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邓殿臣讲南传佛教

邓殿臣讲南传佛教

邓殿臣讲南传佛教
邓殿臣讲南传佛教

一位善知识来电话问有关中阴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也没什么研究。大乘佛教讲中阴,或者叫中有,叫Antarq-bhava,从这个词翻译来的。南传佛教跟大乘佛教认识不一致,他们不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这个中阴啊,是说人死了以后,到他再降生这段时间,或者7天,或者两个7天,或者是七七四十九天。这段时间,识身没有血肉了,不吃东西,只闻香的东西来维持,所以叫寻香(g andharva)。大乘佛教是这么讲的中阴或中有。南传佛教认为人去世以后,同时就会像蚯蚓一样向上爬呀,后半截身子还没离开,上边已经抓住前面了,基本上是同时的。某一个地方的人去世了,在另一个地方就有人出生,几乎是同时,没什么时间差距,没有一个中有阶段。我们这里做佛事超度就是在这个期间。他们和我们在这方面有些区别。

巴利语系的佛教是在亚洲的南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的傣族地区,实际上不只是傣族一个地区,还有阿昌,还有几个民族,布朗、崩龙等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大约有一百多万人。所以说我们中国三大语系的佛教都有。不过我们巴利语系的佛教比较薄弱,历史也比较短。

南传佛教,巴利语系的佛教首先传入斯里兰卡,其他几个国家、地区,缅甸、泰国、柬埔寨、我国傣族地区就晚了很多。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以后才形成了南传佛教,才形成了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才形成了南传佛教文化圈。

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他们本国人有一种说法,说佛陀在世时三次来到兰卡岛,佛陀住世的时候曾经去过三次,佛陀成道之后哪年哪日去了,记录得很清楚。他们有一本史书,叫《大史》(Mahqva/sa),是公元五世纪时一位叫Mahqnqma的僧人写的,其中记载了佛陀三次来岛的情况。但是一些学者和一些外国人都不太相信他们这种说法。因为佛陀在世时在中印度一带的摩揭陀、拘萨罗等地弘法。那时印度有16个邦国,大概有七、八个,十来个国家是佛陀活动的范围,他没有到别的国家去过,他连印度的南部都没去过,更何况渡海到兰卡了。但是他们说佛陀去过,而且记录第一次到过什么地方,第二次到了什么地方,第三次到了什么地方,到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讲的什么经,他们都有记载。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一起不妨研究一下。我们是这样认

为,也许佛陀真的去过呢,如果还有什么根据可以证明,我们可以相信这种说法,现在我们还不能相信。实事求是地讲,佛教的传入不是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是在佛陀涅槃两百多年以后,阿育王在世的时候举行第三次结集以后传入斯里兰卡的,大约是公元前248年。上次讲的第三次结集以后派了9个使团,以阿育王的儿子玛亨德为首的第九个使团到斯里兰卡去传教。据说佛陀在世时曾经说过,我的教法能够在十四国盛行。所以阿育王非常重视,他派他的儿子玛亨德,后来又派他的女儿僧伽密达到斯里兰卡传教。这也记载得很清楚,是哪一年哪一日,我们推算是公元前248或247年波松月,相当于6、7月份,月圆的那一天到的斯里兰卡。他们一行7人,玛亨德为首,玛亨德当时32岁,戒腊已经十几年了,他是20岁受的具足戒,是位饱学长老,学问很深,是目犍连子帝须的弟子,是律藏的传人。他带着整套的巴利三藏到了兰卡岛。当然不是说带着巴利三藏的整套书,那时没有文字记载,是完全靠记忆,他们能背诵,都是巴利语,因为佛陀在世时讲经就用的这种语言。之后佛教才在斯里兰卡传播开来。他们到了当时斯里兰卡的首都阿努拉特布拉,在王都东北边七、八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密萨加山,当时的国王天爱帝须正在山上打猎,这时玛亨德一行来了,碰上了。玛亨德就试一试国王的智力,看他有没有智慧,能不能接受佛法,就跟佛陀当时一样,佛陀当时也是犹豫不决,要不要给众生说法,众生能不能理解呢。玛亨德向国王提了几个问题,问了以后认为国王不是一般的人,能接受佛法,就向他讲佛法。这位国王实际上在这之前和阿育王有些联系,通过一些商人,信息是沟通的,现在我们分析,在这之前对于佛法、佛教他是听说过的。玛亨德这样有学问、有知识的饱学长老向他这样一讲法,他就接受了,接受了以后就把玛亨德一行接到王宫,为王宫里的人说法,结果使整个王室的人都信了佛教。京城的百姓很快也都皈依了。连续几天讲经,很快全国就有很多人信了佛教,有的人出了家。当时传入的情况大概就是这么记载的。所以现在斯里兰卡每年的波松月(六月)纪念玛亨德来岛,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报纸上也都有纪念文章。佛教就是这样传入了。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咱们中国佛教的传入几乎是跟佛经的翻译同时进行的。一开始翻译的都是小乘,很快就传入大乘,传播和译经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随着译经的发展佛教传入中国。而时间大约是在东汉以后,三

国以后,我看有人分这么几个时期。一开始第一个时期是在两晋南北朝,第二个时期是在梁武帝以后,隋唐的时候达到鼎盛,大约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时间。一开始译经是外来的僧人,印度的僧人,或是中亚的僧人,从名字可以看出来,象支谶、支谦是月氏人,鸠摩罗什是龟兹和印度人混血。一开始是这些外国人来译经,后来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合作译,再就是中国人如玄奘等去取经。他们感到译的经不准,不可信,所以到四、五世纪以后,法显、玄奘、义净等才到印度去取经,所以我们经过了比较漫长的时期。五六百年的时间,随着译经的开展,佛教逐渐地传入中国。这么一比较就看得出来和南传不同,南传第一从时间来讲,他一下子就成功了。第二,印度以玛亨德为首的一行人来一讲经,直接就把佛经传入斯里兰卡了。而中国译经这些人是经过中亚、西域、葱岭这一带,经过了中转,经过了一些驿站,不是直接传来的。大约是从印度传到犍陀罗,从犍陀罗传到罽宾(克什米尔),再传到龟兹这边。当时犍陀罗是佛教中心。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不同来。南传佛教,巴利语系的佛教没有经过翻译,印度的高僧直接传入,中间也没有经过中亚,西域这样的地方,直接就传来了,实际上就是在几个月之内传遍全国,斯里兰卡成为佛国。而我们中国北传就不同,大概经过了四、五百年,五、六百年的时间,不断有人来中国译经,在洛阳一地当时就有上千个印度的人、西域的人,佛经是经过翻译以后才传播的。不翻译中国人认识不了,这就有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佛教比较古朴,纯真。

当然我们非常敬佩那些译经大师,他们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但有些不准的地方。他们译经是“梵客华僧,听言传义”,一开始来没有带着经,只是记诵,凭脑子记忆,印度的、中亚的僧人是凭着他们背过的那些经念出来,别人就记下来,之后再翻译,再加工润色才能写出来。“方言共凿,金石难合”,所以有的经一译再译,三译,甚至有四译、八译、九译的。为什么要多次翻译?就是因为不准。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读翻译的经是很危险的。就是因为有些不准的地方。两相比较,巴利语系的佛经应更接近佛说,更加真实,更加精确,因为传入时佛陀刚刚涅槃两百多年,而且是刚刚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佛陀涅槃三个月以后,大迦叶、阿难、优婆离这些人就举行了第一次结集。佛陀涅槃一百年时搞了第二次结集。二百多年的时候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什么叫做结集,巴利语叫Sa/g]ti,意思是集体唱诵,大家

都背得过,某甲背一部,某乙背一部,大家就在一起一部一部地背,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就进行讨论,同意了以后,通过。所以搞一次结集需要几年时间。为什么要搞结集呢,就是怕记不准。因为跟现在不同,现在写在书上了,白纸黑字,错不了。那时候凭着各个人的记忆,怕弄乱了,所以要搞结集,一次一次地搞结集,集体唱诵。佛陀的弟子就是怕走样,所以搞结集。听说第三次结集,阿育王搞的结集,有一千僧人参加。第一次五百,第二次七百,第三次一千,都是有名的高僧,在一起唱诵,共同校对、核实、研讨佛经,大家统一了以后算是通过了。阿育王的儿子玛亨德到斯里兰卡传教的时候就是刚刚搞完第三次结集。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应该是比较真实可靠的。从时间来说是佛陀刚刚涅槃两百多年,从他们掌握的佛经来说,是刚刚结集完的巴利三藏——律、经、论。而玛亨德本人又是一个律学大师,是优婆离系统传下来的第六代传人。他们传入的就是这样一部巴利三藏。

当然我自己也曾经产生过疑问,他们六、七个人居然把那么大量的经都记在脑子里,而且包括那些注释都记得,这似乎难以置信,记得那么准确。他们七个人是这样,有五位长老(五个比丘),一位小沙弥,一个居士。沙弥叫苏玛那,是玛亨德的妹妹僧伽密达的儿子,玛亨德的妹妹是生过孩子以后才出的家。他们这么七个人把整个三藏记得那么准确确实令人怀疑。但是印度这些国家呀,他们确实有这样的本领,一个人背得很多。他们有分工,叫

* *

bhqnaka(长部师、中部师等),是专背某些经的人。据说缅甸也有这样的僧人,他们能背过很多。在1956年搞第六次结集时,也是背诵,很多缅甸僧人能背好多经。他们南方国家不提这样的疑问。就是这样传来了,传入的是巴利三藏,来的是玛亨德,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中期。传入的情况由于有很多历史书记载,是可信的。说佛陀三次来岛,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公元前三世纪玛亨德来岛传教这是可信的。佛教就这样传播开来。

他们是六、七月份来的,过了二十几天就到了雨季,当时的国王天爱帝须把自己的花园,大梅林园布施给他们,建了一个寺庙叫大寺(M ahqvihqra)供玛亨德他们住。雨季来了以后他们要安居,要到山洞里去住,离开寺庙,据说天爱帝须给他们修了68个山洞,度过雨季。度过雨季之后,玛亨

德派沙弥苏玛那回到印度,取来了佛陀的舍利,象骨舍利。取来以后建了一座塔,塔寺(Th[pqramaya]。这时候天爱帝须国王的弟妻,叫Anura,要求出家,玛亨德说他没有办法,得叫比丘尼来传授比丘尼戒。于是就请他的妹妹来。他妹妹僧伽密达是一个有名的比丘尼,在公元前236年左右带了一棵菩提树苗来到了兰卡。菩提树苗是从释迦牟尼成佛的那棵菩提树上剪下的一个枝带来了,栽在了大寺的院落里,生长发育到现在,这棵树还在,成了大菩提树。印度那棵菩提树后来死掉了,据说阿育王非常敬重菩提树,遭到他王后的嫉妒,说你爱它了,不爱我了,王后破坏了那棵菩提树,后来又经过很多摧残,就没有了。所以现在最早的菩提树,早古老的就是斯里兰卡这一棵,已经两千三百多年了。僧伽密达带来的这棵树活到现在。我们都去参拜了这棵菩提树,当然有很多人保护它了。阿育王派很多人来护理这棵树,晚上都有人值班,不让野象伤害,不让鸟兽、虫灾来伤害它,有很多的措施,来保护这棵树。这样菩提树有了,佛舍利塔有了,寺庙有了,僧团也有了,这就都具备了。所以佛教传入成功,在斯里兰卡站住脚了。史书上说在公元前232年,玛亨德搞了一次小的结集,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同时我想他也是为了教导兰卡人。当时斯里兰卡用的是僧伽罗语,僧伽罗语和巴利语是很相近的,玛亨德来了以后很快就学会了僧伽罗语,他用僧伽罗语来讲经。同时斯里兰卡的僧人也学巴利语,这样就融合在一起了。所以说上座部佛教、巴利语佛教非常顺利的,一次性的,直接的传入了斯里兰卡,没有经过什么别的地方。不象我们中国佛教,是经过中亚,翻译后传入的,佛经中有许多中亚西域佛教的痕迹。我们说它直接,还因为它的语言没经过翻译,就是佛陀直接讲的那些经,经过第三次结集以后传入了,也没受到什么阻碍。因为佛教文化比较高,兰卡的比较低,兰卡人很快就接受了,佛教在兰卡传布就成功了。

我们经常讲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或者叫做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或者叫做汉藏语系的佛教和巴利语系的佛教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南传佛教,这是西方人起的名字,以前我们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西方人尤其是英国的学者起个名字叫南传佛教。就是指亚洲的南方、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们中国云南傣族地区。在亚洲的南方,信的都是南传佛教。地域上也是形成一片连在一起的。我们的西双版纳和缅甸的掸邦也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它们就形成一个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北传佛教

大家都知道了,以中国为核心,从一世纪左右传到中国来以后又传到越南,四世纪又传到朝鲜,从朝鲜又传到日本,从内地又传到西藏、蒙古这一带。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这几个国家在亚洲的北方,我们就叫它北传佛教。?

虽然我们叫它南传佛教,或者叫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这里叫大乘佛教,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教义,最基本的东西都是一致的,仅仅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两个流派。据说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的时代,佛教举行第三次结集,结集后派了九个使团到国外弘法,有第六个、第八个、第九个到了南方,这样开创了这个系统,我们叫它南传佛教。后来公元以后,第四次结集以后,就是马鸣菩萨写了一本《大乘起信论》,大概首先提出“大乘”这个名字的是《大乘起信论》。传到北方来叫北传佛教,所以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样的。

另外南传和北传互相也不是绝对分开的。比如我们中国叫大乘佛教,或叫北传佛教,北传佛教的僧人用的律叫做四分律,实际上应叫“Dh armagupta”是小乘佛教的,大乘实际用的是小乘的律。四分律是法藏部律,法藏部是小乘,是上座部。大乘用的律就是上座部的律,是南传佛教的律,这就说明大中有小。另外,再说中国的比丘尼,在公元四世纪中期以前没有如法如律的比丘尼。比丘尼受戒,一定要二部受戒。一定要从大僧受戒,就是从比丘受戒,另外还要从比丘尼受戒,这才算如法如律。在公元五世纪以前,我们这个比丘尼的传统不完善,没有二部受戒,就是没有比丘尼。是在公元433年,斯里兰卡来了十几位比丘尼,以铁萨罗为首的比丘尼给中国的三百多比丘尼授戒。从那时候开始我们才有了正式的如法如律的比丘尼。这说明我们的比丘尼是五世纪中期从南方传来的。中国佛教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比丘尼这一半是从南方传来的,是五世纪以后才传来的。另外,一些重要的大僧,高僧,学者,比如说龙树的弟子提婆,叫Qryadeva,有人说他是印度的,实际上他也是斯里兰卡一个王子,后来跟着龙树。还有不空,大家知道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不空也叫不空金刚,开元三大士是传入我国密宗的三位重要的导师。另外,不空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译师、译经家,不空这个人也是斯里兰卡人。他是公元八世纪初到中国来的,跟着金刚智来的。这也是说明中国盛行的大乘佛教里面使用的律是南传的律,比丘尼的传承是从南传引进的,有些著名的高僧、学者

实际上是从南方来的,是从小乘国家来的。这说明大中有小,中国大乘佛教里面包容了很多上座部的东西,南传的东西。有人把四阿含也说成是小乘的东西,这当然不科学了,这应是南传、北传,大众部、上座部共同遵依的经典。

南传佛教也受到很多大乘佛教的影响。大概在公元前二世纪,那时候佛教还没传入中国,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一些大乘的思想就开始影响到那里。到龙树、提婆以后,传入斯里兰卡的叫做方广派,所谓方广派就是大乘思想,在那里也是有影响的。另外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家有一种经叫做守护经,叫“pirita”,这个经我看到了,非常象我们国家密宗的东西,象藏传佛教。这说明南方国家也是受了大乘佛教的影响。我的意思是说不要把问题看得那样绝对,北传佛教有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这些国家都是大乘佛教,南方那些国家是小乘佛教,这种分法不要分得很绝对,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另外,这种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分为我们经常说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就说从公元一、二世纪以后吧,到现在两千多年,我想到21世纪以后会汇合一致的,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嘛,现在就在合拢,门户之见现在正在逐渐被消除。所以我第一个要讲的观点就是,南传和北传相同和相通之处还是很多的,基本是一致的,要讲清这个道理。

南传和北传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有没有必要起这两个名字?

我这里分成四点来讲南传、北传不同:第一,时期不同;第二是地域不同;第三是经文不同;第四是教义不同。最后讲一讲他们的特点,南传、北传各自的特点。

第一、时代不同。只要懂一点佛教史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们所说的小乘佛教,也就是说南传佛教,要比以中国为核心的大乘佛教早了三百年。它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举行第三次结集的时候开始的。从第三次结集开始派出使团到国外弘法,佛教才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宗教。教史上讲派了九个使团出去弘法,其中的第九个,是以阿育王的儿子玛亨德为首的。玛亨德的师傅叫做目犍连子帝须,第三次结集就是在这位大长老的指导下进行的。玛亨德带领一个使团被派到斯里兰卡,他们一行七人到了斯里兰卡。当然在那之前,听说佛陀曾三次到楞伽国,这些都没有确实的根据,我们就不去讲了。正式有文字记载

的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斯里兰卡很快就成了一个佛国,而且完全印度化,全民皈依,国王也在自己的花园里建立大寺,很成功。而且玛亨德过了不久也把他的妹妹请到斯里兰卡去,她叫僧伽弥达,是一个很有名的比丘尼。阿育王的儿子和女儿都出家了。他这个妹妹到斯里兰卡传授了尼戒,比丘尼僧团建立起来了。第九个僧团传法很成功,而且比丘、比丘尼戒都传授了,很健康的僧团,很完全的僧团,很完善的僧团。

第八个使团,佛教史上说到了金地,金地是现在的缅甸、泰国南部孟族人居住的地区,据说第八个使团也取得了成功,但是没有记载,没有什么文献说明这个问题。但第九个使团是讲得很清楚的,斯里兰卡有部大史讲得很清楚,阿育王的王子如何带着七个人去传播佛教,他妹妹如何去传播了尼戒,都很清楚。就是说,南传佛教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的,那和我们北方一比,当然早了三百年。所以说时期不同。而且传过去以后,南传佛教很保守,一直坚持它那一套东西,不思改变,到现在他也是那一套,以后还要讲到。所以南传佛教的历史比较悠久,比较早,是早期佛教。而中国北传的呢,晚了三百多年。这是第一,时期不同。

第二:地域不同。这个我们讲得很清楚啦,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所以西方人起了这个名字,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或者叫南方佛教、北方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不好这么叫,小乘佛教是对南方佛教的贬称,是大乘佛教兴起时把原来部派佛教原始佛教都贬称为小乘佛教。

第三是经文不同,佛经不同。他们使用的是巴利三藏,是一套非常完整,非常系统,非常古老的一部巴利三藏。从公元前三世纪传入以后就是这部经,到现在两千三百年没什么增减。据说这部经也是阿育王的儿子玛亨德带去的,凭着记忆带去的这套完整的巴利三藏,律、经、论三藏,没有形成文字,如何记录下来的以后再讲。他们是把律放在前面,南传重律,北传重经、论,咱们很多都是论的东西。他们很重律,对律看得很重。巴利律我们是没有的,中国汉语是没有的,从来没译成汉语。当然它与四分律和五分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是毕竟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经是五部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前面的四部相当于我们的四阿含,长部、中部相当于我们的长阿含、中阿含,他们的

相应部、增支部相当于我们的杂阿含、增一阿含。他们的经是五部,我们的经四阿含只有四部,没有小部。

论,他们是七论。这七论我们也都没有,我们这七论都没翻。这说的是他们南传的经典,是律、经、论。

我们北传的汉藏语系经典就杂多了,丰富多了。除了四阿含还有很多。我们这些经他们也没有,他们从来也不提,什么金刚经、法华经、楞伽经、维摩诘经、净土三经,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认为“大乘非佛说”,以前有这样的偏见。北传的说他们是小乘,贬低他们。他们认为“大乘非佛说”,你们那些根本就不是佛说的,根本就不承认是佛说的,所以他们也不去了解,他们很鄙视这些东西。所以成见就是这样形成的。象我说的法华经,这些菩萨他们根本就不提。这些经他们也没有,一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也许有个别学者意识到需要了解大乘佛教,需要译经。我看到有几部经译过去,心经译过去了,金刚经译过去了,有僧伽罗语的了。这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没译过去。我们汉语的大藏经大约六千多卷,量多得多了,他们就是那经、律、论,那套巴利三藏。但是,他们这部经是比较接近于,不能说就是等于原始佛教时期的佛说的那些经,但是可以说最接近。这种态度比较客观。梁启超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包括太虚大师也是这样认为的,它们更接近于佛陀当时讲的那些经,可以说是佛陀语录。如果我们致力学佛教的人不懂那些经,那根本就不能了解佛教那些根本的东西。因为它都是巴利语,当时佛陀讲经用的就是类似于这种语言。他们现在讲经,还是讲的这种语言。我们是经过翻译的手续,有的是从中亚的译本翻过来的。这里面当然会有一些失真失本的地方。他们说“大乘非佛说”,我们也不能接受。佛说只要符合三法印就算是佛说,不必去追究它,你不必非得去究这部经是在什么地方说的,那部经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当然六祖坛经不是佛说的,这是事实,这个我们承认。

经文不同,记录经用的语言当然也不同了。他们用的是巴利语,从玛亨德第三次结集以后,公元前三世纪传入时就用的是这种语言,到现在没变,一个字都不许变。我们这里大概是公元二世纪,两晋南北朝的时候开始翻译成汉语,原来文字的没有了,只保留在汉语里边。所以他们的经是巴利语,我们的经是汉语和藏语,汉藏语。因为这一点,北传佛教又叫汉藏语系,汉藏语

系的佛教,南传佛教又叫巴利语系佛教。由于地域的不同,又叫作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由于佛经使用的语言不同,佛经的内容不同,所以有时也叫作汉藏语系的佛教,南传佛教又叫作巴利语系的佛教。台湾的印顺法师,他的一本书里谈到,巴利语系的佛教代表了佛教的早期,汉语系的佛教代表了佛教的中期,藏语系的佛教代表了佛教的后期。我认为印顺法师的说法比较客观实际,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代表了佛教的三个时期。这是第三点,经典不同。

第四是教义不同。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些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毕竟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最主要集中在两点。一点就是,我们中国把佛有点神化了,他们南传那些国家把人看得很高,我们把神看得很高,他们认为人比神还高。而且我们认为三世十方有很多的佛,他们就讲释迦牟尼一个佛。他们的寺庙里就这一个佛,没有什么三世佛、药师佛,没有横三世、竖三世。他们的庙很朴实、很简单,有一棵菩提树,一座舍利塔,有一个佛殿。佛殿里就一个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面有两个侍者,也不是阿难、迦叶,是舍利弗和目犍连,没有别的佛像,很少看到别的佛。

另外在修持方面,南传讲自超自度,断烦恼证罗汉。咱们大乘北传佛教自利利他菩萨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讲菩萨道,讲菩萨救世讲得多。尤其是地藏菩萨,有些菩萨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涅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们就是讲罗汉,释迦牟尼佛就是罗汉,他们称颂的佛号里面佛就是罗汉。我们讲菩萨道讲得多。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把他们叫作小乘。认为这样太自私了,只为了自己的解脱,自己奋发进取而忽视了普度众生。我们大乘佛教讲慈悲救世,菩萨道讲得多,这大概是说他们是小乘的最主要的根据。如果从“七佛通诫偈”来看,“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都是一样的,都是行善。我们强调众善奉行,他们强调自净其意,断除自己的烦恼,去掉自己的无明,证涅槃,证罗汉果。所以他们有些林居派在山中静修都是这样的。我们这边强调弘法,讲普度众生,讲慈济。我觉得,我们讲慈悲济世固然是很好的了,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吗,固然是很好的啦。但是断除烦恼,去掉自己的无明,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也是无可非议的,也不应因为这一点说它是小乘。他们在断除烦恼、去掉无明上来修行,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自净其意,怎么能普度众生啊。他们这也是很有道理的。(未完待续)

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各有一些什么特点呢?上座部南传佛教的特点是古朴,古老朴素,朴实无华,真纯,它保留了原始佛教的东西,真实、纯粹,保守,不思进取,不思改进,对发展比较保守。以中国为核心的大乘佛教,宏富、精深、失本,不是失真,失去了本来的一些东西,象日本僧人结婚,这就是失本。原始佛教时代,和尚怎么能结婚呢?失去了原来的本来面目。

南传的特点具体说明:

第一,南传的这一套佛经,佛典,巴利三藏,两千三百年了,传入以后一个字都不增,一个字都不减,还是用那一套巴利三藏。北传的汉藏语系的经增加了很多,不断地增加,到清朝出的龙藏就很多了。这例子说明它保守,当然也说明它古老,也说明它真纯,它比较接近佛陀时的语言。

第二,受戒仪规基本保留了佛陀时代的形式。佛陀时代一开始叫善来比丘,说你来吧,“Ehi

bhikkhu”,就算受戒了。现在以斯里兰卡为首的泰国、缅甸这些国家受戒的仪式和佛陀时期的差不多,有些近似。比如我看他们受戒的人站在那里,要被传戒和尚问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用巴利语。传戒和尚问你是人是鬼啊?是不是两性人啊?男的女的?是不是负债人啊?这些问题都是佛陀时代的一些问题。而且受戒的人人要穿上王子的衣服,戴上王冠,打扮成王子的样子。释迦牟尼不是王子出家吗?可见受戒依然恪守佛陀时的古制。

第三,林居静修。林居派就是在丛林里面,山洞里面,不和社会接触,不和人来往。我曾经去看过他们林居派的僧人,我看过一个叫做椰林静修区,在一个小岛上,简直是一点人的声音都没有,非常静,就是一些小亭子,他们就在里面静坐,打坐修止观。而且有些外国人,有捷克斯洛伐克的,有德国的到那里去修。在佛陀时代,也是有比较偏向于修头陀行,象大迦叶,我们念“Jiaye”,应念“Gashe”,他的名字是“Kassapa”。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这个人就是离群索居,佛陀涅槃了他也不在,他也不去看。他很少与外人交往。佛陀时代就有些比丘喜欢自己独居、独处。林居派的僧人现在还有,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都有林居僧,脱离社会,世上的事情一点都不管,连讲经说法这些事情都不做,就是自己在那里修持。当然有人供养,他得吃饭,当

然他也不做饭,有人供养。这也是说明它古老、真纯、保守,延续了佛陀时的一些制度。

第四,雨季安居。南方这些国家只有雨季和旱季。雨季大概相当于我们的七月份,七月份到十月份雨比较多。雨季安居也是佛陀时代定下的一条古制,人家别的宗教都雨季安居,你佛陀怎么不安居,别人提出这条建议来,释迦牟尼就定出雨季安居。就是安居期间不要出去,就是在庙里修持,探讨佛理,不要出去游化。当时佛陀定这种制度可能有一些根据的,比如雨季会毁坏一些东西啦,现在也还是这样。

第五,半月说戒,叫布撒,Uposatha。布撒日,比丘聚在一起说戒,就是念那些戒条,看自己犯了没有。实际上我说就是生活检讨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也是佛陀时的一条制度。半月说戒,也是都用巴利语。

第六,三衣点净。三衣就是僧人的三件衣服,叫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僧伽梨就是比较厚的两层的袈裟,平时不穿,比较冷的时候,或者外出时穿。还有普通穿的袈裟,还有下身穿的,三衣一钵,意思就是说东西很少,就这三件衣服,一个饭碗。这个三衣是很重要的,关于三衣在戒里面规定了很多,袈裟怎么披,右肩要不要偏袒,还是双肩,两个都盖上,规定得非常细。缅甸为这个事情进行辩论。可见三衣对他们很重要,这是僧人的象征。斯里兰卡的僧人还俗了就叫脱袈裟,平时不能脱,无论什么时候都得穿着,睡觉时也要穿着或盖着,洗澡时也不能全脱下来,至少要系上个带子。你要全脱下来,就还俗了。有些戒心不净的僧人,四众也供养,他们供养的是他的袈裟,三衣是很神圣的。点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袈裟做好穿以前要点净,处理一下。怎么点净呢?本来佛陀在世时可能就是把它弄脏一点,弄个记号什么的。意思是破其新,要不然就是穿上新衣服了,产生贪着。现在这一条还继续实行,有的人就是在自己穿上的新袈裟角上弄点什么东西,用墨汁或柳枝什么的。另外这种办法使它有了记号,要不然大家都一样,分不出谁是谁的。这就是点净,即把新袈裟处理一下再穿。现在他们还这样,佛陀时的三衣现在还这样。有一个长老曾经说,全世界还没有象我们袈裟这样的服饰,这样的衣服啊,两千五百年而不变。现在服装日新月异,可他们这个袈裟两千五百年不变。佛陀在世就是这样子,它的尺寸都是有规定的,颜色也是这样的。所以,这也是它沿袭古制,也是说明它古老、纯真、

保守,不变,一点都不能变。当然他们南方的气候条件允许他们这样做,我们北方没办法了,我们一直穿袈裟,要冻死了。

第七,托钵乞食,过午不食。托钵是南方的一个特点。斯里兰卡还不太明显,到了缅甸、泰国,僧人排成队到店里去,只要把钵放在那儿不用说话,人家就会把最好的饭菜放到碗里面。托钵,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化缘了。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佛陀在世时,当时就是这样子托钵讨饭去。过午不食,这也是佛陀在世时定下来的。可能当时也是有个理由,天黑了去托钵乞食,把人家吓一跳。后来佛陀作了一个规定,过午不食。南方国家严格实行过午不食。午斋一定要在十二点以前,十二点以后就不许吃了。当然如果你十二点以前开始吃,吃到过了十二点以后那倒没关系,你不能在十二点以后开始吃饭。而且信徒对僧人监督作用很大,一方面是信徒非常尊重、敬仰僧人,另一方面他们又监督这些僧人。如果看见一个和尚下午到商店买面包什么的,那就会问这人是不是回去要吃。所以僧人不敢,很害怕信众的监督。我们现在有些中国的僧人在斯里兰卡学习,有一个叫法庆的僧人,他是前几年去的,住在寺庙里,他去佛学院上课,上完课回去就过了十二点了,寺庙里就没有他的饭,不能给他饭吃。寺庙对他很好,但这一条不行。他没办法,只好到别的地方,到中国招待所去弄吃的。这种过午不食他们绝对不能破。三净肉,大家都知道,南方这些国家吃饭,只限时间,不限品类,你随便吃什么都行,不一定限得很死,吃什么都不管。吃荤,吃肉,吃的肉叫三净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不见,不闻,不疑。我吃牛肉,我没看到这头牛是为我杀的,反正它已经被杀死了,我不吃,别人也吃;不闻,我没听说,谁给谁杀了头牛;也没怀疑这肉是否专为我而杀的。要以三净为基础,吃三净肉。就是说,肉他们是吃的,但吃的是三净肉,是不见、不闻、不疑的肉,他们是吃的。所以说只限时间,不限品类。这一条也是和佛时的祖制一致的。佛时候没有说不许吃肉,中国现在吃素,是从梁武帝开始的,梁武帝以前也吃肉。少林寺的和尚都是开戒的。他们这些国家是从古到今什么都吃,你给什么吃什么。实际上,佛陀释迦牟尼是吃了猪肉害痢疾去世的。他吃的叫S[karama/sa。这说明南方国家现在吃肉是符合佛时的规定,没说不能吃肉。佛吃的东西叫S[karama/sa,意思是猪肉。这个词还有一种意思是菌类,蘑菇,所以有人说是菌类,很难消化的蘑菇。我看是猪肉,一个叫Cunda的铁匠给他吃的,给他吃时他说,这东西

不好消化,给我吃了算了,剩下的不要给别人吃,埋掉算了。本来佛陀就肚子不好,吃了这个东西之后拉痢疾就去世了。在吃饭上是托钵乞食。他们僧人吃饭有三种办法,一种是托钵乞食,一种享用信徒的供养,信徒把饭送到庙里来,他们都有护法会,排队哪一天由谁送饭,到时候就送到庙里去,斯里兰卡这种情况特别多。我在93至94年在一个庙里住了一年,我们也经常吃到这种斋饭,因为他们吃得剩下了,就给我们吃了。信徒送去最好的饭给僧人吃。十二点以前两顿,早饭和午饭。再就是庙里面一般不做饭。托钵乞食,过午不食,三净肉,这也是佛时的古制,也是古老、真纯、保守。

第八,随身八物,就是佛陀时代僧人随身带着的八件东西。三衣,三件袈裟:一个外面的夹衣,一个单衣,一个下衣,三件衣服;针线;腰带;钵,吃饭用的碗;剃刀;滤水器。佛陀时代僧人出门随身带的八件东西,因为他出去,有时要好几天。三衣是必要的,要带,钵是吃饭用的。剃刀,因为他规定头发胡子不能长得太长,要剃。滤水器是喝水用的。渴了喝河沟里的水,喝水时要过滤一下。一个是卫生一些,一个是保护水中的幼虫,怕把幼虫喝进去,喝进去就是杀生啊。我们读佛经都知道,他们随身都带着八物。到现在南传那些国家还是带着八物。有必要吗?比如说滤水器就没有必要,肯定他们不会喝河沟里的水啦。可口可乐、雪碧,他们什么都有,但滤水器他们还带。而且包成一个包,包着八样东西,无一例外。

随身八物之外,再附带讲一讲齿木,Daztakawwha,da nta是牙,kawwha是木。就是刷牙用的,在佛陀时代有句话,佛陀说过,我同意你们用齿木来刷牙,齿木也翻成杨枝,不一定用杨木的,别的木的也可以。佛陀说,应嚼杨枝,嚼杨枝有几种功德,可以刷牙,可以除去污垢,可以使嘴不臭,可以使眼明。他说过这种话。佛陀时代是刷牙的,刷牙用的齿木我从斯里兰卡带来了一点,他们僧人现在刷牙还是用齿木。(展示)这就是齿木,一种树棍,一头砸成纤维。

第九,用棕榈的叶子当伞用,棕叶为伞。佛陀时用这个遮阳或避雨。现在斯里兰卡有一派僧人,叫罗曼那派,这一派僧人不打伞,就用这个叶子。我看了看,他们弄得也可以开合,也不错。一出门他们就拿着叶子,别

的人拿伞,他们这一派僧人都拿这叶子,一看就知道是这一派的。现在各种各样的雨伞多得很,他就用这叶子当伞用。这是棕叶为伞。

第十,腐烂药,医药。佛书上规定,吃饭托钵,日中一食;穿衣穿三衣c]vara;睡觉树下一宿;有了病吃腐烂药。所谓腐烂药就是牛尿泡上柯子,也叫白果,(我查了这个字)。腐烂药现在不是很普遍,但还有人用。佛陀时期为减少人民的负担,他生活很简单,有病这样治,睡觉在树下,吃饭是日中一食,穿衣是粪扫衣。

第十一,礼敬如法。斯里兰卡是这样,在家人都要给出家人行礼,哪怕你是一个几岁的沙弥,我是八十岁的老翁,我是在家人,他出了家,我也要给他磕头。在公共汽车上有僧人的专座。总统当选以后,要在法师面前,在佛牙殿宣誓就职。僧人之间按戒腊,按受戒时间,比如说,我受戒十年了,他虽然比我小,可他受戒十一年了,我得拜他,因为他受戒比我早,他就是我的兄长。这个礼节也是很普遍的。我曾经在寺里见到一个僧人去看另外一个僧人,他一进门就拜那个僧人,那个僧人说,你搞错了,你的戒腊比我长,因此他坐在那,他给他拜。僧人之间的礼法是按戒腊的多少,是按受戒的年龄,以此来说你多少岁,多少岁,现在的年龄不算。礼敬如法,这也是佛时候定下来的一个规定。

第十二,居士护法。一座寺庙,周围的信众组织一个护法会,很多活动都是由他们来搞,刚才讲的供斋就是一个例子。在泰国和缅甸,托钵的现象很多,一到吃饭的时候都去托钵的。斯里兰卡托钵也有,但很多人都是靠供养,信众轮流去给送斋饭去。寺庙里因为不生产,都靠世俗社会来供养,居士护法。这也是一个特点。佛陀时期就是这样子。佛陀时有些长者,有些国王,如大家都熟悉的给孤独长者、滨毗萨罗国王、波斯腻王,这些都是护法,都是大护法居士。要是没有这些护法,佛教也不能发展,所以俗人要护法,居士要护法。

第十三,不学北传。他们对大乘佛教不知道学习,说明他们保守,而我们中国大乘佛教有这方面的意识。我们派了不少僧人去斯里兰卡,到泰国去留学。太虚大师在1936年就派了五比丘到斯里兰卡去。我们意识到上座部佛教的重要,要到那里去学习。而他们那些国家保守、傲慢,他们不愿意学大乘佛教。我说的不是绝对的,是大部分人。你一给他讲大乘佛教,他就讲和尚

结婚。这个日本把我们的名声弄得很糟糕了。其实日本十二世纪以前和尚也不结婚,就是有一个宗派,净土真宗他们结婚,以后就都结了。但日本的比丘尼不结婚,和尚都结婚,老婆、孩子住在寺庙里面。而他们(斯里兰卡)就认为大乘佛教就是和尚结婚。我们大乘佛教有这么多的经典,这么多的学问,这么丰厚的文化,这么多的学者,他们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学习。我们大陆的,台湾的,新加坡的华人,泰国的华人到那里去的比丘、比丘尼,在斯里兰卡学佛教的就有四、五十人,现在还有去那里学的,有的读学位的,有的学佛教的。大陆去的比丘尼没有,台湾去的比丘尼有几个。他们却没有派到我们这儿来学习的,我就给他们的长老说,你应该派人到中国去学,学汉语,学佛教。他们还没有这样做,说明他们保守。他们认为他们那个就是整个佛教,就是最纯正的佛教,别的都是非佛说。这也说明他们保守。

我上面用十三小点说明这么一个问题,说明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的特点:古朴、纯真、保守。古朴是古老朴素,纯真是真正纯洁,但是保守。这是和我们北传佛教比较而言。

北传佛教,咱们中国的佛教丰富、宏大、精深,失本,和原来改变了。举个小例子,有些经里有翻错了的地方,用语言翻译方面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说僧人圆寂后火化,我们叫“荼毗”,这是一个错译,错在哪里呢?巴利语有一个词是“jhqpita”,翻译成汉语应该是“茶比”,这是对的,因为是译音。但有的人觉得不过瘾,翻译成“荼毗”,什么都不是了。现在到处用“荼毗”,要稍微学一点巴利语就会知道这是个错误。这是语言方面的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例子,盂兰盆会,“盂兰盆”是译音,叫“Ullambana”,翻成“盂兰盆”可以,是音译。但用这个“盆”字跟盆没有关系的。当我们在斯里兰卡跟一个法师说到这个事情时,他从台湾回来的,他说:“哎呀,怪不得在台湾7月15用那么多盆呢。”其实与盆没有任何关系。“Ullambana”是倒悬,脚朝上,倒悬,受倒悬之苦,目连的母亲在地狱里受倒悬之苦,他要救他的母亲,佛陀说,你向十方僧众供斋。这跟盆没有关系。还有咱们说的观世音,“观世音”也是错译,巴利语“Avalokitesva ra”,翻成“观自在”是对的,结果翻成观世音,就错了。所以玄奘法师翻译成“观自在”。但是大家用了这么多年了,也不用提这个事情,也改不了,就算了。

上面讲了那么多,说明南传和北传之间相异的地方。南传佛教古朴、纯真、保守,北传的宏富、精深、失本的地方,有点修正主义。不同的地方讲了四点,这是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讲讲了解、学习南传佛教的意义。

我们中国了解和学习南传佛教是有意义的。如果不学,我们了解的佛教就是片面的。我说的这话不只是对我们中国人,也包括那些南传国家,他们了解的也是片面的。因为南传比较接近原始佛教,只有了解了南传佛教,才能了解原始佛教的一些情况,才能知道佛教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怎样演变的。(全文完)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2000年9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公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严肃僧纪,整饬僧团,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度牒是僧尼的僧籍身份凭证,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僧尼经考察合格发给度牒。持有度牒的僧尼由其剃度或常住寺院登记造册,建立僧籍。 第三条度牒和僧籍登记表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并由中国佛教协会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以下简称省佛教协会)按规定分发有关寺院颁发登记。 第四条经政府主管部门登记,具有五名比丘或五名比丘尼僧团的寺院,方可接收剃度弟子。寺院每年计划接受新出家者的名额,须在当年第一季度向省佛教协会申报核定,省佛教协会将核定情况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五条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方可予以剃度,并按规定发给度牒。 第六条已出家的僧尼,经省佛教协会会同常住寺院僧团

考察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由其常住寺院登记造册,并由省佛教协会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后发给度牒。有关实施细则,由中国佛教协会在调查研究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另行制订。 第七条僧尼的度牒、戒牒由其常住寺院保管。僧尼符合《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外出参学期间,其度牒、戒牒由留单寺院暂行保管。 第八条僧尼还俗须收回度牒、戒牒。对违犯重戒,破坏寺规,教育不改者,经寺务会议决定,报上级佛教协会批准,开除僧籍,收缴度牒、戒牒。对违法犯罪、受刑事处理者,一律开除僧籍,收缴度牒、戒牒。 收回、收缴度牒、戒牒,注销僧籍,由省佛教协会会同常住寺院执行,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九条颁发度牒,收回、收缴度牒,不得营私舞弊,挟嫌报复。如遭排挤报复,当事人可向上级佛教协会直至中国佛教协会申诉。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中国佛教简史

中国佛教简史 起源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演变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场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来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技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在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法、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②对佛陀的认识。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辩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尊基人是无著和世亲。无著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著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无著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传播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佛教绘画是佛教实现其普度众生的慈悲理想,引发大众的信仰热忱,扩大佛教的影响,更广泛地传播佛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苇,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花香幡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佛书中言,凡见佛像,要生起敬重,如同真佛。佛教典籍中,多处说到利用绘画来弘扬佛法,恭敬绘画、礼拜、供养、赞叹佛菩萨圣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指地藏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

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贤愚经》中言,释加(迦)牟尼佛过去世中,曾请人画84000如来像,分送各国,令人供养,由此功德,后生形相端正殊妙,并在成佛涅槃之后,还当得84000诸塔的果报等等。根据佛教经典的教导,佛教信众们都很乐意于绘制,恭敬礼拜供养佛菩萨圣像等,利用绘画来传播弘扬佛法。 据《释氏要览》、《毗奈耶》等典籍记载,古印度佛寺几乎每处殿堂、门墙都要彩绘,绘画主题有佛、菩萨圣像、药叉神像,教化引导广大民众的佛教故事、生死轮回图、地狱变相等等。而利用视觉图象的教化力量,以圣君贤相、忠臣孝子、先贤功烈的形象为典范,“图之屋壁”,垂训将来,是中国汉地的古老传统。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迅速流布南北各地,最初是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手段的。中国古代曾把佛教称为像教,某种程度上说出了佛教特有的传播方式。即使是在佛教兴盛的时期,佛像以及各类题材的佛画仍然是传播佛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音乐、戏剧、舞蹈这类艺术相比,绘画艺术具有较典型的静态特征,但与雕塑艺术相比,它又有着更大的动态、抒情、

第五章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第五章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向南传播的佛教 古代印度文化的涵盖与溶浸,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也彻底光辉照耀了整个东南亚。“南传佛教”通称是古西北印阿育王﹙有说是丘就却﹚派其子﹙有说是其弟﹚摩晒陀﹙或说是玛印达Mahinda﹚及其女僧伽蜜多﹙Sanggha Mitta,僧伽米塔﹚,由摩揭陀国或罽宾或犍陀罗南下至古中印度,更而到达南印度,乃至锡兰﹙Cey Lon,今之斯里兰卡,古称“楞伽岛”﹚。 “南传佛教”指的是后来影响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Indonesia Archipelagoes﹚、婆罗洲﹙Borneo﹚等地所弘传的佛教﹙唯有越南北部的佛教早期是由中国传入,属“汉传佛教”,不归于本章范围;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南洋一带的佛教,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华侨所信仰的佛教,亦应归为“汉传佛教”。﹚。很巧妙的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弘传地区,大多生产稻米,也盛产香蕉、椰子,生活条件比北传﹙汉传﹚佛教优沃了许多,食物简直唾手可得。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海陆两路的便捷,古代印度人因为商业上的关系,很早就到达中南半岛,并与东南亚诸国有所往来,于是宗教也随着向外输出。当宗教从从一个文明较高的文化传入文明较低的国度,其先进的宗教原样就很容易被当地保留下来。 因此,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早期就是“印度化的国家”,“婆罗门教”﹙后来称为“印度教”Hinduism﹚好比旧教的“天主教”,佛教好比是新教的“基督教”一般,在中南半岛地区被一视同仁。不过,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稍有差异,文化的源头也有不同,佛教的流行型态则有所不同。就泰国的东北部与西北部,尽管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也仍然可以区别出其不同之处。 虽然,东南亚﹙Southeast Asia﹚的中南半岛﹙Indochina,印度支那﹚包括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此区域曾被视为「文化落后区」,其民族与文化都受到印度与中国的影响,完全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因素。因为湄公河源自西藏经中国云南省名澜沧江,然后流入寮国、泰国、高棉,最后从越南出海,数千年前的藏族人就沿着它移散到各地。而缅甸又紧临印度,除寮国外,其他四国都临海,加上利用海运,印度人也能轻易地到达。 中南半岛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许多种族建立的国家,几千年来都

南传比库227戒相

南传比库227戒相 戒德金阶2010-07-21 11:16:06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巴利律藏227 条戒律—佛教正法的命脉 本文在此只列出律藏227 条戒律的条款。整套律藏总共有六本,其中包含了批注和对戒律的种种问题。想深入律藏的人们能学巴利文或英文,来充份阅览律藏。 「诸比丘,这三种东西是亳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炎阳、三为如来经律也。」 《增支部.第3.13.129经》 「诸比丘,海平而其水不溢于大洋,戒严而不惜身躯持之。」 《律藏.小品》 「缘于此事,诸比丘,我当为比丘立下戒条。我如此做有十个目的,即为了: 1僧团的优越、2僧团的和平、3克制无耻者、4善自制的比丘得安宁、5制伏今世诸漏、6防止来世诸漏、7令无信者生信、8令有信者其信增长、9建立正法,10以及守护戒律。」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 「只要诸比丘仍然正道而活,世上就不会少了阿罗汉。」 《长部.大般涅槃经》 那先尊者:「陛下,如有位王中之王对儿子们说:『儿子们,这大国在每一方都遍布远至大洋,以我们现有的军备,要长久维持这国土是很难的。当我不在世时,你们最好舍弃边境区域。』如此,陛下,当他们的父王死后,那些王子们是否会舍弃边境区域?」 弥陵陀王:「不会,尊者。诸王的贪婪不只如此。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欲忘,那些王子只有可能会并吞比本身国土大上两三倍的国家,但绝不会舍弃己拥有的国土。」

那先尊者:「如是,陛下,佛陀是为了考验诸比丘才这么说:『阿难陀,当我入灭之后,若僧团愿意,则可废除小小戒。』陛下,为了彻底解脱痛苦,以及为了正法,诸佛子甚至愿意不只多持守一自五十戒,如此他们怎么可能会舍弃世尊原本已制的戒呢?」 《弥陵陀王问经》 四波罗夷法(Parajika) 犯此法规的比丘必须被逐出僧团,并一生之中不能再做比丘。这是律藏里最严重的处份。 1. 有任何性行为,甚至是跟一只动物。犯Parajika. 2. 有任何盗窃的行为,或拿取未被给予的东西,在有人住的地方或在森林里。犯Parajika. 3. 有意杀人,或指使人杀,或夸赞死亡的优点,或煽动他人去死。犯Parajika. 4. 除了是自我评估过高以外,如果夸赞自己拥有超人类的能力,超知识,等等。犯Parajika.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Sanghadisesa ) 1. 有意图的射精,除非是在梦里。犯Sanghadisesa. 2. 为情欲所征服,动了心,和女人有身体接触,握她的手,握她的头发,抱她身体的一部份。犯Sanghadisesa. 3. 为情欲所征服,动了心,用猥亵的话暗示女人上床,像年轻男女一样。犯Sanghadisesa. 4. 为情欲所征服,动了心,用赞美他自己的感官的语言来暗示女人上床。犯Sanghadisesa. 5. 从事男女之间的婚姻和关系。犯Sanghadisesa. 6. 拿由乞讨而获得的利益来建自己的小屋时(无赞助者),地点,屋子大小,和仪式必须合律藏规定。不然犯Sanghadisesa. 7. 为自己建大型住处时(有赞助者),地点和仪式必须合律藏规定。不然犯Sanghadisesa. 8. 当生气,不满,和恶意控告另一位比丘犯Parajika 而无凭证时,犯Sanghadisesa. 9. 当生气,不满,恶意,只是为了娱乐控告另一位比丘犯Parajika 时,犯Sanghadisesa. 10. 动摇僧团并想其分裂,如果被训诫三次仍不改,犯Sanghadisesa. 11. 一群比丘(一人,二人,或更多) 崇尚一个比丘而不允许他人训诫他,如果这群比丘因这事被训诫三次仍不改,犯Sanghadisesa. 12. 如果一个比丘因性格而难受他人训诫,在合乎戒律的规则下被他人训诫而不受,如果超过三次仍不改,犯Sanghadisesa.

第十讲 中国佛教简史

第十讲中国佛教简史·传译时期 汉—晋时期(2B C-420) ?第一节佛教的初传 ?1、汉哀帝元寿元年(2B C)博士弟子景卢 ?2、汉明帝永平十年(67A D)感梦求法 第二节译经:(早期的译经) 1、《四十二章经》和《牟子理惑论》 2、安世高的译经:146年到达洛阳 小乘佛教禅数学 3、支娄迦谶的译经: 大乘佛教般若经 4、道安的译经 5、鸠摩罗什的译经 第三节求法: ?1、朱士行 ?2、法显 第四节佛教中国化的初步尝试 ?(1)试图依附中国本土文化: ?依附黄老 ?玄佛合流 ?依附儒家 ?依附政权 ?(2)贵族化的佛教 第十一讲中国佛教简史·融汇时期(南北朝时期) 一、学派化:学派与宗派的区别 ?齐:479年禁卫军首领萧道成自立为帝 ?宋:417年灭后秦 ?梁:502年雍州刺史萧衍灭齐 ?陈:557年部将陈霸先称帝 ?北魏(386-534)孝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 ?迁都洛阳;朝堂禁说鲜卑语 学派:同一学科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宗派: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

二、平民化: ?平民化的标志: ?1、凿窟造像: ?佛教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平民面前 ?石窟 2、疑伪经的出现 ?疑伪经的含义 ?疑伪经举例:《父母恩重经》 ?敦煌出土本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叙说父母恩之深重,为报其恩,必于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供养,并应经常书写、读诵本经。一般认为是唐代以前或初唐之时所伪撰者。 ?流通于我国及日本,有关其注释之书甚多,日本文学作品中亦常引用本经经文,故本经堪称为儒教化的佛典之一。 三、地域化: ?地域化的明显特点:南文北质 ?北方重视禅修、造像、明显依附政治(法果的皇帝如来说) ?南方重视义理、建寺、表面疏远政治(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地域差别的形成原因? 四、冲突与融合的加剧 ?1、梁武帝崇佛:504皈依佛教 ?优待僧侣,奖励义学 ?广建佛寺,盛造佛像 ?扶持翻译佛教典籍 ?著书立说 ?制定戒律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介绍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经过重重困难,大孚灵鹫寺建成,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1 ,五台山人文景观代表了中国人民创造性天才在宗教文化信仰领域的杰出成就的显示; 2 ,五台山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显示出其作为中华大地一处重要的承载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巨大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显示了亚洲宗教景观和建筑文化超越时间和人文领域的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及亚洲宗教圣地对于山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巨大成绩; 3 ,五台山宗教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印证了传统宗教与世俗文明正在不断的和谐共融,彰显了在现代人文化文明生活中宗教文明具有人文与景观建设方面的巨大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4 ,五台山显示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东方宗教文明方面是作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人文景观综合性集大成的一个杰出的例证。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母亲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鹿苑传教、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佛化无恼、佛度猎人、驯服醉象、收比丘尼、不蓄金银、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双林灭度、佛光普照、佛教圣迹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时间略探

佛教初传内地的时间略探 弘玄 前言:佛教,始于印度,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对于悉达多,为世人所尊为佛陀。在佛灭后五百至一千年间,佛教传入了中国, 但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说法不一。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将近 的两千年里,几经兴衰,直至作为中国的三大传统文化之一的存在,一直所延续,传 承着。那么,对于佛教的传入中国,说法到底有哪些呢! 对于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说法有很多,因为记载的不同,在历史上也很难进行 确切的考证。在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简史》里将其传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认为 在西汉哀帝以前,二是认为在西汉哀帝时,三是认为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说。虽然, 说法各有不同,难以考据,本文在此也将各种说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作为对读者的参考。 一、西汉哀帝以前佛教传入说 1、根据《列子》卷四《仲尼篇》中孔子所说的话“丘闻西方有圣人云云”。这个所谓的西方是指佛陀而言,那么也就是说,佛教早已在前秦时期便有在中国的出现,并为 孔子所耳闻,当然,同样没有更为具体的依据说明此西方圣人就是特指佛陀。所以, 此说法,不能作为肯定佛教在孔子时期就已有传入的一个证据,也不能作为佛教在先 秦时期就传入中国说的依据。不仅如此,作为引据的《列子》一书在学界上认为其为 伪书,所以不能作为可信的证据。在此,不管怎么说,在此将其引出作为参考。 2、在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一中说,秦始皇四年(前243)沙门释利防等十八个贤人带来佛经,但被秦始皇查经了。在唐朝法琳的《破邪论》卷下也载有同样的说法。日本学者则根据《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禁不得伺,明星出西方“的记载,以”不得“为”浮屠“之异译,以此作为依据,也认为佛教在秦始皇时期就有在中国的出现,我国近代学者马元材在1943年撰文《秦时佛教已流行中国考》同样主张这一说。但,不管如何,因为这一说法不够有具体的依据说明,仍然不能为人所确信。 3、根据北齐佛教收的《魏书,释老志》也有两种关于佛教出现于西汉哀帝以前的说法。一则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讨伐时,得休屠王所供之金人,将其安置于 甘泉宫。对于此霍去病得金像的说法,在《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及《汉书》 卷五十五的《霍去病传》中也有提及,但对于此金人是否就是所特指的佛,却是是所 怀疑,同时也有怀疑此金人乃西域的天神,这也不可而知了,所以此说法,仍然有待 商榷。

汉传佛教的发展

序列号:36 汉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简史 导言: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的。当魏晋南北朝之际,佛教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此时,一部分中国僧人深感佛经有限,他们于是有了西行求法之举。隋唐时期,在帝王们崇信的扶持下,经过广大僧众的长期努力,佛教也随中国封建文化进人鼎盛成熟阶段,期间出现了佛教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在各朝各代得到了帝王们崇敬的扶植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也曾因为曾与道教发生了斗争但因统治扶植道教而被无情地打击。宋代之后,佛教的中国特色愈益明显,经过与儒、道二教的长期斗争与调和,终于出现了三教圆融皆大欢喜的结局。 一、汉代初传入 佛教何时传入内地,在中国佛教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西汉末年传来说,二是汉明求法说。 据《魏书·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经即佛经。但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曾派人到中亚各地传播佛法、而与此同时大月氏人受匈奴之迫不得已徙居中亚阿姆河流域,所以大月氏人得以较早地接触佛教。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开通西域,丝绸之路就成为内地与西域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途;在长期的交流活中,到公元前后佛教断断续续为一部分人所了解是完全可能的,换言之,大月氏王使向中国博士弟子传授佛经是完全可能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内地也是完全可能的。 佛教徒更愿意相信“汉明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据《后汉书》、《牟子理惑论》等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明帝夜梦金人飞于殿前,次日乃向群臣询问。太史傅毅答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莫非就是这种神?于是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等18人出使西域,访求佛道。永平十年,蔡愔等人在西域幸遇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之,共归洛阳。次年,明帝建白马寺供迎叶摩腾和竺法兰居住,相传汉地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他们在寺内译出的。 二、魏晋南北朝快速发展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传播活动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佛典翻译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十四年中,四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 三、隋唐五代繁荣时期 隋朝时期,隋文帝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下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诸州县建立僧、尼寺各一所,据传他所建立的寺院共有3792所,度僧23万人。建造金铜檀香石等佛像16580尊,修治旧像1508940尊,缮写新经132086卷,修治故经3853部。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是李家的天下,本尊崇本土道教,但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崇尚佛教,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性的大乘佛教中心,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僧徒纷纷入唐留学。中国僧人惠灌、鉴真、无言通等赴海外传法,玄奘、义净等一批汉僧西行求法取经,各国佛教交流相当频繁。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南传佛教传承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本文載於香港《內明》第281期1995.8.) 當代的佛教,按照源流和地理分佈來分,可以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大體系。北傳佛教主要流傳著「大乘佛教」或「菩薩乘佛教」,其經典來源於古印度雅語梵文(Sanskrit)語系佛經以及西域文字佛經。北傳佛教按其經典語言體系又可以分為漢語系佛教和藏語系佛教。漢語系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漢族地區和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藏語系佛教又稱「藏傳佛教」、「藏蒙佛教」,俗稱「喇嘛教」,主要流傳于我國的藏、蒙古、羌、土、裕固等民族,以及尼泊爾、不丹、蒙古、哈薩克等國家和地區。 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並且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也即訛稱的「小乘佛教」。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南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傳佛教使用的經典語言屬於巴利語體系,所以也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南傳佛教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我們不能夠更系統一點地去瞭解和南傳佛教同時或者更晚時期盛行過的其他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除外),因為他們大多數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湮滅無聞了,遺留下來的至多是一兩部經典論著,甚至只是片言斷語。然而,南傳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語三藏聖典以及許多重要文獻,而且這些經典是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相當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爭辯的權威性著作。在南傳佛教國家,我們至今依然還能夠看到按照佛陀當年所教導的行為規範一樣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托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庫1僧團,使我們仍然能夠親切地感受到最接近於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時佛教僧伽簡單樸素的修行生活。這種特異的文化現象和歷史現象,的確令我們感慨萬千。 1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見怖畏等義。即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bhikùu音譯爲「比丘」、「苾芻」等,含有破惡、怖魔、乞士等義。其音、義皆與巴利語有所不同。 現在使用「比庫」指稱巴利語傳承的佛世比庫僧衆及南傳上座部比庫僧衆;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北傳僧尼。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 (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 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 禅密]; 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 (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 (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 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 (2)道教:《道藏》; (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 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 (1)佛教: (2)道教:太极八卦图; (3)伊斯兰教:新月; (4)基督教:十字架; 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 (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 (4)密乘佛教时期。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壁画是宗教活动中的重要赕品,是信众虔诚敬佛心理和宗教情感的产物,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南传佛寺壁画现状的,欢迎阅读查看。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赕佛”为中心 的南传佛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佛寺的翻修或新建上。时至今日,西双版纳、德宏一带的佛寺几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或新建。这一过程无疑对佛寺壁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在对诸多南传佛教壁画的考察中,均能看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原有的壁画被涂盖或重画,一些年代较远、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被新的壁画所替代;新的壁画在表现形式、技法 和工艺材料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传统的矿物色颜料逐渐被广告色、油画色、丙烯颜 料所代替。虽然画面新了,色彩鲜亮了,但从艺术品质来看,许多壁画偏于媚俗、水平不高,失去了传统壁画中质朴、稚拙、自然、率真的特色。虽然就装饰美化佛寺、增加宗教场所气氛而言,这样的壁画一样能得到群众的接受和认可,但从文化和民族绘画特质的角度看,失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使人感到可惜。 如同画家高金龙所说:“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傣族佛寺壁画的继续发展逐渐停止。并且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甚至你都来不及为它扼腕叹息。” 一、佛寺壁画保护与发展的尴尬 在面对佛寺壁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文化部门大多是从历史和遗产的视角,希望能多保存一些古旧寺庙和壁画,即便修缮也应注重修旧如旧,尽量保存原有的风貌。但是,作为佛寺使用的主体的僧人和广大信徒,却较少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他们更希望将佛寺修缮一新,或建造更大、更漂亮的佛寺。 事实上,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富裕,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景洪市的曼景兰,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美丽的傣寨,竹楼映衬在大榕树、棕榈树、黑心树、香蕉树及稻田鱼水池中,在外人眼里别有洞天。但城市化进程使其过去的木构杆栏式民居建筑变成了砖混建筑。又如勐海县城周边及勐遮镇、大勐龙镇的诸多村寨中的民居也大都如此,原来灰黑色平板瓦构成的屋顶,皆被红、橙、赭、蓝等色彩鲜艳的筒瓦所替代。过去院子的围墙是篱笆或仙人掌等构成的生态植物墙,现在变成了与内地并无差异的砖砌院墙。橄榄坝傣族村寨,因为被作为西双版纳的重点旅游区,为了供游人参观体验,才保留一些傣族的竹楼。

宋明理学与佛教

宋代理学家与佛教关系略讲 潘敢(MG1001013)[摘要]佛教自隋唐盛极一时以来,经“会昌法难”、五代战乱,佛教急转直下,它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宋初,统治者采取了保护佛教的措施,佛教开始逐渐复兴,但是随着儒学家“道统”意识的重新确立,在思想上对佛教教义予以批判,在政治上进行打击,至南宋初,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但是,宋代理学的兴盛在很大一部分上也是受到了佛道两家的影响,明道「出入于佛老者十数年,返诸六经而后得之」,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宋理学家受佛老的影响深刻。 关键词:佛教理学禅宗 一、简述佛教在隋唐后的发展状况 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思想得到了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且形成了对其他思想派别的排斥以吸收过程。东汉以来对于佛教,各代儒学者们对于他的态度是纷繁复杂的。六朝佛教学派成立与发展,隋唐佛教宗派更是如日中天,事实上,面对世俗政权的压力下,佛教始终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为了与中土的传统保持文化一致性,佛教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教义乃至思维模式。《大乘起信论》撰著以后,佛教涅槃佛性学说成为了儒道共同接受的思维理论,借助于《大乘起信论》的体用相即和本觉心性原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禅宗思想风靡天下,成为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迹。①唐代儒家学者刘禹锡目睹禅宗的兴盛,不禁慨叹曰:“儒以中道御群生,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寝息。”(《刘禹锡集》卷四)然而,面对佛家的强势,儒家站在其本位的立场上对其进行了无情打击。韩愈在其《原道》中甚至提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口号,试图以行政强制手段彻底废除佛教,可见,当时佛教对于儒家正统思想的威胁程度。宋以降,欧阳修、李觏提出“修其本而胜之”,“佛所以为吾患者,乘其缺废之时而来,此其受患之本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王道不明而仁义废,则夷狄之患至矣”(《本论》)。继而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人进一步主张,通过“修”儒家学术之本,即从传统儒学中发展出儒家哲学体系,以彻底解决佛、道两家对儒学的威胁。宋明儒学者也并不是要求彻底地将佛学消灭之,以挺立儒家的思想学说。而是,第一、允许佛教存活但在空间上必须给予限制;第二、接续佛教基本精神、基本内容,但是有所删改、有所发挥、有所充实;第三、继续推动佛教的中国式、儒学式、人间化转变;第四、开掘出佛教中的入世、治世观念,以丰富佛教思想内涵和回应社会对佛教只注重出世的质疑;②在宋儒眼中确实佛教义理难以合乎众儒士之担当精神要旨“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同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近思录》) 二、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批评与实质 宋明理学家普遍以传承儒家正统自诩,以反佛或排佛、批判佛老相标榜,但又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或者直接与寺院僧侣交友往来。 首先、理学家站在儒家正统的立场上,认为佛教有悖于伦理道德、纲常名教。比如二程认为,“释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二)意思是说,佛教空谈心性而不不论治国平天下,这是 ①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2页 ②李承贵:《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586页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种珍品。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恶从善、去染成净、护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的态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间法”。它的关于“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圣的思想,认为只要通过戒、定、慧三学(同时也是三个阶段)的修习,便可证菩提、入涅磐,亦即所谓成佛。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点是清净、虚寂。为了便于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僧人往往希望远离尘世之名利场,寻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而自然界中之山,得阳光雨露的化育,受风霜寒热之洗礼,尤具天地之灵气。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自然之风采,天造的神韵,难以状貌。净、静、虚、空在僧人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于是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与奇特的自然融于一体的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选择名山修习是一个方面,而他们一旦住山,便从此成为此山的义务护林员、育林员,而且将文化引进山林,形成人文景观,从而扩大、升华了这座名山的内涵,则是另外一个方面。寺于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扬其名,纯自然之名山变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美之

名山。当中国化的禅宗创立之后,这一趋势和作用尤其变得明显。 中国的佛教名山不止千百,其中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这四大名山声名及影响为最。 五台山,清凉圣境 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部,其大部分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属太行山一个支脉,为东北至西南走向。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其中北台叶斗峰,海拔高达3058米,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座台顶虽峻极云表,峰顶却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又因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广清凉传》卷上),亦称为“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五台山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胜地。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汉地,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便逐渐弘传至这一地区。从此,五台山佛教历经沦桑,弘传不绝。寺庙林立,香火兴盛,名僧济济,宗派繁多。五台山成为海内外信众虔心巡礼朝拜的佛国圣地,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张勇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张勇,笔名笮人,宾川县人,1954年生,管理学硕士、文史学者、书法名家、宗教学专家,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云南文史编委会主任、云南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多年宗教事务管理文史研究,主编有《翰墨精华》、《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先生之风》,著有《云南史话》、《云南宗教信徒群体行为与管理研究》,云南文史论坛名主持人、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嘉宾,曾荣获云南省社科研究优秀管理者。 前言 宗教知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知识结构里面,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对宗教知识、对宗教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好处的。再加上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宗教种类最齐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民间信仰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云南的宗教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的厚重。 那么我们闲话少讲,书归正传。要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传佛教文化。在我们国家,南传佛教仅仅是我们云南一省独有,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特产。 ,宗教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知识结构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并且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在这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省独有~

那么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南专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是什么,听一听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及其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 (一)四圣谛 那么佛教的教义它有哪些呢,它有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也叫四圣谛。 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二)五蕴 有五蕴,蕴就是蕴藏的蕴,我们说哪里哪里矿藏的蕴藏量很丰富,一个草头,一个绕丝,然后一个温度的温的右边,蕴,五蕴。五蕴是指什么意思呢,蕴,它的意思就是积聚或者是类别的意思。所谓五蕴就是五个字,就色、受、想、行、识,色是颜色的色,受就是感受的受,想就是思想的想,行就是行动的行,识就是认识的识。概括起来讲,五蕴指的就是一切身心之苦。身心之苦,这是佛教的教义的第二点。第一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第二是五蕴。 (三)缘起说 第三就是佛教的基础理论,叫做什么,叫做缘起说。缘是缘分的缘,起是起来的起,说就是说话的说,缘起说。那么佛教就认为“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故彼生”,彼此,也就是我们说的叫做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此和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