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方法

一、数据分析
由于事故是一个不确定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及后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但由事故的特性可知,其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就包括统计规律。比如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就是在对大量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在330起同类事故中大约有 300起未遂事故、29起轻伤事故、1起重伤或死亡也就是1:29:300的结论的。因此,
在充分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而辨识相关安全风险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危险辨识方法。而描述数据的相关参数则可根据需要而定。比较简单的参数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都可以用来表述该组数据的特性。如果我们需要更为深入全面地利用数据进行风险辨识,也可以应用概率分布等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表格检查
 遵循事先制定好的表格,按图索骥似的进行危险辨识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风险辨识方法。这类方法在安全和保险界均有大量应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一般被称为安全检查表,在保险行业中也称之为风险查勘报告。
安全检查表有多种形式,因所企望达到的目的而异。最典型的在风险辨识中的应用出现于安全评价工作之中。它主要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针对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相关条款并到现场一一查对以保证其符合要求。当然,表格设计的形式也使得我们能够很容易将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查勘报告主要根据险种所保障的风险不同而设计需要查勘的内容并采用表格的形式供基层风险查勘人员应用。在这类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类表格一般由标的概况、与险种相关风险、以往损失及风险评估与承保建议四大部分组成。表中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依稀可见。原则上风险查勘人员只需要依照表中所列一一查对并参照自身的经验积累给出相应结论即可。一般来说,这类表格的应用需要事先简单的培训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查勘人员的经验。
无论是安全检查表还是风险查勘表,用他们来识别风险的主要途径主要都是从四个方面入手:
1 企业自身的活动。包括经营性质、生产经营方式、经营过程等。企业或项目的经营方式对于确定风险的类型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生产经营过程是全面识别风险的基础。
在这方面,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查和对生产流程的分析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财务报表识别方法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文件为基础,把每一个会计科目作为一个风险单位进行分析,以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财产、责任

和人力资本等风险,并找出可能发生损失的原因。
流程图分析方法则是将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制作成流程图,针对作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中的风险因素,用以辨别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2 企业的经营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造成风险的差异。比如地质条件较差的地铁项目其施工安全风险自然就大,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居民抵制从而影响进程甚至产生人为的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
3 企业自身或类似企业或项目的损失情况。无论是统计数字还是事故案例都将有助于我们对相关风险的认识。在这方面则又要求我们在事故调查的科学化、规范化上做充分考虑从而得以提高其对损失估计与原因分析的准确性。
4 特殊风险因素识别。对于风险因素的识别是因风险查勘的目的而异的,因而根据查勘的需要重点关注特殊风险因素。特别是对于保险的风险查勘来说,因其险种的不同所需关注的风险是有很大不同的。
表格检查方法的优点很多,简捷方便、通俗易懂且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由于环节的遗漏所可能产生的不可接受的后果。而其最大的优点就是集他人的丰富经验于一体,这使得我们可以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并降低成本。当然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一是表格的覆盖面越宽,针对性就会越差。共性问题考虑越多,对于某个具体企业或项目的一些特殊风险越难以准确识别;二是由于过程及结论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对使用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结论的可比性也将受到影响。三是定性为主,相当一部分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指导风险控制工作。比如对于保险的风险查勘表对其标的一旦发生某种事故所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只做了简单分级,这对于该保险方案设计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在这类方法的应用中,表格的设计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丰富的经验不可或缺,但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同样举足轻重。也就是说,只有准确理解风险管理相关理念并具有将之应用于实践之中的能力才有可能设计出应用中针对性强、科学性好并对使用者要求不至于过高的检查表。
三、试验验证
 对于那些未知因素较多的系统或者技术水平较高且存在相应的试验验证手段的系统或产品,试验是最好的安全风险辨识手段之一。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法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进而找到控制该危险的方法是试验的最主要目的。最典型的安全性试验模式可以说是汽车的新车碰撞试验NCAP。它

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定期对所在国生产及进口新车进行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等安全性试验,以检查汽车内驾驶员及乘客在碰撞时所受伤害程度。当然,通过试验就有可能找出试验对象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并判明其大小和性质就达到了风险辨识的目的。但必须指出,通过试验方法进行风险辨识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试验方案设计,另外在保障试验过程的安全也是绝对不应忽略的内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试验的方法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如成本代价一般较高、花费时间较长、有些功能难以实现等等,特别是用试验的方法由于可供试验测试的参数有限因而很难验证系统的综合安全性能尤其值得关注,因为这会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其他选择。
四、计算机模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功能的日趋完善,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成为风险辨识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试验条件不具备或者代价太大难以承受的情形。建筑性能化设计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例。它应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建筑防火设计,主要利用消防工程学的手段,量化火灾危险性、火灾危害性和可能发生的火灾,并分析评价为将火灾造成的后果限定在预定的规模和危害所必须采取的经济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其特点在于能根据具体建筑的火灾发展特性来决定其消防需要。这种方法与试验方法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廉、速度快捷而且能够实现试验所不可能之事,但其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由于计算机模拟手段的可行性在一定范围内是经过试验验证的,故在该范围内其模拟效果较好。一旦逾越该界定范围,其效果难以确定,故置信度难以保证。此外,从上世纪60年代初在工程上开始应用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 CAE,现已成为工程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如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数值计算工具,它在用计算机对工程和产品进行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分析,对其未来的工作状态和运行行为进行模拟,及早发现设计缺陷,并证实未来工程、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条件,也完全可以合理应用并进行风险辨识工作。
五、经验判断
 在风险辨识过程中,经验永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依据经验进行危险辨识始终不可或缺。利用经验进行危险辨识有着许多辨识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一是经济,二是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人的直觉判断来明察秋。有时这种主观直觉式的方法却能发现一些特殊的危险从而帮助人类趋利避害。但是,我

们当然也应当知道,这种以主观判断为主导的危险辨识方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所有的经验都是以往教训的总结。也就是说,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积累经验。这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经验积累方法应接不暇、疲于奔命、难以适应而且生产过程的设备、材料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代价高昂,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及社会都很难承受的当代社会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在原有的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一个全新的生产过程其作用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对于那些发生概率极小但后果却不可接受的风险事件又往往难以积累经验从而可能会由于对经验的依赖付出不应付出的代价。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众多的医生面对非典患者根据以往的经验错误地做出了普通肺炎的诊断,结果造成了患者、医生、护士及家属间的交叉感染从而使得该病症迅速在全国蔓延,损失巨大。因而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认识。
以经验为主的危险辨识方法中其经验主要来源于工程实践但又不局限于此。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专业经验的专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建立一支各方面结构合理的专家队伍势在必行;其次,建立现代化的安全信息系统,充分收集国内外相关事故信息是经验积累的重要手段;再者,国内外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也都是以往经验教训的总结,因而,尽可能地收集并合理地利用这类资料也可以丰富经验的内涵。此外,一些在国际上颇为流行的在一定程度上使主观经验尽可能客观化、科学化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也能够提高经验的作用效果。前者通过合理组合更充分地发挥专家的团队力量,后者则通过数学方法减少专家主观判断偏差过大对结论的影响。
六、系统安全
从二十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系统安全方法一直广受青睐从而得以长足发展并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系统安全方法通过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及科学的数学手段相结合使得未雨绸缪地识别危险成为可能。而且这类方法中的一些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使得风险分析的科学化和数字化成为可能。值得指出的是,这类方法也可以用来进行风险辨识并且效果良好。系统安全方法总计逾百种,这里将不予赘述。但是,通过对其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系统安全方法众多,但常用的大约近10种,包括PHA,FTA,ETA,FMEA等,其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相对来说这些方法的科学及应用性更强一些。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在危险辨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它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

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人们尚未掌握系统详细资料之时,用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从而得以及时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或补救措施,使相关危险得以消除或降低。该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汇总分析结果。典型的汇总表包括主要的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的后果、相应的危险等级、应采取的措施等栏目。本书将不对其作详细介绍。必须指出地是,该方法虽然以表格的形式汇总,但对表中诸项内容的赋值或分析绝非仅仅是主观判断。在整个预先危险分析过程中,各项指标值的确定过程不仅是填表而已,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合理地应用各类分析方法,如FTA等获得相应数值或判断,使得该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故障树分析技术是美国贝尔电报公司的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的,它采用演绎逻辑推理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深受广大安全工作者好评。该方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其分析过程既可定性也可定量;二是其推理严谨故其结论可信度较高。这种方法在危险辨识中适用于由可能事故后果回溯风险因素进而找到控制手段的情形。
至于事件树分析(ETA)方法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等理论上与FTA方法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均为归纳逻辑推理,更为适用于由危险判断可能导致的后果的情形。
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风险辨识,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至关重要,这是保证风险辨识全面性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产品、系统还是部件,我们都应当全面考虑其可能的应用而非期望的应用,不能将问题理想化甚至想当然地做出判断。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一位年逾七旬的美国老太太在给自己的宠物猫洗澡后,因担心猫儿感冒而将其放进了刚买不久的日本产微波炉内进行烘干。后果可想而知,老人悲痛欲绝,起诉厂商历经三年并最终得到了赔偿。而厂家之所以败诉主要与在进行该产品设计制造及使用说明书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会有人用其为宠物烘干这一可能用途所致。换句话说就是其风险辨识全面性不够并因此付出了代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