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纲要第六章练习题

纲要第六章练习题

纲要第六章练习题
纲要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战时期,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忻口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凇沪战役

2.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A.洛川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八七会议

D.十二月会议

3.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

军事行动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凇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4.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是在()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持久战》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5.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是()

A.一二九运动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一运动

6.1942年,延安整风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

7.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

A.洛川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八七会议

D.十二月会议

8.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党的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八大

9.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10.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

A.七大

B. 六届六中全会

C.六届七中全会

D.四大

11.1939年2月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大后方的工作,南方局书记是()

A.林伯渠

B.刘少奇

C.周恩来

D.董必武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理论是()

A.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13.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

A. 9月2日

B. 9月3日

C. 8 月15日

D. 10月25 日

14.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

A.七大

B. 六届七中全会

C.六届六中全会

D.四大

15.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台湾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时间是在()

A.1945年10月25日

B.1945年 9月3日

C.1945年 9月2日

D.1945年 8月15日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先后组织了一系列大战役()

A.凇沪战役

B.忻口战役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西安事变

B.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间势力主要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

B.开明绅士

C.地方势力派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D.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A.大资产阶级占1/3

B.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

C.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

D.共产党员占1/3

6.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毛泽东在这一阶段撰写的主要著作有()

A.《新民主主义论》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 实事求是

D. 党的建设

8.1942年,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官僚主义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9.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

指()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10.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官僚主义

D.宗派主义

三、辨析题

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五、论述题

1.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是怎样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其意义如何?

2.怎样认识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3.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基本经验与主要原因?

第六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6.A

7.A

8.B

9.B 10.B 11.C 12.C 13.B 14.B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CD

3. ABC

4.ABC

5.BCD

6.ABD

7.ABD

8.ACD

9.BCD 10.AB

三、辨析题

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第一,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英美派,他们有可能参加抗日民族战线。而另一部分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亲日派是中华民族的敌人。

第二,根据上列理由,不能笼统地说,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第一,从世界意义上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二,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

第三,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第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第四,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第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日军装备优良国军装备落后的情况

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

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

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抗战后期,由

于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总的来说,中国

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

胜利。

五、论述题

1.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是怎样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为了将丰富的中国革命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著作。

第一,毛泽东首先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主要特征以及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他阐明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第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这个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地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2.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从军事学一般意义上看,游击战是配合正规战,是辅助形式的作战形式,但是,在抗日战

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第一,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

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

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

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

第三,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

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第二,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2015《纲要》参考复习题

100期七年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参考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答:性质:变法维新,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实行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进而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历史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国家体制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 4)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 4、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及戊戌维新运动之间的历史关联性。 答:从事件角度阐述:洋务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兴起的, 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洋务运动的失败开始要求变法的。 从发展角度阐述:《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到思想文化层次向西方学习。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结局 答: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结局:前三个均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6、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答:主要内容: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内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廷专制政权,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一、单选题 1、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A. 张作霖 B. 冯玉祥 C.张学良 D. 冯国璋 2、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废除议会制度的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军政纲领》 D.《训政纲领》 3、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急剧地膨胀起来并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的是 A. 外国资本 B. 私营资本 C. 民族资本 D.官僚资本 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B. 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 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 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5、邓演达在1930年8月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乡村建设派 C. 中国青年党 D. 中华职业教育社 6、1930年8月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梁漱溟 B.邓演达 C. 黄炎培 D. 左舜生 7、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组为 A. 中国青年党 B. 中华职业教育社 C. 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二、多选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是反对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 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2、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 买办资产阶级 D. 下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派 C.中华职业教育社 D.中国国家社会党 三、简答题 1、国民党南京政府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一是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将广大人民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3分)二是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并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3分) 2、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基本主张。 一方面不甘心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妥协,不赞成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企图在反革命的国民党和革命的共产党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3分)在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3分) 四、论述题 1、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 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的。从根本上说,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2分)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入绝境。(3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并同外国帝国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考试练习题

幼儿教师《纲要》考试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是()。 A、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 B、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C、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D、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2、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使之体验 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挥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4、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A、领域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5、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6、《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内容与要求”说明了()。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 D、该领域教和学的主要特点 7、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和()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A、技能训练 B、形式多样 C、人数众多 D、新颖独特 8、幼儿园应与家庭和()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中学 B、大学 C、社区 D、社会 9、《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但不包括()。 A、终身教育的理念C、“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B、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10、幼儿园工作首位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 A、促进幼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B、促进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使幼儿获得快乐 D、促进幼儿的健康 二、填空 11、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价值,二是()发展的价值.。

纲要题库-第五章(10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试题库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1.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性质已发生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C ) A.与旧军阀政权一致 B.资产阶级政权 C.一个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的政权 D.代表反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2.1928年底,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全国的确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C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3.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集团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A )多人。 A.31万 B.2.6万 C.5.7万 D.1万 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下列的哪个事件(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 湘赣起义 5.下列武装起义中,哪个率先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B ) A. 湘赣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 C )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从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原则,成为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的事件是( C ) A. 湘鄂西起义 B.古田会议 C.三湾改编 D.南昌起义 8.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的起义是( B ) A. 八七会议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9.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应遵循什么根本原则( C ) A.农村包围城市原则 B.依靠群众进行革命 C.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D.统一战线的原则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精心总结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广大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 (二)、清未“新政”及其破产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新政”的内容:一、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二、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四、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2、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其破产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钦定宪法大纲》。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清王朝封建统治,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并非真正向资本主义迈进的立宪,不仅引起立宪派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的矛盾。清政府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下半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895年10月孙中山决定发起广州起义,由于消息事先走漏,起义失败。 1900年10月孙中山又在惠州起义,最终失败。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有能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重要的有黄兴—华兴会,蔡元培—光复会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政治革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试题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第一,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方向。 第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民主力量的支持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纲要练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 (单选、多选、辨析) 专题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 1.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 )。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 2.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 C )。 A.儒家思想 B. 君主专制制度 C. 宗法家长制 D. 道家思想 3.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 政治控制 B. 军事侵略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4.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 日本侵略军 B. 俄国侵略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5. 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 B )。 A. 赔款 B. 把持中国海关 C. 制造舆论 D. 进行宗教宣传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7. 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总根源的是( A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8.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9.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更根本原因是( A )。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 1.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 ABC )。 A. 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B.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 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传播西方文明 2.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 ABCD )。 A. 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B. 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C. 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 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 ABCD )。 A.买办 B.商人 C.地主 D.官僚 4.近代工人阶级的来源主要是( ABC )。 A.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B. 城市贫民 C.城乡破产失业的手工业者 D. 雇农 5.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近代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BC )。 A.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思修题库第五章分析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在阐述“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时指出: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这种现象表明人类的公共生活( B )。 A.正在变得越来越窄小 B.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 C.正在变得难以控制 D.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教材这段话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虚拟性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没有秘密可言。”教材这段话阐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B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普遍性 4.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之( C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不确定性 5.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这就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D )。 A.活动范围的普遍性 B.活动内容的复杂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C 5.A 6.C 7.C 8.D 9.D 10.C 11.B 12.B 13.C 14.A 15.B 16.B 17.B 18.B 19.D 20.C 21.D 22. A 23. C 24. A 25.C 26.D 27. D 28.C 29. A 30. B 31. 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 4. ABD 5.BCD 6. ABCD 7. ABD 8.ABC 9.CD 10. ABD 11. ABC 12.BCD 13.BCD 14.ABC 15.ABCD 16.ABCD 17.ABC 18.AC 三、简答题 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参考答案: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答: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 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

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从1904 年开始,出现了10 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3.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4.简述三民主义的影响 答: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5.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内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4.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级,他们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B.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5.近代中国历史上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国民党 6.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A.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7.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始终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C.反帝反封建 D.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8.《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封建势力的反对 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D.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10.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若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1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这充分说明了()。 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民族工业开始同外国资本义义工业竞争

近代史纲要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 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 )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绥远 B.张家口 C.石家庄 D.通化 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5.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6.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 )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 B.30万以上 C.5万 D.50万以上 7.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8.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 A.叶剑英 B.叶挺 C.王若飞 D.周恩来 9.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 )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指导纲要试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01-03 20:02:23) 转载 标签: 杂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4、《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 5、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6、《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7、《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包括()。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支持者 B、引导者 C、指导者 D、合作者 9、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自我表现 10、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源 11、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 A、筛选、排队 B、教师反思性成长 C、提高保教质量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12、()是园所生存的基础,是园所发展的动力和取得成功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园所的灵魂。 A、生源 B、师资 C、园所文化 D、信誉 13、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A、领域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14、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3.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国民党 5.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同盟会会员B.留学生C.新军D.人民大众 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仿效欧美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南昌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 ) ①日知会②兴中会③文学社④同盟会⑤共进会⑥保路同志会 A.①⑤ B.④⑥ C.③④ D.③⑤ 10.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A.黄花岗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保路运动 D.广州起义 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3.中华民国元年是()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14.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其难以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17.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统一共和党 D.国民共进会 18.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 B.国民党力量涣散 C.袁世凯军队强大 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组织武装反袁 A.中国同盟会 B.国民党 C.兴中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第三章

第三章辛亥革命 本章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成立政党、宣传与辩论、组织武装起义等) 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本章提示 注意比较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的区别,理解革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最好途径和手段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回收利权”运动:20世纪初铁路和矿山的利权是列强掠夺的重点。中国人民开展了回收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3、清末新政的部分内容:1901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 4、“预备立宪”与“皇族内阁”: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904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 7、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8、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 9、革命的思想宣传家及其代表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