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唐风电公司集控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协议

大唐风电公司集控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协议

大唐风电公司集控中心建

设工程项目技术协议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大唐**风电有限公司

集控中心工程建设

技术协议

甲方:大唐**风电有限公司

乙方:

签订日期: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1.总则

1)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大唐**风电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建设工程系统及软件和硬件设备配置设计安装、调试、投运、培训及集控中心装修、数据信息及生产通讯链路建设及对外(电网公司、地方、风机厂家及相关设备厂家)协调工作等相关内容,它提出了大唐**风电有限公司对于该系统建设的最基本的需求和说明,包括系统功能、技术要求、软件和硬件功能要求、系统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设计联络会、人员培训、售后服务以及所有必需的其它事项。

2)乙方保证提供一套性能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高质量产品及相应服务,并且满足国家、行业标准及电网、大唐集团规定。

3)乙方具有所提供系统在国内外同等级信息系统、类似网络及软件功能成熟调试运行经验,满足该工程项目建设要求。

4)乙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书、说明、使用手册、软件等,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由乙方提供的所有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信)讯,以及系统所有应用软件的程序界面及系统发布信息,均使用中文。国外原生产厂家的随系统或设备而带的说明书应提供专业的中文版本。

5)合同签订半个月内,乙方按合同文件的要求,提供整体施工设计方案,同时还要提交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甲方,由甲方确认,得到甲方确认后1个月内,乙方完成全部所需设备采购工作,设备运到甲方现场,由甲方负责验收确认。

6)在签订合同后,建设过程中,甲方有权提出由于规范标准、规程和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乙方可与甲方进行商定,并根据协商结果落实并解决。

7)乙方负责该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施工、对外联系、调试和试运行工作。

8)乙方负责该系统的培训工作:提供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对甲方工程技术及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保证甲方受训人员能掌握操作和必要的维护方法,并协助甲方负责编制相关技术规程及规定。

9)最终的技术协议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双方共同签署的会议纪要、补充文件等也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2.工程概况

系统建设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助力“十三五”新能源发展战略,保障新能源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注重实效为核心,全面提高风电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支撑大唐**风电有限公司先进的、现代化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建设成为行业先进、区域典范工程项目。

公司将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风电为目标,利用灵活的平台架构,实现数据有效的存储、共享、流转;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人员、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利用尖端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在公司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逐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益。

系统建设4大中心,即监控中心、分析中心、管理中心和培训中心。监控中心实现对风电场系统运行、设备状态、数据信息的远程监视和控制,同时为分析中心提供数据支持;分析中心通过风电场上传的数据集中整合与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实现对设备可靠性、效能的深度挖掘;管理中心实行运行、检修、物资、任务单及两票等系统化监督与管控;培训中心为监控中心、分析中心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公司集控中心信息化建设具体思路如下:

1.将所属5个风电场的升压站及风力发电机组等设备数据集中采集并存储,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监控中心,实现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等调度自动化五遥功能,实现风电场区域集中监视和控制;

2.确保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生产大区数据镜像到安全三区,通过正向隔离装置将实现数据WEB发布和移动应用APP发布等功能,为工作人员提供移动办公方式,提高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生产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风电场实时数据,以便尽早作出决策,及时采取生产措施。

3.确保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智能移动设备等,具备主站视频监控功能,将智能化运用到集中监控中心。

4.根据各部门管理需要,建设分析中心,即开发各类图表报表进行展示。各部门均可按相应权限查询和下载,提高工作效率。

5.为提高公司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建设培训中心。通过不断完善培训中心的在线视频、知识库等模块,建设学习型的新能源企业。

集控中心暂按满足5个风电场接入(约65万千瓦装机容量),按照能够扩展不少于接入8座风电场或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容量设计。

大唐**风电公司集控中心的建设范围分为系统整体设计、系统软件开发、设备配置与采购、设备安装与调试、集控中心装修、风电场数据信息上传和生产通信链路建设及技术培训等七个方面,第一,按照甲方项目建设要求完成整体设计,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第二,按照合同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完成一套完整、有效、满足建设要求的系统软件,包括实现集控中心功能的监控中心、分析中心、管理中心、培训中心四个中心;第三,按合同规定的技术性能及时间要求完成设备选型、配置与采购;第四,按工期、质量要求完成系统设备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环节;第五,集控中心装修建设,包括对集中监控室、休息室、会议室、机房、大屏幕及消防等部分的建设;第六,风电场数据信息上传和通讯链路的建设,通信通道设计主要分为数据监控通道和视频监控通道两个方面,通信通道采用电力专线形式建设,包括租赁和自建两部分及生产通信建设部分;第七,技术培训,为监控中心、分析中心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

各风电场配置汇总:

3.设计和运行条件

1)电源额定值

额定交流电压:220V/380V

额定频率:50Hz

电压波动范围:80~115%

频率偏差范围:47~52Hz

2)接地与隔离要求

监控中心系统接入监控中心所在办公地公用接地网,不考虑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单独的接地方式。监控中心主控级设备安装在无屏蔽的集控室

内,按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监控中心内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不小于100mm2,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整个项目要求系统及设备的接地与隔离措施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3)环境温度要求

集控中心建设工程的设备均采用室内布置,当室内温度5~+40℃,装置能满足规范书所规定的精度。室内温度在-5~+45℃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不拒动、不误动。

4)电磁兼容性要求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故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在二次回路操作干扰下,装置包括测量元件,逻辑控制元件,均不误动作。装置不要求其交直流输入回路外接抗干扰元件来满足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

求。系统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达到下表的等级要求。

系统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等级要求

4.技术要求

4.1.总则

(1)乙方提供的系统应按照本协议的规定,满足甲方集控中心建设的需要,为最基本要求。

(2)系统应安全、可靠、精准、灵活,方便于使用、易于扩展等特点。

(3)乙方所提供的系统应结合本工程技术要求及特点进行设计。

(4)如甲方在运行中发现乙方所供系统不满足本协议的技术条款,乙方对系统进行修改或双方互相协调解决,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5)乙方提供的软件必须是合法的软件,并提供相应的使用许可证。乙方对所提供的软件产品合法性负全部责任。

4.2.基本要求

硬件

(1)乙方必须根据本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实际需求,提供合理和不低于招标要求的设备配置方案。乙方应按照甲方参数要求提供所需各类设备,采用不低于甲方要求的配置及方案以满足项目中的功能和规格要求。

(2)乙方所提供的设备配置参考方案中涉及的各类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的国内、国际工业标准的知名厂家品牌产品。

(3)乙方应提供方案中涉及的主要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认证及工作环境说明,包括机房要求、供电功率、空间要求、实施方案等。

软件

(1)乙方必须保证提供的所有软件产品为正式版本。

(2)乙方提供各服务器及主要工作站的操作系统采用UNIX/LINUX等正版操作系统,且底层必须汉化,人机界面美观人性化。

(3)乙方提供的关系数据库和实时历史数据库必须是国产的,正版的优质品牌软件。

(4)乙方必须保证提供的所有软件产品都具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及产品质量保证。

4.2.1.技术文档要求

乙方在系统上线之前应向用户至少提供下述技术文档:

(1)技术文件:乙方必须提供所有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技术文件和相应安装程序,并随着系统的维护同步更新。

(2)总体实施计划:相关软件、硬件安装、系统联调、测试、系统运行。(3)软件使用维护手册:乙方应当提供应用系统和所购软件的安装指南,包括参数设置说明。

(4)验收文档:乙方应提供针对本项目特点的系统测试和验收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测试和验收文档。验收时需收集各项验收数据,汇总成册。(5)系统支撑环境要求

应用软件可在多种网络环境下运行,包括广域网、局域网等,并支持

多种网络协议。

应用软件应与服务器的硬件无关,即在一定的配置基础上,能够支持

多种品牌、型号的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端支持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其余软件均应支持

Windows操作系统。

4.2.2.系统接口实现要求

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实现以下接口:

(1)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风场风机数据接入要求,乙方自行负责与风机等设备制造商进行协商,解决数据接入及上传问题。

(2)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风场升压站数据接入要求,并提供系统接入所需要的远动通讯管理机;

(3)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实时数据库相关接口要求;

(4)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向外部系统提供指标及统计数据的要求;(5)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向第三方系统提供数据采集接口(数据库接口、OPC或者Modbus)。

(6)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功率预测接入要求,并提供接入集控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及解决存在的问题。

(7)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AGC、AVC厂家接入要求,并提供接入集控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及解决存在的问题。

(8)乙方提供的应用系统应满足其他系统如:建设企业OA、流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能量管理平台等系统等要求,并能够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4.2.3.数据库系统要求

关系数据库:国产正版关系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X-DB。

4.2.4.系统的性能要求

(1)容量指标

1)数据采集容量

采集的信息量(开关量、模拟量、电度量)≥300万点

计算点数>50万点/秒

SOE数不限

画面数不限

曲线数不限

2)转发容量

开关量:不受限制

模拟量:不受限制

电度量:不受限制

3)存储容量

无论是计算机自有的还是系统共享的存储设备,其存储容量除满足系统要求容量外,系统至少还必须留有200%的备份容量。当存储容量余额低于系统

要求容量的80%时发出告警信息。系统的存储容量要满足系统在最大配置时5年信息量的保存要求。

每台历史数据库服务器使用RAID5备份机制,实际可存储容量满足至少五年历史数据。

(2)系统实时性指标

升压站设备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SOE)不大于2ms。

单台机组的事件顺序记录分辨力(SOE)不大于5ms。

事件顺序记录站间分辨力不大于10ms

子站到主站遥信变化传送时间不大于3s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为5s~10s。

报警信息至画面显示响应时间不大于2s。

画面调用响应时间:85%的画面不大于2s,其他画面不大于3s。实

时数据采集周期不大于5s

双机自动切换到基本监控功能恢复时间不大于20s。

(3)系统负载率指标

电网正常状态下:

在任意30分钟内,服务器CPU的平均负荷率≤15%

在任意30分钟内,工作站CPU的平均负荷率≤30%

在任意30分钟内,局域网的平均负荷率≤15%

电网事故状态下:

在任意30秒内,服务器CPU的平均负荷率≤30%

在任意30秒内,工作站CPU的平均负荷率≤60%

在任意30秒内,局域网的平均负荷率≤30%(4)设备可靠性指标

服务器、工作站及网络设备的MTBF(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60,000

小时

外围设备的MTBF

≥10,000小时

系统平台的MTTR(系统平均故障恢复时间)≤20小时

主要设备的寿命正常使用年限

≥10年

(5)系统可靠性指标

系统的年可用率≥99.99%

系统运行寿命≥10年

计算机双机月平均运行率≥99.99%

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60000小时

冗余热备用节点之间实现无扰动切换,热备用节点接替值班节点的

切换时间小于30秒

(6)系统时间误差指标

系统时间误差≤20毫秒

(7)系统可用性指标

任何时刻冗余配置的节点之间可相互切换;

任何时刻保证热备用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备用节点可随时接替

值班节点投入运行;

冗余配置的节点的切换方式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设备电源故障切换无间断,对双电源设备无干扰。

4.2.

5.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1)系统应可保证100*24小时连续工作;

(2)乙方应保证本系统不对与其相关的其他系统造成危害。

4.3.实现技术原则

4.3.1.软件实现技术原则

(1)健壮性:软件具有处理各种非正常状态和事件的能力。

(2)开放性和扩展性:系统采用多层开放体系结构,以适应传送网络技术的演化和系统功能的扩展,并能遵循相应的国际标准。

(3)分布性:系统支持采用分布式部署,以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充性。

(4)负载均衡性:系统具有负载均衡的处理计算能力。

4.3.2.人机界面实现技术原则

(1)应采用简洁、直观、友好的图形化中文界面,支持鼠标操作。

(2)对于常用环节,系统应设置快捷键以方便功能间的切换。

(3)应具备相应容错手段,允许操作人员有限范围的误操作。

(4)应具有在线帮助功能,并能方便管理员修改帮助信息。

(5)支持中文字符集等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汉字字符处理,可进行处理、显示和打印。

(6)系统应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容错能力。

4.3.3.系统安全性技术原则

(1)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以保障网络安全。

(2)采取防火墙和权限设置等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商业机密,同时还要考虑系统出现故障时的软硬件恢复措施。

(3)对数据的浏览、录入及修改等方面系统提供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4)系统环境满足相应的防雷、接地标准。

4.4.范围

4.4.1.乙方的供货范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