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评目的、地位及作用

安评目的、地位及作用

安评目的、地位及作用
安评目的、地位及作用

安全评价目的、地位及作用

一、安全评价的概念

安全评价在欧美各国被称为“风险评估”、“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或“危险评价”;在日本,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改称为“安全评价”;我国也多称之为“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的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

安全评价的内涵可用图9—1表示。

可以看出,安全评价包括识别危险性和评价危险程度二个方面。前者为辨识危险源,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各种危险性;后者为控制危险性,包括危险的定量,即确定这些危险发生的频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般将定量化的危险称之为风险),并将这些风险与预定的风险值相比较,判断是否可以接受,最后即是根据风险能否接受而提出的降低、消除、转移风险的对策。

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

二、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价可有效揭示在选址、施工、操作之前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缺陷,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2)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故进行评价,提出纠正措施。

(3)评价装置、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合理的平衡。当危险过高时必须更改设计,当达不到规定的可接受危险水平而又无法改进设计时,则只好放弃这种设计方案。

(4)在装置、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判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规定的可接受水平,并为所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

(5)评价装置、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6)安全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

三、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从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对产生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安全评价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企业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2.安全评价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安全评价工作,尤其是设计之前的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投产时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

施和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系统运转阶段的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也称在役生产装置评价),可客观地对企业安全水平做出结论,使企业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基础资料。

3.安全评价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安全评价不仅能确认系统的危险性,而且还能进一步考虑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而计算事故造成的损失,即风险率。以此说明系统危险可能造成负效益的大小,以便合理地选择控制、消除事故的措施,确定安全措施投资的多少,从而使安全投资和可能减少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

4.安全评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评价可以使企业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即事故发生后再处理的“事后过程”。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辨识系统的危险性,分析企业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企业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企业安全管理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安全评价使企业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企业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仅凭经验、主观意志和思想意识进行安全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安全评价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

5.安全评价有助于保险公司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对企业由于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承担的经济补偿义务,是保险业务的一项主要内容,保险公司对企业发生事故的风险管理包括保险费的合理收取和事故后的合理赔偿。

保险公司为企业承担灾害事故保险,保险费的收取是由企业灾害事故风险的大小决定的。所谓事故风险,是指单位时间内的事故损失。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户)和事故损失的严重度(S)之乘积,即

严格地讲,保险费的计算应以风险率为基准,但目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安全评价的结果来计算费率,即综合考虑

安全评价中对企业固有危险性划分的危险等级和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安全评价结果,亦即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程度的大小和企业对危险控

制能力的程度。

四、安全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评价在杜绝、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及事故原因分析诸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安全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列入各国法规、标准以及国际化组织有关规范的条款中。

1.安全评价的地位

(1)安全评价已成为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美国重要的工程项目都要进行安全评价。日本劳动省则要求新建、改建的化工厂执行《化工装置六阶段安全评价》。英国甚至规定新建企业没有安全评价就不得开工。

我国将安全评价作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一项新内容,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l3548---92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992年,劳动部发布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LD 311---92部颁标准,标准中规定“报批初步设计时,必须附安全和工业卫生评价报告……”。

1996年10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其中规定:“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

[含《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和有关的图纸资料。”1998年2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对安全评价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规定。

(2)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

随着工业的发展,质量保证体系及环境保护体系得到人们的认同,ISO 9000系列标准和IS014000系列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就世界范围看,安全管理体系业已形成。危险辨识、安全评价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因此,国内外在有关安全管理的标准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安全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拿大的《责任与关怀》将“安全评价”作为“支持实施规程应遵守的合作计划”9项工作内容之一,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英国标准BS 8800、澳大利亚标准AS 1470也都包括了安全评价的内容;我国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主要由5个要素组成,在“计划”要素中将“危险辨识、安全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安全评价成为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重要手段

为避免重大工业事故,国际劳工组织于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其中要求雇主须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的第1项内容就是“危险的鉴别与分析以及对事故危险的评估,包括考虑各种物质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国际劳工组织1988年出版的《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中将“安全评价”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并提供了若干安全评价方法;1991午出版的《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中“危险分析”则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1992年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发布的联邦法规《高度危害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中规定应在5年之内完成“危险评估”,并且在以后要对业已完成的“危险平估”重新确认。美国环保局发布的《化学事故预防规定》也有进行危险分析和评价的条款。欧洲共同体于1996年对1982年的《塞维索指令》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指令(96/82/EC危险物质重大事故危险的控制)要求,成员国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应涉及“鉴别、评价重大危险——修订、实施由正常操作或不正常操作引发的重大危险的系统鉴别方法,评价重大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2.安全评价的作用

(1)可以使系统有效地减少事故和职业危害

预测、预防事故及职业危害的发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中心任务。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可以识别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发生的条件,通过系统分析还能够找到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真正原因,特别是可以查找出未曾预料到的易被忽视的危险因

素和职业危害,并且通过定量分析,预测事故和职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预防、控制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2)可以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规模大、连续化和自动化,其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各个环节和工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系统安全评价则是通过系统分析、评价,全面地、系统地、有机地、预防性地处理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而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地去解决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实现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包括:①发现事故隐患;②预测由于失误或故障引起的危险;③设计和调整安全措施方案;④实现最优化的安全措施;⑤持续采取改进措施。

(3)可以用最少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

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和优化安全技术,为安全管理和事故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分析可以选择出最佳方案,使各个子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投资得到最佳的安全效果,从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4)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积累

系统安全评价的核心是要对系统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这就需要有各项安全标准和数据,如许可安全值、故障率、人机工程标准和安全设计标准等。因此,安全评价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积累,为建立可靠性数据库打下基础。

(5)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通过系统安全评价的开发和应用,使安全技术人员学会各种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系统分析能力,提高安全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便能够很好地开展安全生产。

五、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从工程项目立项到正常生产乃至退役、报废,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评价分类方法,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

(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原劳动部(1996)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①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②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③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建设项目;

④大量生产或使用工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⑤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⑥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2)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也称在役装置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企业)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专项安全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如200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展的《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

2.根据评价量化程度分类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经验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定性评价时不对危险性进行定量化处理,只作定性比较。定性评价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将系统进行分解,依靠评价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价。属于这类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英文缩写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英文缩写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Mode Effects Analysis,英文缩写FME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OperabilitySmdy英文缩写HAZOP)等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操作、评价过程及结果直观,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况,目前在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其缺点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评价结果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含有相当高的经验成分;对同一评价对象,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对系统危险性的描述缺乏深度,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评价人员需要确定大量的评价依据,根据已经设定的评价依据,才能对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给出定性评价结果。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用设备、设施或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的方法。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量化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评价,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按对危险性量化方式的不同,定量评价方法又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数评价方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它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从1974年拉斯姆逊教授评价核电站的安全性开始,继而有1977年的英国坎威岛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风险评价,1979年德国对19座大型核电站的风险评价,1979年荷兰雷杰蒙德6项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风险评价等,都是使用概率评价方法。这些评价项目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方法的讨论、数据的取舍、不确定性的研究以及灾害模型的研究方面均有所创建,对

大型企业的安全评价影响较大。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清晰,对相同元件的基础数据相互借鉴性强,如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数据准确、充分,要求分析过程完整,判断和假设合理,对于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由于系统复杂、不确定因素多、人员失误概率的估计十分困难,因此至今未能取得很大进展。随着模糊概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的缺陷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由于使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需要取得组成系统各零部件和子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数据,目前在民用工业系统中,这类数据的积累还很不充分,是使用这一方法的根本性障碍。

②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有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1)评价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分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日本劳动省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我国的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等安全评价方法。指数法的采用使结构复杂的系统和用概率难以表述其危险性的单元进行评价时有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这类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之一,在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较多。指数的采用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评价指数值同时含有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两个方面的因素。这类评价方法的缺点是评价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尽管在蒙德法和我国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中有一定的考虑,但这种缺陷仍然很明显,各因素之间以乘积或相加的方式处理,忽视了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差别。评价自开始起就用指标值给出,使得评价后期对系统的安全改进工作较困难。在目前的各类指数评价模型中,指标值的确定只与指标的设置与否有关,而与指标因素的客观状态无关,致使对危险物质种类、含量、空间布置相似,而实际安全水平相差较远的系统,其评价结果相近,导致这类方法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较差。

3.根据评价内容分类

(1)工厂设计的安全性评价

工厂设计和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进行安全评价,通过评价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消除,一些国家已将它用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2)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评价

对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结构效能、事故伤害率、损失率、投资效益等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找出薄弱的环节,从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上加以改进。

(3)人的行为的安全性评价

对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和人机工程要点进行行为测定,评定其安全性。

(4)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对设备、装置、部件的故障,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进行安全可靠性评价。

(5)作业环境条件评价

评价作业环境和条件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

(6)化学物质危险性评价

评价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事故,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4.根据评价性质进行分类

(1)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

固有危险性是指由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始因素决定的危险性,即系统投入运行前已经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固有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对系统危险性划分等级,针对不同危险等级考虑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2)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

主要是评价系统目前仍然实际存在的危险性,通过评价掌握各类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和安全管理状态,以便重点加强控制。

六、安全评价基本程序

安全评价基本程序如图9—2所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资料收集

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设备、设施及生产工艺和事故情况,了解评价对象的地理、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所评价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的地理、气象条件、工程建设方案、工艺流程、装置布置、主要设备和仪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等,辨识和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3.评价过程

在上述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性分级,以确定管理的重点。

4.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评价和分级结果,高于标准值的危险必须采取工程技术或组织管理措施,降低或控制危险。低于标准值的危险属于可接受或允许的危险,应建立监测措施,防止生产条件变更导致危险值增加;对不可排除的危险要采取防范措施。

七、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

根据经验或预测方法进行的安全评价在理论和实际上都还存在很多限制,即使是有效、高质量的安全评价也有其局限性。应该认识到在安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作出的风险管理决策的质量,与对被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对危险可能导致事故的认识程度和采用的评价方法本身的准确性等有关。

(1)不完整性。

安全评价的不完整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危险辨识阶段,评价人员不可能保证找出所有的危险和潜在事故状况;其次是对已辨识的危险不能保证考虑到所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和事故的后果。但有经验的专家,使用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相关的经验可辨识出最严重的危险及其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2)主观性。

由于安全评价具有高度主观的性质,评价结果与假设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评价人员使用相同的资料评价同一个项目,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尽管有很多经验性的预测方法,安全评价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判断正确与否,尤其是假设条件。

(3)难于理解。

有些安全评价报告可能是长达几百页的表格,专家会议讨论结果,故障树、事件树模型以及其他资料,冗长复杂的评价报告难于让人理解和应用。

(4)与评价人员的经验相关。

安全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力、假设及经验,有些评价方法需要评价人员凭经验和判断来预测事故原因和结果。对于相同的工艺,但由不同的评价人员来完成,其评价结果可能千差万别。在某种程度上评价人员的经验比评价方法更重要。

在很多情况下,安全评价是依靠评价专家组的集体智慧,使用定性方法宋确定潜在事故的危险性,由于许多事件在评价前没有发生过,专家们必须凭主观判断确定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这种主观性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5)安全评价所带来的效益并不能直接得到验证。

预防事故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能确切估算出。但安全评价的效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示出来。它主要包括:在项目的寿命全过程中很少发生事故;降低了事故的严重程度;改善了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了培训水平并弄清工艺状况;操作更加安全有效;修订规章制度并改善了社会关系。

(6)即使对项目的寿命全过程进行高质量安全评价后,也并不能保证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7)属新兴科学。

1996年国家劳动部提出建设项目预评价工作,对现状的安全评价工作至今没有规定,而评价技术和格式都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发动群众共同搞好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检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检查是检验和考查之意,安全检查就是要对生产过程中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因素,如机械、电气、工艺、仪表、设备等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也就是把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1.及时发现和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工业生产中,人的操作有很大的自由性,常常受到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等影响,尤其是从事繁重、毒害、单调、重复的作业。在进行安全生产一段时间后,认为没有问题,麻痹大意、疏忽侥幸的思想自然增长,形成自由操作,便处于失控状态。安全检查就是要通过监察、监督、调查、了解、查证及早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通过提醒、说服、劝告、批评、警告,直至罚款、处分、调离、革除等手段,消除不安全行为,提高工艺操作的可*性,提高设备检修的可*度。 2.及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 有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由于存在着腐蚀、老化、磨损、龟裂等原因,易发生故障,而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整洁等条件也会影响安全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或采取临时辅助措施、特别防护措施。对于危险性大和毒害严重的劳动条件,应提出改造计划、定出整改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尽快执行。 3.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 整个企业管理是由企业中各项各类专业管理构成的,而各项专业管理所造成的缺陷都能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就是要直接或通过具体问题发现各项专业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当然也包括自身安全管理中的缺陷,并及时纠正、弥补。 4.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有些事故是有潜伏性的,但事故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事故发生的逻辑,观察、研究、分析这些潜在危险能否发生重大事故、发生重大事故的条件、可能波及的范围以及遭受的损失和伤亡,制定出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这就是从系统、全局出发的安全检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5.及时发现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安全检查既是为了检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和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又可通过深人生产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发现在安全生产中好的典型、先进的经验,并且树立这些典型、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6.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安全检查的过程就是宣传、讲解、运用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过程。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制定措施、一边宣传政策,易于结合实际,容易被大家理解,极易深人人心,因而能收到实效。

安全评价报告的分类与区别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 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在本节中简单介绍一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内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1.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即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2.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概述 ①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①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 ②评价单元确定。 (4)定性、定量评价 ①定性、定量评价: ②评价结果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②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 3.安全预评价报告书格式 (1)封面;. (2)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3)著录项; (4)目录; (5)编制说明; (6)前言; (7)正文; (8)附件; (9)附录。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1.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2.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1)概述 ①安全验收评价依据;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 ④生产工艺; ⑤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 ⑥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此达到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格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性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认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1 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

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1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1962年 年修订为 周期中的安全要求、安全工作项目都作了具体规定。我国于1990年10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类似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22B的军用标准《系统安全隆通用大纲》(GJB900—1990)。MIL—STD—822系统安全标准从一开始实施,对世界安全和防火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迅速为日本、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引进使用。此后,系统安全工程方法陆续推广到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体系,在当今安全

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预测、预防事故的系统安全评价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安全评价的现实作用又促使许多国家政府、生产经营单位集团加强对安全评价的研究,开发自己的评价方法,对系统进行事先、事后的评价,分析、预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爆炸危 , 蒙德(Mond) 告 “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该法采用了一整套系统安全工程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使化工厂的安全性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并陆续开发了匹田法等评价方法。由于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已在现代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中占有优先的地位。 由于安全评价在减少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许多国家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愿意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安全评价。美国原子能委员会1974年

发表的《核电站风险报告》就用了70人·a的工作量,耗资300万美元,相当于建造一座1000MW核电站投资的百分之一。据统计美国各公司共雇佣了3000名左右的风险专业评价和管理人员,美国、加拿大等国就有50余家专门进行安全评价的“安全评价咨询公司”,且业务繁忙。当前,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安全评价作为工厂设计和选址、系统设计、工艺过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制订应急计划的重要依据。 爆炸、 业公司106 成150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供应中心站发生爆炸,事故中约有49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另有900多人失踪,供应站内所有设施毁损殆尽;1988年英国北海石油平台因天然气压缩间发生大量泄漏而大爆炸,在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工作人员只有67人幸免于难,使英国北海油田减产12%;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深受其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我国近年也曾发生过火灾、爆炸、毒物泄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论文: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提纲: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二、对安全生产形势的思考 三、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 四、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 正文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的概念: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相关活动。 二、对安全生产形势的思考; 近几年以来,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且安全生产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每年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约13万人,每天约356人死于事故,平均每小时死亡15人,而同时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惊人,这还是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有必要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严肃的反思。到底是因为何种原因造成这种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民的安全素质还比较薄弱,包括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对安全生产知识、理念等还未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也有待提高。一个企业有了安全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重视人权,体现人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责任者,要站在人权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 1、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 2、熟悉并能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基本掌握本行业、本工作领域有关的安全分析、安全决策、事故预测和防范等方面的知识; 4、熟悉安全管理知识,具有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许多单位未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建立不完善,并且未遵循本单位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无章可循,出现经常性的违章行为,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因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 法定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但是,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安全风险,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秩序就不能保障,甚至还会引发社会的灾难。客观上需要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工艺过程、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出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经营单位积累了大量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措施,这些措施只有形成安全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得到继承和发扬。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只有通过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防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随意性,才能使从业人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章守纪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 (焦油加工项目部:赵文明)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1.安全评价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1—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2.安全评价分类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实际它是3大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应属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 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

安全评价的作用何

安全评价的作用 一、简介 安全评价在杜绝、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及事故原因分析诸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安全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列入各国法规、标准以及国际化组织有关规范的条款中。这表明安全评价已正式确立了它在生产中的地位。安全评价是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单位规避风险的重要一环。 《安全评价通则》中规定:安全评价的范围分为预评价、验收评价、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种。预评价是在项目做完可行性研究之后,要进行项目设立时需要做的,也叫设立评价;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安监局对企业项目进行验收,监察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计情况等,是否都按照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和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要求的进行。现状评价就是对企业现状进行评价,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一般对于危化品企业都是换证时候做。 近年来,化工项目的准入门槛逐步抬高,已经于2006年10月1日生效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前,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安全条件论证报告重点分析极端条件下,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周边相邻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必要时要模拟计算出事故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半径。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在安全预评价之前进行。

进行编制安全条件论证首先要确定基本工作内容:界定需要论证建设项目,具体了解其主要生产工艺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分析其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其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若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均未超过要求,则认为该建设项目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对于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报告,企业可组织编制,也可委托安全咨询机构完成。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报告的评审尚无明确要求,目前是由县级以上安监局组织评审。 最近中石油集团公司发布了《中石油集团公司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HAZOP分析工作),规定中要求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负责落实新、该、扩建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HAZOP分析经费。HAZOP分析法是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 二、依据 我国将安全评价作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一项新内容,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早在1996年10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监察规定》,其中规定:“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含《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和有关的图纸资料。”(目前《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已经改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劳动安全卫生专篇》改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另外还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一)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2019最新范文-须重视安全评价对绩效的促进作用

须重视安全评价对绩效的促进作用 通过评价指数和数据分析,进而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 措施,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并控制事故的发生。这是安全评 价的直接意义所在。 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价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控制,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企业安全投资的科学化 系统化,进而提升安全绩效。 由于安全效益的间接性决定了其是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来体现其价值。这种客观后果一方面使社会、企业和个人 遭受无益的损失得以减轻,实现了间接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保 护了生产的人和生产的技术或工具,间接地促进了生产增值。因此说,安全效益是从物质资料生产或非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间接产生的。 安全效益的迟效性表现在安全的减损(伤亡和财产损失)作用,不 是在安全措施运行之时就能体现出来,而是在事故发生之时才表现出 其价值和作用。杜绝亡羊补牢,力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由此,科学完备的安全管理系统对于安全效益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而安全评价正是决定安全管理系统是否优化的决定性因素。 不仅如此,高效的安全评价对于企业优化投资结构,实现价值最 大化更是意义重大。 从原则上讲,当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 全投资,然而受企业自身的经济、技术水平影响,按照过高的安全指 标提出安全投资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大增加。科学有效的安全

评价不仅能确定系统的危险性,还能考虑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而计算出风险的大小。以此说明系统可能出现负效益的大小,然后以安全法规、标准和指标为依据,结合企业的经济、技术状况,选择出适合企业安全投资的最佳方案,合理地选择控制、消除事故的措施,使安全投资和可能出现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从而实现用最少投资收获最佳安全成效的效果。 企业理应注重安全评价,以使安全投资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力求达到经济、发展、安全的和谐统一。

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安全预评价报告 (1)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 (2)生产工艺简介。 (3)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 2.安全验收评价 (1)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 (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5)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 (6)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7)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8)电气安全评价。 (9)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10)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评价。 (11)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12)评价结论。 (13)评价报告附件。 (14)评价报告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⒈编制说明 ⒉被评价单位概况 ⑴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⑵被评价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⒊安全评价的范围 ⒋安全评价程序 ⒌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⒎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内容的结果 ⒏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 ⒐对策措施与建议 ⒑安全评价结论 (二)安全评价报告附件 ⒈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⒉定性、定量分析过程

⒊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的预测过程 ⒋平面布置图、流程简图、防爆区域划分图以及安全评价过程制作的图表 ⒌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说明和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⒍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 ⒎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的汇总表 (三)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⒈布局 ⑴封面(参见式样1) ⑵封二(参见式样2) ⑶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参见式样3) ⑷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 ⑸编制说明 ⑹目次 ⑺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 ⑻正文(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⑼附件 ⒉字号、字体 ⑴正文标题 ①章、节标题分别采用3号黑体、楷体字 ②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 ⑵正文内容 ①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 ②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者6号宋体字 ⒊纸张、排版 ⑴纸张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⑵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 ⑶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 ⒋印刷 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 ⒌封页 用评价单位公章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封页 附件1 安全评价所需资料清单 一、被评价单位概况 (一)基本情况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二、被评价单位外部资料 (一)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资料 (二)周边道路交通和交通管制示意图 (三)周边的重要场所、区域,基础设施,单位分布情况 (四)被评价单位周边24小时人口居住和活动分布情况 三、安全生产管理资料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1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4)为实现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2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安全评价工作,特别是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投产时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施和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系统运转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基础资料。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思想的提出,使人类在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行动中,又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在人类社会的安全策略、思路、规划、对策、办法具体行为过程中,用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指导,其意义在于: 1.从安全原理的角度,在“人因”(人的因素)问题的认识上,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预防事故所采取的“人因工程”,在其内含的深刻性上有新的突破,如过去我们认为人的安全素质仅仅是意识、知识和技能,而安全文化理论揭示出人的安全素质还包括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即,安全文化对人因安全素质内涵的认识具有深刻性的意义。 2.要建设安全文化,特别是要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的问题,必然要对全社会和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因为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全民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就使得对于实施安全对策,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必须是全社会、

全民族的发动和参与,因此,在人类安全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方面,有了新的扩展。即表现出: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扩展;从产业、工厂、企业向社会、学校、消防、交通、民航等领域扩展;从工人、在职人员向社会公众、居民、学生等对象扩展。 3.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的内涵,既包容安全科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法制等精神层和软科学的领域,同时也包含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安全环境建设等物化条件和物态领域。因此,在人类的安全手段和对策方面,用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更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因为不仅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是安全文化本身,安全科学、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都是安全文化的内涵。 在应用安全文化理论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策略方面,还有如下意义: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她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为最主要任务,因而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4)由于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这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持之以恒,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是不可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1.安全评价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1—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

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2.安全评价分类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实际它是3大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应属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 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总之,对安全预评价可概括为以下4点。 (1)安全预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在研究事故和危害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和如何防止发生等问题的基础上,回答建设项目依据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安全性如何、是否能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及如何达到安全标准、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如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安全评价的目的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安全评价的目的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分布部位、数目、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预测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 2 页共 4 页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一、安全评价程序 主要包括: 1.前期准备,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具体程序如图4-l所示 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6、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评价结论。 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况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二、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高度概括评价结果;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沦;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此达到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格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性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认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