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学概论重点

新闻学概论重点

新闻学概论重点
新闻学概论重点

本体论

(一)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新闻现象:①传播途径②新闻需要

2.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3.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4.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或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

5.结论:①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②人类的社会性的产生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③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6.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①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②出现了社会分工

7.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①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是规模巨大,完整的通信网;②在整个封建社会中,需要大量的联络发动工作;③封建社会的农民,由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产生;④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仍然坚持用无力来维持在农民的剥削,还用新闻宣传;⑤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城镇出现了,城乡联系频繁起来

8.新闻有时效性和变动性

9.变动产生新闻。①变动是新闻的源泉,认识变化是进步的动力;②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一双洞察力的眼睛;③新闻是认识和传播变化的理想工具和最好形式;④选择记录、传递解释变化的信息是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

10.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11.新闻活动渠道:(1)亲身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①言语传播;②文字传播;③体态语言传播;④信号传播。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法。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性差。(2)大众传播(滞后),大众传播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现在在加上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大众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是一种无定向传播。它的长处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它的反馈很慢互动性差(除网络媒体)(3)群体传播既属于定向传播又属于无定向传播,它的长处和不足都介于两者之间

12.三种新闻活动渠道是人们和外界沟通的三种方式或三种渠道

(二)新闻

1.如何认识新闻的相对性:相对性;失实的原因;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事情的论述。

2.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公开。其中真实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真!新!)

3.新闻的倾向性:事实说;反常说;传播说;手段说;报道说(学界认同)

4.一切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采取恰当行为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及时

5.新闻传播具有了广泛性和保真度

6.形式——报道内容——信息

7.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正在发生刚刚发生;已经发生的最近的进展;发生在过去但现在刚发现)

8.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9.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10.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客观事实的客观论述。(可以查正的事实:人们看得见感受的到有根

有据)

11.记者应该具有的新闻敏感就是从变动中抓住新闻。(新闻敏感:识别判断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实力)

12.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不是事实本身是对事实的反映。

13需要交代信息来源的新闻:报道政策措施时;报道观点主管时;多报道的材料的准确性没有把握时;进行某些推测,做出某种结论或概括时。不需要交代信息来源的:工人的;尝试的;记者目击的。交代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和可靠程度。14.坚持事实是新闻本源的具体要求:坚持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承认客观事实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

15.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

16.新闻五要素(who what when where why)的作用: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的时候迅速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记者迅速的抓住事物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写作中;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17.新闻报道的分类(1)根据文体划分:消息通讯和特写(2)根据内容划分: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体育、社会新闻(3)以时间性来分类: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突发性新闻是对于出乎预料而突然爆发的时间的报道,有明确的发生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几秒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往往很难有明确时间,只能以“近来”“最近”之类词汇来表示。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分类是相对的分类的方法或标准是多种多样的

18.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我、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等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硬新闻的要求: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报道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硬新闻不能采编只能转载

19.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联系,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多属于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性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但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

20软硬新闻的区别:重要程度不同。软新闻硬处理硬新闻软处理

(三)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突发性事件要及时报道,不能等查明原因或者得出结论后再报道;为保守国家机密,许多事情不能详细报道;新闻多为一事一报,不应许多问题都挤在同一篇新闻中

1.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信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信息的选择性报道,是整个新闻活动的主轴

2.信息:是对运动中的物质状态的显现与描述

3.信息包括音信、消息、情报、知识资料、数据。具体可以分为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三大类。广义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再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是指能够减少或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4.信息的特点:(1)共享性(不灭性)正由于信息的共享性,才使信息得以传播。新闻机构统一发布一条消息,就可以使亿万受众同时享受(2)扩缩性。根据编辑部、受众的需要来决定扩缩的程度,而不是决定文章的长短。信息在传播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散(3)组合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事实是

多棱的,可以以不同的角度运用信息(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的。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的需要。

5.信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观念上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上;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业务上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信息的时效性,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后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馈总结);加强深度报道(信息的扩缩性,即抓住一个社会现象,穷根溯源,一层一层地开掘下去,直到找出事情发生的直接找出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加强全方位报道

6.宣传:宣布传达和传送,广告和公告都属于宣传范围。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只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宣传方式:张贴标语口语;通过文艺性作品;发表演讲刊登理论文章;广告;新闻报道

8.宣传原因:因为人类一开始就是聚众而居,必须宣传一种理念来凝聚内部,协调行动,教育下一代。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的方式不同;传播的要求不同

新闻

重信息

重新异,忌旧闻

重事实

重时效

重沟通(信息对称)

重平衡

宣传

重外在形式符号

重重复

重观点

重时机

重操纵(信息不对称)

重倾斜(突出某一方面)

9.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手中心中的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10.舆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社会功能: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舆论控制作用边现在两方面:对国家证券、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社会行为)

11.新闻与舆论: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新闻对舆论的产生、发展、形成关系极大。

12.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反应并代表舆论(公共代言人);引发舆论;引导舆论(积极引导者)

13.社会舆论与网络舆论具有自发、直接、不确定、混乱、盲目、片面和情绪化等特征,新闻舆论具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特征

事业论

(四)新闻事业产生

1.新闻事业:指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各项传播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分为:报纸媒介组织;期刊媒介组织;广播媒介组织;电视媒介组织;通讯社媒介组织;网络媒介组织

2.现代报纸必备条件: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采用机械手段生产;不论什么人,只要付钱即能得到,也就是公开发行;刊登公众所感兴趣的事情;对普通文化水平的读者有吸引力;具有稳定性

3.16——15C,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第三阶段,周刊周报日报的兴起(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观察周刊》可能是最早的周刊)

报纸的特点(高门槛):记录性好,便于长期保存;选择性强(相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材料运用自如,不受空间事件限制;程序多而繁杂,时效性差;阅读报纸受文化水平限制,群众基础不及电视广播广泛;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真切逼真有感染力;有深度。

4.广播(广播点台):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1920年10月27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是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

广播的特点(低门槛):传播迅速,时效性差;渗透性好,电波不受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传播范围大;对象广泛群众性强;感染力强;保存性差;选择性差

5.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美国无线电公司于1940年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中国在1958年5月1日成立北京电视台,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

电视的特点:强烈的现场感;亲切感交流感强;简洁明了,语言通俗化;深度不足;受基础田间的要求;受发射距离和收看设备不足

6.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依据的融合媒体(互联网兴起于20D80S崛起于90S兴旺于新世纪)中国传播年为2008年2008年网民增速最快

互联网的特点:传播上的快捷和时间上的自由性;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传播的多样性和沟通的交互性

(五)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1.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国营媒介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介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介);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受众的多元需要促进媒体的多样化;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2.生产力水平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2)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规模扩大,刺激了信息需求。(3)社会受教育面扩大,读者群越来越大。(4)科学技术进步,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5)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3.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三真、三公、三度(真实真想真情公开公平公正速度广度深度)社会日趋现代化向新闻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1.为什么说提供信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重要功能?

(1)它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决定的;(2)它能交流情况,沟通联系;(3)它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事业对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进行宣传,整合社会;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4.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舞蹈手中;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3.基本的排列组合有:信息+宣传+赢利型新闻媒介(人民日报);信息+赢利型新闻媒介(中国青年报);消闲+服务+赢利型的新闻媒介(晚报都市报);知识+赢利型的新闻媒介(中国质量报);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

4.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过三个时期: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5.中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是江泽民代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详情看课本169.170)

1.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

(1)政治原因: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上的失误,会导致范围扩大,长时间失实。

(2)社会的原因:少数领导人好大喜功,利用新闻报道谋取树立个人形象。

(3)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原因:有些新闻工作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违背职业道德,或者本身基本功不扎实,导致报道失实。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指导性(与新闻事业功能相联系)、群众性(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战斗性(批评权)和党性原则(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

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做到整体真实。

4.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合乎理象、猪奇传讹、商业炒作、添枝加叶、子虚乌有、以偏概全。

5.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的五个方面:(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

6.新闻失实,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两种: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

7.我国新闻工作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8.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1)在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2)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3)组织上,必须无条件的遵守党纲、党章,服从党的一切决议,尊重党的纪律。

改革论

(七)互联网与新媒体

1、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

2、互联网是一场新的传播革命:人人都是传播者、媒介即讯息

3、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老媒体是指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是指互联网为平台的电脑、手机、平板电脑。

4、新老媒体互动形成舆论新格局,呈现舆论的新特点:1自发性2突发性3鲜明的格局性,舆论指向:公众行为,公众权力4诉求明确、直接5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传播符号的娱乐性6网上网下开始频繁互动,而且发生几率上升。

5、互联网上三大公害:1谣言泛滥2侵犯隐私3群体极化

6、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7、传播主导权的争夺包括:1议程设置2解读信息3舆论导向

一、议程设置:媒体从显著性的报道。设置:由之前的媒体控制到网民控制。

二、舆论导向:意见领袖。舆论领导有;1网络舆论2各种社会思潮

8、中国的互联网媒体是没有采访权的,这也部分决定了互联网媒体只能转载或照搬传统媒体上的新闻信息,对于传媒业结构来说,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也改变了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信息采编流程。

9、传播理念的转变:1报业:回归精英2电视:主导娱乐3广播:(与交通相联系)受众细分中国的新闻改革

1、四次跨越:1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2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3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4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

第三次是在1992年以后开始的,这是对新闻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跨越。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这是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以传者为中心)。党的十四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完整含义是: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舌喉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经营新媒介。

媒介论

(八)新闻媒介的性质

1.新闻是新闻媒介工作的对象,围绕传播展开。新闻媒介具有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的属性。新闻传播活动本质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

2.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一时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

(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这使它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的教科书;

(2)新闻媒介是用真是的事实反映显示变动的,这使它区别于电影喜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媒体的公信力最为重要的。新闻最具有真实性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

(3)新闻媒介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的,这使它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艺术。新闻强调时效性。

(4)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是它区别于书信内容简报军事情报等

3.新闻媒介的共性: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新闻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机构;满足公民的信息需要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公众的公共利益为优先目标

4.新闻媒体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包括:保障法律所有保护的公众私人利益不受传媒侵犯,隐私权,青少年保护,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秩序;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普遍服务原则,平等表达机会

5.有鲜明个性的新闻媒介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以社区新闻或国际新闻,或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

6.如何显示新闻媒介的个性:首先进行市场调查考察媒介市场掌握手中的需求然后确定媒体的定位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

7.由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所变现出来的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政治要求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制法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格局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国有资产,为民所有;运行模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原则论

(九)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1.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批评权

2.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标准基本包括四个方面:(1)职业理念(2)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3)职业纪律: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资料;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将保守职业秘密(4)职业责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3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素质方面:政治业务社会活动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新闻敏感度出色的表达能力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修养方面:理论修养知识修养道德规范修养

管制论

(十一)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一.中国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中国各新闻机构的内部领导机构有所不同,大致有三种运行方式:1社长负责制2总编负责制3行政负责制

1社长是报纸的法人代表.目前,各报业集团和南方多采用这一模式。报业垄断. 各报业: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周末. 光明报业集团---光明日报

2总编必须为党员.

3是党委宣传部,电台,电视台除党委宣传部领导外,还受政府的行政主管--广播电视管理局的领导,管理电台电视台

二.我国的新闻媒介机构:1报社的业务机构设置2电视台的业务机构设

实务论

(十二)传媒业经营

1核心竞争力就是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是使一家传媒能与得市场时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2.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互联网为营销开创了全新的方式,这就是精准营销。精准营销就是商家把营销信息推送到商家所认定的目标消费者前。

(十五)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

1“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地判断事实的价值的本领,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2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

3新闻价值:1不知 2关心 3传授双方共同认同

4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最重要的价值

5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区别:1新闻价值的指向对象是社会现实,新闻的价值指向对象是新闻作品。2新闻价值的评判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记者编辑等,新闻的价值的评判主体是受众。3新闻价值强调的是新闻的选择判断标志,新闻的价值看眼的是新闻作品的效果和功能。

6所谓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7阶级性质是指新闻单位对事实的选择和阐述。阶级性,则是指对战争的态度,表现对这一事实的表述。

8新闻价值:事实,客观存在的传播价值

9决定新闻大小的十大因素:1 事实发生的概率大小 2事实的不确定性 3与受众利益的相关性。

4影响的范围 5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6人物、地点的署名程度 7事实的冲突性 8表选人的情感 9心理的替代性 10在比较的反差、越大越有新闻价值

10 戴伊认为,只要新奇的,不寻常的,灾难性的,骇人听闻的事才可以上报

11 被称为”报界怪胎“的普利策在主持《世界报》

12.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3.总结:新闻价值以人为本;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包含新闻事实的素质与受众的需要两个方面

受众论

(十三)新闻媒介的受众。

1.目的:是为了强调受众的权利。

2.受众:(1)是学生。(2)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3)是消费者。(4)是公民(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

3.参与者;(1)具有主动性。(2)进行反馈。是以各种形式的反馈向记者、编辑,向媒介决策者发出他们的"指令”。

4.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5)追求利润是传媒的基本宗旨和终极目标。受众是新闻媒介的“衣食父母”,是新闻媒介真正的“上帝”(不合理的地方;(1)肯定受众的重要性。(2)新闻媒介需要引导舆论。

5.受众的特点:

受众求新,求变心理强烈,信息需求旺盛。

(2)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3)受众信息需求出现多元与分化。

6.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广泛性、混杂性、隐藏性。

7.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宽窄适度,范围适中。

8.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

9.核心受众主要考虑:

(1)受众区域定位

(2)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企业单位领导干部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核心受众。)(3)受众的年龄定位(青、中、老) (4)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10.受众的权利:(1)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得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2)表达权。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和自由。

(3)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受众借助媒介行使的舆论监督权。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11.受众中心地位的确立,表现三个方面:

(1)受众者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

(2)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按需主动搜索信息。 (3)受众从被传媒指导到传媒被受众指导。12.受众地位的新变化背景:市场经济、传者-受众、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偏概全。附录:1.中国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立法、自律、教育。

第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第三条: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四条:发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守八项规定。

第五条:坚持改革创新。

第六条:遵纪守法。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

第七条: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本章重点: l 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l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l 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l 受众新特点 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l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l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包括一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用事实说话:指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指新闻媒介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新闻媒介的发展目标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在社会行业和市场范围内,合理地调配和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各类有形与无形资源使其保值与增值,从而更好地保证新闻媒介实现社会职能的管理活动,经营行为以及一切运作方式。 新闻选择: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受众: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只是表明它作为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 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有偿新闻: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社会责任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业干预和控制的一种新闻观念。 受众定位:受众定位是指以受众本位为思想基础,确定的目标接受人群,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传媒核心竞争力: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 简答题: 什么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开市场与自我修正过程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通过多种意见的交流、斗争、丰富,最终战胜虚伪,保存正确观点。, 新闻敏感的判断标准? 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价值的变化,不拘束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立场观点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海报、宣传单、横幅、口头宣传。 为什么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新近发生的事太多,报纸无法全部报道出来,因此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所以说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大众传媒对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就业机会。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题

2015.4 简答: 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优点及不足。 以传播技术作为划分依据,人类新闻事业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概括是什么?简述当前我国媒介滥用权利的几种表现。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论述: 试述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和基本特性。 试述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2014.10 简答题: 简述西方最早手抄新闻的发展情况?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的支配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事业的多种功能。 简述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 简述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试述新闻与信息的异同关系。 2014.4 简答: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概念异同。 简述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要点。 简述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的关系。 简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本含义。 论述: 试述新闻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兼具的主动性和受动性。 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本土特色。 2013.7 简答: 简述新闻与历史的共同点和区别。 新闻事业的多样性功能包含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 简述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要求。 简述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论述: 结合实例论述你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理解。

在新闻工作中如何才能坚持“政治家办报”?请联系实际加以论述。 历年试题简答: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简述新闻报道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失去了真实新闻事业就失去了信誉和优势? 简述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的统一。 新闻职业有何弱点?举例说明新闻职业的弱点虽然难避免却可以弥补。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修养。 为什么说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新闻价值五要素说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性原则?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简述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形成的三个阶段。 简述新闻“新”的含义。 为什么说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简述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简述新闻法制和新闻伦理的关系。 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简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的因素。 简要说明新闻媒介为什么要具体分析“群众需要”。 范长江的新闻定义有哪些优缺点? 简述新闻事业运作规律的基本含义。 简要概括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说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 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简述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与特点。 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不断创新?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 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 --- 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7.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简答题 1.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2. 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拉斯韦尔“ 5W模式”:查书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 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 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 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 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 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 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 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 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取决于人 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动量,二是取决于人类当时的生产能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和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普利策 3、、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4、接近性指的是空间的切近性,人们往往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而对远在天边的事漠 然。 5、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件表达出来的倾向性 意见或态度。 6、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适应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7、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随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新闻活动也在不 断地发展和提高。 8、新闻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社会活动。 9、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10、趣味性反映了人类的好奇本性和投趣心理。 1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12、广播是听觉媒介,其特点是: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传播快、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渗透性强,影响面大;保存性弱;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13、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 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B、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C、新闻工作的基 本要求。 14、互联网的特点是:容量大、速度快、超文本、互动性使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冗余信息和垃圾信息多,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 15、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16、广义新闻学指新闻科学,包括三方面: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 17、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18、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新闻传播的几种方式是: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 19、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于佑任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 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竖三民”。 20、“真实”是一切新闻的最起码前提,新闻报道的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

最新整理《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 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真实准确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 新闻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