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即墨县志

即墨县志

1764

《即墨县志》是青岛市档案馆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述青岛方域综合情况的志书,由尤淑孝修,李元正纂,成书于乾隆甲申年(公元1764年)。该书为木刻线装本,共分方舆、建置、学校、武备、赋役、职官、选举、名宦、人物、艺文、大事、杂稽等12卷66目,约18万字,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研究青岛沿革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编纂始末《即墨县志》由即墨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主编韩乃桂,副主编邵立教、孙鹏、陈志峻。1982年2月,成立了即墨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织人员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继之,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均成立了编志小组,投入修志工作。1989年9月,新县志告成。1989年10月,新县志送审稿写成后,恰逢即墨撤县改市,故将1988~1989年有关资料附录于后。1991年9月,《即墨县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在该市内发行,部分县志发行于国内部分地区。即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即墨市档案馆都有存书。

志书简介该志记述的时限:上起自1840年,为彰明因果源流,个别篇章适当上溯;下断至1987年。在结构上分、篇、章、节、目四个层次。体裁以志为主,述、记、传、录兼用,图、表穿插其中。不为生者立传。资料除取自国家、省、市、县档案馆的档案和旧志、家谱、报刊、正史和专著外,其余则取自全县各专业志。同时,采用了部分口碑资料。

《即墨县志》全书共35篇、167章、565节、约150万字,内容有建置、自然环境、居民、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农业、渔业、水利、工业、乡镇工业、电业、交通、邮电、商业、粮油业、土特名产、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社团、政权政协、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文化、文物古迹、教育、科技、体育、医药卫生、风俗宗教、方言、人物、杂记。是即墨历史上第八次修志,第四次成书。这部志书,是即墨有史以来内容最丰富、卷帙最为宏巨的一部著述。该志从即墨的实际情况出发,记述了即墨的历史,勾勒了即墨的面貌,展现了即墨的优势,反映了即墨的变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1989年9月即墨县长赵克志为之作序。1993年6月,《即墨县志》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明万历《即墨县志》提要

许铤修、杜为栋纂并序,参修20人。明万历七年(1579)修,历时5年于万历十一年(1584)刻印,全书8篇64目6册15万字。本志是即墨最早的县志,北京图书馆仅存孤本。许铤号静峰,武清人,进士。万历六年任即墨知县,有德政,曾议开放青岛为海口。杜为栋,祥符举人,万历六年任即墨县教谕,后升任陕西洛南知县。

明万历《即墨县志》篇目为8篇64目

(一)地理:沿革、星野、?山川、形胜、附8景、风俗、物产、古迹、丘墓;(二)建置:?城池、公署、学校、文庙、社学、戍卫、盐埸、仓铺、?市集、坊巷、乡社、堡镇、桥梁、疆圉、海口;(三)赋役:?田赋、徭役;(四)秩祀:先师殿、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邑历坛、城隍庙、八蜡庙、土地祠、龙王庙、安平君祠、童府君庙、汤尹生祠、李尹生祠;(五)秩官列传;(六)选举:进士、举人;(七)人物志:乡贤传、节义传、流寓传、贞烈传、杂志、武勋、掾阶;(八)寺观:仙流、祥异、异闻、外传。

明万历《即墨县志》序一

莱七邑、即墨其一也。在胶水之东、劳山沧海之间。盖东方胜游之地,多禅室仙窟。其地利鱼盐。王、郑正绩、经学,载在史传。以故土富文藻,矜功名,其渊源盖有所自。墨古名邑,信哉!隶莱,足为莱重,乃今谈理者,往往难之。令其土、席未暖,且议而去。遂号为疲邑,较昔迥不侔矣!岁丁丑,河阳高公来守莱,一新百度,尤注意于墨,思起其疲,复昔日之盛,非得人不可。是岁冬,余以郡来视其篆,且奉河阳公之命,求其疲之故而起之。始至,顾瞻山海,引领城郭,曰:“壮哉邑!此何以疲?无乃宦其土者之过与!”升其令之堂,阅其版籍,视其课治,积逋悬欠累累然;抵学官,门庑堂斋大颓,师生

展礼诵说,至无其所已。欲取其志谛观之,诸生曰:“墨未有成志。”余喟然曰:“民困而敛日急;学颓而士不率;邑乘不存,文献无考。墨信疲邑。”于是振刷其政,请于抚巡、藩臬,谋葺其学宫,以志属诸邑博杜子。逾岁,为万历戊寅,武清许君,以调繁来令是邑。秀姿清标,天成玉立。河阳公谓:起墨之疲必得人而后可,许君盖其人也!余授篆归莱,不数月政报,有节民乐,输赋日登,学宫鼎建,志已脱稿来矣!时,抚台汝南赵公,携两道,福清魏公、古卫蔡公,问俗道劳山,题石其上,山川若增而丽。徙者归、游者农、贸易者通,欲复古之饶,可计日待也。学宫葺,诸生争先淬励,王、郑政绩、经学,芳躅可继。墨古名邑,?亦可为今之名邑也。隶莱足为莱重,疲于邑何有?河阳公谓:起墨之疲必得人而后可。信哉!信哉!披其志,外极其规模之大,内悉其条理之密。其中,如山海之奇,沿革之异,政治之得失,俗化之美恶,人物之臧否,杂物、撰德、断简、遗文,罔无备载。且间为论列,有感今思古、补弊救偏之意。是志也,可以观矣!盖杜子辑之,而许君成之也。先是,余同寅延庆贾公、内黄李公,有事即墨厘弊考成,均有劳焉于墨疲之起;而墨志之成也,其功良不可诬。因并志诸首简。

万历七年秋七月,同知莱州府事,三河罗潮书。

明万历《即墨县志》序二

环海皆郡县也。土有丰瘠,俗有浇朴,?盖什百其状矣。即墨盛于昔,史传有之。今青齐疲邑,即墨称首焉。人之言曰:墨之疲二,惟穷与顽。仕者披图,每视为信然。余初授晋长子,剧邑也!再授卫之莘,冲邑也!三授今即墨,又众所谓疲邑也!余惧焉。疲而穷犹可为也,疲而顽难乎理矣!既抵其郊,耕居土之十五,鲜林木,罕庐舍,蒿莱极目,观之凄阻。疲而穷信矣!入其邑,荐绅先生以及青衿之士,下至齐民,有等有容,相接之仪都甚。居无何,召其民旅至,有徵发,如机而应;与之约,百不一爽。晋卫之民,不是过也。顽何有哉?盖至穷莫如即墨,至朴亦莫如即墨,疲于穷而不疲于顽,人言可尽信乎?其地三面濒海,右伏马鞍,北至灵峰,二劳拱其南,天柱维其东,形胜为东方冠。以故桓侯大其封。安平至其胜,郑以经达,王以正显,流金镌石,炳炳未泯。史称即墨之饶,车毂击,人肩摩,以今山川徵之,殆非虚语也。第僻处海隅,不通贸易,其民长于任质,短于谋生。令数易于上,法屡变于下,以弊易弊,日亏日损,民之穷而地之芜,有由然哉。然山海之区,天地敦固之气,发泄未尽。民多质实少伪,有至长老不见绮丽;俗尚简陋,葛中韦屦,齐以东之民,见而笑之曰野,不知论治者,固犹深为世道幸也。取质实少伪之民,而定其令,与之休息,穷可丰而俗可隆,墨之理固易易矣!余无他能,第先取其令之不便于民,扰其业而匮其财者,悉删而去之。徙者归,居者劝,耕其土者十且八九。已奉檄,取其赋役之籍而定之,如其数,不减其额,而损之益之,与民宜之浃。岁赋充役足,公上有供,而私亦无告病者。又赖上之人,为之破其禁令、通其贸易。墨之饶且盛,虽不能追古昔,其穷可日丰,而俗可日隆,益信墨之易理也。人言疲而顽,可尽信乎?夫墨地形甲于东方,土显经政,民多质实,盖佳邑也。顾邑以疲名,而民以顽称,墨之受诬非一日矣!余不能起墨而俾就于理,可诬墨而不易其名耶?海内郡县,丰瘠殊土,浇朴异俗,而天理之在民心者,未尝亡也。

有司者不惜民之穷,而求其丰,先逆民以顽,而使之信,不可得已。盖不惜民之穷,则乐土为墟;先逆民以顽,则淳民亦狡。何也?一之所导者然也。即墨之疲,在上而不在下也明矣。嗟乎!独一即墨为然哉?墨旧无志,问俗者靡徵于文献,故信朴为顽;官兹土者,懵懵然莫克奉以周旋,间有寝兴为民计,仅摅己臆,罔攸宜民。于是苦易为难无怪也。先是郡贰守罗公来视邑篆,属邑博杜君编辑焉。杜君,大梁文人,洽于掌故,方毅然任之。余适至,复综其概而督之,尚未就,已奉抚台赵公檄取县志,于是分编周生都辈于学宫,刻期报成。岂天欲挽墨之疲而速成其理欤?余阅之,匪直条悉事实,完百余祀未葺之典;而土俗民艰、利病规戒之间,尤谆至详切;俾后之间俗者无目为顽;游墨者无苦其难,?墨人且永赖之矣!则是志之成,所裨益于墨,岂渺小哉??是役也,训导孙君纬、钟君禄司誊录,县丞杨君采、典史徐国美督梓工,皆得附书。

万历七年夏五月,知即墨县事武清许铤序。

明万历《即墨县志》序三

夫志者,志其事,其取意有所观采,以明作者之志也。先王定寰宇沿革九州,沧海而东咸青分也。吾莱子国属焉。即墨又莱子属,以其地临墨水,故名。虚危之度,实在边鄙,故俗朴而俭,非货物交易之区;仅采山钓海之利,诵法诗书,桑麻专焉。三大夫余烈:

王郑之徒,其风采有可想见逮迩。不然,沂灾既作,廛堵不伦,诗书未坠,桑麻之业邈矣!田赋未悉当,户子艰之,以是称疲,疲久而顽,岂天性然哉!于是邑大夫咸以为难,是未究其原矣。燕南许君,以他邑移吾邑大夫。大夫入境,务求便民业以裕民财,还迁徙而劝耕稼,未期年,而民称足。河阳公所谓必得人而起之,岂虚语哉?先是郡大夫罗公,奉部使者檄,来握是篆时,乃属邑博杜公籍邑志。亡何,大夫至。大夫既先民务,?而境内宴然,百废具兴矣;爰督籍是志,亦巳卒业。山川疆画,则击毂摩肩而称盛矣!青衿翩翩,庠序兴焉。树艺日蕃,蚕绩日盈,先公我侯田赋无怠输矣!孤女抱洁、义士含恩,逸文逸传,按图若指诸掌,观感而各有兴焉。则是志也,关吾墨岂浅鲜哉!余独谓他日司守者之私淑,则三大夫之绩可稽,大夫之政化,以被吾属暨吾民者无己。?吾又幸王郑之流风,皭然在目,则吾属洎吾青衿子弟,当无为前贤累矣,咸相勖焉。

万历庚辰秋,知叶县事、邑人黄嘉善书。

明万历《即墨县志》序四

天地初判,万物权舆,圣人咋,规天条地,画为九州,各居其方。即墨地环东海,青州之边幅也。今之即墨,非复圣人规条之旧矣。然劳山永奠、渤海不迁,今犹古也。《记》有之:兖州可移,而河济之兖州不可移;梁州可改,而华阳黑水之梁州不可改。即墨岂不信然乎哉?故志氏首地理,重土宇,究本初也。土宇定,建置行焉。建置有先后,历述之,据今为正。存兴废,遵时制,宜尔也。建置行矣,其务莫先于成民。民者,邑之本;食者,民之天,教化之本原也。故田赋、户口次之。田赋有加损,户口有增耗,备述之。治理之得失,天运人事之隆替关焉。古之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诗》曰:“乃慰乃止,乃疆乃理”。又曰:“缩版以载,作庙翼翼”。田赋、户口定矣,祠祀不容缓也,故志秩祀。治民事神,官师责也,故志官师。有官有师,政教行焉。政教多端,得人实要。夫子谓澹台灭明曰,汝得人焉尔乎?即墨不啻武城,彦哲之

渊、才贤之薮也,选举所出,彬彬乎称盛矣,故选举。山川艮翕而灵秀发;经术流贯而人文萃。我国家列圣相承,又有以振宣而培植之。以故,选举之所得,闾阎之所伏,蕴之为德行,措之为事业,贞金烈石,彪炳后先,可不谓人物矣乎??志人物于选举之下,见人才之有成、邑里增重,邦家生光矣!?始于地理,及于人物,墨之重且大者,罔不具载;典要所存,不敢略也,其他今昔相传,见闻多端。进之,则拂经;废之,则阙考。齐谐、稗雅、旧史俱存,可尽除乎?故杂以志之。轻重见,邪正分焉!凡既备矣,志已可以已矣!至于发摅于人心,记载于山川,表见于形胜,勒金携石,辉竹映楮,文章归焉。文之朽者与化俱徂,其不朽者斐然在也。故终之以艺文,见夫子游息之意。而俗化之美恶,古今之升降,亦于是乎可考焉。此其纲也。其目六十有四,其意各叙于后。云:一别古今:志不编年,古今并载。人物品题,以古为重。宪前哲,定后世之仪型;制度因革,以今为正;明法守,示一代之章程。一分纲目:不著其纲,则碎而不整;不列其目,则概而不详。纲以提其要,目以悉其凡。一记故实:史,实录也。志者,史之余。可妄作乎?典籍闻见的然者,书之;归志具载而可疑者,存之以俟。私意加损,纤毫不容。一严体裁:志人物贤哲,惟取其化者、远者录之,生而近者则否,俟定论,杜幸谀也。故科目列名第、书官衔而已,虽有皭然者不载。一辨先后:体要所存,为一邑之重者志之正也。往亦所昭,或拂于经,或离于道者,志之变也,并载之。叙有先后,辞有详略,观者当自得之。一原述作:墨志旧本莫考,其稿之传于今者,范、周、解、孙手笔也。今志多因之,间或附以己见,亦野人美芹之意云尔。所赖以纠正者,后之君子也。赐以药饵,砭其愚顽,有深望焉。

万历己卯,即墨县教谕大梁杜为栋撰。

1949年

10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在驻地召开群众大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秋,即墨、即东两县遭受台风暴雨袭击,五沽河、流浩河泛滥成灾,即墨西部洼地水深数尺,庄稼受灾严重。即东县冲毁耕地17000亩、盐田2360亩,倒塌房屋720间,毁坏渔船55只。

11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1月26日,营口输出公司的一艘货船,于鳌山卫附近海域起火,鳌山区七沟村渔民协力营救,16名船员和8名乘客全都脱险。

12月,即墨县农村办冬学517处,学员42310人;即东县农村办冬学396处,学员35879人。

1950年

1月1日,银行发行胜利折实公债,并开办折实储蓄存款。至8月,改办保值储蓄。

1月,即墨县出船90只,船工281人;即东县出船40只,船工131人。编为胶东海上支前第三大队一、二中队,开赴浙江镇海支援解放舟山群岛战役。

2月,即东县人民政府由温泉迁驻店集。

2月24日,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继续

做好支前工作,全力做好生产救灾、节约备荒工作。

3月初,即墨、即东两县分别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

4月,南海专署撤销,即墨、即东两县改属胶州专区。即墨县人民政府由普东迁驻即墨城。

春,即墨文艺剧院成立。

5月,即墨、即东两县开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开始实行婚姻登记。

6月1日,即东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夏季生产救灾及夏征工作。

6月4日,即墨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6月,赛风调中共胶州地委工作,李振任中共即东县委书记。

6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成立供销合作总社。

7月11日,暴风雨成灾。即东县沿海毁船76只,冲毁盐田2.36万亩,淹没耕地1.59万亩。即墨县3万亩农作物被淹没,其中5000亩绝产。

7月15日,即东县开始取缔一贯道,至9月16日结束,共逮捕道首4人,1162名道徒退道。

8月,即墨县卫生院成立。

9月初,中共胶州地委、即墨县委组成工作组在城阳区大北曲西村进行土改试点工作。

10月6日,中共即东县委在店集区东演堤村进行老区结束土改工作试点;在王圈区石门乡进行新区土改工作试点。

11月1日,即东县人民政府将下属13个区改为用序数命名。原名同时并用。

11月9日,即墨县人民政府将下属15个区改为用序数命名。原名同时并用。

11月,即墨、即东两县均撤销司法科,分别成立人民法院。

11月,中共即墨县委召开机关整风会议。

12月1日,即墨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2月,即墨县出民工2200人、小车300辆、大车50辆;即东县出民工520人,参加修建沧口、流亭飞机场。

12月7日,即东县召开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是年,即墨县新艺京剧团和民艺柳腔剧团成立。

是年,即墨县黄酒厂建成投产。

1951年

1月23日,即东县宣布土地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全县463个村共划地主1594户,没收征收地主、富农土地33390亩、牲畜602头、房屋5673间、粮食4574172.5公斤,对少数不法地主分子依法进行了惩处。10896户贫雇农分得了土地、农具、粮食和房屋。

1月25日,中国红十字会即墨分会按照总会指示,选派12名医务人员组成救助朝鲜难民医疗队前往总会报到。

2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展以发动参军为中心的抗美援朝运动。

2月,即墨县部分地区麻疹流行,据6个区的统计,发病6621人,死亡423人。县卫生院采取紧急措施治愈6198名,对15740人进行了预防接种。

2月3日,即墨县各界群众1万多人集会,欢送600名新兵入伍。

3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第六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月2日,即墨县对国民党员、三民主义青年团成员和特务分子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截止月底共登记384名。

4月3日,即墨县召开全县妇女干部会议。动员妇女为志愿军做军鞋,至4月20日全县做军鞋2.7万双。

4月,即东县6个区麻疹病流行患者1350名,死亡84名。

5月2日,即墨、即东两县分别进行土地、户籍登记和颁发土地证,至10月结束。

5月14日,即墨县人民政府征调大车23辆、民工46人、牲畜46头,组成抗美援朝运输队。

6月9日,即墨县大规模地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在运动中,全县召开控诉会1014次,参加控诉的人数达35万余人次,逮捕和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

6月10日,即墨县于辛庄(今属营上乡)建立国营农场,占地124亩。

6月16日,即东县大规模地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在运动中,全县召开控诉会250多次,逮捕和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

6月21日,即墨县县长袁明三病逝。8月,李安石任即墨县县长。

7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即墨县支公司成立。

7月,即墨邮局与青岛电信局即墨营业所合并为即墨邮电局。

7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第七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月14日,即墨县所属的东果园、西果园、小庙头、苇、安乐、北后楼、古沟、于家、罗家等村,即东县鳌山区所属的秦家土寨,王家土寨、姜家土寨和铁骑后村划给崂山行政办事处。

7月,田横岛遭受10级大风袭击,农作物绝产。

8月底,即墨县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全县593个村划出地主、富农2025户,没收征收地主、富农土地131333亩、房屋27851间、牲畜1839头、农具4377件、粮食2315543公斤,按政策分配给贫苦农民。

9月8日,即东县人民政府为在抗美援朝中保卫停战谈判而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排长、和平战士姚庆祥烈士举行追悼大会。

10月18日,即墨县人民政府转发了山东省文教厅《关于即墨县城阳车站附近六处汉墓被破坏事项的通报》,要求各级政府加强文物管理。

11月17日,即墨县人民政府调集民工40182名,投入桃源河疏浚筑堤工程,共挖土772980立方米。该工程于本月29日竣工。

11月,李振调中共胶州地委工作,于少彬任中共即东县委书记。

12月,即墨、即东两县文化馆分别成立。

12月5日,即墨县人民政府于第六区后疃乡进行民主建政试点,继之,在全县进行民主建政。至1952年3月,全县各乡全部建立民主政权。

12月,即东县625名干部参加“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翌年6月上旬,“三反”运动基本结束。

12月,即墨、即东两县人民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共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3.04亿元(旧人民币),6104名青年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冬,即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于城阳区小寨子村成立,社长张式瑞。

冬,即东县建成占地50亩的周疃苗圃。

1952年

1月,即墨、即东速成师范学校分别成立,1953年冬停办。

2月,即墨县在工商界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至6月基本结束。

2月,中共即墨县委书记周凤鸣调离,于少彬任县委书记。中共即东县委书记于少彬调离,言化午主持县委工作。

3月1日,即墨县县区机关771名干部参加“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至11月结束。

3月1日,美国飞机三架侵入即东县上空,投放带菌毒虫,县人民政府立即组织群众进行捕灭。中共胶州地委就此发出通报。

春,即墨、即东两县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月5日,即东县于店集召开第八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月16日,即墨县、即东县和胶县共组织民工82852名治理大沽河,整修河堤593公里,挖土1267999立方米。至6月26日全部竣工。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兵团第三师一部进驻即东县金口、周疃一带,开垦荒地。

3月,即墨县先后成立县、区卫生防疫委员会。

4月9日,即东县召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28人,交流兴办互助组、合作社的经验。

4月,即墨、即东两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定级供给制。

5月,即东县店集区大河南村成立即东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梁吉善。

6月28日,即墨县召开第八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月7日,即墨县人民政府接管即墨私立信义中学,更名为“即墨第二中学”。

7月13日,即墨县组织民工5000余名整修流浩河,筑堤2750米,挖土54736立方米。

7月,设即东县检察署。

7月,言化午任中共即东县委书记。

8月6日,即墨县80余名未婚女青年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编入新疆农建七师。

9月,即墨、即东两县征调民工1597名,编为6个大队,赴胶县修建飞机场。

9月15日晚,即墨县灵西区段泊岚乡遭雹灾,冰雹直径1—5厘米,降雹时间近半小时,受灾面积约12平方公里,晚秋作物减产三成以上。

9月,即墨、即东两县先后开展“查田定产”工作,清查土地,以土质定产量,以产量计征。

9月18日12时,即东县巉山区9个村遭受雹灾,18500亩农作物遭受严重损害。

9月,即墨、即东两县旱情严重,土地干裂,秋作物减产30%左右。

秋,设立即东中学。

10月30日,即墨县大沽河女儿村护险工程破土动工。由胶州专署和即墨县人民政府抽调干部组成“大沽河治理工程女儿村施工所”,共调民工560名,完成护岸堤428米。至1963年6月14日竣工。

11月14日,即墨县人民政府组织万名民工治理桃源河,疏浚淤泥,加宽河床,修筑堤坝,挖土770298立方米。

12月1日,即墨县工商联合会成立。

12月24日,即墨县召开第九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2月,即东县进行渔船登记,至次年9月结束。全县共登记渔船907只、渔工4085名。

是年,建立即墨汽车站。

是年,烟青公路竣工通车,通过即墨县境路段为31.3公里。

是年,即墨古城垣全部拆除。

1953年

1月19日,即东县召开第九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月,即东县武装部副部长纪全福在组建民兵工作中,强迫命令,违法乱纪,导致14个村的107名群众被罚跪、288人被打,发生自杀事件4起。中共即东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通报对此一事件中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2月26日,即墨县财粮科值班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基建木材失火,损失物资价值1256.7万元(旧人民币)。即墨县人民政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4月8日,即东县人民政府积极配合驻军修筑通山公路和女岛瞭望站。

4月10日至12日,寒潮,小麦、豌豆受冻害,减产三成。

4月,尹传基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

4月,李之光任即东县县长。

5月1日,中共即墨、即东两县委分别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部署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新三反”运动。至7月26日又分别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总结开展运动的经验,布置今后任务。

5月4日,即墨县举行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

5月,即东县进行县、区机关整编,全县精简干部170名。

5月7日,即墨县召开第十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月1日,即墨、即东两县第一次进行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即墨县104236户,486485人(男239349,女247136);即东县74287户,350190人(男169351,女180839)。

7月18日—27日,即墨县普降大暴雨,大沽河、流浩河河水漫溢,移风区女儿村河堤溃决150米,淹没农田15000余亩,冲倒房屋83间,积水面积达16.6万亩,23300亩农作物绝产。即东县因暴雨成灾,倒塌房屋1015间,1万亩农作物减产。

7月18日,即墨县人民政府征调渔船100只(载重10吨以上的),前往长山岛担任国防建设运输任务,11月底返回。

7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成立普选委员会,开展普选工作。至1954年春结束。

8月8日,即墨县人民政府抽调民工2000余人、胶轮小车1800辆,参加修建高密飞机场。

8月14日,中共即东县委召开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表大会,贯彻上级指示,纠正互助合作运动中盲目冒进的错误。

10月初,即墨县小寨子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县劳动模范张式瑞,即东县官庄区流河庄村女劳动模范张树云和姚庆祥烈士的叔父姚贵求,参加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10月,即东县附近海域出现大量海蜇,全县374只渔船出海捉捕。七沟村

102只船,8天捕获195吨。

11月3日,即墨、即东两县同时宣布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取缔粮食商贩,关闭粮食市场。至12月,两县共动员农民卖出余粮2802万公斤。

11月,中共即墨、即东两县县委分别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

12月23日,即墨县基督教徒恢复礼拜聚会。

是年,即东县修建位于巉山区大嘴南端的太平港。

是年,于即墨县境修建姜家坡火车站时,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遗物。

1954年

1月,即墨、即东两县机关、工厂、农村、学校,普遍开展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活动。

1月26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四分团成员山东代表张树云向即东县机关干部、各界人民作赴朝慰问的情况报告。

2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

3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进行全县人口调查登记,截止5月10日统计,即墨县常住人口为486485人;截止5月31日统计,即东县常住人口为350190人,外流人口为33626人。

4月15日,即墨县各界人士认购经济建设公债18.7753亿元(旧人民币)。

4月中旬,即墨县172个乡(镇)结束基层普选工作。各乡(镇)均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成员。

5月4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即东县分会在店集举行成立大会。

5月29日,即墨县各地普遍发生粘虫、地老虎、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30%的农作物受灾减产。

5月,中共即墨、即东两县县委同时宣布:结束1952年开始的整党工作。

5月,即墨县人民政府在5处重点集市进行恢复粮食市场试点。截止6月份,全县共设粮食市场32处。

6月2日,即东县举行第一届人民体育大会,140名运动员参赛。

6月13日,即东县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27处。

6月15日,即墨县刘家庄、瓦前、灵西、马戈庄、中华埠、七级、丰台等区发生蝗灾,每平方米多者300只,少者50只,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组织群众灭蝗。

7月,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7月29日,即东县收购土豆50万公斤、菜籽250公斤,支援安徽省灾区。

8月13日至15日,暴雨连绵,即墨县因河水漫溢,淹没农田6万亩,2000余亩大豆绝产;即东县2.97万亩农田积水成灾。

8月27日,即墨县建立信用合作社37处、信用部15处。

9月11日,即墨、即东两县均开始实行棉布计划供应。

9月,即东县工商联合会成立。

9月,叶洪贵任即东县县长。

10月25日,和平战士姚庆祥烈士祠在烈士故乡——即东县姚家庄落成。

11月1日,即墨县人民政府组织移风、刘家庄、信村、挪城、丰台、蓝村等区(镇)民工开掘移风区女儿村至丰台区流浩河新挖河段,用工44192个、挖土56964立方米,月底竣工。

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由朝鲜回国,分驻即墨、即东两县。

12月18日,即墨、即东两县分别召开手工业者代表会议。贯彻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1955年

1月10日,即东县先后恢复鳌山卫、店集、段村等粮食市场。

1月,即墨、即东两县同时开始义务兵征集工作。截止3月10日,即墨县征集义务兵1150名;即东县征集义务兵750名。

2月13日,中共即东县县委召开渔盐民代表会议,与会代表189人,部署渔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春,即东县部分地区麻疹流行,至3月12日,王村区共发现129名患者,22人死亡。县人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了疫情发展。

4月,即墨县在251处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种棉花,即东县种植棉花2万亩。

4月26日,原即墨县第一中学(驻南城阳)划归青岛市。即墨县第二中学更名为即墨中学。

5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来即墨公路站参观公路养护工作。

5月5日,即墨县人民政府将第八区、第九区划为渔盐区。将第十区桥西头乡、毛家庄乡的6个村划归蓝村镇,将第十五区的河南头、孙家韩洼、北万、南万、后海西、前海西6个村定为渔盐业村。

7月1日至15日,即墨县连降暴雨,降雨量683毫米。大沽河、流浩河、桃源河共决口28处,全县受灾面积99000余亩,倒塌房屋2398间。即东县43小时降雨265.6毫米,全县积水面积76665亩,冲毁土地800余亩。

7月13日,即东县人民政府所辖各区公所,由按序数排列改为按地名称谓。

7月至8月,即墨、即东两县手工业联社先后成立。

7月,中共即东县委书记言化午调离,戴绕西任县委书记。

8月26日,即墨县税务局举行反贪污检查大会,全县69名税务干部,接受检查的46人,至9月12日结束,查出贪污分子28名,判刑4人,开除公职1人。

8月27日,即东县税务局举行反贪污检查大会,全县36名税务干部,接受检查的23名,查出贪污分子12名。

9月29日,即东县电影队成立。

9月,即墨县农村整党工作结束,全县2350名中共党员参加了这次整党。

10月,国务院交通部部长王首道、副部长潘琪和公路总局局长王一凡来即墨公路站视察公路养护工作。

10月18日,即墨县人民政府组织15个区(镇)的19167名民工,投入大沽河、流浩河的开挖筑堤工程,工程全长41公里,挖土465895立方米,11月29日竣工。

12月10日,即墨县烈士陵园建成。

12月27日,即墨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即墨县人民政府改称即墨县人民委员会,选举李安世为县长。

12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墨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2月,即东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选举叶洪贵为县长。

12月,中国农业银行即墨支行成立。

是年,即墨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成果:建立和发展手工业合作社18处,入社人数617名;手工业合作组23个,从业人员207人;手工业供销社

3处,职工85人。

是年,即墨县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成高潮。截止年底,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商店、经营组93处,从业人员970人。

1956年

1月5日,即东县人民政府改称即东县人民委员会。

1月15日,中共即墨县委在移风区傅家村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2月份,全县高级社发展到140处。

2月,即东县所辖13个区调整为8个区;即墨县所辖18个区(镇)调整为9个区、1个镇。

3月,即东县合并于即墨县。

4月,即墨县改属莱阳专区。

5月15日,巉山区周戈庄建国渔业生产合作社渔民刘振孟等在千里岛以东海区作业时,被日本YC249—4、YC295—5号渔轮拖走流网6条,拖破两条。通过外事交涉,日方赔偿经济损失。

5月19日,中共即墨县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与会代表395人,选举产生了中共即墨县委员会和中共即墨县监察委员会成员。徐华为县委第一书记。

6月,全县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和学校中开展内部肃反运动,至1958年5月结束。

6月22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群众性的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成立县文物普查办公室,于全县开展文物普查。

7月1日,蓝(村)烟(台)铁路全线通车。

7月9日,中共中央副秘书长谭震林写信给山东省党代会,表彰即墨县井山区石泉乡党支部书记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随后,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调查组来即墨采写了有关农村工作的调查报告5份,中共即墨县委转发了上述调查报告,于全县干部中组织学习,对照检查,以改进工作作风。

7月18日,县初级函授师范学校成立。

8月上旬,全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进行工资改革,取消供给制,实行薪金制。

8月2日,台风暴雨,全县受灾面积54万亩,翻船4只,死亡8人。

8月,县图书馆成立。

9月5日,全县平均降水177.4毫米,受灾农作物17万亩,减产粮食340万公斤;倒房7423间,死1人,伤31人;毁渔船34只,渔网155挂;冲走粮食5.5万公斤。

9月24日,全县征调民工1400名,小车397辆,组成民工团,参与修建莱阳飞机场,至11月2日返回。

9月26日,有关部门开始清理敌伪档案,共清理10801件,上交中共莱阳地委7160份。

11月10日,即墨县法律顾问处成立。

11月23日,县农村有线广播站建成,开始播音。

12月8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开放集市贸易的通知。

12月21日,即墨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安世为县长。

是年,全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511处,入社农户166207户,占总农户的97.87%。渔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27处,入社渔户9343户,占总渔户的91.88%。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35处,从业人员5501人,占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3.32%。

是年,即墨县花边厂成立。

1957年

1月8日,全县改划为15个区、两个镇,下属65个乡。

1月,整风运动开始,至1958年7月结束。全县党政机关、文教卫生、工交财贸等系统的6665名工作人员分期分批参加了运动,通过大鸣大放,提出各种意见385816条。运动中有662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起陆续甄别;1981年全部改正,恢复名誉。

4月8日,原属莱阳专署的即墨黄酒厂、即墨印刷厂、建设发电厂、即东农具厂、即东榨油厂、裕民铁工厂、新生火柴厂等10个厂全部下放给即墨县人民委员会管辖。

6月28日,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来即墨县视察。

6月29日,县节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全县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7月7日至14日,7天内连降暴雨5次,降水495毫米,受灾农田13万亩,倒房5900间。

8月,全县农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大辩论的方式,批判干部中的“右倾思想”和农民中的“资本主义倾向”,一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成为被辩论对象,受到了批判。

9月20日,全县开始实行按人分等定量分配口粮的办法。

9月27日,全县调拨出50万公斤玉米种支援济宁、菏泽、临沂等灾区。

12月5日,全县开始实行煤炭计划供应。

12月9日,全县组织民工1.2万人,整修大沽河。

12月,莱阳专署工业局投资4万元于刘家庄乡埠东村开办重晶石矿。1958年改为即墨县第一重晶石矿,归县管辖。

是年,县水利局投资3000元,扶持崔戈庄、山东头(今属洼里乡)两个村于驴岛附近试养海带32亩,当年收获4.8吨。翌年,成立即墨县海带养殖试验场。

1958年

1月13日,全县人民捐献干菜28.5万?斤,支援济宁专区灾民。

1月,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杨宣武兼任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

3月,撤销刘家庄、灵西、长直、中华埠等4个区,设段泊岚办事处,辖10个乡;撤销店集、王村、丰城、汤鳌等4个区,设店集办事处,辖18个乡。

4月,筹建即墨钢铁厂。1961年9月停产。

5月1日,中共即墨县委机关报《即墨大众》创刊,至1960年11月停刊。

5月7日,全县1081名工商界人士参加自我改造运动,采取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向党交心。

5月,即墨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安世继任县长。

6月10日,全县区划改划为37个乡、两个镇。

6月30日,全县连续降雨10小时,降水量249毫米,河道决口22处,冲毁塘坝、水库69座,伤亡4人。

6月,即墨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即墨县妇女联合会。

7月27日,中共即墨县委召开技术革命会议,继之,于全县掀起农具改造高潮,至8月24日,全县农业运输工具实现了轴承化。但由于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低劣,改造的农具大部分不能使用。

9月20日,全县抽调民工2000人、汽车司机100名,赴青岛支援钢铁生产,工期4个月。

9月24日,全县组织15万农民投入大办钢铁的“海淮战役”,共建土炉20221座,把群众的铁锅、铁农具、铁家具和渔民的船锚等无偿地收来当原料,用群众的木料、家具等作燃料。结果因炉温太低,炼出的“钢铁”全成废渣。

9月,全县撤销乡、镇和店集、段泊岚两个办事处,成立37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9月,全县农村建立公共食堂3226处,社员一律到公共食堂就餐,不许各户自炊,群众强烈不满。至1960年大部分停办。

9月,徐华任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

10月14日,即墨县改属青岛市。

秋,全县试种的19万亩水稻,实际收获7.9万亩,亩产43.5公斤。

10月,种麦时节,县召开“扛小麦高产元帅旗”大会,最高预计亩产量达到2.5万公斤。大包麦种倒进田里,结果麦苗如毛,不能结实。

11月16日,中共即墨县委负责人在全省地、县委书记会议上介绍即墨县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经验,大刮浮夸风。

冬,刘家庄公社5个大队联合购进一台捷克产“热特35型”拖拉机。

冬,即墨农学院成立,1959年并入青岛农校。

是年,青岛工人温泉疗养院建成投入使用。

古即墨城内遗存的明清石坊全部拆除。

1959年

1月15日,即墨县工读师范成立。

1月20日,青岛白沙河变电站开始向即墨县供电。

1月24日,中共青岛市委、即墨县委派出521名干部(其中青岛市委252人)分赴全县36处人民公社进行整社工作,至7月底结束。

3月25日,中共即墨县委召开由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13050人参加的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即墨县委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十项规定》4月17日,全县发现水肿病人1.15万人,县成立水肿病防治小组,抽调83名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分赴各公社防治水肿病。

4月18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利用一切空闲地大力种植零星瓜菜和粮油作物》的布告。

4月,即墨县县志编纂筹备委员会成立,主任薛万桂、编辑贾从先。至1960年9月,写出30余万字的新编《即墨县志》草稿后停编。

6月15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布告:恢复社员自留地,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畜、家禽。

6月,暴雨,全县受灾农田7.59万亩,倒塌房屋4629间,死8人,伤3人。

夏,蓝村、河套等5处公社发生蝗灾,受灾面积18584亩,县成立灭蝗指挥部,组织灭蝗专业人员1537人。

7月18日,全县组织青壮年1100余人迁赴辽宁省支援鞍钢建设。

8月6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和中共青岛市委联合组成调查

组来县调查署名“知春河”的人民来信所反映的情况。

9月21日,县人民委员会于南泉、姜家坡等地设劝阻站,劝阻外流农民。

10月1日,县档案馆建立。

10月9日,全县商业系统开展“反右倾”,有7名干部受处分。

10月11日,青岛市各中学12000余名师生来县内18个公社帮助秋收秋种。

10月25日,全县抽调民工3200人,修建大桥盐场。

11月,全县抽调民工兴建石棚、王圈、宋化泉、挪城4个中型水库。因修建王圈水库而拆迁的居民移居辽宁省金县石河公社。

12月22日,中共即墨县委于县城召开五级干部会议,与会3119人,会议期间开展以“反右倾”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活动,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视远、姜伯远等33名县和公社领导干部被错误地当做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进行批判。李视远受撤职降级处分,姜伯远受留党察看处分。会后,全县农村开始整党整社,至1960年4月结束,全县2985名基层干部错误地受到处分。1961年1月,撤销对李视远和姜伯远的处分。

12月,即墨县聋哑学校成立,于1962年停办,1973年12月恢复。

1960年

1月,青岛市政府分10批拨给即墨县如下救灾物资:衣服11万件、棉被11798床、棉布10052米、棉花8010公斤、帽鞋54677顶(双)、粮食12.5万公斤。全县48385户农民分到救济物资。

2月下旬,即墨县民兵代表大会于县城召开,会上选出张敦柱、王本清、苗先明、姜法明、杜君积、张延荀、修玉珍等7人为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代表。

2月,即墨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召开。

3月,即墨县化肥厂开始筹建,1961年5月停建。

春,白喉病流行,全县患者1806人,死亡84人。

4月20日,移风公社女儿村、西马龙疃、黄家庄等3个村群众因口粮不足采食苍耳中毒者349人,经医务人员紧急抢救,除3人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

4月22日,中央及晋、冀、鲁、豫、内蒙古五省区卫生检查团一行12人来即墨县检查卫生工作。

4月,中共即墨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徐华为县委书记。

5月27日,金家、普东、南泉、华山等公社遭雹灾,受灾面积3.1万亩,减产粮食135万公斤。

6月6日,丰城人民公社芝坊渔业生产队在千里岛东南用流网捕获一尾5000余公斤的大青鲨鱼。

6月7日,张式清、吴元吉、李永良、杨树山4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与会代表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6月26日,全县普降大雨。至28日,3天内降水152.7毫米,冲毁水库、塘坝13座,倒塌房屋509间,砸死2人,淹死5人。

6月,刘志忠任即墨县县长。

7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青岛市委派出干部238人,分赴即墨县11处公社的72个大队,开展以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反”运动,对部分大队进行了“夺权”。

7月28日,全县遭8级以上台风袭击,高秆作物倒伏折断,谷子脱粒,77.7万亩农作物受灾减产。

8月3日,中共山东省委发出《关于印发即墨县七级人民公社湍湾大队人口

死亡情况的两个调查报告》(6月份县委的调查处理报告和7月份省委工作组的调查报告),并加了批示,严肃批评中共即墨县委部分干部脱离实际、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歪曲事实的错误做法。

8月17日,全县普降大雨,东部沿海地区3小时内降?230毫米,洪水泛滥,农作物被冲毁,全县受灾面积28万亩。

9月9日,中共刘家庄公社党委副书记杜世询上书中共中央,反映“大跃进”、“浮夸风”给刘家庄公社农村带来的灾难。此后,又于1961年1月和3月连续上书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陈述自己对整风反右、大跃进、办食堂等问题的看法,请求中央采取措施,纠正错误。

9月21日,青岛市各中学28219名师生分赴即墨县12个人民公社支援秋收秋种。

9月22日,各人民公社分别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即墨县委向全县社员的检讨》和《中共即墨县委关于坚决执行党的政策的十项规定》,对于中共即墨县委主要负责人独断专行、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强迫命令等严重错误给全县造成的口粮短缺、劳力大量外流、人畜大量非正常死亡等严重恶果进行了检讨。同时公布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撤销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徐华职务,责成副书记尹传基、书记处书记王生民作深刻检查的处理决定》。

9月,全县520名社员和学生因吃苍耳中毒,死亡3人。中共青岛市委为此于9月23日发出通报。

9月,中共山东省委派出干部33名,青岛市委派出干部2114名,由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杨维屏带队,分赴全县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进行“保粮”工作。

10月,全县统计:因营养不良而出现的水肿病患者1.2万人、干瘦病患者6000人、妇女子宫下垂患者6000人、非正常闭经者15万人。

11月21日丰城公社南颜武村10名社员乘船去海阳县拾草,返回途中遇上大风,船被打翻,10人全部落海死亡。

11月25日,全县调集民工1700人赴安徽省参加国防建设,以工代赈。

11月下旬,上海市慰问团由青岛前来即墨县慰问灾民,随团带来大米6万公斤、地瓜干6.5万公斤、其它物资一宗。

12月13日,王润斋、杨维屏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对即墨县进行调查,向中共山东省委写了《关于即墨县几个严重情况的报告》。报告中反映了全县群众情绪低落,生活极度困难,浮肿、死亡人数上升,社会秩序混乱和干部严重违法乱纪等情况。12月30日,中共山东省委向各地、市委转发了这一报告。

12月31日,全县工厂、企业精简工人2893名。

是年,商业部门对袜子、毛巾、手帕等棉织品及布鞋、缝纫线等实行凭票供应。

是年,全县农田荒芜135.5万亩,减产粮食5000万公斤,造成67.33万人口粮不足。群众以茅草根、树皮、树叶充饥。外流8万余人。华东六省一市支援全县粮食21.5万公斤、干菜等代食品620万公斤、防寒衣物一大宗。

是年,全县出生20300人,出生率为28.4‰;死亡34600人,死亡率为48.4‰。

1961年

1月5日,中共即墨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上对县委三位主要负责人大刮“共产风”等错误进行了批判。

1月12日,杨维屏兼任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

1月16日,全县召开有2147人参加的四级干部大会,杨维屏作了《关于反

对徐华、尹传基、王生民“封建统治集团”,开展民主革命补课运动》的报告,宣布改组中共即墨县委,成立中共即墨县领导小组。继之,于全县开展民主补课运动,有3个村重划了一些土改时漏划的地主、富农,部分村进行了“夺权”。

2月4日,全县农村普遍开展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错误,调整社队规模。全县原有583个生产大队调整为935个,普遍推行“小包工”生产责任制。截止5月份,全县向社员退赔平调物资折款571万元。

2月28日,县孤儿院于金口成立,收容孤儿204人。

2月,全县34992亩(约400万株)山林及公路两侧树木遭砍伐破坏。

2月,刘圣清代理即墨县县长。

3月,城阳、棘洪滩、马戈庄、阴岛、河套5处人民公社划属崂山县。

3月,即墨县改属烟台专区。

3月,中共即墨县领导小组撤销,恢复中共即墨县委,中共烟台地委书记处书记杨维屏兼任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

3月,全县中小学全部放假度荒,至11月始复学。

3月,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来县检查生产救灾情况,决定由外地调拨救济粮1.5万吨,按每人每日0.2公斤供应缺粮群众,灾情有所缓和。

4月14日,洼里公社黄龙庄渔民20人去涨岛拾海菜,返回途中遇6级大风,于田横岛附近触礁,16人死亡,4人得救。

5月3日,沿海地区遭台风袭击,风力7至9级,延续36小时,鳌山公社5名渔民在海上遇难身亡。

5月15日,县商业部门为回笼货币,对糖果、糕点和以粮食为原料制做的酒类实行高价销售。

6月24日,即墨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刘圣清为县长。

8月21日,山东省政法工作组对县公安局捕人情况进行调查,经审核,全县上半年逮捕的268人中,应捕的只有94人,错捕174人。

10月4日,小管岛由崂山郊区划归即墨县。

10月,卷烟、肥皂、手表、火柴、蔬菜等商品实行定量供应;铁锅、铝制锅、尼龙袜、煤油等实行凭证不定量供应。

11月,即墨农校、护士学校、技工学校、工读师范学校、农业中学停办,3927名学生和679名教职工到农村劳动。

12月,中共即墨县委决定:对在整风整社、民主补课中受到批判处理的5356名干部进行复议甄别。至1962年8月,通过甄别,对4112人恢复和重新安排了工作。

是年,全县520个生产大队实行“包产到户”,共承包土地31万亩。

是年,全县2万亩土地因荒芜绝产。

1962年

2月,撤销瓦戈庄、林戈庄、韩村、普东、栲栳、洼里、荆山、白庙等8处人民公社的建制,分别并入其它公社。

2月,中共即墨县委组织3736名干部深入各生产大队检查安排社员生活。

3月,杨维屏调离,宋读亭任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

6月18日,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古历每月初五和二十日为县长接待人民来访日。

6月,县办浮肿病疗养院2处,公社和大队办108处,收容浮肿病人住院疗养。

7月5日,全县23处社办工业调整合并为10处,其余13处转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7月8日至8月28日,50天降雨487毫米,淫雨成灾。受灾农田19万亩,倒塌房屋720间。

7月2日,县卫生局向烟台专署卫生局报告:1960年11月至1962年6月,全县出现浮肿病、干瘦病、小儿营养不良症等病发病率较高的情况。

8月,即墨县造纸厂用全麦草制浆抄纸成功,国务院轻工部授予该厂“红旗单位”称号,并向该厂颁发了奖状。

9月24日统计:全县362760亩土地“包产到户”,占耕地的19.8%。

10月17日,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包产到户究竟是哪些人的要求》一文,介绍即墨县灵山公社西山坡大队党支部书记杨树山与“单干风”作斗争的情况,该文作为省委扩大会议的参考材料发往全省各级党组织。

10月,王庆春代理即墨县县长。

11月16日,中共即墨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批判“包产到户”分地单干的做法,会后,“包产到户”被禁止实行。

12月1日,烟台专署投资18万元,用于治理蓝村、段泊岚等公社的15万亩涝洼地。

12月3日,灵山公社析出瓦戈?公社;南泉公社析出普东公社。

是年,全县精简职工3134人,其中回农村2568人。

1963年

2月22日,原中共即墨县委第一书记徐华、书记处书记王生民分别受撤职处分后予以纠正平反。

3月5日,全县人民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开展学雷锋运动。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等新风尚逐渐形成。

春,蓝村公社大面积试种水稻。

5月5日,即墨县人民委员会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到各公社对社员生活进行检查,至15日结束。检查结果:全县有792个大队社员口粮不足,国家调拨供应粮食293.35万公斤。

7月8日,中共即墨县委常委会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指示,于8月2日开始,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分三批开展“五反”(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官僚主义)运动,至1964年9月结束。

7月24日,中共即墨县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律纪祥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

7月29日,即墨县第三届政协全委会召开。

7月30日,即墨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王庆春为县长。

8月,中共即墨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精神,派出工作队于皋虞、城关、鳌山、王村、刘家庄5个公社245个大队,开展以“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历时9个月,至1964年5月结束。是年冬开始,所余21个公社794个大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1月,即墨县黄酒厂生产的“即墨老酒”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优质

酒。

1964年

3月1日,中国农业银行即墨县支行成立。

4月1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即墨县办事处成立。

4月,即墨县农业机械厂生产的“51型”粉碎机,在国务院第八机械工业部于保定市召开的全国粉碎机造型会议上被评为第一。9月,该机定名为“FFC—45A”型粉碎机。

4月,即墨老酒荣获国家银质奖。

6月,下泊、城关、留村、金家、鳌山、双塔、皋虞、南泉等8个公社的98个生产大队遭雹灾,冰雹直径约0.5—5厘米,连续降落15分钟,49983亩农作物受灾。

7月1日,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束。普查结果:全县为155038户、704794人,其中,男352454人、女352340人。

是年,降雨1476毫米,为常年平均降雨量的2倍。全县20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绝产7.5万亩,减产四至五成的12.5万亩。

是年,麻疹病流行患者15477人,死亡449人。

1965年

3月7日,县举办阶级教育展览会,参观者5万余人次。

5月,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样板田领导小组,于全县先后种植3万亩花生样板田、4万亩水稻样板田、万亩玉米样板田、万亩洼地地瓜样板田、万亩旱稻和万亩大麻样板田。

5月16日,全县调集387名工役制工人赴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支援国防公路建设。

6月,鹿道平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

7月28日,全县普降暴雨一昼夜,11处公社的16000亩农田被淹,273间房屋倒塌。

8月4日至7日,全县普降大暴雨,20小时内降水280毫米。多处水库被冲,河流决口,公路桥梁被冲毁。全县58600亩农作物受灾减产,倒塌房屋3640间,伤亡4人。

8月21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拨给全县救灾款12万元、布6.67万米、棉花7500公斤。

10月12日,刘家庄公社袁家庄灌区主干渠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全长7390米,挖土石257200立方米,用工日80万个,1966年6月竣工。

12月12日,即墨县第四届政协全委会召开。

12月13日,即墨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王庆春继任县长。

是年,成立县涝洼改造指挥部,于蓝村等公社大面积种植水稻。蓝村公社姜家庄改为“稻香村”。

是年,于蓝村建军运供应站。

1966年

1月,即墨农业机械厂生产的“FFC—45A”型粉碎机开始出口,进入国际市场。

2月10日,中共即墨县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向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习。

2月13日,中共即墨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习全国人大

代表、全国税务标兵、城关税务所副所长李正家先进事迹的活动。

5月18日,中共即墨县委召开全县宣传、文教工作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指示,部署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

6月20日,中共即墨县委派出工作组进驻即墨一中、即墨二中和县京剧团、县柳腔剧团,进行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试点。后被指控为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而被迫撤出。

7月19日,即墨一中部分师生将该校校长和一部分教师当做“反革命黑帮”,错误地进行揪斗。学校秩序陷于混乱。

8月26日,即墨一中和县城各小学学生组成“红卫兵”,开始冲向社会,大搞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活动。大批散存民间的古籍被焚烧,许多碑碣和古建筑被破坏。

8月20至28日,中共即墨县委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全县2000余人出席,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和《毛主席给林彪的信》。

9月9日,全县各地组织群众集会,发放毛主席著作。

10月,全县部分红卫兵由县委统一组织赴北京,于10月18日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检阅。

秋,即墨县温泉疗养院建成。

12月11日,中共即墨县委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办公室”,不久,因受群众造反组织冲击而瘫痪。

12月,全县各类学校全部停课闹革命。

冬,全县各系统、各单位纷纷出现各种名目的红卫兵“战斗队”、“司令部”,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揪斗各级领导干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因受冲击而处于瘫痪状态。群众造反组织拉“山头”,争势力,互相冲突,全县一片混乱。

1967年

1月23日,群众造反组织于县城南河滩召开大会,因意见分岐发生冲突,展开激烈辩论。从此,全县出现所谓的“革命”与“保守”两大派对立群众组织,彼此互相攻击,纠缠不休。学校、工厂、机关,各派山头林立,层层揪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实行“夺权”·大字报铺天盖地,“打倒”、“砸烂”字样充斥街头,工作和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2月,即墨县人民武装部抽调82名干部、战士组成15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即部队抽调了3070名指战员,组成40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赴各单位,进行三支(支工、支农、支左)、两军(军管、军训),至1973年7月撤出。

3月1日,县人民武装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即墨部队联合组成即墨县生产办公室,代行即墨县人民委员会职权,领导全县生产。

3月11日,即墨县生产办公室召开由群众组织负责人、地方武装干部、领导干部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与会人员3650人,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部署春耕生产。

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蔓延于全县26处公社,发病3732人,死亡204人。

春,各人民公社建立“农业学大寨”基点队。

11月17日,山东省革命工人造反指挥部即墨分部接管即墨县总工会一切权力。

11月27日,全县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