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简介:张小曼(1969—),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胡作友(1969—),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

〔3〕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2009018;YJG2008Z04;XY B2007034);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字200611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010)。

《学术界》

(双月刊)总第138期,2009.5

ACADE M I CS I N CH I N A

No .5Sep.2009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3〕

○张小曼,胡作友(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在当今中国,归化异化之争可以分为四派:归化派、异化派、综合派和转化

派。其发展的方向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上与中国语境紧密结合的、在保持差异与观照传统之间维持动态平衡的本土化。争论的结果是促成中国译界理论意识的觉醒、对话意识的产生,对传统译论的反思以及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与不利效果。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观;中国;接受

一、源语语境中的归化异化翻译观

所谓归化、异化是指在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时所采用的两种策略,前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主张不应把源语文化强加给目的语文化,但源语文化的意义应传递给目的语文化的读者,译者应尽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而异化则主张译作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将源语文化移入目的语文化有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译文应当尽量遵从源语文化习惯及源语的表达方式,完成翻译目的,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英国的《翻译学词典》

(D icti onary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将归化翻译定义为—

57—

在翻译中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以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1〕。将异化翻译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陌生感、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

规的翻译策略〔2〕。

归化派在国外的代表是美国的奈达(Eugene N ida ),异化派则以美籍意大利

裔学者韦努蒂(La wrence Venuti )为代表。前者提出了翻译中的“动态对等”

(或曰功能对等)的概念,把译文的服务对象读者放到了首要位置。后者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

‘异’”〔3〕。

韦努蒂(Venuti )认为归化翻译是指遵守目的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经典、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的翻译策略;异化翻译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4〕。

当代最先引起归化和异化之争的人是奈达,他的结构主义归化翻译理想是

“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cl 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5〕。这一思想却遭到了以韦努蒂为代表的一批深受后结构主义思潮和方法论影响的学者的批判〔6〕。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说明了他的异化翻译理论来源于德国的施莱尔马赫。“译者要么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作者,要么

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靠近读者”〔7〕。施氏认为,迎合目的语文化价值观的

归化翻译是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而凸显外语文本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异化翻译

是不以民族为中心的行为〔8〕。

韦努蒂认为,流畅的归化式翻译既掩盖了译者的工作努力,使译者遭受“隐形”的不公平境遇;也掩盖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原作的历史感,将主流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强加给原作。他指出,归化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帝国主义式的文化掠夺行为。译文越归化,译者越隐形;译者越隐形,原著被恶意归化的事实就越隐蔽,译文读者越容易受蒙蔽。他建议在那些归化翻译盛行的单语文化(如英美文化)中采用异化式翻译,……以抵制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文化自恋和文化帝国主义采用异化翻译意味着译者不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和文本习惯的限制,而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不流畅、不透明的言语风格,刻意保留出发语言的

文化色彩,从而给译文读者以别样的阅读体验〔9〕。

二、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中国传统翻译观视翻译活动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因而翻译研究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的对照为主要任务。罗新璋曾把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归

结为四种基本思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10〕。“案本”是古代佛经翻译

时期提出来的。围绕“案本”思想的是一场“文”“质”之争;到了五四以后,“文、质”又以如“直译”与“意译”的形式出现,再次引起争论。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人重新提出“直译”或“意译”的价值,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影响之深远

〔11〕。

—67—学术界2009.5?学术探索

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是从“质”(直译)、到“信”(意译)、到“化”、再到

“发挥译文的优势”。这些方法反应了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的发展。“质”认为语言形式的对应就是意义的对应;“信”则发现了语言形式的对应不一定就是

意义的对应;“化”则认识到了语言意义对应并非意味着文学意义的对应〔12〕。

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之争蕴含了归化异化翻译观的萌芽,如林语堂的“国化”其实是“归化”〔13〕,鲁迅的“保存洋气”实际是“异化”〔14〕

。鲁迅提出的保存“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美学观的目的是“移情”与“益智”;为此,采用的手段就是不能“削鼻剜眼”,尽力“保存洋气”或“保持异国情调”;翻译的结果是不断

丰富与拓展传统汉语,为其增添新的养料,为传统汉语向现代转化奠定基础〔15〕。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个低潮。面对这种情况,有人疾呼翻译理论研究走进了死胡同,让大家“丢掉幻想”;有人认为目前翻译

理论研究正处于一个“相对沉寂期”;也有人说翻译研究进入了“调整期”〔16〕。

在这种局面下,归化异化翻译观的兴起,无疑给译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归化异化翻译观一经传入中国便迅速得到了响应与传播。归化异化翻译观一经传入中国便迅速地得到了响应与传播。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归化翻译”为主题可以检索到556条文献,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75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76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条;以“异化翻译”为主题可以检索到871条文献,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41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21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9条。这些作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归化异化翻译观并将之应用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中国的归化异化之争可以分为四派:归化派、异化派、综合派和转化派。

归化派以蔡平〔17〕和陈正发〔18〕为代表。前者认为,作为翻译方法,异化、归

化主要涉及语言形式层面;将异化、归化的方法与翻译的目的结合起来看归化无疑是主要的;况且异化、归化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两者呈现出由异化向归化单向转化的规律。由此可见归化译法在翻译中起着主导作用。后者则认为,所谓的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都有存在的必要,是互为补充的。关键在于恰当的选择,而具体的选择则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读者的容受力以及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环境等因素。但若就语言表达层面而言,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译本应当是归化的。

异化派以刘英凯、孙致礼为代表。1987年,刘英凯在《现代外语》撰文大声疾呼“归化———翻译的歧路”。他指出归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滥用四字格成语、滥用古雅词语、滥用“抽象法”、滥用“替代法”、无根据地予以形象化或

典故化〔19〕。孙致礼认为,异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位的;归化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

况下,则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管归化〔20〕。他

又指出,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而这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

—77—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21〕

许建平、张荣曦是综合派的代表。他们认为,跨文化翻译的英译汉可采用异化手段作为归化的补充,以适当吸收一些源语的异质成分。而以外国读者群体为对象的汉译英则宜走归化之路。理想的汉译英翻译作品应当尽量向英语靠拢,以符合英语语言文化的习惯表达法,而且此类翻译工作宜由精通双语的人士来做,或最好是由中外译者合作完成〔22〕。

王仁强是转化派的代表。他指出,翻译策略中的异化与归化是对立统一的,归化是无标记的翻译策略,异化是有标记的翻译策略,因而有意选择异化策略时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异化与归化内部还可以进行次范畴的划分,异化与归化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其界限是模糊的,从极端归化到极端异化正好形成一个连续体;异化与归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如译者的双语双文化修养及其翻译

思想、文本类型、时间因素、读者因素、文化距离以及话语权利等〔23〕。

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法,主张归法的人并不排斥异化,如陈正发是主张归化的,但他同时也认为归化异化是互为补充的,都有存在的必要;而主张异化的也不排斥归化,如孙致礼主张归化是异化的必要补充。同样,综合派与转化派也不是截然分开的,综合派中有持转化的观点,转化派中有持综合的观点。并且,归化派和异化派中也有持综合和转化的观点的。如孙致礼就认为,中国的文学翻译呈现一种从归化向异化转化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的翻译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

应该指出的是,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路”是推动归化异化之争的发动机,他的敏锐意识和理论观点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郭建中在系统介绍归化异化翻译观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他的工作有利于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孙致礼的从归化趋向异化的观点是对中国100多年文学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哲学升华,富有启示意义;王东风对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作了明确的区分,他将归化和异化的讨论界定在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从而为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深层次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那就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上与中国语境紧密结合的在保持差异与观照传统之间维持平衡的本土化。

三、归化异化翻译观对中国译界的影响

归化异化翻译观输入中国,已有20余年的风云际会。学者们的探讨、争辩对中国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有哪些启示意义?我们认为至少在以下方面产生了影响。

首先,翻译理论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曾经有人说过,搞不了创作的去搞翻译,搞不了翻译的去搞翻译研究。可见翻译研究地位的低下。我国传统翻译研究多随感式、印象式、点评式的见解,而少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体系,与这种心

态不无关系。谢天振指出〔24〕,“长期以来,我国的翻译界有一种风气,认为翻译

研究都是空谈,能够拿出好的译品才算是真本事。”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对翻—87—学术界2009.5?学术探索

译理论研究的漠视。许钧指出,“面对根深蒂固的‘翻译无理论’之说到否定性

的‘翻译理论无用论’,我们也曾经感到过无助与困惑。”〔25〕归化异化翻译观的

引入,恰处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沉寂期”或“调整期”,其理论的新颖性立刻激发了研究人员的研究热忱,这种热情极大地刺激了译界的理论意识的觉醒与复苏。《中国翻译》杂志1997年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类的文章越来越注重理论深度就是明证。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视既反映了中国译界对建立翻译学的决心和意志,也说明了中国译界的自信心,他们以鲜明的理论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翻译研究和教学界的同行加强合作,在国际学术前沿进行对话,以踏实的工作朝着译学建设的方向迈进。正如许钧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始终没有过动摇,也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相反,我们从迷茫走向清醒,从痛苦走向成熟,从困惑走向自信,翻译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翻译学术交流途径的日益拓展、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化,翻译研究成果的不断问世,为我们翻译学科

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其次,对话意识的产生。翻译本身就是对话,重建巴比塔实际上就是重建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渠道与机制。归化异化翻译观的探讨直接或间接促成了中国译界对话意识的产生。我们对归化异化翻译观的引入与本土化就是一种对话。归化是一种声音,异化也是一种声音,两种声音合在一起就是对话。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两个转变:一个是从语文学和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学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从微观转向了宏观的研究;另一个是从作者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

心论的研究,或者说是从以原作为中心的研究转向了以译作为中心的研究。

〔27〕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给我们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索,归化异化翻译观的本土化,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无疑是对此转向的一次理论回应。中国译界由专注于翻译文本内的微观、细微的语言转换,转向文本外的文化层面,如翻译与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翻译研究不断借鉴其他学科发展所带来的新鲜养分,逐步走出了单纯的语言与文本的藩篱,走向宏大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语境,开始强调翻译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中国译界已走出过去那种画地为牢的局限,放眼世界,增强了参与国际交流的对话意识。

再次,对传统译论的反思。伴随着归化异化的讨论,尤其是对异化的关注,特别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兴起所带来的影响,译界掀起了一股反思传统的热潮。中国传统译论,无论是“信达雅”,还是“神似”、“化境”,无不强调原文的权威性,翻译应遵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努力忠实于原文,以再现原文的神韵为旨归。而异化翻译观强调求同存异,在译文中保存原文的差异。“主张异化的译者,不仅可以在译文的表达手段上异化,而且会选择对目的语中

的外国文学规范提出挑战的外国文本来翻译。”〔28〕这显然是对传统译论的解构

与挑战。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而“互文性”是否定文本的权威性与创造性的,甚至连作者的著作权也不承认。这

97—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样,就无所谓原文与译文的区分了。〔29〕

解构主义消解了文本的中心,使意义四处

游移不定,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忠实”原则的基础。〔30〕译者要做的不是去复制

原文的意义或内容,而是“亲切而细致地(在译文中)连通原文的意指方式”,使

译文和原文一样都成为“纯语言”的“可认碎片”

(recognizable frag ments )〔31〕。在解构主义的冲击下,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一次彻底的重新思考。“忠实”、“准确”、“等值”等翻译原则是否仍然成立?作者与译者的角色和地位如何界定?原文(作)与译文(作)的关系如何理解?……“这种哲学上的转向(turn )不仅仅对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经过对抗和解构后,限制翻译理论发展的话语也将经历一种转换(transf or mati on ),通过打破传统僵化的术

语、概念、定义,从跨学科的角度吸收全新的思想源泉。”〔32〕此外,王东风对忠实

的解构〔33〕和对通顺的反思〔34〕,都是对传统译论的重新思考,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理念与思路。

再者,研究范式的多元化。中国译学有三大局限:视域狭窄,观念僵化;研究思路和模式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方法论上,传统译论长于“模糊、抽象的定

性概括”而“弱于条分缕析的量化陈述”〔35〕;长于随感而疏于实证;重点评和个

人经验而轻概括和理论提升。因而扩大理论视域,引入多元互补的研究模式,探

寻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成为促进研究范式转型的首要任务。〔36〕归化异化

翻译观的引入与发展,恰好与西方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范式的发展不谋而合,这给中国翻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开辟了道路。

第一,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翻译活动的跨学科性不仅决定翻译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而且使翻译的目的、标准、观念、策略和手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种研究思路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第二,研究方法的客观科学化。传统的研究方法多抽象议论,少量化分析;而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倡从规约走向描写,从局部走向全面,从个性上升到共性,注重研究特定语言文化中翻译文本反映出的一般规律。第三,翻译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致用主义的目的,其发展走向离文本越来越远。传统翻译研究注重对实践的指导,因而缺乏纯理论的基础性研究。随着文化学派特别是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介入,纯理论研究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第四,理论假设和研究发现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或方法进行验证。语料库研究

方法的“数据驱动”(data -driven )的定量型分析,是自下而上、从具体数据推导

出理论结论,可以重复验证,因而客观有效,从而大大克服了译学研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成为定性型分析的重要补充。〔37〕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传播,丰富了中国的译学思想,繁荣了中国的译学建设。然而,理论在接受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产生一定的损失。下面就此略呈管见。

08—学术界2009.5?学术探索

1.断章取义的作风。当前归化异化之争异化论调占了上风〔38〕,这与韦努蒂的影响不无关系。但细心的人发现,译界学人在引用韦努蒂及西方后殖民批评学者的言论时要么似乎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只选取个别章节,摘录支持异化的语句,而对其论证过程关注不够,对韦氏异化理论的来龙去脉和有关细节交代得不很清楚,要么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取舍失当,淡化这些学者在后殖民理论视域下提出的强势文化和异化翻译之特点所指,在使用“强势文化”和“异化翻译”这两个术语时却几乎不加任何解释,从而“顺理成章”地把中国文化等同于赛义德和韦努蒂所说的那种对弱势文化进行掠夺和精神控制的强势文化(英美文化),从而得出异化翻译在中国是大势所趋的结论。

2.盲目随从的心态。中国人奉行“拿来主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有那么一种盲目崇外的心理,认为西方的译论都是先进的,无形中养成了一个在引进西方译论时只扬不贬的惯例。曹明伦指出,韦努蒂异化理论的对立面是尤金?奈达,但由于奈达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所以人们在引用韦努蒂抨击奈达的词句时往往采取一种为尊者讳的策略,这显然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不相符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戒除盲目随从的心态,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奉行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在“拿来”时多一双火眼金睛。

3.下武断结论的倾向。无论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据,都有与其相结合的语境制约。在作探讨时,下结论越谨慎越好,尤其是当归化异化翻译的探讨已上升到文化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层次的时候。可是我们在研究时往往有简单化、绝对化之虞,有下武断结论的倾向。到底是归化翻译压倒异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压倒归化翻译,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这就好比不能随便地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一样。

4.脱离实践的危险。翻译理论研究,正在离文本越来越远!诚然,我们鼓励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纯理论性研究,这对于中国译学建设大有裨益。但我们不鼓励一味地为理论而理论,为研究而研究。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到归化异化翻译,就要与中国的翻译实践结合。南京大学许钧教授曾谈到他们西语系翻译研究中心和《文汇读书周报》于1995年组织了《红与黑》汉译读者意见征询。这次调查,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调查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读者比较喜爱与原文结构较为贴近的译文。译者的动机和追求与读者的反应不尽一致,这大大出乎某些译家的意料,也引起了一些译论研究者的重视和思考。我们要说,这种从实际出发,观照读者反应和要求的研究方法无疑是从事学术研究所应遵循的大道,代表了学术研究的方向,是值得尊敬的、学习的和提倡的。

当然,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几点。管见所及,难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曹明伦教授在其新著《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中就谈到了异化翻译讨论中

的几个异常之处〔39〕,兹不赘述。我们衷心希望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能够广泛

的应用,结下丰硕的果实。

18—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

注释:

〔1〕〔2〕Mark Shuttle worth,&Moira Cowie .D icti onary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Manchester:St .Jer ome Publishing,1997.pp.43,44.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第13页。

〔4〕Lawrence Venuti .Strategies of translati on .I n Mona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 opedia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London and Ne w York:Routledge,2001.p.240.

〔5〕E .A.N ida &C .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 on .E .J Leiden:B rill,1969.p.12.〔6〕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5页。

〔7〕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 or ’s I nvisibility:A H ist ory of Translati on .London and Ne w York:Rout 2ledge,1995.

〔8〕A.Schleier macher .On the D 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I n R.Schulte &J.B iguenet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 on:An Anthol ogy of Essays fr om D ryden t o Derrida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42.

〔9〕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6页。

〔10〕罗新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参见《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页。

〔11〕〔12〕朱志瑜:《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话说”(前期)》,《中国翻译》2001年第2期,第2页。

〔13〕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第370页。

〔14〕崔永禄:《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第144页。〔15〕李智、王子春:《译者,异也》,《中国翻译》2006年第4期,第32-36页。

〔16〕林克难:《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第9页。

〔17〕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9-41页。

〔18〕陈正发:《也谈“归化”与“异化”》,《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第69-71页。

〔19〕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现代外语》1987年第2期,第58-64转67页。

〔20〕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第34页。

〔21〕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第40页。

〔22〕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9页。〔23〕王仁强:《论异化与归化的连续体关系》,《现代外语》2004年第1期,第49-55页。

〔24〕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第2页。〔25〕〔26〕许钧:《翻译学科建设任重道远》,《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第38页。

〔27〕郭建中:《简评〈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第67页。

〔28〕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0第1期,第51页。

〔29〕〔31〕蒋骁华:《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第66页。

〔30〕李红满:《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77页。〔32〕刘军平:《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外国语》1997年第2期,第51页。

〔33〕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第3-10页。

〔34〕王东风:《反思“通顺”———从诗学的角度再论“通顺”》,《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第10-14页。〔35〕辜正坤:《当代译学建构理路略论》,《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第11页。

〔36〕〔37〕廖七一:《研究范式与中国译学》,《中国翻译》2001年第5期,第15、17-18页。

〔38〕吴文安、朱刚:《翻译策略的语境和方向》,《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90页;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39〕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3-283页。

〔责任编辑:力 昭〕

—28—学术界2009.5?学术探索

对翻译中异化法与归化法的正确认识

对翻译中异化法与归化法的正确认识 班级:外语学院、075班 学号:074050143 姓名:张学美 摘要:运用异化与归化翻译方法,不仅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作品的内容,也能让读者通过阅读译作,了解另一种全新的文化,因为进行文化交流才是翻译的根本任务。从文化的角度考虑,采用异化法与归化法,不仅能使译文更加完美,更能使不懂外语的人们通过阅读译文,了解另一种文化,促进各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有时,从语言的角度所作出的译文可能远不及从文化的角度所作出的译文完美。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分别从不同时期来说明人们对异化法与归化法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异化;归化;辩证统一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两种在实践中运用最多,也是被讨论研究最多的方法。1995年,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之说,将有关直译与意译的争辩转向了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思考。归化与异化之争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是两对不能等同的概念。直译和意译主要集中于语言层面,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语言的范畴,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思维、美学等更多更广阔的领域。 一、归化翻译法 Lawrwnce 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归化翻译法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原作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不在于语言形式或个别细节的一一再现。它的优点在于其流利通顺的语言易为读者所接受,译文不会对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其缺点则是译作往往仅停留在内容、情节或主要精神意旨方面,而无法进入沉淀在语言内核的文化本质深处。 有时归化翻译法的采用也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受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语境的制约,还要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标签:归化;异化;翻译 归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要将语言本土化,尽可能地减少语言中的“异域色彩”,也就是将目的语读者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并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设身处地地为目的语读者考虑,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和理解放在第一位。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语言要地道、流畅,不能让目的语读者看不懂或理解不了。译者在归化翻译时,要不着痕迹,即抹去翻译的痕迹,将翻译这一步骤隐于作品间,让目的语读者仿佛直接在与原文作者对话,这才是成功的归化翻译。既然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那么让目的语读者仿佛直接在与原文作者对话就是翻译成功的表现。翻译的本质是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的意思,也就是说翻译的本质暗示翻译是一个归化的过程(蔡平,2002)。而且归化翻译有助于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欣赏理解译文,达到文化传播交流的目的。 但过度使用归化翻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若时时刻刻注重翻译的本土化、本地化,拒绝国外新式语言表达,这就阻碍了翻译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对归化翻译手段的使用要恰当且有度。 二、异化 异化翻译方法是尽可能地体现并还原原作品中的“异域色彩”。在翻译特点上就是尽量采用符合外国语言表述习惯的表达方式,力求表达源语言的特色和原作品的内容。当译者想尽可能突出民族差异、不同民族特色和不同语言風格特征时,会考虑使用异化策略。因为使用这种翻译方法,既能将原作品的内容表述清楚,又能带来新式有特色的译文,使翻译得到进步与发展。使用异化翻译方法,还能使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写作风格与特点,让读者领略异国作者的风采。 但有学者认为,归化翻译法无法传达原作蕴含于文字的异国文化特色及不同民族特点。由此可能会造成对原文的理解偏差。同时,归化翻译法限制了对翻译语言的丰富。译者若总是采取归化翻译法,将故步自封,很难使外国文化走入国内,更不利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孙致礼教授(2000)曾指出,虽然归化翻译在二十世纪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现在局势已有所改变。目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许多领域的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原来看似困难的异化,现在接受起来也变得容易得多。因此孙致礼教授断言,在二十一世纪之时,文学翻译将会以异化为主。 但是在使用异化翻译方法时,应注意一些事项。译者在使用异化方法进行翻译时,仍要注重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流畅,不能让译文读起来十分拗口,甚至令读者费解。当译者要引入新的翻译时,就更要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不能译得匪夷所思,要译得恰到好处,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较而言,英译汉时更适合使用异化翻译手段。中国目前发展迅速,并致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摘要: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是意译和直译的进一步延伸,从二者的概念入手,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归化;异化;概念;辩证关系 1 归化、异化区别于意译、直译 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2 归化、异化的概念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3 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 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 4 从实例中看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我们可以在翻译中体会一下二者的关系: (1)胡太太叹了口气,看见胡国光还是一肚子心事似的踱方步。“张铁嘴怎么说的?”胡太太惴惴的问。 ——“很好,不用瞎担心了,我还有委员的福分呢!” ——“么事的桂圆?”妻子没听清楚他的话。(茅盾《动摇》)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作者:熊启煦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5,26(8) 被引用次数:14次 参考文献(3条)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2.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 3.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引证文献(15条) 1.郭锋一小议英语翻译当中的信达雅[期刊论文]-青春岁月 2011(4) 2.许丽红论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0(7) 3.王笑东浅谈汉英语言中的差异与翻译方法[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6) 4.王宁中西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 2010(12) 5.鲍勤.陈利平英语隐喻类型及翻译策略[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6.罗琴.宋海林浅谈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z2) 7.白蓝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英译策略[期刊论文]-湖南社会科学 2009(5) 8.王梦颖探析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8) 9.常晖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10.常晖对翻译文化建构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11.常晖认知——功能视角下隐喻的汉译策略[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1) 12.赵勇刚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期刊论文]-时代文学 2008(6) 13.常晖.胡渝镛从文化角度看文学作品的翻译[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7) 14.曾凤英从文化认知的视角谈英语隐喻的翻译[期刊论文]-各界 2007(6) 15.罗琴.宋海林浅谈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z2)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6807731.html,/Periodical_xnmzxyxb-zxshkxb200508090.aspx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关系并评述 1、什么是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常面临的两种选择。钱锺书相应地称这两种情形叫“汉化”与“欧化”。A.归化 所谓“归化”(domestication 或target-language-orientedness),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 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 归化翻译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删去原文中的实观材料;(6)调协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 B.“异化”(foreignization或source-language-orientedness)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异化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归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异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异化: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归化:the thick ice is not formed in a day. 2、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 归化和异化,一个要求“接近读者”,一个要求“接近作者”,具有较强的界定性;相比之下,直译和意译则比较偏重“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有的文中把归化等同于意译,异化等同于直译,这样做其实不够科学。归化和异化其实是在忠实地传达原作“说了什么”的基础之上,对是否尽可能展示原作是“怎么说”,是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特有风味上采取的不同态度。两对术语相比,归化和异化更多地是有关文化的问题,即是否要保持原作洋味的问题。 3、不同层面上的归化与异化 1、句式 翻译中“归化”表现在把原文的句式(syntactical structure)按照中文的习惯句式译出。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三篇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三篇 篇一: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1归化、异化区别于意译、直译 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2归化、异化的概念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XX: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3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 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 4从实例中看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文学翻译unit 2《翻译方法:规划与异化》

第二部分翻译方法 Lecture 2 :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1.归化和异化之源 翻译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之争,可谓由来已久。而归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与异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之争,则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也就是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随着文化日益成为翻译的重心,归化异化孰优孰劣的争论声也越来越大。 1997年英国出版的《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认为归化和异化的说法直接来源于德国早期思想家斯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813年6月24日在柏林皇家科学院所作的题为《论翻译的方法》(On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的演讲. 斯莱尔马赫说: “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读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让作者靠拢读者。”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文努蒂(Venuti)便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等因素,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术语提出。

归化与异化翻译实例

翻译作业10 Nov 15 一、请按归化法(Domestication)翻译下列习语。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add fuel to the flames / pour oil on the flames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every dog has his day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live a dog’s life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a lucky dog an ass in a lion’s skin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Love me, love my dog. a lion in the way lick one’s boots as timid as a hare at a stone’s throw as stupid as a goose wet like a drown rat as dumb as an oyster lead a dog’s life talk horse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and three boys nobody.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cry up, to praise; extol: to cry up one's profession) Once bitten, twice shy.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New booms sweep clean. take French leave 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 have an old head on young shoulder Justice has long arms 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He that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The more you get, the more you want. 二、请按异化法(foreignization)翻译下列习语。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_异化与归化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郭建中 提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这一区分是基于对中国古典名著5红楼梦6的两种英译本在隐喻、明喻和典故等方面翻译的分析上作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价值。以上的分析也希望有助于调和有关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争论,即/归化0与/异化0之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归化,异化,翻译目的论 Abstr act:Approaches to cultur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methods:SL culture 2oriented and T L culture 2or iented.T his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r anslations of the figur ative use of language in the t 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Honglou Meng .The analys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both methods may be justified in their own r ight if we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ur pose of translat ion,t he type of texts,the intention of the aut hor and the r eadership.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daptation,alienation,skopos theory 一 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Christiane Nord (1991)干脆用/跨文化交际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替代/翻译0这一术语;H olz 2Manttari (1984:17)甚至用/跨文化合作0(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来替代/翻译0。Andre Lefevere(1992)则把翻译看作/文化交融0(acculturation),而R.Daniel Shaw(1988)创造了/transculturation 0(跨文化交际)这个词。翻译已不再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这一点在学术界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共识。 正因为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转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正如Juri Lotman 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0(Juri Lotman &B.A.U spensky 1978)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二 翻译既然与文化密切相关,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怎么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任何一个译者都知道,信息发送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信息接受者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对应关系。(Reeves 1994)正是在对待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产生了分歧。一般来说,可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0 #12#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总第114期)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归化和异化

浅谈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枣庄学院外国语系 姜大维 [摘 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已成为翻译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将运用翻译理论,重点讨论跨文化翻译当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态度来具体选择运用异化或归化原则。作者得出结论,我们不能把翻译策略看成是绝对的,辩证地研究这两种翻译策略才有利于翻译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 文化 归化 异化 一.引言 翻译作为语码间内容和形式的转换过程,要涉及到两种语言,也就必然要涉及到两种文化。因此翻译中如何考虑文化因素,尤其是在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搞好翻译,是所有翻译工作者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一般而言,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 归化是指尽量将译语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范围,将作者引向读者;异化是指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特异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两难选择,因而一篇译作也必然会出现归化或异化的倾向。可以说,归化和异化的课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国语言学家、翻译工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手段,归化与异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本文着重探讨翻译当中涉及文化因素的这两种翻译策略,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翻译工作中的应用。 二.归化法和异化法 1.归化法 N ida可以算是归化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这一概念。他主张把读者放在首位,认为译文的表达应该是自然流畅的,应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范畴。同时他提出,翻译的目的是进行交际,把一种文化强加给另一种文化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如果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是在译文读者理解范围之内,读者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译文,译者不应对读者的智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提出过高的要求。例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考虑到在英美国家文化中,龙给人的是一种可怕的印象,所以这里的“龙”不宜直译为“dr ago n”,一些译者译为“four-tig ers”,堪称佳译。 按照柯平在《释义?归化和回译》的说法,归化是用与原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语词语的一种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而译之。”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相似和相通性,这是翻译中可以并且应该采用归化方法的客观依据。汉语里的许多成语、习语在英语语言里找不到与之一一相对应的说法,但表达不一、内涵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注意比较,用归化译法翻译这些成语、惯用语,易于被读者理解,读来比较地道、生动,尚可产生异曲同工之效果。例如: A n ho ur in t he mo rning is w o rth tw o in the evening。译为“一日之计在于晨”。 L ov e me,lov e my dog.译为“爱屋及乌”。 2.异化法 L aw rence Venuti是异化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读者毫不妥协,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刻意地在译文中突出原文风格和其他方面之异,并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异化法的支持者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它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在目的语文化中引进源语文化既可以丰富和完善目的语的表达力,使表达的手段更为多样化,也为了解源语文化提供了一个桥梁。和归化的做法相反,异化是在译语中引进原语的表达方式,也就是直译派主张的“保留引进原语的表达方式,即要输入新的表现法。”现代汉语中异化翻译表现在不同层次上。 (1)异化可以在语音层上出现。如ballet译作“芭蕾舞”, laser过去译成“莱塞”,现译作“镭射”、“激光”,以至于目前大街小巷都风行的“卡拉O K”等。 (2)异化可以在词语层出现。如“cro 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a n oliv e branch”译作“橄榄枝”,“the co ld w ar”译作“冷战”等等。 异化揭示了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层形式,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力,使表达意思的手段更准确,更多样化;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因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必然要反映文化,传递文化。 三.归化法与异化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究竟选择异化还是归化,还是兼而有之,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译文读者,译者的价值取向,甚至批评者的态度等等。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处和局限性。下面就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归化法和异化法作简单分析。 1.翻译目的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正如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M anttar i所说,翻译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根据该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换言之,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其它法则如忠实性法则和连贯性法则都从属于目的法则。 如果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源语的社会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了解、沟通和交流,开拓译文读者的视野或启迪译文读者,一般宜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如果主要目的是消遣、取悦译文读者,并力图避免其阅读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或文化冲突,则宜采用归化为主的策略。 例如,杨宪益夫妇在把《红楼梦》这部有着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经典著作译成英语时,就采用了异化为主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保留源语(汉语)文化,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读者。与此相反,霍克斯(David Haw kes)在英译《红楼梦》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为了取悦英语读者、增强译文的可读性,避免中英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他对 — 119 —

英汉翻译中异化法与归化法的正确认识

英汉翻译中异化法与归化法的正确认识 前言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两种在实践中运用最多,也是被讨论研究最多的方法。1995年,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之说,将有关直译与意译的争辩转向了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思考。归化与异化之争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是两对不能等同的概念。直译和意译主要集中于语言层面,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语言的范畴,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思维、美学等更多更广阔的领域。 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1];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

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安裕强机械电子工程2008203087 摘要: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作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多的人使用的语言,正对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中的思想内容,介绍和传播原语所体现的文化。要成功地实现汉英翻译的跨文化交流功能。就不能不在翻译的策略上做出选择,在翻译的方法上表现出或归化或异化两种倾向。由文明推到了文化再到语言,现在我们从语言又回到了文明。语言的交流使世界文明的交流有思维示范作用。 关键词:文明翻译归化异化 世界在发展,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作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多的人使用的语言,正对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英语作为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外在显性,汉语作为东方儒家文明的外在显性代表了除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文明。著名的美国政治家萨穆尔,亨廷顿说:“文明和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国与国的冲突”。文明的冲突的狭义理解就是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再对其狭义化就是语言与文字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一种潜在的,不容易被理解的非显性的冲突。然而任何的冲突都有可消解性。人们常说的翻译这种语言转换活动,或说是一项深层的文化交流活动是消解冲突的关键。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中的思想内容,介绍和传播原语所体现的文化。要成功地实现汉英翻译的跨文化交流功能。就不能不在翻译的策略上做出选择,在翻译的方法上表现出或归化或异化两种倾向。 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历来是翻译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异化就是在译文中保留原文里的文化意象,或按字面直译。目的是要使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向译文读者介绍原语文化,并丰富译入语及其文化。归化即用译人语里的文化意象来取代原文里的文化意象.或用译人语既有的词汇来翻译。 例如:“Newly Industrial Economics”这个英语概念,简称“NIEs”,意

翻译术语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广告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广告语言特点、广告的目的、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已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归化、异化、意译、直译 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 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姓名:徐中钧上课时间:T2 成绩: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策略是我们在翻译中所采取的两种取向。归化是指遵从译出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取向,其目的是使译文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现实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异化是指遵从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取向,其目的是使译文保存和反映原文的文化背景、语言传统,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点。直译和意译主要是针对的是形式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主要针对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足不出门就能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交流。无论是国家领导人会晤、国际经济会议,还是个人聚会、一对一谈话,处于不同文化的两个民族都免不了要进行交流。如果交流的时候不遵从对方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2005年1月20 日华盛顿的就职典礼游行活动中,布什及其家人做了一个同时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势。在挪威,这个手势常常为死亡金属乐队和乐迷使用,意味着向恶魔行礼。在电视转播上看到了这一画面的挪威人不禁目瞪口呆,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差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语、修辞的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差别更是比比皆是,如以前的“白象”电池的翻译,所以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借助翻译来传播文化对民族间文化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采取归化策略使文章变得简单易懂,异化使文章变得烦琐难懂。归化虽然丢掉了很多原文的文化,但使读者读起来更流畅,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广度。采取异化策略虽然保存了更多的异族文化,能传播更多的异族文化,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深度,但其可读性大大降低。归化和异化都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翻译时应注意合理地应用归化与异化的手段。对于主要是表意的译文,应更多地使用归化手段,反之则更多地使用异化手段。 要使翻译中文化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好,译者应该考虑主要读者的具体情况、翻译的目的、译入文的内容形式等具体情况而动态地采取归化与异化的手段。 文章字符数:920 参考文献: 论异化与归化的动态统一作者:张沉香(即讲义)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作者:罗选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6807731.html,/llsj/s26.htm

汉英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分析

An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Abstract Guo Moruo once said translation is such a creative work that a good translation can be equal to, may even exceed, the original creation. It is never a mediocre job, and can sometimes more difficult than creation. In writing, one shall be rich experienced; while, in translating, one has to taste the life the author experienced. In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transl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crucial role in domestic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lation theories, both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China, have been acting an indelible effect during the long-term academic exchanges. However, people have insufficient knowledge to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current. The viewpoint 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put forward by Venuti in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has made hug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However, the translated work of the same one is various to diverse translators, just like the words goes: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thousand people’s eyes. Among the sundry versions, we would always discover the fine distinction through careful and considerable reading.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two distinc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lation of supplementing each other, and emphasiz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istinct embodiment of the two different theories in inter-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ranslation undertakings. Key words: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fluences; embodiment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