自己的用户授予对scott用户的员工表EMP的所有

操作权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emp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4. (1)分别以scott和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数据库(自己用户要重新打开一个窗口U1 ABC)

各自输入命令:set auto off

(2) scott在事务1中将10号部门所有员工工资增加200元,

Update emp set sal=sal+200 where (deptno)=10;

(3)自己的用户在事务2中将工号以77开头的员工工资(在U1中操作)

增加300元。

Update scott.emp set 工资=工资+300 where empno like 77% (数字型的不用加单引号) ;

(4)观察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如何解决?

发生现象:事务二处于等待状态。

原因;scott用户的加X锁作用。

事物二一直处于等待状态,因为scott用户给事务加了一个X锁,事务二不能操作没有响应。

在scott用户下输入rollback,则事务二操作后工资变为300。

在scott用户下输入commit,则事务二操作后工资变为500.

可能用到的语句:

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部门号’=10 and ‘工号’ like ‘77%’;

Select scott.sal from scott.emp

Where ‘部门号’=10 and ‘工号’ like ‘77%’;

Commit;

Rollback;

实验五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实验五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Transact-SQL和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向数据库中定义的表和视图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环境与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环境: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版或企业版。 实验准备工作: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数据更新) 三、实验内容和设计 基于实验一建立的“图书读者数据库”(Book_Reader_DB),使用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和在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的Transact-SQL语句输入区输入Transact-SQL语句的两种方法,实现对Book_Reader_DB中“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表的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 1、使用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对三个表进行数据更新 在“图书读者数据库”(Book_Reader_DB)中,点击“表”结点对应的表,然后点击鼠标右键中的“打开表”→“返回所有行”,如图1所示,将显示对应表中的所有数据,如图2所示: 图1 SQL Server 2000控制台界面 图2 SQL Server 2000中显示表中的数据 根据上述打开表的步骤,将对应的表打开后,在表中输入或修改下列数据,并删除一些过时的数据。 图书表

读者表 借阅表 2、使用SQL Server 2000中的查询分析器的Transact-SQL语句输入区输入Transact-SQL 语句对三个表进行数据更新。 打开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注意要对数据库Book_Reader_DB进行数据更新),在Transact-SQL语句输入区中输入Transact-SQL语句实现对三个表进行数据更新。输入的数据如下所示表所示。在插入、删除或修改表中的数据时,特别要注意SQL语句的格式、输入数据的类型,插入、删除或修改的数据要确保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在实验一建立表时所设定的一些约束。

实验:数据库综合查询

实验六:数据库综合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条件表示方法; 2.掌握查询条件种类和表示方法; 3.掌握连接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4.掌握嵌套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5.了解集合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二、实验环境 已安装SQL Server 2005 企业版的计算机(13台); 具有局域网环境,有固定I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要求 1.了解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和执行方法; 2.了解连接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3.了解嵌套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4.了解集合查询的表示及使用; 5.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以数据库原理实验5数据为基础,请使用T-SQL 语句实现进行以下操作:1.查询以‘DB_’开头,且倒数第3个字符为‘s’的课程的详细情况; USE student SELECT'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号'=Cpno,'学分'=C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SUBSTRING(Cname,1,3)='DB_'AND SUBSTRING(RIGHT(RTRIM(Cname),3),1,1)='s' 2.查询名字中第2个字为‘阳’的学生姓名和学号及选修的课程号、课程名;USE student SELECT'姓名'=student.Sname,'学号'=student.Sno,'课程号'=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o,'课程名'=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ame FROM student,course,sc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o AND SUBSTRING(LTRIM(student.Sname),2,1)='阳' 3.列出选修了‘数学’或者‘大学英语’的学生学号、姓名、所在院系、选修课程号 及成绩; USE student SELECT '学号'=student.Sno, '姓名'=student.Sname, '所在院系'=student.Sdept, '课程号'=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o, '成绩'=sc.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ame='数学'O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6074226.html,ame='大学英语') 4.查询缺少成绩的所有学生的详细情况; USE student SELECT student.* FROM student,sc

SQL语言的应用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茅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 右键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 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 下一步 选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中“在 现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然后点击下一步 完 成 关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点击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10001927db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要求:需为每张表建立主键,其他完整性约束可自己添加。

南邮数据结构上机实验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的实现

实验报告 (2015 / 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A 实验名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的实现 实验时间2016 年 4 月14 日 指导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指导教师骆健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学院(系) 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习题名: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6.04.14 一、问题描述 设计递归算法,实现下列二叉树运算:删除一棵二叉树、求一棵二叉树的高度、求一棵二叉树中叶子结点数、复制一棵二叉树、交换一棵二叉树的左右子树。设计算法,按自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按层次遍历一棵二叉树。设计main函数,测试上述每个运算。 二、概要设计 文件tree.cpp中在该文件中定义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用队列实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并且编写实现二叉树的各种基本操作函数。其中包括结点类BTNode,循环队列类SeqQueue,二叉树类BinaryTree。主函数main的代码如图所示。 三、详细设计 1.类和类的层次设计 程序定义了循环队列SeqQueue类和二叉树BinaryTree类。SeqQueue类主要是用队列实现,层次遍历。运用后序遍历思想,把树分解为左右子树和跟结点再进行左右交换并计算树的高度,最后删除二叉树。

(a )循环队列类 (b )二叉树类 2. 核心算法 程序利用循环队列SeqQueue 类通过不断出队并输出节点的值,将左右孩子入队直到队列为空实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并运用后序遍历思想,将二叉树树分解为左右子树和根结点,利用(p -> lChild)和(p -> rChild)计算结点数目,并通过交换结点的左右子树实现左右交换,计算树的高度,最后删除二叉树。核心算法主要是二叉树BinaryTree 类中的High ,Node_num ,Exchange ,Level_traversal 四个函数,其设计流程图如下: SeqQueue -int front, rear; -int maxSize; -BTNode **q; +SeqQueue(int mSize); +~SeqQueue(){delete []q;} +bool IsEmpty() const{return front == rear;} +bool IsFull() const{return (rear + 1) % maxSize == front;} +bool Front(BTNode *&x)const; +bool EnQueue(BTNode *x); +bool DeQueue(); +void Clear(){front = rear = 0;} BinaryTree +BinaryTree():s(100){root = NULL;} +~BinaryTree(){delete []root;} +bool Clear(); +void MakeTree(constT&x,BinaryTree&left,BinaryTree& right); +int High(BTNode*p); +int Node_num(BTNode*p); +BTNode*Copy (BTNode*t); +void Exchange(BTNode *&t); +void Level_traversal(void(*Visit)(T&x)); #SeqQueue s; -void Clear(BTNode* &t); -void Level_traversal(void(*Visit)(T&x),BTNode*t); T T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二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2)了解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数据类型及空值的概念; (3)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4)掌握使用Transact-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5)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6)掌握使用T-SQL 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7)了解T-SQL 语句对表数据库操作的灵活控制功能。 二、实验环境: Window XP 系统、SQL Server 2000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创建用于医院管理的病人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是Patient_manager ,包含病人的信息、住院信息和病人的医疗信息。数据库Patient_manager 包含下列3个表: (1)Jibenqingkuang :基本情况表; (2)Zhuyuanxinxi :住院信息表; (3)Yiliaoqingkuang :医疗情况表。 各表的结构如下: Jibenqingkuang 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PatientID Char(4) null 住院号 Name Char(8) Not null 姓名 Birthday Datetime(8) Not null 出生日期 Sex Bit(2) Not null 性别 Merry Char(2) Not null 婚姻状况 Adderss Varchar(50) Not null 地址 PostID Char(6) null 邮编 Phone Char(11) null 电话 Department Char(3) null 病房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Department Char(3) Not null 病房

数据库 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 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1班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数据库系统A》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种DBMS作为设计平台,理解并应用课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能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完整的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同时能够正确应用各个阶段的典型工具进行表示。 二、设备与环境 (1) 硬件设备:PC机一台 (2) 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等。 三、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 首先,通过调查,教务管理系统中主要有四类用户,即学生用户,老师用户,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对应这些用户,其处理要求的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一系列的查询和各类数据的管理及维护。其具体的处理要求如下: 1)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更改密码,数据备份,数据还原,注销等功能。 2)教务管理:实现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课程安排,成绩审核,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功能。 3)基本信息:实现显示学生和老师以及课程、班级、系别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等)。 4)查询:包括实现学生查询,老师查询。学生查询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自己的课程,课表,成绩等,老师查询包括查询自己的信息,自己所带班的学生,自己的课表以及学生成绩等。 5)教师对成绩的录入以及自己信息的查询与维护。 其次,该教务管理系统中,结合以上用户种类以及其具体的处理功能要求,教务管理系统要具备以下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电话、工资、邮箱;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代号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最大人数等; 其中,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学号11003829 学生姓名____林钢_____ 指导教师胥备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胥备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右键→新建SQL Server注册→下一步→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下一步→选 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点击下一步→选中“在现 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点击下一步→完成→关 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设置: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M11003829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建立学生表、插入数据。 学生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S1 WANG 20 M S2 LIU 19 F S3 CHEN 22 M S4 WU 19 M S5 LI 21 F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7)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SEX VARCHAR(7), Primary Key(SNO), ); use M11003829;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1' ,'WANG', '20',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2', 'LIU','19',' F');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3', 'CHEN' ,'2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4', 'WU', '19',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5', 'LI', '21', 'F'); 建立课程表、插入数据。

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本实验需要 2 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 、Transact-SQL 和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建立数据库、表、修改数据库、表和删除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创建数据库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要求: ●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 长; ●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 ●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_LOG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_LOG.ldf) 2)②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_2,要求同1; Create database 姓名_数据库名_2 On (name=STUDENT_01_data, 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_2.mdf', size=10, maxsize=unlimited, filegrowth=10%) log on (name=student1_log, 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 size=2, maxsize=5, filegrowth=1) 2.创建表 以上面创建的数据库为例,创建表。创建表实际上就是创建表结构,再向表中输入数据。既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表,也可以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VIP专享】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 目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 评分内容评分标准总分评分 平时成绩10%认真对待课程设计,遵守实验室规定,上机不迟到早退,不 做和设计无关的事。 10数据设计是否完整、合理10流程设计是否全面、深入10 设计内容 30% 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10 文档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清晰10 文档写作 20%文档格式是否符合要求10运行效果20 系统运行 40%现场问题的回答20 总评分 其他问题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翟丹妮日期2015.6.10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问题描述 1.场景介绍 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2.存在的问题 数据录入方式的问题,查询问题,sql语言的编写 3.解决方式 你的系统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使用ACCESS数据库来处理 二.系统分析 1.用户分析 教师、学生 2.流程分析 设计学生数据结构,输入信息,排版建立窗体搜索 3.数据分析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1)构建一个教学管理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4.功能分析 针对各类用户,你的系统打算分别提供哪些功能 学生成绩的录入,搜索,排名等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01-实验一:SQL server 2000系统基本操作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实验一:SQL Sever2000系统 一、实验目的要求 熟悉SQLSERVER2000上机环境、了解SQLSERVER2000各个组件的作用、学习使用SQL SERVER联机丛书。掌握SQL Sever2000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的使用。使学生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Server中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SQL语句在Transact-SQL方式下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SQL语句在Transact-SQL方式下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索引的建立和维护的操作,数据完整性的定义以及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执行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仪器用具及材料(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用具名称) 1.PC兼容机:CPU主频1G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10G以上。 2.软件系统:WINDOWS98或WINDOWSXP、SQL Sever2000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SQL SERVER联机丛书使用方法。 2.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的使用(开始、暂停、停止数据库服务器)。 3.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4.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1:在企业管理器中打开,方法2:开始-)程序-)SQL Server2000-)查询分析器)。 5.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6.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7.查看和修改表结构(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8.向表中添加数据(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9. 设计数据完整性. 10.用企业管理器对所创建的数据库进行备份。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按照授课第三章SQL SERVER2000课件内容完成第1-5项实验。 2.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SQL语句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表: (1)创建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名字:学生本人名字汉语拼音+kcgl)(2)创建数据库中的表(表的名字有学生自己命名): 表1:设备代码表 表2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 班级:计科*** 班 学号: **** 姓名: *** 2011年12月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开发 一、实验类别:综合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每个步骤中的任务和实施方案,并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系统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初步掌握基于C/S 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 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利用 Microsoft Visual C++ 6.0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四、实验过程 (一.)系统需求说明 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 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 (3) 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 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登陆失败 退出系统 用户 验证 登陆成功

3 数据字典 数据项是数据库的关系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下表分别列出了数据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能否为空。利用SQL Server 2000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其基本表清单及表结构描述如下: 数据库中用到的表: 数据库表名关系模式名称备注 Student 学生学生学籍信息表 Course 课程课程基本信息表 Score 成绩选课成绩信息表 Student基本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Not Null 说明 Student _sno Char Primary key 学号 Student _sn char Not Null 学生姓名 Student _sex char ‘男’或‘女’性别 Student _dept char 系别 Student_age char 年龄 Student_address char 地址 course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course_cno char 主键(primary key)课程号 char not null 课程名称course_cnam e course_hour int not null 课时 course_score numeric(2,1) not null 学分 score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score_id int not null 成绩记录号 course_cno char 外部键课程号 student_sno char 外部键学号 score int 成绩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由需求分析的结果可知,本系统设计的实体包括: (1)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专业。 (2)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课程号,分数,学时,学分。

数据库实验八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 项目性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数据库系统概念 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学生班级: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2日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一、设计部分 1.需求分析 1.1 用户需求概述 本系统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该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进行记录统计管理。具体完成录入图书信息,录入借还书记录,录入读者信息等功能。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学生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学生首次借阅图书前,必须登记并录入个人身份信息,内容包括:学号、姓名、联系电话。 2)图书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对于首次入库的新书,必须录入图书目录资料,内容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简介。 3)借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借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 对读者借阅图书的限制条件包括: ①读者一次可借阅1-3本图书, ②借出未还的图书,累计不得超出5本; ③没有逾期未归还的图书,从借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90天尚未归还则视为逾期。 4)还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归还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还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学生可以一次归还1至多册所借阅的图书。 5)图书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学生使用,学生自行输入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作为查询条件,

系统列出满足查询条件的图书目录。 6)学生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操作人员输入学生学号,系统列出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历次的借阅/归还图书记录。 1.2 数据需求

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实验

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名称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实验 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11班 薛玥 指导教师吴起凡 成绩 2014-3-27

实验目的 1.掌握将E-R图转换为数据库逻辑模式(关系表)的方法。 2.通过进行数据库表的建立操作,熟悉并掌握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表的方法,理解关系数据库表的结构,巩固SQL标准中关于数据库表的建立语句。 3.通过对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维护视图的实验,熟悉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和维护视图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视图的概念。 4.掌握从Excel表向Microsoft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导入数据的方法,利用实 际数据建立GSM网络配置数据库。 ·实验环境 采用Microsfo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实验平台; 个人独立完成此实验。 ·实验内容 将本次试验大致分为一下几个内容: 1.根据上次《GSM移动通信网络配置数据库》相关背景资料及上次试验对于GSM网络各个实体间的关系,将数据需求转化为E-R图; 2.将E-R图转化为逻辑模式,在转化的时候要注意表结构及属性,以及一些primary key的选择,以及键之间的约束关系; 3.接下来,将将逻辑模式转化为物理模式。转化成物理模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 三种,1)写好create table、create view等命令的SQL脚本,利用脚本文件一次性生成这些表和视图,然后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打开SQL脚本文件并执行;2)把创建表和视图的脚本语句分成一条一条SQL语句执行;3)使用SQL Server所提供的功能,自动创建表和视图。以上说的这三种方法,我都做了尝试,会在后面详细阐述; 3.视图定义: 1)创建单表上的视图: a.在表“小区基本信息”上创建“LAC号为14121的小区基本位置信息” 视图CellInfo,属性包括(CellID、所属地区、LAC号、经度、纬度)。 b.在表“20个小区一周分钟级话务数据”上创建“全速率话务量平均值大于23的小区话务量数据信息”视图CellCallInfo,属性包括(CellID、平均半速率话务量率、平均拥塞率)。 2)创建多表上的视图:

数据库综合实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SQL Server 2000 陈学进于 2010年三月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E-R图设计数据库 1.实验目的 1)熟悉E-R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图形的表示方法。 2)掌握将现实世界的事物转化成E-R图的基本技巧。 3)熟悉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4)掌握将E-R图转化成关系表的基本技巧。 2.实验内容 1)根据需求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 2)将实体,属性和联系转化为E-R图。 3)将E-R图转化为表。 3.实验步骤 1)设计能够表示出班级与学生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班级实体和学生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班级与学生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2)设计能够表示出顾客与商品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顾客实体和商品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顾客和商品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顾客与商品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表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3)设计能够表示学校与校长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学校实体和校长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学校和校长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学校与校长关系的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表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4)设计能够表示出房地产交易中客户,业务员和合同三者之间关系的数据库。 ①确定客户实体,业务员实体和合同实体的属性。 ②确定客户,业务员和合同三者之间的联系,给联系命名并指出联系的类型。 ③确定联系本身的属性。 ④画出客户,业务员和合同三者关系E-R图。 ⑤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写出表的关系模式并标明各自的主码或外码。 5)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设计的数据库。

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篇一: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 XX / XX 学年第二学期)? ?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一、数据库原理第一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 数据库表的建立与管理【二】、实验目的: 学习数据库及表的建立、删除、更新等操作。 注:本次实验题目,除了特殊要求,以T-SQL为主,并将所有语句标注好题号,留存在查询界面上,方便检查。【三】、实验题目及其解答: 1、创建一名为‘test’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est 2、在“test”数据库中新建一张部门表“部门”,输入列:name(char,10位),ID(char,7位),manager (char,10位)各列均不能为空值。

Solution: use test CREATE TABLE 部门 (ID CHAR(7) NOT NULL,name CHAR(10) NOT NULL,manager CHAR(10) NOT NULL) 结果: 3、在“test”数据库中新建一张员工表,命名为 “员工”。在表中输入以下各列: name(char,10位),personID(char,7位),Sex(char,7位),birthday(datetime),deptID(char,7位),各列均不能为空值。 CREATE TABLE 员工 (name CHAR(10) NOT NULL, personID CHAR(7) NOT NULL, sex CHAR(7) NOT NULL, birthday datetime NOT NULL, deptID CHAR(7) NOT NULL) 结果: 4、修改表的操作练习: 1)将‘部门’表中的列ID设为主键; 2)将‘员工’表中personID设为主键,并将deptID设置为外键,关联到‘部门’表上的‘ID’列; 3)在‘部门’表中,添加列quantity(char, 5); 4) 删除‘员工’表中的列‘sex’; 5)修改‘员工’表中列name为(varchar,8) ALTER TABLE 部门 ADD CONSTRAINT C1 PRIMARY KEY(ID) ALTER TABLE 员工ADD CONSTRAINT C2 PRIMARY

南邮数据结构实验三

实验报告 (2015 /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名称图的基本运算及飞机换乘次数最少问题 实验时间2015 年12 月 4 日 指导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指导教师黄海平 学生姓名陈明阳班级学号Q14010119 学院(系) 贝尔英才专业信息科技强化班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图的基本运算及飞机换乘次数最少问题指导教师黄海平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学时 4 实验时间12.4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飞机最少换乘次数问题。 (1)设有n个城市,编号为0~n-1,m条航线的起点和终点由用户输入提供。寻找一条换乘次数最少的线路方案。 (2)参考:可以使用有向图表示城市间的航线;只要两城市间有航班,则图中这两点间存在一条权值为1的边;可以使用Dijkstra算法实现。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VSUAL STUDIO2015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对象视图: 源代码: Graph.h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 = 2147483647; enum ResultCode { Underflow, Duplicate, Failure, Success, NotPresent, OutOfBounds }; template class Graph//抽象类 { public: virtual ResultCode Insert(int u, int v, T w) = 0; virtual ResultCode Remove(int u, int v) = 0; virtual bool Exist(int u, int v)const = 0; protected: int n, e; }; template class MGraph :public Graph //邻接矩阵类 { public: MGraph(int mSize, const T noedg); ~MGraph(); ResultCode Insert(int u, int v, T w); ResultCode Remove(int u, int v); bool Exist(int u, int v)const; int Choose(int *d, bool *s); void Dijkstra(int v, T *d, int *path); protected: T **a; T noEdge; }; template MGraph::MGraph(int mSize, const T noedg) { n = mSize; e = 0; noEdge = noedg; a = new T*[n]; for (int i = 0; i

数据库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专业班级:CS1110 学号:U201114468 姓名:梅超 指导教师:杨茂林 报告日期:2014年6月23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1实验目的与内容 (1) 1.1实验目的 (1) 1.2实验内容 (1)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 2.1系统分析 (2) 2.2系统设计 (3) 2.2.1数据库设计 (3) 2.2.2功能模块设计 (4) 3系统实现 (5) 3.1数据库的实现 (5) 3.2模块功能实现 (6) 3.2.1开发环境 (6) 3.2.2模块实现 (6) 3.2.2.1系统登录模块设计 (6) 3.2.2.2系统注册模块设计 (9) 3.2.2.3数据库主界面设计 (11) 3.2.2.4学生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16) 3.2.2.5学生信息插入模块设计 (19) 3.2.2.6学生信息删除模块设计 (22) 3.2.2.7学生信息修改模块设计 (26) 3.2.2.8课程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29) 3.2.2.9课程信息插入模块设计 (30) 3.2.2.10课程信息删除模块设计 (31) 3.2.2.11课程信息修改模块设计 (32) 3.2.2.12选课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33) 3.2.2.13选课信息插入模块设计 (34) 3.2.2.14选课信息删除模块设计 (35) 3.2.2.15选课信息修改模块设计 (36) 3.2.2.16SQL复杂操作模块设计 (37) 4总结 (40) 参考文献 (41)

1实验目的与内容 1.1实验目的 本综合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如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以及技术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技能。 1.2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学生-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查询、插入、删除、修改 2.实现对课程信息的查询、插入、删除、修改 3.实现对学生选课信息的查询、插入、删除、修改 4.通过SQL语句实现多表连接复杂查询 5.实现新建用户功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