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_从体系与单位双重视野出发的论述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_从体系与单位双重视野出发的论述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_从体系与单位双重视野出发的论述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_从体系与单位双重视野出发的论述

史 学 月 刊 2007年 第7期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从体系与单位双重视野出发的论述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现代国际体系;体系起源;全球性政治经济;现代强国

[摘 要]通过对中世纪欧洲国际秩序及其原则的追述,从体系和单位双重视野出发考察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我们发现,随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国际体系的崩溃,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发生了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到北大西洋东岸的转移,全球性政治经济初露端倪;而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与形成,则明显地具有它们作为最初的领土集中的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根本特征。运用体系和单位双重视野,我们还可以获得如下认识:(1)使得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具有重大复杂性甚而曲折性的主要因素,相当集中地寓于与西欧现代强国并立的哈布斯堡“传统型半旧帝国”;(2)在这起源时代若干萌发中的新要素,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现代国际体系未来长期演进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K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20214(2007)0720063207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

An Elab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System and U nit

SH I Yin2hong

(School of I nternational S t udies,Renmin Universit y of China,Bei j ing100872,China)

K eyw ords: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origin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global political economy;modern great powers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rts by a survey of the medieval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its decline,then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 f rom a“double”perspective of both system and unit.The observation f rom the former angle emphasizes that following the collap se of the Renaissance Italian system,the gravity of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moved westward f rom Italy and Mediterranean to the east coast of the North Atlantic,and a sort of beginning of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was emerging for the first time.And that from the latter one focuses on the initial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great powers,stressing the most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m as the earliest territorial con2 centrated modern nation2states.This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major elements that made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 have prominent complexities or even major twists were rather concentrated in the Habsburg“tradi2 tional semi2old empire”coexisted with the emerging western European modern great powers,and that several new ele2 ments emerging in this age of“genesis”dictated in a large degree the f undamental direction and major features of the f uture long2term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

事物的起源往往特别重要和意义深远,因为这起源一方面最直接地关系到现象系统的重大质变,另一方面创生了某些历史“基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事态未来演进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特征。就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而言,前一方面涉及对当代绝大多数国际关系研习者来说相当陌生的欧洲中世纪国际秩序与其衰微,后一方面涉及若干对于把握现当代国际体系至关紧要的核心性范畴。已逝的往昔甚为久远,导致有关史料相对稀薄,兴趣或关切相对淡漠,而大有助于历史理解的同代情感和经验更是完全缺失。因此,在现今的国际关系史学者中间,对其研习的最大对象———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了解最为薄弱。

在讨论现代国际体系起源方面,国际关系理论家大多从体系视野出发,对全局性的体系结构模式较有认识,然而不仅他们对这结构的认识过于抽象,而且他们对体系内的单位的具体性质和具体行为方式更是所知甚少或知之甚浅。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史学家大多从单位视野出发,形

成的理解和展示的图景与理论家们的相比在单位层次上丰富和准确得多,但缺乏足够的对总体结构和总体机理的揭示。不仅如此,面对现代国际关系的起源这非常丰富和庞杂的现象系统,无论是国际关系理论家还是国际关系史学家,在需要并且能够做出对总体性理解必不可少的提炼、浓缩和概括时,必然有种种不同的取舍和侧重,从而提供种种不同的“大解释”,其间往往蕴含历史眼界的宽窄差异和思想水平的高低之分。

鉴于上述论题意义和认识现状,本文将从概论中世纪国际秩序与其衰微开始,继而分别从体系视野和单位视野概论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体系视野出发的考察强调的是,随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国际体系的崩溃,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到北大西洋东岸,全球性政治经济初露端倪。单位视野的考察集中在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与形成,侧重于它们的一个根本特征,即最初的领土集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与此同时,本文还将指明那些使得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具有重大复杂性甚而曲折性的主要因素。

一 中世纪国际秩序

现代国际体系诞生以前,欧洲通行的是中世纪国际秩序,其根本特征是:(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或曰“基督教共同体”(res p ublica Chris2 ti ana)]观念。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王国、封邦、贵族领地、自由城市等虚实不一、规模多样的实体盘根错节,互相间有着主要源于传统习俗的错综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政治权力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没有哪一个拥有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即对境内人口和领土的至高无上、不可分割的管辖权利和统治权利,连同对境外其他政治实体而言的绝对的独立权利。然而,与这幅支离破碎、混杂相间的政治权力图景相反,在欧洲通行的最重要的政治和道德观念之一是“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借用一部国际关系史经典名著的描述说,“从外交的观点看,(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首要差异在于1400年时西方仍然将自己想成是单独一个社会。基督教世界被极严重的内部冲突弄得七零八碎,被宗教分歧、教义争端和经久不息的战争———阶级之间、族民之间、宗派之间和国王之间的战争———搞得分崩离析。但是,拉丁基督教世界仍然自认为一

个整体”[1](p16)。

这种关于持有共同的天主教信仰的统一感,这种对于“基督教世界”实际结为一体的信念,不管其感觉和表达方式如何各自不同,不管欧洲内部的各种争斗如何激烈,构成差不多所有中世纪政治思想和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不仅如此,现代人不易想象的是,基督教各族还多少自认为是“罗马人”,不仅在地中海沿岸,而且在德意志、法兰西、英格兰、西班牙甚而北欧和东欧都是如此。然而,这同样缺乏任何政治体制与之对应;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从来就相当有限,而且几乎每逢皇帝试图张扬之就变得愈加有限,直到最后大致只能涵盖少数德意志封邦的狭窄的世袭领地。

作为中世纪国际秩序的较为明显的规范,在中世纪的最后阶段形成了某种类似于欧洲公法的东西。它们与大多数中世纪法一样,不是出自正式立法、敕令或条约,而是源于确立已久的习俗和被广泛公认的原则。它们由神学传统、封建传统和帝国传统合成(或者换句话说,由基督教传统、日耳曼传统和罗马传统合成),体现在教会法、习惯法和民法之中。教会法的国际功能除了垄断性地管辖整个基督教世界的“知识精英”———教士外,主要在于通过遍布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各级教会法庭,跨国地支配涉及到教义的大量法律关系和司法事务。此外,自11世纪往后,宗教法规学者们研究了许多后来被认为属于国际法范畴的问题,包括萌芽形态的主权定义、条约的不可违背性、正当的战争(“正义战争”)的条件、和平的维护与保障、中立者和非战斗人员的豁免等。习惯法的国际功能主要在于便利欧洲各世俗社会的共处和交往,特别是为商人和海员、骑士和领主等提供某些共同规则,以便在相应的范围内规范贸易、航海、贵族交往礼仪和战时行为方式等。出自罗马法的、由中世纪大学教师们解释的民法普遍地影响渐增。“在我们所说的15世纪国际法中,罗马法是最重要的成分,是(欧洲)大社会的法律外衣在不断被织制所依据的经线。”[1](p21)

欧洲中世纪国际秩序与现代国际构造虽然有巨大差别,但也有一项非常基本的共同性质,那就是保持政治分裂。恒久的政治分裂是欧洲的独特之处,也是现代欧洲得以兴起和腾飞的关键之一,而这有其特殊的地缘条件。欧洲地形支离破碎,众多山脉与森林将各个人口中心隔离,

而其气候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有很大变化。部分地有赖于这样一种地缘特征,欧洲在16世纪开始后能够超越和压倒中华帝国、印度莫卧儿帝国、波斯帝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全球力量分布中取得绝对的领先优势。具体地说,第一,欧洲崎岖多变的地形减小了外部势力入侵蹂躏的可能性;第二,欧洲不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产出适于交换的种种不同产品,众多可通航的河流又促成了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而周边环海这一状况则刺激了造船业和促进了海上贸易,并且最终导致欧洲沿海新的财富中心的确立;第三,欧洲支离破碎的地形大有助于保持政治上的分裂,而这对欧洲的崛起有关键意义:不存在任何统一的权威可以有效地阻止这一或那一贸易发展,不存在任何中央政府可以因其取舍安排随意使得某一产业在欧洲大范围内兴盛或衰败,也没有无所不在的苛税体系来对商人和企业家进行系统、全面的掠夺———正是这样的掠夺严重阻碍了欧洲以外各个帝国的经济成长。不仅如此,为维护生存与独立,欧洲各个分散的和互相竞争的政治实体竞相加强军备,繁荣的武器贸易大大刺激了军事技术在各国的发展,这既阻止了某一个欧洲强国能凭借绝对的军备优势建立大一统的“普遍帝国”,也使得欧洲地区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对于其他文明和实力中心的决定性领先地位。[2](chapter1,section4)

“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由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势权威所促成和表征。然而,随中世纪历史的推移,这两大势力相继衰落。首先衰落的是神圣罗马帝国。中世纪初期,它代表了对于往昔统一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广泛记忆,在使基督教西方逐渐挣脱内部的蛮族混乱和抗击外部的异族异教威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然而,内乱外患的消退和西方的重新巩固导致它丧失了自身的主要存在理由,成为名不副实的空洞躯壳。帝国的衰落有助于教廷的兴盛,后者的精神权威和世俗影响随西方基督教化的愈益广泛和深入而愈见增长。“它越来越成为统一趋势的唯一代表。它从人对灵魂得救的渴求中吸取力量,而且随西方世界将此认作人的最崇高愿望,天主教会作为负责促进之的唯一实体优越于政治当局,成了一切组织中最重要的组织。”[3](p20~21)经两者间的长期暗斗和几度公开冲突,教皇终于压倒皇帝,除统揽精神权力外差不多享有至高的世俗权威,以至在十字军东征时代似有将基督教西方转变为一个统一的神权国家之势。

然而特别就以后的历史发展看,真正大得益于这一争斗的是地方性的封建世俗统治者,他们得以从急欲获取其支持的争斗双方索取让步以加强自主性,从而促成了欧洲政治分裂状况的继续维持,[4](p57)并且终于进展为对于教皇权威的愈益坚决和成功的挑战。这方面尤其重要的是两个事件:13和14世纪之交,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法国教士征税问题与意欲建立世俗世界统治权的教皇卜尼法八世公开对抗;约25年后,上巴伐里亚公爵路易为反对教廷干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选举,与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激烈争执。这两场皆以教皇败北告终的斗争显露了时代的一大潮流,从中甚至产生了可以称为法兰西和德意志民族主义之最初流露的某些文献。[5](p251~252,272)

二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体系视野

与其他许多基本的历史大事态一样,中世纪国际秩序的瓦解和现代国际体系的浮现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很难定出细致明确的时间上的端点。但是,如果有必要确定一个既便利又可成立的标志性年代的话,那么多数历史学家和国际体系演变考察者都倾向于将其定为1494年。现代国际体系最初始于1494年,首先是因为现代国际体系不仅理所当然地被普遍认做中世纪国际秩序的取代者,还被广泛地认为是文艺复习时代意大利城邦国家国际体系的后继者,而这一体系分明毁于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

在某些基本方面,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国际体系是现代国际政治的某种雏形。它有着明确的地理界限,即亚平宁半岛,又有着富有特征的文艺复兴文化和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经济/技术方式作为其基本环境;它的组成单位是各个独立的意大利主权城邦国家,就此而言(亦就其共同的文化而言)是同质的体系成员;体系的结构是多极的,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内五大主要城邦———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和热那亚———相互间权势分布大致均衡;在各城邦国家的相互交往方式方面,有着以常驻外交使节为最著名特征和最重要创新的、由此带有现代色彩的外交,还有大体规则化的频繁的贸易,连同常见的有限战争和干涉内政(包括其当时并非罕见的极端形态即颠覆);多面的甚或比较精细的国

际规范也发展起来,其中比较著名的不仅是关于常设外交使节和外交方式的规范,而且还有某些关于大国局部协调和限制大国间战争的规范。[6](chapter2,section3)[1](chapters5,9)

就其对现代国际政治的肇始的意义而言,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国际体系内的如下基本事态至关重要,即首先由马基雅维利的著作得到了影响深远的思想提炼和传播:在基督教观念碎为尘土、古典观念脱颖复出的环境中,从宗教和道德分离出来的“政治———一种早先被驱逐了的艺术———上升到至高无上的优越地位”。“由于在帝国衰朽、教廷乏力的时候不存在任何一套压倒一切的法则,在各政治单位中间便兴起了一种无法无天、冷酷无情的斗争……这一可怕的自然选择过程导致了五大国,它们由于没有能力互相摧毁,不得不在一种平衡状态中容忍对方的存在。于是,希腊体系或无论如何希腊化体系崩溃后的第一个国际体系问世了,那是欧洲体系的先驱”。[3](p24)

如果从基于全球意识的“海权历史哲学”视野出发,那就会特别地注意文艺复兴时代的威尼斯。正如意大利国际体系是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前驱那样,威尼斯是现代英国的前驱。它是岛状/半岛状国家,而且至少同样关键的是它位于两三个大文化区域的交界处和东西方海上贸易的枢纽点上。因此,它能够建立一个与它的城邦母体规模相比堪称巨大的网状海外势力范围。它有赖以风险甚小地接连取得成功的两大对外基本方略:(1)“分而治之”;(2)以相对宽松的控制支配据点式属地或势力范围,“那是内陆城邦国家完全不懂的”[3](p26)。

1494年初夏,意大利体系内部愈益肆无忌惮的权势政治终于导致米兰摄政鲁多维科?索尔扎做出了一个灾难性的决定:以许诺助其征服那不勒斯和占领热那亚为报酬,邀请阿尔卑斯山外面的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发兵意大利,以便使他自己能够不将政权移交给他的业已成年的侄子———得到那不勒斯支持的名义上的合法统治者。他自以为轻而易举地诱使“外蛮”为他效劳后,便可以同样轻而易举地使之离开意大利,但这完全错了。路易八世及其宫廷受荣耀心、物质贪欲和避免法国国内骚动的考虑驱使,趁机大举扩张。特别使得法国以及其后的中西欧列强入侵带有“现代性”的新情势,在于诱使它们进入意

大利的不再是一种中世纪式的精神抱负———取得西方精神中心罗马的保护者角色,而是“控制世俗文艺复兴生活的四处溢出的财富和辉煌的欲望”[3](p28)。

法国的入侵迅即显示了意大利国际体系及其均势和大国协调机制的衰朽:虽有依据现行条约的“最神圣联盟”(t he Most Holy League),但无任何成员国履约援助那不勒斯;威尼斯袖手旁观,佛罗伦萨因内乱而根本无暇他顾,教皇国别有所图。直到太晚,意大利的国务家们才明白索尔扎引狼入室导致的全意大利灾祸,而他们能想出的唯一补救办法是模仿索尔扎,同样引狼入室地邀请西班牙遣军驱逐法国人。意大利国际体系崩溃,亚平宁半岛成为刚开始浮现的现代欧洲国际体系内由列强激烈争夺的一个附属部分。或者还可以说,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至北大西洋东岸。

然而,特别是按照著名国际政治学家乔治?莫德尔斯基的论说,1494年被当做现代国际体系和现代世界政治的开端并非只是由于上述事态。它所以如此,还因为也是在1494年,同时期里展开的航海大发现和由此起步的欧洲海外扩张导致了第一个全球性体制的出现,那就是该年6月初(仅比路易八世出兵意大利早7周),西方海外事业的起初主角葡萄牙和西班牙派代表在西班牙西北部小镇托尔德西拉斯缔结条约,规定将全球大洋航海、远洋商业和殖民权利沿东经48度线左右(穿越巴西亚马逊河河口附近)划为东西两大范围,分别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垄断。《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的更广泛意义在于创设了“一个支配全球层次交往的体制,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治体制”[7](p69)。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国际政治从一开始,就以至少是其雏形透露出欧陆均势与海外霸权的并存。

并不奇怪,现代国际体系在初生时期里,多有历史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新事态。除了该体系前述的最初起点即法国入侵意大利外,此类新事态首先在于欧洲全球性扩张及其对世界政治巨大影响的发端。从此,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中间最根本的动态之一,便是往后450年里世界权势重心逐步西移。杰出的国际关系史学家路德维希?德约曾就17和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逐渐壮大如此谈论了这一权势转移轨迹:“海域将欧洲的能量从内陆吸引到它的西海岸,发展了

海军和殖民力量,加强了海洋国家内的这两者,并且最终将它们集中于欧洲西岸外的(英伦)海岛。现在,从该岛本身的权势转移开始了。正如注满喷泉盛盘的水溢入下一个盛盘那样,权势现在从该岛进一步往西越过大西洋。”[3](p118)

值得提到的是,在这演进的起始阶段,葡萄牙曾是火车头。大西洋和印度洋航海探险,连同新的东西交通路线和全球“环状构造”的创立,是葡萄牙做出的一大富含世界历史意义的创新。[7](p70)葡萄牙既坐落在从地中海至佛兰德的欧洲当时首要航路上,又具备遣送船只远航大西洋和非洲海岸的极佳位置;它到14世纪时已达到很高的民族整合和凝聚程度,甚至可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形成并得到巩固的民族国家;它具有远距离贸易和造船业见长的经济特征,加上以14世纪末政治变革造就的、君主与城市诸阶级联盟的政治特征。15世纪里,葡萄牙迈出了逐步实现世界历史性创新的一系列步伐。首先是在该世纪20年代发现和开发亚速尔群岛和摩洛哥海岸外的马德拉群岛,继之以1434年起沿非洲西海岸的探险和建立贸易据点活动,然后是1487年巴托罗缪?迪亚士远航发现好望角,最后是1498年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的航路。所有这些活动导致了对一系列大洋岛屿的占领和殖民,开启了洲际远洋贸易,显著优化了远洋航行技术,并且形成和发展了适合于远洋任务的新型船只。1500年后的几十载里,葡萄牙大致每年都向东方派出舰队;“到1515年已经出现一个从纽芬兰海岸外的鳕鱼渔场和巴西到东非、波斯湾、马拉巴尔海岸和香料群岛的世界性网络……现在可以从每个地区(或网结)经大洋到达其他每个地区。”[7](p73)这就是初露端倪的全球性政治经济。

三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单位视野

对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来说,甚至更重要的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主要单位———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和形成。这是现代国际体系初生时期里具有历史里程碑性质的另一重大新事态。它们包括三个初始的西欧“现代性”强国,即法国、英国和西班牙,外加一个与之并立的“传统型半旧帝国”,即哈布斯堡奥地利。

随百年战争在1453年结束、英国差不多被完全逐出欧洲大陆,法国终于可以将其精力转向巩固自身和寻求并追逐对外政策的新方向。英法百年战争的根本结果之一,在于法国王权在战争中得到了强化和改进,封建贵族势力遭到削弱,传统的中世纪社会等级及其体制表现(主要是三级会议和巴黎高等法院)失去了原先的那种重要性。这个过程在战后继续进行并且加速。1461年起,依靠联姻、战争和购买等手段,“伟大的国土聚合者”路易十一世及其后的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世基本完成法国的领土统一。与此同时,部分地得益于法国人在百年战争中兴起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法国基本实现了政治统一,依靠的是多方面典型的中央集权措施。[8](p34~35)“在随百年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相对于英国、勃艮第和布列塔尼之聚合国王领土,不经向三级会议申请而征收直接税(特别是人头税)之惯例,新的国务大臣之连续不断的行政工作,一支配备有强大炮兵的‘王家’陆军的存在:所有这些使法国显得是个成功、统一和后封建的君主国。”[2](p57)法国现代强国化的肇始就是它作为中央集权国家的最初浮现。

在其最初阶段,英国的现代强国化尤其依凭其财政和商业成就。英国复兴的关键,是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的首位君主亨利七世集中注意力于国内稳定,并且认真奉行节源开流的财政政策,至少在百年战争结束后是如此。他削减王室开支,努力付清债务,鼓励商业和渔业,使得英国在长期内战和国际战争后得以休养生息,从而让社会凭其较优良的实业传统和优越的地缘经济位置自发地“成就其余”[2](p59)。另一方面,他收复王室领地,夺取失败了的叛乱贵族和王位争夺者的土地,从增长的贸易中获得关税收入,从王室法院和其他法庭的运行中赚取利得,所有这些导致了一种在现代早期往往欲求而不可得的相对健全的国家财政能力。与此同时,随欧洲重心由地中海向北大西洋沿岸转移,英国开始开发和得益于自身特定的海洋性地缘政治经济潜能。在百年战争中的最终失败实际上对英国的未来大有好处,因为被逐出欧洲大陆大有助于它获得一种新的和几乎独特的国家特征,“发现了海洋原理这一神赐之物”[3](p29)。经济上,英国社会开始享受海洋交通便利,享受与西欧、中欧和西南欧之间愈益发展的贸易网络,由此塑造自身的工商业繁荣;英国王权得以集中精力压抑封建贵族,增进国内安宁和城乡秩序;对外政策上,英国

经由亨利八世的首席大臣托马斯?沃尔西红衣主教,开始走向生成16世纪末期往后300多年里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根本国策传统,那就是“居间制衡”,扶弱抑强,以保障英国本土安全与其海外优势。[9](p214)

与法国和英国的相关轨迹一样,西班牙作为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有其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历史道路特性。可以说,西班牙从外族优势之下的分裂羸弱状态,急速兴起为统一强盛的欧洲强国,继而飙升为“普遍帝国”的积极追求者。它的火箭般的腾升发动于1469年,当时伊比利亚半岛两个最大的王国卡斯提尔和阿拉贡联姻,组成西班牙王国。然后,其共同君主———阿拉贡的斐迪南和卡斯提尔的伊莎伯拉以战争为工具,动员萌发中的天主教西班牙民族主义,将异族和异教的摩尔人和犹太人逐出伊比利亚半岛,收复格林纳达,同时兼并北部的纳瓦尔。这场著名的“收复失地运动”实现了领土统一,造就了那个时代欧洲最为善战的陆军,引发和强固了西班牙人对天主教的热烈笃信,促进了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形成。[10](p77~85)新近兴起的这个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个初始的中央集权国家,两位开国君主创立有效的中央官僚体制,一种大得人心的专制君主制由此兴起,大贵族遭到压制。不仅如此,对外的扩张趋势与国内的集中趋势并立:得益于比邻大西洋的半岛位置和差不多与葡萄牙同时迸发的远洋航海动能,西班牙迅速征服了中南美洲,从而得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大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大量白银。西向越洋扩张“为这个冒险好战的民族洞开了新的去处,而未同时干扰它的大陆特性”[3](p31)。

非常重要的是,法国、英国和西班牙这三个开始浮现的现代强国,连同开创航海大发现的葡萄牙,都是最初的现代民族国家。现代历史上最大的创新之一,就是民族国家。广而言之,与其他政治组织方式相比,民族国家是加强国家凝聚力、动员和集中社会资源、提高政治效率的最佳手段。就此做了特别集中的理论思考的一位国际政治学家指出:近500年来相继的所谓“世界领导者”(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在它们成为这种角色之前,无不先行确立了本民族国家,而对那些相继的所谓“挑战者”(西班牙、法国、德国、苏联)来说,确立本民族国家是形成挑战能力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世界不发达地区的传统社会所以处于被发达国家控制的依附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民族国家,或现代民族国家,而它们摆脱依附、走向发达的根本前提之一,是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并且使之巩固和成熟。世界体系内全球层次和区域层次的竞争性生存逻辑,导致基本政治单位的趋同,即民族国家的扩散和增生。[7](chapters6,8)

在本文所述的这个时代里,就现代民族国家的浮现而言,不仅需要强调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上述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趋势,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指出民族国家的总的历史功能,还需要提到伴随这一重大历史事态的一种思想更动,即新起的欧洲民族国家或现代强国为了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弘扬和维护各自的对内对外的主权地位,举起了在现代政治思想开端时代至关重要的君权神授、国家主权、“国家理由”学说等理论思想旗帜,向天主教会、皇帝、大贵族、宗教派别和所有分散性的封建离心势力开战,力图尽可能全面地树立统一和至高的国家权威(在那个时代即君主权威)。[8](p42~50)这是现代民族国家最初的意识形态创新。

与法、英、西三大初始的西欧现代强国并立,有一个由王朝联姻和领地继承而来的“传统型半旧帝国”,那就是哈布斯堡奥地利。与上述三国走向领土集中的现代民族国家趋势大相径庭,哈布斯堡奥地利的特征是领土愈益分散,民族内涵愈益庞杂。起始于12世纪初的一块公爵领地,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区域依靠联姻、购买和战争逐步增大。特别是1493年马克西米连大公即位并于1508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后,奥地利主要通过联姻和继承,先获得了英吉利海峡南面的勃艮第和富庶的尼德兰,继而将波希米亚和匈牙利添入版图。哈布斯堡联姻式扩张的最大成果,是马克西米连成功地使其子腓力婚娶西班牙两位开国君主之女琼,巨大的西班牙本土和属地(囊括卡斯提尔、阿拉贡、撒丁、西西里和意大利南半部以及西属美洲)由此归属哈布斯堡家族。[2](p32~34)马克西米连给1519年继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孙子查理五世留下了一个大帝国———分隔为好几大块的哈布斯堡帝国,其远非聚合的疆土上存在众多互相间大不相同的政治、社会和民族构造,它们说到底仅由旧式帝国的王朝权利联结起来。然而,这个大帝国在现代国际体系的远未定型的婴儿时代,依凭其庞大的规模

和相应的资源,依凭“普遍帝国”野心、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狂热和神圣罗马帝国虚名的残存影响,仍可作为一个头等强国掀起趋于扼杀现代国际体系的历史巨澜。[3](p32~34)[1](chapter12)[11](第1章)

1494~1559年,上述欧洲四强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断断续续进行了前后共66年的“意大利战争”。这是初生的现代国际体系内第一场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争(“体系性”战争)。或者更准确地说,现代国际体系就是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浮现的。战争的起点是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发兵意大利,战争的主角是法国与西班牙。总的图景变化多端甚而扑朔迷离,但可以最概括地说,从1494年至1515年法国极力挑战欧洲现状,力图夺得意大利事务主导权,并且树立法国在欧洲的优势,西班牙则极力组织囊括奥地利、英国、教皇国和若干意大利城邦的武力反法阵线;1515年以后,西班牙转变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积极追求者,法国则几次组织有时甚至包括异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在内的大同盟,以遏阻和抗击业已统领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结束意大利战争的《卡托?堪布累齐和约》表明,法国在意大利的势力大多已被西班牙取代。

然而,这只是意大利战争的一部分结果。这场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有更为巨大的影响:它直接导致意大利国际体系的崩溃,意大利成为现代欧洲国际体系内的一个附属部分;它逐渐地将法国和西班牙以外的中西欧诸国(包括英国、奥地利、德意志诸邦和瑞士等)卷入进去,甚至开启了欧洲国际政治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从而为一个范围广大和多元的欧洲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它将意大利国际体系的一大创造———常驻外交使节制推广到差不多中西欧全境,从而制度性地促进了欧洲现代国际社会和现代外交体系的形成;[8](p32~34)它与德意志宗教改革战争相交织,由此助成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首次“普遍帝国”图谋———哈布斯堡查理五世的霸权图谋———终告失败。

四 结束语

论说过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之后,可以返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在很大程度上规定这体系未来演进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特征的历史“基因”。简明地说,这些“基因”在于前面指明了的若干萌发中的新要素,它们使得15和16世纪之交初露

端倪的西方新国际秩序开始具有“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及其根本的国内政治方式、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现代国际权势斗争;现代外交和现代“体系性”战争;现代国际体系的全球性扩张和全球性政治经济;与之密切相关的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如前所述,在这些“基因”的最初作用下,现代国际体系在初生时期里多有历史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新事态:意大利体系之变为欧洲体系的附属部分;欧洲全球性扩张及其对世界政治巨大影响的发端;现代国际体系的主要单位———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和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成及其政治和意识形态创新;现代国际体系内第一场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争(“体系性”战争)。从本文谈论的时代开始的现代国际关系史有如一项微型“宇宙大爆炸”,它以加速度全方位地迸发出多项在以后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无数不断展开的历史事态,使得现代国际关系成为一个越来越广泛和复杂的“大世界”。

参考文献:

[1]Garrett Mattingly.Renaissance Di plomacy[M].Baltimore,

1965.

[2]Paul Kennedy.T he Rise and Fall of t he Great Powers[M].

New Y ork,1987.

[3]Ludwig Dehio.T he Precarious B alance:Four Cent uries of

t he European Power S t ru g gle[M].New Y ork,1962.

[4]Henry A.K issinger.Di plomacy[M].New Y ork,1994.

[5]George H.Sabine.A History of Political T heory:4th edition

[M].Chicago,1973.

[6]K.J.Holsti.I 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 ork f or A nal2

ysis:3rd edition[M].Englewood Cliff s,N.J.,1977.

[7]George Modelski.L ong Cycles in W orl d Politics[M].Seat2

tle,1987.

[8]周桂银.欧洲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M].西安:陕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9]G.M.Trevelyan.A S hortened History of England[M].

Harmondswort h,Middlesex,1955.

[10]J.H.Elliot.I m perial S pain,1469~1716[M].New Y ork,

1963.

[11]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武力与治国方略[M].时

殷弘,周桂银,石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收稿日期 2007—05—05

作者时殷弘,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池 豫】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墓石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全国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化。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诚如他讲道,”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它必然孕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强加的方式呈现。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的渐次转变?” 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

董事会制度起源、演进

董事会制度起源、演进 内容提要:公司的两权分离和董事会作为决策中心、董事会采取共管与合议模式及董事作为公司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是董事会的三个基本原则,各国立法几乎概无例外,并衍生出诸多细致规定。产权—不完全合同理论忽略了这些法律原则;结构—功能视角和关系型契约理论可以解释其合理性,但不能解释成因。按照政治—历史理论,董事会是为了确保组织独立性而出现的。随着公司从公向私的演化发展,这三个原则植根于法律制度之中。而中国对公司的理解是和融资、营利联系在一起的,受制于从功能上认识公司和传统观念,从清末接触公司概念以来,中国对董事会制度的理解一直较为薄弱,这也表现在现行法中。应结合政治理论理解董事会制度。 古今中外,有公司必有董事会。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一致性,要远远超过大多数法律中的问题。和纷纭芜杂的公司理论及其延伸命题——公司特性究竟包括哪些因素——的持久争论相比,[1] [1]董事会在规范意义上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行使者,集体决策、合议和共管的行为模式,几乎没有例外。但中国的公司和公司法理论研究,常常忽略了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模式必然存在的特征。 董事会的存在及其运作模式,受制于公司理论,这在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在19-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对公司的理解受制于拟制论和实在论的争论;20世纪30年代之后,各种各样的合同理论和政治理论沉溺于解释股东如何形成群体或实体及其权威或利益分配,更多关注公司管理者作为代理人对股东利益的偏离。近年来,董事会制度的原则、合理性、角色定位等规范命题的研究开始涌现。本文试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个中国文本。 一、董事会制度的原则性规范

纵横观察各国成文法和判例,公司董事会制度中有三个隐性的统领原则,界定了公司董事会运作的边界,即(1)董事会是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director primacy);(2)董事会采用一人一票平等的并且集体合议方式行事;(3)董事会对公司制度的有效和正当运作负有最后责任。这三个原则相互联系并交错在一起,这种集体决策权力行使方式,传统上称为共管(Colle-gial)。 [2] [2] 董事会作为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是传统原则,也是目前除中国之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明确在成文法中的表述。这一原则首先确立了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两权分离,除非股东一致同意(美国特拉华州是唯一的例外,允许所有有投票权的股东在无需法定的会议通知程序下以书面形式进行多数决 [3] [3]),股东不能越过董事会直接作出决策,股东的投票参与的权利是由法律和章程限定的,它区别于完整、统一、至上的物的所有权。董事会的权力是完整和最高的,而股东权利则是依情形约定的,章程只是对权力作出限制而已。其次,决定了许多衍生法律规则,最典型的是法定诚信义务,以及业务判断规则。 [4] [4]最后,这一原则伴随着股东选举董事成员中的比例代表制,通常是简单多数,但也会存在诸如累积或累退投票制之类的变化,以用于反对控制股东的霸权。 [5] [5] 董事会采取集体和以投票方式决策的共管模式,英美法对这一原则的恪守要比大陆法严格。具体而言: (1)除非例外情形,比如在势均力敌的情形下,可能有些国家允许董事长或资方代表有第二票,董事会议应当采用合议方式决策,一人一票,有些法律直接规定人数必须为奇数。(2)董事通常应当亲自出席。这有许多细致的操作规定,比如委托投票,只能就某次会议作出授权,长期授权会被视为出卖职位;比如传统上不得采用书面一致同意的方式作出董事会决议,必须有实际的会议过程。 [6] [6]尽管如今有所放松,允许采用一致的书面意见或电话等方式开会,此类案例仍然会受到严格审查; [7] [7]这其中的默认假定实际上是“政治人”,即董事决策时应有研究、辩论、说服和被说服的过程。修订标准公司法(RMBCA)的起草人对此有明确表述,“相互咨询和观点交换是董事会发挥功能的应有组成部分”。 [8] [8](3)多数规则,以投票方式作出决策,董事会决议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近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现代教育的起源)

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 1.分析现代教育起源的背景及其特性。 答:(1)背景:①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近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民义务教育制度、教育民主和平等观念、整齐划一和高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方法、程序化的教学过程等重要内容,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等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快速普遍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解放了人。 ②近代教育的弊端。近代教育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在工业化社会基础上诞生的教育的制度化特性,则可能使人在教育中丧失个性、自主和自由,阻碍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生活、社会和儿童相脱离的现象;教育不能适应后期工业化社会和民主社会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等。为了解决上述弊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改革和探索教育新形式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起源了。 (2)特征:与以往的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具有科学、开放、多元、平等、强调个性和合作的思想特征。它强调将教育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的科学化,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有机的角度来看待儿童;强调儿童的自主、自由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经验和活动;强调社会合作和劳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儿童研究和教育调查。从而形成了与以往教育不同的,以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作业为中心作为其主要特点的西方现代教育,从根本上影响了欧美国家乃至世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2.论述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 答:(1)兴起时期(1889~1914) ①乡村寄宿学校: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也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②其他类型学校:在乡村寄宿学校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欧洲还出现了另一种不同于乡村寄宿学校的实验性新学校。这种新学校是由一些医生教育家创办的,将原来应用于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拓展到正常儿童的教育当中而形成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同创于1907年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和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 (2)发展时期(1914~194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1914年,一批蒙台梭利学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国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新教育的理论。此后,他们每年开一次年会,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新教育团体的要求。1921年,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人在法国加莱举行了主题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讨论会。这个会议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正式成立。新教育联谊会的宗旨是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新教育思想的交流和新教育的国际化,它为新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加速了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3)衰落时期(1944~196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教育联谊会召开的会议着重讨论战后教育的改革问题。这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意味着新教育运动本身开始逐渐走向衰落。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更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这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4)新教育运动的主要观点

回归国家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作者: 更新时间:2005-8-31 20:26:01 来源: 点击率:1106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当今"回归国家"的学术热点中,一种是向传统国家回归的价值取向,一种重视国家研究的政治学分析框架。根据这一分析进路,应该着眼于现代国家建构的研究。相对于传统国家的现代国家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民族-国家,一是民主-国家,前者是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以主权为核心;后者是现代国家的制度体系,以主权在民为合法性基础。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现代国家建构中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非均衡性,及由此引起的政治整合和文化整合的矛盾。认为依靠历史记忆和"祖先崇拜"的国族建构并由此向传统国家回归的思路既不现实,更不合理。对于处于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中的当今中国来说,更主要的任务是建构一个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相对均衡的现代国家。 如果说在1980年代政治学的视野中是"有国家无社会"的话,那么1990年代政治学界最为流行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析框架,旨在发现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萌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界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国家与社会框架的另一维度――国家。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国家的论述逐步增多,大有"回归国家"之势。由此出现了种种政治设计,如回归传统的儒学政治,要求建立王道国家等。在"回归国家"的风向中,我们需要追问:我们要回归的是什么"国家",对国家的回归是一种分析路径,还是一种回归传统的政治实践?我以为是前者。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成长,必然指向现代国家的建构。而对与市民社会相对而言的现代国家的研究还相当不够。笔者早在1990年代初开始"发现社会",提出了国家政治和社会政治的二分法,并一直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10年后,笔者开始"回归国家",但着眼的则是现代国家的建构。因为,没有一个现代国家,现代公民社会也难以建构起来。本文试图就现代国家的基本理论作一分析。 一、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民族-国家 国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列宁在撰写《国家与革命》一文时曾深有感受。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同文明时代的国家特性不同。尽管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但不同类型国家对暴力的拥有程度和使用范围则不一样。20世纪社会科学家大师韦伯将国家定义为:"国家是一种持续运转的强制性政治组织,其行政机构成功地垄断了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并以此维持秩序。"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吉登斯完善了韦伯的国家观点。而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他们的国家定义都指的是现代国家,是相对前资本主义,即传统国家而言的。 界定现代国家的关键词是:主权与合法性。由此引申出现代国家的双重特性: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与民主-国家(democracy -state)。 民族-国家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和原则的熔合,一种是政治的和领土的,另一种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它是以民族共同体为组织基础的政治共同体。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汇编

中小学闭路电视机房管理制度 一、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含卫星天线接收系统)是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设施,要专人负责,严格管理。所有设施要定位定号,登记入帐,不得挪作他用。 二、机房工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严守工作岗位,开机后要认真监视、监测机器运行情况,确保机器设施安全运行和节目信号的正常播出,并认真做好节目播出和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 三、遵守宣传纪律,收转播出的节目要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注意教育性,不得利用机房播放和接收与学校工作无关的信号,严禁个人磁带及碟片流入机房,严禁私自录制、翻录节目。 四、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注意防火、防尘、防潮、防腐、防盗、防雷及电路安全。发生故障或事故,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五、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经常检修,每日使用后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源。 五、搞好机房卫生,创造优质工作环境。机房内严禁烟火。 六、未经同意,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机房。

学生上机操作守则 一、进入微机室必须换上干净的拖鞋或鞋套,保持服饰干净整洁,不得将食品、水等带入微机室。 二、按老师指定的座位上机,不得高声喧哗,四处走动。严禁在座位和电脑外壳上乱刻乱画。 三、上机前要检查座位及计算机,发现损坏要向老师报告。自己损坏的要主动报告,并承担赔偿责任。 四、操作电脑应按照学习内容进行,不得随意进行非学习内容的操作。 五、上机操作期间,不得私带游戏盘或来历不明的磁盘进入微机室。 六、使用过程中发现冒烟,异响等情况,应及时关机,并向老师报告,等待处理。 七、下课时要再次检查座位和计算机,并认真填写上机记录,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桌面、地面不留丢弃物,按次序退出机房,不滞留机房。

最新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

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 起源

第二章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这种博弈规则分为两大类: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即使能从国外借鉴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尽管拉美国家90%的制度是复制欧美国家的制度,但其制度的绩效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到目前为止,用博弈论解释制度的起源还是最好的办法。持博弈规则论的经济学家倾向于设计的观点,即规则制定是立法者、政治企业家或从事机制设计的经济学家明确设计的结果。在持博弈均衡论的经济学当中,关于制度起源问题,在一开始似乎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些相信进化博弈论的经济学家明显赞成制度是自发的秩序或自组织系统。 “新制度经济学”(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这个概念是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来的。简单地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将首先分析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接着探讨制度的起源;最后略述一下制度的功能。 2.1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了多少“制度”?这可能是一个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但什么是“制度”?“制度”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都是新制度经济学要探讨的问题。 2.1.1 制度的内涵

凡勃伦指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状态或流行的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纳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类型。至于经济制度,就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它处的物质环境时如何继续前进的习惯方式。” 康芒斯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而言,而在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 格鲁奇认为,“各种类型的制度都具有规则性,系统性或规律性的共同点”,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制度是构成统一整体的各个项目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的综合体或图式。 诺思说,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他把博弈规则分为两大类:正式规则(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和习俗)。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indigenous)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 青木昌彦归纳了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通过将经济过程类比于博弈过程,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将制度看做是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一些经济学家将制度明确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诸如“行业协会、大学、法庭、政府机构、司法等等”(Nelson,1994)。诺思支持第二种观点,即制度应该被视为博弈规则。 青木昌彦的制度定义如下: “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我们在导论部分曾指出,T.W.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用中国话讲,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舒尔茨关于制度的定义被以后研究制度的学者所接受。V.W·拉坦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一文中也将制度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 在舒尔茨看来,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他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该文曾获得《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授予的杰出论文奖)一文中对制度作了经典性的分类:

现代教育学答案完整版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内容 扈中平主编的《现代教育学》(第3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学等含义 1.教育:广义的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个基本立足点:①立足于更准确地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 ②立足于赋予教育以正面价值。 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4个基本立足点:①立足于揭示学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②立足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③立足于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立场 ④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实践立场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2.发展

三、《学记》、《理想国》、《论语》、《雄辩术原理》等教育著作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学记》,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一篇集中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 柏拉图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西方哲学史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任务,他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了完整地教育体系,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教育的正统。 4.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穆勒评价:他的著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现代国家的起源》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斯特雷耶却把11世纪到17世纪,西欧现代国家的早期历史、兴起的轨迹描述的很清楚。这本书分为了三个章节,大体上是以时间为脉络,第一章是从11世纪到14世纪,从封建社会的衰落到现代国家早期的雏形;第二章是14到15世纪中期,是西欧在现代国家兴起中看上去有所停滞但是在时间脉络上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时期。第三章大致叙述了一直到17世纪左右,西欧国家普遍形成自己的政治模式并影响今天的国家结构。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就在想,既然是一本介绍现代国家起源的书,那么核心的概念就是“国家”。这个概念是政治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记得在刚上本科学习政治学原理时,授课老师就带着我们剖析各种对于“国家”概念的论述,我也很想看到作者对于“国家”这一概念的明确定义。但是,如果是从概念界定的角度看,阅读完这本书是让我失望的,因为作者并没有给出对于“国家”的明确概念,但是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比起对于一个名词进行概念界定更为重要的就是全方位的理解它,因为即使界定了概念,也许这也只是一个空壳。斯特雷耶的这本学术小册子,却把一个鲜活的“现代国家”构建了出来。就像作者自己所言“也许我们一开始应该对国家进行定义,但是这种定义的大量阐释都不怎么让人满意。一个国家本质上是存在于它国民内心和思想中的,如果国民在内心不承认国家的存在,那么任何逻辑上的推导都不可能使国家存在。抛开定义,我们可以直接探寻到一些迹象,这些迹象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已经慢慢形成了。”正像作者自己所言,斯特雷耶所关注的是国家形成的这一过程,“定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能表示其最终的形式。 在书的第一章中,以11世纪到14世纪为时间点,作者着重论述了现代国家起源的几个重要迹象和因素并着重论述这种国家形成元素在西欧不同国家的体现,即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差异性。从国家起源的迹象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维度,可以概括为外部的与内部的。斯特雷耶把外部的迹象归结为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主要体现在现代国家的形成上是一种帝国和城邦力量的结合。在帝国的环境中,军事力量十分强大,但是在帝国的形态中只有一小部分居民能够参与进去,按斯特雷耶的话讲就是“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也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内容 现代学校组织及其特征 营造学校组织文化 构建学习型组织 现代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本章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掌握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校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范畴,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当前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管理变革中的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含义

制度,究其实质,是一种规范体系,它以规则的形式限定着特定社会群体的基本关系,使之有序化和组织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体系。 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模式。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分为 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制度 中观层面的学校管理制度 微观层面的教学制度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1.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周礼》:“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学记》:“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重视学前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合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 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编号: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X X公司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2019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2019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对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什么进步性: 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宋代实行糊名法,门第的作用无法发挥。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现代教育的起源)【圣才出品】

第三编现代教育的变迁 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 1.分析现代教育起源的背景及其特性。 答:(1)背景 ①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 近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民义务教育制度、教育民主和平等观念、整齐划一和高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方法、程序化的教学过程等重要内容,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等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快速普遍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解放了人。 ②近代教育的弊端 近代教育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在工业化社会基础上诞生的教育的制度化特性,则可能使人在教育中丧失个性、自主和自由,阻碍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生活、社会和儿童相脱离的现象;教育不能适应后期工业化社会和民主社会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等。为了解决上述弊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改革和探索教育新形式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起源了。 (2)特征 与以往的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具有科学、开放、多元、平等、强调个性和合作的思想特征。从而形成了与以往教育不同的,以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作业为中心作为其主要特点的西方现代教育,从根本上影响了欧美国家乃至世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①强调将教育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 ②强调教育的科学化,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有机的角度来看待儿童;强调儿童的自主、自由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经验和活动; ③强调社会合作和劳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儿童研究和教育调查。 2.论述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 答:(1)发展历程 ①兴起时期(1889~1914) a.乡村寄宿学校 阿博茨霍尔姆学校,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是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也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b.其他类型学校 在乡村寄宿学校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欧洲还出现了另一种不同于乡村寄宿学校的实验性新学校。这种新学校是由一些医生教育家创办的,将原来应用于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拓展到正常儿童的教育当中而形成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同创于1907年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和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 ②发展时期(1914~194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a.1914年,一批蒙台梭利学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国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新教育的理论。此后,他们每年开一次年会,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新教育团体的要求。 b.1921年,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人在法国加莱举行了主题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讨论会。这个会议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正式成立。新教育联谊会的宗旨是进一步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人 古人云:“因才施教”。那么当我们讨论大学制度的合适与否时,我们是否应该先看看这些制度的遵守者——当代大学生呢? 当今时代,以应试教育为尺度选拔人才进入大学深造。诚然,就目前中国的整体形势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才是当前最切合中国国情的选拔方式,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很显然的(尽管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如是乎,一群本可以逍遥自在、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年就背负起事关自己“远大前程”的重担,抛弃了兴趣爱好,被迫全身心投入了知识的海洋。尽管说提倡素质教育,但终究是一纸空文而已,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双方面抵制。 我很喜欢吃牛肉拉面,但让我一日三餐地吃,吃上一周,我也腻了。可这些青少年面对数理化等科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着,仅中学阶段就学了313周,哪怕开始时有的一丝兴趣也早就给反反复复的习题抹去了。更何况与网络游戏等事物相比,学习要枯燥的多。在学校家长的双重压迫下,在自己内心叛逆心理的作用下,一部分人走上了极端,成为无业游民,反过来引诱在校的学生。一部分人合理或不完全合理的调配了时间,终于迈进了梦想的国度——大学。 然而,对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一部分人而言,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摆脱了父母天罗地网式的束缚,他们好似脱了笼的鸟一般,再无拘束,因此在一接触到社会花红酒绿的冰山一角后,也就极有可能会辜负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而走上了纸醉金迷的不归路。但同时,这也是考验培养他们的自制力与眼光的时候了,真正有自制力、眼光长远的大学生是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监督者与管理者,学校又应当制订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引导大学生回归大学生活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并促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呢?究竟是传统的严格管理有效,还是当今流行的“宽松式”管理更能成功呢? 势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在思考现代大学的管理制度时,是否应该先认清当今时代的社会形势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上的空虚也暴露了出来。由于社会法制的不健全,

现代国家的起源

《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报告 2018101678 孙立宇 1.现代国家应满足的特征: (1)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固定。临时性的、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团结在一起的组织难以构成国家。只有在时间上持续不断的,逐渐成为永久性的联合才能成为国家。同时,在地理上需要有一个核心区域,即便边界可能发生变动,只要民族中一定数量的人群居在固定的区域内,人们可以在那里建立起稳固的政治体系,才有可能形成国家。 (2)具有永久性的、非人格化的政治制度。即便是最原始的社会,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来处理内部的争端,以及为了对外斗争需要而组建武装团体。然而,一个团体组织如果要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固定地生活在某个区域,它就需要对差异化的资源和人力进行更有效的利用,由此导致了专业化的制度要求。这一制度要经受得住历史的变迁和人群的更新换代,与本团体组织一样永续存在,并且能够提高效率;更重要的在于加强团体中的政治身份感。(3)忠诚从家庭、地方团体、宗教转向国家,人民一致同意需要一个权威来做出最终裁决,且效忠于该权威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大部分参与政治的人都承认了对最终权威的需要,人民普遍接受国家利益至上的观点,而维护国家是最高的社会宗旨。 作者根据现代国家的以上三个特征,从1100年到1600年间西欧的历史出发,探寻现代国家的出现。因此,本书主要探寻的是在时间上持续和空间上固定的政治单元的出现、持久且非人格化的制度的发展、对需要做最终裁决的权威的认同以及这一权威获得其臣民最基本的忠诚。

2. 在时间上持续和空间上固定的政治单元的出现: 基于对个人的忠诚而建立的政治组织缺少稳定性,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决定了当时的王国的特征,有些王国寿命很短,以致只能用统治者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在时间上持续高就的王国,其边界可能不断地的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这样的国家,一个稳固的政治体系无法建立起来。 但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欧洲的格局逐渐变得稳定,结束了长期的迁徙、入侵和战争。某些民族,占有了特定的地区,在同样的政治团体里保持了几个世纪,那些持续了很久的王国或公国的统治者有机会去发展出永久的制度。 3. 持久且非人格化的制度的发展: 在动荡和暴力的年代,大部分人首先追求安全与和平,弱小的政府总是充满自我增强的动力,以抵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任何一个存在一定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政治单元都需要建立法律制度和财政制度,以适应内部和外部的需要。 欧洲的政治系统在地方上过于薄弱和分化,税收制度的缺失导致国王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他自己的土地,那些希望保持自己定位并将其传给后人的国王必须要在分散的地区形成连续性的政治单元,其关键在于提高地产管理的能力。因此,第一个永久的官职就是地产管理者,他们肩负国王的使命,征收土地上的收入,并使它们为国王所用。 由于当时对大多数错误行为的惩罚通常是以罚金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在地方上主持正义也是地产管理者的职责之一,而主持正义的收入占据了地方收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统治者意识到维护正义不仅仅可以增加收入,也是保持权威和提高国王权力的一种途径。 在当时,针对一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谋杀)和某些民事案件,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程序。

现代教育制度汇编

成都市2008年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管理制度汇编 作者:成都市教…????文章来源:成都市教育局????点击数:1615????更新时间:2008-4-23???? 校园网络中心管理制度 一、??? 网络中心是校园网的中心控制室,承担全校网 络系统的数据交换,提供全校的信息服务,管理监控全校 的网络情况,所有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二、??? 网络中心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维护计算机网 络设备,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每台设备应有指定管 理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按照授权进行管理,不得擅自交 由他人管理。 三、??? 未经许可,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网络中心。 四、??? 做好网络中心设备建帐,网络中心一切设备设 施的调入调出应有明确记载,每学期至少核对一次。 五、??? 网络中心相关设施设备的说明书、使用手册、 系统光盘、拓扑结构、布线结构图、竣工报告等技术资料 应完备,并分类存档,以便待查。 六、??? 管理人员应认真记录网络运行情况登记(包括 服务器运行日志、上网日志、数据库运行日志等)。 七、??? 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清洁和运行检 查;定期对网络中心的供电电源、防火、防雷设备进行检 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定期对相关软件进行升级;定期 对有害信息进行查杀。 八、??? 网络发生故障,管理人员应做好记录、及时维 修,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 九、??? 网络出现紧急事件时,管理人员应按照《网络 事故紧急预案》处理。 十、??? 所有人员均应爱护网络中心的设备,非管理人

员严禁打开机箱,严禁改动任何连接线和设备位置,未经主管部门讨论同意,不得随意自行更改网络拓扑结构。 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一、校园网络设施系学校贵重财产和精密设备,学校师生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二、校园网络要有完备的防火、防潮、防盗、防磁、防雷、防触电、防病毒和防黑客侵入等设备和措施。中心机房应安装空调,保持室温、温度稳定。 三、学校应制定《网络事故安全预案》,全校师生应掌握其相关内容。当发生紧急事件时按照《网络事故安全预案》进行处理。 四、校园网络管理人员负责监控校园网络的运行状态,随时了解网络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正常进行。 五、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应随时查看网络日志,屏蔽含有有害数据的网页。 六、全校师生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包括计算机病毒、反动信息等)、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和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禁止访问不明网站。 七、学校师生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和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 八、学校师生在发现有害信息或数据时,应及时向校园网络管理人员报告,并保护现场及相关资料。 九、全校教职工应对所使用的数据做好定期备份,在紧急时刻应立即备份。 学生上机实习规则 一、??? 应有序依次进入网络教室,并按照指定的位置入座。 二、??? 上机前对计算机进行检查。练习时按指导教师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墓石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 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 ——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 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 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 "全国 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 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 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 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 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 变化。 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 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 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 "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

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 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 ",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 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 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 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 诚如他讲道, "中国文化是统一的, 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 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 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 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至少孔氏相信具有普世性的东西,它必然孕 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 强加的方式呈现。 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 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 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 "现代国家" 的渐次转变?" 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 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 "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 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 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 的目标协调起来?第二,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第三,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