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即兴课题的实践与探索

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即兴课题的实践与探索

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即兴课题的实践与探索
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即兴课题的实践与探索

《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即兴课题的实践与探索》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研究缘由

1、《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材“应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美术教学实际。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教材结构强调探索性,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教材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美术教材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低年级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新课程下的苏教版低年级美术课程安排总课时不足20课,而一般情况下我们实际要上30多课时,在教学时,我也曾试着把一课掰成两课时来上,发现孩子们兴趣平平,四十分钟坐不住啦,怎么办呢?我试图找一些课题之外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命题,或对原有课题进行拓展,使之内涵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为了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丰富其想象力,让他们不再觉得乏味,表现欲得到增强,我对低年级的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即兴命题的实践与探索,使课堂的随机性和美术教学融合的愈加完善,让即兴命题能服务于美术课程,又能超出课程之外。

二、研究的意义

1、学生的需要。新课程有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应当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准备。随着现代化教育系统的介入,教师的规划与设计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主体作用得到体现。

3、目前,正是我市教学进行改革如火如荼的时刻。学校的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近几年,学校加强艺术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美术教育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但其间也存在着某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如今,绝大多数学校存在着旧的美术教育观念,这给我们对美术教学进行改革提供来机会。

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有一种创新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可以让人在严寒的冬天感到春天般的温暖,让人享受被爱之乐,也可以在炎炎的夏日,让人有寒彻心骨,被冷落之感,只有顺其自然地侧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因势利导地指导他们认识世界,同时启发他们不仅要画眼中的世界,更要学会画心中的世界,才会开发潜在智力。墨守成规怎么能让孩子发展,进步

呢?

2、从现代学习理论来看,采用即兴命题学习是提高学习有效度的一种良好途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掌握学习的过程比掌握学习的结果更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地获得智慧的过程,他提倡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让学生自己选择目标,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寻找学习的资料,自己决定要做什么事情,这时他们的感到有学习的需要、学习的价值,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意义学习。

这两种现代学习理论提示我们: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自主选择问题,学会寻找学习资料,最终自主解决问题的创新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度的良好途径。

3、从课程改革的方向看,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方式。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诱导而不把学生被动牵着走,师生之间就会和谐融洽;激励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愉快的事。启发开导,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不代替学生思考做结论,学生就会肯定、积极、主动的思考。作为美术老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着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应认识到,我们教儿童绘画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画家,而是要把绘画作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让孩子们把线条和色彩作为发挥他们想象的翅膀。不一味的墨守成规,而应“适时而动”。

研究的目标

为了深化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提高我校低年级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水平,对低年级美术课堂即兴命题进行实践与探索,通过研究将达到如下目的:

1、明确教师及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心态,对进行课题研究的认知及接受程度。

2、根据学校实际来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即兴命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课堂吸引力。

3、通过即兴命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自我表现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内涵。并找出低年级学生在美术课堂存在误区及相应对策。

4、用最低最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高;教师自身得到收获。把美术课堂教学开创一个新局面。

概念界定

1、“即兴命题”不同于“无中生有”的创造,即兴一词的意义随着课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能做到适时而动。即兴命题的依据是一些课题之外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命题,或对原有课题进行拓展,使之内涵向横向和纵向延伸。

2、“低年级”时的儿童绘画处于“概念画期”,约5—8岁。这个时期的画较之错画期略有形状。但所画的东西大部分仍是粗杂而又象征的,显得十分的简单化,表现出一定的滑稽相。整个画面是靠联想与空想来表现的,因此,对于其所画的东西相互之间虽有联系,但整个画面不统一,远近法极其他画面上的原则是丝毫想不到的。此时,可以参加儿童画的启蒙教育。这时期的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变现欲望和参与意识也很强,对即兴命题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

研究的内容

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培养好奇心、想象力为突破口,在美术教学中,用书本以外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拓展构思并命题。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通过即兴命题把低年级美术课内涵向横向和纵向延伸,做到“适时而动”。教师不对学生横加干涉,只做题目的供应者和引领者.力求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即兴命题教学中,儿童的个性得到张扬,美术素养得到极大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体现。

3、针对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误区找出相应对策。

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学生作品,发现、研究和解问题。不管是学生画的,还是动手做的,都是课题研究的最有力论证。孩子们的作品虽然幼稚,但一笔一画总含情,一折一贴都有意!看到他们的作业,我倍感自豪与欣慰。以前上低年级美术课,一个画题只能应付他们半节课!任务完成来,就开始玩啦,纪律也不好管,还真让我头疼。低年级的孩子,怎么管?讲道理他不懂,也不听。夸也好,吓也罢,三分钟热度,软硬不吃!采用即兴命题后,他们的小主人翁意识增强啦。不久有了自己爱画的题目,而且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比如上《操场上真热闹》这课,我先带他们到操场上观察十分钟,让他们看看如果画操场上的场景应该怎么画,然后再带到美术室构思、作画。一节课多充实啊!孩子们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了。而且通过现场实地观察,绘画难度也降低了,作业质量怎能不高呢?我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分析反馈,及时查出得失,适时进行补救,这样,既快又准确的找出了适合孩子们的即兴命题。

2、文献法。我收集、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为课题研究的展开提供指导和帮助。比如课题的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样的格式要求。其中我重点学习了28篇有关系的论文,自己又订阅了不少的杂志,如《中国美术教育》、《美术报》、《江苏教育》、《连云港教育》。看了好多本著作,如王大更的《美术教学研究》等等。我还查阅和参考了很多相关案例,为我的课题研究添砖加瓦,打下了坚强的理论根基。有了这些靠山,打枪何愁没子弹呢?事实证明,正是它们帮助我完成了课题的先期工作。

3、经验总结和调查问卷法。我在课题实施的先期和后期共进行了三次调查问卷,涉及老师、学生和家长。通过调查,明确了当时美术教育的现状,更有利于我对低年级美术课堂实施即兴命题。而且对于实施后的反馈也起到了及时和真实的效果,因为我的调查是无记名式的,他们填的会更真实,也更能说明我的研究得失。我及时根据调查反馈和作业分析进行阶段性的经验总结,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的进行课题研究。根据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已有事实材料和调查问卷,进行加工制作,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学生作品集和调查分析报告等。

4、教学案例是在一定教育观念指导下实施的课堂设计活动和实施活动的真实纪录与反思。在研究过程中我参考和学习了很多相关案例,自己也根据研究需求设计的近二十个案例。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是教学的一个可操作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墨守成规,在感觉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前提下,我试着将教材内容向横向和纵向延伸、拓展。如根据《难忘夏天》拓展的《难忘过年》、从《机器人伙伴》延伸的《我家的机器人》。我还把它和数学结合设计了《益智游戏——七巧板》、和作文结合设计了《续画——大象设计室》、和体育结合的《操场上真热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地震》系列、《火柴贴画——跳舞的小人》、《五味瓶》、《包糖果》等等。由于我充分的准备、反复的修改提炼,这些案例通过实践都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我的相关案例也在市县赛事上获奖,在乡内开了几节反响不错的示范课,个人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也在体会美术带来的乐趣和魅力。他们绘画的兴趣提高了,想象力丰富了,让他们不再觉得美术课乏味,表现欲得到增强,创造能力提高了。

研究的步骤

一、起始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1月)

1、成立课题组,预定研究方案(略);

2、学习理论,开展调查研究,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低年级美术课堂即兴命题的特殊性,形成规律性认识;

(我收集、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比如课题的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样的格式要求,正是因为我收入透彻的学习,我的开题报告才得以顺利完成。期间我学习了大量相关的论文,自己又订阅了不少的杂志,如《中国美术教育》、《美术报》、《江苏教育》、《连云港教育》。看了好多本著作,如王大更的《美术教学研究》等等。我还查阅和参考了很多相关案例,把我的案例进行对比,找出新意及突破口,为我的课题研究添砖加瓦,打下了坚强的理论根基。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和后期,我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适时反馈,通过调查,明确了当时美术教育的现状,更有利于我对低年级美术课堂实施即兴命题探索。而且对于实施后的反馈也起到了及时和真实的效果,因为我的调查是无记名式的,他们都能真实的填写,也更能真实的反应问题,让我及时的解决问题。我及时根据调查反馈和作业分析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我的课题研究在反复推敲中走向成熟。由于即兴命题的特殊性,我的课题研究“道是无形却有形”啊。)

问卷举隅

以下是课题主持人对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

1、如果您发现您的小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时,您的第一反应会是

①打屁股,教育他以后不许弄脏墙面。

②很恼火,命令他马上停止。

③无可奈何,用其他好看的东西遮起来。

④微笑的加以鼓励和分享他的乐趣,并适当的根据他的思维作引导。

2、当您的孩子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时,你会

①马上纠正他太阳应该是红色的。②觉得很正常。

③觉得孩子画错了。④觉得孩子很有想象力。

3、当您的孩子一边画画一边大声自言自语时

①训斥他不要吵。②叫他画画时要保持安静。

③随他,不予理会。④加入孩子的世界。

……

8、孩子在学画时您主张

①随孩子自己喜欢。②选择各种范本叫他临摹。

③规定一个题目叫他画。④以孩子自己想象为主,适当引导。

9、如果您的孩子拿着他得意的图画让您看的时候,你会

①认真的指出他画的不象的地方,并教他正确的方法。

②一律都说:“好、好”。

③指责他画的不好。

④会很乐意的欣赏他的作品,并和他一起想象绘画。

10、您会陪孩子一起画画吗?

①哄他的时候陪他画画。

②很想但很少有时间。

③没有。

④经常。

11、您对我校的美术课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12、您认为您的孩子对美术的哪个方面最擅长、最有兴趣?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您不需要写您或您孩子的姓名。我们真诚希望您能如实填写,告诉我们您的真实感受,这对学校、对您的孩子非常重要。请您将问卷由您的孩子交回学校。谢谢您的配合!

3、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撰写课题方案(略)

二、实验与研究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6月)

1.按设计的课题方案全面实施,同时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在教学中我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意图的设计了几十个案例,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有近二十个案例以趋成熟。即兴命题也向横向和纵向延伸拓展,如根据《难忘夏天》拓展的《难忘过年》、从《机器人伙伴》延伸的《我家的机器人》。我还把它和数学结合设计了《益智游戏——七巧板》、和作文结合设计了《续画——大象设计室》、和体育结合的《操场上真热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地震》系列、《火柴贴画——跳舞的小人》、《五味瓶》、《包糖果》等等。通过反馈,其中《益智游戏——七巧板》、《地震》孩子们印象最深刻、参与最积极;《续画——大象设计室》最富有想象力;《五味瓶》、《包糖果》玩得最开心。)

案例举隅

以下是课题主持人《益智游戏——七巧板》一课的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关于七巧板精灵的动画,激发学生兴趣。

传说,在一个神秘国度中住着一群七巧板精灵。有一天,有一只精灵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通往人类世界的时空洞,他感到非常好奇!便一头钻了进去!来到陌生的世界,他伤心地哭了起来,结果被一个女孩捉到了……

2、师相机:看着这个伤心的精灵,老师心里很不忍心,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3、既然准备帮忙了,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七巧板吧!(课件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的最早的一种拼图玩具,大约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相当盛行了,后来在全世界流传了。它以变化多端、趣味无穷的魅力,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七巧板打破传统的拼图结构,利用简单的图形,拼砌出无穷无尽、栩栩如生的图案。玩时锻炼了手、眼、脑综合协调能力,集益智性.趣味性.创意性于一身。

……

四、评价小结

1、学生参观其他同学拼图,可以适当作出评价。

2、展示自己作品,同学间交流。可自评、互评。

3、师小结,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五、拓展延伸

1、七巧板不仅可以做益智拼图,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用途(课件出示)

2、七巧板是比较简单易学的,除了七巧板,我们还可以学习其他的益智游戏如:四巧板、益智图、蛋形拼图等等(课件出示),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试一试。

六、作业设计

课件出示:

■你还能拼出什么样的图形?课后试一试。

■把七巧板这个游戏告诉家人或朋友,有空时和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点子又快又多。■试着搜集或做一些益智玩具。

本课教学首先我通过动画出示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及其制作过程。在拼摆环节上,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先出示拼摆过程,让学生试拼,得出拼摆心得。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练拼。最后的展示及评价让学生更好的互动和思索。当然,作品的完成与展示是以学生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这是一节锻炼孩子们实践能力的课,为了和数学课区别开来,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来如何拼摆七巧板和这样才能拼摆出合适的图形上来。课前我就告诉孩子,老师要带大家上一节可以让大家变聪明的课,之后有好几个孩子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学那个让我们变聪明的课呀?看,这就是低年级孩子可爱的地方!教学中我发现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都很高,可要他们拼摆出像样的图形来,还真不容易,探索能力还有待提高!班里有个同事家的儿子,自从学了这课,每天晚上都要拼一阵方肯罢休,还让他爸爸在网上搜集了些范图,达到这样的效果,足矣!

2.运用理论为先导的策略,指导课题深入研究,保证课题的发展;

(我通过深入学习,明确了自己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并且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我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这样有针对性的研究,保证了课题的健康发展。)

3.抓住实践课、公开课、研讨课的机会,发现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做到好的成果及时推广,有问题的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调整方案。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分别在校内和校外上了几节实践课,公开课,通过这些活动,更能准确及时的得到评价,我根据这些评价进行补救和调整,让课题更完善。而我们研究课题的本身意图就不是单一的,出发点是希望在我校低年级试行后能在本校和他校得到推广,这样,公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观摩和学习的平台。)

4.采用调查问卷法,及时、了解现行的美术课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积累成果。

(相关论文《低年级美术课堂即兴命题的实践与探索》并在国家级刊物《学问》中刊出。根据调查问卷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还是很乐意接受即兴命题的。有96

﹪的同学在被问到:你上美术课时心情怎样?回答a开心。92﹪的学生被问到:你对老师所出的即兴命题的反应是:A很感兴趣、乐意参与。通过近阶段的学习,你觉得自己的哪方面进步了?71﹪选A动手和作画能力86﹪选b想象力丰富、思维开阔(kuò) 62﹪选c把美术当做兴趣。通过这些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命题是很有成效的。)

论文摘录

《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即兴命题的实践及探索》

连云港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曹锐

内容摘要:

《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抑则易,开而弗则思。意思是:教师诱导而不把学生被动牵着走,师生之间就会和谐融洽;激励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愉快的事。启发开导,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不代替学生思考做结论,学生就会肯定、积极、主动的思考。为了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丰富其想象力,让他们不再觉得乏味,表现欲得到增强,我对低年级的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即兴命题的实践与探索,而我也在教学中,使课堂的随机性和美术教学融合的愈加完善,收获颇多,也让我有信心继续探求下去,让即兴命题服务于美术课程,又能超出课程之外。

关键词:

美术教学即兴命题创作热情审美素养

低年级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新课程下的苏教版低年级美术课程安排总课时不足20课,而一般情况下我们实际要上30多课时,在教学时,我也曾试着把一课掰成两课时来上,发现孩子们兴趣平平,四十分钟坐不住啦,怎么办呢?我试图找一些课题之外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命题,或对原有课题进行拓展,使之内涵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为了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丰富其想象力,让他们不再觉得乏味,表现欲得到增强,我对低年级的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即兴命题的实践与探索,而我也在教学中,使课堂的随机性和美术教学融合的愈加完善,收获颇多,也让我有信心继续探求下去,让即兴命题服务于美术课程,又能超出课程之外。

……

7.在加强平时常态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学生即兴命题学习的个案和范例集。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横向比较:学习能力与态度的对比、美术综合素养的对比、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对比

三、总结、鉴定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

1.课题组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做好整理工作,并作展示研究成果(学生画展);

2.根据各阶段汇总情况,写好研究报告(根据教学实际,我对现行美术教育归纳了几个误区及相应对策,形成论文。完成《结题报告》,《实施手册》,装订“资料汇编”等),迎接结题评估验收;

3、进行反思,以备继续深入研究。

研究总结

我通过实践、观察、调查、借鉴、总结,得出现今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并研究出相应对策:

从事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我有很多的感悟和收获。人类最宝贵的时代是童年时代,童心无暇,童真可爱。他们作画随心所欲,不造作,不雕琢,落笔纵横挥扫,吞吐自由,表现了儿童特有的质朴、纯真、自然、幼稚的美。所以我的课题研究选择在了低年级进行。每个学生在美术上都有闪光点,倘若我们教师不注意有时就会使之熄灭。而我们的一句不经意鼓励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作,尽情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儿童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思维方式及不同的绘画方法。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中必然有着内在的对应性。但是,在当今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倾向,即不论孩子大小,不管是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还是写实期的儿童,一律按老师自己的偏爱去教孩子,会画素描的,一律教素描;会国画的,一律教国画;会创作的,一律教创作。还有一些教师,以成人式的教学对待儿童,这无疑造成了儿童学画的心理障碍,摧残了美好的童心,无益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一个个孩子从爱画走向不爱画,致使儿童画教学进入了一个个的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合适的对策,让孩子们走出误区,让他们由简入繁,灵活多变,自由自主地支配画面,使之一步步走向新的阶梯。也希望这些对策能相对实用,为我校的低年级美术教学添砖加瓦。

误区之一:主张临摹。

以成人的范画为标准,机械式地照搬。岂不知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有天壤之别,儿童想象力强而写实力差,如果不让其扬长避短,就如同南辕北辙,怎么会有良好的结果。

对策: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可以让人在严寒的冬天感到春天般的温暖,让人享受被爱之乐,也可以在炎炎的夏日,让人有寒彻心骨,被冷落之感,只有顺其自然地侧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因势利导地指导他们认识世界,同时启发他们不仅要画眼中的世界,更要学会画心中的世界,才会开发潜在智力。墨守成规怎么能让孩子发展,进步呢?

误区之二:追求成熟的美。

这样会导致孩子们画画胆子越画越小,又擦又改,谨小慎微,匠气十足。

对策: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明确幼稚也是一种美,认识儿童学画的幼稚性和合理性。孩子们笨拙的小手,画出的物体形状虽然不准确,但形的“不似”确成全了“神似”,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或者“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法,更显得纯真可爱。低年级的功课是基础教学之基础,教学生画画、写字都得从一笔一画开始,学生表达一句比较完整的话都有困难。不可能让学生对一幅画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低年级的美术课选择一些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再说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差生”、“好生”,让“好”帮“差”进行互助互动,这样会形成定势,会让一个智力开发晚或不善言词的孩子承担“差生”的“压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孩子们指道,只要是他们自己想的,自己华安的,就是最好的。

误区之三:学画一定要画“象”。

横要平,竖要直,把画得“象”与“不象”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其实“象”与“不象”是群众观点,不是艺术观点,艺术没有对错,怎么画都可以。但不敢想、不敢画不可以。

对策: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认真、顺其自然地画,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特点,画出自己的心意,这样的画就是好的儿童画作品。至于画得造型准确与否,都是表面的东西,关于写实性训练,是进入写实期年龄才要求的事。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而且能获得快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美术活动往往因受成人有意识的指引而失去童真的色彩。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却越来越模糊,他们往往误解了美术教育的真正含义,忽略了幼儿个性上的特殊性。他们把成人的模仿规范模式强加给幼儿,过分追求结果,却忽略了创作的过程。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品质,敢开拓的现代型人才。

误区之四:重技轻道。

儿童学画不仅要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艺术。艺术是“道”,是观念,是规律,是根本。而重技轻道是舍本求末的作法。

对策:一个好的教师是“传道、解惑、授业”,首先是“传道”最后才是“授业”。在教学中传授儿童画的观念和规律,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运用这些规律,才会自主灵活地画出各种情节、各种动作、千姿百态的儿童画作品,而不是只画一个固定的“标本”式的物体。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和谐发展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我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

误区之五:重视眼中的世界,而忽视了心中的世界。

艺术是一个双面镜,它不仅反映眼中的世界,更反映了心中的世界。如果说世界是艺术之父,那么,心灵则是艺术之母。只有把两者合而为一,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

对策:儿童作画不只学会画“看”到的,更重要的是学会画“想”到的,因为,没有想象力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强行的对儿童进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通过开发想象力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绘画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上述这些误区,我们在设计即兴命题时都有针对性的进行“破解”,当然还在试行阶段,前路漫漫,我将上下而求索。

课题成果

1、具有典型性的较完善的案例八个、“补丁”集

2、学生作品集、举行学生画展、校美术兴趣小组在学校已具规模并形成本校特色,每周正常活动并有相关记录。辅导学生参加县书画现场会获得前五名。

3、形成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4、研究报告和论文。课题主持人论文《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进行命题的实践与探索》在国家级刊物《学问》09年6月份上发表。案例《火柴贴画——跳舞的小人》获二等奖。

研究的体会和存在问题讨论等。

儿童的思维往往不能用对错来评价,我一直坚信只要是孩子们自己想的,自己画的,就是最好的。对低年级进行美术教学,他们正待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正是我们培养他们多方位作画的基础。研究时我试图找一些课题之外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命题,或对原有课题进行拓展,使之内涵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为了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丰富其想象力,让他们不再觉得乏味,表现欲得到增强,我命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践与探索。而我也在教学中,使课堂的随机性和美术教学融合的愈加完善,个人的收获颇多,这也让我有信心继续探求下去,让即兴命题服务于美术课,又能超出课程之外。即兴命题正迎合了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挖掘潜能,尊重人格,让他们不受束缚,自由翱翔,个性得到张扬。我重点对十几个案例进行研究,并有以上几点心得,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学生眼高手低,作画方法不够,基本功不扎实;时间原因研究不够成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坚持不懈。期待能把这种即兴命题进行到底,让其日渐成熟、完善。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造型·表现”策略、“设计·应用”策略、“欣赏·评述”策略和“综合·探索”策略。 一、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以及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它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传达视觉感受和思想。 适量欣赏大师作品及师生作品。感受和品评作品的内涵、情感及意境。给学生一个想创作的理由——激起学生的内心需要。 通过户外采风、注意观察、搜集素材、展开想象以及必要时教师示范等手段,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主题。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画面,体验造型乐趣。运用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手段,探索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 二、设计·应用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感受材料特性,欣赏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在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中导入课题。根据学生准备等实际情况,合理作示范,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是平等参与者中的首席。作品,倡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等形式展开多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每个人对自己和他的作品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拓展想象空间,提升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三、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较其它美术学习领域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结构。 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元对话交流活动,在质疑解疑过程中活跃思维、丰富情感。小组成员以语言叙述、书面表达、作品再创造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认识和理解;通过自评他评师评方式领略成功与不足,并最终达成对欣赏内容的整合,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联系多学科知识、当地文化资源、实际生活,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联系,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学科不仅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文化信息,还必须密切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将美术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碰撞和结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造活动。

美术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课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研究的背景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受人们的关注 ,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讨的热点。《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因此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自2000年进入新课改以来 ,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 ,使课堂讨论甚热烈 ,气氛相当活跃 ,教师教得愉快 ,学生学习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 三.研究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有助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 ,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 ,如何让学生走出误区 ,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真正在集体中获得个人生动活动的发展 ,我想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2.让学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使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 ,有效地解决小组内冲突; 4.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合作。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 1.制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会议 ,交流个人课题思路 ,学习课题资料 2.课题组会议 ,学习合作学习资料 ,交流学习心得和课题研究得失 3.课题组会议 ,学习合作学习资料 ,交流课题研究得失 ,汇报课题研究课 4.课题研究会议 ,学习资料 ,听课题组研究课 ,写听课反思

小学美术学科常规教育 摘要 探索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从美术学科常规教育着手,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序变化,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美术教学常规教育习惯养成 上海二期课改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定位为:美术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就小学美术学科常规教育中学习准备、上课、作业三个主要方面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一些探索。 小学美术常规教育之一——学习准备习惯 一、学习准备的概念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或参加某一新学习活动之前,引导学生进行的相关学习的一组教和学的、有序变化的准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关的旧知识将变得清晰、稳定和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新学习所需要的旧技能得到复练,变得熟练准确,有利于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新材料的了解而产生的兴趣和疑问组成了强烈的学习心向,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算学好。 二、学习准备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1、学习工具的准备 美术课的学习是一定要借助于工具的,“赤手空拳”不能完成学习目标,而且根据学习内容的差异性课前所准备的工具也不尽然。因此在每个新学期初要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学期美术课使用的学习工具,如:包装好的书本、笔(HB铅笔、黑色勾线笔、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告诉学生美术学习用品放置的位置,要求听到预备铃声,及时放好用品,并在唱歌声中,调节心情,等候上课。 2、“双基”学习的准备 (1)根据美术课程创造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学生策划、设计、制作以及对多种工具、材料的感知、应用,使学生了解新材料,知道将要学什么,如何学,怎样算学好。因此很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如:《拆开的纸盒》一课就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废旧的纸盒进行重新装饰,既复练了相关的剪、裁、粘等美术技能,又让学生感悟美,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造热情。 (2)引导学生自觉查寻与美术课内容相关的信息材料,可以通过上网查寻或到图书馆查阅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多角度收集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信息,美术作品的的欣赏信息,并与已知的美术知识作比较而产生联想,使原有的美术知识更清晰、稳定和可利用。教师要在美术课上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同时了解学生认知准备情况,调整教学设计。 本文得到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汉涛老师多次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小学美术常规教育之二——上课习惯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个学期中,根据我校 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二年级一班的语文、劳动以及二年级一班和二 年级二班的美术等课。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思想政治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 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中,我会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 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 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判断美和创造美,提升学 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学中,我以促动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 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倡导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 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水平,通过学习美术 提升生活质量。我注重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 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 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 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 知识和技能在协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 美术的独特军装价值。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要注重面向全 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7756529.html,] 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水平,为促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动他们全面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 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 内容的层次性适合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 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水平,为终身学 习奠定基础。 三、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要认真参加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 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刊物从理论上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 己能更好的实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能更快地适合二 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篇二】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的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也是由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以学校正规教 育为主的学习生活的开始。第一学期已经过去,在二年级学生们的造 型水平就有了新的变化,陈海伦在美术方面是一个发展不错的学生, 它的造型水平甚至远远高于六年级的一些学生,在上学期我的异界临 摹课上,他上角的作品,线条流畅、大小比例和图片基本一致。在新 学期将要展开的美术社团里,素描成为了一项基本内容,虽然只有二 年级,我感觉还是很合适的。陈兴雯和杨义政在美术方面也是很突出的,一个是绘画清晰,一个是想象丰富,都是很有发展水平的学生。 作为美术老师,二年级所面临的最主要课题,就是如何把全体学生们 的造型水平提升,本学期我会带领学生增强形的练习,提升他们的绘 画水平。 二、教材内容分析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但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理解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动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已定的美术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精彩,才能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素质。所以,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使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艺术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猜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钟。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动学生持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如在教《猜猜我是谁》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树木后面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只露出了一部分外形特征,如:小兔耳朵、斑马腿、狐狸鼻子、孔雀羽毛、松鼠尾巴等;有的则只听得到叫声,如:猫、狗、牛、羊、老虎等动物的叫声,我采取了小组比赛,请学生根据这些外形特征和声音特征找一找森林里来了哪些小动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纷纷聚精会神的寻找辨别,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既热烈活跃又轻松愉快。每找到一种小动物,全班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得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姿态,充分显示出游戏教学的巨大的魅力。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欣赏策略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环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艺术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欣赏、观察来解决的,美术的教学势必要遵循视觉艺术的规律。同时,欣赏水平的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我们才能谈审美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让学生实行欣赏时,必须选择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片、实物,让学生实行欣赏。如在《会动的线条》时,我出示吴作人大师的国画作品实行欣赏,通过与大师作品的近距离感受、对话和欣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使用,画

小学美术课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小学美术课堂”这里指的是按教学常规要求进行的美术课堂教学,即在以40分钟为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学活动方式。要求在一节课内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是地点固定、时间固定、学生集中、内容集中、目标性强、环节紧凑。一节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课不能照本宣科,还必须根据本地学情、教学设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备课、准备教具、制定教学方法和采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最终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理论依据: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

改革的新理念。有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学习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有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为了尽快改变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不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决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了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去主动的学习,才能探究出问题的原因,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7小学美术教学任务方案 2017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17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 2、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3、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一)、全册共20课,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文学)学科的综合。如第10课是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的综合,第2、8、13课是美术与语文(文学)学科的综合,第19课则是美术学

科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综合。 (二)、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开展创意教学的主渠道。小学美术创意教学实施“五化”策略,即“同课异策化”、“氛围宽松化”、“传媒多层化”、“操作多元化”、评价宽容化”。是发展自我实现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美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意义。更多美术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倡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小学美术创意教学实施“五化”策略,即“同课异策化”、“氛围宽松化”、“传媒多层化”、“操作多元化”、“评价宽容化”,这是发展自我、实现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创意教学,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裁,在孩提时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小学美术课堂开展创意教学的意义 “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是传统美术教学课堂上的现象,它特别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原本是很有想象力的一个群体,对于他们的这种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应该给予保护与鼓励。孩子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株充满生机的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浇灌。但是,传统的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临摹,这种做法只会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忽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开展创意教学模式,就是在科学地对待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创意教学,强化了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顺应了学生的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提高,将祖国的花朵培养成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能型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美术,其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美,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它的这种美,并且主动去学习这种美?这是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首先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美术课堂,重要的是氛围,如果上课伊始,老师就能将学生引入这节课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自然就会沉浸在课堂学习中。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青花》这一课时,首先,就要给学生们展示那些漂亮的瓷器,让学生知道这些美丽的瓷器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青花”,视觉上就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告诉学生,2007年11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青花扁壶以10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其设计灵感也来自于这完美的青花瓷。围绕“青花”,从欣赏图片到实际事例,感受青花之美,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因势利导,及时启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小学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小学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在潜在状态,萌芽状态,所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1.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 导入方法新鲜多变。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真棒!”“构图准确!”、“大有进步!”诸如此类,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绘画欲望,为下一次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鼓励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合作探究中 有效欣赏的策略研究总结 一、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反思。 我所提出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研究中虽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但也有必须努力加强与改进的地方: (一)在美术欣赏中,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美术欣赏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同时也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二)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会忽略作品的背景及创作的社会生活。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 (三)如何将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及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还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显著,特别是对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视觉语言,受到了学校各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一)学生方面 1、逐步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一个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小学生自身要加强美学知识的学习,增加审美知识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为什么审美,努力把这些基本的审美知识弄清楚了,才能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

础。在欣赏教学中,看、讲、辨、谈这四种教学方式在作用过程中有一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渗透的关系,,高年级欣赏评述教学则以“辨”、“谈”为主,“看”、“讲”为辅的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在平常多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比如说音乐、舞蹈、歌剧等等,还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只有积累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欣赏课在教学时唤起了学生的生活联想,补充了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2、运用提高美术欣赏评价的能力。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通常的美术欣赏可缺少切身的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因而在校园宣传窗开辟美术欣赏专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观看画展和有关美术方面的录象等等。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性到艺术性的欣赏评价的能力。 美术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

小学美术自制教具 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课题:自制教具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设计与与应用 二、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从而培养新型、能力型的人才。因此,教育的素材和教具有相当一部分要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恰当应用有助于学生深入、准确的理解教材、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美术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自制一些教具。例如教师绘制各画种的范画、具体作画方法步骤的分解式挂图以及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制作的教学投影片等。这些教具不同于美术作品,它是师生共用的,直观明了的,带有启示性、探索性的教学用具。、 反思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群体与个体的策划,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能真正紧密的结合,体验学习过程,更深的感悟美术、喜欢美术,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服务。 三、研究的目的: 1、利用直观形象的美术教具,让学习更简单更轻松,人人都具备艺术素养。

2、在综合性学习中,形成真正有效的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教学中心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围绕美术学科的特点,重视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材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师还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参观、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综合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多种绘画和手 工形式进行创作表现,并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分段步骤): 2016-2017上学年(9月-12月) 1、9月份:美术学科组理论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 2、以美术学科组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优秀教具,建立教具档案 3、准备十月份校艺术节绘画比赛。确立大主题<校园文明提示语绘画大赛> 4、十月份参加校课题同课异构,听课、评课。 5、十一月份辅导学生参赛《大美安阳》,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6、在课外辅导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撰写心得、论文 2016-2017下学年(3-7月) 1、三月份制定新学期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及时整理同组优秀教具。 2、参加课题研究课,听、评课

2016最新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2016最新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2016最新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而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在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抓紧好课堂教学,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外活动。实践证明,美术特长生活动是美术课外活动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它是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我班学生的基础差异性的特征,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教育的和谐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成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孩子们的精神风貌和教育成果。 二、目的与任务 1、通过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继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3、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集中起来,为他们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观摩,从而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内容:以剪纸、剪贴、为主要学习内容。 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剪纸和剪贴画的制作方法,能够对身边有趣事物进行写生和创作。 三、组织形式 分组辅导,每组5人。 四、学习时间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时间。 五、具体措施 1、宣传发动,以自愿参与为主。2016最新小学美术活动方案2016最新小学美术活动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美术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作业方法、手段单一,作业目的与内容比较机械,评价片面性,作业缺乏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时间一长,学生对作业就会慢慢地失去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就会慢慢地被抹杀。那么,怎么通过美术课堂作业,促进教学创新,儿童思维创意呢?多元化设计美术作业,可以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给学生思维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和提高。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怎么对美术课堂作业进行创意设计呢? 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现选择几种分析如下。 一、“生活化”作业――选“材”创意,点燃激情 “生活化”作业是指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美术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来源,喜怒哀乐皆收于画笔下。还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种材料,体验美术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的表现手法。 1、作业题材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奇怪的事,有趣的事,愤怒的事天

天发生,可学生却咬着笔尖痛苦于无事可画,无形可画。美术课的内容选择、作业定位要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而定,让孩子到生活中去寻找、去实践、去发现,去表达。例如浙美版第8册《生长的植物》一课,曾看到有一位年轻老师摈弃教室中摆放的五花八门的植物盆栽,却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出示的植物,极力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此时,屏幕中的植物是“死”的,距离是远的,心灵是不会被感动的。可想而知,作业是无趣无生命的。学生要由感受在先,才能有表现在后。因此,作业内容要从生活中来,这样才会生动、真实,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2、作业材料从生活中来 在一线美术课堂中,美术作业已不仅仅限于一张作业纸那么简单。丰富的材料带给创作者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如浙美版第11册《街市新貌》一课,课前分析学生从生活中街道两旁的店面变化深切感受到经济的迅速发展。课堂中学生赏析极具个性的店面设计,独特的色调,夸张的物件摆设,带着这种生活体验和创作冲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利用不同的材质、纹理、色彩等特征,巧妙的去设计制作出趣味十足的店铺造型作品。蛋糕纸托变成了浪漫的太阳伞(图1);巧克力盒变成了店面墙(图2);塑料薄膜变成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论文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笔者通过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从而一味地追求“纯艺术”,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 3、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 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 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

小学剪纸课题研究方案 陈仓区实验小学赵莉红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在文化内涵上、民族风俗上、剪刻技术上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昔日历史悠久,民间广为流传而被誉为“国风”的剪纸艺术,如今正走向校园,登上了大雅之堂。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为此我校充分挖掘学校的传统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展现个性创造及感受、体验剪纸艺术的平台,让同学们享受剪纸艺术的快乐。 一、指导思想: 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机构,在梁校长的领导下,教导处参与成果点评,各班级选好课题,初步对课题有所了解。 2、实施阶段: (1)按计划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每月坚持开展一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交流和成果汇报为主的教研会议。 (3)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 3、实施过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操作实践。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首先要营造浓郁的剪纸环境。学校常规管理要求中十分强调环境育人的功能,良好的环境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的效果。我们开展剪纸要注重创设环境氛围,在教室走廊墙面设立剪纸宣传橱窗;让学生一来到学校就被这浓郁的剪纸环境所深深吸引。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剪纸,让学生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的剪纸名家、讲讲他们勤学苦练的故事,介绍我国历史上有关剪纸方面的趣闻轶事;观看有关介绍剪纸家的影片,举行学生作品展、和家长一起开展剪纸竞赛,切磋技艺,共

中小学美术课堂各环节具体操作 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行为一般分为课堂教学导入、讲析新课、课堂训练指导、美术课堂教学测试、对学生评价等五个主要环节。 一、课堂教学导入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意义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这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导人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教学的对象、内容、氛围等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会讲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这一环节,将现实生活与课堂紧密地结合,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到恰当的教学气氛中,以引人入胜的开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收到最佳效果。所以,我十分注意导课方法的设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导课环节中几种常用的方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美丽的叶子》教学评价 师:秋天到了,秋姑娘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美丽的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师把信封分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触摸,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生:里面是生封祝福的信。 师:你真是富有想象。是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她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生:是叶子。 师:猜对了,是叶子。真聪明,你是怎么猜对的。 生:我是通过摸和听声音感觉到的。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触觉和听觉来知道信封里的东西。 接着教师让学生打开信封,摸一摸、看一看树叶的形状、色彩、纹理。 师:你们收到的是什么叶子?形状怎样?好看吗? 生:我们组收到的是黄色的枫叶,形状象带牙齿的鹅掌,好看极了。 生:我们收到的是银杏叶,形状小,有点圆,是金黄色的。 生:我们收到的是樟树叶,形状象颗心,是绿色的。

谈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谈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自《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亦为广大学生家长所关注美术教育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平等了。但是,由于存在片面的理解,教学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本文就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浅析,并尝试探讨应对策略,以此期待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美术《课标》的误解 1、误认为要“美术文化”就不要“知识技能”。 《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因此,有些教师认为美术学科注重美术文化学习,知识技能不重要了,或者可以完全屏弃了知识技能。教学中只要根据课前收集的大量图片、录像资料,引领学生欣赏,师生一起在欢乐的游戏中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要求教师的课堂示范;认为要当一名美术教师只要知道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便可,无需有专业的美术技能、技巧了。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不涉及美术技能技巧的教学,而且就连学生对技能方法提出疑问时,教师也不作正面的回答。认为这样是体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对《课标》的错误认识。 2、误认为“师生互动”就是“满堂提问”。 《课标》提到:“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精神,想尽了办法去构建互动的课堂,包括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认为这样就体现了师生交往互动,以至出现了一系列价值不高或无价值的提问。 3、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课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 二、在新一轮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美术教学有了专用的教室,学生也有了专业学美术的良好环境,这无疑是有利于美术教学质量提高的。然而,轮到去专用教室上课,学生整班迟到或部分学生无故缺席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之前的语、数、外等“主科”老师或拖课或要求学生完成作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 研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共同去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界定、理论假设 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

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教师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并以情感为主导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欣赏其内涵。 2、通过研究,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孩子提升美术欣赏能力 3、通过研究,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灵活运用教材,善于结合实际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前期尝试阶段: (1)组建课题成员 (2)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 (3)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4)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5)尝试研究 2、具体实施阶段: (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明确分工合作。 (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 (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