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类-练习题

糖类-练习题

糖类-练习题
糖类-练习题

糖类-练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糖类练习题

& 单糖

一.选择题:

1、关于葡萄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 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

C 葡萄糖不能水解

D 葡萄糖可被还原为1-己醇

2、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A 乙醇

B 乙醛

C 乙酸

D 葡萄糖

3、下列物质中,除一种外其余三种都具有相同的最简式,这种物质是()

A 乙酸乙酯

B 甲醛

C 葡萄糖

D 果糖

4.下列对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可以水解

B 都符合Cm(H2O)n的通式

C 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D 都有甜味

5.A、B两有机物的最简式均为CH2O,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一定是同系物

B 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 A、B只能是醛或酸或酯

D 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6.下列反应中葡萄糖被还原的是()

A 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B 葡萄糖在人体内变成CO2和H2O

C 葡萄糖变成六元醇

D 葡萄糖变成五醋酸酯

7.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物质分别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最多的是() A 甲醛 B 乙醛 C 甲酸甲酯 D 葡萄糖

8.取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现象是,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加热煮沸后现象是,说明分子中含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已知溴水可以把多羟基醛中的醛基氧化成羧基。写出溴水与葡萄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患有糖尿病的人的尿中含有葡萄糖,设想怎样去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二糖

一.选择题

2

1、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不同,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B 分子结构不同,蔗糖分子不含醛基

C 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D 蔗糖能水解,葡萄糖不能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蔗糖,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新制的Ca(OH)2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 Na2CO3溶液

3.对于蔗糖和麦芽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互为同系物

B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两者均能水解,且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 两者均为还原性糖

4.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有机物是

A 蔗糖

B 麦芽糖

C 乙酸乙酯

D 甲酸乙酯

5.可以用玉米、薯类物质制作的是

A 蔗糖

B 麦芽糖

C 葡萄糖

D 果糖

6.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有下列操作步骤:①加热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稀硫酸④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7.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物中有葡萄糖。

§多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硝化纤维

B 硬脂酸

C 淀粉

D 聚乙烯

2、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葡萄糖和果糖

B 蔗糖和麦芽糖

C 淀粉和纤维素

D 粘胶纤维和火棉

3、下列物质中,属于还原性糖的是();能水解且最终产物为二种物质的是

()

A C6H12O6

B C12H22O11

C (C6H10O5)n(淀粉)

D (C6H10O5)n(纤维素)

1.把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溶液放在一只半透膜袋中封好,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烧杯里的水溶液呈

A 棕黄色

B 蓝色

C 无色

D 白色

2.下列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

A 麦芽糖

B 蔗糖

C 纤维素

D 淀粉

3.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 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它们均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而纤维素不能

9.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为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他们鉴别出来

3

3.在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葡萄糖的水解过程中,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淀粉已完全水解5.没有成熟的苹果肉遇碘显蓝色,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怎样解释这两种现象

4

糖类物质测定方法评价

第24卷 第4期2009年10月 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 Y OF AGRICU LTU RE Vo l.24,N o.4 Oct.,2009 收稿日期:2009-03-10;修订日期:2009-05-20 作者简介:杨柳,硕士研究生,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和色谱仪器分析;通讯作者:路苹 糖类物质测定方法评价 杨 柳,王建立,王淑英,路 苹*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摘 要:糖类物质是生物样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糖类物质测定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论述糖类物质测定的主要方法,评价各种糖类物质测定方法的技术特点。关 键 词:糖类物质;测定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Q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186(2009)04-0068-04 A Review on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Sugar Content YA NG Liu,WAN G Jian -li,WANG Shu -ying,LU Ping * (N ew T echno lo gical L abo rato ry in Ag riculture A pplication in Beijing ,Beijing U niver sity o f Ag icultur e,Beijing 102206,China)Abstract :Sug ar co ntent det erminatio n is impo rtant in life science study.T his paper rev iews methods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 n of sug ar co ntent.T he advantag e and suit abilit y among the methods are discussed.Key words :suga r content ;det erminatio n methods;r eview 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也是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必要物质,并且是人体必需重要营养元素之一。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是生物化学和其他生命学科、食品检验、临床检验、疾病诊断和质量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了解掌握糖类物质的各种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对在科研实际工作中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碳水化合物种类较多,按其组成特征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超过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称为多糖,低于10个单糖的短链聚合糖称为寡糖;按理化性质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可溶性糖和不可溶性糖;转化糖等。糖类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双糖都具有还原性,葡萄糖、果糖、乳糖和麦芽糖等都是还原糖,其他双糖(如蔗糖)、低聚糖乃至多糖(如糊精、淀粉等),其本身不具有还原性,属于非还原性糖,但非还原性糖都可以通过水解而生成还原性的单糖,测定水解液的还原糖就可以求得相应糖类的含量。因此,单糖是糖类物质的基础,通过测定单糖的含量,可相应换算为总糖、双糖及多糖。单糖具有还原性,还原糖测定是一般糖类测定的基础[1]。糖类物质测定方法很多,主要方法包括有容量法、分光光度法、酶分析法、色谱法和旋光法等。 1 容量法 1.1 碱性铜盐定糖法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特点 碱性铜盐方 法主要用于测定还原糖。碱性铜盐溶液即为费林氏试剂,由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组成。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酒石酸钾钠等配成的溶液。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糖能将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中的Cu 2+ Cu + Cu 2O 。 1.1.1 直接滴定法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特点 将一定量的碱 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该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酒石酸钾钠铜具有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将还原糖氧化成醛酸,本身还原为氧化亚铜沉淀。反应终点用次甲基蓝指示,次甲基蓝是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其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它的氧化能力比Cu 2+弱,待还原糖将二价铜全部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则可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直接滴定法是GB/T 5009.7-1985方法中的第二法和GB/T 5009.7-2003方法中的第一法。它是在蓝-爱农容量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特点是试剂用量少,操作和计算都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2]。但因色素干扰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故不适于检测深色样品。臧瑾康等人改进还原糖测定的国标方法,用费林试剂(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的深蓝色溶液的颜色消失至呈K 2F eCu(CN)6的浅黄色溶液作为终点,其方法与国标直接滴定法无显著性差异,减少终点误差,简化操作[3]。 直接滴定法所用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配制方法不同于蓝-爱农容量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配制方法:甲液15.00g 硫酸铜及0.05g 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乙液50.00g 酒石酸钾钠及70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 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是与Cu 2O 生成可溶性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沉淀,消除沉淀对观察滴定终点的干扰。该法滴定操作条件要求很严,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与试验条件有关,如试剂碱度、热源强度、加热时间和滴定速度等。

食品检验与分析 第九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九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一、选择题 1.()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1)还原糖(2)非还原糖(3)蔗糖(4)淀粉 2.直接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 (1)边加热边振摇(2)加热沸腾后取下滴定 (3)加热保持沸腾,无需振摇(4)无需加热沸腾即可滴定 3.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作指示剂。 (1)亚铁氰化钾(2)Cu2+的颜色(3)硼酸(4)次甲基蓝 4.改良快速法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兰爱农法(2)萨氏法(3)高锰酸钾法(4)贝尔德蓝法 5.为消除反应产生的红色Cu2O沉淀对滴定的干扰,加入的试剂是()。 (1)铁氰化钾(2)亚铁氰化钾(3)醋酸铅(4)氢氧化钠 6.糖类用水作提取剂时,温度一般控制在(),提取效果好。 (1)20℃~30℃(2)40℃~50℃(3)60℃~70℃(4)80℃以上 7.蔗糖的相对分子量为342,水解后生成2分子的单糖,相对分子量之和为360,故由转化糖换算成蔗糖的换算系数为()。 (1)0.95 (2)1 (3)2 (4)3 8.在蒽酮比色法中,反应液中硫酸的浓度达()以上,可使双糖、淀粉等发生水解,与蒽酮发生显色反应。 (1)30% (2)40% (3)50% (4)60% 二、填空题 1.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的裴林标准溶液由两种溶液组成,A(甲)液是,B(乙)液是;一般用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标定。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是,掩蔽Cu2O的试剂是,滴定终点为。 2.测定还原糖含量时,对提取液中含有的色素、蛋白质、可溶性果胶、淀粉、单宁等影响测定的杂质必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所用澄清剂有三种:,,。 3.还原糖的测定是一般糖类定量的基础,这是因为,。 4.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 5.食品中主要的单糖都含有6个碳原子的或。 6.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将铁氰化钾还原为亚铁氰化钾,本身被氧化为相应的。 7.蔗糖是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没有,故不能用碱性铜盐试剂直接测定。 8.用电泳法测定糖类物质时,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越高,电泳速度。 9.淀粉按聚合形式不同,可分为的和两类。 三、名词解释 1.可溶性糖 2.还原糖 3.总糖 4.澄清剂 四、简答题

糖类测定方法大全

糖类测定方法大全 (一)测定方法概述 (二)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1、提取液制备 (1)常用提取剂——水、乙醇 (2)提取液中含糖量控制0.5~3.5mg/mL (3)含脂肪食品先脱脂,然后用水提取 (4)含淀粉及糊精食品(乙醇沉淀淀粉等)用70~75%乙醇溶液提取 (5)含乙醇及CO2液态食品,蒸发至1/3~1/4原体积,以除去C2H5OH及CO2 (6)酸性食品应先中和防止低聚糖部分水解 (7)提取固体样品有时需要加热,以提高提取效果。一般在40~50℃,防止多糖溶出 (8)乙醇作提取剂加热时应安装回流装置 2、提取液的澄清 (1)影响测定的杂质 色素、蛋白质、果胶、可溶性淀粉、有机酸、氨基酸、单宁,可影响颜色、浑浊、过滤困难。 (2)澄清剂 ①醋酸铅(中性)Pb(CH3COO)2·3H2O,形成沉淀,吸附杂质,可除去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单宁等。 ②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二者生成氰亚铁酸锌↓吸附蛋白质等干扰物。 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Cu离子使蛋白质沉淀。 (3)澄清剂用量 用量适宜,以无新沉淀为准,如2ml饱和醋酸铅(30%)、

(4)除铅剂 由于铅影响还原糖的测定,生成铅糖化合物。 常用除铅剂有草酸钠、硫酸钠、磷酸氢二钠。 (三)蓝—爱农(Lane-Eynon)法 测定还原糖 (国际上常用的定量糖的方法) 1、原理 斐林试剂甲液(CuSO4·5H2O) 斐林试剂乙液(酒石酸钾钠+NaOH) 甲、乙混合→酒石酸钾钠合铜 酒石酸钾钠合铜+葡萄糖→ 葡萄糖酸+ Cu2O↓(红棕) 终点的确定: 葡萄糖+亚甲基蓝(氧化态)→亚甲基蓝(还原态) 过量兰色无色 (兰色消失) 终点时的颜色为:兰色消失了的红棕色 2、测定 ①预测 准确吸取斐林试剂甲液5.00mL、乙液5.00mL→锥形瓶中,△至沸腾,再加入亚甲基蓝指示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样液滴至蓝色褪尽。(先快后慢,要求很快达到终点,因为亚甲基蓝易被空气氧化为蓝色,且要求在加热的情况下以除去空气) ②测定 甲液5mL、乙液5mL→锥形瓶中,加入比上述预测量少0.5~1ml样液在2min 内沸腾,维持沸腾2min,加入3滴亚甲基蓝指示剂,再在3min内滴定至蓝色褪尽。 3、计算 F 还原糖% = --------------------- ×100 ( V1/V ) × m m--样品质量,mg;V1--滴定量mL;V--样液总mL; F--还原糖因素,10mL费林试剂,相当的还原糖量mg F的求得有两种方法: A、用标准还原糖液用上面同样方法标定10ml费林试剂求得。 B、查蓝—爱农法专用“还原糖因数表”附表 例若V1=26 则F=49.9

第四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四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①碳水化合物在有机体中的重要作用。 糖蛋白糖脂--生理功能物质 核糖和脱氧核糖--遗传物质 能量来源、结构成分 ②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工业发酵的主要碳源,如淀粉、糊精、双糖、单糖。工业发酵过程可以根据糖量的变化判断发酵是否正常;可以根据残糖量确定发酵终点。 糖的分类 有效碳水化合物——人体能消化利用的单糖、双糖、多糖(淀粉)。 无效碳水化合物——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多糖。 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纤维素类原料的有效利用是生物技术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 二. 糖类物质的分布和含量 葡萄糖、果糖: 水果,蔬菜:0.96-5.82%,0.85-6.53% 蔗糖: ?甘蔗,甜菜:10-15%,15-20%; ?西瓜,菠萝:4%,8% 乳糖:动物乳汁,牛乳~4.7% 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在自然界不存在,而由淀粉水解产生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自然界少,多由人工酶法合成 淀粉,纤维素,果胶在植物普遍存在 三. 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分类: 直接法:指根据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分析原理的分析方法 间接法:根据其它物质含量,用差减法计算出来,以总碳水化合物或无N 抽提物表示 糖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单糖的羰基、酮基、羟基具有不同强度的还原能力: 醛糖: ?与弱氧化剂溴水:形成糖酸; ?与较强氧化剂硝酸:醛基和伯醇基都被氧化为羧基,生成葡萄糖二酸; ?有时只有伯醇基被氧化成羧酸,形成糖醛酸。 酮糖: ?酮糖对溴的氧化作用没有反应,以此可将酮糖与醛糖分开; ?在强氧化剂作用下,酮糖在羰基处断裂,形成两个酸。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六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 11 次课 2 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六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概念和知识,还原糖的提取的分离技术,各类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方法;熟练地掌握直接滴定法和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正确配制和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掌握总糖的测定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直接滴定法 2、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五、教学过程 1、学时分配:2学时 2、辅导手段:自习辅导、习题辅导 3、教学办法:课堂讨论、讲授 4、板书设计: 5、教学内容

第六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1、定义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在这一类物质中有许多氢与氧的比例和水一样,因此常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①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种食品的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原料中)。 糖+蛋白质→糖蛋白 糖+脂肪→糖脂 ② 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 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2、分类 碳水化合物 单糖 双糖 半乳糖 葡萄糖 多糖 果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淀粉 纤维素 果胶 有效碳水化合物 无效碳水化合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