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张荣荣周口师范学院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张荣荣周口师范学院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张荣荣周口师范学院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张荣荣周口师范学院

题目: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姓名:张荣荣

学号:201101010140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1级4班

指导教师:唐旭东

2015年5月10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

作者单位:文学院

作者签名:(学号:201101010140)

2015 年 5 月10 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2)

一、诗歌内容之异同 (2)

二、诗歌主题之异同 (4)

三、诗歌表现手法之异同 (5)

四、诗歌异同的原因 (7)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2)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之比较

摘要: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在内容、主题、表现手法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异。在内容方面,二者都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纯朴的民风民情、快乐的郊游生活,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写到了躬耕生活,苏轼无所涉及。苏内容的独特性在于写到了师法渊明的想法。在诗歌主题方面,二者都以描写自然的恬美静穆、表达怡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歌颂以及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为主题,不同之处在于苏轼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推崇景仰之情。在诗歌表现手法方面,二者都运用了赋、对偶、比喻等手法来表情达意,而叠字的使用却是陶渊明的独到之处。人生际遇的似而不同和对归隐的态度是二者相同性和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苏轼;《和陶归园田居》;陶渊明;《归园田居》

Su Shi And Tao Belongs To the Garden And Field In Comparison

With Pottery Of the Original Poem

Abstract:Su Shi Responsory Returning to My Farm in original and Tao poetry in terms of content, topic, expression 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obvious difference. Described in terms of content, both the beautiful pastoral scenery, a simple folkway mood, happy trip of life,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ao Yuanming wrote to put his ideas into life, Su Shi not involved.Sue the uniqueness of the content is written by imitating the Yuanming ideas. In terms of poem theme, both to describe natural pleasantness, express delivery pick up state of mind and a celebration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valentine in as the theme, the difference is Su Shi expressed the praise highly of Tao Yuanming to admire. In terms of poetic experssion, both using the technique sunch as fu, dual, metaphor, dedicating to the pile of word usage is a unique feature of Tao Yuanming. Life seems different and attitude to abscond is both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Key words:Su Shi; Responsory Returning to My Farm; Tao Yuanming; Returning to My Farm

前言

这么多年来,关于苏轼和陶诗与陶诗原作的研究成果在思想内容方面、艺术分析方面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并且在生命意识、文化研究等新的角度硕果累累。但是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归园田居》的比较还没有人做出较为具体的阐述。本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认真研读《和陶归园田居》和《归园田居》,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苏轼和陶诗与陶诗原作的异同及原因,从而看出陶渊明对苏轼的深远影响。本论文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及二者异同的原因加以探讨,这是以往有关研究所没有关注的。

一、诗歌内容之异同

南宋洪迈的《宏斋随笔》卷十四写道:“坡公天才,出语惊世。如追和陶诗,真与之齐驱。”[1]和陶诗可与陶诗相匹敌,可见苏轼得到了较高的赞赏。其中《和陶归园田居》是师法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对陶渊明诗歌的原作内容一脉相承。二者都描写了日常的农村生活,具体表现在:美丽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快乐的郊游生活。

首先,诗人都写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陶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环洲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限景,寓我有限年。”写出了此地山水环绕,景色清新怡人。凡是景色美丽的地方总能诱发诗人的灵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归向。接着,《和陶归园田居》其二也写了一些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江鸥渐驯集,延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邻紫笋长。”江边的鸥鸟已经积聚一起,延叟归往,南池边的树上挂满绿钱,北边的竹笋已经旺盛的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浮现在眼前。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同样写到了怡人清新的自然风光。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几句诗歌由近及远,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村落墟里。他的居住环境非常简单朴素,十亩薄田,几间草屋,房屋的周围绿树成荫,桃李硕硕,充满了勃勃生机与自然的情趣。淡淡的薄雾的在空中弥漫,远处的农家炊火的青烟袅袅,使人产生一种宁静祥和之感,情不自禁,沉醉其间,无法自拔。

其次,二者都写到了纯朴的民风民情。《和陶归园田居》其一:“我饱一饭

足,薇蕨補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写到了诗人在农村生活的落魄与艰苦,但却得到了乡邻街坊的接济,使失意的诗人感觉到人情的暖意。其四中,有这样的诗句:“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尺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枝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里写到一位生活在农村的八十多岁的老翁,幽居在农村,不了解城市的娱乐活动。他邀请诗人到家里饱食荔枝,走的时候给家里的孩子捎些荔枝回去,怀里要装满荔枝。这几句诗把农村人民的古道热肠描写的极为生动,不能不为此感动。还有“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也表达了淳朴的民风,如此看来,“每个部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2]。《归园田居》中的“时复墟曲中,披草共长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则写出了农村里相见,谈论的都是田地农家之事,与士大夫觥筹交错、附庸风雅的生活截然不同,给人一种简单、淳朴之感。

最后,二者都写到了郊游的生活。在《和陶归园田居》其三中,写到:“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月光皎洁,远山遥遥,诗人与相亲漫步相随,谈笑间,喜气洋洋,奔赴之前约好的地方。这个乡间谈笑图使人不禁想到《归园田居》中的相似画面:“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虽然与上面情感色调不同,但简简单单几句话,写到了诗人携子侄辈郊游山林的画面,也是一同漫步的场景,有似曾相识之感。

在《和陶归园田居》与《归园田居》的内容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最大的不同陶渊明写到了亲自躬耕的生活,而前者毫无涉及。在《归园田居》其二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在南山种豆,早上在晨星下清理杂草,晚上戴月扛锄而归。狭窄的乡间小路十分悠长,滴滴露珠打湿了“我”的衣角,“我”也毫不介意。简单的农耕生活,披星戴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诗人惬意愉快的心情流露而出。另外,《归园田居》还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关于农事的描写,他“历经了官场仕途的浮华纷乱后,在南山下菊篱旁的瓜田豆地找到了人生的那份踏实”[3]。这种农耕的乐趣在《和陶归园田居》中无处可寻。

其次,《和陶归园田居》六写出了苏轼与与陶渊明的关系,这是它异于原作之处。“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破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作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诗成竞无为,六博本无为。”诗中写到苏轼早年便有归意,曾作饮酒诗和渊明,最终效法渊明,归隐田园。它表现了落魄的士人仕途失意后豁达面对人生的态度和对陶渊明的推崇之情。正如“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清诗。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后身盖无疑”[4]。

二、诗歌的主题之异同

在诗歌的表达主题上,二者也有相同的内涵。

首先,二者都表达了诗人歌颂自然的怡然自得、恬美静穆的心境的主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中“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表情达意十分直白,毫无隐晦含蓄之感,怡然自得的心情倾泻而出。其三“风乎悬瀑下,却行泳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凉风袭来,瀑布倾泻而下,看到远处的山脉,低头望见月光下的衣服洁净如新,一种心灵的恬美静穆之感油然而生,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是人难以控制的。这种宁静的心境渊源于《归园田居》。其一“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出了乡村的柳暗花明、宁静祥和之美,自然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情此景十分赞赏。其二“野外杂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则直接写出了诗人的内心宁静而淡泊,杜绝俗世往来。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则写出了乡间小路狭窄悠长,草木茂盛,夕露沾衣,诗人十分不仅沉醉其间,而且生出许多独特的趣味,表现出他内心的静穆与祥和。其五“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诗人在清澈浅显的溪流中洗脚丫,陶醉其间,喜不自禁,情趣荡漾。在与亲朋好友间开怀畅饮、谈笑风生中,这种快乐的心境也是自然化的结果。诗人爱自然里的一切事物,包括景物与人物,同时内心十分清净恬谧。

其次,二者都表现了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主题。在《和陶归园田居》其一中,苏轼写到:“环洲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限景,寓我有限年。”山环水绕,风景迷人,秀色可餐。如此美景,诗人触景生情,将自己的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由表达出一种畅快欣喜之感。其三:“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

乎悬瀑下,却行泳而归。”写出了诗人一个人在水里洗澡,沐浴后一身轻松,神清气爽,在月色朦胧之下,踏着乡村的小路,唱着歌曲快乐而归,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其二:“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心得,境熟梦余想”与陶渊明原作“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仕途失意后的疲惫厌倦,田园才是心之所向。“提壶豆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也是体现该主题的一个例子。这种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心境在《归园田居》中也有所表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诗人本来就热爱自然,以羁鸟、池鱼做自比,“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5]的想法一旦产生,他终于挣脱了牢笼,回归自然。

与苏轼不同的是,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也有特殊的表达主题,就是:提倡农耕,赞美劳动。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几乎不参加农事活动。陶渊明不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重视劳动,提倡躬耕,而且认为从事劳动生产是人生所必须,并能从中得到无限的趣味。“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便是陶渊明主张农耕的宣言书。在《归园田居》其三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亲自在山上开荒种豆,为田除草,扛着锄头戴月,露水打湿衣服也毫不介意,反倒心里感到乐趣无穷,这与传统知识分子的生活格格不入,而且在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中也找不到雷同之处。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的特殊性在于表达了他推崇学习渊明的主题。其六就是这一主题的现实依据。“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破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作夕不夕。”苏轼早年便有归隐的想法,这也与他推崇学习渊明密切相关。“江山互隐现,出没为我役。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诗成竞何为,六博本无益。”直接宣告要效法渊明,可见作为宋代文学史上的文坛盟主,他对陶渊明欣赏至极,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三、表现手法的异同

《和陶归园田居》与《归园田居》在表现手法上,也有许多的雷同之处。

首先,二者都使用了赋的手法,即直接陈述事物。二者的语言都很浅显易懂,口语化色彩浓厚。《和陶归园田居》诗中均使用平淡的语言写了景物、动物,同时也写到了人物。景物包括环洲、白水、际海、苍山、茅屋、薇蕨、薪米、厨、

斗酒、林树、南池、绿钱、春江、风、瀑布、山、月、荔枝子、朱藤、烛、霜、柴桑;动物包括鸡、禽鱼、穷猿、疲马、江鸥;人物包括孔丘、颜渊、农夫、门生、我、父老、老人、儿子、商山翁、野老、渊明、王绩。这组诗歌的意象十分庞杂,全部取材于农村生活,有动有静,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张宏生在《苏东坡的和陶诗》中指出,“东坡仰慕陶渊明不屈己、不干人的气节,也仰慕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歌,”[6]。《和陶归园田居》学习渊明,其白描手法与原作颇有渊源。《归园田居》的语言也十分朴素简练,多是使用白描的手法,只刻画了景物却没有人物,其中的意象有丘山、尘网、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方宅、草屋、桃李、村落、狗吠、鸡鸣、户庭、荆菲、种豆、南山、草盛、月、荷花、锄头、狭道、草木、夕露、山泽、莽林、丘垄、昔人居、井灶、桑竹、涧水、熟酒、明烛。陶诗中的意象十分清新淡雅而别致,给人一种宁静淡泊之感。

其次,二者都使用了对偶的手法。所谓对偶就要求字数相等,语气保持一致,并且内容相互关联的两组词组或句子,连成一对使用。这样会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声调和谐。对偶在二者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苏轼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愧渊明”。[7]苏轼如此的说话并非狂妄自大,他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欣赏玩味十分深刻。《和陶归园田居》中就有对偶句的使用。“环洲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限景,寓我有限年。”对偶的句式表达了苏轼晚年十分的豁达恬静。正如其弟苏辙曾说:“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晚景,自脱于渊明”。[8]《归园田居》中对偶的巧妙运用恰恰是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学习的榜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前后字数对等,韵调和谐,富有节奏感。

最后,二者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所谓比喻就是用与事物有相似性的另一个事物作比喻该事物,化抽象为具体,使表达的的思想更易理解,把深奥的道理表现的浅显易懂。袁行霈先生的《论和陶诗及其文化底蕴》中提到,“苏轼的和陶

诗善于将深邃的人生思考贯穿在日常生活细节的铺叙之中,用议论的笔调统摄全篇,既不失陶诗的本色,也保持了苏轼自己的风格。由于其和陶诗多写于惠州和儋州,其中不乏当地生活、风物的描写,因而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特色。”[9]在《和陶归园田居》其二中,“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苏轼在这里以穷猿投林,疲马解鞅比喻当时的自己,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政治,身心俱疲,投身田园后一身轻松的心情。同样的,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也有类似的句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羁鸟怀恋旧时的树林,池鱼思念原来的水池,本性爱自然的渊明以羁鸟回归旧林、池鱼思念故渊比喻自己“性本爱丘山”的崇尚自然的心境,从而使他归隐的想法表达的形象而具体,十分亲切可感。

《归园田居》在表现手法上独到之处就是叠字的使用,苏轼的《和陶归园田居》中没有涉及到这一点。叠字又叫“重言”,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这种手法的运用往往能表达出深邃的意境,在节奏上又十分悦耳动听,韵律协调,使表情达意丰富而具有形象性。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余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几句是描写乡村墟里的环境。周围绿树成荫,桃李挂满庭前屋后。写到远景,“暧暧”、“依依”二组词语写出了景色迷蒙,青烟袅袅的静谧之美,给人一种宁静祥和、心旷神怡之感。陶渊明在这里勾画了一幅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的乡村图,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也得到了全面的诠释。

四、诗歌异同之原因

首先,二人的人生际遇似而不同。

苏轼学习陶渊明,可以追溯到他年轻的时候。苏轼的35岁时作的《绿筠亭》诗中第一次提到陶渊明:“只应陶靖节,会应北窗凉。”王安石发动变法,新旧党斗争激烈,苏诗目光深远,感觉到形势不利,主动申请担任杭州通判。之前,苏诗曾经屡次上书反对新法,支持旧党,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顺利接纳,反倒引起新发派的憎恨。因此,苏轼遭遇了政治生活中的第一次挫折,逼迫他不得不正视现实。因而,苏轼的心里开始产生变化,思念家乡与归隐田园的念头越来越明确而强烈,这就直接促进了他对陶渊明的推崇与重视。接着,关于苏诗中提到陶渊明的作品渐渐增多。在此期间,苏轼欣赏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的思想和归隐

生活的趣味。此时的苏轼并非真心想要追随渊明归隐田园,他多是因为怀着一颗用仕之心,对现实的政治生活怀有不满,而赞赏陶渊明解甲归田的壮举和闲适安恬的人生态度。然而,遭遇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较之前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狱之后,苏轼在黄州谪居四年,开始了安贫乐道的农村生活,真正体味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涯。陈师道曾经说过:“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10]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一贬再贬,他亲身经历了虚伪黑暗的官场,斗争倾轧的统治,其忠君报国的思想被现实生活的残酷一层层削掉,溶解,如果不再对君王抱有幻想,那么君命便无所谓了。苏轼晚年活的潇洒快意,来源于此。但是理性的角度来看,苏轼的归隐是壮志难酬下的无奈选择与迫不得已,我们无法将他的归隐与陶渊明的自动隐退相提并论。

陶渊明也是才华横溢,无从施展。纵然有伟大的人生抱负,总是受到社会黑暗阶级统治的种种阻挠。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和动荡的社会,使怀有“大济苍生”之志的陶渊明屡遭打击。他29岁出仕,曾经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在不间断地与黑暗的官场人物周旋的过程之中,一种“误落尘网”的壮志难酬之感油然而生。由于深受老庄思想和隐逸之风的影响,陶渊明最终解甲归田,远离尘嚣,走向美丽的田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恰恰道出了他作为高洁之士脱离黑暗的官场后畅快淋漓的心情。与苏轼不同的是,一旦远离官场,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之心便不可更改。晚年时期,晋代朝廷授命他为著作郎,他始终坚持自我,绝不接受皇恩国惠,保持一种恬淡闲适、隐逸超然的人生态度,更不必说檀道济劝他再次入仕。功名利禄如浮云,即使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陶渊明依然自得其乐。在躬耕的生活里,陶渊明体会了普通百姓的苦与乐,反倒生出一种亲民的温情而喜悦的乐趣,同样关心天下黎民百姓,陶渊明宁静淡泊的处世之道,比起“那些言辞激烈、慷慨激昂的指责政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的呐喊和咆哮”务实得多,与其这样,倒不如走近民众,与百姓共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由此可见,陶渊明是一个潇洒而理性的隐士。

其次,二者归隐的态度都具有独特性。

身为一位传统的士人,苏轼对于出仕与归隐表现的极为矛盾。他的《中隐堂诗》中说到:“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在很早的时候,苏轼便怀有归隐田园

的想法。后来,苏轼的人生颠沛流离,波荡起伏,数次遭遇贬谪,几乎再无反身还朝的机遇,再加上年迈已高,纵然“奋力有当世志”,只恐怕事与愿违,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旦经受一而再、再而三的磨难,苏轼早已经厌倦官场上仕宦浮沉,他隐退的念头便愈加坚定而深刻了。然而,他的灵魂深处始终保留着传统士人关心江山社稷、体恤民情民生的情怀,他便一直无法完全的彻底地回归自然。从苏轼一生的跌宕起伏看来,他的人生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其一是成为为国为民的国家栋梁。苏轼自小家庭环境较好,祖父也是好读书,富有才气,父亲苏洵是著名的古文家,对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教导有方。母亲并非凡俗之人,饱读诗书,她对苏轼的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苏轼少年聪颖,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20岁便才气过人,惊动京城,连文坛泰斗欧阳修也甚为赞许。苏轼的诗词文在宋代文学都达到了高峰,出任文坛领袖理应当仁不让。如此奇才,岂甘平庸?他当然渴望光明的仕途大道,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其二就是回归自然,过无忧无虑的生活。苏轼一生应和陶渊明的诗歌很多,主要就是弃官归隐的想法的外在表现。士人都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却不想因为身在官位而失去自我,失去快意旷达的人生。更何况朝廷黑暗,权利相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任何一个廉洁的文人雅士都会为之失望,像苏轼这样才高八斗、力压群雄的文学盟主虽关心民生却厌倦官场,定是希望国家太平,政治清明,统治明主。一旦理想的心愿被现实击得粉碎,身为天下奇才的苏轼唯有回归自然,过逍遥自在的人生,莫谈那宦海浮沉的生活,只希望在乡村野地寻找自己新的人生。苏轼不但仕途失意,在贬谪期间,也承受了许多艰难困苦。在淳朴的百姓的普通生活中,苏轼逐渐消化掉屡遭挫折的颓败感,百姓的温情、友爱、简单,温暖了一颗落魄士人的心。晚年的苏轼十分豁达洒脱,虽然没有继续为官,但却与百姓十分亲近。因此,与陶渊明相比,苏轼对百姓的关怀始终未变。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晋代的大司马,父亲也曾为官,做过太守,到了陶渊明出生,家族已经没落了。当时的社会门阀阶级严重,陶渊明的社会地位无法与士族相提并论,但不是寒门之家。他童年时代、少年时代便生活在乡村之间,与苏轼的优越的家庭背景完全不同。迫于生计,陶渊明也曾为官,换句话说,他是不得不出仕为官。他58岁时担任彭泽县令,为官不久,便写下《归去来兮辞》,决定回归自然。这次辞官,是陶渊明人生中的巨大转折点。他也不断在做官与隐

士的两条道路之间做选择。后来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动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尽管内心曾经有过不平静。陶渊明也深知儒家学说,他的内心也怀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个人也特别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但他却不局限于儒家的经典学说,算是个通脱灵活的雅士。他的诗文经常用到《老》、《庄》的典故,但却从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陶渊明总能在现实的人生中寻找到乐趣,不惧怕死亡,仿佛一个得道高僧。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之说,又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特的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之美。作为回归田园的鼻祖,陶渊明沉浸于自然的美丽风光、简朴的农村生活,或读书、或登高、或酌酒,远离尘嚣,不受一丝尘世的沾染,仿佛带着一股仙气,普天之下皆为浮云,只有一个真我才弥足珍贵。

综上所述,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与陶诗原作在内容、主题、表现手法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异。在内容方面,二者都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纯朴的民风民情、快乐的郊游生活,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写到了躬耕生活,苏轼无所涉及。苏内容的独特性在于写到了师法渊明的想法。在诗歌主题方面,二者都以描写自然的恬美静穆、表达怡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歌颂以及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为主题,不同之处在于苏轼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推崇景仰之情。在诗歌表现手法方面,二者都运用了赋、对偶、比喻等手法来表情达意,而叠字的使用却是陶渊明的独到之处。人生际遇的似而不同和对归隐的态度是二者相同性和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83.

[2]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

刘若瑞译,《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页.

[3]赵红.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魅力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3):130—133.

[4]苏轼.苏轼诗集·归去来兮辞并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2:2196.

[5]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460.

[6]张宏生.苏东坡的和陶诗[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1).

[7]袁行霈.陶渊明诗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662.

[8]苏轼.苏诗散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152.

[9]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底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6):150_151.

[10]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中国著名文学家评传.苏轼[M].海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225.

致谢

大学时间过得真快,大一刚来到周口师范学院,我还只是个青涩的小丫头,那种迷茫无知在我脑海里还是如此清晰。感谢我的母校培育了,我在这里大学四年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做人。在大学期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学会沟通,与人为善,才能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交到真正的良师益友。马上要离开学校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恋恋不舍,多年以后,想到在这里的快乐时光,我一定会感觉特别幸福吧!

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我一直觉得自己压力很大,特别悲苦,感觉上学是件苦差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当看到父母疲惫的面孔和逐日增多的皱纹,发间的缕缕银丝,我才发现我根本没有资格抱怨苦累,我所经历的苦难远远比不上岁月里父母扛下的艰辛。亲爱的爸妈,我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辛苦栽培,如果不是你们为我遮挡风雨,女儿也是黄土地上的农民,一生平庸。感谢一路走来,家人、老师、朋友、同学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我一定会继续努力读书,让你们看到更完美的我。

在周师的最后这段日子里,我要特别感谢唐旭东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教育。最近唐老师工作特别忙,但他对我们的论文指导依然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我基础差,没写过论文,唐老师鼓励我相信自己,端正做事的态度,在他的耐心辅导下,我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此刻的我,特别高兴,原来别人做得到的事情,我也能顺利完成。谢谢唐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他为人师表,实在令我心服口服。希望唐老师以后不要为了工作而晚上熬夜,多注意身体。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光辉夺目的巨钻,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同唐诗并称双绝。在宋代众多杰出的词人当中,我最喜欢的两位词人便是苏轼和辛弃疾。他们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轼、辛弃疾的平生经历和词作创作背景不同。苏轼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时代,其词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忧国之亡和愤外族之侵,而是以怀人、念友、际遇、人生感情等题材为多。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如火如荼的南宋时代,烽火连天,哀鸿遍野,他的抗战主张受到阻碍,爱国、救国雄志被扼杀,因而其词作里颇多忧国忧民、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等题材的作品。 苏辛词都具有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但各有特点。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东坡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他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与其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稼轩词的豪放风格,常常饱含着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和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他所创造出来的比苏词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与他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及想象,构成了辛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苏词豪纵旷达,随遇而安,性情古雅;辛词生猛用力,气节悲壮,有为国奔走呼号之概,落拓幽怨之容。因此苏轼之豪放词可用“豪壮”二字概括,而辛弃疾之词须用“悲壮”二字概括,人生观不同,气度故殊。 同为豪放派,苏东坡在胸怀上显得广阔,辛稼轩在气力上显得宏大。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它们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虽同是豪放一派,但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词风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在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之情愫。不同之处是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奇伟壮丽的江山景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提到中国文学史豪放派的代表,我们都会想到这样两个人:苏轼和辛弃疾。他们的词都有着豪迈慷慨的意境,都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后人并称为“苏辛”。但由于两位词人的时代和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生活历不同,而且由于艺术追求的差别,两人表现出的豪放之气也就风格迥异。 一、苏辛豪放词风的相似之处 (一)苏辛都开拓了词的内容。晚唐五代词风婉约柔媚,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而自苏轼开始,豪放的感情,豁达的胸怀,广阔的社会生活,都在词中有所呈现,写报国、写仕途、写悼亡、伤春等,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得以开阔,开创了豪放的词风。使传统意义上的恋情之词柔情之词扩展为豪情之词,成为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而辛弃疾也突破了传统词调,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的内容,还将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大量吸收各种表现手法,无论是散文,骈文,还是民间口语,他都信手拈来,表达了他的各种情感体验。 (二)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的风格。苏辛词中都流露出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了决不投降、坚决抗金的决心。 (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抒发的共同情感。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并且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苏轼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他的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家庭的熏陶使苏轼从小就树立大志,他读书很刻苦。1056 年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离开四川到京城应考,一举成名。其文章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称赞苏轼是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自此一举成名,开始了仕途生涯。然而苏轼在仕途上并不如意,由于卷入党派纷争,受到排挤,他一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被贬和流放当中度过的。从英州到惠州到儋州,因此在被贬和流放的时间中,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成为苏轼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情感基调。在他的豪放词中这样的情感随处可见。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而是具有雄才伟略,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23 岁时,即“壮岁锦旗拥万夫,锦谵突骑渡江初”,仅带数十骑,突入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率军南归而被委任为江阴签判。但此后,天生英才却无处可用,或赋闲散居,或沦为下僚,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只能寄托于诗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苏轼词的价值与意义

苏 轼 词 的 风 格 姓名:郝星霞 学号:B

苏轼词的风格 作者:郝星霞 摘要:苏轼对词的贡献很突出。苏轼出现前,词的内容受传统念束缚,局 限于旖旎温柔的艳情腻语的范围之内;苏轼则吊古伤今、述电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都进入了词中,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为宋词的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在风格上,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关于苏轼词的艺术特色,历来争论较多,大致有四类。一曰“豪放”,二曰“韵秀”,三曰“清雄”,四曰“情深、思深、真率”。就“豪放”而言,苏轼一生作词约三百余首,其中早期约六十二首,由于受张子野的影响就很典雅,中、后期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并不豪放。 关键字:豪放派;婉约风格;苏轼词;苏轼;诗语入词。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它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其风格豪放旷达婉约兼而有之。 苏轼是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词数量巨大。苏轼把诗文革新运动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果。无论在词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诸多方面,他都有很大的开拓,提高了词的意境和表现力。词风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豪放风格 苏轼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提高了词的地位,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南宋胡寅《酒边词序》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远望,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这段话对苏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概括得十分准确。南宋末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把诗文可写的内容,也写进了词里,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而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既可以抒情、写景,也可以叙事、说理,的确“如天地奇观。”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苏轼第一个用词来抒发自己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苏轼词中第一首豪放风格显著的词,可以看出是以辛弃疾为代表的南宋爱国词的滥觞。苏轼词的豪放,不仅仅表现在内容方面,还表现为议论纵横、

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词的比较 宋朝两大著名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他们的词都以豪放著称,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以“艳科”的传统格局,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和词境。由他开创的豪放一派,后被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并且辛派词人把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虽然他们都是豪放派词人,但是在词风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缪钺说:“苏东坡词出于《庄》,而辛稼轩词则出于《骚》。”这句话,无疑是个恰当的概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他主导文坛的那个时代,宋朝文学多方面的发展都到达了高峰。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和《水龙吟》(3)农村词,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因为从小长于金人占领区,所以那刻爱国之心和收复失地,复仇雪耻的民族英雄气概是与生俱来的。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 (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3)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苏词有诗化的倾向,使词的审美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生动的景物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所能宣泄的激情与义愤,往往以不可遏阻之势表现理想与抱负。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怅惘,也显得那么自然与雄放。放逸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所体验的人生,常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华丽典雅而又高傲不羁的语言风格,使其本来故作矜持的态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度。在词这一领域中,苏轼对题材、风格、技巧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使他的词作与词的传统出现重大的差异,在当时引起了普遍的注意。 辛词有散文化的意境,这种笔法有利于表现散乱的心灵。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田园风光所能慰藉的苍凉老境,其温度毕竟还是有限的。典故所能表达的文化底蕴与口语化的鲜活话语所包装的鲜活而又坚持的思想。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

苏轼的人生价值观

东坡诗词中的精神 第一次对苏轼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通过他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当时就被诗中所描写的浪漫朦胧的意境深深打动,我在想,到底是一个有着怎样经历的的人才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一步一步的不断接近这位传奇人物。 虽然对苏轼的诗词学习的有限,但每读一首,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深一层。他写的对我最有感触的两篇文章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赤壁赋》。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古文带给我如此之大的触动。不知道为什么,当读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后,我潸然泪下。也许是进入了苏轼的角色当中,和他一起回忆与表兄文同交往的点点滴滴,而如今物是人非,只能睹物思人,不禁悲上心头。《赤壁赋》则是苏轼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最开始的欣赏其中的景物,再到精神上与作者产生的共鸣,那种体会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就仿佛自己和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把酒赏月,共同享受山间的徐徐清风,听着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身上具备的那种乐观豁达,对事处之泰然,宠辱偕忘的品质对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品质适应于现代社会当中不同层面的人。作为领导者,要学习他的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清正廉洁;作为普通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要回把持自己,向他学习即使在逆境中都要保持的坚贞气节和人格独立,决不随波逐流。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当代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和虚假,如果没有苏轼那种乐观豁达,又怎能生存的游刃有余呢? 喜欢一个人,就会受到他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我向苏轼习得了他身上的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就是从和他泛舟时,听他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那一瞬间领悟的。而这种乐观豁达可以帮助我在任何的困境中重新站起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至于不会大喜大悲。苏轼的人生态度完完全全的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先用诗词吸引我,打动我,让我有一种想要不断了解他的冲动;然后他又用他的人生经历感染我,让我不得不为他折服。他在我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浅析苏轼与辛弃疾词风之异同

浅析苏轼与辛弃疾词风之异同 文 \ 洪万平 (文学院 2012级汉语言文学1班 120101010030)摘要: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在文学史上并称“苏辛”。但因为两人所处的 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和个人性格的不同,使两人在同为豪放的词风下又突显出各自不同的风格。本文就两人在词风的异同进行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苏词辛词豪放派异同 苏轼和辛弃疾以豪放派的代表屹立于词坛。苏轼从根本上改变了词以婉约为正宗的传统,别开生面地开创了豪放派,而辛词继承苏词豪放,所以豪放是两人词风的相同之处。但辛词在继承苏词豪放的同时,又对豪放词进行了创新,以及两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又导致两人词风在细节上又许多的相异之处。下面将对两人词的异同进行较系统的对比。 一、苏词与辛词的相同之处 由于两人性格的豪放大气,是两人在词风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之处,因此后人提到“豪放派”就会联想到两人,因此在词风上有很多共通之处。 两人都有大量的怀古、隐逸和饮酒之作。这与两人在仕途上的几起几落都有莫大的关系,两人都有一腔热忱参与国家政事,却又一贬再贬,政治上的失意,满腔的郁闷无法发泄,于是借酒浇愁、借古讽今甚至有时会产生隐逸的想法,这都是两人在其词中的共同之处。例如:两人都有在怀古中抒发壮志未酬的抑郁失落,这是他们最大的相同之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全词借历史以抒怀抱,赞叹历史风流人物而发人生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绪于中可见。【1】而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在词中作者明写登临怀古,暗讽当时朝政。用典自然贴切。全词“魄力雄大,虎视千古”(陈廷焯《云韶集》卷五),充满英雄之气。【2】这样的豪放词作很大程度上都突显出二人的相似之处。 因此,“豪放”——这个主题风格与柳永和李清照的婉约词风是决然不同的,这在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其实两人最大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区别于婉约的豪放词风。 二、苏词与辛词的相异之处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苏轼是北宋词坛巨匠,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主题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中国词文化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一页,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作为开启一代新词风的先驱者,苏轼在词坛地位不可动摇。《四库全书总目纲要》中有这样的记载:“词至轼而又一变”。一个“变”字,或许是对苏轼对中国词坛贡献的最好概括。 一、打破“艳科”藩篱,革新奢靡词风 北宋以前,词风多华靡。中晚唐以来骄奢华靡的世风,以及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幻灭,最终促使词的委婉言情的文体特征形成。五代十国时期世风的华靡浮艳继续为词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这时期的词词风浮艳,以《花间集》为代表,其中描写恋情相思与男欢女爱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温庭筠作为花间词人的典范,其词长于以密集的意象、华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来描摹事物,艺术风格华美秾艳。温庭筠代表作《菩萨蛮》能集中体现其秾艳的词风:“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宋初词风虽不及前朝华靡浮艳,但朝廷提倡享乐,君臣晏安,词风继承花间一派的婉约绮靡而视为正宗。如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多为流连风月、感伤时序的闲情闲愁,缺乏现实意义。苏轼的出现,真正打破了“艳科”的藩篱,革新浮靡词风,给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其更具有生命力。他主张诗文应“有为而作”,在“文以意为主”的前提下,自由自在地表现世间万物,抒写主体情性;“冲出常言,法度去前规”,使得“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带到词坛,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以诗为词”,提高词的地位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他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面对“诗庄词媚”的局面,苏轼致力于改变词的题材与境界,使词能兼而能表现阳刚之美。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加以变革。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从整体上看,词的发展进程,是逐渐向诗靠拢的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苏轼外出打猎,满怀豪情地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至此,“词庄诗媚”的传统被苏轼打破。 三、开拓词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 的社会内容。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培训课件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

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光辉夺目的巨钻,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同唐诗并称双绝。在宋代众多杰出的词人当中,我最喜欢的两位词人便是苏轼和辛弃疾。他们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轼、辛弃疾的平生经历和词作创作背景不同。苏轼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时代,其词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忧国之亡和愤外族之侵,而是以怀人、念友、际遇、人生感情等题材为多。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如火如荼的南宋时代,烽火连天,哀鸿遍野,他的抗战主张受到阻碍,爱国、救国雄志被扼杀,因而其词作里颇多忧国忧民、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等题材的作品。 苏辛词都具有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但各有特点。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东坡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他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与其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稼轩词的豪放风格,常常饱含着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和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他所创造出来的比苏词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与他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及想象,构成了辛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辛弃疾因国家仇民族恨的长期压抑,使他的词既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热情澎湃,而又忧思悲壮,沉郁苍凉。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致。苏词豪纵旷达,随遇而安,性情古雅;辛词生猛用力,气节悲壮,有为国奔走呼号之概,落拓幽怨之容。因此苏轼

分析苏轼诗词的特点

分析苏轼诗词的特点 摘要: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他的诗词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内容丰富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他兼收并蓄的同时还勇于革新,倡导了词之诗化,开创了豪放词风,反映了乐观旷达和执著超脱的情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诗词;豪放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坛人才荟萃,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苏轼以其作品的迷人魅力、以为人的爽直情感、以处世的乐观旷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苏轼的关心民众疾苦的诗词很多,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对于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常常“作诗先自劾”,首先将诗歌作为自我批判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表达对他人的同情。苏轼一生阅历丰富,诗词取材广泛,其社会政治诗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方面,比起前人有着新的开掘和推进,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 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就创作风格而言,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诗作或许比苏诗更要突出、鲜明,但若论创作成就,苏轼则是出类拔萃的。在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情蕴的深厚等方面,苏诗都是独树一帜的。他晚年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颇具特色。“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指出了两者风格的相似。但文学创作毕竟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苏轼的和陶诗虽在用韵、句数、格调等方面与陶诗相近,但内容却不为其所限,举凡自然景物、风土人情以及人世沧桑都被苏轼纳入诗中。其题画诗不仅诗中有画,还善于传达出画中的神韵,进而自由生发,达到了信笔挥洒、自然真率的境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苏轼诗词中美学价值最高的是那些写景抒怀的作品。 苏轼喜欢登山临水,“身行万里半天下”,“行遍天下意未阑”,可以说其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苏轼写山水往往注入自己深厚的情致,如《游金山寺》先由万里征程、半生宦游导人写景,然后写江景之奇丽,并以“望乡国”照应开端,结尾处借江神见怪、自誓归田收束全篇。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曾评论此诗说:“通篇全就望乡归山落想,可作庄子《秋水篇》读。”有些诗则由写景抒怀升华到对社会生活及现象的深刻思辨,使之带有浓厚的哲思意味。《题西林壁》一诗说明拘囿于事物之中就难以看清其庐山真面目,想要认识复杂的事物就必须能从中跳出来,不能因循守旧,局限于条条框框。这样诗词就由纯粹客观的描摹写景变成有主体感情的造景,所以他的山水诗往往物我交融,情与景密不可分。苏轼的这类诗作不在于具有多么鲜明的意象,而在于在日常情景中生发出弦外之音,说出人人心中皆有而笔下却无的道理。苏轼在其词的创作中则更多的是表现自我。他的词或表现“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豪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或流露仕途挫折和复杂的人生感慨;或表现其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反映人生如梦的怅

比较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

比较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 (一)内容方面 1、题材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苏轼在词中表现出辞气激昂,境界阔大之旷达的气势。 辛词艺术上的独特成就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辛弃疾发挥了词在抒情、状物、叙事、议论等各方面的功能,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辞赋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对豪放词做了更深的开拓和大力的发展,把词提到了新的高度。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不思报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写得悲凉慷慨,沉恨塞胸。陈延焯评价说:“把吴钩看了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沉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 2、内心书写方式 苏词对内心痛苦可愤慨的抒写是隐蔽的、含蓄的;苏词种种忧郁的情绪总会在词人超脱和达观的心态中被排除和化解,最终也会表现出坦荡潇洒、乐观的情怀。例如:“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健康开朗的思想情绪。 辛词则不然,其抒写痛苦和愤慨是溢于言表的;读辛词,自有一种热血奔涌、悲壮慷慨、甚而至于潸然涕下的激情。例如:“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神州毕竟,几番离合”。(《贺新郎》)如呜咽悲歌,感慨悲凉。(二)形式方面 苏轼在语言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不受格率限制,字由心生,形成联贯流畅的风格;如《浣溪沙》五首中,作者置身于这种“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丰收环境中,心中充溢着无限的喜悦。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大量使用散文句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辛词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用典,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连用了五个典故。 (三)风格方面 苏轼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是以一种超然旷达的乐观精神,抒写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内心的苦闷等等。如《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辛弃疾生活于南宋,当时金兵入侵,朝廷屈膝投降。国破家亡,美丽河山不再。词人承载着更多的是痛彻心扉的亡国之恨,欲将一腔热血洒于抗敌战场,渴望恢复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但却被贬官闲居,不得重任。因而在辛词中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独特风格。如《破阵子》

苏轼词的意象浅析

苏轼词的典型意象浅析 09中文一班 唐淳 摘要:苏轼是我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之一,他的词风格多变,有最具代表性的豪放词,也有清新的田园词,更有清丽婉转的婉约词。作为一位风格多样的北宋的代表词人,他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词中的艺术手法,典故,意象都达到了词作中的最高水准。意象是诗词中作者情感的载体,而本文则旨在通过苏轼词中的几个典型意象来分析苏轼的内心状态和人格理想 关键词:苏轼词、意象、明月、孤鸿、风雨 一、 引言 诗词最重要的在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诗词中,作者一般都不会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中间就需要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诗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意象。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南朝梁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① 此为意象一词最早出现。诗词的创作是无法离开意象的,而苏轼的诗词中,则有大量的意象,这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选几个苏轼词中最为典型的意象来分析。 二、明月意象:思念、追求与理想、人生波折中的憾恨悲愁。 明月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写明月的篇章不计其数。“好诗多在明月中”② 清代文学家黄宗羲一语道破了这期中的奥秘。苏轼作为词作大家,其咏月词也是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苏轼对月的意象的描写大多出现在因“乌台诗案”遭贬谪后的词作中。苏轼的词作在“乌台诗案”前后有着一个风格的变化,由前期的豪放超逸,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感悟。在这些词作中,苏轼通过“月”的意象来描写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宦海风波,人生旅途中的退与进,沉与浮,荣与辱,苦与乐。“月”这一意象在苏轼词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而这些“月”意象的使用,也使得苏轼的词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婉约的审美色彩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 孙利兰 【摘要】本论文以苏轼的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词作中常见的明月、孤鸿、风雨三种意象展开分析研究。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本文正是通过苏轼贬谪时期词作中的几个意象来探索其贬谪心态。通过对这几个意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词人身处贬谪时期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理想。 关键词:苏轼词意象贬谪心态 一、引言 诗词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意象来发挥作用。一首诗词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不同于物象,它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意象把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中的多种物象相交相融,相契相合,在勾画出整个诗篇脉络的同时,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词的艺术境界。在苏轼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意象,下面就其中三个意象展开研究。 二、苏轼词中的意象研究 (一)明月意象:广漠时空下的人生诘问和苦难排解 明月意象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明月意象“大放异彩”,让文人百写不厌。清代黄宗羲一语道破:“好诗多在月明中。”在苏轼的词中,有大量的月意象,他一生咏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有很好体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他仕途上不如意的时期,由于当时变法派当政,他的改革意见不被采纳,且感觉朝内政治争斗激烈,受到外放冷遇,于是他在丙辰(熙宁九年)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作者在全词一开篇就问“明月几时有?”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问话?在词人心中,月亮是光明、高洁的象征,

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不同

苏轼 1.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2.苏轼词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3.苏轼词在风格上的突破.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辛弃疾 1.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2.辛弃疾词的分类.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月·遣兴》和《祝英台近》(宝钗分)等.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1)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意境开阔,气势飞动.(3)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4.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1)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2)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5.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苏轼与辛弃疾词风之比较 宋词风格,多有豪放、婉约两派之说,而豪放派则以把苏轼和辛弃疾为主。并称「苏辛」。辛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苏轼与辛弃疾的比较(论文素材)

苏轼与辛弃疾的比较(论文素材) 苏轼 一.苏轼,生活在经济政治相对稳定的北宋年间,那时候的大宋,虽然没有盛唐时的开阔豪迈,但在生活上也是比较优越的,当时的东京汴梁,是世界上输得上的“国际化大都市”,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出一些迹象。苏轼生活在这个时代,虽然他的官场总是不得志,后来还受牵于乌台诗案,可他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当官也不小,湖州、苏州、黄州、密州……中国的大好河山在他当官期间可没少去。所以,在苏轼的豪放中,经常看到的是对山河的歌咏,对人生的参悟,甚至密州出列,也是“左牵黄,右擎苍”,惬意之极。苏轼的豪放,在乎山水之间,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词写大处,高屋建瓴,有穿越时空之境。写小常于小见大,洞见人性。辛词词守格律,重在性情,写大处气势恢宏广大,写小处精微具体。二人都喜用典,苏更甚之。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 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是壮烈是 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 收复北方失地.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 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辛老先生的主战肯定会得罪当 权者.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

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总起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二.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1.苏轼词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 (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 .(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 (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2.苏轼词在风格上的突破: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

试论苏轼词创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2005年5月 第3期浙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ZHE J I ANG E DUC ATI ON I NSTIT UTE M ay 2005N o 13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李熙庭(1957-),男,浙江安吉人,安吉县上墅中学一级教师。 试论苏轼词创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熙庭 (上墅中学,浙江安吉313302) 摘 要:在内容方面,苏轼以宽广的生活视角拓展了宋词的题材。在风格方面, 他以“豪放”的自觉追求和多元化的风格面貌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篱。此外,深厚 的诗文修养和改革词律的努力等都使苏轼成为宋代词史上最重要的词人。 关键词:苏轼;宋词;创新;以诗入词 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74(2005)03-0095-05 谈到苏轼,我们常常冠以“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美称,他于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的造诣都非常高,但作为古代大文豪的苏轼,词作才是他的“当行本色”,这正如陈廷焯在《白雨 斋词话》卷七中所言:“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越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于诗文之右”。 ①苏轼对词的改革与创新,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下面,依次从创作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来论述苏轼词的创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在苏轼之前,作词不过是“末流之技”而已。即使像晏殊、欧阳修这些大家作词,也会遭到一些非议。又据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记载:晏几道将自己的词作抄录送给韩维,得到的回复是“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②教训几道不要因为作词而影响自己的德行名声。造成上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当时的词不能冲破“词为艳科”的范围,而传统的文论一直以“文以载道”为中心,因而作词就难登“大雅之堂”了。 苏轼率先打破了这种僵局,他“以诗入词”(《 后山诗话》),把诗的创作手法融入到词的创作中去,以写诗的宽阔视角来写词。这一手法的引入,使词打破了只写儿女私情、离愁别绪的狭隘范围,大大地拓展了词的创作领域,因而也就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笼,提高了词的创作格调。刘熙载《艺概》卷四中就这样说道:“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苏轼的词作,大凡抒情、写景、叙事,都表现出了作者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生活见解,具有很高的欣赏和认识价值。概括起来讲,以下几类词的成就尤为瞩目: 一是抒发怀古之情的词作。此类最著名的莫过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辛弃疾词风异同辨

内容提要 词是宋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一种文学形式,常被后人尊奉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相媲美的文学瑰宝。在宋词众多的流派中,相对于婉约派而言的豪放派 ,跳出了花间窠臼,超越了晓风残月的境界,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突破了传统的婉约词风,以广阔的视野、奔放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为词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在豪放派众多的词人中,尤以北宋词人苏轼和南宋词人辛弃疾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赢得了豪放派开山鼻祖的桂冠; 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把豪放派的创作推向了高峰。两人的词在都豪迈雄放,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的共同点之外,。又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色。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词风

苏轼、辛弃疾词风异同辨 词是宋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一种文学形式,常被后人尊奉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相媲美的文学瑰宝。在宋词众多的流派中,相对于婉约派而言的豪放派 ,跳出了花间窠臼,超越了晓风残月的境界,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突破了传统的婉约词风,以广阔的视野、奔放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为词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在豪放派众多的词人中,尤以北宋词人苏轼和南宋词人辛弃疾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赢得了豪放派开山鼻祖的桂冠; 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把豪放派的创作推向了高峰。两人的词在都豪迈雄放,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的共同点之外,。又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色。 一、苏辛词风的共同处 (一)、相同的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 欲知其词,先知其人,苏轼(1036-1101)生活在北宋中期,当其青年时代初入仕途,北宋已呈现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等的庆历新政已告失败。嘉佑六年(苏26岁),苏轼的应制举表明他是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的继承者。熙宁二年(苏34岁),王安石参加政事实行新法,苏轼予以反对,从此他就卷入了北宋政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 辛弃疾(1140-1207)生活在南宋中期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生于北方沦陷区,少年时代便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辛22岁),当金主亮大举南侵之时,即“鸠众二千,隶联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次年归南宋,可惜南方人民抗金救国的热潮已在南宋统治阶级的打击压抑下转入低潮。虽然英雄无用武之地,但还是为自己的爱国主义理想而坚持斗争直到晚年尚“屡次谴谍至金,侦察其兵骑之数,屯戌之城,将帅之名等,并欲于沿边招募士丁以应敌。” 正是因为两人身世遭遇的坎坷不幸,使他们有机会较为广泛地接触社会现实,较清醒地认识现实,两人都卷入了强大的现实潮流,他们的词中都表达了各自对现实的强烈感受,体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倾向。虽然他们为之奋斗的政治思想未能实现,但在自己所熟悉、所征服的艺术形式中却唱出了时代的声音,成为时代的歌手。近而使得他们的词都有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造就了其相同的词风,那就在是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地呈现了出来。例如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⑴: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崖,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少了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捋江月。 中,奇伟壮丽的江山景物,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所构成的宏伟壮观的艺术形象,正是苏轼积极有为的抱负,开阔爽朗的性格,以及他那种不因政治上受挫折而丧失生活兴趣的人生态度的充分反映,是他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又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⑵: 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