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述情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_蚁金瑶

述情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_蚁金瑶

述情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_蚁金瑶
述情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_蚁金瑶

·综述·述情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

蚁金瑶 姚树桥 朱熊兆

【摘要】 述情障碍以不能识别情感、描述情感、不能与他人交流情感、缺乏幻想和外向性思维为特

点。有的学者认为述情障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也有的学者认为述情障碍是

抑郁症的一种状态反应。本文旨在对有关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 述情障碍 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574(2004)01-0062-03

1973年,Sifneos[1]提出了述情障碍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心身疾病病人“不能识别、描述情感,不能与他人交流情感”的特点。当前普遍认为述情障碍是情感认知、加工和调节过程的一种损害[2]。自Sifneos提出该概念以来,许多研究者就对该概念产生很大的兴趣。述情障碍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存在、还是仅仅为疾病过程的一种情境反应?对于这个问题更是一直存在争论。在这一争论中,关于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有的学者[2-3]认为述情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与抑郁是两个独立的不同概念,述情障碍可作为抑郁的易感因素;也有的学者[4-5]认为述情障碍是抑郁症状的一种状态反应。一直以来双方观点都有各自的研究结果支持,下面就有关述情障碍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1 述情障碍是一种独立于抑郁的人格特质

1986年Bagby等[6]对大学生的研究显示T A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与BDI(Beck抑郁问卷)之间存在高相关(r= 0.60,n=81,P<0.001),使得许多学者都开始质疑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的独立性。在随后研究中,Parker等[7]又得到类似结果:TA S与BDI相关显著(大学生:r=0.28,P< 0.01;精神科病人:r=0.47,P<0.01)。为了阐明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系,Par ker[7]等将TAS的26个条目与BDI的20个条目一起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4个因子,因子1全部由BDI的条目组成,没有T AS的条目对该因子有明显的负荷,剩下的3个因子全部由T AS的条目组成。M archesi等[8]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Parker的结果,M arches将T AS-20(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与HA DS(Hamilton抑郁量表)的条目一起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因子2全部由抑郁量表的条目组成,T AS-20的条目对该因子并没有明显的负荷。Park-er与M archesi的研究结果均提示:尽管述情障碍与抑郁密切相关,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两个概念是相互重叠的,更不能说明述情障碍是抑郁的状态反应,因素分析结果证明了述情障碍与抑郁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支持述情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的观点[7-8]。按Fisch[9]的观点:述情障碍个体可能比其他个体更倾向于患上重性抑郁,而当他们抑郁的时侯,其述情障碍的特点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

抑郁病情是不断变化,单凭横向研究并不能说明述情障碍是一种随着抑郁治愈而缓解的状态反应性现象、还是一种使得个体易于患上抑郁症的人格特质,追踪研究更能阐明这

作者简介:蚁金瑶(197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身疾病 作者单位: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一问题。有若干个追踪研究结果支持了述情障碍是一种独立于抑郁的人格特质[10-13]。Salminen等[10]和Saarijati[11]均对抑郁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均发现1年后,评价个体心理痛苦的分数明显下降,而T AS/TAS-20分数却无明显改变。有另外两个追踪研究[12-13]的结果也支持了述情障碍独立于抑郁,但这两个研究的样本太小,研究对象不是抑郁病人,而为药物依赖者[12]和大学生[13],同时这两个研究追踪的时间过短(4~9周)。

上述追踪研究只评估了述情障碍的绝对稳定性,而没有评估其相对稳定性。Po rcelli[14]认为人格稳定性的判断应该更强调相对稳定性,因此他对104名肠炎的病人进行6个月的追踪研究,以评估述情障碍的相对稳定性。结果发现在抑郁分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研究之初的TAS-20分数与追踪后期的TAS-20分数存在很高的相关(r=0.95,P<0.001)。最近Porcelli[15]对胃肠功能紊乱的病人进行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故Po rcelli[14-15]认为:在胃肠症状和抑郁程度都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述情障碍相对稳定性的保持支持了述情障碍是一种固有的人格特质、疾病的易感因素的观点。

但Porcelli的研究也仅仅评估了述情障碍的相对稳定性,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研究同时对述情障碍的绝对和相对稳定性进行了评估[16-17]。Schmidt[16]对41名接受10周抗抑郁治疗的贪食症病人治疗前后分别实施TA S和HRSD,尽管10周后贪食症病人的症状得以明显的改善,但述情障碍与抑郁分均无明显的变化,而且追踪初期和追踪后期T AS分数的相关是显著的(r=0.58,P<0.001),尽管该研究支持了述情障碍的绝对和相对稳定性,但正如Schmidt[16]所指出的,高TAS分数的持续存在可能是因为病人虽接受了10周的抗抑郁治疗,但抑郁症状仍没有完全缓解。随后Luminet[17]对46名重性抑郁病人进行14周的追踪研究,这14周内病人接受抗抑郁治疗,结果显示TAS-20分数下降明显,表明述情障碍缺乏绝对的稳定性,但与BD I分数下降的程度相比,T AS-20分数下降的幅度较小;追踪研究两个时点的T AS-20分数相关显著(r=0.64,P<0.001);如果将TA S-20分数改变作为标准变量、HRSD分数的变化作为预测变量,T AS-20分数的变化只有3%可由HRSD分数的变化得以解释,因此, TAS-20分数的变化不能归因于HRSD的变化。该研究结果支持了述情障碍的相对稳定性。

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M uller[18]将TA S-20与SDS(抑郁自评量表)的条目合并在一起进行EFA(探索性因子分析)与CFA(验证性因子分析),EFA提取出四个因子,其中2个

·

62

·Nervous Diseases and M ental Hygiene,2004,Vol.4,No.1

因子由T AS-20的条目组成,2个因子由SDS的条目组成,没有条目对TAS-20和SDS的因子同时负荷,CFA结果显示4因子结构与数据拟合较理想,结果说明虽然TA S-20与BDI之间存在中等相关(病人:r=0.55,P<0.01;对照组: r=0.37,P<0.01),但TAS-20与SDS条目的内容是相互独立的,故M uller认为该结果表明T AS-20与SDS测量了不同的概念,并非仅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测量方法。

2 述情障碍与抑郁是相互重叠的两个概念、述情障碍是抑郁的一种状态反应

Freberger[19]最先提出了述情障碍特点可能是一种状态反应的观点,并命名为“继发性述情障碍”。在述情障碍与抑郁的关系中,很多学者认为抑郁病人的述情障碍是抑郁症状的状态反应,述情障碍与抑郁是相互重叠的[4-5]。Wise[20]在其研究中,用SPSS(Schalling-Sifneos人格量表)测量述情障碍,结果发现SPSS与HRSD的抑郁分相关显著。在随后的研究中,Wise[4]又发现内科病人比对照组表现出更高的述情障碍与抑郁水平,且内科病人的述情障碍与抑郁显著相关(r=0.41,P<0.01),故Wise认为述情障碍是抑郁的一种防御性状态反应。

早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Havialnd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在酒精成瘾的住院病人[5,21]、混合性物质滥用者[22]和内科病人[23]中T AS与BDI之间存在中等相关,因此Haviland也坚持述情障碍是抑郁的一种情境反应的观点,即述情障碍所表现的特点可能是应激性情境激发的抑郁、焦虑的暂时性反应,述情障碍是抑郁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24]。同时,Haviland这一系列研究的结果均相当一致地发现抑郁只与述情障碍情感意识维度(识别、交流情感障碍)有关,而与白日梦减少和外向性思维维度无关,因此Havial-nd[5]认为必须对述情障碍的各个维度进行独立研究。类似的结果可见于Hendryx[23]、Benthoz[25]的研究。对此有学者提出述情障碍的情感意识维度仅仅是抑郁的另外一种测量方法的观点[29]。

坚持述情障碍是抑郁的状态反应的另一代表人物是Hokalampi。他对抑郁病人的研究发现[27]80%的女述情障碍者和39%男述情障碍者同时患重性抑郁,超过40%的抑郁患者也是述情障碍者。随后,他对一般人群的研究也发现[28] BDI得分大于9的个体中有32.1%为述情障碍者,而BDI得分低于9的个体中,述情障碍的发病率仅为4.3%,BDI分数解释了T AS-20分数的29.2%。Honkalampi[29]也对TAS-20与BDI的条目进行因素分析,在非述情障碍与非抑郁的小组中,T AS-20与BDI的条目的因子互相独立,仅有轻微重叠,但在由述情障碍与抑郁个体组成的小组中,TAS-20与BDI的不少条目对相同的因子同时负荷,结果提示述情障碍与抑郁似乎是既独立又重叠,在非抑郁、非述情障碍的个体中,T AS-20与BDI分别测量不同的心理概念,而在述情障碍与抑郁个体中,T AS-20与BDI测量了高度重叠的概念。从2000年开始,Honkalampi转而采用追踪研究方法。对抑郁病人追踪研究6个月,Ho nkalampi发现[30]经过抗抑郁治疗,述情障碍的发病率明显下降,TA S-20分数的下降与BDI分数的下降相关;另外,述情障碍小组的成员组成并不稳定,即在追踪研究的两个时点,个体处于哪个小组并不稳定,尤其是研究开始时处于临界状态的个体于追踪后期多成为述情障碍者或非述情障碍者,故提示抑郁病人的抑郁水平是解释述情障碍的一个很重要变量,述情障碍似乎作为抑郁的一种功能在改变。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理论,他对一般人群[31]、抑郁病人和对照组[32]进行1年的追踪研究,也都得到类似结果。Honkalampi[31]认为如果只根据T AS-20的均分保持一致就认为述情障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不正确的,因为很有可能所有个体的分数都发生了改变,但整体的均分却保持一致,只要个体下降的分数与其他个体增高的分数之间相互平衡就可以了,所以上述几个研究[30-32]主要将焦点放于个体述情障碍分类(述情障碍、临界状态、非述情障碍)的变化上。在6个月的追踪研究中,Honkalampi[33]也发现有人格障碍的抑郁病人TA S-20分数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单纯抑郁病人;研究之初,两组病人的述情障碍发病率相似(42%与45%),但6个月后,单纯抑郁病人述情障碍的康复程度明显高于有人格障碍的抑郁病人(74%与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的稳定性与C簇人格障碍和抑郁严重性有关,提示述情障碍与抑郁的严重性有关,但C簇人格障碍的存在却提高了抑郁病人述情障碍特点的稳定性。总之,Honkalampi的一系列研究均支持述情障碍是一种状态反应,与抑郁严重性显著相关,抑郁症状的缓解与恶化影响着述情障碍的变化,述情障碍个体并不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的同时也可以缓解述情障碍症状。

3 述情障碍既是一种人格特质,又是状态反应性的虽然Freberger提出继发性述情障碍,但他并没否认述情障碍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而存在,认为原发性的述情障碍是先天遗传的、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而继发性述情障碍却是由创伤性事件引起的,当病人(如血液透析病人)的疾病长期不能得以解决时,继发性述情障碍就难以与原发性述情障碍相区分了[19]。不少学者也接受了该意见,认为述情障碍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可是一种状态反应。

由于多个研究结果[6,21-24]均显示抑郁只与T AS情感因子(因子1、2)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与白日梦减少因子与外向性思维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Hendry x[23]与Benthoz[25]认为这恰好证实了述情障碍概念的各个维度并非仅仅涉及单一的现象,TA S所测量的述情障碍包含了若干独立的维度;述情障碍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但其某些维度又是状态反应性的,可能是对抑郁、焦虑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暂时现象,仅以情感因子分数的增高为特征,个体形成情感特异性的述情障碍以面对与应激有关的负性情绪。总之,对状态与特质述情障碍的区分是正确的,并不矛盾。这是一种比较中庸的意见。

对以上三种观点,学者们各持己见,但当前仍普遍认为述情障碍是一种人格独立于抑郁的人格特质[2]。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关系的阐明将有利于修正临床上抑郁、述情障碍病人的治疗方案。如果述情障碍是独立的人格特质,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那么团体治疗、鼓励情感的表达将有利于抑郁症的预防与康复,如果述情障碍是抑郁症的一种状态反应,那么主要治疗是抗抑郁治疗,述情障碍则会随着抑郁的康复而好转。

虽然很多学者都致力于采用较完善的研究方法以进一步阐明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但对述情障碍的诊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1)单凭自评量表T AS或TAS-20对述情障碍进行评定,能否真正测量到述情障碍的特点?(2)述情障碍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也不是一个分类变量,但不少研究[30-32]采用了T AS/TAS-20临界分将个体划分为述情障碍与非述情障碍。方法学和统计学上的一些不足使得这些

·

63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年第4卷第1期

研究的结果难以解释。未来的研究应该尽量避免方法学上存在的问题。另外,当前的研究多从症状学层面进行,未来的研究应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探索述情障碍的发病机制,以进一步阐明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临床制定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的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Sifneos PE.The prevalence of al exithymic characteristics in psy-

chosomatic patients[J].Ps ychother psychos om,1973,22:255-

262.

[2] Taylor GJ,Bagby RM,Parker JDA.Disorder of affect regula-

tion:Alexithymia in M edical and Ps ychiatric Illness[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 M atrinez-Sanchez F,Ato-Garcia M,Ortiz-Soria B.Alex-

ithymia-state or trait?[J].Spain J Psychol,2003,6:51-59.

[4] Wis e TN,M ann LS,M itchell D,et al.Secondary alexithymia:

A empirical validation[J].Compr Psychiatry,1990,4:284-

288.

[5] Haviland M G,S haw DG,Cummings M A,et al.Alexithymia:

s ubscal es and relationship to depression[J].Psychother Psycho-

som,1988,50:164-170.

[6] Bagby RM,Tayl or GJ,R yan DP.Toronto al exithymia scale:re-

lationship w ith pers 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measures[J].

Psychother Psychosom,1986,45:207-215.

[7] Parker JDA,Bagby RM,Taylor GJ.Al exithymia and depres-

sion:distinct or overlapping constructs?[J].Compr Ps ychiatry,

1991,5:387-394.

[8] M archesi C,Brusamonti E,M aggin C.Are alexithymia,depres-

sion and anxiety distinct constructs in affective disorder[J].J Psy-

chosomatic R es,2000,49:43-49.

[9] Fisch RZ.Alexithymia,marsked depress ion and loss in a holo-

caust survivor[J].Br J Psychiatry,1989,154:708-710. [10] S alminen JK,Saarijarvi S,Aarel a E,et al.Alexithymia-state or

trait?One-year follow-up study of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out-patients[J].J Psychosom Res,1994,38:681

-685.

[11] Saarijarvi S,Sal minen JK,Toikka TB.Alexithymia and depres-

sion.A1-year follow-up study in outpatients w ith major de-

pression[J].J Ps ychosom Res,2001,51:729-733.

[12] Pinard L,Negrete JC,Annable L,et al.Al exithymia in sub-

stance abusers:Pers istence and correlates of variance[J].Am J

Addic,1996,5:32-39.

[13] M atinez-S anchez F,Ato-Garcia M,Corcol es Adam E,et al.

S tability in alexithymia l evels:A l ongitudinal analysis on various

emotional ans w ers[J].Pers Individ Diff,1998,24:767-772.

[14] Porcelli P,Leoci C,Guerra V,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lexithymia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inflammatory bow el dis-

ease[J].J Psychosom Res,1996,41:569-573.

[15] Porcelli P,Bagby RM,Taylor GJ,et al.Al exithymia as predictor

of treatmen t outcome in patients w 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Psychos om M ed,2003,65(5):911-918. [16] S chmidt U,Jiwany A,Treasure J.A controlled study of alex-

ithymia in eating disorders[J].Compr Psychiatry,1993,34:54

-58.

[17] Luminet O,Bagby RM,Taylor GJ.An eval uation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stability of alexithymia inpatients w ith major depres-

sion[J].Ps ychother Psychosom,2001,70:254-260.

[18] M uller J,Buhner M,Ellgring H.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tial va-

lidity of alexithymia and depression:A comparison of the Toronto

Alexithymia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 cale[J].Ps ychopatho-

logy,2003,36:71-77.

[19] Freberger H.Supportive psychotherapeutic techniques in primary

and s econdary alexithymia[J].Psychother Ps ychosom,1977,

28:337-342.

[20] Wise T N,Jani NN,Kass E,et al.Alexithymia relations hip to

s everity of medical illness and depression[J].Psychother Psycho-

som,1988,50:68-71.

[21] Haviland MG,Hendryx M s,Cummings M A,et al.M ultidimen-

sional ity and state dependency of alexithymia in recently-sober

alcoholics[J].J Nerv M ent Dis,1991,179:284-190. [22] Haviland M G,Shaw DG,M acM urray JP,et al.Validation of 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with substance abusers[J].Psychother

Psychosom,1988,147:1228-1230.

[23] Hendryx M S,Haviland M G,S haw DG.Dimensions of alex-

ithymi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J].J

Pers Assess,1991,56:227-237.

[24] Haviland M G,M acM urray JP,Cummings M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xithymia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new-

ly abstinent alcoholic inpatients[J].Ps ychother Psychosom,1988,

49:37-40.

[25] Benthoz S,C onsol i S,Perez-Diaz F.Alexithymia and anxiety:

compounded relationships.A psychometric study[J].Eur Psychi-

atry,1999,14:372-378.

[26] Cohen K R.A psychometric study of the concept alexithymia.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ndsor.Ontario,1989. [27] Hokalam pi K,S aarine P,Hintikka 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 ith alexithymia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J].Psy-

chother Psychosom,1999,68:270-275.

[28] Honkalmpi K,Hintikka J,Tanskanen A,et al.Depression is

strongly ass ociated w ith alexithymia in general population[J].J

Psychosomatic Res,2000,48:99-104.

[29] Hintikka J,Honkalampi K,Lehtonen J,et al.Are alexithymia

and depression distinct or overlapping constructs?A study in a

general population[J].Compr Ps ychiatry,2001,42:234-239.

[30] Honkal ampi K,Hintik ka J,Saarine P,et al.Is alexithymia a

permanen t feature in depressed patien ts?Result from a6-month

follow-up study[J].Ps ychother Psychos om,2000,69:303-

308.

[31] Honkalampi K,Koivumaa-Honkanen H,Tanskanen A,et al.

Why do alexithymic features appear to be stable?A12-month

follow-up study of a general population[J].Psychother Psycho-

som,2001,70:247-253.

[32] Honkalampi K,Hintikka J,Laukkanen E,et al.Al exithymia and

depres sion:A p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w ith maj or depressive

disorder[J].Psychomatics,2001,42:229-234.

[33] Honkalampi K,Hin tikka J,Antikainen R,et al.Alexithymia in

patients w ith major depressive dosorder and comorbid cl uster C

personality disorder:A6-month follow-up study[J].J Pers

Dis,2001,15:245-254.

(收稿日期:2003-11-26)

·

64

·Nervous Diseases and M ental Hygiene,2004,Vol.4,No.1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焦虑抑郁 1 概述 当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下文均简称:焦虑抑郁障碍)同时发生,他们分别能否当作原发性诊断,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关系有3种观点:(1) 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2) 二分论: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二种不同性质的疾病;(3) 共病论:认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的疾病实体。 2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研究[6~7] 1998年美国的全国共病调查(ncs)抑郁障碍(相当ccmd-3中的抑郁症)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76.7%,64.1%的抑郁患者至少满足一种轴i障碍。2002年芬兰melartin 等用dsm-ⅳ对269 例抑郁障碍患者评定,结果有57 %的患者与焦虑障碍共病。2001年keufman 等综述了焦虑抑郁共病的文献 ,显示50 %~60 %的抑郁障碍患者一生中有一种或多种焦虑障碍。2001年德国的全民普查中发现59. 1 % gad 患者满足抑郁障碍的诊断。国内屠鉴源报道焦虑症伴抑郁症状与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状的比较均为50%,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状常在疾病开始即并存。王骞150 例中共病组68例,45.3%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 2.1 gad患者共患抑郁症发生率为39%,共患心境恶劣为22%; 同样, 具有终生gad 诊断的患者中, 共患抑郁症占62%, 共患心境恶劣占39%。 2.2 惊恐障碍和抑郁障碍 经常共存, 高达60% 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焦虑症状, 其中20%~ 30% 符合惊恐障碍;30% 的惊恐障碍患者在一生中的某段时间有过重度抑郁症发作。 2.3 强迫症(ocd)和抑郁障碍共病 karno 等研究发现, 近33% 的ocd患者也患有抑郁症, rasmussen 等观察了44名ocd 患者, 其中30%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2.4 社交焦虑障碍(sad)和抑郁障碍共病 schneier 等研究发现其大多数伴有其它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 其中71%的sad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是在sad首次发生后出现的。 2.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障碍共病 kessler 等研究发现, 88%的男性和79% 的女性ptsd患者在一生中至少共患一种情感障碍。 2.6 共病率 共病率的研究中,目前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达19.2%~80%,其中前者60%~90%伴焦虑,后者50%伴有抑郁。两者共病在不同人群略有差别。儿童:10%~15%的焦虑障碍患儿共病抑郁。大约25%~50%的抑郁障碍青少年共病焦虑;成人有50%~60% 的抑郁症患者一生中存在一种或多种焦虑,其中有47.2%的抑郁症患者终生满足焦虑障碍的诊断。老年抑郁患者共病焦虑障碍有很高的终生患病率(35%)及时点患病率(23%)。 3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病因学研究 3.1 遗传学[8] 目前发现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多巴胺d2受体等位基因变异有关,其中多巴胺d2受体多态性中 ncoi c/c等位基因在抑郁和/或焦虑患者中明显增高。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gad和具有情感家族史的先证者的同胞有着相同的遗传特性, gad和重性抑郁障碍(mdd)具有家族聚集性。roy研究显示, gad和抑郁症具有共同的遗传易感性, 而且环境的决定作用相对明显。parker (1999) 等发现, 早发性抑郁与焦虑家族史、儿童早期的焦虑表达和2种焦虑障碍(sad 和ocd) 有关。 3.2 生化因素[9~10] 目前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生化、免疫、内分泌、电生理和影像学等方面既存在

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关键词】躯体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特征;诊治【关键词】躯体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特征;诊治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1]综合性医院尤为普遍,同时存在着对抑郁、焦虑症状的识别困难以及在药物剂量、用药时程、用药选择不当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对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简要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及有关因素焦虑抑郁作为负性情绪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特别是老年人群和躯体疾病患者,多见于生活事件的精神创伤后。在慢性、严重的躯体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肾病、肿瘤等疾病,在病程的各个阶段中均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以及住院的病人中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吴文源[2]等研究显示:躯体疾病可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且在不同疾病间有阶梯变化趋势,抑郁症状以肿瘤疾病最为严重,其次是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呈显著性差异;焦虑分数的总体差异则未达到显著性变化;焦虑症状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肿瘤疾病最高,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以内分泌最高。余展飞[3]等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身心障碍的调查中显示焦虑为68%,抑郁为70%,与非肿瘤的内科其他病人及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并认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确实存在明显的身心障碍,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北京任桂英[4]等研究显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患者70%以上、饮食控制的患者40~50%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而对照组仅为2.7%,说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高。重症抑郁亦显著影响着15~22%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后患者约有45%伴有轻型或重型抑郁,均明显的增加了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其死亡率[5]。Cassem和Hackett随机统计CCU病房心脏病患者,约80%出现焦虑,58%出现抑郁症状[6]。总之,在躯体疾病中,无论是心脑血管病、肿瘤以及其他各科疾病,都不同程度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而抑郁、焦虑症状的分布特征也反映了不同躯体疾病由于本身病情特点不同而产生特有的情绪障碍,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各科医生的高度的重视。 2 抑郁、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 2.1 生物学因素躯体疾病后抑郁症状的发生机制解释尚不统一,有人认为是纯心因性反应,但多数学者倾向于生物学机理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7],情绪抑郁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调节失调有关。躯体疾病后抑郁症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低下,可能为躯体疾病的损害破坏了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低下,从而导致抑郁。 2.2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2.2.1对疾病预后的认识许多躯体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病人对疾病产生恐惧,担心会危及生命、致残、造成终身痛苦;另外病人还必须时刻注意饮食、检测血糖、血压、长期服用药物,特别是注射胰岛素、放化疗等等;病情控制不良会产生恐惧和悲观的情绪,尤其是已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由于生活及劳动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empirenews.page--] 2.2.2 疾病因素疾病作为应激源本身也会产生心因性焦虑、抑郁,且焦虑、抑郁可作为疾病本身的症状存在,如脑瘤、甲亢等。不少资料认为甲亢或甲亢危象时最突出的精神症状就是焦虑[6]。 2.2.3 患者本身的因素患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均对情绪产生影响。另外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住院环境和家里的环境有一个突变,使病人感到不安、抑郁、甚至恐惧心理。同时,治疗费用的增长给患者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也使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3 抑郁、焦虑的临床表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感障碍,包括类躁狂状态;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情绪不稳等。综合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证实,在出现的各种情感障碍中,以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居多,且焦虑症状更为突出。 3.1 焦虑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广泛的焦虑状态或惊恐发作不同,焦虑症是无原因的预见性焦虑,而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核心是躯体疾病,主要表现为:(1)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怕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怀疑医生的诊断不准确、检查不细致,并为此多方求治;(2)思维内容集中在病上: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2013年12月19日 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其核心表现是心情低落、不易高兴起来,兴趣减退,以及疲劳感增加、精力不够用或活动减少。 抑郁障碍常伴有的躯体症状群:睡眠障碍:多表现为早醒,少数为睡眠过多,但睡醒后不解乏。身体不适:头昏、头痛、胸闷、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肢体及肩背部疼痛。食欲下降或体重明显减轻,有小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大,体型肥胖。性欲下降; 症状可能呈现出晨重夜轻的规律。抑郁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三环类、SSRI、SNRI、NaSSA等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家庭治疗等。其他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工娱治疗等);抑郁症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抑郁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会阻碍中风的康复; 帕金森氏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抑郁可延缓原有疾病的康复,影响各种躯体疾病的预后。家人应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充分认识抑郁症不适思想病,不是意志不坚强,更不是“装病”。 理解患者的痛苦,不要指责批评。 鼓励患者表达痛苦,鼓励倾诉。多陪伴、多倾听。 鼓励患者寻求医生的帮助,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 和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并鼓励执行。切忌强迫患者做他/她目前难以进行的活动。 对于有强烈自杀观念乃至自杀行为的患者,要有专人全程看护,确保其人身安全。 患者如何面对抑郁症? 尽早识别:重视症状,尽早咨询专业人员或就医,做到早识别、早康复。 正确面对:认识到这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应正确面对并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患者不会“分裂”,不会成“疯子”。 积极治疗:坚持按医嘱服药并配合医生进行心理调节。 主动预防:努力完善个性,锻炼适应能力。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这种情况下,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四处就医,各种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

焦虑与抑郁的区别

1、焦虑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症状,但是焦虑可与抑郁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 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1、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 2、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 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 3、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 4、大体来讲,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者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分为于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与急性焦虑(阵发性焦虑) 急性焦虑再分成因在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恐惧焦虑症)与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惊恐障碍)。恐惧焦虑症又再分成特定对象恐惧症,社交恐怖症,与广场恐惧症 .患者的情绪表现的非常不安与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将来的某些事情表现的过分担忧,有时患者也可以无明确

综合医院就诊患者躯体疾病和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现状调查

综合医院就诊患者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现状调 查 刘传新(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272064)、段明君(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李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谢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杨彦春*(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四川成都,610041,yanchuny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15208357.html,)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就诊患者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的共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设计,调查2044例综合医院就诊患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表,阳性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同时做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诊断评估。结果:经MINI诊断发现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率为16.24%。不同就诊科室中的共病率存在差异。结论: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是综合医院就诊者中,常见问题,不同科室就诊患者共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抑郁;焦虑;共病;综合医院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anxiety disorders among general hospital patients Chuanxin Liu Yanchun Yang,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Shandong 27206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chun Yang, Email: yanchuny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15208357.html, 【Abstract】Objectives To fin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 among general hospital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provided by physicians in China. Methods A multi-center, hospital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2044 subjects were screened by using HADS and General condition survey together with medical history review list and were followed by regular clinical visit process. Physician`s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were recorded.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 was used to evaluate by psychiatrists afterwards for 332 subjects scored ≥9 on HADS. Results The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现状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现状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在三种诊断分类标准中都是两个独立的诊断实体,但临床实际中两者共病很常见。与单纯的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相比,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有更为复杂及严重的疾病表现。因此深刻认识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对临床治疗及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就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關键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 1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概念 1980年DSM-Ⅲ首次提出了多轴诊断为近年来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是指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存于同一个患者,对两组疾病分别诊断时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可归纳为3种观点[1-2]:①基于两种疾病有许多共同的临床表现如睡眠障碍或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的一元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表现;②基于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异性表现如抑郁障碍易早醒而焦虑障碍易入睡困难、基本心境不同等的二分论,认为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 ③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共同反应。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呈现的临床特征常不典型、症状较重且易反复,是否设立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给予此类患者更多的关注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 2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998年美国全国共病调查(NCS)将共病研究推向高潮,研究报道39%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病抑郁症,重度抑郁症与焦虑症时点共病率达56.8%,33.3%的惊恐障碍患者一生中共患重性抑郁症[3]。2001年荷兰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仅有39.5%的情感障碍以单纯的一种精神障碍形式出现[4]。2002年美国第二次全国共病结果进一步显示,抑郁和焦虑障碍终身共患率为59.2%,12个月时点共患率达57.5%[5]。同时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展了各自的全国性调查,虽然数据略有差异但总体认识是焦虑和抑郁障碍多以共病形式出现。 国内缺乏大样本具有前瞻性的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研究资料,能查阅到的多中心合作是施慎邈、孙明园等搜集的508例抑郁症患者其中350例共病焦虑障碍,共病率高达68.9%[6,13-14]。其他研究者多着眼于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药物治疗研究。焦虑和抑郁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两者共患率之高很难用偶然并存因素解释,很多学者认为两者可能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3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临床特征[3,7-9]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导致了患者更多的功能损害,查阅文献其临床表现综述以下几点:①患者的主诉较多多集中于各种躯体不适。患者如若合并某些躯体疾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在哪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在哪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但是这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抑郁症患者主要的特征是情绪低落,悲观,精神疲惫。焦虑症则是害怕、总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 1、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而且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具体来说,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①兴趣减退甚至消失;②对前 途悲观失望;③无助感;④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下降;⑥感到生 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 2、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作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作为

精神病理现象的焦虑具有以下特点:①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 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恐慌或恐惧;②这种情绪是不快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迫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③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④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⑤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乱。 ★ 3、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 虽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是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临床上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

第六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习题

第六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习题 A1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一般具有以下临床特点,但不包括 A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 B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 C 精神障碍有独特症状 D 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E 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A 积极治疗原发的躯体疾病 B 支持治疗 C 加强护理 D 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 E 心理治疗 3、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不包括 A 营养代谢疾病 B 内分泌疾病 C 感染 D 心脏病 E 颅内肿瘤 4、甲状腺危象时伴精神障碍最主要的症状是 A 意识障碍 B 妄想 C 抑郁 D 焦虑紧张 E 思维迟缓 5、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 A 主要表现为抑郁症状 B 一般无认知功能损害 C 多见于女性 D 发展到粘液水肿时,可伴有妄想及幻觉 E 具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发现 6 心脏病时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A 幻觉 B 妄想 C 抑郁 D 焦虑、紧张 E 思维迟缓 7、处理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时首选药物是 A 奋乃静 B 氟哌啶醇 C 安定 D 阿米替林 E 多虑平 8、肝脑综合征前驱期的主要表现为 A 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 B 严重意识障碍 C 谵妄 D 兴奋躁动 E 肝性昏迷 9、肝性脑病时可出现何种特征性体征? A 静止性震颤 B 扑翼样震颤 C 意向性震颤 D 生理性震颤 E 震颤性谵妄 10、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下哪条不正确?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1抑郁障碍的概念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 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 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精神活性物 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2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抑郁症诊断概念及分类上的意见分歧,特别是早期的 研究未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开,故所报道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数字相差甚远。1984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所(NIH)在其建立的流行病学调查地区(epidemiologic catchmentarea,ECA)进行调查,发现抑郁症的 终生患病率为4.9%,恶劣心境为3.3%(Regier,1988)。1994年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抑郁症的终生患病 率为17.1%,(其中男性为12.7%,女性为21.3%),恶劣心境为6%(Kessler,1998)。世界卫生组织 (WHO,1993)的一项以15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合作研究,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发现患抑 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12.5%。在1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黎巴嫩、韩国、中国台湾等)的对 38 000个体的社区调查,发现各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相差悬殊,中国台湾仅为1.5%,而黎巴嫩高达 19.0%;年发病率在中国台湾为0.8%,美国新泽西则为5.8%(Myra,1996)。 2.2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精神病学界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概念狭窄,诊断率过低。由于ICD-9及DSM-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及其护理对策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及其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3-04-07T15:03:14.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可玮余伟霞魏文军 [导读] 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 可玮余伟霞魏文军(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47-02 【摘要】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睡眠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为早醒(53.5%)睡困难(46.5%)眠障碍的原因依次为抑郁情绪、睡眠环境、躯体因素、药物因素。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护理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其严重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与病情复发以及自杀行为密切相关[1]。我科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评定[2], 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及原因, 并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策略, 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 男性40例, 女性80例,年龄30~65岁,病程4.3±1.6个月。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者;(2)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和类似药物过敏者;(3) 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者; (4) 因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合作者。 1.2 方法 首先采用PSQI 评定入组患者的睡眠状况,PSQI包括7个因子, 每个因子按3、2、1、0分四个等级评定, 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 睡眠质量越差。再利用自行设计的抑郁症睡眠障碍问卷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和原因等2个方面共8个项目。由精神科医生和主管护师2人组成调查组, 调查前进行量表和诊断标准一致性检验,所有入组对象在入院3天内进行问卷调查, 嘱其以近2个月睡眠状况为依据完成问卷。 1.3 判断标准 按照国内睡眠质量研究的常模,7分是我国成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参考界值,总分>7分为睡眠障碍,总分为≤3睡眠质量好,介于两者之间的睡眠质量为一般。 2 结果 2.1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表1 表1 睡眠障碍发生率 睡眠状况例数发生率(%) 睡眠障碍 86 71.7 一般 24 20.0 好 10 8.3 2.2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形式, 表2 表2 睡眠障碍症状排序 排序症状例数百分率(%) 1 早醒 44 52.4 2 入睡困难 40 47.6 3 睡眠维持困难 32 38.1 4 睡眠过多 6 7.1 2.3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表3 表3 睡眠障碍原因排序(n=42) 排序原因例数百分比(%) 1 抑郁情绪 54 64.3 2 睡眠环境 16 19.0 3 躯体因素 10 11.9 4 药物因素 8 9.5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重抑郁病人常是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减少, 甚至有虚无、罪恶妄想,护理人员应以耐心、缓慢、和蔼、热情的态度给患者以鼓励、劝告、指导,关心其疾苦,使病人感到对他的尊重和理解。 3.2 采用鼓励及正性教育为主导的心理护理 3.2.1 支持性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 采用积极的语言安慰和解释, 同时与其家庭成员进行沟通, 充分利用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使患者得到关心、同情和帮助, 建立安全感,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3.2.2 认知疗法患者在一些认知上存在误区,如消极的、扭曲的生活经历, 消极的自我评价[4],其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睡眠问题上, 情绪紧张, 极力想控制睡眠, 反而导致入睡更加困难。引导患者认知疾病, 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如嘱其重复数数、听轻音乐、看书等。 3.2.3 森田疗法指导患者阅读“森田心理疗法”资料, 让其领悟森田理念。“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引导患者接受失眠症状, 将注意力集中

抑郁症诊治指南

抑郁症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至少有 10 %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另外我们常说的抑郁症,其实是指临床上的重症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其影响。患抑郁症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发病原因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比较常见公认的病因假设包括: (1)遗传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化因素: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 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 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3)心理-社会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疾病分类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性抑郁症或者重症抑郁症;根据有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又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有精神病

睡眠与睡眠障碍

睡眠与睡眠障碍 【人类睡眠的时间】 人类睡眠的时间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成人的睡眠需要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人群调查资料显示:八成人睡7-9个小时,其次为睡4-5个小时的短睡眠者以及睡9-11个小时的长睡眠者,而少于4个小时的超短睡眠者,大于11个小时的超长睡眠者所占比例非常小。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著名的长睡眠者,他每天睡眠10小时,而拿破仑和爱迪生因每天只睡不到4小时成为短睡眠者的代表。 一般来讲,出生时睡眠时间最长,婴儿达20小时,7—15岁约9—12小时,15—20岁约9—10小时,成年人约6—8小时,老年人约5—6小时。 根据生物钟效应分析,睡眠最佳的时间是晚10时至11时,此后1个小时将出现生物“低潮”,所以许多人晚上11时还未入睡,就很难在12时前入睡了。 实际上,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并不仅指睡觉时间的长短,而是主要针对深睡眠时间的多少。 只要有足够时间是处在深睡眠阶段,翌日照样会体力充沛,反应敏捷,反之则不然。 【睡眠是一个深浅交替的过程】 1953年,美国芝加哥睡眠研究专家雷曼,采用了多导睡眠描记仪(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眼动电图、呼吸监测、氧饱和度等)观察了人类睡眠的全过程,并将人类睡眠分为两个睡眠时段。 1、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时期会出现显著的快速眼球运动,此时大脑的活动与清醒时相似,除大脑外,全身代谢率降低,人的呼吸浅、快、不规则,心率增快,血压波动,瞳孔时大时小,体温调节功能丧失,各种感觉功能减退。 2、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期没有明显的眼球运动,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减少,大部分区域的神经细胞活动减少。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分为四期: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是促进生长、消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 如果白天从事剧烈运动,当夜的非快速眼动时间可延长1倍以上。生长激素有助于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外伤或疾病的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阶段,脑垂体的各种激素分泌增多,特别是生长激素主要是在非快速眼动期分泌。 睡眠过程并非一入睡就由浅入深至天明,而是深—浅,浅—深,深浅睡眠不断交替。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周期变化。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睡眠周期越长。各种动物比较,人的睡眠周期是90—120分钟,猴30—60分钟,猫10—20分钟,大白鼠5—10分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越成熟的个体,睡眠周期也越长。睡眠周期的出现是与哺乳动物高度进化的行为表现及脑的高级功能密切相关的。

最新焦虑与抑郁量表整理

焦虑与抑郁量表整理 量表来源:1《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2、《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3、《精 神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汇总量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量表作者,量表的信效度,量表 评定的适宜人群,量表的标准化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量表的评分分析(即与情绪情感的关系),最后呈现整个量表的内容。 Beck焦虑量表(BAI)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编号 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一 份关于焦虑一般症状的表格,请您仔细阅读下列各项,指出最近一周内(包括当天),被各种症状烦恼的程度,并在相应的空格中打上“"符号] 量表二:BecK 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BecK,1967)简介:BecK(1967)将抑郁表述为21个”症状-态度类别”,BecK量表的每个条目便代表一个类别。这些类别包括:心情、悲观、失败感、不满、罪感、惩罚感、自厌、自责、自杀意向、痛哭、易激惹、社会退缩、犹豫不决、体象歪曲、活动受抑制、睡眠障碍、疲劳、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关躯体的先占观念与性欲减退。其目的是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在最新的版本中,21个类 别描述,每类都分四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63。尽管判断抑郁程度的临界值因研究目的而 异,但作者提出的以下标准可作为参考:4分以下,无抑郁或极轻微;5-13分,轻度;14-20, 中度;21分或更高,重度。信效度测试:内部一致性:奇、偶数劈半信度系数为0.86(Spearman-Brown相关系数为0.93)重测一致性:该量表在数周内重测的稳定系数通常为0.70-0.80。病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对该测验很关键。聚合效应:BDI与临床抑郁评定相关显著,

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 照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4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研究组)和44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统计一般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因子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大。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自杀;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features of depression vs.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General data were added up with the Self made General Demography Data Questionnaie(SGDDQ) for 34 patients with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search group) and 44 ones with depression (control group),depression and anxiety status of both groups assess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 and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 total, anxiety/somatization, cognitive disorder, blockage factor and suicide item score of the HAMD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research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0.05); so were the total, somato anxiety factor as well as anxious mood,tension, depressive mood,muscular system , sensing system, CVS , GI and autonomic nerve symptom and of behaviour representation single item on interview of the HAMA(all P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ther factors or items(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have graver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and greater suicide risk than ones with single depression have. 【Keywords】Depression; anxiety disorder; comorbidity;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研究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02T12:12:11.7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2期作者:马晓华 [导读]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对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临床心理科住院并愿意接受研究的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评定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总分及各个因子评分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87-02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同时还会伴有睡眠的紊乱,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后疲乏、睡眠质量下降等[1],严重影响患者精力与体力的恢复。本研究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从而为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客观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系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017年1月至2017 年3月住院患者。入组标准:(1)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由两名精神科医师明确诊断。(3)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排除标准:(1)严重躯体、脑器质性疾病史(2)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抑郁(3)心因性抑郁(4)不能完成心理评估者。入组患者共60例,男性17例,女性43例;年龄21~65岁,平均(44.95±10.38)岁。其中研究组30例,平均年龄(44.13±8.65)岁,男8例,女22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45.74±11.85)岁,男9例,女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研究工具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包括7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总分由7个因子分相加,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使用PSQI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状况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 心理护理方法: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护理,分上午和睡觉前两次进行,30min/次。上午进行抑郁症的有关知识学习,睡前护理侧重于对患者心理障碍的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患者在睡觉前保持良好的心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量表评分变化值的比较 研究组的PSQI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变化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量表评分变化值的比较(x-±s) 3.讨论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最大困扰,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如疼痛、抑郁、疾病的严重程度都干扰睡眠[2]。心理护理的要点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去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唤醒患者积极情绪,矫正行为问题,改善和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本研究发现通过对抑郁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患者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醒后的疲乏感也有所减轻。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疾病的预后有明显关系,并与患者自杀意念有关[3],积极的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不光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因此,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对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Krystal AD.Sleep and psychiatriatric disorders:future direction [J].Psychiatr Clin N Am 2006;29 1115-11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