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体备课教案模本(2)

集体备课教案模本(2)

集体备课教案模本(2)
集体备课教案模本(2)

批注与补充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满园春色关不住!翻开本单元课文,《春的消息》迎面扑来,《快

乐的小燕子》欢叫着在春光中飞来飞去,刚刚苏醒的河流回旋着《三

月桃花水》……

整个单元5篇课文虽有体裁和题材的区别,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

了春的话题。《春的消息》将引领我们去发现春天的足迹。《快乐的

小燕子》描绘了一幅小燕子闹春图。《三月桃花水》像竖琴,弹奏出

春天的乐章;像明镜,映照出春天的身影。《一幅画》用活泼的语言

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油画。《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清

明》)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节里的思想感情。课文有的贴近儿童生活,

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有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些文质兼美

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

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

养。

“积累与运用”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

“综合性学习”“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等6项练习内容。

“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自主阅读园地”4项练习

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感悟、发现、

探究、积累。“综合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和展示“多彩的

春天”,“习作百花园”是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春天”

写作文。两项练习可以结合进行。

本单元教学中要继续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文美

情浓是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教学中,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句,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

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积累美词佳句。通过说、

写及课外了解、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

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

第1课

课题:1.《春的消息》

教材分析:

这首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的现代诗,是著名作家金波的作品。

诗人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春天,用儿童的心去体验春天,用细腻的笔

去描绘春天,字里行间充溢对春天的热爱。全诗共6节。有感情地朗

读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在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在诵读过程中体

验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并达到会写的目的。

(2)、学习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学会质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批注与补充(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达到学会质疑的目的。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教学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大自然的变

化中去感受春的气息,去体会春的生机。

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

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

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听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3、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

具体语境来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8、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9、教学反思:

批注与补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

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

语中知道的?

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

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

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四、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课后第一题

9、板书设计

春的消息

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

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

蝴蝶飞舞聆听春天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10、教学反思:

第2课

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

教材分析:活泼的小燕子,带着春光,向我们飞来。小巧玲珑的

体态,清亮圆润的啁啾声,多么可爱;在如烟如雾的雨丝里穿来穿去,

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斜飞,多么快乐。全文语言优美,文字清新,充

满童真童趣,在语感培养和人文熏陶诸方面都有丰富的营养。可以把

握小燕子的特点去感受小燕子的快乐: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小燕子的

飞翔特点,小燕子消灭害虫的本领。

批注与补充(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让学生感受春天里小燕子的快乐,辛劳。培养学生热爱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3、教学重点:

记住本课生字新词。

4、教学难点:

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5、教学时间: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7、教学设计:

8、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

1、激趣。

⑴、出示谜语,猜猜它是谁。

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

()的小燕子

填空后齐读课题。

3、激疑。

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⑵、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

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

1、听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3、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注意

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如“捷”“瞬”“漾”等。

4、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

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5、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

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

四、师生共同小结:

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

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批注与补充

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句子或段落。

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

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

二、感情朗读,品味快乐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

四、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 )间 ( )过荡( ) 陈( ) ( )水

(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小燕子()的春天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

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亮圆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燕子

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

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

阳光下——自由飞翔明媚的春景

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

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10、教学反思:

第3课

批注与补充教材分析:阳春三月,燕子飞来了,桃花盛开了,冰雪融化了,

河流苏醒了!《三月桃花水》用诗一般优美动人的语言,描绘了春汛

到来时的胜景。把河水比作竖琴,把波纹比作琴弦,把浪花比作鼓点,

“三月桃花水”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大路

上马车驶过的铃铛声,与流水声汇聚成一首和谐的“春忙”交响曲。

把清澈的河水比作明镜,映照出春天山乡的美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

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2、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旁批,体会关键词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激发

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

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

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4、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教学时间:

两课时

6、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7、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1、听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

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5、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

起来说一说。

6、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

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

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

批注与补充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四、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新课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9、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

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

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勃生机

10、教学反思:

第4课

1、课题:《一幅画》

教材分析: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多么迷人的一幅风景油画!多么精彩的一

篇赏析文章!那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那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山村真

是令人陶醉;那洋溢着赞叹的词语,那浸透着喜爱的句段确实值得玩

味。全文观察顺序清楚,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清新优美。学习

这篇课文,我们既要揣摩和领会作者有顺序、有主次地观察景物的方

法,更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批注与补充2、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

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3)、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热爱生

活之情,并培养一定的审美观。

3、教学重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4、教学难点: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5、教学时间:一课时

6、教具准备: 课文配套朗读光碟几幅风景画(U盘下载,电视

机播放)

7、教学设计:

一、读课题,知题意

1、揭示课题。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

1、提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

⑵、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2、听课文配套朗读光碟

3、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4、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

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分组读课文。

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指导阅读2——7段。

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

画。

3、小组探讨。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五、体会感情,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

1、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板书设计

批注与补充

蓝天下——大山

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

(美景令人陶醉)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

小溪旁——小路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1、课题: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百花争艳。历代文人墨客,挥洒饱蘸

感情的笔,留下数不清的咏春诗篇,其中不乏千古绝唱。本课选编的

两首古诗,堪称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佳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

思想感情。设计本课的意图是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音

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

5、教学时间:

两课时

6、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配套朗读光碟春天的图片

7、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了解作者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欣赏春天的图片。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

3、读题,简介苏轼和杜牧。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

音。

3、齐读。

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批注与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板书设计:

清明

雨纷纷

问酒家人欲断魂

念亲人

10、教学反思:

积累与运用(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积累与运用”安排了以下内容:一是通过比较两个句子,

让学生发现语序对语义的影响。二是编排了12个有构词特点的词语,

目的是积累词语,体会汉语的丰富。三是阅读成语故事。四是综合性

学习,让学生实践怎样寻找春天,如何展示“多彩春天”。五是与综

合性学习结合,围绕“春天”写作文。六是自主阅读短文《四季的美》,

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质疑,自主采用摘抄、背诵等积

累的办法。

教学目标:

(1)、领悟和了解语序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2)、积累有构词特点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积累成语。

(4)、自主阅读短文,概括主要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5)、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用语文、学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6)、围绕“春天”,写下自己的见闻和真实感受。

3、教学重点:

(1)、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音同字不同的,意思不同。

(2)、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

4、教学难点:

体会词语的构词特点。

5、教学时间:

三课时

6、教具准备:

教师:几组常见的同音字和较典型的形声字,成语故事。

学生: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

批注与补充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读懂题意,自读自悟。

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

3、总结规律,拓展延伸。

二、语海拾贝

1、自主读词语,读正确,读出节奏。

2、用符号勾画出各组词语中相同处,帮助理解、记忆。

3、互动学习,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 熟读、积累。根据四种构词特点进行改写或补充练习。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正确,读通顺。

2、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互动释疑。

3、结合实际,交流阅读体会。

4、教师引领,归纳总结。

5、拓展延伸。可讲讲其他成语故事,也可涉及名著《三国演义》中

的故事。

四、自主阅读园地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

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3、提出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生生、师生互动探讨。

4、选择你最愿意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

五、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抄写《语海拾贝》中的词语

9、板书设计:

10、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

2、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用书面、口头结合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

自然、观察社会所得。

(2)、能以“春”为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

(3)、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教学难点:

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5、教学时间:

批注与补充6、教具准备

(1)、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就可以布置本项学习任务,给学生

足够的资料搜集、展示准备的时间。

(2)、教师可选两首咏春诗准备朗诵表演。

7、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交流信息

1、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法,搜集“春”的资料。

2、与同学交流搜集的资料,探究充实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二、独立设想,合作构思

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想参加展示会的形式,是诗文朗诵,还

是办小报……

2、根据设想的展示形式,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

3、寻找、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构思方案,做好参加展

示会的准备。

三、成果展示,重在过程

1、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做好组织工作。

2、展示者可以汇报在搜集材料和准备展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收获

体会。

3、观摩者可以质疑问难,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言传身教,因势利导。

四、成果评比,重在激励

1、可以将个人、小组的展示都归结到四大组评比。

2、定性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重。

五、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搜集成语故事

9、板书设计:

10、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1、课题:积累与运用(一)

2、教学目标:

(1)、会围绕“春天”选择习作材料。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

(4)、感受春天的魅力。

3、教学重点: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

4、教学难点: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在本单元积累的语言材料。

批注与补充一课时

6、教具准备

(1)、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选票、构思。

(2)、教师准备1~3篇各具特色的范文。

7、教学过程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这次习作紧扣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围

绕“春天”自由写作,体现了从读到做再到写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语文

素养的过程。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写春景、春游活动,也可以写与春天

有关的人和事,还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发生的事。要注意把自己的

真实感受写出来。

1、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意识。

2、小组合作解决疑惑。

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票范围,提示本次写作目标。

二、读写结合,扩展视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

都与春天联系紧密,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

2、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成果中选择习作材料。

3、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材。

三、自主表达、学习修改

1、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发现亮点,及时点评导向。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

3、引导学生练习用修改符号在草稿上自主、互动修改。

范文: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柳叶绿了,春江的水暖和了。春风习习的

从我的身边吹过,万物抽出了新芽,那样鲜嫩的颜色,使春天更加美

丽。阳春三月,春风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使人爽快惬意。露

水吻湿了片片绿叶,整个山林散发出如酒似蜜的清香。如期开放的桃

花,一团团,一簇簇,掩映在绿叶中。我们就在这大好时光去公园找

春姑娘。

来到公园,走进大门,穿过林阴小道,就来到了一个大草坪上。

在草坪上我看见了那鲜嫩的绿色,嫩绿色的小草,深绿的树叶,浅绿

的嫩芽,真美丽。春天不止有这些,还有那各种花朵,瞧!那粉红色

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大红色的樱花以及最让人注目的大红牡丹,它

们有的才长出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长出来了,露出了它那可爱

的小脸蛋,有的还是花骨朵,好象胞涨的就要破开似的。这儿的花儿

和绿草,浑和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松树上莺歌舞语,再加上那小朋

友的动人歌声,就构成了一支动人的交响曲。

我看了看我的小伙伴,他们也在欢笑,他们也一定是为找到春天

而高兴吧。看!王军、朋朋、马驰、成龙和红艳,他们有的唱歌、有

的吃东西,有的玩耍。啊!真是一派柔和的气氛呀

春天你真是如此动人,如此美丽!我找到了春姑娘沙沙的脚步,找到

批注与补充8、布置作业:

自己修改作文。

9、板书设计:

10、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这组课文有故事,有童话,篇篇充满趣味,却又蕴含着朴素的哲

理,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

《绿手指》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可敬的老奶奶,为了实现梦想,二十年

如一日地培育纯白的金盏花;《苹果里的星星》让我们感悟了什么叫

创造;《点金术》中那个贪得无厌的国王,发出了痛苦的感叹:“我

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小蓝裙的故事》中的蓝裙虽小,却让我

们懂得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微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

去感受美、发现美;《花开了,就感激》让我们像蓝蓝一样“从小学

会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学着用一颗乐观的心去生活。

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

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喜

爱,使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6课时

1、课题:《绿手指》

教材分析:

本课的语言描写朴实无华,浅显易懂,对老奶奶美好品质的赞美

暗藏在字里行间,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奶奶语言、行动的词

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她为了理想,二十年如一日,持

之以恒地追求、探索的美好情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绿手

指”不仅是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指精神的可嘉。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

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情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领会“从不怀疑”“从

不沮丧”“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4、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批注与补充两课时

6、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课文配套朗读碟金盏花图片

7、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听课文朗读碟。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抽个别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

2、说给同桌听。

五、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9、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1、学习起因部分。

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

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

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⑴、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

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⑵、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批注与补充⑵、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三、交流讨论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9、板书设计:

绿手指

培育出纯白金盏花将获重金——起因

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经过充满理想

绿手指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结果满怀信心

还能中出黑色的金盏花的老园丁

10、教学反思:

第7课时

1、课题:《苹果里的星星》

教材分析:

创新是人类进步发展的永恒话题。这篇课文讲述了儿子打破常

规,拦腰横切苹果后,发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的星星,从而给父亲以

启示。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继而激发

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其实创新并不神秘,偶尔的打破常规,不经意

的新发现就是创新。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父亲对儿

子意外发现的赞赏,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小培养创新精神。难点

是读懂写父亲感受的句子(即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应抓

住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包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意外发现的赞赏,相信

你从中也会受到启发,树立你的创新意识。

4、教学难点:

读懂写父亲感受的句子。

5、教学时间:

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配套课文朗读碟一个苹果

磁石、缝衣针、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

批注与补充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质疑课题:

苹果里会有星星?多有意思呀!你读了课题,想到了什么?

2、苹果里的星星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到书中去探寻谜底吧!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本课生字及不理解的词。

2、学生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解决不认识的字,以及能自己解决的词。

3、边读边思考:苹果里真的有星星吗?苹果里的星星指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读中释疑:

1、父亲一生切过无数苹果,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抓住重点词:规规矩矩、常规。

结合生活理解父亲的切法:以图带拼,直观理解儿子的说法。

2、儿子的偶一为之,为什么会令父亲深受触动?

在学生精读课文,充分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

教师小结:儿子打破常规做法,从横切苹果中获得新的发现,使父亲

从惊讶支触动,这与其说是五角星图案的果核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

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现,一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3、“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错’切苹

果。”这真的是错切苹果吗?是什么?

学生结合全文作答后,教师小结:这就是创新。原来创新并不难,生

活中人人才能创新。

四、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10、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朗读课文。

二、深读,充分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生活中你有不“墨守成规”的做法吗?说给大家听听。

三、实践活动

1、发放道具:

磁石、缝衣针、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

2、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⑴、我的缝衣针掉在地上找不到,寻求帮助。

批注与补充⑵、透明深杯里落进乒乓球,不许伸手入内,怎么取?

加水或倒杯子。

四、课堂小结:

8、作业设计:

(1)、填上合适的词。

一( )小刀一( )星星一( )创造

一( )事情一( )新闻一( )油画

(2)、想一想,答一答。

你是怎样切苹果的?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的生活中也许有过不平常的发现和做法,请你说一说自

己(或他人)的不平常的做法或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板书设计:

苹果里的星星

儿子横切苹果——发现星星不经意的

苹果里的星星新发现

父亲从儿子的新发现中——得到启示就是创新

10、教学反思:

第8课时

1、课题:《点金术》

教材分析:

设计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做人不

能太贪心;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

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

解他的感情变化,从而领悟国王因为受到惩罚,吸取了教训。理解课

文讲的道理是教学难点。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贪得无厌的人必将受到惩罚。

3、教学重点:

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变化,从而

领悟国王因为受到惩罚,吸取了教训。

4、教学难点:

批注与补充5、教学时间:

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配套课文朗读碟

7、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

1、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

1、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

2、教师抽查新词能否读正确。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分组读、分角色读、画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4、师抽读、范读,师生、生生互评。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国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国王的“贪得无厌”?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找出表现国王感情变化的词语,谈谈体会。

4、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四、教师小结。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名复述故事。

三、、作业设计:

(1)、写你喜欢写的生字或词语。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痛苦——

教训——

色彩缤纷——

贪得无厌——

(3)、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四、板书设计:

点金术

祈祷神灵——想得到更多金子

点金术神灵赐给——点金术做人不可太贪心

国王——心花怒放——终于醒悟

10、教学反思:

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

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 1、会认本单元47个生字,会写3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与段落。 3、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过程与方法学会并掌握多种识字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 1、体会春天美景,表达热爱春天之情,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2、能从课文的故事情节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懂得为别人创造幸福,快乐自己。重点1、会认47个生字,正确书写3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会收集描写春天的词句,理解课文,会背诵古诗。 难点1、指导学生写好本单元难写的字。如:解、烧、喊等字。2、体会春天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理解古诗的意思;能把春天里的发现写一写。单元课时安排《找春天》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笋芽儿》2课时《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3 笋芽儿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1、预习课文,画出生字。 2、搜集有关笋芽生长的资料。 二、课内导学(一)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2、(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黑糊糊阻拦感冒照射轰隆隆抛下滋润爱抚暖烘烘自豪山冈笋芽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拦、烘”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调动生活

初二英语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Unit 2 What should I do ? I. 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demands: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II.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 V ocabulary argue, loud, original ,out of style, tutor, upset, adult, Recycling: problem, sorry, part-time, important, friend, money, home, new, easy, letter, ticket, ball game, surprise, colorful, borrow, write, call someone up, go to someone’s house, every night B. Target language My brother plays his CD too loud. What should I do ? Why don’t you talk to him about it? C. Structures Modals could, should Why don’t you …?(formulaic) III. Teaching methods: Audio-lingual methods IV.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V. This uni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eriods. Lesson 1 Speak and listen Section A 1a---1c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II.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 V ocabulary keep out , play, loud, argue, wrong, What’s wrong ? out of style , could, should, B. Target language My brother plays his CDs too loud. Maybe you should buy some new clothes. III. Teaching methods: Audio-lingual methods IV.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V. Teaching procedure Activity 1. Revision Task 1. Dictation Task 2.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future with will. Activity 2. Presentation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some new vocabulary. Task 1 . Make a two-column chart on the board with the heading Problem at the top of column 1 and the heading Advice at the top of column 2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you what you could do about i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 【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 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4.让学生知道周圉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这个平面图形的特殊性:不封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前面的简单图形知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还会有一些负迁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学生往往难于区别三角形的角和边与一个角的顶点和边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图形的认识,而是从物品中找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画法。 难点: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情境实物图儿何图形(模型)回归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本质特征。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 NaCl溶液、CnS0 4溶液、CuC1 2 溶液、KMnO 4 溶液、FeCl 3 溶液、NaCl固体、糖、 CuS0 4 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 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 4、CnCl 2 、KMn0 4 、FeCl 3 。让学生观察,并 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 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 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 4 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交流现象】 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得出结论】 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混合物颜色有差异。 【提出问题】 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 【分析小结】 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 【引导观察】 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

【新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 楼春趣》4篇课文。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 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内容 课时教学要点草船借箭 2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1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 主要内容。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景阳冈 2 猴王出世 1 红楼春趣 1 口语交际 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习作 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 楚。 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3.学会根据人物外貌描写猜测人名。 4.积累记背古诗《鸟鸣涧》。 快乐读书吧机 动学会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四大名著。 课题4草船借箭()课时课型新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3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笔记 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 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 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 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 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 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 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 形概念。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 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 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 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 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 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并紧扣角的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来 进行。不论活动简单或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3.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本单元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有些活动内涵丰 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活动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操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 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小学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学习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分配 1.《古诗二首》………………………………………………………………………………………… 2课时 2.《找春天》…………………………………………………………………………………………… 2课 时 3.《开满鲜花的小路》………………………………………………………………………………… 2课时 4.《邓小平爷爷植树》………………………………………………………………………………… 2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 时 教法与学法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14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集体备课

第一课时位置(一)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二课时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3 小数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 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正确灵活地计算小数除法。 教科书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十分关注算法探究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逐步体会“将没有学 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重视计算方法的概括,给出计算法则的结语, 并且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循“认知序”定“教学序”,展现教学的基本脉络与思 路,实现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商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 让学生弄清算理以便切实掌握。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发 现,理解算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时,如果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鼓励学生多向思 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 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 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 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 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 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 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 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因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周五返校的时候,我们完成了上学期的“拍卖活动”,3名同学用自己平时累计的分数,换取了自己心仪的礼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当时的美好瞬间。(幻灯片出示)。那么这个学期,我们将会继续延续我们的“拍卖活动”,周五的时候,我和大家说过,这个学期的礼物,在我给定的范围内,让大家自主的来选择,这样避免了我一人独断专行的弊端。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八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我换牙了》教学设计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许丽萍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 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和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 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 析,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间活动录像片段,课件,统计图、统计表、课本 第一课时新授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在家里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数一数自己换过几颗牙 (一)、导入: 观看游戏录相,调查换牙情况。 师生观看录相。

录相: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游戏,笑得开心,画面最后定在一个缺 牙孩子的笑脸上。(配音:下课了,孩子们都高兴来到了操场上,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转呼啦圈,还有的在……真有意思!) 师:他们玩得真高兴!刚才看录相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 你在笑什么 生:他的牙掉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洞。 师:其实,这没什么好笑的,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要掉牙,小朋友 们,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就要开始掉落,然后又会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 阶段叫做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开始换牙的孩子举起手 来! 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换过牙。 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经开始换牙了,课前我也让同学 们和家长一起数了自己换牙的数目,那么,你换了几颗牙 生:3颗、2颗、4颗…… 师:同学们有的换2颗牙,有的换3颗牙,还有的换的更多,如果我想了解咱们全班同学换2颗牙的有多少人,换3颗4颗的分别有多少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先动脑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可以举手”、“让所有掉两颗牙的站在一起”、“把自己换 了几颗牙写在纸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简说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

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元教学理想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经历简单,加之对祖国的历史了解甚少,教材所选的事离现在久远,因此很难体会到修铁路的难处,更难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念国情结,理解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状况,我在教学这组教材前,必须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的时代背景。理解内容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读,扫清文字障碍,通过读,了解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人物的爱国情,进而感情读。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

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课后,结合综合性学习,让学自主查阅爱国主义方面的歌曲、诗歌、故事、散文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谈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深化情感,从而积淀爱国主义情感。 5.詹天佑 重庆九龙坡区杨石路小学李冉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二单元集备时间 主备人备课成员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0个生字,6个偏旁和一个多音字;会写27个生字和3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激发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难点1、认识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仿照例子,积累和拓展字词。 单元课时安排1、吃水不忘挖井人(2课 时) 2、我多想去看看(2课时) 3、一个接一个(2课时) 4、四个太阳(2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教学 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二单元课题1、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 课时 安排 二课时 教学 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 2、会写“吃、叫、主、”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 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 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 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 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修订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 课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备课 备课人: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9总复习 总复习内容主要涉及本册教科书中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数学广角。通过总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正因为总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所以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二是沟通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四大版块的内容学生基本已经掌握,欠缺的是厘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的能力以及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所以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抓住重难点知识,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内容,辨析含糊不清的认知,巩固强化薄弱环节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例如,复习“大数的认识”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大数的读写法,一方面抓住其重点内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易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思维障碍点。 2.复习课要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例如,复习“图形与几何”时,结合本册教科书知识较为零散、概念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概念,内化理解。 3.复习时,既要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更要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例如,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时,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与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准确、迅速。如学生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学习商不变性质之后,就可以说清其中的道理了。复习笔算乘、除法时还可进一步阐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知道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一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6、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3、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I、引言;小朋友,你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诗,在电视里、在课外阅读中也曾欣赏过古诗,谁能将你学过的古诗吟诵给大家听呢看来,大家对学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学一首。 2.出示插图,播放音乐,说说图意。 3.板书课题,学习“静、夜”这两个生字。理解“思”。(板书:思念)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李白。 2、自由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认记生字。 4、齐读课文。 (三)抓住词语,理解诗意 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井栏前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 (3)边读边想象我们在中秋节的夜晚观察到的景色,说说明亮的月光在地上是什么样的。(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很亮。)(4)过度:诗人看到月光照在井栏前那么亮,以为是什么 (5)理解“疑”。(以为)你见过“霜”吗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是什么样的。(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 (6)指名讲述前两行诗意。 (7)小结:诗人把照在井栏前的月光当成了冬天的霜,可见月光是多么明亮、洁白。看到这些,诗人想到了什么 学习第三、四行诗。 1.指名读后两行诗。 2.说说“举头”的意思,看图理解“举”(板书:举;抬),说说“望”的近义词,能把“望明月”改成“看明月”吗

(完整word)2015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四、教学难点: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首先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利息等概念,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再引导学生如何转换题意,分析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答出各类百分数应用题。 六、课时安排:6课时 折扣-------------------------------1 成数-------------------------------1 税率-------------------------------1 利率-------------------------------1 购物-------------------------------1 生活与百分数-----------------------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岭子镇第二小学孙增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这些内容的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单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呢?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素材,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例1:145×12、例2:160×30、106×30和例5:49×104≈?)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