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中国城镇低保与就业关系

浅析中国城镇低保与就业关系

浅析中国城镇低保与就业关系
浅析中国城镇低保与就业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城镇低保与就业关系

摘要

自城镇低保实施以来,它与就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低保、就业的简单分析,来探讨低保和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适当建议和措施,以求有助于促进低保和就业的进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低保;就业;经济学;建议和措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保障,才能也才可以更好地开展、进行更多的上层建筑。那么对于一个普通的市民来讲,也只有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也才可以更好的生活。现如今,作为我国民生建设的一大部分,城市低保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做好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低保”人群的贫困问题更加凸显,城镇贫困居民生活处境可能更加困难,贫困群体的数量也有增大的趋势.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贫困群体最低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例如长期福利依赖和隐性就业问题等, 已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为了促进我国和谐

社会的构建和完善, 维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讲深入探讨“低保”制度与低保对象就业的关系, 以防止长期依赖和社会排斥, 提高“低保”对象的就业意愿和能力。

在开篇之前,我想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何为低保?二是就业的概况。接下来,我们依次来看:

一、何为低保?

低保,顾名思义,是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那么,在我们国家,官方解释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可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那么,换言之,就是生活水平条件差的家庭,可以申请低保,而有着良好生活水平的家庭是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下面再讲。

二、就业概况:

前几年来看,我们国家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用工荒”,最难就业季等网络上流行的这些词就可以看出来就业形势。就业问题的存在当然有着很多的原因,因为它牵扯到求职者本身、企业、政府、社会等等各个层面,但就业也是个双向的选择,雇主想选择满意的雇员,求职者想效力于合适的企业,尽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导致了就业现实中的问题,有的人可能因为没找到他自己觉得满意的工作,最后就成了“无业游民”。然而,就业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首先,它是民生之本,事关求职者本身能否获得满意生活的物资来源,它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顺利运转,推动经济发展;再

者,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需要。

上面是对这两个方面的基本阐述——低保和就业,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觉得主要有这样的关系:

1、低保问题针对的是家庭收入水平不高(暂且排除一些患有疾病的特殊情况人群)的人群,而就业未成功者显然就是这种潜在的人群;

2、低保的设立不仅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帮扶剂”,但同时也有不利的方面。试想一下,对于一些家庭收入有困难的人,当他连最低的物质生活保障都解决不了的时候,那么,他不免会有什么一些不好的想法,他就会想方设法弄到东西,对于他的身心来说对社会都有着潜在的威胁。但这是就无实际劳动能力的人而言的,但是,对于一些有实际劳动能力的人来讲,假如他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低保资格,那么他就会凭借着低保,而更不愿意去工作,这对社会来讲丧失了一定的劳动力,也是不利的。

3、和上面两种情况相反,如果就业问题解决的比较好,那么低保问题肯定解决起来也会相对比较简单一些。

综合以上的几个因素来看,低保与就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对彼此都有着影响,如果能够比较好的处理二者的关系,对社会来讲定是有很大好处的。

接下来,我们详细的来看两者的关系:

第一,就低保来讲,目前我们国家的低保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具体的规定和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问题呢,具体来

讲,有一下几个方面:

1、隐瞒和骗保的行为普遍存在。

对一些地方,由于低保有着在许多方面,比如购买房屋和回迁房时等有着一定的优惠政策,某些实际并不符合低保资格的人通过各种渠道骗取了低保资格,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不仅侵占了低保名额,也是对政策的亵渎,更是一些官员工作不到位,对人民不负责的表现。

有些人更是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了获得低保这张卡片不择手段,是法律入泥丸,肆意践踏,这是对当今社会的法律规则的挑衅。

在我们知道了这种情况之后呢,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到底是哪些方面会为了获得低保而有可能隐瞒,在此,我的分析是:(1)家庭的主要就业经营收入和银行存款。这个方面是能否取得低保资格的关键,因为这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更是家庭的宝藏之所在,审核这些之后,才能对是否符合低保作出初步决断。

(2)获取一个低保资格的好处。低保资格的获取肯定有着一定的好处所在,除了有最低的物质生活保障之外,“低保户”还可以在类似购买经济适用房、在拆迁时获得相对他人更多的优惠,这个方面在客观上就诱导了一些人会为此而冒险。

(3)隐瞒风险的高低。这个毫无疑问,对于高风险的肯定隐瞒性是小的,既然有着高风险,也就是查到可能性大,透明度高;而对于一些低风险的、监管并不严厉的,透明度低,调查难度也大的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加以隐瞒以获取“低保优惠”。

知道了这些方面,“对症下药”,我们工作人员就要在查处的时候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更好的保障低保的规范、有序。

2、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比例偏高而再就业率低。

其实,这个方面,仔细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于有劳动能力者来说,他既然能够获得低保资格,势必是他在浅意识中就没有想过再去就业,这当然就会造成了再就业率偏低的现象。

3、在一些地区,低保的发放审核松弛,关系牵连严重。

有些地方,对于低保的发放存在着疏于管理或者管理不严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低保政策措施的“架空”,这是部分官员工作不到位、党员先进意识、带头意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疏松,这种现象需要深刻的反省和改正。

对于以上现象,只是从某些方面来叙述低保中存在的问题,其他方面可能也有许多,但是,无论哪个方面,这都是民生问题的一大方面,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对此,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想方设法为人民谋福利,严厉杜绝和打击相关的违法行为,还百姓一个透明的利益规则。

2、有关部门要加大、加强对低保这一政策的审查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不符合低保资格者,对骗保和隐瞒行为者要加大加重惩处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3、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者获取了低保,要向其宣传正确的就业思想,积极倡导鼓励其再就业,这不仅是对低保者的保护,也有利于

社会上劳动者的增加,是两全齐美的好事。

4、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应当考虑将所有低保配套政策扩展到边缘群体。或者,也可以不根据低保户来给予配套政策 , 而是按照某一收入标准来给予该政策,凡是低于该收入标准的都有权享受。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将某些配套政策扩大应用于边缘群体,如廉租房政策。总而言之,是弱化配套救助政策与低保户之间的联系 , 而将其与低收入标准线( 或贫困线) 联系起来。如果这方面问题不解决,很难消除“依赖陷阱”。

以上三个方面应该协同并进,同时而下,以有助于解决低保中的一些问题,对于促进低保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除了上述的低保,下面来看就业的一些问题:

1、我国的就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系统而有效的实施过程。目前来讲,大部分求职者,除了通过与公司的直接交流,还有在人才市场求职外,大众对于网上电子求职,缺乏相应的经验,当然这主要和求职者的个人素质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也是一个方面。如果社会上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推广力度,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些,了解过以后就是对其一个很大的收获。

2、劳动者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现实生活中,对于工作,普遍有着攀比心理以及从众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跟社会风气有关联,也和求职者自我心理素质有着莫大的联系。当看到别人做着好工作、拿着高薪的时候,自己心理就痒痒,我们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和钱过不去呢,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审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去盲目效

仿他人。劳动是光荣的,无论你期初在哪一行,只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总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针对这两个方面,个人觉得,主要以下改进措施:

一是,要建立健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在劳动者就业之后,也要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群益,只有一个人有着被保护者的庇佑时,心理才会有着落,也才能够更好的、更用心的为公司服务。

二是,作为我们劳动者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能眼高手低,攀高比低,要树立理性意识,认真的对待工作,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能够胜任,但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合适位置,只有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才能在求职的路上更加顺利。

第三,经济学角度分析低保与就业的深层关系:

1、低保制度的完善可以有利于促进就业。

低保制度的审核以及评议都能够有序、完整的按照规则运行,就能有效杜绝其中的有劳动能力者获得低保,这是社会上劳动力的增加,有人则可能会想到,那这只会让就业压力增大啊,怎么会反过来促进就业呢。我们应该这样来看,大家都知道,社会的运转是向前发展的,目前社会上就有许多的新兴职业,像网络课件设计、服装陈列师、旅游体验师、闻臭师等等,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那么这些职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也是社会上求职者的努力推进,没有求职者从事推广、力求,我相信它们的产生也需要漫长的过程。所以,低保的制度的完善,可以增加劳动力,更多的集思广益,当劳动者发挥主动创造性,说不定又会带动某一新兴产业的出现。

2、就业有利于低保工作的发展、减轻社会财政的投入。

越来越多对的之前没有就业的,现在有劳动能力者加入到社会就业行列之中时,国家财政在低保上的开支就会减少,而就业会因为他自身创造着价值,所以,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的增长,对社会发展有着更大作用。

3、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低保的制度的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就业,而就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低保制度的发展、完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第四,最终的建议:

城镇低保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它对维护社会的和平安定以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大局具有重大意义。

(一)努力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低保工作水平。目前,由于低保面的不断扩大,低保的任务逐渐加重,低保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相应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低保工作者队伍是一件势在必行的大事。首先,应该给每个社区配备一名专职低保工作人员,并且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其次,对专职人员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广纳贤才,要求有着专业的素质,有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又要能够体察民情、善于深入群众,做群众的工作,才能保证各项民政保障及社区建设工作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落实。

最后,要积极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信息化网络,熟练电脑信息化管理,以提高低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要完善低保规章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具体的低保制度,但还不完善。比如:低保户的收入核算方法,对低保者的年龄限制、限制农转非户进入低保等,这都是我们在总结低保工作实践和学习先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常适用于当前的低保工作,急需出台新的有法律效力并符合当前实际的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以便进一步规范低保管理工作。

(三)宣传引导新观念,以再就业代替享受低保。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新闻媒体应该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正确的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们的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比如低保是国家的救济,不拿白不拿,享受低保是无能为力的表现等,这些错误的传统观念都要去除。要使“主动申请低保,积极走出低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低保工作者的大力宣传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扩大再就业的途径。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却也申请低保的,转变思想意识,要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通过介绍工作,帮他们实现再就业,坚决杜绝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依靠低保生活,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根本上帮助低保家庭脱贫。

城镇低保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这个道路上的探索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城镇低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缓就业形势的严峻情形。但

是,另一方面,我们劳动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劳动光荣”理念,以及在劳动中,要有正确的理念,凡事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劳动者,刚开始参加工作,肯定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是不能因此而懈怠,而是把这些作为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个挑战,只有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拥有正确的意识,才可以也才能够在就业的道路上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城镇低保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创新思维、改革创新,推动低保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民生工作再添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唐骏.资产建设与社会保障[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2]夏建中.从制度设计上促进福利接受者再就业[J].社会纵横,2007,(6)

[3]朱庆芳.居民生活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尼尔·吉尔伯特.激活失业者[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蔡昉主编.人口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尚晓援.中国社会安全网的现状及政策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1,(6)

中国海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海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2019中国海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留学归国人员就业现状,2019年3月--7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联合北京海威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了本次调研。调研主要面向回国发展的各类留学归国人员,其学历涵盖从高中、本科以至博士多个层次。研究问题涉及其行业分布、薪酬水平、回国原因以及职业规划等。此次调查共收到820份问卷,其中,被调查者中,女性居多,占到近70%,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受访者学历多为硕士,主修专业以商科占主导。 情感与文化因素影响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因素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出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海归人员的父母学历水平相对较高, 44.8%取得了本科学历,17.7%取得了研究生学历,甚至有4.7%取得了博士学位。 海归选择回国就业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占43.7%。随后分别是国内整体经济前景好,政治稳定,国外形势不利于外国学生就业,分别占37.1%,23.4%。此外,国内的社会网络,海归政策,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重所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选择目前工作城市的理由排在第一的是经济发展快,超过半数被调查者选择这一

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基础好公共资源集中有较好的人脉关系依次占35.9%、31.0%、30.7%、27.3%。比起生活环境是否舒适优美,被调查者更看重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是否完善齐全。此外,选相关人才政策吸引有17.6%,说明政府的人才政策起到一定作用。由于现在一线大城市房价高企,租房和生活成本也令人不堪重负,6.8%被调查者选择了房价等生活成本较低。 相当数量的海归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匹配,需逐渐调整适应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目前是基层员工,而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被调查者只占总数4.7%。22.4%为基层管理人员,11,2%为中层管理人员。 在税后月收入方面,被调查者的收入范围集中在500010000元,占46.9%。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11.3%,16.6%能达到1000015000元。而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的匹配程度一般,而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怎么匹配。15.1%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非匹配。认为完全不匹配的人较少,占7.4%。 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是当前海归就业群体的主要劣势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海外历练,留学人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商业模式,富于创新精神、饱含创业热情,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社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

2018中国就业情况分析

2018年我国就业人数统计、人均收入支配及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字体大小:大中小2019-01-12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就业人口,在我国是指在16周岁以上,特殊职业需要18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一、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征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结构优化调整、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稳就业”放在了“六稳”工作之首。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势头。但也应注意到,就业领域存在的一些区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1、就业整体形势延续稳定向好 2009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2018年以来,尽管面临来自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环保要求趋严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内部环境压力,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仍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从就业人数看,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万人,同比均增加3万人。从失业情况看,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1%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5%的年度调控目标;6-9月,全国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维持在4.3%-4.4%的区间小幅波动;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低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2、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占GDP的比重达到53.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贡献。测算表明,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第二产业多20%左右。2017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1978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3、创业创新成为就业增长重要源泉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3季度)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3季度)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6594291.html, 产销协调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2012年3季度,我国烟草制品行业继续落实“控总量、调结构、降库存、稳价格”的调控方针,行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势头。1~9月,我国卷烟产销协调增长,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重点品牌加快发展,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3季度,随着卷烟生产的平稳运行,我国卷烟产量稳中有升。1~9月生产卷烟19702.83亿支,同比增长2.02%,其中3季度生产6959.99亿支,较2季度增加692.84亿支。同时,卷烟销售规模也保持平稳,1~9月全国卷烟总销量3914.9万箱,同比增长2.80%,其中3季度销售1284.93万箱,较2季度增加121.06万箱。 价格方面,前三季度,全国36大中城市烟草零售价格指数震荡下行,自1月的100.4点降至9月的100.17点。具体看,7~9月分别为100.32点、100.24点、100.17点,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呈现逐月小幅回落的趋势。 进口方面,由于3季度我国卷烟供给较充分,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均有所缩减。7~9月,我国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为501万条、1988.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189万条、777.4万美元。出口方面,3季度卷烟出口量、出口额分别2783万条、10233.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406万条、2235.1万美元,出口规模有所下降。 3季度,尽管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烟草制品行业供销旺盛的局面推高行业盈利水平,利润总额持续增长。1~9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99.32亿元,同比增长28.5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66个百分点;其中3季度当季利润292.33亿元,较2季度增加45.32亿元。 展望4季度及2013年,国家烟草总局将继续把“保持市场良好状态”作为主要调控目标,按照卷烟生产“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调控方针做好计划安排,对预算进行理性控制,按照效益支出原则进行合理开支,同时,深入推进专项整顿,建立更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临安市低保边缘及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精)

临安市低保边缘及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规范临时救助行为,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根据《浙江省民政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安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和《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指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条临时救助制度是指对家庭生活水平在低保标准120%以内的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和因遭遇重特大疾病、交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雷击等临时性、突发性重特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制度。 第二条临时救助的原则 (一)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二)救急救难、简便易行的原则; (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家庭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临时救助的对象 凡户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对象: (一)家庭生活水平在低保标准120%以内的城乡低保边缘困难家庭; (二)因患重特大疾病,经各类报销(含保险理赔)、医疗救助后,

年自负医疗费用3万元以上,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 (三)因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各类保险理赔和救助后,生活仍然特别困难的家庭; (四)因火灾、雷击等突发性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经各类保险理赔和救助后,生活仍然特别困难的家庭; (五)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各类保险理赔和救助后,生活仍然特别困难的家庭; (六)因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经各类保险理赔和救助后,生活仍然特别困难,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定需要救助的困难家庭。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 (一)因违法犯罪造成生活困难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予救助的;(二)家庭有就业能力的成员不自食其力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的; (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未依法履行赡养(抚养、扶养)义务造成生活困难的; (四)经专项报销(救助、理赔)后已解决基本生活的; (五)有恶意隐瞒事实真相、弄虚作假行为的; 第五条临时救助的时间与标准 救助对象在一个自然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原则上只救助一次。 (一)对低保标准120%的边缘困难家庭中的一人户每年救助600元;二人户每年救助800元;三人(及以上)户每年救助1200元。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黄淮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下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院系:动画学院 专业:动画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 6月 1日

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25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 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中国烟草行业年至年分析报告

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变动态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 年开始,烟草行业卷烟产销量、工商税利及其它有关经济指标增长率在连续多年的下降之后出现止跌回升,并在随后两年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如图所示)。在2000-2002 这三年间, 全国卷烟产销量分别以年均1.6%和2.5%的速度保持增长,而行业工商税利年均增长率更高达 14.9% 。到2002年,全国卷烟产销分别为17225 亿支和17493 亿支,完成工商税收和利润分别为1050 亿元和406 亿元。从绝对值来看,除了卷烟产量比1995 年稍低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在2002 年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面对外部多重压力和内部多种矛盾,是什么因素使得烟草行业能够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背后烟草行业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变动趋势?经过2002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烟草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如何?立足于现实并着眼于未来,这是行业上下应该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在第二至四部分逐一进行尝试性回答,在最后部分将提出几点政策性思考。 二、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烟草行业在连续多年的增速减缓之后,会在2000-2002 年这三年中出现快速增长之 势?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经过对行业实践进行冷静而客观的梳理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六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支撑烟草行业保持三年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影响。 1、宏观经济整体趋好,带动了全社会烟草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作为一个生产和经 营消费品的经济部门,烟草行业的增长状况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尤其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1991-2002 年的统计数据测算,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名义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 、0.837 和0.692 ,它们之间基本保持着“同升同降”的同步变动趋势(如图所示);如果再进一步进行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的话,结果表明,GDP 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它们拉动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增长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0.89 、1.24 和1.03 个百分点(由于所有上述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烟草行业的税利增长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分别测算,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烟草经济与各个宏观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绝不能把上述测算结果简单相加)。自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针对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状况,实施了一系列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GDP 在经历了1995-1999 年增速持续减缓之后,从2000 年开始有所回升,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0.9 个百分点。2001 年虽又稍有下降,但2002 年又呈现出加速增长之 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由持续下跌转向略有回升。由于宏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摘要:从1999 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首先搜集历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数据,并依据2003-2007 年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对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找出了就业难的原因。其次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采用灰色GM(1,1)模型,结合供需分析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人数和失业情况进行了预测,应用相关分析对如何增加就业提出了一些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初次就业率GM(1,1)模型对策预测Abstract:Since 1999,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very stern when the university increased enrollment's graduate entered the work place one after another. The paper has conducted the statistical surve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status. At first it collected the data of all previous years university student primary employment rate, and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based on 2003-2007 year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discovere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from many aspects. Then it has mad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finally used gray GM (1,1) model, by the union supply and demand analyze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rimary employment rate, the employment population and the inactive status carries on the predict that how the applic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to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proposal and the countermeasure.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 Keywords: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Primary employment rate, GM(1,1) model, Countermeasure, Forecast 引言对于2008 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持续多年的“就业寒流”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的大学毕业生比2007 年增长13%左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 万人,比上年增加64 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但供求不匹配仍然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1.历届大学生就业的状况 1.1 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当年的6 月底之前)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为客观全面反映情况,就业率按学校、分专业分别公布。计算方法是:(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日益增加。最能直接反映这一现实的指标是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1999 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但每年公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时间不同,统计数据所截至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年份是依据当年6 月初各高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方案(精确到每个毕 业生具体情况的软盘及表格)的数据统计,有的是截止到当年9 月份的数据。从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看,1996~2006 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稳定在70%左右。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而2006 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 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据教育部统计,截止每年的9 月1 日,2004 年高校平均就业率为73%,2005 年的高校就业率截止为72.6%,2006 年的高校就业率截止为87.49% (截止时间为12 月31 日),2007 年的高校就业率截止为70.9%。由此看来,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不言而喻。 1.2 调查问卷数据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们分别对毕业生人数,失业人数,就业率,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数据搜集,同时结合各大门户媒体及网站2008 年度相关调查统计撰写了此报告,主要参考文字及数据来源如下: 一、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6594291.html,/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的统计分析。二、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6594291.html,/《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的冬天》。三、《2008 大学生就业周刊》1-20 期。四、《中国教育周刊》“全面关注2008 大学生就业”栏目。五、北 方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6594291.html,/《2007 大学生就业问题年终盘点》。六、大众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6594291.html,/default.htm 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七、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6594291.html,/ 2007 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问卷。八、其它形式的分析报告及问卷调查。 1.3 状况描述结合2008 年全国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来看,2008 年各行业的就业前景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1.3.1 需求趋于增长、可提供较多职位的行业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信息类专业,高新技术行业人员需求大,大学生就业增长空间较大;师范类毕业生仍会供不应求;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应用数学、法律服务、交通运输等类以及工科的仪表类、纺织类人员需求都会增大;外语类中的复合型人才,石油、煤炭、冶金等行业需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

2019年整理中国就业歧视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在审议的《就业促进法(草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主要是对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不够,鉴于此,立法部门已将原案中的几条反就业歧视规定扩充为专门的一章,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对民意的重视。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的这份调查报告,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助于立法机构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为反就业歧视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就业歧视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权和社会公正问题。为了更准确了解当前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为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推动在我国实行就业机会平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XX年5月和10月,就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在全国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发放了3500份问卷,收回了3454份。 现将这次调查所获得的重要信息报告如下。 一、就业歧视相当普遍且严重 1.就业歧视范围相当广。调查表明,我国当前就业歧视的主要领域有民族、宗教、政治面貌、残疾人、户籍、性别、年龄、健康、外貌身高、性取向等十来种。 根据反歧视定义,在同样的情况下实行差别对待构成歧视。当然并

不是所有的差别对待都构成歧视,但差别对待是歧视的重要表现。根据这次问卷调查,我们选择了13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否有差别待遇进行调查。 雇主单位的要求并非都是歧视,但有相当一些是有歧视性的。所以此表能一定程度反映我国就业歧视的范围。如就业中提出学历、工作经验、资格证书的条件大部分可能是合理的,健康有部分可能是合理的;但是,户籍、性别、年龄、外貌身高等要求基本上没有合理性,大部分可认定为歧视;而民族、政治面貌、性取向虽然表中比例不高,但是属于国际标准严格禁止的歧视。还有残疾人和宗教歧视虽然没有列入,却也是法律明确禁止的歧视。所以认为以上十来种歧视为我国的主要歧视领域是合适的,其他学历、工作经验等为非主流歧视,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构成歧视。 2.就业歧视相当严重。在问到“目前就业领域存在就业歧视吗”时,认为存在的被访者,累计占85.5%,认为非常严重和较为严重的占50.8%,认为不存在的只占6.6%。 七成多的人认为在就业中受到歧视。在问到被访者“就业过程中受到过何种歧视”时,有30.8%的人认为曾经在薪酬或福利方面受到过歧视;22.7%的人认为在岗位或工种安排方面曾经受到过歧视;21.3%的人认为在升迁和职称评定方面受到过歧视;17.6%的人认为在应聘时受歧视(以上为多项选择)。在问到受歧视的程度时,有54.9%的人认为受过各种不同程度的歧视,15.6%的人认为受过严重歧视。共有71.1%的人在就业和工作中受到各种歧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 析与对策 班级自动化121 学号 121044110 姓名: 范昊泽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 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 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加之当 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 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 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 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高校教育,大 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形势对 策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 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 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 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 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 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 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 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 学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建立专业,如广东省各基层学校需要大量的地理、历史专业教师,但广东省却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地理师范专业;而如其它师范类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2018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一、烟草的含义 烟草属茄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亚、中国。 二、烟草的起源与发展 1492 年 10 月 12 日,哥伦布率探险队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欧洲人第一次跳上美洲大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哥伦布早期的航海日记中,只是简单地提到烟草,但以后在其他探险队员的报告中异乎寻常地报道了烟草。这些报道说他们看见“许多男人和妇女手上拿着‘燃烧的炭’(Glowing-coals),以此使自己得到某种香气”。后来才弄清这种燃烧着的“炭”就是卷着的烟叶。人们将这种烟叶的一头燃烧,一头含在嘴里吸烟,然后从嘴或鼻子里呼出烟雾。美洲土著居民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据考古分析,在 3500 年以前美洲居民就已经有吸烟的习惯。玛雅人曾繁荣一时,那里的古老文化遗迹给历史学家留下了许多谜。在墨西哥南部的奇阿帕斯州(Chiapas)仍保留有玛雅神职人员身着礼服吸着管状烟斗的石刻浮雕,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吸烟图。相传,吸烟同宗教有关。烟草有醉人的香气,具有消除疲乏和提神的作用,甚至能治疗疾病。人们认为烟草得到了“神”的帮助,是一种“神草”。那时,吸烟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由司祭的神职人员执行。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欧美大陆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进了欧洲,并且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后来,人们发现烟草有麻醉作用和其他药用功能,传播日渐广泛。有一位名叫尼古特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一说是驻葡萄牙大使),对美洲的植物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与欧洲的差异很大。他曾听人说烟草可以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治头痛病更有疗效。约在 1560 年,尼古特从别人送的礼物中得到烟草种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己的花园。果然,烟草生长茂盛,收获其叶试吸,感觉很好。人们为了纪念尼古特,把烟草碱称为尼古丁。由于世界各国烟草都是直接或间接来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备受欢迎,数量更是突飞猛进。而如今,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三个大块进行深入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699万人增加了28万人。而2015届毕业生较2014届不相上下,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全面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就业所需能力的门槛逐渐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体系缺乏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和结构上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再加上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逐年减少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入WTO尽管能提高我国各方面的水平,但却也出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的态度居高自傲,对人才的学历盲目求高的现象,出现了"重盗轻能"的思想等问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就业结构矛盾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而由于我国还缺乏科学的人才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而多数的高职生和专科生也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加重了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三)岗位有限,用人单位理念不适当 1、毕业生骤然增加,但我国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在急剧减少。 2、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不适当。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另外,有些用人单位没有长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节约员工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的意见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的 意见 【法规类别】扶贫救灾救济 【发文字号】锦政办发[2008]70号 【发布部门】锦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8.05 【实施日期】2008.08.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的意见 (锦政办发〔2008〕70号) 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锦州市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八月五日 锦州市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全市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农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落实《辽宁省农村大集食品经营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民生为己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既管好又便民的原则和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农村大集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不断健全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升农村大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力推进我市农村大集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领导,市政府成立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刘洋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张树良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明时市工商局局长 成员闫树海市工商局副局长 高宏建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宝军市卫生局副局长 闫立卿市质监局副局长 晏洪超市动监局副局长 张贵斌市农委副主任 田雨昌市商业局副局长 张佩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

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 一、产生背景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当前,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精准扶贫以及其他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一)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构建数字中国 大数据被认为是“未来的新石油”,也被比喻为21世纪的“钻石矿”,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8月国务院颁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数据政策,覆盖生态环境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水利大数据、城市大数据、医疗大数据、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等多层次下游应用市场,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同时,伴随大数据政策出台,各地政府相继成立了大数据管理机构,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全国22个省区,200多个地市相继成立大数据管理部门。 图1 各省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置数量(单位:个) (二)大数据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巨大 2016年,工信部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国大数据产业建设掀起热潮,目前已形成八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成100多个大数据产业园。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等发展战略逐步推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大数据的产业支撑得到强化,应用范围加速拓展,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通过对1572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65.2%的企业已成立数据分析部门,24.4%的企业正在计划成立相关数据部门。 近四成的企业已经应用了大数据。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已经应用大数据的企业有623家,占比为39.6%,垂直行业中如金融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此外,24.3%的企业表示未来一年内将应用大数据。 对数据分析方式选择情况的调查显示,40.3%的企业采取实时处理动态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占比最高;其次是分析历史数据和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辅助决策,占比分别为32.3%和25.5%。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选择机器学习进行辅助决策的企业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9年5月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白皮书(2019年)》,书中综合国内外环境、新兴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测算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增速约

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中国青年就业调查报告单位名称: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13工商管理 姓名:张帆 指导教师:杨伶俐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实践报告评阅意见 注:本表附在学生的实践报告之后,同实践报告共同存档

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青年总体状况 (1) 一、中国青年总体情况 (1) 二中国教育、培训及就业的制度和政策 (1) 三、调查执行情况 (2) 第二部分:中国青年从学校向工作过渡的总体状况评价及成因分析 (2) 一、总体评价 (2) 第三部分:中国青年就业的结论 (3) 一、从历史和发展的高度重视青年问题 (3) 二、问题首先应该从教育抓起 (3)

摘要 青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阶段。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第一步经历将会对一个人一生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产生重要影响。而这重要的第一步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教育经历、培训经历、个人能力、家庭背景、劳动力市场形势、经济和社会环境、雇主偏好、创业环境等。因此,把从学校向稳定正规工作过渡这一阶段作为切入点,既可以掌握青年就业的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又可以掌握影响青年就业的背后因素,如教育培训能力、家庭环境等等,从而做到准确把脉,进而对症下药,以制定准确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思路和对策措施。

引言 关注青年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要。首先,从长远考虑,在持续2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速逐步减缓,人口老龄化加速,未来青年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从近期着想,劳动力市场长期供求紧张,各类青年的就业问题都很突出,表现为青年失业率高、失业周期长、临时就业和不充分就业比重高、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等。在体制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下岗失业再就业问题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青年就业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应着力解决的就业重点和难点问题。第三,教育和培训体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联系不紧,青年劳动力素质结构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如何破解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对的难题之一。第四,中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社会变迁时代,如果青年既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又不能顺利地过渡进入职业生涯发展,不但导致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原因,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

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