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重点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2、货币市场:是一年按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

3、超额准备金:又称剩余储备,这是指商业银行超过中央银行规定交存的存款准备金的超额部分。

4、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5、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并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活动。

6、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是债权、债务双方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契约,是列明借贷金额和偿还债务等具体条件的文书。

7、公共产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

8、再贴现:商业银行资金紧张,周转发生困难时,可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以获取现金。

9、增值税:是一种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商品贸易税,它的收征范围几乎可以涉及所有的货物交易。

10、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

1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12、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

13、名义收益率:是金融资产票面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

14、贮藏手段:货币的一种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15、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 D )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政府的公共支出( C )。

A.只能用于提供公共产品 B.主要用于提供混合产品

C.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D.只能用于提供部分私人产品

3、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时,( C )。

A.社会成员都必须付出等价的代价 B.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C.需要社会成员付出一定的代价 D.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

4、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称之为( A )现象。A.“搭便车”B.“免费乘车”

C.“免费租车”D.“免费开车”

5、( D )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

6、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7、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收入来源主要是( A )。

A、税收

B、收费

C、价格

D、税费

二、多项选择题

1、下述( ABCD )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2、下述( AC )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3、能作为混合产品的社会产品通常是( A)。

A.具有拥挤性的公共产品B.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C.所有的公共产品

D.在价格上不排他的私人产品E.在价格上排他的公共产品

4、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5、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ABCD )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6、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 BC )

A、生产性支出

B、非生产性支出

C、社会消费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

7、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CD )。

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性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

三、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错)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错)

3、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对)

4、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对)

5、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错)

6、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选择最优投资项目的依据是计算该项目的净社

会效益。( 对 )

7、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对)

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净借出者是:(A)

A、居民

B、企业

C、政府

D、金融机构

2、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1等于:(C)货币层次的考点

A、现金流通

B、企业活期存款

C、A+B

D、储蓄存款

3、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A)。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4、我国利率属于:(B)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公定利率

D、优惠利率

5、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B)

A、债券

B、股票

C、商业票据

D、银行票据

6、下列不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C)。货币层次的考点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7、货币的本质是(D)

A、金属货币

B、纸币

C、支付凭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8、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属于什么信用形式(A)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9、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分为(BC)

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D、回购市场和债券市场

10、银行在票据未到期前将票据买进的做法叫(A)

A、票据贴现

B、回购

C、同业拆借

D、票据结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指(AD)。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

D、收紧信贷

E、增加货币供应量

2、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有(CD)

A、优先股

B、普通股

C、商业票据

D、国库券

E、人寿保险单

3、下面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BCE)

A、商业银行

B、信托公司

C、保险公司

D、中央银行

E、证券公司

4、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其中融通的主要对象是 (ACE )。

A、货币

B、实物C.货币资金

D.财产E、信用

5、信用形式是表现信用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包括( ABCD)。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6、金融工具的特征包括(ABCE)。

A、安全性

B、可转让性(流动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E、收益性

一、单项选择

1、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B),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D)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B)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4、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型是(D)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5、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C)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6、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标准是(B)

A、产品消费方式

B、产品收益范围

C、产品所有权

D、生产方式

7、政府干预私人产品消费方式的原因是(A)

A、纠正不合理消费偏好

B、弥补外部效益

C、减少垄断

D、解决信息不对称

8、以下不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产品是(C)

A、图书馆

B、高等教育

C、路灯

D、不收费的桥梁

9、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用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这项服务在提供和生产上采用的是下述(B)种组合?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0、债务依存度是指(C)

A、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B、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C、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D、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

11、国债的基本功能是(B)

A、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总需求

D、调节总供给

12、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佳途径是(B)

A、运用财政结余

B、发行国债

C、增加税收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13、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是(A),因为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可供分配的对象。

A、社会剩余产品

B、公共权力

C、社会分工

D、公共需要

14、在混合经济中,政府是如何参与市场的?(A)

A、作为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

B、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C、作为要素的提供者

D、作为要素的购买者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有(B)

A、公共产品的存在

B、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自然垄断

D、社会分配不公

16、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B),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不尽相同。

A、全体偏好

B、个人偏好

C、社会福利

D、个人福利

17、具有明显外部性的产品是(D)

A、面包

B、饮用水

C、衣服

D、二氧化碳

18、在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C)

A、动用财政结余

B、发行政府债券

C、货币融资

D、增税

练习(三)

章节复习题——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一、填空题

1.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官方储备)和(净误差与遗漏)两个项目。

2.汇率主要有以下两种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顺差);反之,当收入小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逆差)。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单方面转移)。

二、判断题

1.根据1996年我国颁布的《外汇管理条例》,外汇包括外币在内,但比外币的范围更广。(错)

2.一国是否有能力实行本币的自由兑换,取决于稳定的国际收支和汇率的能力以及是否充足的外汇储备。(对)

3.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上升。

1美元=6.5000人民币(错)

4.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数额的本币兑换成更多地外汇,说明本币汇率下降。人民币/日元=(错)

5.从各国的政府行为来看,提高利率往往成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防止其大幅度下跌的重要手段。(对)

利率上升—外资流入—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改善国际收支逆差—本币汇率上升

6.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之间存在着一种倒数关系。(错)

美元/人民币=6.3500/6.3560

人民币/美元=(1/6.3560)/(1/6.3500)

7.金本位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内在机制。(对)

8.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浮。(对)

9.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对)

三、单项选择题

1、在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为( B )。

A.金平价B.铸币平价(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

C.法定平价D.黄金输出入点

2、外汇是以( B )表示的用于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A.本国货币 B.外国货币

C.外国有价证券D.外国金币

3、汇价,又称汇率,是(D )。

A、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

B、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C、世界上所有货币的交换比率

D、A和B;

4、各国中央银行往往在外汇市场上通过买卖外汇对汇率进行干预,当外汇汇率( A )时,卖出外币,回笼本币。

A 、过高

B 、过低

C、不一定

D、以上都不是

5、直接标价法(A)。

A、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B、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C、是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D、是以英镑作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6、间接标价法是以( D )。

A、英镑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B、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C、英镑、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D、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7、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汇价标价方法是(D)

A、间接标价法

B、直接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为主,直接标价法为辅;

D、间接标价法为辅,直接标价法为主美元/日元;英镑/人民币;欧元/港币;英镑/美元;人民币/日元

8、卖出汇率,又称汇率卖出价,是指(A )。

A、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

B、客户卖出外汇的价格;

C、政府卖出外汇的价格;

D、A和B和C;

9、官方汇率是指(A)。

A、由一国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制订和公布的汇率;

B、由官方授权外汇银行制订和公布的汇率;

C、各国中央银行共同制订和公布的汇率;

D、介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间的汇率;

10、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不包括(B)。

A、外国货币

B、黄金

C、外币有价证券

D、外币支付凭证;

11、美元兑英镑按( B)计价。1美元=0. 英镑

A 、直接标价法

B 、间接标价法

C 、美元标价法D、应收标价法

12、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是( A)

A 、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

C 、美元标价法D、应收标价法

13、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下波动于相应外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B),而与本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

A 、一致相反

B 、相反一致

C、无关系 D 、不确定(人民币/日元=)

14、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则会导致( B)

A 、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C、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

D、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下降

15、一国价格水平上涨,将会导致国际收支( D),该国的货币汇率()。

A、顺差上升 B 、顺差下降

C 、逆差上升D、逆差下降

本国物价上涨—本国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上涨—出口下降,进口上升—国际收支逆差—本币汇率下跌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外汇是在国外能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至于它能否兑换成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则无关紧要。(错)

2、黄金可用于国际支付或清偿国际债务,外国邮票的面值也是外币表示的,因而它们都可视为外汇。(错)

3、直接标价法是指直接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数量,即以一定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可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错)

4、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外币单位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加,说明外币汇价上涨或本币汇价下跌,即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降。(对)美元/人民币

5、在外汇市场上,银行报价通常采用双向报价方式,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对)

6、目前,只有英国和美国等少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间接标价法。(错)

7、外汇买入价是指客户向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价,外汇卖出价是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价。(错)

美元/人民币=6.3500/6.3560

8、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均规定每一金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含金

量。(对)

9、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频繁变动的直接原因是外汇供求变化。(对)

练习(四)

一、单项选择

1、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C)。

A 、信用创造

B 、支付中介

C 、信用中介

D 、金融服务

2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业务对象为(B)

A、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B、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C、一国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

D、工商企业与个人

3、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A)。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 、原始存款

4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取决于(B)。部分储备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A、金融服务功能

B、部分储备制度

C、贷款的功能

D、吸收存款的功能

5 商业银行流动性最强而收益性最低的资产是(D)。

A、短期债券B 、流动性贷款

C 、票据贴现

D 、现金

6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指(B)。

A、负债的流动性

B、资产的流动性

C、经营的安全性

D、经营的赢利性

7下列金融工具中,流动性和安全性最好的是(A)。

A、国库券B 、政府机构债券

C 、企业债券

D 、地方政府债券

8 (B)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他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方有效票据。

A、传票

B、汇票

C、本票

D、支票

9 、人民手中持有的纸币体现持有人对中央银行的(B)

A、负债

B、债权

C、债务

D、无关

10、以下(CD)不符合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

A、足值货币的内在价值被充分地表现在其外在的使用价值上

B、足值货币以其内在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交换的比例

C、足值货币本身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

D、在足值货币时代,贵金属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会影响经济发展

11、在现代货币制度下,社会各经济行为主体对信用货币拥有的普遍信任来自于(B)。

A、信用货币可以与货币金属按某种平价相兑换(现今信用货币从未规定过含金量)

B 、人们对价值符号的货币幻觉和国家赋予的法偿货币效力

C 、人们对价值符号的货币幻觉

D 、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接受它所提供的信用

12 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B)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储藏手段

1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A、金银不是货币

B、货币就是金银

C、货币一产生就是金银

D、金银的产生,意味着货币产生

14 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为了(A)

A、盈利

B、投放基础货币

C、回笼基础货币

D、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

15 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BC)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高的贷款

D、增加贷款发放

16 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央行作为(D)的职能的体现.

A、银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监管的银行

D、发行的银行

二、多选

1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的功能包括(ABCE)

A、信用中介B 、支付中介C 、信用创造D 、宏观调控 E、金融服务

2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AB)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A、信用中介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金融服务

3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ABE)

A、库存现金B 、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款项C 、应收款项D 、应付款项

E存放同业款项

4 经济学中的信用是(CDE)

A、一种等价交换行为

B、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换行为

C、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D、一种借贷行为

E、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5 利率变化会引起一些经济变量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水平,当利率上升时,会导致(BD)增加。

A、消费

B、储蓄

C、投资

D、资本流入(从外国流动到本国)

6 、(AB)是潜在购买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故又称为“准货币”。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外币存款

7 、在现代经济中,存款货币不同于现金货币的特点在于()

A、存款货币是社会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B 、存款货币的流动性略次于现金货币

C、存款货币具有收益性D 、存款货币既来源于现金的存入,还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派生

机制

8、 M0即现钞,是具有最强购买力的货币,包括()

A、流通与银行体系外的现钞B 、居民手中的现金

C 、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D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9 、下列各项中,()会直接导致现实购买力的增加。

A、活期存款增加

B、定期存款增加

C、储蓄存款增加

D、现金增加

E、支票存款增加

10、中央银行所要实现的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有( A B C D E )

A、防止通货膨胀

B、防止金融危机

C、促进经济发展

D、保障充分就业

E、平衡国际收支

1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体现在( A C D )

A、集中存款准备

B、代理国库

C、最终贷款人

D、组织全国的清算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1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 A C D )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B、D、收购黄金外汇E、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

13 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是( B C D )

A、信用配额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法定准备金率

E、窗口指导

练习(五)

一、填空

1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 )职能和( )职能基础之上的。

2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3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4 国家信用包括()和()两种。

5根据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利率可分为()()()。

6 根据出票人的不同,商业票据可分为()和()两种。

二、判断

1 在我国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所有存款都不能称之为储蓄存款。()

2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所以,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有保障。()3 商业银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中介机构()

4 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5 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6 支票存款可以直接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所以一般都把它看作货币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中,流动性是一项重要原则。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保留尽可能多的现金

准备。()

8 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练习(六)

一、填空

1. _保险费_ 是投保人为取得赔付的权力所付出的代价,通常根据保险标的危险

程度、损失概率、保险期限、经营费用等因素来确定。

2.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保险公司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根据_保险的基本业

务_划分,有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

3. 企业先将自己拥有的设备、厂房的所有权按照重估价值出售给租赁公司,然

后再作为承租人将其租回来使用的租赁业务是_回租租赁__。

4.证券公司是我国主要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其

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活动是_证券承销___。

5. 信托是一种因信任而托付他人代办某事的行为。信托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人:

_委托人_、_受托人_和_受益人_。

6. 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指以_存款__为主要负债、以_贷款__为主要资产、以_汇兑

结算__为主要中间业务的金融机构。

7.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

构,其职能可概括为_发行的银行_、_银行的银行_、_国家的银行(政府的银行)__。

8.交易一方向另一方出售某种资产,并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按约定价格从另一

方购回同种资产的交易形式称_回购协议__。

9.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 __货币资金__ ,需要借助 _金融工

具/信用工具___ 来进行交易。

10.金融工具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是指金融工具具有

_流动性__ 。

11.金融工具收益率是指购买金融工具所能带来的 _收益/利息_与 _本金/面值_

之间的比率。

12.商业票据是在 _商业信用_ 的基础上产生的。

13.1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通常称作 _国库券__ ;1年以上的中、长期政府债

券称为 _公债__,是长期资金市场中的重要金融工具。

14.衍生金融工具是在 _原生金融工具_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

15.商业票据可以通过办理 _贴现_ 来变现,即票据持有人把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给付现款。

16.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发行的借债凭证是 _金融债券_。

二、单项选择

1. 依据(B ),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

A.经营方式

B.经营目的

C.经营范围

D.基本业务

2.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 B)。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3.长期金融市场又称为( C)。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4.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 B)。

A. 5%

B. 10%

C、2.56%

D、5.12%

5.现货市场的实际交割一般在成交后( A)内进行。

A.2日

B.5日

C.1周

D.1月

6.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 B)。

A.商业票据

B.股票

C.政府债券

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7. 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 A)。

A.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B.公司债券

C.股票

D.政府债券

8.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收益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哪种变动关系( D)。

A.反方向,反方向

B.同方向,同方向

C.反方向,同方向

D.同方向,反方向

9.利息是( B)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 .借贷资本

C .外来资本

D .银行资本

10.利率是一定时期利息额与(B )之比。

A. 汇款额

B.借款额

C. 承兑额

D.资本额

11.在( A)情况下,利率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

A. 通货膨胀 B .经济危机

C .金融危机

D .社会动荡

12. 市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 C)。

A.统一利率

B.浮动利率

C.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D.国家政府

1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则分别是指( C)。

A.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 ,日利率为2‰;

B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

C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

D .年利率为6 ,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14.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A )。

A.基准利率(再贴现率/再贷款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15.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C)

A.公定利率

B.一般利率

C.官定利率

D.固定利率

三、计算

1.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通货膨胀率为3%,实际收益率

是多少?

解: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胀率

=(9/100*1)*100%-3%

=6%

2.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解:{【9+(120-115)/10】/115}*100%

3.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1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解:【{【8+(100-97)】/1}/97】*100%

4、B公司在20XX年2月1日购买一张5年后1月31日到期的债券,面额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每年2月1日计算并付息一次。该公司持有债券至到期日。问:(1)以1000元价格购买该债券,计算其到期收益率;(2)以1105元购买的情况?(3)以900元购买的情况?(4)比较以上三种情况,得出什么结论?

5.有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200元,假定利率为12%,则这块土地会以多少元的价格买卖才合算?若一条公路从它旁边通过,使得预期收益上升为3600元,如果利率不变,这块土地的价格又会是多少?

解:1、1200=卖价*12%*1年

2、3600=卖价*12%*1年

6、投资者购入面额100元,年息6元,发行价格为110元的债券,同年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8%,持有两年后,该投资者要在什么价位以上卖出其所持债券才能使自己在债券上的投资比在银行定期存款上的投资更划算一些?

解:{【(6*2+X-110)/2】/110}*100%=8%

X=114.6

如果想投资债券更划算,卖出价应该114.6元。

7、某人持一张面值为100元,期限1年的债券,债券注明年利息为8元,假设某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0元,试计算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即期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

解:名义收益率=(票面利息/票面金额)*100% =(8/100)*100%

即期收益率=(票面利息/当期市场价格)*100% =(8/90)*100%

平均收益率=【(票面利息+实际年买卖收入)/当期市场价格】*100%

={【8+(100-90)/1】/90}*100%

8、某人于20XX年6月8日将5万元存入商业银行,选择了2年期的定期存款。但在20XX年6月8日急需资金,鉴于定期存款未到期支取将视同活期存款,损失很多利息收入,因此,决定不将存款取出,而是先向商业银行申请1年期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时归还。上述决定是否合理?阐述你的理由。(相关统计数据请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 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5、汇价: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6、货币头寸:是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多头寸)或不足(少头寸)的数量。 二、填空题 1、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2、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税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信用的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5、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公平与效率兼顾。 6、金融创新主要发生在五个方面:金融工具创新、交易技术创新、市场形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创新。 7、中央银行一般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三、判断题 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 从事商业性的金融活动。(×)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发放贷款,而不是吸收存款。(×)5、金融创新,是指来自金融业内部的种种创造性的变革。(√) 6、信托以信任为核心,资财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7、证券行市是指在证券流通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价格。(√) 8、货币流动性程度,即指货币变为现款的能力。(√) 9、金融工具交易的方式按达成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10、证券业监管方式有:官方监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11、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度,主要表现是个别物价上涨。(×)1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存量。(×)13、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14、外汇交易泛指国际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各类买卖业务。(√)15、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一起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16、狭义的国际储备即指借入储备。(×)17、货币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的三类观点: A、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①,提高货币供给,可刺激有效需求,满足财政赤字的弥补需求;②,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中利益的得失,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③,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提高,从而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B、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生产过程紊乱、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投机活动猖獗),妨碍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证明了这一点。 C、中性。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调整会抵消通货膨胀产生的各种影响。 2、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哪些? 答: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中外合作。 3、我国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有哪几种方式? 答: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筹集财政收入(遵守利益兼顾、增产节约开辟财源、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挥经济杠杆功能、区别对待合理公平的原则); B,发行国债(国债的管目标:1,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2,满足投资者的需求,3,利息成本最小化,4,减少国债流动性。); C,控制财政支出(遵守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厉行节约与讲求效益、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的原则); D,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4、企业投资行为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答: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权利。相对於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义务。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债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则有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财政与金融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腑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 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5.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 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2.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法、效益最低选择法、费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4.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6.中央银行是的银行、的银行、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7.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8.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B.经济和政治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 B ) B.课税对象 3.( C )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C.保值国债 4.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 B.人民代表大会 5.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 C )。 C.赤字财政 6.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7.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8.( B )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卷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需要中,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普及教育 B.个人购买食品 C.企业购买原料 D.企业技术革新 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属于()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3.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A、C+V+M B、C+V C、V+M D、C+M 4.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5.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叫做()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 D.“滞胀”型通货膨胀 6.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有() A.农业税 B.契税 C.证券交易税 D.土地使用税 7.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期限3年、年利率为5%的10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该笔贷款到期的本利和为( )。 A.1 050 元 B.1 102.5万元 C.1 157.625万元 D.1 150.63万元 8.为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对支出效益只有社会效益而且无法以货币计量的项目应采用()进行评价。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产品收费法 D、因素分析评分法 9.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是()。 A现金 B存款 C贷款 D借款 10.在处理国际税收关系中各国减除或减轻国际重复征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税收抵免法 C、扣除法 D、免税法 11.即期外汇交易也称()。 A套汇交易 B期权交易 C现汇交易 D期货交易 12、商业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中,如果卖出多于买进,则称为( ) A.多头 B.空头 C.升水 D.贴水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有()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兑现的银行券 D.纸币 E.复合货币 2、国债偿还方式有() A、基金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E、以新替旧偿还法 3、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有() A、关税 B、消费税 C、个人所得税 D、房产税 E、车船使用税 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与( )成反比。 A.原始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 C.现金漏损率 D.超额准备率 E.定期存款准备金 5.一般来说,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表现为() A、筹集建设资金 B、实现经济增长 C、弥补财政赤字 D、促进社会公平 E、调节社会总供求,实现经济稳定运行 6、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取决于() A、单位商品价格 B、待销售的商品数量 C、流通中纸总量 D、纸币本身的价值 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7.融资租赁的特征有( )。 A.具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职能 B.租赁期限较长 C.融资租赁物件大都是非标准(非通用)设备 D.由出租人选择租赁物件及供货人 E.租期满后,出租人通常以无偿方式或收取象征性价款向承租人转让租赁物的所有权。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 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满足公共需要,由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资金收支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运行中自发产生的缺陷或弊端,或者说,是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中被认为不完善的方面。 外部效益:是指在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时,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利益之间存在的偏差,也就是一些经济主体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其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规模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 1财政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为什么说国家的产生式财政形成的标志? 答:首先财政的产生:1剩余产品的出现时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2阶级的出现时财政产生的社会根源。 其次财政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奴隶制财政;2封建制财政;3资本主义财政;4社会主义财政。 财政形成的标志:1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分配范畴;2财政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的分配;3财政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 4简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标准和方式? 答:首先是含义:在按市场要素分配的基础上,政府财政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对市场分配的不公平进行调节的职能。 其次是标准:1最大福利总量论;2最低福利标准论;3公平与效率权衡论。 最后是方式:1税收;2转移支付;3社会保障制度;4公共支出;5通过财税政策鼓励社会慈善事业。 6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公共性;2非营利性;3民主和法制性。 8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垄断;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4分配不公;5经济周期;6信息不对称。 9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与财政的关系? 答:简单的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的多个环节在起作用,比如,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健康,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生产、服务效率提高,剩余价值更多,自然财政收入也就增加,另外,财政收入的增加,使得政府有能力加大对新医改的财政投入,将进一步促进新医改政策的实施。 第二章 购买性支出:是指财政预算中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费用。 转移性支出:是财政预算的单方面资金支付,而不相应地直接取得商品和劳务。 投资性支出:是指用于形成资产的资金支出,包括补偿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两部分内容。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是各级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为了达到调控经济运行或稳定社会等特定目的,对某些特定项目所实施的资金补助。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财政支出的规模是否越大越好? 答: 因素有:1经济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2政治因素,主要是政局稳定程度、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3社会因素,主要是指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个,共25分) (1)单选题(15个,每题1分,共15分) 下面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抹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A.经济建设支出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 A.全额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A.扣除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D.负税人的负担 6.各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公债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共收费D.各项税收 7.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课税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D.固定税率 8.将公债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的分类标准是()。 A.债权人不同B.发行主体不同 C.流动性不同D.用途不同 9.我国复式预算中,属于建设性的预算收入是()。

A.各项税收B.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 C.教育费附加D.经常性预算结余 10.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B.金银本位制 C.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D.金本位制 11.以金融工具的期限为分类标准,金融市场分为()。 A.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B.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C.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D.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12.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A.国库券市场B.股票市场 C.商业票据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13.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业务是()。 A.贷款B.存款 C.投资D.发行金融债券 14.现代经济生活中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金融机构是()。 A.专业银行B.中央银行 C.非银行金融机构D.商业银行 15.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建设银行B.中国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工商银行 (2)多选题(5个,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抹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土地、资本、劳动等社会资源的经济方式,其特征主要是()。 A.自由性B.竞争性 C.平等性D.计划性 E.法制性 2.按照预算的级次不同,政府财政收入可以划分为()。 A.各项税收收入B.公共收费收入 C.中央收入D.债务收入

财政与金融 习题集 含答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财政与金融》(编号为02004)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 财政补贴支出 B. 债务利息支出 C. 行政管理费支出 D. 社会保险费支出 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救济 D. 商业保险 3.财政收入的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 A. 社会消费的规模 B. 生产的规模 C. 商品交换的规模 D. 建设资金需要的规模 4.从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有制经济。 A. 国有 B. 集体 C. 个体 D. 中外合资 5.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A. C B. V C. C+V D. M

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是()。 A. 9级全额累进税率 B. 5级超额累进税率 C. 9级超额累进税率 D. 20%的比例税率 7.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A. 农业税 B. 关税 C. 耕地占用税 D. 证券交易税 8.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A. 20% B. 30% C. 33% D. 40% 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赖财政盈余 C. 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 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 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 C. 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1.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 总额分成 B.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C. 分税制 D. 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12.货币流通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变化。 A. 正比 B. 反比

【2021年最新整理】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考试答案解析【精编版】

一、名词解释1 2 3 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4 5 6 7 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 8 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9 10 行为。 11 12 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13 14 15 段。 16 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17 18 19.起征点: 对象,都要征税。 20 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1 22 两大内容。 23.信托: 24 25 上涨。 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转移的形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 1950)年公 、(银行利 。 、(自愿性)、(灵活性)。 (统筹兼顾、全面 (拟定采、(选择采购方式)、(进行资格预审)、 、(履行采购合同)、(验收采、(进行效益评估)。 。 (减少补贴项目)、(明确补贴、(提高补贴效率)。 (高度集中)、(分散管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 (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 即具有(强制性)、(无 (最

26.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 27 收。 28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29 30.国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31.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 32. 33.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业)银行。 34.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 35 36.我国的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 月对日止。 3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三、单项选择题 1.财政属于(B)范畴。A.生产 B.分配2.财政是以(A)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法人 3 B.70% C.80% D.90% 4 最低需要量。A.各项工作 B.各项任务 划 5.征税的依据是(C)。A. 国家政治权 D.剩余价值支配权 6 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7.(A 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支付法行法8.当国债采取(D)发行时, B.间接公募法 C.承受法 D.出售法 9 的。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10.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D 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11.下列属于人员经费的是(A)。A. 业务费 D.修缮费 12.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于(C)起实行。 C.1997.1.1 D.1998.1.1 13.(A) 出的支援。A.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B. 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D. 出 14.(A 以后年度的保支出作资金储备。A. 部分基金制 D.先收后付制 15 全部或一定比例的补贴,称为(D)。A. 房租补贴 D.财政贴息 16 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是(A)。A. C.统分结合 D.其他 17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18 于(D)。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 的功能。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 C)。A.强制性、相关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 称为(B)。A.升水 B.贴水 C. A.私人 B.股份制 C. A.经济管理 B.经济补偿 C.社会保 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 B.远期外汇交易 C.地点套 C)。A.政府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B)。A.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 A.固定利率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B)审查和批准。A.政协 B.人财政部门 C.赤字财政 D.财政结余 C)。A.C 转移性支出 C.可控性支出 D.不可控A)。A.公务费 B.工资 C.职工福 C)。 C.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 C)。A.个人消费的需要 B.企 D.家庭的生活需要 A)高低的主要因素。A.剩余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B)。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 A.银行资本金 B.存 D.同业拆借 A)。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 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 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 A.支票 B.银行 ADE)的配置。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1)

财政与金融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 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腑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 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 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5.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 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2.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法、效益最低选择法、费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4.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6.中央银行是的银行、的银行、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7.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8.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B.经济和政治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 B ) B.课税对象 3.( C )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C.保值国债 4.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 B.人民代表大会 5.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 C )。 C.赤字财政 6.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7.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财政与金融》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2.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提现率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3.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是( B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 C ) A.强制性、相关性、可控性 B.可测性、可控性、固定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D.靠靠性、可控性、相关性 5.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 B ) A.升水 B.贴水 C.平价 D.兑换收入 6.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是( A )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特别提款权 7.保险是一种( B ) A.经济管理制度 B.经济补偿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社会福利制度 8.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是( B ) A.私人 B.股份制 C.国家 D.中央 9.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 C ) 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投机商 10. 审查和批准本级地方政府预算的部门是( B ) A.政协 B.人大 C.法院 D.财政部门 11.财政产生的条件( B ) A.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经济和效益 D.政治和历史 12.一种税不同于另一种税主要起因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 13.根据市场利率变动幅度而浮动的利率是( B ) A.固定利率国债 B.市场利率国债 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财政与金融历年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大学河南省轻工业学校函授站考试题A 课程:财政与金融学考试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号: 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货币的本质性是( A ) A.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单纯储存的物品 D.信贷资金 2.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3.传统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 B ) A.信用中介和流通中介 B.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C.流动中介和支付中介 D.支付中介和信用创造 4.一般情况下,债券的利率比储蓄利率( B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5. 当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通常在金融市场上(B ) A.卖出债券B.买进债券 C.上调利率D.下调利率 6.欧洲货币市场的中心是( B ) A.纽约 B.伦敦 C.法兰克福 D、东京 7.财政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收入是( A )。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企业收入 D.其他收入 8.在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财政最基本的支出是( B )。 A.价格补贴支出 B.基本建设支出 C.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D.文化教育支出 9.在税制要素中,决定征税范围的要素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附加与加成 10.下列属于国债形式特征之一的是( C )。 A.固定性 B.强制性 C.有偿性 D.年度性. 11.从现行税制来看,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应缴纳( D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营业税 12.按照有无担保为标准,贷款可分为担保贷款和( A )。 A.信用贷款 B.委托贷款 C.长期贷款 D.流动资金贷款 13.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 A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不一定 14.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或应付多少外币的汇率表示方法是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财政产生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产生私有制,是财政产生 的经济条件;国家凭借它的权利强制地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便出现了财政分配关系,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2、公共产品的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3、财政的四个职能:财政分配职能(最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宏观调控职 能,监督职能。 4、财政支出的分类:按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直接的补偿性分,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 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具有直接补偿性,转移性支出没有直接补偿性。 5、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 利。 6、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两个因 素:经济发展水平(最主要因素),政府职能。 **<财政分配的主要来源是剩余产品。>**<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税法的核心要素)。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8、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9、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契税。 10、税收转嫁的形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11、公债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公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 12、国库集中收付的含义:国库集中收付就是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它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二是集中支付管理,三是集中账户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含义:是指公共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公债收入及其他收入等)从取得到划入国库全过程的监控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从对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账户全过程的监控制度。 中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义:有助于革除原有国库收付制度的种种弊端,有助于提高效率,有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测算国家预算收支指标的方法:系数法,基数法,比例法,定额法。> **<中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1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本位币即主币,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是有限法偿,对方可拒绝接受。> **<中国货币制度实行的是人民币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发行人民币的银行。> 14、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15、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机构(负责宏观调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或合资金融机构;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

《财政与金融》(A卷)试卷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A卷)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财政属于( )范畴。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A个人消费的需要 B.企业生产的需要 C社会的公共需要 D.家庭的生活需要 3.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也是决定( )高低的主要因素。 A.剩余产品价值率 B.产品合格率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4.国债是指( )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 5.财政补贴的对象是( )。 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业者 D.伤残人 6.( )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A.银行资本金 B.存款负债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同业拆借 7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8.( )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 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综合保险 9.( )是金融机构之间旨在调剂资金头寸余缺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业务方式。 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现 D.国债回购业务 l0. ( )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A.支票 B.银行券 C.大额存款单 D.股票 11.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A.社会产品 C+V+M B.折旧基金C C.职工劳动报酬收人V D.剩余产品价值 M 12.财政是以(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法人 13.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控股制 B.财政供给制 C.招标制 D.财政透支 14.综合财政计划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计划。 A.国家预算 B.银行信贷收支 C.现金收支 D.企业部门财务收支 15.(C)是指政府的借贷活动,其主要形式是由政府发行债券以筹措资金。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6.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 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B.税收管理体制 C.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D.文教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 17.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国家预算拨款 B.自由资金 C.企业存款 D.居民存款 18.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专业银行 D.政策性银行 19.( )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A.货币政策 B.货币政策目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货币政策的依据

财政与金融历年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 1.在财政收入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C )。 A.C B.V C.M D.C+V 2.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 C )。 A.决算赤字 B. 财政赤字 C.赤字财政 D.财政结余 3.国家征税的依据是( C )。 A.生产资料所有权 B.产品所有权 C国家政治权力 D.剩余价值支配权 4.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转移的支出是( B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可控性支出 D.不可控性支出 5.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扩张社会需求的作用,主要取决于( C )。 A.财政透支 B.动用上年结余 C.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 D.发行国债 6. 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A. 政治和文化 B.经济和政治 C. 经济和效益 D.政治和历史 7.下列属于公用经费的是( A )。 A.公务费 B.工资 C. 职工福利费 D.补助工资 8.保险是一种( B )制度。 A.经济管理 B.经济补偿 C.社会保障 D.社会福利 9.一般而言,社会成员中,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 C )。 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投机商 10.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B )的不同。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 11.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 A.政协 B. 人民代表大会 C.法院 D.财政部门 12. 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3. 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A.银行贷款 B. 银行存款 C. 提现率 D. 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1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 C )。 A. 强制性、相关性、可控性 B.可测性、可控性、固定性 C.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D. 可靠性、可控性、相关性 15. 表示远期正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 B )。 A.升水 B. 贴水 C. 平价 D.兑换收入 16. ( B)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A. 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 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17.( B )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A.私人 B.股份制 C.国家 D.中央 18.( D )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以避免汇率风险。 A.即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 C.地点套汇 D.掉期交易 19.( A )是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特别提款权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答案修订稿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答 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专财会《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含答案) (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5分) 1.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P3) 2.国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P26) 3.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P27) 4.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是指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表现出物价与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的现象。(P112) 5.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P187) 二、单选(1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行的国债是( B P32 )。 A.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保值公债 D.特种国债 2.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居首位的是( A P52 )。 A.建设性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 P70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权责利结合 C.与政治经济形式的发展相适应 4.政府预算决算的最高审批机构是( C P68 )。 A.中央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5.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P88 )。 A.财政部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央银行 6.( B P109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导致需求过剩产生的,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结果。 A.成本推动型 B.需求拉上型 C.结构型 D.供求混合型 7.我国第一张信用卡是( A P131 )。 A.长城卡 B.金穗卡 C.中银卡 D.牡丹卡 8.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宜采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是( B P198 )。 A.“双紧”政策 B.“双松”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9.在我国投资基金的单位面值较低,每份基金单位的面值为人民币( C P163 )元。 A.5 B.2 C.1 D.4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农)期末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 4.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 5.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6.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7.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8.公募法:亦称公募拍卖法、公募投标法,即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9.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的费用的资金。 10.政府采购:又称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11.行政管理支出:是指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 12.国防经费支出:是指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13.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4.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15.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16.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各类银行及其各级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 17.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18.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方面,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另一方面,保险是一种因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19.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0.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1.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2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23.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24.免征额: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25.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财政与金融试卷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固有的功能。它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2.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3.税收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和税基、税率。 4.金融是指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四个: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形式不包括 ...( C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财产税 D.消费税 2.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其划分标准是( ) A.预算收入的性质 B.预算的级次分类 C.收入来源的经济部门 D.财政收入的组织形式

3.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转移税收负担的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A ) A.前转 B.后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4.预算年度的期限通常为( A)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5.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B)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政策性银行 C. 非银行金融机构 6.我国一般采用的利息率是(B ) A. 年利率 B. 月利率 C. 日利率 D. 厘利率 7.一国制定和执行政府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是(B)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政策性银行 D. 专业银行 8.保险最基本的职能是(B ) A. 经济补偿 B. 分散风险 C. 筹集资金 D. 防灾防雨 9.保险合同的内容是指(A) A. 保险合同的形式和条款 B. 保险利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