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印发《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和《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和《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和《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和《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庆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发“2011”5号

庆阳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和《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庆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推进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根据环保部制定的《全国生态乡镇考核验收规定(试行)》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省环保厅制定的《甘肃省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试行)》和《甘肃省省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和《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 1 -

附件:1、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

2、庆阳市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附件1

- 2 -

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办法(试行)

生态乡镇创建,是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乡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为规范庆阳市生态乡镇考核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对照《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经自查完全符合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评分要求的各类建制镇和乡。

二、申报规定

1、申报程序

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县(区)生态办核查,县(区)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生态办。

2、申报时间

每年的4、7、10月份分批受理申报。

3、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乡镇人民政府的申请报告、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三部分。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技术报告包括申报表(具体格式见附件一中附录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包括有关的监测、检测报告)、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水、气、声等环境要素监测报告和图片资料(照片集或录像片)。

除申请报告和申报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证明材料以纸质文件上报外,其余申报材料均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以播放文件形式制作),均为一式两份。

三、考核验收

- 3 -

1、县(区)生态办收到乡镇政府的申报材料后,经材料审核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组织进行实地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指导申报乡镇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2、经整改达标后,县(区)生态办将申报材料报经县(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上报市生态办。

3、市生态办收到申报材料后分批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乡镇进行现场抽查核材料复核,并提出是否命名为?市生态乡镇?的核准意见。

四、命名表彰

对通过考核验收的乡镇,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批上报市政府,由庆阳市人民政府进行命名和表彰。

五、监督管理

1、市生态办对被命名的?市级生态乡镇?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组织一次复查,并在此期间进行抽查。复查不合格的,撤销命名。抽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2、被命名为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的,从被命名的第2年起,乡镇政府应于每年的1月底前向市生态办报送上年度创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应包括生态建设规划实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管理、环境质量状况、各项考核指标变化等方面的情况。

附录:1、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

2、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试行)指标解释及

评分办法

3、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申报表

附录1

- 4 -

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

一、基本条件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创建办公室或专职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2、已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并认真实施。

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4、集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按计划完成?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作任务。

5、建立环保监察员制度,负责对本辖区环境安全监察及日常环境管理。

6、乡镇所辖村应该有80%的行政村为市级生态村。

7、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大,乡镇村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创建工作深入人心,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随机抽样人数不低于200人)

8、生活垃圾日清日运,有专门保洁人员,有规范的垃圾中转站。

二、考核指标

- 5 -

考核内容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值参考分值

社会经济发展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4000 3

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2000 3

3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基本完善 6

4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80% 4

5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75% 4

6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基本达到省级卫生镇有关标

5

城镇建成区环境

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 8

8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 6

9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5

10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5

11 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5

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6 3

13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60 3

14 清洁能源普及率(%)≥40 3

15 集中供热率(%)≥30 2

16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0 3

乡镇辖区生态环境17 森林覆盖率(%)≥10 4

18 水土流失治理度(%)≥40 3

19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公斤/公顷,折纯)≤350 3

20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75 3

21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70 7

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55 6

23 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且禁烧区

内无秸杆露天焚烧现象。

≥75 4 24 农田林网化率(%,考核平原地区) ≥60 2

附录2

- 6 -

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试行)指标解释

一、基本条件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指标解释:要求乡镇政府成立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措施得力,定期检查落实;乡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环保工作不少于2次;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等。

考核要求:查看近一年内当地党委、政府研究环境保护工作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印发的有关文件和污染源档案等资料;查看设立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有关文件。

2、按照环境保护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编制或修订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指标解释:要求按照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编制或修订完成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经县级以上人大或政府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考核要求:查看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的文本及有关批准文件。

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 7 -

指标解释: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制度,?三废?得到合理处置并无危险废物排放;无国家明令禁止重污染企业、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无大于25度坡地开垦、任意砍伐山林、破坏草原、开山采矿及乱挖中草药资源等现象;无随意捕杀、销售、食用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考核要求:查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档案资料;查看所有工业企业名单及环保设施运行记录,达标验收有关材料;现场抽查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现场查看是否存在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的现象。

4、城镇布局基本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

指标解释:?城镇布局基本合理?,是指严格按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合理划定功能区域。?管理有序?是指市场管理和交通管理规范有序;无乱搭乱建,无乱设摊点,无占道经营;施工场地设隔离护栏,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文明施工,标语、广告牌设在指定地点。?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是指街道路面平整,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主要街道有卫生设施,卫生状况良好,有专门保洁队伍,镇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日清日运,无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无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城镇建成区内应禁止饲养家禽、家畜,确需饲养的,必须圈养,并有严格的管理办法。?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是指城镇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

考核要求:现场检查、考核。

- 8 -

5、镇郊及村庄环境整洁,基本无?脏、乱、差?现象。?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指标解释:?镇郊及村庄环境整洁,基本无脏、乱、差现象?,是指镇郊结合部及城镇所辖村庄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现象,基本做到垃圾定点堆放;绿化、美化好;有良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主要是指无一次性餐盒、塑料包装袋、废弃农膜随意丢弃现象。

考核要求:现场检查、考核。

6、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

指标解释:要求乡镇及其所辖街道和中心村有环保宣传的标语或橱窗。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不低于80%。

考核要求:现场检查是否有环保宣传标语或橱窗。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采取对乡镇建成区各职业人群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随机抽样人数不低于200人。问卷在?满意?、?不满意?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各职业人群应包括以下四类,即机关(政府部门、人大或政协)工作人员、企业(工业、商业)职工、事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工作人员、一般居民。

考核要求:现场检查、考核。

二、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分)

指标解释:指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人均实际收入。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统计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3分,未达到得0分。

2、农民人均纯收入(3分)

- 9 -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统计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3分,未达到得0分。

3、公共设施完善程度(6分)

指标解释:公共设施完善是指城镇建成区主要街道设置路灯(0.5分);排水管网服务人口比例不低于60%(1分);人均道路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0.5分);住宅电话普及率不低于50%(0.5分);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不少于1处(0.5分);中心卫生院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不少于1处(0.5分);适龄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8%(0.5分);无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1分),无直接向江河湖泊倾倒垃圾的现象(1分)。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统计部门。

评分标准:按各小项要求,达到指标值得满分,未达到得0分。

4、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4分)

指标解释:指城镇建成区使用自来水的常住人口数量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统计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4分,未达到得0分。

- 10 -

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4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范围内农村生活饮用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4分,未达到得0分。

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5分)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镇考核标准(试行)》规定:公厕数量足够,城镇镇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2座,居民区每百户设1座,位置适宜,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20%以上,公厕有专人管理,保洁落实。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20%以上。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卫生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5分,未达到得0分。

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建成区内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卫生填埋、焚烧、制造沼气和堆肥。卫生填埋场应有防渗设施,或达到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包括地点及其他要求)。执行《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和《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KB3-2000)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有关标准。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环卫)部门、统计部门。

评分标准:按比例得分。

8、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6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数量占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总数的比例。重点工业污染源是指占全乡镇污染负荷80%以上的工业污染源。其他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不得低于90%。

- 11 -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6分,未达到得0分

9、地表水环境质量(5分)

指标解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是指乡镇辖区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特别是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到乡镇环境规划以及流域和区域环境规划对相关水体水质的要求。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要求得5分,未达到得0分。

10、空气环境质量(5分)

指标解释: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是指乡镇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乡镇环境规划的有关要求。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要求得5分,未达到得0分。

11、声环境质量(5分)

指标解释: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是指乡镇建成区噪声污染控制在乡镇环境规划要求的范围内。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要求得5分,未达到得0分。

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与建成区常住人口的比值。公共绿地,是指乡镇建成区内常年对公众开放的绿地(包括园林),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绿地除外。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3分,未达到得0分。

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3分)

- 12 -

指标解释:指乡镇建成区主要街道两旁栽种行道树(包括灌木、花卉、草坪等)的长度与主要街道总长度之比。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部门、园林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3分,未达到得0分。

14、清洁能源普及率(3分)

指标解释:清洁能源普及率指乡镇建成区清洁能源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百分比。清洁能源指消耗后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以及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后的化石能源(如清洁煤、清洁油)。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统计、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按比例得分。

15、集中供热率(2分)

指标解释:集中供热率是指乡镇建成区集中供热设备总容量占建成区供热设备总容量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统计、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按比例得分。

1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3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建成区内经过污水处理厂或其它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折算量占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污水处理厂包括一级、二级集中污水处理厂,其它处理设施包括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以及湿地废水处理工程等。

计算公式: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一级污水处理厂、排江、排海工程处理量×0.7+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

- 13 -

池及湿地处理系统处理量×0.5)÷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城建部门、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按比例得分。

17、森林覆盖率(4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经济林地和竹林地。国家特别规定了灌木林地、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山旁、宅旁林木面积折算为森林面积的标准。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统计、林业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4分,未达到得0分。

18、水土流失治理度(3分)

指标解释:指经治理合格的水土流失面积占乡镇辖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水利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3分,未达到得0分

19、农用化肥施用强度(3分)

指标解释:指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与耕地总面积之比。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成份进行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农业、统计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要求得3分,未达到得0分。

20、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3分)

- 14 -

指标解释:指当地主要粮食、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的样品数占抽样总数的百分比。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和评价执行《农产品安全质量》有关标准(GB 18406.1-2001,GB 18406.2-2001,GB/T 18407.1-2001,GB/T 18407.2-2001)以及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系列标准(NY/T5001-2001∽NY/T5073-2001)。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卫生等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督管理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3分,未达到得0分。

2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7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利用的畜禽粪便量与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的比例。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它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主要包括用作肥料、培养料、生产回收能源(包括沼气)等。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农业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7分,未达到得0分。

22、规模化畜禽养场污水排放达标率(6分)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污水排放量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执行。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6分,未达到得0分。

2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4分)

- 15 -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数量占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百分比。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包括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用作燃料、秸杆气化、建材加工、食用菌生产、编织等。乡镇辖区全部范围划定为秸秆禁烧区,并无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农业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4分,未达到得0分。

24、农田林网化率(2分)

指标解释:指达到国家农田林网化标准的农田面积与农田总面积之比。

数据来源: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农业部门。

评分标准:达到指标值得2分,未达到得0分

三、核验计分方法

总分为单项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单项计分参照上述说明,直接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市级生态乡镇要求得分在85分以上。

附录3

庆阳市市级生态乡镇申报表

- 16 -

申报镇(乡)

镇(乡)长

联系人电话

申报日期年月日

庆阳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月日

- 17 -

创建工作简介(包括组织领导、建设过程、主要成效):

- 18 -

基本条件符合情况:

- 19 -

生态乡镇指标完成情况:

考核内容序

指标名称指标值

参考

分值

完成

情况

得分备注

社会经济发展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4000 3

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2000 3

3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基本完善 6

4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80% 4

5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75% 4 6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基本达到省

级卫生镇有

关标准

5

城镇建成区环境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 8

8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 6

9 地表水环境质量

达到环境规

划要求

5 10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

规划要求

5 11

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

规划要求

5

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6 3

13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60 3

14 清洁能源普及率(%)≥40 3

15 集中供热率(%)≥30 2

16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0 3

乡镇辖区生态环境17 森林覆盖率(%)≥10 4

18 水土流失治理度(%)≥40 3

19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公斤/公顷,折纯)

≤350 3

20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75 3

21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70 7

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55 6

23

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且禁烧区

内无秸杆露天焚烧现象。

≥75 4 24 农田林网化率(%,考核平原地区) ≥60 2

- 20 -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申报材料新河村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申报材 料 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新河村 二○一一年

目录 第一部分申报申请与验收考核通知文件 1.关于申报国家级生态村的请示报告 2.关于同意小河乡新河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的批复 3.关于申报新河村国家级生态村的函 第二部分工作总结及佐证材料 4.浏阳市小河乡新河村生态创建2009—2011年工作总结5.关于批准《小河乡新河村生态村建设规划》的请示 6.关于成立新河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7.新河村2009年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计划、工作总结8.新河村2010年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计划、工作总结9.新河村2011年度生态村创建工作计划、工作方案10.新河村村容环境治理方案 11.小河乡2009-2011年文明生态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12.新河村生态村示范户评选标准 13.三年无环境污染事件证明 14.2011年小河乡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 15.申报国家级生态村考核公众调查问卷表 16.新河村生态环保自治村村规民约、生态环保宣传标语17.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会议纪录

第三部分技术报告 18.新河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5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19.新河村创建生态村技术总结 2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指标分析报告(一) 21.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分析报告(二) 22.卫生厕所普及率指标分析报告(三) 23.生态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指标分析报告(四) 24.生活污水处理率指标分析报告(五) 25.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指标分析报告(六) 26.清洁能源普及率指标分析报告(七) 27.农用废物回收率指标分析报告(八) 2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指标分析报告(九) 29.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分析报告(十) 30.绿化覆盖率指标分析报告(十一) 31.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指标分析报告(十二)32.化肥施用强度指标分析报告(十三A) 33.农药施用强度指标分析报告(十三B) 34.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分析报告(十四) 35.村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十五) 第四部分创建工作图片资料 36.创建图片资料

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行政村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村为抓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市县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旅游开发先进村”、“小康建设示范村”“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概况 **行政村是***旅游开发驻地村,地处黄河沿岸,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其中小村92户216人,**村109户460人,其中劳力213人,党员24名。外出务工170人,个体商户46户。总土地面积为10042.8亩,其中红枣面积4000亩。XX年红枣产量达到174.3吨,总收入348.6万元,旅游收入3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该村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党委、政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二十字”建设方针,紧紧围绕“产业先行、科学规划、改善基础、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

成效,该村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2.1℃,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85天。该村靠近黄河,农田小区内桥、路、渠设施完备,确保**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该村现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1户,人口676人,全村农业户口占99%以上,XX年全村出生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5‰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落实,入学率达到100%。同时,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二、具体做法 我村被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行列,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我们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编制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着重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不断形成生态村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国家级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各

XX村申报市级卫生村的所有资料

XX县XX镇永新村 创建市级卫生村材料目录 1、XX市市级卫生村申报表 2、永新村创建市级卫生村的工作汇报 3、永新村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分工 4、永新村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规划 5、永新村卫生管理制度 6、永新村创建市级卫生村的实施方案 7、永新村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8、永新村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 9、永新村“一建三改”实施方案 10、永新村卫生区域示意图

XX市级卫生村申报表

XX县XX镇永新村 关于创建市级卫生村的工作汇报 XX市爱卫会: 永新村位于X江以南,XX公路横穿我村,南依巴山,全村自然环境优美,全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5户,总人口1436。自创建“市级卫生村”以来,我们结合本村实际,对照卫生村创建标准,首先坚持不懈的抓宣传,抓规划、抓完善等,落实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就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创建“生态村”的重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工程,创建省级卫生村。不仅是打造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造福于子孙后代,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好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我们组织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组长,村组干部为成员的组织网络,健全创建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通过召开总支扩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群众会,党员群众座谈会,以及利用标语,横幅,专栏等不同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上下统一思想,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村民创建省级卫生村的信心,统一了创建卫生村的认识,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工明确,确保创建实施到位 保护环境建设卫生工程,以城乡一体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村庄发展卫生化为主题。我们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建卫生村,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具体工作是: 1、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人人讲卫生,人人都爱美,这是每个人的需要,家园更需清洁美化,我们以各村民小组组建了专业清洁队伍,并健全管理机制。做到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送垃圾中转站,同时对人畜粪便进行净化,充分利用到农田和庭园经济之中,村庄房屋前、后栽植花草树木,美化家园从而创建一个舒雅优美的良好环境。 2、清洁水源,建设改水工程。水是生命之泉,水源清洁是生产生活的保证。我们根据区镇“六清六建”的环境综合整治要求,1、清理垃圾2、清理粪便 3、清理秸秆 4、清理河塘 5、清理全村工业污染源 6、清理乱搭乱建,为了六清六建我村发动党员群众,组织队伍,对庄园前、后河塘进行整治。为确保今后河塘清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制定了河塘长效管理制度。建设改水工程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我们在村争取300000元资金,给村民安装自来水,目前全村100%的村民喝上了自来水,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3、清洁家园,搞活产调,充分利用资源。为了增强村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我们定期举办了村民培训班和学习班,教育村民学习科普知识,掌握种植养殖各项技术,从而更好的科学种植,

湖上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昌西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概况 昌西村是周至县哑柏镇西南部一个行政村,全村共4辖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921户,3866人其中男性2116人,女性1750人,劳动力1951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12亩,主导产业是猕猴桃种植,种植面积3860亩,是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方面:种植、养殖业均衡发展,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150元。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基础完善,全村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全村无露天粪坑和破旧危房。 1.3生态环境概况 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落实人员负责保洁、绿化养护,确保环境整洁美化。植被覆盖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湖上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良好,人居环境的道路硬化、绿化、村庄美化治理较好,社会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较快,电视、电话、宽带普及率较高,清洁能源的应用、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上达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地开发资源,在农业方面: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特色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湖上工业小区功能,兴办工业企业。二是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突出搞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解决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宜性和安全性。三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收。 3、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3.1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根据我村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实施,实现全村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3.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近期规划2008—2010年,远期规划2010—2013年 3.3 规划目标的指标 3.3.1总体目标: 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及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

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申报材料汇编.

某镇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 申 报 材 料 某镇某村村民委员会 二零一二年八月2日 目录 一、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简介 二、武功县某镇某村关于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的决定 三、某镇某村关于成立绿色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四、关于某村申请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的报告 五、某镇人民政府关于某村申请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的报告 六、某镇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总体规划 七、武功县某镇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行动计划 八、某镇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的工作总结 九、某镇人民政府关于某村申请验收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的报告 十、陕西省绿色村庄评审细则

某村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村简介某村地处西宝中线紧北侧,陇海铁路以南,东距武功县城2公里,西邻杨凌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约10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98户,1780人,5个村民小组,耕地1506亩,现共有劳动力1109人。我村以油炸麻花为主导产业,全村经常炸麻花的达286户,占全村总户数70%,逢年过节炸麻花的户数达32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已成为北韩人发家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780元,主导产业收入5771元。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村”,2011年7月被省委评为“农村先进党支部”, 2012年被评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年来,某村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因地制宜,以“建设新农庄,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村,营造新生活,树立新风尚”为目标,充分发挥某村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遵循“搞基础、强产业、重环保、抓管理”的思路,依靠全体村民多措并举,坚定不移得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村域经济大发展,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人居共提升的和谐局面。 在绿色明文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专门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和党员干部会议,并成立创建“绿色明文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确保“绿色文明示范村”创建 工作运行有效,惠及全民。加强领导,统筹兼顾,村干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生态环保。某村大力发展饮水工程、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发展“畜-沼-能(源”循环生态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染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以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为重点,确保村域环境安全,改善农村产生生活条件,从整体上提高环境质量。主要采取,①修建排水渠、污水沉淀池,彻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和治理问题;②大力发展沼气池建设,变废为宝,转化能源,利用沼气能源照明、做饭、洗澡等,使广大村民在节约用电的同时,做好节能环保;③全村建设垃圾台4个,每两户垃圾桶1个,垃圾清运车2两,聘请保洁员6名,并建立健全本村卫生保洁制度,垃圾分类处理、每天清运保证村内环境

最美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 关于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申报材料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豫农产业化【2015】2号)文件精神,我们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党委、村委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拟参加申报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现将龙堂村的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龙堂村基本情况介绍 龙堂村位于临颍县城新区西侧2公里处,东临京珠高速、107国道,南依329省道依村而过,交通便利快捷。属于杜曲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7个村民组,760户,3060口人,2504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普通农村。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龙堂村两委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农村资源优势做文章,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走出一条工业与农业、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新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同步发展的具有龙堂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现在的龙堂村已经形成了以挂面、面粉、休闲食品、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现代家居业、粮食收储等行业的工农业发展格局。全村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新型社区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精神文

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目标。现在的龙堂村,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认定评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科技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于1991年创办的村集体企业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已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河南省食品工业五十强企业”、“绿色企业”、“科技型企业”。于1997年投资创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河南省八大科技园区之一,全国蔬菜标准园,2014年被认定为河南省省批农业产业集群。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2010年以来,我们龙堂村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按照“保障权益、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建设龙堂村新型社区,走新型农村城镇化道路。现已建成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龙泉小区、颍河家园两个新型社区,有新型居民楼52栋,可安置1200多户入住。社区水、电、气、路、网络等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完善的社区功能、周到的物业服务、优雅的居住环境,让入住的村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截止目前,已有500多户村民喜迁新居;龙堂社区将作为杜曲新城的核心区,将发挥临颍县西城区全面进行完善和提高的功能及作用,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颗新星。

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目录 一、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二、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三、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申报表 四、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基本条件完成情况 1、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领导小组 2、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3、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会议记录 五、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各项指项完成情况证明 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证明 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证明 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的证明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证明 5、生活污水处理率的证明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的证明 7、清洁能源普及率的证明 8、农膜回收率的证明 9、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的证明 1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证明

11、绿化覆盖率的证明 1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证明 13、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的证明 14、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证明 15、无环境污染事故的证明 六、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各项规章制度 七、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相关图片资料

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工作总结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我村按照“市级生态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结合村庄整治工作,积极依靠群众,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我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达到水源涵养区功能要求。村民文明向上,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村民环保意识强,对我村环境状况满意,我村基本达到市级生态村标准。再将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庄基本情况 潩水村位于观寺镇西南部,与具茨山管委会交界,多次被评为新郑市和郑州市“五好”村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新郑市林业生态村,为创建市级生态村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对村庄居住区实施统一规划建设整治,经多方筹资,先后投入万元对村庄进行改造。

生态文明村事迹材料

生态文明村事迹材料 20XX年7月25日,全市妇联代表在XX县地税局召开妇女工作现场会,见证XX分局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授牌仪式。捧着这沉甸甸的奖牌,本应该是高兴的时刻,姑娘们却个个红了眼睛,泪流满面,因为这奖牌背后,蕴涵着她们的太多太多的汗水和一串串鲜为人知的故事。 ***同志在帮扶开平区郑庄子乡xx村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工作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为该村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xx分局征收科共有29位同志,平均年龄28岁,担负着1373户工商企业税款征收工作,年税收任务亿元。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青春献税收,文明建功业”这一主题,不断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从初始的微笑服务、便捷服务,发展到现在的以实践总书记“xxxx”重要思想为力量源泉,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从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内涵,发展到提高队伍素质、实施诚信服务,使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常抓常新,留下了不断在创新中发展的坚实足迹。自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国

家税务总局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被国家税务总局评为“最佳办税服务厅”;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提高认识,夯实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思想基础。贾瑞红同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注意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边学习,边总结,夯实创建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自觉做到政治坚定、理论扎实、作风过硬、生活简朴,不仅把党的政策带到基层,还把求真务实的作风带到基层,树立了帮扶干部的良好形象。 平日里,每天清晨,全家人走上自己学习工作的岗位,在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必须坚持为他人、为社会、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经济发展了,社区居民对生活和环境的要求也提高了,为此,他们还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切实解决用水、用电、道路交通安全和农田灌溉等直接关系居民生产生活的难点热点问题。先后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辖区的电网改造工程,投资150余万元硬化了8条街道,投资40余万元修建了防渗垄沟。为彻底解决居民养老医疗的后顾之忧,###带领“两委”班子利用近1年半的时间,投资4000余万元,为社区年满20周岁以上符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

篇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一、石佛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石佛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常村镇东部,义马市东部15公里处,三面分别于渑池、新安,宜阳三县交界,东径111 58北纬34 42距洛阳50公里,位于西安与洛阳两大文明古都之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历史沿革 石佛村古称“轼谷”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石佛。村中绝大多数居民为李氏,间为焦氏等杂姓,据《李氏家谱》记载“传为元末避乱,始祖从善公从母潘氏,弟从德公、堂弟从道公自亳州亳县顺河湾八里集迁至河南府渑池县治东轼谷村”,是以家族血缘关系纽带兴起的村落。隋朝以前属新安县管辖,公元605年始划入渑池县管辖,民国31年(1942年)石佛村归属常村乡,1956年,渑池县撤区并乡,石佛村划归渑池县洪阳中心乡,1970年7月,归义马矿区管理,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义马市成立,石佛村归义马市常村乡管辖至今。 (三)环境条件 1、气候石佛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4度,无霜期118—276天,年均降雨量666.9毫米,年差较大。 2、水文 石佛村属新安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河流为涧河,涧河最大流量15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24立方米/秒。地下水水质比较好,没有受到严重污染,有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3、地形地貌 石佛村属于浅山丘陵地带,位于秦岭余脉崤山延伸带,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四)规模 石佛村现有居民526户,1998人,辖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0亩,林地面积1200亩。 (五)交通及通讯 历史上石佛村位于崤函古道上,陆路交通十分便利。现在陇海铁路穿村而过,东距火车站6公里,北依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常盐线,霍石线等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石佛村通讯方便,建有移动联通通讯基站3个,现有实现有线电视,电话村村通。 (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石佛村为传统的农业村,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1亩,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近年来村民普遍种植中药材、朝天椒等经济作物,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就近务工,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 二、历史文化资源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庆寺石窟 1、石窟 鸿庆寺石窟群位于石佛村白鹿山南侧山崖,坐西朝南。石窟开创的确凿年代无法考证。据窟龛形制,造像题材,艺术风格和有关资料考察,应是始建于北景明年间,唐代续凿。据现存碑刻记载:“鸿庆寺由来久矣,考之金石,创始于六朝间,迨唐景龙五年,□□□□华龛六,虽古式不全而遗迹犹有存者,斯地也。”“昔公输子游我韶阳,登此山峰…….称曰白鹿山乃佛游之地也,闭山门偷修数龛…”。石窟群现存洞窟5座,佛像120余尊,飞天12个,佛教故事4幅。鸿庆寺石窟具有总体上规制严整,布局适当,设计精巧的特点。其中第一窟当属窟群中的精品。西壁两侧有天幕龛,正中的大型高浮雕“降魔变”更是精华,北壁的“出城娱乐图”乃是研究中国古典建设筑难得的历史资料。其它几窟亦不乏精工之作,第二窟逼真自然的衣饰,第四窟惟妙惟肖的思维菩萨及供养人等,巧妙地将主题、形式与装饰结合起来,

县级文明村申报材料1

县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记香格里拉县洛吉乡九龙村司家沟组一、基本情况 司家沟组位于洛吉乡西北部22公里处,是一个环境优雅具有原生态气息的山村,于1992年乡内解决高寒山区群众居住问题移民安置的小组,全组共有14户,57人,耕地面积150亩,大小生畜350头(只),农业经济以种养业和采集野生茵类等收入为主,人均经济收入2900元。 二、主要事迹 (一)、强化创建意识,营造创建氛围 根据乡、村两级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该组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发展思路,依托秀丽山水优势,强化基础建设,深化清洁乡村,开展乡风文明活动,兴办乡村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真正使创建工作为群众服务,让群受益,使群众满意。首先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针对部分干部群众无所谓思想。组内召开各类会议统一思想,并认真总结以往创建和谐村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其次是制定创建计划。在分析问题、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创建县级文明村的工作计划提出新的目标。三是广泛宣传发动,积给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

建活动。创建活动做到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清洁乡村相结合,真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清洁乡村,美化村容村貌。 为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局面,提升村庄品位,该组投资30万元,对长3200余米的村道进行了加宽改造,进一步方便村民出行,长420米的防洪堤进行了加固,确保安全,也使得150亩的农田受益;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本组实现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有效地改变了以前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村民乱倒乱扔垃圾等生活陋习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该组根据本村的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以“立足地理优势、发展高效农业”的工作思路,并制定详细的增收、增效措施,针对本村山林面积,村两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壮大药材、核桃二个主导产业。近年来,该村新发展核桃面积100余亩,药材20余亩,继续鼓励发展山核桃,传统经济林,同时,针对本村有一定的白芸豆面积,鼓励发展的白芸豆种植,该组还计划在三年内发展药材150亩,积极响应乡、村大力发展乡约材产业的号召,紧紧依托当地气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 环发〔2006〕192号 一、基本条件 1、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 2、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3、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4、有村规民约和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 二、考核指标 指标名称东部中部西部 经济水平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人/年) ≥ 8000 ≥ 6000 ≥ 4000 环境卫生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 ≥95 ≥95 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90 ≥80 污染控制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 100 100 无害化处理率(%)100 ≥90 ≥80 5、生活污水处理率(%)≥90 ≥80 ≥70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100 100 资源保护与利用7、清洁能源普及率(%)≥90 ≥80 ≥70 8、农膜回收率(%)≥90 ≥85 ≥80 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 ≥80 ≥70 10、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 ≥90 ≥80 可持续发 展11、绿化覆盖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1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50 ≥50 ≥50 13、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14、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公众参与15、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95 ≥95 ≥95

三、指标解释 本创建标准中所指“村”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行政村。 (一)、基本条件 1、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 1)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环保部门备案; 2)村域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生产区(包括工业和畜禽养殖区)与生活区分离; 3)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有古树、古迹的村庄,无破坏林地、古树名木、自然景观和古迹的事件; 4)村容整洁,村域范围无乱搭乱建及随地乱扔垃圾现象,管理有序; 5)村域内地表水体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无异味、臭味(包括排灌沟、渠,河、湖、水塘等。不含非本村管辖的专门用于排污的过境河道、排污沟等); 6)村内宅边、路旁等适宜树木生长的地方应当植树; 7)空气质量好,无违法焚烧秸秆垃圾等现象。 考核方式:查阅材料,现场察看、测试。 2、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1)村内企业认真履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制度,近三年内没有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 2)村内没有大于25 度坡地开垦,任意砍伐山林、破坏草原、开山采矿、乱挖中草药及捕杀、贩卖、食用受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现象; 3)近三年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文明村汇报材料

丹阳镇丹东村创建市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近年以来,丹东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三个文明”建设取了较好成绩,现将我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丹东村位于丹阳镇东北方,与南京市江宁区毗邻,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8公顷,水域面积635亩,山林面积4150亩,人均耕地面积1.08亩。以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围绕蒙牛现代牧场建设,本村产业发展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推广种植(牧草业、大棚西瓜业)、养殖业等特色农业且相关的配套服务业。 本村有23个村民组,19个自然村,5个民族。总人口5231人,总户数1390户,劳动力2400人主要从事建筑业及服务业、加工业。 全长10公里水泥路(丹西路)贯穿于境内,各自然村组之间均为沙石路面且相互贯通。 丹东村有大型水库三座,分别是金家岱水库、菖蒲塘水库、陈山水库,有集中式自来水厂二座,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 全村兴建卫生厕所户达700户,居户楼房比重约30%,无草房户,人均房屋建筑面积约为40平方米,有联小一座,占地10亩,学生300多人,支部活动室一个,村级卫生室一个,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我村在抓好经济建设,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新村为目的,从每个家庭、每个村民入手,认真实施建设的“整体工程”,不断提高全体群众的整体素质,基本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健全,领导有力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我们要求村干部坚持勤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在工作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和村民。并围绕经济建设,积极为村民出谋划策,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我们结合丹东村工作实际,始终把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人员及各村民小组组长任成员的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创建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创建活动。 (二)科教文卫,稳步发展 完成了万村网页工程,建成了村级网上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农业信息以供农民进行种养殖指导及销售参考。村两委档案资料基本实现电子化,村民们也用上了宽带。我们还不定期的对党员、致富能手及群众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村建成一座卫生室,相关的医疗设备正在配备中,卫生室周边

福建省级生态村标准(1)

附件1 福建省级生态村考核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省、市、县(市)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省级生态村考核验收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建省级生态村的考核验收工作由福建省环保局组织。 第三条省级生态村由各村民委员会自愿申请。各村经过生态村的创建,达到《福建省级生态村创建标准》中基本条件和各项考核指标要求,可以向村所在乡镇政府提出,并由乡镇政府向县(市、区)环保局提出申请。经县(市、区)环保局预审后,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环保局,同时抄送设区的市环保局。 第四条省级生态村申报和评定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对已获得省级生态村称号的村每三年复核一次;对不符合省级生态村标准的,将撤消其省级生态村称号。 第五条省级生态村的考核验收。省环保局组织考核验收组(或委托设区市环保局组织)以《福建省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见附件2)为依据,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核、征求意见以及综合评分等方法进行考核验收,省环保局根据有关材料及考核验收组的验收意见,决定是否命名。 第六条省环保局在已命名的省级生态村中推荐各项考核指标优秀者,参加国家级生态村评选。

各项考核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的,可以直接申请参加国家级生态村的评选。申报办法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2 福建省级生态村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方案)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 2.按照全省饮用水源保护要求,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以及相关保护工作。 3.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4.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村域内工矿企业“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减排计划指标要求。 5.有村规民约和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

崔寨镇前街村济阳县国家级生态村申报材料(前街村)修改

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申报材料 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报告

目录 一、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报告 二、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请示 三、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申请 四、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五、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六、济阳县崔寨镇前街村联席会议记录 七、前街村环境保护村规民约

济阳县崔寨镇 前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报告前街村位于济南市济阳县南部崔寨镇辖区,距崔寨镇政府约1.5公里,中心大街穿村而过,东距220国道约1公里,西距新阳路约0.6公里。村域面积3280亩,耕地2000亩。前街村现有698户,人口2789人,1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10人。其中,村党支部成员7人,包括挂职党支部第二书记1人,挂职党支部副书记1人。全村共有党员63名。 我村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大棚蔬菜种植,蔬菜温室大棚达到了10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居全镇之首,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3%。村中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村民邻里关系和谐。2011年全村经济收入150余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1000元。2006年—2011年相继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巾帼示范村?、?全省消防平安创建先进村?、?济南市文明生态村?、?济南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济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社区?、?济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家长学校?、?济南市消防平安创建先进社区?、‘济阳县?平安济阳?建设先进村’?济阳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加快村庄的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村民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XXX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X创建市级生态村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乡属各部门: 现将《XXX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XXX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二O一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XXX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XXX,发展生态农业,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明需要,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力争把生态村建设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的市级生态村。根据 《广安市级生态村创建标准》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XXX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广安市《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实施方案》,坚持全面启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服务农民群众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二、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经过努力奋斗,把我乡建设成为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生态效益型经济较快发展的新农村,全村村民居住条件达到环境清洁、设施完备、绿化美化、安静、舒适标准,成为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绿水长流、生态文明的市级生态村, 三、创建重点 1、调整产业结构。一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加强污染源控制。一是控制工业污染。决不引进有污染企业。二是强化农业源污染整治。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三是加强畜禽污染整治,现无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要求家庭畜禽圈养。四是废除水稻收割后焚烧秸杆的习惯,提倡秸秆过腹还田,提高秸杆的综合利用率。同时推广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3、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一是优化村庄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根据现有村民住宅分布情况,结合实际,对新建村民住宅实行统一规划,集聚建设,生活污水全部经过污水处理场处理。对现有村民住宅中尚未建成无公害卫生厕所的农户要制订整改计划,加紧整改。新建标准化的公厕,以方便群众。村庄内要合理规划绿化建设,着力扩大绿化面积。道路、河道两旁种植苗木、花草、草坪等,美化环境。争取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二是加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以及河道的保洁、清淤工作,努力改善地表水的观感和水质质量,防止因河道积杂、积淤而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三是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村庄内村组道路全面进行硬化,并按规划进行布局建设,做到村到组,组通户,水泥路面建设2012年达到100%覆盖。 四、实施时间、步骤 (一实施时间:项目从2011年2月起实施,项目分三期建设。 (二实施步骤: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西翥街道办事处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西翥街道办事处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3年)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西翥街道办事处 2011年9月

五华区人民政府西翥街道办事处 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3年) 为进一步加强创建市级生态村的领导,为使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有序、顺利实施,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西翥,根据市、区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1. 总论 1.1 任务的由来 2010年6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环发【2010】75号)。组织修订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并要求8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地)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为规范市级生态创建工作,制定了《昆明市生态村申报与考核办法(试行)》(昆创总指建【2010】5号),提出了《关于统筹推进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的意见》(昆建【2010】31号)。 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是进一步落实“环境规划”的主要措施,结合社区实际,对照生态村创建的考核指标,制定创建生态村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陡坡社区、东村社区、三多社区、厂口社区、瓦恭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区域

环境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1.2创建任务 创建市级生态村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 和重要载体,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形式。任务是通过全民参与,促进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按照“442”的推进比例(即2011年40%的行政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村,2012年40%的行政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村,2013年20%的行政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村)要求,2011年西翥街道办事处陡坡社区、东村社区、三多社区、厂口社区、瓦恭社区5个创建社区要通过考核验收,获得命名,成为昆明市生态村,确保西翥街道办创建目标全面完成。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号) 《云南省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云环发【2009】55号)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

生态村庄规划

生态村庄规划——生态村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当前生态村庄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生态村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 合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村规划案例进行研究,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提供有 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生态村艾山西村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in issues of the current eco-vill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particular eco-village planning. And to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As well a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eco-village planning examples which offer the reference for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Eco-village, AiShan West village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强烈的现代化需求、密集的生产活动、快速的结构性增长和高污染产业对城镇及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正以正反馈形式不断呈现。我国在发展建设方面优先发展城市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因此中国社会发展的难点在于农村—即三农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收入增长,给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困扰,导致很多不和谐问题的产生,比如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扩大等。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探索并寻求农村发展的新模式。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的生态村正是这样一种新的模式,其发展主旨是统筹农村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构建健康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在实证研究上,我们结合徐州市邳州县铁富镇艾山西村建设实践工作,对生态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经济发展瓶颈、资源缺乏、面源污染、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口增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条件与现状分析 艾山西村位于徐州市邳州市铁富镇西南角,毗邻艾山风景区, 东侧郁树葱葱,西为琼田万顷,环境十分优越,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业,但目前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缺乏统一的村镇建设规划,无序建设现 其二,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土地等紧缺 资源的大量消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