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2004年1月防护林科技Jan.,2004第1期(总58期)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1(Sum.No.58)

文章编号:1005-5215(2004)01-0052-02

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王立刚,赵岭,刘新宇,许成启

(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

摘要:从甘南县自然环境分析入手,对甘南县防护林体系建设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如何建设持续稳定、高效的防护林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从而得出防护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B

随着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结束和第二阶段的相继

开始,我国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广大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并已显示出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一些问题也表现出来,比如:树种比较单一、混交林少、网带片布局不合理、防护林分布不均等等,由此而造成的整个体系显得功能不稳、效益不高,与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相差甚远。随着四期工程的启动,如何建立持续稳定高效的防护林体系就成了摆在广大林业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自然环境分析

甘南县是黑龙江省西部干旱风沙严重县,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一直困扰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据调查,目前全县土地沙化面积已发展到5万多hm2,严重沙化的已达3万多hm2,占全县耕地的16.8%。土地严重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的影响,植被覆盖度大幅度下降,加之地表土干燥,受风蚀作用产生沙化现象。从全县看,沙化现象局部地区加重,范围不断扩大,危害日益严重。在丘陵漫岗区及江河流域地带水土流失也是日益严重。全县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为1800t/km2,由于水土流失,使耕地越种越薄,单产越来越低,成本逐年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增长不显著。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维护这一环境的屏障体系比较脆弱,不足以保护甘南县的生态环境,因此建立持续稳定高效的防护林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甘南县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分析

2.1建设概况

收稿日期:2003-08-22

作者简介:王立刚(1968-),男,黑龙江海伦人,大学,高级工程师.2.1.1建国初期至1977年三北工程建设之前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建国初期,国家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广大地区开始筹划防护林建设事业,甘南县被列入/西满0防护林建设的起始县。这期间全县造林保存面积为12302hm2,森林覆被率为3.4%。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林业发展速度缓慢,林种布局不够合理,树种单一,品种较差。全县小老树约占1/3。2.1.21978年三北工程开始启动到现在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启动,甘南县被列为重点建设县份,使甘南县防护林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截止2000年全县共累计造林120667hm2,保存面积达43712hm2,森林覆被率已达12.2%。

2.2存在问题

2.2.1森林总量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是造成目前防护功能低而不稳的直接原因到2000年,全县森林覆被率仅为12.2%,与全省平均覆被率41.9%低29.7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16.55%低4.35个百分点。这些防护林大多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东南部地区明显不足,特别是一江三河沿岸的风沙区,县属农牧场等单位,林木盖度不足5%。

2.2.2纯林多,混交林太少全县人工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89.4%,而人工林都是以乔木树种造林为主,灌木林很少,乔灌混交、针阔混交林更少。纯林生态功能不稳易形成病虫害蔓延趋势,从而造成树木长势差,生长率低。纯林多是导致防护功能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

2.2.3网、带、片布局不合理防护林布局表现网带多、片林少,特别是沙区和江河流域水面区片林明显不足,防洪固沙效果较差。

2.2.4造林树种单一全县造林树种目前仍然是杨树占大多数,特别是乡村造林,杨树/一统天下0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针叶树、灌木、经济林木比重较

)

52 )

王立刚等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小。

3持续稳定性营林技术措施调整及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3.1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首先根据地理地貌特点,甘南县可划分以下几个主要防护林建设类型区域。

3.1.1东南部冲积平原区域该区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充足,地势平坦,利于灌溉,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但风沙干旱严重。该区农田林网较发达,但大面积防沙治沙林较小,应该在不断完善优化农田林网的同时,实行大面积的治沙造林和封沙育林,努力扩大森林覆被率,控制沙区发展,提高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农牧业稳定发展,实行林草结合,林粮间作,以音河生态乡为样板,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发展道路。

3.1.2西北部丘陵漫岗区域该区以黑土为主,土质较肥厚,包括一些浅山区,尤其是靠近内蒙的中兴乡一些村屯和绿色林场。该区易造成水土流失,应以水保林为建设目标,通过采取不同的林种树种结构,乔灌草合理搭配,实现保持水土之目的,同时封育荒山荒坡残存的植被,人工造林与天然资源封育相结合,以中兴乡兴久生态村为建设样板,完善和加强水保林为主体的体系建设。

3.1.3江河流域及水面区甘南县境内有一江三河,即音河、阿伦河、诺敏河、嫩江,还有90多条大小沟泉泡,有音河、太平湖大型水库2座,四方山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9座,塘坝18个。在一江三河流域沿岸,除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之外,积极营造以灌木、乔灌混交为主体的消浪林、护岸林、护堤林,封育原有残存次生植被,形成牢固稳定的流域防护林体系,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以山湾村阿伦河流域治理开发模式为样板,走生态产业化之路,增强体系建设的自我造血功能。

对水库及沟塘泉泡区域,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同时结合地缘优势发展森林旅游业,从生态园林角度营建生态林,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3.1.4城镇及村屯居民点绿化区域居民区周围的绿化是县域防护林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对整个体系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甘南地处半干旱寒温地带,人居区域应努力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美化绿化景点,又要增强生态防护功能,从这一思想出发,邻近或周围营造封闭的以乔灌混交或针阔混交为主的护村、护城环形片林,以生态功能为主;区域内,以美化、绿化、香化为主体,从园林景观角度营建景观生态林。

3.2营林技术措施的调整

3.2.1林种与树种调整在防护林的林种结构与布局上,应加大固沙林、水源涵养林片林比重,并使之均匀分布于沙区或水源涵养区;树种结构上,把针阔比由现在的1B2调整为1B1,增加针叶树种的比重。在防护林区的农田林网,林带树种更新优化上适于栽植三松(樟子松、云杉、落叶松)的地区,应加大常绿针叶树种比例,改变农田林网树种的总体单一结构,使之持续稳定地发挥功能。

3.2.2增加混交林比重,提高林分质量甘南县是以人工林为主的县份,而人工林都是以高大乔木纯林为主,混交林很少,乔灌混交、针阔混交林更少,而灌木林在固沙、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许多高大乔木不具有的优良特性,所以在生态林建设上,以乔灌混交、针阔混交为主,增强林分的功能,提高体系稳定性。

3.2.3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覆被率按照甘南县林业用地规模,适合发展林业的土地面积为77868hm2,即比较理想覆被率为22.7%,而目前仅为12.2%,距离比较理想的覆被率还相差很远,造成甘南县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仍是总量不足,应加大造林的力度,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覆被率。

3.2.4加强森林保护建立比较完善的森林动态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森林动态发展及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林木健康生长。

3.3持续稳定性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3.3.1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是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的保证。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家林业攻关课题在甘南县的一些地方进行实体试验,已经研究出了一些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而且这些成果示范性、可操作性较强,目前没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应推广,很多地方在防护林体系建设中仍按传统的方式进行,致使造林质量不高,成活率、保存率较低,营造的防护林功能低而不稳。中兴乡兴久生态村建设模式,音河生态乡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甘南县山湾村阿伦河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区科研试验成功实体,应分别在全县类似地区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体系建设的科技含量,使体系建立在高起点上的持续稳定高效的模式。同时加大良种的推广应用。

3.3.2国家政策的稳定和资金的保证生态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础性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国家应常抓不怠,始终应作为政府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为保证(下转60页)

)

53

)

孙枫三北四期工程防沙治沙策略与技术措施初探

地适树的技术原则在防沙治沙工作中还需进一步落实。

3.5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

三北四期工程建设单位投资较之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防沙治沙工作要由过去一家一户、零星分散治理沙漠的小规模向集中连片、规模治理转变,突出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理念。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确定不同类型沙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向,突出建设一批有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和示范性、辐射性强的区域性大工程,一定要做到高起点、高投入、高质量、高效益,以形成规模效应。

3.6加强科技工作,为防沙治沙工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防沙治沙工作在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中有较大的发展,必须要加强防沙治沙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首先,从工程建设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防沙治沙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其次是对防沙治沙的技术难题组织有实力的林业院校、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做好科技支撑工作;三是对现有的防沙治沙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筛选、组装配套,加大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科学管理。

3.7提高防沙治沙工程质量

首先要提高认识,要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是防沙治沙工程的生命线;二是紧紧围绕新时期防沙治沙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新的生态工程理念,要从过去注重成活率、保存率、保护沙地面积等传统的质量概念转移到注重林分结构、生态功能、系统稳定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发挥上来;三是牢固树立/质为先0的思想,建立严格的防沙治沙工程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把质量管理和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确保施工质量;四是加强防沙治沙工程的检查监督,建立严格的技术监督体系、检查验收制度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防沙治沙工程质量管理;五是强化各级地方政府是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的意识。采取层层签定责任状的办法,切实把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质量的重担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业务部门领导肩上,把工程建设质量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上接53页)

体系的持续稳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建立起持续稳定充足的建设维护资金来源渠道。

3.3.3从体系建设中开发产业,增加体系的产业化程度甘南县防护林体系中许多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区域,如音河水库、太平湖水库、四方山水库、两个林场都具有很大的潜在生态旅游价值,结合体系建设,开发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区,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度假的空间,同时可以安排当地一些下岗人员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流域治理区可大量营造杞柳灌木林,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发展柳编业,努力提高生态建设中的产业化程度,让建设者及时得到近期的效益,提高建设生态事业的积极性。

3.3.4加强管护力度,严格执法国家已相继出台了5森林法6、5防沙治沙法6、5草原法6等维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对体系的维护起到了法律的威慑作用。管护人员应尽职尽责,对破坏林木的不法分子应严格执法,同时加大对牲畜的管理力度,实行圈养。4防护林体系可持续发展途径

通过对甘南县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系统分析,可得出其可持续发展途径。

4.1首先,国家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建设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充足的建设资金,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为县域防护林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全而又严密的外部条件。

4.2其次,努力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从科学规划到具体实施过程中,保证每个环节的科学合理性;在保证合理的覆被率情况下,积极营造生态混交林,大力发展高度集约的商品林,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林种,科学配置树种,同时加强资源的保护。在体系主体建设过程中,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提高体系建设中的科技含量,保证体系建设主体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4.3最后,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形成有利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

)

60 )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附件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 2009.9

目录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 (一)规划指导思想 (1) (二)规划基本原则 (1) 二、规划体系 (2) (一)国家规划 (2) (二)省级规划 (3) (三)县级规划 (3) 三、规划范围、期限与目标 (3) (一)规划范围 (3) (二)规划期限 (4)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布局 (4) 五、建设内容 (5) (一)项目构成 (5) (二)建设重点 (7) 六、规划技术路线 (8) (一)工作方法 (8) (二)技术路线 (8) 七、规划技术要求 (9) (一)基础数据 (9) (二)前期工程成效评价 (10) (三)规划深度 (10) (四)投资标准 (10) 八、规划成果要求 (12) (一)文本要求 (12) (二)附表要求 (12) (三)图件编绘要求 (12) 附件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省级规划编写提纲 附件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省级规划表 附件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县级规划表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技术方案 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将进入五期工程建设。为扎实做好五期工程规划,结合现阶段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方案,以统一三北五期工程规划的规划思路和技术要求。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建设完备的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继续加快造林进程,开展退化林分的生态修复,加强中幼林抚育,提高防护林林网化水平,完善防护林体系,提升防护林综合功能,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同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兴林富民,努力实现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新贡献。 (二)规划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多种治理措施相结合,区域发展相协调,重点工程与身边增绿工程建设相衔接; ──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实效,保证合理使用工程建设资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生态与民生为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防护林生产力为前提,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和更新改造等措施,增加和恢复建设区森林植被,提高现有防护林林分质量和多种功能,逐步建成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努力实现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第三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结合; (二)坚持保护先行原则,保护、建设、提高相结合; (三)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数量与质量并重相结合; (四)坚持科学造林原则,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五)坚持深化改革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六)坚持改善民生原则,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批准列入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中的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部门、各行业林业管理部门,即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对规划期内的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即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市政府与各有关县(市、区)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时间、建设任务、责任人。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十分关怀、极为重视。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这一英明决策符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当地驻军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在国际国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1978—1985年)、二期(1986—1995年)工程规划任务,正进行三期(1996—2000年)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累计造林3亿多亩。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5.05%提高到9%以上。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简报 (九)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年月日 甘肃平凉春季林果业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春季,甘肃平凉大力开展以林果业转型跨越为主的春季造林,全市上下对春季林果业建设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动手早,进度快,造林绿化和果园建设的规模大,档次高,质量好,建成了一批示范样板工程。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绿化万亩,占计划任务的,其中造林封育万亩,义务植树万株,完成林业助建新农村个,占计划任务的,绿色通道条公里,面山治理处万亩,农田林网公里,补植补造万亩,育苗万亩,占计划任务的。新植果园万亩,占计划任务的。 一是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加大。今春,平凉市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制定了全市春季造林绿化方案和果园建设方案,召开了全市春季造林绿化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今年城乡造林绿化和果园新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直接调度,确定重点工程规划方案,狠抓任务落实。各县(区)及早动手,广泛宣传动员,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季造林绿化活动。“”植树节,市、县(区)都举办了广场大型宣传、媒体专题报道和悬挂横幅标语等宣传活动,为全市春季造林绿化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春造期间,市、县(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深入造林第一线,参加义务植树,现场督促检查。市林业局组成督查组巡回县(区)抓督查、抓推进、抓质量,保证了春造和果园新植建设的圆满完成。 二是重点突出,造林绿化规模档次高。各县(区)按照市上提出的建成一处千亩以上面山造林、一条公路主干道绿化、一个主街区美化的“三个一”工程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在规划布局、树种选择和规模营造上,较往年上了大的台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依托三北五期、森林抚育和造林补贴试点以及亚行贷款造林项目,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大苗栽植,规模治理,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泾川县以泾汭河流域治理为重点,采取针阔混交方式,建成王村镇完颜村等处荒山工程造林亩,栽植侧柏、刺槐万株。灵台县以涧河流域生态治理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在泾渗公路两侧面山连片造林万亩,营造以侧柏为主的防护林亩,侧柏、国槐与垂柳混交的水保林亩。城镇面山治理,各县(区)坚持常青树为主,大苗栽植,生态型与景观型营造相结合,建成了个千亩以上面山绿化工程和处城镇面山治理工程,绿化面积万亩。灵台县动员城区个单位,干部职工多人,投劳万人次,完成县城荆山西沟和沙坡山绿化亩,栽植侧柏、国槐、垂柳、香花槐为主的各类绿化苗木万株。崇信县组织县直机关单位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在铜城电厂新区面山完成绿化亩,栽植公分以上垂柳万株,混交侧柏万株,刺槐万株。市、区两级在崆峒山景前区高档次、高质量完成蜈蚣咀面山及河流滩涂绿化面积亩,栽植各类常青绿化苗木多万株,花灌木万丛。绿色通道和新农村建设,各县(区)按照多树种、宽林带、大通道、高标准的建设要求,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道路集中进行了绿化。泾川、崆峒区和静宁三县,集中对平定高速公路沿线面山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完成公路两侧面山万亩。静宁县高标准规划,完成静庄公路绿化公里,每侧设计行混交栽植胸径公分杨、柳、刺槐等大规格苗木;庄浪县高质量完成庄静公路绿化公里,每侧设计行栽植胸径公分以上垂柳。崆峒区在搞好国道缺苗断档补植补栽的同时,重点对乡村主干道路集中进行了绿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覆膜和统一涂白,在西阳乡对唐尧路、唐西两条环乡道路和白西、安青两条主干道路栽植胸径公分以上的旱柳万株,建成道路林网公里。组织劳力多人次,出动浇水车台次,浇水多吨,树盘覆膜平方米。林业助建新农村,各县(区)采取投放苗木,资金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措施,高质量完成了林业助建新农村示范点个。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况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 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 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 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 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 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2031-2040年为七期工程,2041-2050年为八期工程。 总体规划建设内容与规模 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1%;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占3.2%;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占21.7%。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总投资为576.8亿元,建设任务完成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改革开放4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述

改革开放4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述 4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启动实施。这项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0多年,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全长8000公里,宽400至700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其建设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均创下了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40年来,历经几代人、亿万人民群众的接力奋斗,三北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在我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据今年中国科学院完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显示,三北工程40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工程建设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三北地区生态状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变化。 绿撒大漠: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主攻防沙治沙,广大工程建设者采取“封、飞、造、改”相结合的办法,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草原1000多万公顷,结束了“沙逼人退”的历史。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土地沙化的逆转。工程区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 天下降为2.4 天,其中京津冀地区由5.1天下降到不足1天。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阿克苏,经过各族干部群众32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一道由百万亩“林海”构筑的绿色长城。2017年,阿克苏全年空气优良天数159天,优良率达43.7%。陕西省榆林市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提高到33%,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昔日的“风沙王国”华丽转身变成绿树茵茵的“塞上江南”。 绿染高原:黄土高原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按山系(流域)整体治理、规模推进,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了67%。黄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输沙量逐年下降。

我国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 将建区域林生态体系参考文本

我国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将建区域林生态体系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我国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将建区域林 生态体系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记者高保生今天从国家林业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 悉:“十五”期间,我国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加快,防护林 体系构架基本完成。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 体系工程和北方沙区防护林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十 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突出工程特色, 强化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森林生态体 系。 长江流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长 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及太行 山绿化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等5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范围包括31个省(区、市)的1500多个县

(市、区、旗),是我国启动实施较早的林业重点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营造林340.9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5.18万公顷,飞播造林14.33万公顷,封山育林191.40万公顷;完成低效防护林改造20.95万公顷。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长江、珠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0.53%和39.91%,比工程实施前分别增加了3.3和4.89个百分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跨我国13个省(区、市),总面积40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该工程“十五”期间突出防沙治沙,实行分步实施、分区突破、稳步推进的方针,累计完成造林300万公顷,5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33万多公顷。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南缘等地实现了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的重大转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我国防沙治沙的骨干工程,该工程截至20xx年6月底,国家累计投资172亿元,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172万公顷,占国家累计下达计划任务的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情况汇报

合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情况 汇报 合阳县林业局 合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东部,辖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总面积1341.46平方公里,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境内沟壑纵横,山、滩、沟、水占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宜林地面积大。尤其是在三北工程实施启动以来,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为我县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份额,为我县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建设成效 被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历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县已先后实施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一、

二、三、四期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经省、市检查“双率”(面积核实率和面积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全县累计完成34.5万亩,三北专项投资5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完成7万亩,二期工程完成14万亩,三期工程完成10万亩,四期工程完成3.5万亩。按林种分:防护林19.5万亩,经济林15万亩;按权属分:国营造林4.4万亩,个体造林30.1万亩;按立地类型分:原面18.5万亩,沟坡12.2万亩,其它3.8万亩。建成:①绿色宽幅林带通道3条(包括108国道、西禹高速、合洽路)共110公里;②十六个乡镇的县、乡、村188条公路,绿化共725公里。其它渠路2800多公里;③建成产业林基地7.9万亩,其中:花椒5.4万亩,速生杨1.5万亩,核桃0.6万亩,澳洲青苹0.4万亩。④农田林网建设(控制面积)61万亩,栽植苗木427万株。 ⑤实施了县城西环路、高速公路引线绿化以及部分重点村“三化一片林”建设。通过该项工程的实施,一是全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森林

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政〔×〕×号)精神,特制定20XX年**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确保如期实现我省森林资源“双增”(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目标为核心,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强化措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圆满完成林业生态省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实生态屏障。二、建设任务(一)营造林。全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其中:国家预安排我省造林任务×.×万亩,我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含飞播造林×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万亩。(二)育苗。全省安排育苗计划×万亩,其中:择优扶持优质种苗基地×.×万亩,培育优质苗木×万株。

三、安排原则(一)营造林计划。20XX年全省营造林规模按《**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生态工程新造林、更新造林、林业产业工程分别按《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全面实施规划的×个林业生态工程和×个林业产业工程。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移民工程按照退耕还林后续专项(生态移民)工程由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安排,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安排。(二)投资。20XX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只安排国家、省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三)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淮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及向国家申报的20XX年造林项目直接由省安排到县(市、区),其余由各省辖市按照规划的工程量大小、生态区位重要程度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确定20XX年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任务量并安排到县(市、区),对已完成《规划》确定任务的建设工程不再安排,省林业厅据此下达年度建设计划。下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要首先保证完成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年度建设任务,凡是列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县(市、区)必须在中低产田范围以外的行政村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重点安排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的县(市、区)和平原地区抚育工程量大的县(市、区)。四、建设重点20XX年重

三北防护林

我国的防护林体系 说到我国的防护林工程,首推浩大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它从东北边睡的黑龙江经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向南,跨越华北的河北、北京和山西,再穿过陕北、宁夏、甘肃和青诲,一直通向新疆的最西端。整个过程涉及 12个省、市、自治区的466个县,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0.5%。现在,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原来的3.8%提高到9.5%。“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农田小气候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对农业的稳产、高产起到重要作用;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沙漠化得到了控制;对改善大气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个北方的“绿色长城”既挡住了来自西北的风沙,又增加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仅举一例,实际上我国还有很多的防护林体系,他们在保护中国大环境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仅以1996年来看各大防护林工程的造林面积情况。 1996年,“三北”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34.2万公顷;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营造林46.4

万公顷,有62个县达到一期工程建设标准;沿海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4万公顷,飞播造林0.8万公顷,有58个县达到了一期工程建设标准;沿海特殊保护林带的保护工作开始启动;平原绿化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万公顷,又有26个县达到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累计有795个县实现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0.2万公顷;1996年启动的黄河中游、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和淮河、太湖防护林工程也取得明显进展;防沙治沙工程完成综合治理开发面积86.7万公顷。 中国的防护林体系正在加速发展,它们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包括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尘埃、净化空气、防治污染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它作为“绿色除尘器”和“绿色净化器”,对改善大气环境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说:“防护林──保护中国大环境。”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xx防护林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况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 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 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xx发 (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 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年为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 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要紧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咨询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形 为了从全然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打算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打算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 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不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

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 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终止,历时73年,分三个时期、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时期,分三期工程。1978-1985 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 01-2020年为第二时期,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 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时期,分三期工程。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2031-2040年为七期工程,2041-2050年为八期工程。 总体规划建设内容与规模 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1%;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占3.2%;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占21.7%。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总投资为57 6.8亿元,建设任务完成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升到14.9 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操纵,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全然上得到改善。 四期工程建设情形 2001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复,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涉及三北地区的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5.3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 2.2%。到2010年,在有效爱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造林950万公顷,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了三北地区生态恶

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招标编号GKZBHC- 华池县林业局关于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 程项目 政府采购 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GKZBHC- 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 二O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政府采购开标评标工作纪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实施条例》及《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评标坚持“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确保评标质量。 一、开标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必须遵守会议纪律,自觉维护会场秩序。 二、评标人员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和评标标准进行评标,审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遵守纪律、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谁评标谁负责。 三、严守评标机密,不得向外泄露任何涉及政府采购工作的保密资料及有关评审情况,供应商的商业机密必须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或评标结果未正式公布之前泄露信息。 四、采购单位代表不得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 五、参加评标全体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 开标全过程在主持人的召集下,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凡违反招标工作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送司法机关处理。

目录 第一部分招标邀请函 第二部分投标商须知 第三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第四部分投标商资格 第五部分技术规格 第六部分附件 附件一需求一览表 附件二关于投标文件的声明函 附件三投标报价表(格式) 附件四投标项目简况及技术偏离表 附件五法人授权函 附件六投标商声明函 第七部分华池县林业局关于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政府采购评标办法 第八部分合同 第九部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要求

第一部分招标邀请函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 对华池县林业局关于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进 行公开招标,欢迎国内所有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招标编号:GKZBHC- 二、招标内容: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程亩。 以上内容详见需求一览表。 三、招标文件请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双休日、节假日除外)上午:—:,下午:—:,投标商现场到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办公室(华池县政府北楼室)进行报名登记和领取招标文件。 四、投标截止日期为:年月日上午:,逾期不再受理。 五、开标时间及地点:年月日上午:,在华池县政府采购 中心办公室(华池县政府北楼室)开标。 联系电话:- 联系人:王艳艳 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 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二部分投标商须知 一、投标商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如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全部材料或对招标文件中的要求未作出完全响应,其投标资格将被取消。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综述.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综述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治沙处 土地沙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生态难题。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防治土地沙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进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大任务之一。 一、三北地区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我国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简称三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除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戈壁外,历史上的三北大部分地区曾经水草丰盛,林木葱茂,经济文化繁荣。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人口剧增,过度垦殖,超载过牧,兵燹战火频仍,乱砍滥伐肆虐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地区的林草植被惨遭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风沙和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性灾难接踵而来,愈演愈烈,许多繁荣富庶之地变成了“不毛之地”。生态与经济相互交织,双重贫困,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 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58万平方公里,全部分布在三北地区,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年大风日数为20-100天,狂风流沙肆虐,风蚀

沙埋严重,沙尘暴频频发生,流沙掩埋农田、牧场、村镇,威胁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的安全,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吞噬宝贵的国土资源,缩小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上世纪中叶以来,三北地区的土地沙化呈现出扩展加速的态势。据统计,在上世纪50-60年代,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扩展速度为年均1560平方公里,而到了70-80年代,年均扩展速度为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则达到2646平方公里。仅60-70年代的十年间,三北地区约有667万公顷土地沙化,有数以千计的水库变成了“沙库”。内蒙古赤峰市从1958年到1975年,沙化土地增加了70多万公顷。科尔沁至内蒙古固阳县的草原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过度开垦,沙化和受风危害的农田由50年代的13.7%扩大到70年代的27.7%。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无情地吞噬着宝贵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发展。据测算,沙区因风蚀沙化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氮素和磷素高达5598万吨。上世纪60-70年代,三北地区有1333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高达300多万吨;有1000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而严重退化,载畜能力急剧下降。在西北、东北一些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三刮四种”现象十分严重。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1980年以前,每年播种农作物80万公顷,其中有27万公顷需要重播2-3遍。 ──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袭击。据科学观测表明,

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简介

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简介 一、工程背景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长达18340千米,另有约11159千米的岛屿海岸线,涉及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2004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到全国的69.3%。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沿海地区也是台风、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受害最严重的地区。据统计,1990年~1999年间,沿海地区因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34亿元,严重影响着该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关心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万里等同志先后就沿海地区防护林建设做出过重要批示。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明确指示,要求抓紧编制《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为落实好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局对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认真分析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06~2015年)》。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抵御重大自然灾害,保护沿海地区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据统计,1949年~2004年,平均每年台风登陆6.9次,而每次台风登陆都伴有风暴潮的发生,一般每隔3~4年就发生一次特大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台风、风暴潮等灾害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外,还引起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给国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海南省文昌市冯坡镇因受风沙侵蚀,在1750年~1950年的200年间,流沙向内陆移动了1600米,造成180公顷的耕地被埋,13个自然村被迫搬迁。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沿海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浪、护岸、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着其它工程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抵御沿海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切实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长治久安的需要。 2、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频发的自然灾害,一直是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威胁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均损失不足1亿元,六十年代近2亿元,七十年代约6亿元,八十年代达数十亿元,而1990年~1999年的10年间,沿海地区因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34亿元。近年来,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损失越来越大,2005年仅“卡努”、“麦莎”等6次台风就造成8478余万人受灾、19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88.78亿元,其中“麦莎”台风一次造成的损失就达177.1亿元。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是防御海洋、气象等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沿海地区这个全国经济发展“火车头”的重要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与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海堤相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起沿海地区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因此,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沿海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3、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障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中央从统筹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高度,做出了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

三北防护林建设回顾与总结

唐山市三北防护林建设回顾与总结 一、简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中国最早实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1977年,风沙紧逼北京城,京津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到了首都的国际形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国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规划建设期限是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实施。 1986年,为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境、为京津阻挡风沙、涵养水源,河北省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单独立项,启动实施,建设起止期限为1986---2000年(属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第二、三期工程)。唐山市作为环京、津地区,开始列入三北工程区实施范围。 2001年首都周围绿化工程任务结束,2002年唐山市列入三北防护林四期(2001--2010)工程任务区。2002---2008年间,造林投资方式开始实行国债造林,工程任务指标减少,国家单位投资标准开始提高,由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10元/亩造林投入提高到100元/亩,封山育林投资由5元/亩提高到35元/亩,同时在国家投资基础上要求地方进行资金配套,虽无正式

文件进行配套比例规定,但从历年下达资金投资计划表中,看出地方配套比例要求为20%,同时工程管理费用由“首绿”期间的上级拨付转为从地方配套资金中解决,但仍未规定工程管理费占工程投入的比例或金额。 2009年,三北防护林造林投资再次提高标准,其中人工造林为200元/亩、人造灌木12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 2010年,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300元/亩。 2012年,三北防护林进入五期建设阶段。 二、四期工程呈现特点 整个三北四期建设期间,唐山市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呈现出几个特点: 1、非公有制造林逐渐成为林业建设主力军 由于河北省完成了第二轮农村土地延包工作,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了30年,承包期的延长使农民的土地使用、经营权限得到放活,伴随着林业上“三权”政策的落实(即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宣传,“发展绿色银行”口号开始兴起,农民、大户、企业集团纷纷承包荒山、荒地,投入造林,百亩、千亩、万亩工程纷纷涌现,造林质量显著提高 2、政府重视,组织领导力度加大。2003--2005年,唐山市开展了文明生态村镇建设,重点任务是“三化”,其中的绿化是整个建设的重头戏;2004年全省组织了京秦林业带建设,唐山市的高速公路、国道绿化初见成效;2008--2014年,唐山市先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唐山市绿化攻坚行动、唐山市绿化持续攻坚行动、唐山市绿色家园建设等地方性大型林业生态建设活动,建设范围涵盖城市、乡村、工矿企业、山地、平原、沿海各个领

三北防护林体系哪些省【对_三北_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_朱金兆】

三北防护林体系哪些省【对_三北_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 望_朱金兆】 第 -.卷 第期- 自 然 资 学 报 源!” #%$ ’$”%()*$ ,-+-. 001 /年- 月 ! #”%$ “( %)’#$ $’*”#$+*+, 对“ 三北” 防林护系体工程思的考展与望 金兆8朱心澄8 周建胡忠( 北京业大林学8 北京- 0090 2 )摘要:“三北防”护体系林工是一项宏程的工程伟,她不仅中是国生环态建境设伟的创举大,也全是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 -于:9.年的这项生态工程, / 2年来累造计林保存面积/ “北三”地的区森覆林盖率从已程开始工施时实的 6;60 提高到目?前的 ?.,些重一/0 ;2/: 点区的地域性防护区林体已初系规模,生态效益具经济效、、社益效益会有了都

不程同的度高。提这一程体工突系了传破统的单模一,式实行、片带、网相结,合工造林、人飞造林、播封山沙育封林结相,合造@ A、林 @封育、A管 @ 护相A合结,丰了防护富林系体设的科建学涵内。北”三护防/ 世-纪前 06 年”是林体系建设攻的期,坚也是战期决,必须重科技视成的果广推运,用加工程快建设伐,步并取切实采措施固建设成果。巩关键词:林培森;育“三” 防北林护;考;思展望文献识标码:章编文号:0-003220:( 0/10) 0 3-00.30::中分图号类::/+:/ ; 太从眺望地球空惟一清晰可见,人工建筑的是于位华大地夏万的里长城,这是代古中华民勇敢族、智慧的晶结。从/ 世纪0 : 年0代末始开勤劳的中华民,族在正设另一建绿条色长—“ 三北”防护林系工体程。条绿这色长城跨地北东西、部北北部华和西北大分地部城——区北”三与里长万城走大向体致,一分布我国在方北万风沙里线缘前地,包带括北方@ 简称“ A,自区、治直市)辖的6 - 6个(旗县、市、区),建范设东围黑龙起省的宾县江,西新至 -2疆个省(占国土总面的 1/;1积? ,接近我国的壁半维吾自治尔区乌孜里别口,总面积山 01;.4-0/, 1河。山是这一十分项宏的伟生建设态工,程人类历是史规上模为最大、时宏跨间度为久长的一最改次自造然动行 。 - “ 三北 ” 防林护体工系建设的规程划目 历史上的“标三北”地区曾经有良好的过林植森被,特别是河流在湖泊沿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