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克拉玛依风城油砂露头辫状河沉积相分析

克拉玛依风城油砂露头辫状河沉积相分析

克拉玛依风城油砂露头辫状河沉积相分析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及实例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及实例 摘要:储层构型研究是推进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方法,目前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主要侧重于露头和现代沉积,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比较成熟。本文着重介绍了储层构型研究的方法并将河流相作为实例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分析。最后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关键词:储层构型;河流相;构型单元分析;适用性 前言 储层构型亦称为储层建筑结构,是指不同级次储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1]。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实质上是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最终用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2]。储层构型方法是著名河流沉积学家Miall于1985年首先运用于河流相构型研究。 过去沉积模式是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沉积模式是依据一维(钻井剖面)和二维(地震剖面或露头剖面)研究建立的。有时也是仅依据二维研究结果,拟想勾画出块状图表示沉积相和沉积环境三维的空间展布。实践证明,许多沉积环境相当复杂。用二维是不可能反映它的特征和复杂性,或者说不能全面地反映它们的特征,特别是空间的几何形态。三维构型的提出可以解决一维、二维难以解决的问题。 储层的不均匀性是当今储层地质学中最大的难题。构型研究方法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国外不少学者已采用构型研究方法对不同沉积体储层进行了构型研究,较详细地划分出不均一体。这些构型研究的结果,对于各地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都起着指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构型研究方法是推进当今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方法。 1 储层构型单元分析 构型单元分析就是结合古水流数据对露头横剖面进行岩石相、界面和构型单元的划分,以揭示沉积体系的三维展布,恢复沉积体系的演化史。其中,界面和构型单元的划分是关键所在。构型单元分析的步骤如下[3]:①对露头照像,建立剖面的镶嵌照片,并记录剖面的尺度和方向:②划分岩石相;③进行古水流测量,并记录其在剖面上的位置;④划分界面;⑤结合岩相和古水流数据划分构型单元; ⑤对露头剖面进行解释,恢复其沉积史;⑦综合岩石相、构型单元和古水流数据,推导该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⑧测量每个级别上的沉积单元的尺度和几何形态,并记录储层的非均质性。 在进行构型单元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界面和构型单元的解

古辫状河心滩坝内部构型表征与建模_以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为例_牛博(石油学报2014)

第36卷 第1期2014年1月 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V ol.36Jan.  No.12 014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二期)”(2011ZX05010- 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开发科技课题“储层精细结构表征技术与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2014B- 1111)资助。第一作者:牛 博,男,1988年6月生,2 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与精细油藏描述研究。Email:niubo2012@foxmail.com 通信作者:高兴军,男,1972年7月生,1 993年获大庆石油学院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含水油田储层精细结构表征、水流优势通道描述以及剩余油综合评价技术研究。Email:gaoxingj un@petrochina.com.cn文章编号:0253-2697(2015)01-0089-12 DOI:10.7623/sy xb201501011古辫状河心滩坝内部构型表征与建模 ———以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为例 牛 博1,2  高兴军1 赵应成1 宋保全3 张丹锋1 邓晓娟1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 00083;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研究区位于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内,为中国目前井网密度最大的区域,井网密度可达280口/km2 。以该地区P1-3小层辫状 河砂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工区内丰富的井资料,通过对辫状河心滩坝砂体中落淤层进行单井识别和构型界面井间对比预测,对该地区地下辫状河储层砂体及其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完善了辫状河砂体构型6级层次划分方案,总结出辫状河砂体具有以“心滩坝顺流平缓前积、垂向多期增生体加积”为特点的构型沉积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辫状河储层中夹层(主要是落淤层)的产状和平面几何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落淤层地质知识库。最终建立了研究区内基于三级构型界面的三维地质模型,为全区辫状河储层砂体解剖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辫状河;构型模式;落淤层;地质知识库;构型建模;密井网;大庆油田中图分类号:TE122.14 文献标识码:A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channel bar in paleo-braided river:a case study  of dense well pattern area of Sazhong in Daqing oilfieldNiu Bo1, 2 Gao Xingjun1 Zhao Yingcheng1 Song Baoquan3 Zhang Danfeng1 Deng  Xiaojuan1 (1.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Beijing1 00083,China;2.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3.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Heilongjiang Daqing163712,China)Abstract: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Sazhong development zone of Daqing oilfield,with the maximum well density  of 280 wells/km2  onaverage in China.Taking the P1-3 thin sand layer of braided river in this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underg round reservoir sandbodies and their internal architectures are finely explored through identification of the falling-silt seams in single well and p rediction anal-ysis of architecture interface using well-to-well correlation method based on abundant actual well data.Further,the 6-level architecture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sand bodies is improved herein;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sand bodies have a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modelfeatured by gentle down-flow progradation and multi-stage vertical accretion.On this basis,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conducted on geomet-ric parameters and occurrence of the interlayers(agreat majority of falling-silt seams)in braided river reservoirs,and thus a geolog icalknowledge database about falling-silt seams is built.Finally,a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based on3-level architecture interfaceis set up and provides reliable evidences for exploring  reservoir sand bodies of braided river in the whole area.Key  words:braided river;architecture pattern;falling-silt seams;geological knowledge database;architecture modeling;dense wellpattern;Daqing  oilfield引用:牛博,高兴军,赵应成,宋保全,张丹锋,邓晓娟.古辫状河心滩坝内部构型表征与建模———以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为例[J].石油学报,2015,36(1):89-100. Cite:Niu Bo,Gao Xingjun,Zhao Yingcheng,Song Baoquan,Zhang Danfeng,Deng Xiaoj uan.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channel bar in paleo-braided river:a case study of dense well pattern area of Sazhong in Daqing  oilfield[J].Acta PetroleiSinica,2015,36(1):89-1 00. 大庆油田经过几十年的注水开发, 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高含水后期, 储层内部隔夹层已经成为影响流体运动及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 1,2] ,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是实现储层内部夹层预测的

三角洲类型及沉积特征

三角洲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总结 【摘要】三角洲类型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具体的沉积特征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在结合教材和其他文章的基础下一定系统性的分别总结了三角洲类型和三角洲的具体沉积特征及对比。列出了三角洲的几种典型分类并从两个方向总结了几种典型三角洲分类中具体的沉积特征。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沉积特征 三角洲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结果,巴雷尔(1912)的现代三角洲定义中提出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由于河流和海洋(湖泊)作用强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粗细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作用的自然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三角洲的分类方案也各不相同。 一. 三角洲的类型 1.建设性与破坏性三角洲 斯考特和费希尔等(1969)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类型,提出了上述概念。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河流作用的控制,海洋作用很次要。支流河水不断地把沉积物带入海中,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三角洲平原随之向前扩展。破坏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海洋作用控制,沉积物注入量相对于蓄水体能力来说比较适中,因而河流在携带入海的沉积物同时又被海水作用所改造,于是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控制了沙体分布的几何形态。 2.河控,浪控及潮控三角洲 盖洛韦(1976)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关系,提出了三角洲的三段元分类。这三个段元分别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River-dominated delta):以河流作用为主,长形,分支流河道、河口坝与沼泽较发育,如密西西比(Mississippi delta of U S A )三角洲。浪控三角洲(Wave-dominated delta):尖形与弓形沙脊取代了河控三角洲的分之流河道,沙滩、沙丘和泻湖较发育,如圣弗郎西斯三角洲(San Francisco delta of Brazil)。潮控三角洲(Tide-dominated delta):以发育与岸线垂直的线状沙脊为特征,受潮汐作用影响的分支流河道和泽较发育,如Makaham delta of Indonesia.其中前者属建设性三角洲,后两者属破坏性三角洲。如图一。

测井曲线与沉积相的关系

①钟型: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呈钟状。曲线从下往上幅度突然变高,然后逐渐下降,慢慢恢复到泥岩基线,它反映出沉积环境从低能突然变为高能,之后又从高能缓慢恢复到低能的情况。岩性具正粒序结构,底部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关系,一般对应于底冲刷,顶部与泥岩渐变接触,反映了逐渐减弱的水动力特征,是由中—粗粒砂岩至中—细砂岩组成的、由粗变细的曲流河边滩或辫状河心滩砂体上部的沉积特征。如由多个冲刷面、叠置的边滩或心滩与薄泥岩夹层组合在一起,因每个叠置砂体的粒级及含泥量的韵律性变化,可使钟形曲线多次叠加而呈宏观的圣诞树形; ②光滑箱型: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呈箱状,它反映沉积过程中物源丰富和水动力条件较强。砂岩层顶、底均为突变接触。根据箱型曲线是否齿化,可进一步分为光滑箱型和锯齿状箱型两种曲线形态。光滑箱型自然伽马曲线光滑或微齿化,内部结构较均匀,岩性较单一,无粉砂或泥岩夹层,曲线底部呈突变关系,顶部突变或略显正韵律变化特征,反映物源充足、强而稳定的水动力特征,在本区多是由含砾粗砂岩和中—粗粒砂岩组成的具有多韵律叠置的辫状河心滩沉积特征; ③锯齿状箱型:与上面的光滑箱型非常相似,自然伽马曲线齿化,岩性组合通常是有多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组成,内部结构不均匀,可能发育有多个泥岩夹层,反映了水动力条件强但不稳定、强弱平凡交替的特征,在本区指示了由中—粗粒砂岩或中—细粒砂岩组成的多韵律叠置辫状河心滩和河道充填沉积特征; ④漏斗型: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呈漏斗状,反映沉积环境的能量从弱到强,然后突然变弱的变化特征。岩性主要为反韵律的薄层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对应砂体厚度小(2m左右),砂体顶部与泥岩突变接触,底部与泥岩渐变接触,砂岩主要发育于上部,反映突发性的洪水流溢岸沉积,如决口扇和决口河道,多个决口扇的连续发育可形成叠置漏斗型曲线。 ⑤指型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呈指状,曲线幅度高,表明物源少而沉积环境能量强。岩性一般为细—中砂岩,厚度一般小于2m,与上下泥岩突变接触,是决口扇和决口河道的典型曲线特征。 ⑥锯齿型曲线:为锯齿状起伏的高伽玛值曲线,反映大套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其齿形为碳质、砂质以及钙质成分的反映,一般为河漫亚相泛滥平原沉积;

三角洲沉积储层构型研究进展

三角洲沉积储层构型研究进展 读书报告 报告编写人:蒋民心(1002040135) 年级:2010级 课程:油气储层研究进展 任课教师:赵晓明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3月24号

三角洲沉积储层构型研究进展 蒋民心(1002040135)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500 摘要:本文从储层构型概念出发,大致概括了国内学者对三角洲沉积领域的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针对油田三角洲储层精细表征及剩余油挖潜,以河控三角洲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以及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段三角洲储层为例,利用地震、测井、地质等资料,研究三角洲储层沉积旋回、层次界面等不同层次构型要素,界定和划分构型单元,建立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式,分析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发育是单一河口坝边界识别的重要标志;构型单元韵律变化是造成剩余油局部富集的重要因素,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上部剩余油相对集中,反韵律河口坝砂体下部剩余油富集。在此基础上了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储层构型研究所遇到问题,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分析了储层构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层构型;河流相;储层非均质;剩余油分布;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段;三角洲相;构型单元 1.储层构型概念的提出 储层构型是指沉积砂体内部由各级次沉积界面所限定的砂质单元和不连续“薄夹层”的几何形态、规模大小、相互排列方式与接触关系等结构特征[1]。其概念在储层沉积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 年代。1977 年Allen,J.R.L.在第一届国际河流沉积学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储层构型的概念,用以描述河流层序中河道和溢岸沉积的几何形态及内部组合。1985 年,Miall,A.D.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河流相的储层构型分析法[3],全面介绍了该方法中的界面等级、岩相类型、结构单元等概念,这代表了储层构型分析法的诞生。之后Maill,A.D.对该方法进行了完善,并最终将河流相划分为6 级界面、20 种岩相类型、9 种结构单元。1989 年,第74 届AAPG 年会将这套理论列为当今油气勘探领域三大进展之一。 2.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在Miall,A.D.提出后,立即引起国外许多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对储层构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自从柯保嘉[4]首先将储层构型分析法介绍到国内学术界以来,众多国内学者在储层构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构型研究的资料基础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100020550(2004)0120087208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 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① 王家豪姚光庆赵彦超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 430074) 摘 要 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和沉积学响应相结合,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成因地层单元,较详细地分析了坳陷盆地、断陷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可容纳空间的不同发育特点、河流作用方式的变化、以及储层宏观分布特征,讨论了物源供给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和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说明了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厚层叠置砂体底部冲刷面和下切谷、辫状分流河道曲流化特征、滨岸沙坝-滨岸沼泽相沉积;阐述了厚层稳定煤层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理论依据;剩余陆上可容纳空间的概念合理地解释了储层砂体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原因。 关键词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短期基准面旋回 储层 曲流化 稳定厚煤层第一作者简介 王家豪 男 1968年出生 讲师 在读博士 沉积学 油气储层地质学 中图分类号 P53912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目前,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在我 国齐步发展,两者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都体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典层序地层学论述了可容纳空间由海平面变化与基底构造沉降叠合而成的发育机理,较详细地分析了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气候等 四大控制因素[1]。高分辨层序地层学进一步提高了地层对比的精细程度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并逐步延 伸到储层宏观展布特点和物性评价方面,总结出了可容纳空间原理、相分异原理、体积分配原理等系列理论[2]。因此,以两者都强调的可容纳空间概念为纽带,充分结合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控制因素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层序内部沉积学响应原理,就形成了分析不同控制因素下储层分布特征的完整思路。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在我国并不少见,在坳陷盆地和断陷盆地(如焉耆盆地)都有发育,特别是一些大型坳陷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分布面积达几千~几万km 2,如鄂尔多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也是一种较独特的沉积类型,一方面需要有平缓的浅水沉积背景;一方面又需要高隆的物源区以提供丰富的物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以三角洲平原相极其发育、而前缘相薄、零星分布为特征[3],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河道边缘的决口水道、溢岸、决口扇、泛滥平原相等微相类型。结合鄂尔多斯盆 地塔巴庙地区和焉耆盆地宝浪油田的沉积储层特点,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地层含砂率高,储层厚度大, 主要为辫状分流河道相砂体,属粗粒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的精细对比、隔夹层分布规律的认识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储层密集,又不发育浅、深湖相沉积,可靠的对比标志缺乏,高分辨层序识别困难,两个地区都采用了把厚层煤层作为对比标志,但其理论依 据不足,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4]。 经典层序地层学指出:“在Ⅰ型层序中,河流沉积在低水位和海进早期,以线形下切河谷方式产出,在高 水位沉积时期,以更广泛的泛滥平原沉积方式” 产出[1]。邓宏文在阐述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相分异原理 中也指出 “高可容纳空间与低可容纳空间形成的河道砂体,其几何形态(宽厚比)、 侧向连续性、相互截切程度、底形类型与保存程度、底部滞留沉积物厚度与类型 均有明显差异”[2] 。因此,河流的作用方式及其储层分布特点蕴含着层序识别的信息。河流是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主要营建力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的沉积相和储层砂体类型都较单一,是进行河流作用方 式、 储层砂体展布和控制因素分析的理想场所,也是借此进行高分辨层序分析的有利条件。2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河流作用 方式及储层分布特征分析 短期基准面旋回与油田的小层划分的精细程度大   第22卷 第1期2004年3月沉积学报 ACTA SEDIMEN TOLO GICA SIN ICA Vol 122 No 11 Mar 12004   ①收稿日期:2003203228 收修改稿日期:2003206209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第3〇卷第1期中国海上油气Vol. 30 No. 1 2018 年 2 月 C H I N A O F F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Feb. 2018 文章编号:1673-1506(2018)01-0099-11 D O I:10. 11935/j. issn. 1673-1506. 2018. 01. 012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岳大力1胡光义3李伟1范廷恩3胡嘉靖1乔慧丽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2249; 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2249; 3.海洋石油髙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8; 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8) 岳大力,胡光义,李伟,等.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6油田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8,⑴:99-109. Y U E Dali,H U Guangyi,LI W e i,et a l.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 case study of QIID32-6 oilfield[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18,30(1) :99-109. 摘要以曲流河定量构型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正演、分频地震属性分析与分频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在海 上大丼距条件下,对渤海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层进行了多级次精细构型解剖。首先,提出了 先优选地震数据频段,再优选地震属性的分频属性优选方法,精细刻画了复合曲流带的分布;次,采用“井震结合”“规模控制”“动态验证”的方法,在复合曲流带内部识别了单一曲流带和单一点坝。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河道边界砂体叠合方式均表现为在叠合部位振幅减弱的特征,正演响应规律为应用波形预测井间砂 体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分频地震属性优选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了复 合曲流带预测精度;在研究区目的层地震数据中心频率55H z的情况下,采用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分频反 演和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在大丼距条件下精确刻画了单一曲流带及内部点坝分布,在研究区识别出了 5个单 一曲流带与1个保存完整的点坝,将对秦皇岛32-6油田下一步高效开发与剩余油挖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 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相似沉积特征和资料基础的油田构型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震正演;震属性;分频反演;流带;坝;皇岛32-6油田 中图分类号:T E11文献标识码:A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 ata:a case study of QHD32-6 oilfield Y U E D a l i1'2H U G u a n g y i3,4L I W e i1,2F A N T i n g e n3,4H U J i a j i n g'2Q I A O H u i l i1'2 (1. C ollege o f G eosciences,C hina U niv ersity o f P e tro le u m,102249, 2. o f P etro leu m Resources a n d P ro s p e c tin g,B e ijin g12249,C hina; 3. S tate K ey L ab o ra to ry o f O ffs h o re O il E x p lo ita tio n,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4. C N O O C R esearch In stitu te Co. ,L t d.,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 Abstract:M i n g h u a z h e n F o r m a t i o n in QHD32-6 oilfield is m e a n d e r i n g fluvial reservoir. W i t h t he g u i d a n c e of m e a n-dering fluvial quantitati-ve architecture m o d e l,t 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is characterized finely b y c o m b i n i n g f o r w a r d seismic m o d e l i n g,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seismic attributes analysis a n d 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inversion u n d e r the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sparse well data. Firstly? thi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n effecti-ve m e t h o d of seismic attritjutes opti-m i z ation that optimizes the f r e q u e n c y in a d v a n c e of seismic attritjutes,a n d the distribution of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belt w a s depicted accurately w i t h th e o p t i m i z e d seismic attributes. S e c o n d l y,a p p l y i n g the m e t h o d s of well logs a n d seismic data c o m b i n a t i o n,architecture scale controlling, p r o d u c t i o n verification, m o s t single point bars a n d single m e a n d e r belts w e r e recognized finely in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i n g belt. T h e result s h o w s:?T h e positon at b o u n d a-ries of three t y pes of s t a c k e d c h a n n e l s is characterized b y the decrease of amplitude. T h e r e s ponse patterns of seis-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开发地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ZX0502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 号:40902035)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编号:20090007120003) ”部分研究成果。 第-作者筒介:岳大力,男,博士,中国石油大学⑴京)副教授,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1 号(⑴编:102249)。E-mail: yuedali@cup. edu. cn。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滕彬彬,武爱俊,邓文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东营 257061) 摘 要:本文概括论述了20多年来储层构型分析法的重大研究进展:从对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逐渐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从简单的露头剖面测量到多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对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逐渐应用到其它冲积沉积体系中去,但目前仍以河流沉积研究为主,以曲流河点砂坝研究最多。最后,本文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层构型分析法;储层非均质性;河流相;地下储层 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实质上是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最终用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自M iall于1985年正式提出储层构型分析方法至今的20多年时间里,储层构型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们掀起了储层构型分析的热潮,他们纷纷投入到对野外露头沉积和地下储层的储层构型分析研究中去,并将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从而使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 1 储层构型分析法的提出 1977年,Allen在第一届国际河流沉积学会议(卡尔加里)明确提出了fluv ial architectur e的概念,将其描述为河流层序中河道和溢岸沉积的几何形态及内部组合。198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教授A.D.M iall[1]吸纳Allen思想之精髓,提出了应用于河流沉积相分析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architectural elem ent analy sis),主要研究内容为岩相类型划分、沉积界面划分和构型单元描述。其核心思想是,地层由代表沉积间隔的界面和连续沉积的沉积单元构成,界面和沉积单元由于跨越了不同的时间尺度而组成了一个等级体系,其中不同等级的界面限定了不同的沉积单元,而由三级到五级界面限定的基本沉积单元即是构型单元,具有各自不同的岩石相组合、外部几何形态、展布方向和垂向剖面。Miall最初在对河流相沉积研究时划分出6级沉积界面[1],后来又将界面等级体系扩大到冲积体系中的8级界面,并归纳总结出20种岩石相类型和9种基本构型单元[2-4]。随着M iall对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该方法逐渐被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们所接受和认可,他们纷纷掀起了储层构型分析研究的热潮,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 2.1 从对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 最早的储层构型分析源自对河流相沉积的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研究[1-6]。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他们根据M iall所提出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思路,从岩相类型划分、沉积界面划分和构型单元特征三个方面开展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并根据各自研究地区的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排列沉积界面序列和定义构型单元类型[7],建立起了高精度的储层建筑结构模型[8-11],加深了人们对河流相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形态的感性认识。 然而进行储层构型分析,建立储层建筑结构模型的最终目的在于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因此人们在通过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建立的高精度储层建筑结构模型基础之上,根据M iall所提出的储层构型分析研究思路,充分利用一切能够获取地下有用信息的资料对地下储层进行构型分析[12,13]。通过对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识别出各种岩相类型[12]。1990年,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上明确指出,研究沉积界面体系(界面层次或界面等级)是搞清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关键[14]。然而地下储层沉积界面的 111  2009年第17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收稿日期:2009-05-04 作者简介:滕彬彬(1983-),女,200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

沉积相及划分

相类型亚相微相岩性组合测井曲线、地震相冲 积扇旱扇、湿扇 扇根块状混杂砾岩~叠瓦状砾岩 电位、GR呈箱状、钟状扇中砂岩~含砾砂岩 扇缘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煤电位、GR在箱状、钟状背景 河流相曲流河 河床亚相 河床滞留砾石为主,砂、粉砂 “泥包砂”正韵律,地震属性显 示曲流河 边滩砂岩(低成熟),正韵律 堤岸亚相 天然堤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决口扇细砂岩、粉砂岩 河漫亚相 (泛滥盆地) 河漫滩粉砂岩、粘土 河漫湖泊粘土为主,粉砂 河漫沼泽粘土、泥炭 牛轭湖 辫状河 河床滞留砂砾岩 “砂包泥”正韵律,泛滥平原不 发育 心滩、河道砂岩 泛滥平原粉砂岩、泥岩互层 湖泊相断陷型、坳陷型、前 陆型 湖成三角洲 滨湖砾、砂、泥、泥炭电位、GR齿状 浅湖粘土、粉砂 电位、GR平直半深湖粘土(富有机质) 深湖泥岩、页岩、泥灰岩、油页岩

湖湾泥页岩、粉砂质泥页岩,夹薄层云岩电位、GR平直少量齿 三角洲相河控(辫状河)三角 洲 三角洲平原 分支(辫状)砂岩 退积型三角洲为正韵律,电 位、GR呈钟状;进积型三角 洲为反韵律,电位、GR呈漏 斗、反钟形,地震相为叠瓦状 前积构造 陆上天然堤细、粉砂岩,泥岩 决口扇细、粉砂岩 沼泽粘土、泥炭、褐煤夹粉砂 淡水湖泊暗色有机粘土夹砂岩透镜体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支河道砂、粉砂 水下天然堤极细粒砂和粉砂 支流间湾粘土,含少量粉砂、细砂 分支河口砂坝分选好的细砂、粉砂 远砂坝粉砂,少量粘土、细砂 前缘席状砂分选好的细砂、粉砂(仅见于退积型三角洲) 前三角洲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电位、GR平直 扇三角洲(分旱扇、 湿扇,属灾变性沉 积) 扇三角洲平原 泥石流厚层~块状砾岩,砾石磨园低、分选差、基质高60% 电位、GR韵律与上同,地震 相杂乱 河道充填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成熟度低,正韵律 漫滩薄层状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 扇三角洲前缘 碎屑流类似泥石流,由分选差的砾石、不等粒砂、泥岩组成 水下分流河道含砾中、粗粒砂岩 支流间湾灰色细砂、粉砂夹灰绿泥岩 河口砂坝分选好的细砂~中砂 远砂坝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 前扇三角洲灰绿色、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页岩、油页岩电位、GR平直

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_贾开富

第31卷第4期2011年12月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Vol.31No.4Dec.2011 文章编号:1009- 3850(2011)04-0064-06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 贾开富,戴俊生,刘海磊,王 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收稿日期:2011-03-24;改回日期:2011-04-07作者简介:贾开富(198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读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区构造解析 摘要:本文应用建筑结构分析法研究塔河油田一区三叠系下油组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根据取心井岩心观察识别出12种岩相类型;通过连井剖面对比和测井曲线识别,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定义了7级界面;在岩相识别和界面划分的基础上划分出7种结构要素:河道滞留沉积(CHL )、 河道充填(CH )、纵向砂坝(LB )、横向砂坝(TB )、落淤层(FS )、越岸细粒沉积(OF )和洪泛平原细粒(FF );建立了砂体建筑结构平面组合模式:平面以河道充填(CH )和砂坝(CB )为主。关 键 词:建筑结构分析;岩相;层次界面;结构要素;组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TE122.2+ 4 文献标识码:A 198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A.D.Miall 教授提出了建筑结构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岩石相组合、 划分层次界面,研究结构要素来研究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相组成及其规模,进而描述河道储层砂体的非均质性,建立储层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1] 。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方法现已成为认识 河流相各种储层内部非均质性的有效途径。国内也有学者开展了油田地下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李阳等把结构单元分析法应用于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 陶组上段(岩心)研究,分析了其5-1+2砂层组河流沉积的结构单元 [2] ;李双应等以结构单元分析为基 础,结合岩石粒度分析、河流形态特征等因素,研究 了孤岛油田馆上段5-1+2砂层组的河流沉积模式 [3] ;渠芳等建立了孤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精 细的单一成因砂体级别的储层剖面及平面构型,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4] ;冯建伟等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砂层组辫状河沉积体为 例, 建立了结构要素定量模糊识别模型,并编成软件,对研究区进行了实际资料处理,最后建立了储层建筑结构展布模型 [5] ;黄文科等研究了胜坨油田 沙二段34小层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建立了34小层砂 体的内部建筑结构模型[6]。此外,马厂油田[7-8] ;河南 双河油田[9];大庆油田[10-15] ;苏北的范庄油田[16],大港 的羊三木油田 [17] 、孔店油田[18] 等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方法的提出是为了满 足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储层横向精细预测的需要。塔河油田一区目前尚没有该方法的应用,本文以建筑结构分析法为指导,对工区内三叠系下油组储层作了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分析,为砂体横向精细划分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1区域地质概况 塔河油田一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在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轮台县城以南约54km 处,东距沙漠公路1km 左右(图1)。其位于沙雅隆起中段南翼的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桑塔木构造上,东邻达里亚背斜构造, 西接艾协克背斜构造,南邻满加尔坳陷,北与阿克库勒断块潜山背斜构造带相连。 塔河油田一区构造是艾协克南-桑塔木盐边构 造带上的一个局部构造,下油组顶部构造形态为典型的低幅牵引背斜,长轴方向SW-NE 向,与断层的延伸方向一致。背斜南翼稍陡,并被南北两组断层

沉积相考试重点-(2)教学提纲

沉积相考试重点-(2)

对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的沉积特征。 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在沉积特征上的不同之处如下: (1)岩石类型:淡化澙湖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为主,粗碎屑岩极少见。可见方解石、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沉积矿物。当澙湖底出现还原环境时,可形成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岩石呈暗色或黑色,澙湖若为碳酸盐沉积时,则以泥晶、微晶石灰岩及白云岩、含泥石灰岩为主。 咸化澙湖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并可夹有盐渍化和石膏化的砂质粘土岩,几乎无粗碎屑岩沉积,可出现石膏,盐岩夹层。若为清水沉积时,则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并夹石膏及盐岩层,可出现天青石、硬石膏、黄铁矿等自生矿物。 (2)沉积构造:淡化澙湖中,交错层理一般不发育,若有波浪作用,可发育缓波状层理,水平波状层理,及对称或不对称波痕。虫孔少见,偶见干裂。咸化澙湖中一般多出现水平层理及塑性变形层理,斜层理不发育,盐类沉积中可见周期性溶解作用所引起的“冲刷面”,可见盐类假晶及泥裂。 (3)生物化石:淡化澙湖中为适应淡化水体的广盐性生物如腹足类,瓣鳃类,苔藓类,藻类等数量大为增多,正常海相生物常发生畸变,如出现个体变小,壳体变薄,具特殊纹分布等反常现象,当澙湖底部有H2S存在时,则可使生物群绝迹。咸化澙湖中以广盐性生物最发育,如腹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正常盐度的生物则全部绝迹,当盐度增高至一定限度时(一般不超过5~ 5.5%),大生物即行灭绝。 简述不同类型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①平直河流:弯度指数小于1.5,河床坡陡水流急,多出现于一条河流的上游。

②辫状河:弯度指数小于1.5河道宽、水浅、坡陡、流急,心滩是辫状河最重要的沉积类型,心滩出现使河道频繁分叉合并,故形态呈辫状,多出现于中上游。 ③曲流河: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窄、水深、坡缓、流速小,点坝是曲流河最具特征的沉积类型。多出现于中下游。 ④网状河:由多条弯曲多变的河道联结似网状而故名。弯度指数大于1.5,冲积岛(湿地)发育,常占60~90%,为网状河最重要的地貌特征,常出现于下游。 简述湖泊环境的一般特点。 答:(1)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波浪和岸流作用,缺乏潮汐作用。波基面常常不超过20米。常有众多的河流注入。 (2)物理化学条件:①湖泊对大气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湖水出现温度分层现象。②湖水含盐度变化大,可由小于1%至大于25%。因有不同源区的河流注入,湖水化学成分变化大。③稳定同位素,稀有元素等与海洋差别较大,如18O/16O 13C/12C低于海相,海相碳氢化合物的 34S/32S较为稳定,湖泊中变化大。B、Li、F、Sr在淡水湖泊中较海洋中少,Sr/Ba常<1。(3)生物学特征:常发育良好的淡水生物群,如淡水的腹足类、瓣鳃类等底栖生物,介形虫、叶肢介、鱼类等浮游和游泳生物,还常发育有轮藻、蓝藻等低等植物等。 简述湖泊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湖泊相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①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砂岩、粉砂岩为主.砾岩少见,仅分布于滨湖地区。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但一般比河流相略高。由岸向湖心,粘土岩比例增加。粘土岩中含丰富的有机质,是良好的生油岩系。 ②沉积构造类型多样,粘土岩中多发育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砂岩中发育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同时可见对称及不对称波痕、泥裂、雨痕及生物搅混构造。 ③生物化石丰富,常见介形虫、叶肢介、瓣腮类、腹足类动物化石及高等和低等植物化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