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复习 (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复习 (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复习 (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复习 (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专题复习

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徐锋

【专题归纳】

首先,还是看一下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这样我们就明确了本专题具体学习要求:①以某区域为例(如三江平原、洞庭湖、太湖),了解该区域湿地减少带来的问题及其危害;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③针对该地区的湿地减少问题或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第二,按照“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四个环节来梳理一下有关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是什么”──湿地是指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其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换句话说,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海水区。图示表达如下左图。

湿地“怎么样”──我国湿地的总面积约25万多平方千米,其中沼泽湿地约11万平方千米,滩涂盐沼约2万多平方千米。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围垦滩涂,把沼泽湿地改建为鱼塘、虾池,在沼泽湿地开沟排水,以及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等。湿地具有巨大的

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鸟类的天堂”、“地球之肾”。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将使湿地的上述功能丧失殆尽。图示表达如上右图。

湿地减少“为什么”──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人为原因: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②过度开发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③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④泥沙淤积严重;⑤湿地环境污染;⑥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⑦引进物种的干扰;⑧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

湿地减少“怎么办”──退田还湖、退田还沼、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地意识。

第三,复习得恰当运用些方法:①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因而所存在的湿地问题也不尽相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就必然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结合图文资料加以客观的分析;②湿地的治理,是对区域内所存在的湿地问题,或因目前某些人类活动不当而可能产生的湿地问题而言的,不同的湿地问题需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但在某些方面,如立法,加强法制,这是共通的;③注意分析的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综合考虑整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④一个区域所存在的湿地与发展问题,常与本地区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有着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不要把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孤立地讲述,把造成湿地问题的各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发现产生问题的症结,从而才能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⑤会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如以三江平原(“北大荒”)为例分析“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典例导析】

典型例题1:(2010年浙江文综,36(2))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解析:本题以南美洲北部地区为背景,主要考查湿地成因。可以通过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并调动湿地形成因素(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水系条件)等相关知识加以分析;题目设问比较明确,回答起来答案有部分雷同,因为②地是河流中游地区的湿地,③是河口地区的湿地,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参考答案: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典型例题2:(2011新课标卷,44)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表1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变化及其影响,侧重考查考生读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纵向比较表格数据状况即可分析湿地变化特点。湿地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源、气候、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参考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专题训练】

1.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a B.b C.e D.f

2.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湖泊是河流重要的调节中转站。特别是一些大江大河,中途流经湖泊的水流调节作用更为重要。像鄱阳湖、洞庭湖等对于减缓长江洪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以前,人们对湖泊的开发利用较少,湖泊水面大,水量多。“八百里洞庭,水天相接”。近代,人口的快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人们纷纷开发洞庭湖边的“垸子”,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湖泊的蓄水功能大大降低,长江下游受洪水灾害影响的次数增多,灾害加重。随着人们的认识提高,退田还湖、退田还林已成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据此回答3~4题。

3.洞庭湖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压力 B.人口压力 C.环境需求 D.政策变化

4.洞庭湖对长江水流量的调节作用一度下降很多,主要的原因除了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的缩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长江流域降水量逐渐增大

B.洞庭湖区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大

C.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湖中淤积

D.洞庭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是目前多数湖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湖”正是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工程之一。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三个湖泊依次是( )

A.太湖、巢湖、滇池 B.巢湖、太湖、滇池

C.滇池、太湖、巢湖 D.滇池、巢湖、太湖

6.图中三大湿地目前污染严重,其污染物主要来源是( )

A.农村农药的大量使用

B.石油污染最为严重

C.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突出

D.工业大量排放污水

7.下列对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个湿地周围地区人口众多,且都邻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多

B.三个湿地水体相对封闭,水流速度均较缓慢

C.为了保持足够水量,建造大量水利工程以储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为缓慢D.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利用量大

8.根据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玛纳斯河流域上游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致使玛纳斯河下游断流,玛纳斯湖干涸。自1999年玛纳斯河流域常年向下游输水以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玛纳斯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玛纳斯湖湿地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千米。

(1)说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玛纳斯湖湿地对附近的气候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6.D

7.D

8.(1)水源交通 (2)增加空气的湿度(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减少沙尘暴,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1.图中a位于天山南麓,b位于河西走廊,c位于内蒙古高原,d位于东北地区,e位于三江源地区,f地跨我国东西部、农耕区和畜牧区过渡地带,g位于南部丘陵。c主要以保护草原为主,d主要以保护黑土为主,e为三江源地区,主要是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f位于过渡地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环境恶化。答案C正确。

2.上游输沙量减少,沿海滩涂生长减缓;风暴潮频发,造成海浪侵蚀作用加大;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答案B正确。

3~4.第三个阶段指的是现在的生态环境建设,是环境需求。答案C正确。洞庭湖调节作用的下降,是指湖泊的容量变小,湖面缩小之外,湖底淤积、水域变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上游丘陵山区人口压力大、大量砍伐林木引发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答案C正确。

5~7.根据经纬网和湖泊形状可以判断,①为滇池,②为太湖,③为巢湖。“三湖”都靠近大城市,周围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排放大量污水,使湖水污染严重,成为治理的重点。“三湖”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

8.第(1)题,结合材料和新疆的实际状况不难得出答案。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作用。玛纳斯湖湿地地处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因该区气候干燥,湿地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区域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教学目标: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1.环境问题的概念 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 (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经典例题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了解。(1)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破坏森林所致。 (2)分析环境问题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 (3)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关注人物关系】《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严监生兄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组经典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严贡生对严监生的态度,并说说其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答案】严监生社会地位比严贡生低,严贡生眼中并无这个弟弟。严监生一病亡故,严贡生无悲戚之感,并要其另葬,不入祖。当弟死侄天后,他从中作梗,乘兴讼之机,吞并了胞弟造产的七般,毫无兄弟之情。讽刺了血缘关系抵挡不住功名富责的诱感、伦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的情节的积累分析并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严监生社会地位比严贡生低,严贡生眼中并无这个弟弟。严监生一病亡故,严贡生无悲戚之感,并要其另葬,不入祖。当弟死侄天后,他从中作梗,乘兴讼之机,吞并了胞弟造产的七般,毫无兄弟之情。讽刺了血缘关系抵挡不住功名富责的诱感、伦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名著阅读题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2)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文人墨客在文学作品中均加以描绘。请根据下面四句诗,写出传统节日名称。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___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 ④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________ (3)下面是一则关于传统节日的新闻,请根据主要内容,给本则新闻拟标题。(20字以内)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29日下午,民俗专家高巍的新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研究及其实践应用》在北京举办发布会。高巍,多年来一直从事民俗特别是节日习俗研究工作。在新书中,他讲述了自己亲自组织或参与的传统节日活动实践案例,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传统节日发展的建议。“读者能看到新书分五个部分,内容最多的是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丰富内涵的介绍。”高巍介绍,像端午节等节日,其本源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他以中元节为例说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慎终追远传统的伟大民族,拥有对

专题限时集训(七) (限时:45分钟) 1.(20分)(2013·武汉一模)如图1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轨道 ABCDE ,其中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AB >R )是竖直轨道,CE 是水平轨道,CD >R 。AB 与BC 相切于B 点,BC 与CE 相切于C 点, 轨道的AD 段光滑,DE 段粗糙且足够长。 一根长为R 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均为m 的相同小球P 、Q (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并使Q 与B 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 图1 (1)Q 球经过 D 点后,继续滑行距离x 停下(x >R )。求小球与 DE 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求 Q 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R +mg ·2R =μmgx +μmg (x -R )(6分) 解得μ=3R 2x -R (3分) (2)轻杆由释放到Q 球到达C 点过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P 、Q 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P 、v Q ,则 mgR +mg (2-sin 30°)R =12m v 2P +12m v 2 Q (6分) 又v P =v Q (2分) 联立解得v Q = 5gR 2 (3分) 答案:(1) 3R 2x -R (2)5gR 2 2.(25分)(2013·南京二模)如图2所示,质量m =0.2 kg 的小物体(视为质点),从光滑曲面上高度H =0.8 m 处释放,到达底端时水平进入轴心距离L =6 m 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可由一电机驱使逆时针转动。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 =10 m/s 2)。 图2

第3讲段尾类 段尾设空的类型多为总结本段内容,偶有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 总结概括句 解题指导做题时一要注意设空的前一句或前两三句;二要注意在选项中查找thus, therefore, hence, so, as a result, in a word, in short, to conclude, to sum up等表示结果、结论、总结的词语;三要注意与前文的逻辑关系,找到关键的线索词句,如表示转折、并列、排比等关系。如果在文章第一段的段尾设空,要认真阅读看此处是细节还是主题。通常文章的第一段要提出主题,如果在段尾提出主题,常用一些信号词(如转折词)引出来,正确答案中应有这样的信号词。 [典例](2019·北京高考) If a basketball star is, for example, trying to gain a high personal point total, he may take a shot himself when it would be better to pass the ball to a teammate, affecting the team's performance. Young children learning to play team sports are often told, “There is no I in TEAM.” __49__ D.Stars apparently do not follow this basic principle of sportsmanship. 解析D根据上文描述篮球明星的做法和空格前的“学习参加团队运动的小孩子经常被告知‘团队里没有个人’”形成的对比可推断出,选项D “明星们很明显不遵守体育精神这一基本原则”对全段作了总结概括,故答案为D。 2 承上启下句 解题指导做题时如果在选项中找不出与前文之间的关联,此时要考虑与下一段开头是否有衔接,要认真阅读下一段的开头几句,看是否能紧密联系起来。[典例1](2018·浙江高考) Moving into a new home in a new neighborhood is an exciting experience. Of course, you want to make sure that you become an accepted and valuable part of your new neighborhood. The easiest way to accomplish this is to make sure you conduct yourself as a good neighbor should. __31__ G.Here are a few tips to help you win over everyone in the neighborhood quickly. 解析G根据下文叙述的几条建议可知,空格处承上启下;上文提到,被邻居接受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你要使自己表现出是一个好邻居。G项(以下是几条帮助你快速赢取社区所有人的心的建议)符合语境。 [典例2](2017·全国卷Ⅰ) If anyone had told me three years ago that I would be spending most of my weekends camping, I would have laughed heartily. Campers, in my eyes, were people who enjoyed insect bites, ill-cooked meals, and uncomfortable sleeping bags. They had

中语文积累与应用 简明、连贯、得体 1、根据校长讲话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的学习也越来越紧张了,大家都在作最后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做练习直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恹恹欲睡,课堂学习效果明显降低了。 (1)校长肯定的是,否定的是________; (2)校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A君参加一公司招聘,发榜时榜上无名,A君悲痛欲绝,便自寻短见――这时却传来好消息,是电脑出错,导致了名列前茅的他落选。正当A君欣喜若狂时,公司又宣布把他除名!是何原因,公司老板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告常以其独特的创意构思,妙笔生花的语言艺术来巧妙地传递商品信息,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通过“广告多棱镜”这一专题的学习,你一定对妙趣横生的广告词产生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的理解,对下列广告词进行赏析。 ⑴今天存入一滴水,明天拥有太平洋。(太平洋保险公司广告词) ⑵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理财》周刊广告词) ⑶听你想说的,说你想听的。(中央电视台某农村栏目广告词) 4、按假设情景作答。 (晚上,张露露正在自己的卧室里复习功课,响起了爸爸敲门的声音) 张露露:“(1)爸爸。” 爸爸:露露,再过两天就要升学考试了,想必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你都复习好了吧? 爸爸怕你有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特意跟你谈谈,爸爸想说的是:“(2)。” 张露露:“(3)。” 爸爸:“这我就放心了,祝你成功!” 张露露:“(4)!” 问题: (1)请补写出张露露允许爸爸进卧室的礼貌用语:______________ (2)请补写完爸爸对张露露要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写出张露露回答爸爸的用语: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写出张露露感谢爸爸的用语: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她想说的话。

专题·限时训练 单独成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 A 卷 小题提速练 A 组 巩固提升练(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3n ,则{a n }的通项公式为( ) A .4n -5 B .4n -3 C .2n -3 D .2n -1 解析:当n ≥2时,有a n =S n -S n -1=2n 2-3n -[2(n -1)2-3(n -1)]=4n -5.经验证a 1=S 1=-1,也适合上式,∴a n =4n -5,故选A. 答案:A 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5,a n a n +1=2n ,则a 7 a 3 =( ) A .2 B .4 C .5 D .52 解析:因为a n +1a n +2a n +3a n +4a n a n +1a n +2a n +3=a n +4a n =2n +1·2n +32n ·2n +2=22,所以令n =3,得a 7 a 3=22=4, 故选B. 答案:B 3.已知数列的前4项为2,0,2,0,则依此归纳该数列的通项不可能是( ) A .a n =(-1)n -1+1 B .a n =??? 2,n 为奇数 0,n 为偶数 C .a n =2sin n π 2 D .a n =cos(n -1)π+1 解析:对n =1,2,3,4进行验证,a n =2sin n π 2不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4.若数列{a n }满足a 1=15,且3a n +1=3a n -2,则使a k ·a k +1<0的k 值为( ) A .22 B .21 C .24 D .23 解析:因为3a n +1=3a n -2,所以a n +1-a n =-2 3,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15,公差为-23的等差数列,所以a n =15-23·(n -1)=-23n +473,令a n =-23n +473>0,得n <23.5,所以使a k ·a k +1<0的k 值为23. 答案:D 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 2a n (n 为正奇数),a n +1(n 为正偶数),则其前6项之和为( ) A .16 B .20 C .33 D .120 解析:a 2=2a 1=2,a 3=a 2+1=3,a 4=2a 3=6,a 5=a 4+1=7,a 6=2a 5=14,所以前6项和S 6=1+2+3+6+7+14=33,故选C. 答案:C 6.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a n +1=3S n (n ≥1),则a 6=( ) A .3×44 B .3×44+1 C .44 D .44+1 解析:因为a n +1=3S n ,所以a n =3S n -1(n ≥2), 两式相减得,a n +1-a n =3a n , 即a n +1 a n =4(n ≥2), 所以数列a 2,a 3,a 4,…构成以a 2=3S 1=3a 1=3为首项,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a 6=a 2·44=3×44. 答案:A 7.已知函数f (n )=n 2cos(n π),且a n =f (n ),则a 1+a 2+…+a 100=( ) A .0 B .100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课程标准要求】 【设计思路】 对于环境问题,只有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因此,本课的内容是学习各类环境问题的基础。 本课的内容要求通过分析、归纳,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其认知过程应该利用案例分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哪几种分类方法。二是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三是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质。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以及环境问题的两种分类方法。 2.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通过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探讨,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 【重难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问题的实质”。 本课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全球性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人口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根本原因;资源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传统的发展观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题。二是通过分析环境问题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考察学校或家庭所在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有哪些?如果是生态破坏,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5年4考)

1.(2018·全国卷Ⅰ·T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B[列车启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恒定,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可知v=at,且列车的动能为E k=1 2m v 2,由以上整理得E k= 1 2ma 2t2,动能与时 间的平方成正比,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A、C错误;将x=1 2at 2代入上式 得E k=max,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B正确;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式E k =p2 2m可知,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错误。] 2.(2019·全国卷Ⅰ·T18)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 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 H 4所用 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t2 t1满足()

A .1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可将环境问题分为() A、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C、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 D、人为环境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印度洋海啸 B、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C、日本水俣事件 D、内蒙古草场的退化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人行为不会影响整体环境 B、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是有限的 C、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污染事件不可能涉及到其他国家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相矛盾 4、发展中国家的次生环境问题以什么为主()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谷地的地下水被过度抽取,造成地面沉降 B、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氟利昂造成的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D、自氧层遭到破坏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 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发展问题 D、协调问题 7、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发达国家不愿意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 D、发展中国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愿意及时充分解决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山西的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2000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此而减产 读下图,回答9-10题 9.这幅漫画说明()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10.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11、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时跟踪检测(二)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一、选择题 1.下列问题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A.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扩展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大气污染 D.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砍伐 解析:选B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人类活动,不属于环境问题。 2.下列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①地震②海啸③甲状腺肿大④台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A原生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泥石流、台风、干旱等,还包括一些地方病如甲状腺肿大等。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3~5题。 ①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对中世纪的教皇。(挪威·易卜生) 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上述诗句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4.诗句①描述的景色是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

A.甲B.乙 C.丙D.丁 5.诗句②描述的景象不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植被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酸雨 解析:3.C 4.D 5.B第3题,英国与挪威远隔北海,煤烟云中的SO2等酸性气体可随西风扩散,形成酸雨;银、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木材,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固体废弃物;诗句③描述的是荒漠景观;诗句④描述的是气候特征。第4题,诗句①描述的是酸雨。甲图表示水资源短缺,乙图表示水污染,丙图表示毁林开荒,丁图表示酸雨。第5题,安徽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 读下图,回答6~7题。 6.这幅漫画说明()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7.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解析:6.B7.D第6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这幅漫画说明了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第7题,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专题一第二讲形声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畸.形放荡不羁.无稽.之谈 B.驾驭.熨.帖卖官鬻.爵瑕不掩瑜. C.勖.勉和煦.六畜.兴旺酗.酒闹事 D.饯.别觇.视从谏.如流直栏横槛. 解析:A项全读jī;B项“瑕不掩瑜”中的“瑜”读yú,不读yù;C项“六畜兴旺”中的“畜”读chù,不读xù;D项“觇视”中的“觇”读chān,不读jià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讥诮.(qiào)恸.哭(tòng)木屑.(xuè)不稂.不莠(láng) B.殷.红(yān) 整饬.(chì) 毗.邻(bǐ) 不容置喙.(huì) C.狡黠.(xiá) 按捺.(nài) 畏葸.(xǐ) 天寒地坼.(chè) D.菁.华(jīng) 鞭笞.(chī) 桑梓.(zǐ) 戛.然而止(jiá) 解析:A项,木屑.(xiè);B项,毗.邻(pí);C项,按捺.(nà)。 答案:D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讪.笑擅.自餐厅用膳.赡.养父母 B.瘪.三憋.闷瓮中捉鳖.蹩.痛了脚 C.濒.危殡.葬鬓.发苍白摈.而不用 D.擘.画泊.位安徽亳.州薄.物细故 解析:A项,全都读shàn;B项,瘪(biē)三,憋(biē)闷,瓮中捉鳖(biē),蹩(bié)痛了脚;C项,濒(bīn)危,殡(bìn)葬,鬓(bìn)发苍白,摈(bìn)而不用;D项,擘(bò)画,泊(bó)位,安徽亳(bó)州,薄(bó)物细故。 答案:A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闷.(mèn)热镌.(juàn)刻通缉.(jī)情不自禁.(jīn) B.生肖.(xiāo) 唠.(láo)叨泥泞.(nìng) 混.(hùn)水摸鱼 C.嘈.(cáo)杂绷.(běng)脸腼腆.(tiǎn) 翘.(qiáo)首远望 D.卓.(zhuō)越坍圮.(pǐ) 拮据.(jū) 奄奄.(yān)一息 解析:A项,闷(mēn)热,镌(juān)刻;B项,生肖(xiào),混(hún)水摸鱼;D项,卓(zhuó)越,奄奄(yǎn)一息。 答案:C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狡黠.(xié) 褪.(tùn )套揠.(yà)苗助长 B.自刎.(wěn) 忝.(tiān)列飞机坠.(zhuì)毁 C.畜.(xù)养瘐.(yǔ)毙趑.(zī)趄不前 D.打烊.(yànɡ) 箴.(jiān)言风声鹤唳.(lì) 解析:A项,“狡黠”的“黠”应读为xiá;B项,“忝列”的“忝”应读为tiǎn;D

1.环境问题的实质: 就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当代人类面临的所谓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和资源的枯竭,都是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这就是环境问题的实质。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总称。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 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优势: 1)资源总量大: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 二、三位。 2)自然资源种类多,资源类型齐全,总体组合较好:拥有多种多样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品种多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劣势: 1)资源结构不合理,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比例高,土地利用率低,尤其是耕地资源紧缺,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自然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协调。 3)区域资源不匹配,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4)资源质量差异悬殊,低劣资源所占比重较大。 5)人均资源量少。 3.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应从以下几点努力: (1)节省不可再生资源 (2)寻找代替资源 (3)发展可再生资源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人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强化,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改变。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氧化亚氮等。(理解) 0.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中考综合性学习专题训 练 改编:刘天勤 1.同学们在“我爱文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了文学书刊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现语文老师请你策划一次有关“我爱文学”的班级交流、评价活动,你拟采用的活动主题是什么?你所准备的活动方案是什么? 2.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有‘理’(数理化)走遍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①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②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3.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①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 ②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4.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 (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5.资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她不仅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而且有人们喜爱的土特产;她不仅哺育出了著有《数书九章》的数学巨匠秦九韶,而且培育出了曹荻秋、陈毅等著名革命家。四川旅游局决定于6月20日在成都召开旅游商品展览会,假如资阳市旅游局聘请你参加资阳参展的宣传方案设计,请根据宣传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请你为资阳的参展活动拟一个宣传主题。 (2)请你确定宣传的主要手段。 (3)请你为资阳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拟一则广告。(设计的广告语必须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人文自然景观、土特产如:安岳石刻、秦九韶纪念馆、陈毅纪念馆、三岔湖、龙泉湖、天池藕粉、安岳柠檬、三星米花、大佛挂面、临江寺豆瓣…… 6.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马拉松赛之一,已成为厦门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最近,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关注厦门马拉松”的活动。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上表所反映的情 况:。 (2)有几位同学准备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组委会提议:将吴承恩《西游记》里的“美猴王” 作为2007年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的吉祥物。你赞同这个提议吗?请联系孙悟空的特点,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讲 (2016·浙江衢州1月质检)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增强。下图示意某锋面系统过境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此时甲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 B.此时丁测站的风向为东南风 C.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丙 D.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乙 2.关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B) A.纬度低气温高导致甲测站风速大 B.摩擦力变化导致甲、乙两测站间风速变化 C.天气系统过境时丙测站大风、增温、降水 D.天气系统过境后丁测站气压降低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湖为太湖,从风速等值线图上判断出风从太湖西北岸至东南岸速度持续增强,最大风力在东南部甲处,由题干可知“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强”,所以甲处的风向是由西北部经过湖泊吹向东南部的,所以甲测站为西北风。选A项。同理丁处风向应为西北风,B错;甲处是风力最大处,C、D错。第2题,甲处风力较大是因为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大的缘故,摩擦力的大小,会产生风力大小的差异,A错,B对;由上题判断,该地为西北风,故该锋面应为冷锋天气系统,而冷锋过境后一般会出现大风、降温、气压上升等现象,C错;冷锋过境后,太湖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丁处气压应该升高,D错。 (2016·福建莆田3月质检)下图示意局部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该日最可能是(A) A.大寒(1月21日前后) B.谷雨(4月21日前后) C.大暑(7月23日前后) D.霜降(10月23日前后) 4.该图所反映的天气现象是(C) A.海南岛受西南气流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 B.福建各地普遍降雨,雾霾天气严重 C.冷锋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 D.台湾海峡西北季风强劲,海面风浪加大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日我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压控制,海洋上没有明显的低压系统,因此,应该是冬季,选A。第4题,据图可知,此时海南岛受偏北气流影响;福建部分位于冷锋锋前,不可能各地普遍降雨;冷锋由北向南移动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台湾海峡位于冷锋锋前,等压线稀疏,风力不大。选C。 读东亚地区冬季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5~6题。 5.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A) A.39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对应学生用书P7 ———————情景导入先思考—————— 沱沱河是金沙江源头一段的称呼,全长375 km。在想象中,它应该是清澈的,笔者20年前见到的它,也确是一江清流,碧绿如玉。然而现在,沱沱河的冰川融水流经50多千米后,便开始渐渐浑浊,河水带有盐碱味儿。到了再下段的通天河,就已是浊浪滚滚,酷似黄河了。源头两岸由于森林被毁,地表裸露,造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沼泽干涸,草甸退化,狂风一来,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谁来保卫母亲河?》思考探究:文章中描述了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冰川萎缩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环境问题的概念 (1)狭义: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广义: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 环境问题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

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引发环境问 题。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二者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根据环境问题的含义及分类,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资源短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B .环境污染在发展中国家更严重 C .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更严重 D .全球环境变化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复合效应”结果的是( ) A .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多大风扬沙天气

广东省广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2019·成都)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 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 . 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 .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3. (8分)(2017八上·秀洲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4) 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18七下·淮阴月考)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生活就是奋斗,只有契而不舍才能创造辉煌。生活就是付出,一味地(索取、获取)只会埋zàng理想;走上田垄,欣赏春天的美景;荣入江河,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shuò果,品味秋天的斑lán;走过寒冬,迎接春日的暖阳!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àng shuòlán 埋________________果斑________

1、环境问题的本质、环境问题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的现象。 2、什么是环境地学?环境地学所涉及的地质环境范围。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以人—地系统(可以认为是人类和地球共同的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3、什么是地球表层系统?它的组成结构特征有哪些? 地球表层系统是指存在于地球表面,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地球环境。特征:垂直分层性 渗透性集中性地域差异性整体性 4、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5、人地关系的客观表述。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之间的客观关系典型表述是:一、人对地具有依赖关系,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地理环境经常影响人类活动,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二、在人地关系中人居于主动地位,人具有能动性,地理环境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利用、改变、保护的对象。 6、什么是生态文明,人地关系协调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贯彻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实际上对以往人地关系、发展理念的实质提升,是对工业文明的全面提炼与升华。核心观点:a: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不可任意占用,b:资源是有限的,不可无谓挥霍c:人类的利用必须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的限度里d:人类生产利用必须遵循自然环境规则,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 7、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有哪些? 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山地丘陵为主的阶梯状地形,水土流失严重 /////// 生物多样性丰富,个别物种频临灭绝///////人口密集,人类开发利用资源历史悠久,影响强烈/ /////疆域辽阔,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区域差异突出//////疆域辽阔,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区域差异突出 8、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中国自然环境有那些特征? 答:(1)、季风气候影响显著,旱涝灾害频繁。(2)、山地丘陵为主的阶梯状丘陵,水土流失严重。(3)、生物多样性丰富,个别物种濒临灭绝。(4)、人口密集,人类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悠久,影响强烈。(5)、疆域辽阔,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区域差异突出。(6)、独特的环境演化历史,重要的青藏高原影响。 10、根据中国自然环境区划结果,找出你所在的区域属于那个带?那个区?有何特点? 答:我所在的区域属于东部季风区域。属于暖温带。特点:热量和水分由南向北递减,愈北愈旱,一年一熟;愈南愈湿,一年两熟 11、阐述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和意义。 答:过程:地球表面的水体经过蒸发和生物蒸腾变成水汽,水汽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不断得到输送和交换。大气中的水汽有一部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或者或者水面上。这样,地球上的水分不断进行转化、输送和交换。 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内陆循环。 意义:水循环过程中,不仅海洋与陆地之间进行水分交换,而且使大气、土壤、岩石中的水分也在通过降水、蒸发、下渗进行交换。因此,水分循环使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成为它们之间能量的调节者;而且,由于水分循环,使分散在地表各圈层里的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形态的水体,成为一个运动的系统。在这个运动系统中,海洋谁是咸水,但是通过水汽进入大气,下降到陆地上的已经是淡水,因而能不断产生并储藏大量的淡水资源。 12、什么是河流水量的补给?其形式主要有那些? 答:河流的水源叫做河流水量的补给。主要形式:雨水、冰雪水、湖泊水以及地下水。 13、什么是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起作用是什么?

一、选择题 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城东六公里,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读下图回答1~2题。 1.半坡氏族部落聚落分布的规律是() A.分布在平原及河流两岸 B.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及山坡 C.分布在山麓地带的河流两岸 D.分布在沿河及山麓地带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半坡氏族部落聚落多沿河流分布。 2.影响半坡氏族部落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①交通②地形③经济④气候⑤水源⑥土壤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⑥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聚落在河流发源地分布也较多,所以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不明显,而且该聚落形成于原始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不大。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城市向外扩展(如图中箭头所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资源 C.交通D.水源 4.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B.乙区域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C.丙区域适合建自来水厂 D.丁区域地价最高 解析:第3题,城市向外扩展的轴线集中于高速公路、铁路和河流沿线,说明交通是促进其

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甲区域地处市中心,属于中心商务区用地,地租水平最高,商业选址在此有利于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答案:3.C 4.A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按照距市中心付租水平高低划分,a、b、c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6.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解析:第5题,a功能区距市中心近,地租水平高,因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所以为商业区;c距市中心远,地租水平低,为工业区;b位于二者之间,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为住宅区。第6题,b1接近市区,为低级住宅区,而b2位于城市郊区,盛行风的上风向,且接近景点,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 答案:5.B 6.C (2011年桂林模拟)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