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石圈物质循环(习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习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习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习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

【原题再现】

(江苏2012)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l题。

1.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江苏2011)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江苏2008)读下图,完成第3题。

3.图示a、b、c 、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

A.a B.b C.c D.d

4.(江苏2007)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图,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③

(扬州20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一岩浆 B.b一岩浆岩

C.c一沉积岩 D.d一变质岩

6.上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④代表变质作用

B.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需经过②阶段

C.环太平洋、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交界处,③活动强烈

D.④代表冷凝作用

(南通20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及两幅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

7.与甲图所示地貌形成有关的岩石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砾岩

8.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乙图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精练】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l~2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为侵入型岩浆岩 B.丁处可能发现化石

C.④表示固结成岩 D.⑤表示重熔再生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在a、b、c、d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 ( )

A.a B.b C.c D.d

5.08年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6~7题。

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E为变质岩 B.A为沉积岩

C.D为岩浆岩 D.C为岩浆

7.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

A.⑤为外力作用 B.⑥为变质作用

C.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D.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C层为沙质沉积物,B、F、G层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图中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岩石可能是玄武岩,由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

B.B岩石可能是石灰岩,由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形成

C.D岩石可能是花岗岩,由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

D.E岩石可能是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

9.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修东西向隧道,应选择F处

B. A处不存在化石

C.②处打井可能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D.G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二、判断题

10.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 )

11.在三大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岩浆岩。 ( )

12.岩石圈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13.岩石圈物质循环中,三大类岩石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

14.我们能在大理岩中找到化石,在石灰岩中不能。 (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习题精选及提升训练

【真题回放】 1.(08,江苏)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答案】B 【解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主要是冰川堆积产生的,而雁荡山陡崖峡谷则是由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2.(07.广东) “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

3.(08.广东)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答案】A 【解析】解析:B、C、D三个选项都主要是侵蚀作用形成的。 【预测】 (1)热点地区(四川震区、西南地区、云贵高原)区域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图、地形剖面图结合,考查地质构造、地貌景观、人类活动的关系。 (2)流域水文、水系、地质、地形等特点与流域开发与治理。 (3)汶川地震,主震、余震的灾情分析、成因分析。 (4)重大工程建设(找水、找矿、找油、找气、交通、水利)、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考查板块构造、板块运动。 (5)以景观图为题材,聚焦热点区域,考 查内、外力作用的特点。 【模拟演练】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 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问题。 (1)地震发生过后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分析 本节知识点主要是运用示意图讲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教科书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一内容,重点是岩石圈的三类岩石、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三类岩石的循环过程。难点是物质的循环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的高一对于地球内部结构还不了解所以教学不能用简单的讲授法要结合案例、地理图片甚至动画演示及视频播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理念与思路】 创设问题情境,穿插教师讲解主要是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2.解释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3.绘制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示意图。 4.理解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培养的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三大类岩石特点、形成过程,培养的团结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讲授法(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岩浆岩 【投影】(蕲春四中“校石”与音频《一块石头的自白1》)

文字材料:我叫“小花”,我的故乡在地下很深的地方,那里非常的“热情”,使得我的“亲戚朋友”并不像现在的我那么的坚硬,而是熔融状态。曾经听到过地球表面旅游的前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非常期待这样的旅行。直到有一天,地壳的一次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缝隙。我的兄弟“小玄”非常幸运一下子就冲到了地表,而我却困在了山体的内部。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水兄”、“风兄”的帮助下,我终于拨云见日…… 活动1:阅读教材P78文字部分和图1,并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1》回答问题: (1)请你告诉我“小花”的故乡的名称。 (2)你能在上图中指出“小玄”和未见天日前的“小花”的位置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3)请结合图2和图3谈谈“小玄”与“小花”这对孪生兄弟在相貌上有何不同,并推测其形成原因和用途,最后完成下表。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典型例题】 (2016?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思维过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AD 2.AC 练习: (201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试)下图中a图是香港西贡国家地质公园滨海地带火山海蚀地貌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可能属于b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变质岩 2.导致a图玄武岩石柱断面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习题精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习题精选 山东郓城第一中学李庆敏 【真题回放】 1.(08,江苏)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答案】B 【解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主要是冰川堆积产生的,而雁荡山陡崖峡谷则是由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2.(07.广东)“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答案】 D 【解析】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 3.(08.广东)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答案】 A 【解析】解析:B、C、D三个选项都主要是侵蚀作用形成的。 【预测】 (1)热点地区(四川震区、西南地区、云贵高原)区域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图、地形剖

面图结合,考查地质构造、地貌景观、人类活动的关系。 (2)流域水文、水系、地质、地形等特点与流域开发与治理。 (3)汶川地震,主震、余震的灾情分析、成因分析。 (4)重大工程建设(找水、找矿、找油、找气、交通、水利)、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考查板块构造、板块运动。 (5)以景观图为题材,聚焦热点区域,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特点。 【模拟演练】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问题。 (1)地震发生过后 A.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渐高 B.北京昼长逐渐增长 C.南极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答案】(1)B (2)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繁,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 2.图9为我国西南某地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图10是图9中沿NM线的部分地质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教案精修订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届高考地理第一轮 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最新考纲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4.大气受热过程。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6.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7.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8.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解读 1.结合景观图或区域图示,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2.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现实,以等值线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向图为载体,考查等压线的判读、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结合特定条件下气象数据或气象图像资料,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别、特点及其影响。4.结合区域判读或有关资料,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内部分层 (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________,实线N:________。 名 称 特征界面 A层 ___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 ____千米 a______ b古 登堡界面

_ B层___ _ 厚度约2 800千米,上 部存在c____________, 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C+D 层 地 核 分C外核、D内核 2. (1)构成:地壳与__________以上的地幔部分。图中字母____。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巧学速记地壳“厚薄”歌 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 类型形成常见岩石 A____ ____ 岩 侵入 岩 岩浆侵入 ______________冷凝 形成 花岗岩 喷出 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 成 _________ B________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 碎屑物质经搬运、堆 积、固结成岩形成 ________、砂岩、 页岩 C________岩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 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 改变而形成 ________、板岩、 片麻岩 2. 地质作用 ?? ? ??a表示 b+c表示外力作用 d表示 e表示 3.循环意义 (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内外力作用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外力作用 一、选择题 “东方女神”“巨蟒出山”(如图甲)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该景观为花岗岩山岳地貌。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形成图甲风景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⑤—⑥ B.②—③—④ C.①—⑦—③ D.③—④—⑤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读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和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3. 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是( ) (注:前移、后退均针对河流流向而言) A.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前移 B.b河、k河三角洲位置均后退 C.b河三角洲位置前移、k河三角洲位置后退 D.b河三角洲位置后退、k河三角洲位置前移 4.艾比湖萎缩,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 ) A.空气质量提高 B.生态系统不稳定 C.湖水下渗,地下水增多 D.含盐粉尘减少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5.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6.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7.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D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漫滩 C.河口三角洲 D.侵蚀平原 9.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岩石圈物质循环

专项训练试题: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单选题 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题。 1.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2.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D.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海昏侯墓缘何“守身”千年。“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3.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 鄱阳湖是向斜盆地集水而成 C. 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东南移 D. 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4.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A. 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 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 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 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读图,完成下题。 5.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新生代后期 D.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岩石没有化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岩浆侵入冷凝而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下图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仅考虑外力作用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 8.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 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 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 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9.丙处岩石与周围岩石的成因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 A. 石灰岩 B. 砂岩 C. 页岩 D. 岩浆岩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岩石圈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或者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要说明岩石圈或者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联系各种地质作用来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但不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与相应的地质作用。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课标,在落实“运用示意图说明”的要求时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则需要学生理解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要表现出循环的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从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角度叙述了地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本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和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从圈层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物质的运动转化过程。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打好基础。 我所教的高一学生基础一般,对于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课外的一些地理现象关注的比较少,但是由于房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可以提供学生一些直观的材料,比如说沉积岩、变质岩等,可以给学生一些实地资料的补充,学生对于岩浆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地质作用了解较少,虽然经过前一节的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将地质作用应用到岩石间的转化过程上还是会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物质循环意识的建立比较困难。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有兴趣探索自然环境的一些规律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应的地理现象。 学生对于地理概念上容易混淆,因此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定义要做以解释和区分,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图片和大理石产地的学生介绍并观看动画演示了解岩石分类和成因。 学生通过游戏演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运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绘制简要的示意图并叙述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分析:“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是本课的课标基本要求,因此运用书中的“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受自己的归纳理解能力的限制,自行绘制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完整版)高考地理专项: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题

(六)岩石圈物质循环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岩石。 2、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演练探究】 1、请阅读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横线上,填出促使岩浆与岩石 相互转化的环节。 A、B、 C、D、 E、 (2)上述环节中,BE属于作 用,ACD属于作用。 【拓展巩固】 1、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A、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 B、是地壳运动内力作用的结果 C、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结果 D、都受岩浆活动的影响 2、三大类岩石的划分依据是() A、分布规律 B、利用类型 C、形成原因 D、埋藏条件 3、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板岩 D、大理岩 4、江西“三清山”常见到的球状花岗岩的成因是()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5—7题:

5、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沉积岩 B、②—喷出岩 C、④—火山岩 D、⑤—岩浆 6、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②④③ B、③④①③ C、③①④③ D、②④①⑤ 7、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A、①—天然气 B、②—煤炭 C、④—石灰岩 D、⑥—石油 8、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岩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B、三大类岩石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岩 C、变质岩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D、变质岩是位于地壳深处的一种岩石 9、三大类岩石形成的物质来源分别是() A、岩浆岩—下地幔 B、沉积岩—风化壳 C、变质岩—岩浆岩 D、变质岩—下地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 ②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中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下列各组矿物中,均属于常见造岩矿物的是( ) A、石英、长石 B、蓝宝石、方解石 C、花岗岩、石英岩 D、石墨、石灰岩 12、读图回答: (1)A是___________岩,B是___________岩,它们是 活动经过_______后形成的。C是___________岩,它是在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上右图中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上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根据材料,左图中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左图,岩浆经过火山喷发形成的丁,为玄武岩,而乙没有喷出,侵入到地壳上部,是花岗岩。左图中的岩石为花岗岩,对应右图中的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该景观属于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岩石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堆积,所以外力作用对应图中序号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群。据此完成3-5题。 3.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B.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 4.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 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 ③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④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5.图中甲地比河对岸植被茂密,因为甲地 A.水源丰富B.光照充足C.蒸发较少D.土层较厚 【答案】3. D 4. A 5. C 【解析】 3.陕西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冷夏热,A错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半湿润过渡地带,B错误。蛇曲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地势较缓,水源丰富,河流较浅,C错误,D正确。 4.延川县黄河蛇曲群是形成在峡谷的,先是在内力同作用下,断裂经流水侵蚀形成河湾,再地壳抬升后,经过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不断加深形成。A正确。 5.甲地位于河谷的背阴面,水源条件相差不大,光照没有阳面充足,但温度较低,蒸发较少,龙陵黄龙玉是由岩浆在地下几百米至地表的范围内形成的,黄龙玉有“山料”和“籽料”之分。据此回答6~7题。 6、“山料”产于山上的岩体中。“山料”黄龙玉属于_______岩石中的矿物晶体 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7、形成“黄龙玉”的岩石的特征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具有片理构造 D.结晶颗粒较大 6、C 7、D 【解析】 6,黄龙玉存在于岩浆侵入地层缓慢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中,属于侵入岩中的矿物晶体。7,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黄龙玉就是侵入岩的结晶体。 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8~9题。

高考地理-压轴题之岩石圈物质循环-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压轴题之岩石圈物质循环 F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触类旁通】 (2017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期末)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 的快速下移,在坡脚或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土堆。而在悬崖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接下来的物质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倒石堆和倒石锥两者相比较() A ?都有一定分选,高处石块小,低处石块大B?倒石堆由崩塌形成,快速堆积,无分选C?倒石堆从堆顶到堆底,石块从小变大 D ?倒石锥和倒石堆物质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 2?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典 例】 怎阳能* (2016江苏卷)

作用,能够表示倒石锥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相关地理事物的是( A ?②,甲 B .④,丙 C.⑥,丁 D ?⑧,戊 (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末)“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 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 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 姓管它叫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 ?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 ?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4?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A .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五花肉"。读砒砂岩分布示 ) 蔭愛土砒砂岩 吕萌知砂岩皿携更砒 砂岩〔側站 —河 肯驛线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1.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3.应用: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学会分析不同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影响。 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内部分层 (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________,实线N:________。 (2)分层 名称特征界面 A层 __ __ 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____千米 a__________ b古登堡界面 B层 _ ___ 厚度约2 800千米,上部存在 c____________,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C+D层地核分C外核、D内核 2. 岩石圈 (1)构成:地壳与__________以上的地幔部分。图中字母____。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巧学速记地壳“厚薄”歌 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 A .①为地壳 B .②为岩石圈 C .③为软流层 D .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3.某地地下30KM 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都会感觉到(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P 波,上下颠簸 D 、S 波,左右摇晃 4.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成岩石圈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 形成 常见岩石 A________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______________冷 凝形成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_____ ____ B________岩 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形成 ________、砂岩、页岩 C________岩 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 ________、板岩、片麻岩 2. 地质作用????? a 表示 b + c 表示外力作用 d 表示 e 表示 3.循环意义 (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______________;

3-1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3-1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 与地表形态变化 一、选择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 C.④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B.Ⅱ——③ C.Ⅲ——⑤D.⑥——Ⅰ 解析图中的地质作用分别为①沉积作用、②重熔再生、③上升冷却凝固、④高温高压、⑤变质作用、⑥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昆仑玉、大理岩同属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生物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是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A 下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 A.背斜,山脊B.向斜,山脊 C.背斜,山谷D.向斜,山谷

4.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B.火山地震 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解析第3题,该处岩层两翼老,中间新,是向斜;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判断该地地表形态是山谷。第4题,该地地表形态属于“向斜成谷”,主要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 答案 3.D 4.A 读右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变化过程最有可能的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B.岩浆的形成过程 C.变质岩的形成过程D.土壤的形成过程 6.图中ab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可信的一组是 A.a—砂岩b—砾岩c—板岩 B.a—沉积物b—沉积岩c—新岩浆 C.a—有机质b—风化壳c—岩石 D.a—石灰岩b—大理岩c——岩浆 解析第5题,该图表示了两种岩石接触的地方形成新的岩石,因此该图最有可能是变质岩的形成过程。第6题,石灰岩与岩浆接触的地方受热变成大理岩。 答案5.C 6.D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B.③①④ C.④②①D.④①③ 8.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科学家在我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如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2.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参考答案】1.C 2.B 三大岩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岩石的判定方法 1.根据岩石的名称判断。 ①常见的沉积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等。

②常见的变质岩: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板岩(页岩变质而成)、石英岩(砂岩变质而成)。 ③常见的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等。 2.根据成因和特征判定。 ①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②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多发育在侵入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地带。 ③岩浆岩分为两类:喷出岩多有气孔,侵入岩结构致密坚硬,是较好的建筑材料。二、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巧妙掌握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3.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作用,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2020届高三专项训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高三专项训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 m的佛塔(图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 大金石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 A和① B. B和② C. C和④ D. D和⑤ 2. 下列有关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 B. 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类岩石 C. 可能埋藏有化石的是C类岩石 D. 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答案】1.A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主要的岩石,学生要掌握主要的岩石和岩石的类型,熟悉主要的岩石和地壳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大金石花岗岩所属岩石类型为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图II中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作用④转化为沉积岩C,沉积岩C通过变质作用⑤转化为变质岩D,变质岩D通过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①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岩A,通过②岩浆喷出形成喷出岩B,选择A。 2.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有③④,A错;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C类岩石,B错;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沉积岩C类岩石,C对;石灰岩经过⑤作用形成大理岩,D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 该地岩石主要由 A. 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B. 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C. 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D. 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4. 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 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 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答案】3.B 4.C 【解析】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 由材料可知,图中岩体多为火山岩景观,火山岩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形成的,故选B。 4. 图中“火成岩石林景观”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火成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突出地表,最后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即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最终形成火成岩石林景观,故选C。 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为世界第二大桌状山。桌状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5~6题。 5. 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 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 B. 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 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D. 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6. 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 桌状山 B. 丹霞地貌 C. 雅丹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答案】5. A 6. D 【解析】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习题)

岩石圈物质循环 【原题再现】 (江苏2012)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l题。 1.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江苏2011)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江苏2008)读下图,完成第3题。

3.图示a、b、c 、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 A.a B.b C.c D.d 4.(江苏2007)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图,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③ (扬州20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一岩浆 B.b一岩浆岩 C.c一沉积岩 D.d一变质岩 6.上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④代表变质作用 B.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需经过②阶段 C.环太平洋、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交界处,③活动强烈 D.④代表冷凝作用 (南通20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及两幅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 7.与甲图所示地貌形成有关的岩石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砾岩 8.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乙图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精练】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l~2题。

第3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第三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地球的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部由表及里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二、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举例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2)上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力作用的数码是①,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②。(填数码) (3)下图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丙为沉积岩。

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 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重熔再生、④变质作用。 考向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4·学测8)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答案D 解析季风环流会将海洋上空的水汽带到大陆上空,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生物生长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判断题](2017·学测3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圈。() 答案正 解析岩石圈的围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以及地壳的全部。 3.[判断题](2015·学测3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答案正 解析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难点图解岩石圈的位置和围 考向二岩石的类型 (2016·学测4)下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峡谷岩壁从谷底到顶部出露的含有化石的成层岩层属于() A.沉积岩层B.花岗岩层 C.玄武岩层D.变质岩层 答案A 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重要特征。 (2017·学测5)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岩石圈习题

图1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09年春 5.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物理风化 B .风力侵蚀 C .流水搬运 D .流水沉积(堆积) 6.导致珠穆朗玛峰抬升的是 A .岩浆活动 B .变质作用 C .地壳运动 D .海平面下降 8. 关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A. B. C. D. 09 年夏 读图1“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 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 甲——重熔再生 B. 乙——变质作用 C. 丙——沉积作用 D. 丁——冷却凝固 5. 主要由图中M 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 .长江三角洲 B .东非大裂谷 C .喜玛拉雅山 D .维苏威火山 岩 浆 沉积岩 变质岩 沉积作用 重熔再生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变质岩 岩 浆 岩浆岩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 岩 浆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图1

10年春 读图2,完成9~12题。 11.主要由M 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 .喜马拉雅山 B .长江三角洲 C .东非大裂谷 D .维苏威火山 12. 图中表示日本富士山顶部岩石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年夏 读图2“某地景观图”,完成4~5题。 4.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沉积 D .风化作用 5.关于图示地区水循环环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表径流丰富 B .降水丰沛 C .下渗缓慢 D .蒸发旺盛 6.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图2 A .内部圈层不包括地壳 B .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C .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 .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11年春 14.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 A. 板块内部 B. 海洋内部 C. 板块交界处 D. 大陆内部 读图4,完成15~16题。 15.形成图中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 D .流水沉积 16.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地势平坦 B .气候湿热 C .植被稀少 D .河网密布 岩浆 喷出型 岩浆岩 ① ② ③ ④ 沉积岩 M 图2 变质岩 侵入型岩浆岩 图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