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纪念刘和珍君 课堂实录 成品

纪念刘和珍君 课堂实录 成品

纪念刘和珍君 课堂实录 成品
纪念刘和珍君 课堂实录 成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师:大家读了鲁迅先生文章中那么经典的句子究竟有多少感觉?

生:有一些感觉。但不是很深入!

师: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任务就很艰巨嘛,要把大家引到鲁迅先生的情感世界中去。过去我讲过很多遍《记念刘和珍君》,今天重新回顾、反思,觉得以前的理解很肤浅,没有真正进入鲁迅先生的心灵深处。更没有进入历史!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一个过程,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这篇课文,觉得它非常的伟大。非常的深沉。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有人曾用这样一副对联来概括他的历史性贡献,请大家把这副对联记下来!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旧雨”是一个文言词,就是老朋友的意思。这副对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的文化领袖、中国人的精神领袖的历史地位和作为文坛领军人物的意义。

师: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话讲:“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点明了他一生关注的核心问题。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

一个懦弱的民族是会挨打的,一个没有骨气的民族是猥琐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鲁迅。

师: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一部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两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来谴责邪恶的统治者。警醒国人。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去缅怀那些烈士,领会文章的深意。重点放在体味作者的情感上面,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师:3月18日,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件发生以后,著名作家刘半农和作曲家赵元任作了一首歌: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师:表达了国人的义愤,说我们的政府“甘拜异种作爹妈”,我们要“枭其首”,要革命。

师:使鲁迅先生尤其气愤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像陈西滢之流,居然说学生“受人

利用”。“作了无谓的牺牲”,他们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即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对爱国青年作这样的评价,使鲁迅先生倍感沉痛、悲愤,也让鲁迅先生对社会的黑暗有了新的认识!

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道:“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现在大家把课文,有些字音要注意一下啊,字词方面的知识我们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要求

1、师读+点读。

2、齐读第二节。

3、师读第三节。4点读第四节。5、师读第五节。6、点

读第六节。7、师读+点读+齐读

(读的过程中,解决字音问题,划出重点句子,找出能够体现刘和珍性格的句子。)

师:本文的题目叫《记念刘和珍君》,其实鲁迅先生跟刘和珍君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的紧密。回忆刘和珍其人,其实也不完全都是记叙,其中还掺杂着大量的抒情和议论。

我们先来看看一二两节写的什么呀?

生:反复地讲,“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又只能如此”,“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早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师:这讲来讲去,不是重复哕嗦吗?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在强调什么?

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吧。

生(陈明宇):我觉得他强调写这个东西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觉悟。

师:就是申诉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是不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唤醒这些平庸的人!

对,非常准确!这位同学很有眼光啊,“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反复来申诉这个理由。表达作者优秀的学生被害后沉痛悲愤的心情。

好,请看最后两个小节——六七两节。大家看,六七两节写了什么?

学生:看书。第六小节写了作者对刘和珍遇害的一些感悟,一些深思。

师:对,非常准确!好,坐下!回答这就够了。对这个死难者死去的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徒手的请愿这件事情的看法,也就是惨案的意义。

看第三节。“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请注意,鲁迅先生在这里用了两个定语,“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说明刘和珍这些意气昂扬的中国青年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人,而鲁迅先生在这个地方特别的说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他非常勇于解剖和批评自己,他说自己是什么?

生:苟活。

师:什么是“苟活”呀?苟且偷生。“苟”就是随便、随意的意思。逆来顺受,不敢反抗,就叫“苟活”。现在有很多人也是苟活,对不正当、邪恶的东西不敢提出批评,对愚昧无知的行为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见,这都叫“苟活”。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鲁迅先生心目中的刘和珍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跟这个广有

羽翼的校长杨荫榆来做对,她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有一些桀骜锋利的,但是真正见到刘和珍以后,我发现怎么样?刘和珍给“我”的印象,作者用了什么词来形容?

生:温和的。

师: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到这几个学生被开除了,我再给她们赁屋授课的时候,又发现她怎么了?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等到“教职工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里所提及的刘和珍实际上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印象,这个学生跟鲁迅交往不多,没有很多具体的接触,但对她的印象却很深刻,这个学生是怎样的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她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呢?鲁迅先生心目中的这个“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学生应该不是段祺瑞政府说的“暴徒”吧?!

有一些屠杀是必须冠以一些名号的,否则怎么能杀死那么多呢?

大家知道。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了近六百万犹太人,希特勒于1935年9月通过了一个所谓的“纽伦堡法案”之后,犹太民族从此因血统不正被隔离开来。在纳粹党的统治下,犹太民族到底遭受怎样的迫害与屈辱大家知道吗?通过法律的形式,在全德国宣传犹太人是他们的敌人,是劣等民族,应该干掉。所以我们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个军官早晨起来漱口之前,他盒着枪对操场里面的犹太人。打死几个再去漱口,他把杀人当作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没有任何的羞愧感和负罪感,为什么?他们把这种暴行冠于一个特殊的名号(即法律形式予以保护其暴行的合理性),对不对呀?我们即将讲《奥斯威辛没有新闻》这篇经典的新闻。这个文章,大家先去查一下关于奥斯威辛的资料。

就是这么一个善良的、优秀的学生,居然被反动政府枪杀了。还冠以“暴徒”、“土匪”这样的名号。这样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鲁迅先生这样写的深意何在?在一个邪恶的社会里面,善良被摧残。无辜的人被杀害,进步的人被杀害,这正是鲁迅先生揭示的社会黑暗的实质!

最重要的一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要理解这段话,是比较困难的。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这里面有一个程度上的递进。注意,看红色的字(以上两句话显示在幻灯片上,其中“已”和“尤”两字加粗加红)。

这里“已”和“尤”用的特别好,鲁迅先生特别善于用虚词,文言文功底好的人虚词用的特别好。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惨象加流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简直就没有办法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悲愤啊!这个“衰亡民族”是鲁迅先生的愤极之词,不能认为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就绝对没有希望了啊,老师有时候批评学生说,“你这个不争气的!”有时候甚至带点骂,骂的那种口吻来说这种话,但老师并不是要表达对学生的绝望,而是对他的一种期望,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忧愤,是不是?这就是典型的情感性的语言。所以,“衰亡民族”指的是谁呢?指的就是中国。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默无声息的原因在哪里?像这样残杀学生的事情发生了,都没有人出来主持正义,“我”(指鲁迅先生)简直受不了了。这绝对是非人的世界。

“默无声息的缘由”,这个“默无声息的缘由”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大家注意。在一个专制统治非常严酷的社会,用鲁迅先生的一个比喻来讲。叫“密封的比罐头还严”。不准老百姓讲话,所以老百姓害怕。在老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的《胡同文化》里面讲,北京的老百姓对于闹学潮的学生游行是很漠然的,还起了个专业的名字——“过学生”。什么叫“过学生”呢?搞两天就过去了,看他们去游行游吧,明天后天就走了,很麻木!鲁迅先生痛恨的就是这种麻木,而统治阶级、专制统治者他们的手段却往往是非常奏效的。这是什么手段呢?屠刀加钳口术,不准讲话,不准发表正义的声音。说了,就杀掉!那你们想想,在鲁迅先生那个政治封锁的时代,还能发表这样的文章,还创办私人报纸杂志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啊!

这就是“默无声息”,把这个民族整得“默无声息”,敢怒不敢言。我要同学们阅读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用的是什么方法?周厉王用的就是钳口术,老百姓只敢“道路

以目”。结果最后他也“三年流于彘”。所以鲁迅先生是反对沉默的,最后两句,既是一种感叹也是一种呼唤,更是一种警告!沉默,怎么能像这样沉默下去呢?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到极点会怎样?爆发!所以这是警告与呼唤!表达了鲁迅先生渴望这个民族应该有一点英勇精神,有一点血性,起来战斗。这样的政府我们还能忍受得了吗?一些人在街上无缘无故杀人,连十几岁的学生都被杀掉了。所以,《庄子》里面有句经典的话,“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偷了衣钩子的人,把他砍掉,把国家都偷了的人反而成了王,反动统治者就是最大的强盗。谭嗣同在《仁学》里讲:“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大盗也!”

鲁迅先生曾经在《革命时代的文学》这篇文章里面这样写道:“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退下来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它便觉悟起来。由哀音变为怒吼。”把这段文字记下来,特别经典!

这里鲁迅先生是主张沉默还是主张怒吼?

生:怒吼!!

师:显然是主张唤醒民众,使他们觉悟起来,由哀音变为怒吼的。

师:下面,我们再看一二两节,“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鲁迅先生为什么强调这个日子?“中华民国十五年”。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中华民国呢?现在的问题是,民国的政府会这样枪杀学生吗?学生到政府门口请愿被活活的打死了,这难道是民国政府应该干的事情吗?所以鲁迅先生特别点这个日子。这个“中华民国”,它的深意呀,大家要理解。

看下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我独在礼堂外徘徊”,有学者认为。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为什么呢?大家都在那里开追悼会,鲁迅先生按道理是应该去的,或者说最应该去的。但是鲁迅先生为什么“独自在礼堂外徘徊”呀?他说,我不敢进去,我也没有进去,我在感情上实在是受不了。大家有没有参加过丧葬之礼,有时候家里最亲的人死了。最惨的场面是亲人在感情上受不了,别人就只有把他扶走了,特别是去世的人要去火化的时候,是不是?

鲁迅先生说:“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句话非常值得大家思考,单独的徘徊,说明鲁迅先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里面?

生:悲哀!

师:悲哀!痛苦!处在非常痛苦的状态,这篇文章不是以叙事为主,而是以抒情为主。抒情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叙事只是辅助,那么抒发了什么情呢?悲愤之情,还有“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这里一连用了两个“只能如此而已”,这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有一种感情叫悲愤,有一种感情叫沉痛,有一种心情叫无奈。“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无话可说”,这是悲愤,“独在礼堂外徘徊”是沉痛,“只能如此”是无奈!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注意了,鲁迅先生这里用了一个特别的词“浓黑”来修饰“悲凉”,“浓黑”是看得见的,“悲凉”是看不见的,这个地方是不是用错了?实际上,鲁迅先生要用“浓黑”这个形容词来让人感觉到悲凉的广大无边,就像浓黑的夜一样。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与我的苦痛,”这里用了一个特别的词——它们,这个“它们”一般是用来形容修饰什么的啊?非人的,谁在我的痛苦面前感到快乐了呢?学者、文人、有阴险论调的人,还有什么人呢?那些丧失人性的反动政客,段祺瑞之流以及他

们的帮凶走狗——无耻的文人。

“我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我”实在是无奈呀,痛苦呀,没有办法呀,只好写这么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悲哀呀。

下面,“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末的悲哀。”鲁迅先生的杂文你们读多了就会发现,他经常把人进行归类,有这种人那种人。后面还有“苟活”的人,这里出了一个“庸人”,文章第1、2节中,提到了哪几种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样的?首先提到的刘和珍君是什么人啊?

生:烈士。

师:烈士。革命者,爱国青年。使作者尤其感到悲哀的、痛苦的是什么人呀?是“所谓的”,“所谓”表否定,一般在名词前面加所谓,在情感色彩上是否定的意思。“所谓的学者和文人阴险的论调”是对学者文人的否定。“但是”,鲁迅先生这里说了,“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这个世界上,“庸人”是绝大部分,勇敢的革命者却是少数。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老天爷啊,它常常是替庸人在着想,时间一长,这个血色就会变淡,人们的心情也就会慢慢地平淡下来。原先那么激动,那么悲愤,慢慢地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这几个烈士,这些学生的鲜血就会被人们渐渐的淡忘。所以鲁迅先生用“庸人”这个词。在这里也表达了一种情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悼念!

师:悼念,怀念,悲痛!对阴险的学者文人是什么态度啊?“尤使我感到悲哀”,愤怒和谴责。对“庸人”呢?“庸人”善于健忘,没过几天他们就把这件事情忘了,大部分民众也不会像鲁迅先生一样感受那么深切,所以对他们的感情,作者是批判。

鲁迅先生在《无花的蔷薇》里就这样写过: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资金。可以比较长久的养育子孙,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的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这表明了鲁迅先生对社会进步,民众觉醒,社会变革,还是有信心的。

师:看下面的话,这是很难理解的几段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个“直面”啊,就是直接面对,“真的猛士”是指有勇气的真正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是指在反动统治者旗下的黑暗现实。“正视”就是正眼看,勇敢面对,不漠视,看了只当没看见叫“漠视”,“淋漓鲜血”表明在革命过程中付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字指代的是谁啊?猛土!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是什么意思呢?“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啊?

师:他们为什么而哀痛呢?说他们是哀痛者,又说他们是幸福者,他们为什么而哀痛啊?像刘和珍这样的学生,她为了什么而哀痛呀?

生:邪恶的旧社会。‘

师:为邪恶的旧社会而哀痛。这个回答不够准确,请坐!这位同学再说说,他们为什么是哀痛者呢?

生:他们哀痛是由于国家十分混乱黑暗,反动政府统治下的这个社会像是没有出路一般,但是人们还没有觉醒,还很麻木。

师:他们为黑暗的社会而哀痛,是不是啊?忧国忧民而哀痛,是不是?非常准确。为什么又说他们是幸福者呢?说他们是幸福者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说一说?好,你说!

生:是因为他们看到那些反动统治的黑暗啊,不像那些庸人一样。

师:哦,他们拥有一双犀利的眼睛,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因此他们是幸福者,是不是?

生:是。

师: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些革命者,这些勇士,这些真的猛士,他们有一种为社会去付出、去牺牲而感到自豪的心理,有没有?

生:有。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讲过的秋瑾也是,死的时候31岁,她从日本留学回来,计划与徐锡麟一起发动起义,结果被叛徒告密了,被抓的时候,她说:“革命的同志你们先走。”什么叫幸福者啊?这就是幸福者,他们为社会的进步,民众的利益去牺牲而感到骄傲和幸福!

这些爱国志士,看到社会的黑暗,忧国忧民而哀痛,以为人民谋幸福牺牲自我而感到幸福。鲁迅先生是歌颂他们的,“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是真的猛士,他们是伟大的。刘和珍这样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啊,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面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也就是说时间一长,猛士的鲜血就会被占国民中大多数的“庸人”忘却了。“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人们好死不如赖活着,活得没有骨气,没有尊严就叫“苟活”!“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家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鲁迅先生的话里面有一种对文化改造的声音了?他觉得这样的世界。无法活下去了。一个真的猛士精神得不到张扬的世界,人活着只能

苟且偷生。“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因此,“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写东西干什么?来唤醒麻木、愚昧的国民,来拯救在文化上人们普遍愚昧不觉醒的世界!

我们来研究文章里面的几段话。

鲁迅先生说:“我早已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方面,作者强烈地感觉到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艰于呼吸视听”,这个惨案已经把作者击倒了。没有办法说。一个人到了最悲愤的时候他就是无话可说。比如死了亲人。最悲的时候不是他哭的时候,而是眼泪都哭干的时候,是不是?但是,鲁迅先生又转过头来,他又说:“我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师:文章在三个地方分别讲了“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大家能发现这三个地方特别有所指吗?也就是说“我”写东西还是要写的,“我”为了什么要写?能把这三个点分析一下吗?

这个是真正的阅读和理解啊,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生:我觉得第一个他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纪念刘和珍君的事迹:第二个是表明他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惊醒世人:第三个是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写点

东西希望人们铭记住这件事情所带来的一种教训。

师:好,基本准确。除了第二个有一点问题,第一个、第三个说得非常好!你看看,作者写这句话的旁边分别有不同的句子,“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这表明作者要写一点东西,是要对死者表示悲哀和尊敬。是要悼念死难的烈士,“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个“这样的世界”鲁迅先生在另外的地方是怎么表

述的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要把“并非人间”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个旧中国改造成一个新的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好的真正的人间。因此。“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那么第二个“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什么意思呢?

是要揭露凶残者的嘴脸!让人们看到。我们改造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文化,铲除邪恶的重要性,控诉段政府的暴行,抨击文人的阴险论调,揭露凶残者。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鲁迅先生常常批评中国人善于忘记历史的教训,称之为“特别健忘”。他写的《阿Q正传》里面有一个细节。阿Q去调戏吴妈,挨了一顿打,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回来,吴妈还在赵老爷家里闹,哭哭啼啼的,好多人在劝她,看热闹,他突然忘记了自己对吴妈干了什么事,还说:“好看,他们(指吴妈、赵老爷等人)在干什么?”看见赵太爷抡着杠子要打他,他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情与“我”有关,逃跑了。特别地健忘!他干的坏事立马就忘记了,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必然要重复苦难。一个特别健忘的民族尤其容易重蹈覆辙,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必然寡廉鲜耻!你们想想看,鲁迅先生是不是站在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说的话?“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因此。“我”要写一点东西了。

师:事实上,“三·一八”惨案因为鲁迅先生写的这一篇文章。而被历史深深的记住了。中国该发生了多少杀人的事件,多少惨案?没有几个我们今天还记在心灵当中的,或者被后人记住的。我们给很多学生讲历史上一些杀人的故事,大家都闻所未闻,张献忠杀人如麻,是不是?他的部队,没有粮食。给战士分的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人腿子!再给每位士兵发盐,就是腌肉的盐,每个士兵身上背着人腿子,想想看,多残酷!这样的历史都被我们忘记了。很多人都忘记。所以这里有写点东西的必要,是干什么啊?实在是有唤醒麻木的国民的必要。要人们来牢记这样的惨案,要唤醒庸人。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性的纪念文章,它的伟大意义在于三个打通和连接,我后面要专门讲这个问题,一般性的纪念文章达不到这个高度。

师:好,下面我们来总结这篇文章在抒情方面的重要特点。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抒情。鲁迅先生在这里抒情的方式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这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所以今天我要重点讲的就是这篇文章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师:首先,请大家看这段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有没有把自己摆在老师的位置上?

生:没有。

他勇于解剖自己,对于逝者表示出极大的尊重。对于纪念。他没有浮泛更没有旁观,而是用他的心和情、悲愤和挚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更多、更深广的内容。他的思想和情感渗入其中,他把他所能感受到的行诸笔墨,让人看到真正思想者的心灵的苦痛与挣扎的具体情状。

第一,表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自我形象。作者控诉凶残,纪念死者。并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面,而是把这种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这就获得了一种高度。哲学家认为这样就获得了无限的诗性。什么叫“无限的诗性”呢?我们用歌德的话来解释一下,他说:“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显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诗和哲学。”这篇文章使我们感觉到鲁迅先生不是在纯粹地发泄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这种感情和深广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因此,获得了高贵的品格,叫做“无限的诗性”。一个泼妇也会释放感情,她在街上骂街,把地上踹个坑。这也叫抒发感情,但是它不叫诗,为什么?它缺乏一个致命的东西——同理性结合。什么叫理性啊?就是对这个事情的原因、性质、特点、远景、价值的判断,这样的思考,就叫理性。

这就使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行文上有了一个突出的特点:一个真正思想者真诚地袒露他的思想。他讲了很多话,其实,都是重复的。但是,我们读的时候并不觉得是在重复,是不是?而是觉得他是在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鲁迅先生小说《祝福》里面的祥林嫂,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叼走了。她最后变得有些疯了,反复地向人讲:“我真傻,真的,我真傻,真的。”一个被

生活整得死去活来的人反复重复着一句话,但是我们不嘲笑她,觉得她怎么样啊?她是在抒情。对不对?鲁迅研究专家正献永在《鲁迅杂文艺术论》中这样说:“他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满腔悲痛和义愤用烈火般的岩石喷射出来,形成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并结情为理,化为深刻的哲理韵味和汪洋恣肆的风格,他指着反动派的鼻子怒斥:“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个个脸上有血污……”这是本文抒情上的一个最大特点。

师:我们发现这篇文章行文上有一个重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反复诉说!

师:聪明II有学者概括为“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我觉得很深刻!你看,“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毯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反复地讲,“我要写点东西”,“我有话要说”但是没有话说,无话可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这是个什么逻辑?是不是觉得有点像疯子一样?为什么鲁迅在这个地方会表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呢?下面,我们把视角延伸到鲁迅先生那个时期正在研究的魏晋文人身上。鲁迅既发现了魏晋时代环境与文人的内在觉醒之间的深刻矛盾。同时也发现了历史的幽愤在今天仍然在延续!所以鲁迅先生在情感与气质上都与魏晋文人有几分相似!

鲁迅先生在同年的四月二十六号在厦门大学作了一个著名的演讲,讲的就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以及酒之关系》。这是非常著名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魏晋时代非常值得研究。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来研究一下魏晋时代的文人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

有没有同学知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最优秀的诗人是谁啊?

生:阮籍!

师:优秀。知道阮籍!现在我们就来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并读他的一首诗。史书上说:“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这个“故”是变故。大家知道,三国以来一直战乱不堪,董卓之乱、司马氏纂位之乱,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那些读书人,真正有名气的读书人没有哪一个能够活到自然天年,基本上都是被砍掉的。中国这个环境,尤其在动乱的时代是相当糟糕的。庄子就讲,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是什么?四个字——“免于刑焉”。(此四字板书在黑板上)不要被别人砍了!大家知道庄子生活的那个国家。宋康王非常残暴无道,而且统治了52年。52年对庄子来讲是整个人生啊,庄子82岁时,宋康王才死掉。82岁以后还能干什么?魏晋时代的文人所处的这个时代也就是这么凶险!

而阮籍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可惜呀!不能与时代合拍,为什么?他内心觉得自我的尊严最重要。人的自由最重要,他平生最反对的就是违心的去巴结逢迎别人。他非常率直、率真,所以他不能参与世事。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喝酒来麻醉自己,“酣饮为常”。这是《晋书-阮籍传》记载的:“文帝为武帝求婚于籍”,阮籍虽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见不同。但他处世十分谨慎。当司马昭为司马炎向阮籍提亲求婚时。阮籍当然不能同意这样的亲事,但直言拒绝又容易招来祸害。于是,阮籍便大醉六十天,使司马昭一直没有开口的机会,终于作罢。上门来提亲的人连跟他讲话的机会都没有,“不得言而止”。

但阮籍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有一句名言:岂效穷途之哭!这个典故就来自于这里。他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有时候率意独驾,一个人驾着一辆马车,不由径路,不知道往哪里走,也不管往哪里走,拼命地跑。跑到车迹所穷的位置。在那里大哭一场然后回家,这就叫“穷途而返”。表达他内心痛苦到极致,但是又没有办法表达的情状。下面我们来读一下阮籍的这首《咏怀诗》,阮籍给后人留下了87首诗。其中有82首是写自己痛苦无奈的心态的。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我们把它齐读一遍。“夜中不能寐”,一起读!

师:一个人不能摆出一副与内心两样的价值去伪装自己,去教训别人。应当喜怒哀乐。尽其所欲。如果是这样一个文人,夹在政治漩涡当中,既想保全自己的个性,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又不愿被人杀害。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阮籍有时候说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是他们当时的心态。他常常是“夜阑酒醒,难去忧畏,逶迤伴食,内惭神明。耿介与求生矛盾,旷达与良知互争,悲凉郁结,莫可告喻。对天咄咄,发为诗文”这就是他痛苦的深沉状态。

而鲁迅先生呢?他是对魏晋文人人格觉醒的最早发觉者之一。因此,鲁迅先生和他们的气质有几分相似。鲁迅先生另外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写5个青年革命作家被国民党秘密枪毙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鲁迅先生在那篇文章里面也举了魏晋名士向秀的例子,年轻的时候读了向秀的《思旧赋》,不知道他为什么刚刚开头便又刹了尾,鲁迅先生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魏晋的文人是不敢讲,是不能讲啊。这种苦闷尤使有鲁迅先生这样的体验的人所深味呀!所以我们发现鲁迅先生的这种忧愤的情感和历史上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

师:第三,这篇文章在抒情上的可贵,就在于把现实的悲剧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勇士的牺牲与国民的觉醒连在一起,把眼前的哀悼与严肃的思考连在一起!三个连在一起,是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很伟大的地方。这也是文老师最近才总结出来的。

为什么伟大呢?我们看了很多回忆纪念文章。都是从“我”和“他”两个私人的角度来写的。如“我”纪念“我”死去的爷爷,“我”爷爷多么关心我。可是没有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化进步的高度,所以说这“三个连接”很了不起,这就是鲁迅文章的高度。鲁迅的视野和眼光远远不局限于一个局部。一个个体,而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他将考虑的问题上升到中华民族的高度,因此他在用词上面就特别强调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离骚》之所以伟大而成为文学的经典,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于表现了屈原天上人间,上下求索。思之所至,悲戚啼苦。时断时续;天上地下,旷怨求索,一唱三叹。

文老师写了一首诗来试图表述独特的“鲁迅式的哀痛”:

淋漓鲜血眼前过,

呼吸艰难可奈何。

枯蕉无泪残荷哀,

秋坟夜雨鬼唱歌,

这里的“鬼”是指冤死鬼,是怨鬼,有怨气的鬼。这是鲁迅先生独特的哀痛。是“三个连接”的哀痛,不是一般的哀痛。最后,文老师还写了一幅对联来概括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意义,请记下来:

热血为证励奋勇激庸常望我同胞开慧眼

长歌当哭诉卑劣斥凶残砥吾家邦进文明

我替鲁迅先生总结了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的同胞们啦,快快醒来吧!我的家邦,吾国吾家兮,进入文明社会吧。不要再这么野蛮了。”

师:齐读一遍!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课堂实录 一、又见鲁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师: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话讲:“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点明了他一生关注的核心问题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 一个懦弱的民族是会挨打的,一个没有骨气的民族是猥琐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鲁迅 二、重温历史 师: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请愿群众的一部血的历史包括很多青年学生在内的两百多名请愿群众惨烈地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岁的女大学生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来谴责邪恶的统治者警醒国人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去缅怀那些烈士,领会文章的深意重点放在体味作者的情感上面,这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师:3月18日,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事件发生以后,著名作家刘半农和作曲家赵元任作了一首歌: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师:表达了国人的义愤,说我们的政府“甘拜异种作爹妈”,我们要“枭其首”,要革命 师:使鲁迅先生尤其气愤的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像陈西滢之流,居然说学生“受人利用”“作了无谓的牺牲”,他们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即刘和珍、杨德群等人,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对爱国青年作这样的评价,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总结人物品质,体会作者的评价。(重点)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作者情感,理清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感受鲁迅愤怒如火、哀心如海的胸怀,学习鲁迅充满正义感、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心性。(难点) 3、结合全文和段落的语境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难点)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情之情。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了解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分析人物 阅读课文,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概括段意,总结人物品质;品读作者的评价和情感。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作者介绍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4.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5.散文集:《朝花夕拾》 6.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二、朗读课文,掌握下列字音 屠戮lù寥落liáo 长歌当哭dàng 殒身不恤yǔn xù 菲薄fěi 踌躇chóuchú桀骜jié’ào 立仆pū 租赁lìn 黯然àn 噩耗è惩创chuàng 不惮dàn 喋血dié尸骸hái 浸渍zì 干练gàn 攒射cuán 三、分析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本文写了什么? 纪念刘和珍君,评述“三一八”惨案,表达了作者的“悲哀”和“愤怒”之情。 2、纪念刘和珍君,哪里是写刘和珍君的部分?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什么特点?作者有怎样的评价和情感?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先找出刘和珍的每个方面的行事,不要遗漏,再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录课文关键语句,有的要点则是对课文语句进行改造或补充后形成。2、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有时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如刘和珍既是温和的又是英勇的。品评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相结合。如刘和珍身上具有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是和平年代的青年所没有的特点; 参考答案: 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2、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学校开除,甚至强拖出校; 3、来听我的讲义,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4、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历史幽愤的现代回响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执教:文勇评点:孙绍振 时间:2009年10月 班级:华师大一附中高一(16)班 【孙绍振评点】 当前语文教学的潮流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规定情景,进行对话。但是,文本并未得到深入的理解。王荣生先生指出热衷于如何教,而不知教什么。就成了当前的最大问题。造成这种偏颇的原因是北欧教育思想的教条主义,以为只要把学生主体调动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在这背后,有一个最大的误解乃是教师水平是足够的,问题只在方法观念。近十年来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醒我们,只有知道教什么,才能确定如何教的途径。老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语文教改成败的关键。而对文本的理解,每深入一步,就要求老师的学识增加一份。在这方面比较清醒,在文本的钻研中提高学养,至今还不是多数。文勇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可爱、可喜、可贵。就在于不时有学养和才智的闪光。《记念刘和珍君》,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阅读肯定是有难度的,多媒体的运用并不一定降低其难度。这里,迫切需要的是学问。没有学问,滥用对话。只能在感知的平面上滑行! 文勇在课堂上,显示了他的学养。首先,是还原历史语境,把时代背景交代得很清楚。其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感性材料:这里有陈西滢的言论、赵元任的歌曲、还有鲁迅差不多同时写作的《无花的蔷薇》等等。有了这些,就是不用太多对话,学生也不难感觉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 如果仅满足于这些学问,那还不能成其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因为光有学问,也可能是僵死的知识,毕竟历史太遥远了。文勇的才智表现在把学问变成了现场的、感性的、带着自己生命化的体验的语言。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核心指向归结为“立人”,这就缩短了历史的距离。他引用了钱理群的话:“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情——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他说,请记下“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魂”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这就抓住了本文的思想纲领。 但是思想纲领如果不落实在文本的解读上,则仍然是空热闹。 文勇的学问,不但在于提供知识背景。更在于对文本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提出了鲁迅这篇杂文在抒情上的独特之处,富于创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两个观点:第一,鲁迅这篇文章,把“情感和理性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这就获得了一种高度。”还用歌德的话来解释说:“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显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诗和哲学。”第二,反复诉说。“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都是很有见地,对学生又是很有启发的。 【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册教材中对大家来讲最难的一课:《记念刘和珍君》。我为什么说这篇课文是本册里面最难的呢?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的确与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是有中学生说嘛: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笑)

高中语文部编版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赏析 一、内容结构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和归纳七节要点。 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蝶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提示:第一段(l、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叙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二、探究总体思路 可以分两个层面来探究。 1.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这就是全文的整体思路。 2.第二层面。(1)关于写作缘由,思路分两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先说为纪念死者这一面,再说为使庸人不致忘却,揭露反动政府罪行,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种的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话,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②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 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括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是“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得一驳,只能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悲、憎恶、鄙弃。作者写刘和珍的斗争,又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置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惨案的意义。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肯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且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枣庄八中南校高二语文组王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PPT) 齐读“课前小积累”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有一天会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话是形容谁的吗? 生(齐):老师 师:是呀。老师“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今天我们就共同领略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的老师的风采。 (PPT) 梁实秋(1903——1987) :号均默,原名梁冶华、梁秋实,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师: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

1 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板书)。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预习的成果: (PPT) 1.给下面加点的字的注音: 有棱有角椭圆形狞笑 油渍瓢淘汰 鼾声敷衍鼻涕 荪琅琅上口胡诌

人教版-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执教:凌宗伟 班级:高二(4) 课时:共一课时 课型:长文短教 时间:2011.10.07 整理:曹伟娟葛杨红 师:你们语文老师实在厉害,都是踢球的高手,从语文组长刘进老师开始。为什么这么说?这一学期,我给语文组提了个要求——教材上的每篇课文最好用一两课时上完。后来我对语文组老师说“这一周我给大家上课”。他们就帮我挑了这么一篇课文,估计他们想,你要让我们一课时上完,今天就看你一课时怎么上《记念刘和珍君》。说实话,我也是踢球的高手。为什么?书下面有注释,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答案教参、网络上都有,这些就不讲了。我今天上午在家里梳理了一下,注意了这么8句话(黑板上板书),那么今天要给大家讲什么呢?等会我们上课的时候就会知道了。阅读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要在看似矛盾的文字当中寻找合理性,同时又要在合理性当中寻找矛盾。(板书) 师:上课! 生:起立、立正、敬礼。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记念刘和珍君”,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君”? 生—:对刘和珍的敬称。 师:我们习惯上用“君”表示对人的尊敬。除此之外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思考、互相交流) 师:(引导)刘和珍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女的。(异口同声) 师:我们一般用什么尊称女子?比如我们讲话“女生们,先生们”,尊称“女士”。同时刘和珍君又是一个在抗议当中被枪杀的,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她应该是什么? 生:烈士!(异口同声) 师:那为什么不说“记念刘和珍烈士”,而是“记念刘和珍君”?我讲她是“烈士”或“女士”是不是也很合理呀? 生二:表示女学生在鲁迅心中的地位。 师:什么样的地位? 生二:非同一般。 师:如何理解这个“非同一般”?例如我称张文质,不称“张文质老师”,也不称“教授”,我就称“文质君”,或者称“先生”。这是对他的尊重,同时我也有别的用意。君最常用的意思是“君子”。有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请大家现在查查字典。 生:(拿出字典查) 生三:古代是指地位高的人,现在是指人格高尚的人。 师: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女士”有没有这个意思?“烈士”有没有这个意思? 生:没有。(异口同声) 师:所以不要小看这个“君”,参考资料上就认为是敬称。其实不仅仅是敬称,它除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的敬意,更说明了了刘和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看上去“君”很合理,是个敬称,但是你回过头来一想,为什么不是女士,为什么不是烈士,而是君呢?这是一个矛盾。于是回过头来再研究这个词义。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学大师、文学巨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含答案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树人”需要鲁迅 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仰天胁息坐长叹”。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既浅显的?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树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一、学习目标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练习

记念刘和珍君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及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长歌当.(dàng当作)哭桀骜.(ào不顺从) 喋.(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血 B.立仆.(pū倒下)惩创.(chuāng创伤)殒.(yǔn死亡)身不恤 C.尸骸.(hái 尸骨)攒.射(zuán 聚拢)菲.薄(fěi 微薄) D.租赁.(lìn 租借)抹.杀(mǒ勾掉)桀骜.(ào 不顺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落暗然永葆生机洋洋洒洒 B.屠戳菲薄毛骨悚然广有羽翼 C.俳徊编辑默无声息惊心动魄 D.蹂躏噩耗焦躁不安拖沓累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③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 ④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A.奋然黯然欣然毅然 B.毅然黯然欣然奋然 C.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D.欣然奋然毅然黯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会画,你偏叫我画,这不是赶旱鸭子上架 ......吗? B.面对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看着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他下决心做个悬壶济世 ....的企业家,援助那些失学的孩子重返学堂。 D.做学问需要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是不行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被这位老学者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C.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D.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所决定的。 二)点击课堂 6.鲁迅先生为在“三·一八”惨案中死去的刘和珍等青年写下了这篇纪念性的文章,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师:今天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 生:老师,写错字了。 师:“记念”等同于“纪念”,因为鲁迅那个年代白话文刚刚兴起,没有今天这么规范。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有特殊含义,大家感兴趣可查阅资料。 (继续板书)作者是鲁迅 现在,我想请咱们班最能代表男生意愿的男生一位,最能代表女生意愿的女生一位来做一道填空题。大家先选,我来出题: 我鲁迅先生 我鲁迅先生的作品 男同学请在横线上画微信表情,女同学在横线上填一词语。要求写真心话。 (学生很快写好了) 我(双目仰视的表情)鲁迅先生(无法粘贴表情) 我(无言以对的表情)鲁迅先生的作品 我尊敬鲁迅先生 我读不懂鲁迅先生的作品 师:请男同学解释一下你画的表情的含义 生:我双目仰视鲁迅先生,我无言以对鲁迅先生的作品

师:这两位同学能代表大家的想法吗? 学生笑着点头。 师:我的学生读不懂鲁迅,鲁迅故乡绍兴的孩子们也这样吗?不应该啊! 有学生说:惭愧惭愧 师:那这节课我用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阅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能不能读懂?好吧! 同学们,从题目我们得到哪些信息? 生(七嘴八舌):记念说明这个人死了, 刘和珍君,是刘和,珍君,两人,还是怎么回事? 师:刘和珍是人的名字,君是对她的尊称。那这个人应该是不一般的人,因为鲁迅写文章纪念她。那我们先来读课文。我想请七位同学来读,愿意读的请站起来。 (学生很配合) 好,每人读一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划住有刘和珍三个字的句子,当然用代词代刘和珍的也划住。 学生按序读课文,老师在其读完后,纠正读错的字,读错的句子,表扬读得好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读大家划住的句子(下面是课文原句) 1、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2、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3、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教案(系列四)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教案(系 列四)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研讨课文,揣摩重点语句 一、研讨一、二节 、二小节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祭奠烈士 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唤醒庸人 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①青年的牺牲,使我悲痛万分艰于呼吸视听; ②所谓“文人学者”阴险论调,又使我的悲哀出离愤怒。

这样写既揭露了政府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二章,提到了哪几种人?他们对烈士的态度如何?作者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真的猛士程君等人 悼念、悲痛、怀念悲 所谓的学者文人反动势力 阴险、诬蔑愤愤揭反动当局 愤斥文人嘴脸 庸人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愤批庸人麻木 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庸人”是些怎样的人?鲁迅为什么很注意他们的存在? 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这是造成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那么庸人呢? 社会中那些无恶意的闲人,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他们善于遗忘,善于麻木自己的精神,偷生在这黑暗的世界;对于他们,革命者的牺牲的惨痛最后只会成为饭后的谈资。非人间依然能维持,在于庸人太多。 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拯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人教版高一语文 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但是刘和珍、杨德群等青年在反动政府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至今令人佩服。 ②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冷静地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④刘和珍等进步青年在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先生忍不住内心的悲愤,提笔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记念刘和珍君》。 ⑤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创造,无疑都取决于艺术家们苦心孤诣、孜孜不倦地耕耘和探索。 ⑥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褒贬误用。②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使用正确。③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④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此处应该用“骇人听闻”。⑤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使用正确。⑥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请教。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鲁迅说,“看客”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这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被看者给看客提供了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B.我将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C.在不少省份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D.大学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开设的人文素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精品资源]文本解读:鲁迅专题学习之《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教学设计 吴泓

文本解读:鲁迅专题学习之《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教学设计吴泓 吴泓文本解读:鲁迅专题学习之《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教学设计吴泓吴泓工作室 鲁迅专题学习之《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教学设计 执教者:深圳市新安中学吴泓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提问。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他的忧思或者困惑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理清文脉,解读心境 理清文脉,即把握这种似断实连的片断式的行文方式,抓住写还是不写,说还是不说的矛盾,解读鲁迅先生在特定背景下的特定的心境。 二、理解文中猛士、庸人等重要词语的含义 抓住文本描写刘和珍君的有关片断,概括刘和珍君的精神品质,研读文中充满议论与抒情色彩的句子,探讨猛士、庸人的内涵及特点 注:过程一、二由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在这一节课上课前阅读本教学设计附录的三篇文章。注意:三篇文章仅供参考。 三、探究文字背后的忧思或困惑,尽可能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学生提问 (2)师生讨论 (3)教师总结(介绍专题学习的大致过程,重点介绍文本阅读的策略及在专题学习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附录三篇文章: 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 钱理群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教材,有关的参考资料数不胜数,关于文章的内容、结构与语言的分析已经十分深入细致,似乎已无文章可做。要想在山穷水尽之中发现又一村的新境界,恐怕得变换我们阅读、思考的思路、角度与方法。本文即试图作一个试验:引入鲁迅的兄弟、同为现代散文大家的周作人所写的同一题材的散文:《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作一次比较阅读。而且我们的分析重点将不放在思想内容的比较上——尽管此时周氏兄弟已经失和,但就思想倾向的主要方面而言,两篇文章毋宁说是同大于异的,无论是对爱国学生的同情与赞颂,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谴责和抗争,对所谓学界名流诬陷的义愤与揭露,以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强调,对请愿之举的保留……都是惊人的相似,真正的差异倒在于周氏兄弟有着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由此而产生不同的文章风格。我们的比较,就从这一角度切入。 (—) 两篇文章都从写作心境写起。周作人在《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一文开头就以平实的语气陈述自己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心绪的变化:先是由于逐个增加的悲惨人事堆积在心上,既多愤激,又存期望,心思纷乱,摆脱不开,什么事都不能做,自然也无以作文。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时间的距离,使人们从最初的愤激中冷静下来,抛却了无益的幻想,不再说彻底查办之类的梦话,也就将心思收束到对于死者本身的思考,终于可以执笔作文,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平心静气自然含有某种反语成分,周作人其实也并不能真正平心静气。但已经从事件本身升华、超越出来,进入理性思考,却也是事实。感情经过理性的

2015秋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

记念刘与珍君(课时1)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与解释都对的一组就是 A、寥落(liào 稀疏) 黯然(àn 昏黑) 攒射(cuán聚,凑集) 喋血(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 B、浸渍(zì浸) 噩耗(è惊人的) 不惮(dàn怕) 立仆(pū 倒下) C、菲薄(fēi 微、薄) 踌躇(choú chù犹豫) 血痕(héng痕迹) 赁屋(lìng买) D、长歌当哭(dàng 当作) 殒身不恤(xù畏惧) 桀骜(jié’áo性情暴烈) 屠戮(lù合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是 A、惨淡诧异间牒欣然前往 B、与蔼编辑惩创殚精竭虑 C、暮霭立仆流言暗然神伤 D、流逝踌躇凶残绝秘文件 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唱起的那首《赞诸葛》真就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她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她名垂万古。 C、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D、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4、下列句子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就是 (l)她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_______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2)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________在她的灵前吧! (3)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______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与蔼的旧影。 A、暴发呈献微弱 B、爆发呈献微漠 C、爆发奉献微漠 D、暴发奉献微弱 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就是 A、1926年3月18日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就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就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 B、鲁迅先生在《空谈》一文中这样说:“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 C、从表面上瞧来,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者之间似乎没有连裆瓜葛,但就是,从实质上瞧,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就是合谋的。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赛课定稿)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胡耘学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2、学会在语境中抓取关键信息,理解体现作者理性思考的重点语句; 3、把握作者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升华过程,并理解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和革命性。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2、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和革命性。 教学难点: 1、领会和把握作者深沉的悲痛和愤怒之情; 2、理解和体会文章中体现作者理性思考的语句含义; 3、理解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和革命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解题: “记念”一词与现代汉语的“纪念”,写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怀念”之意。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 二、梳理行文思路: 1、请学生谈自己怎么写纪念类的文章; 2、明确指出本文的行文思路:紧扣“纪念”,展开全文。 第一部分:我要纪念(第1、2节) 第二部分:怎么纪念(第3、4、5节) 第三部分:为什么纪念(第6、7节) (1)请学生在第一部分中找出“我”想纪念,“我”要纪念刘和珍的三句话。 明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请学生指出作者在第二部分是怎么纪念刘和珍的。 明确:①回忆音容笑貌,追溯交往过程②记述刘和珍的遇难经过(老师点拨:这个遇难的场景实际上用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驳斥走狗文人的流言) (3)请学生根据第三部分的内容说出作者为什么纪念刘和珍。 明确:①总结请愿教训②评述烈士死难的意义 三、梳理情感线索: 点明:作者的行文思路也正是作者的情感脉络。 悲痛→愤怒→理性思考(感性→理性)

高中语文学案5: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基础梳理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徘徊..( ) ②菲.薄( ) ③黯.然( ) ④惩创.( ) ⑤屠戮.( ) ⑥愤懑.( ) ⑦尸骸.( ) ⑧攒.射( ) ⑨桀骜..( ) ⑩殒.身不恤( ) ?长歌当.哭(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仆??? ?? 立仆 女仆 ②当??? ?? 长歌当哭 理当如此 ③干??? ? ? 干练 毫不相干 ④菲??? ? ? 芳菲 菲薄 ⑤血??? ?? 血痕 血淋淋 ⑥薄???? ? 薄弱 薄荷 薄饼 2.辨形组词 ①????? 翼 冀 骥 ②????? 黯 谙 喑 ③????? 惮 禅 掸 ④????? 喋 堞 谍 3.词语释义 ①寥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洋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微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桀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尸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惩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有人说高中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而我今天选择了迎难而上,说课的课题是周树人即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将从教材简介及处理,教法学法及依据、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和评价与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话题下的一篇悼念性散文。它与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和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共同奏响这曲生命的赞歌。本文作为一篇抒情性极强的战斗檄文,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将对战友的爱,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渗透于全文,使文章不仅有着巨大的思想深度,而且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训练学生鉴赏散文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学会阅读名家名篇。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充沛,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必修二必修一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对阅读较复杂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写作时代久远,加上本课文学语言的艰深,对我们的中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 依此学情,制定目标从整体感知与初步鉴赏入手,由浅入深,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逐步过渡到到学习刘和珍为革命献身的可贵精神,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①.掌握生词的词语的含义 ②.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能力目标 ①.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专家、同行们: 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第一课。作者鲁迅先生饱醮热血,用愤怒的笔调控斥了反动派,表达了对爱国青年的沉痛悼念,对国民无知的呐喊。文中作者感情忧愤,爱憎分明,是一篇经典的写人散文。 其次,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很强的感性认识能力,且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这个时候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为心中的梦想坚持奋斗。 根据前面的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重点字词含义,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背诵重点段落。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接下来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学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是阅读较复杂的课文,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理解重点词句,然后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欣赏文本过程中也注意培养他们散文鉴赏的能力。 第五,说教法与学法。 散文的教学应重视散文对学生的感悟和熏陶作用,所以我将引导学生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去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据此,教法上以诵读法、讲授法为主。配合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大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法上以探究法、讨论法为主。由于鲁迅的文章较为难懂,学习的过程中将采用评点阅读法,在点评词句的过程中学习文本。 第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营造气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