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树立了长远目标、指明了发展方向,

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冲锋号角,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系

统部署。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型国家

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

一、深刻领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持续展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创新也日益成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并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为了抢占竞争的制高点,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新成长战略、高技术战略等应运而生。欧盟也提出要建立创新型欧洲,探索欧洲复兴之路。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赛的新战场,谁主导创新,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在我国发展进入经济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部署,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上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赢得竞争优势。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近50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反之,我国却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因此面向未来,我国必须真正依靠创新,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所强调那样,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2016年中央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两个时间点高度吻合,印证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影响长远、重大、关键的战略支撑。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经过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GDP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国家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解决矛盾、攻克难关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因此只有我们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才能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就明确宣告了党中央对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新认知、新判断和新战略,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发展时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关口,高速增长阶段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热切召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但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攻关期已然到来。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切中发展问题要害的锦囊妙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济方略的路线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从依靠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知识经济,最根本的标志在于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由于资源和要素条件的变化,我们必须适时改变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更多处于中低端的状况,以提升和加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在一些战略性产业领域中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地位。毫无疑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发展更多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必须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靠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唯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为经济创造勃发的生机、涌动的活力,唯有构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国家意志上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选择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后,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舞台上的角色、功能和地位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角色上,会由追赶者变为赶超者,甚至变为领跑者;在功能上,会由技术标准的遵守者和跟踪者,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市场地位上,将由追随者和弱势者,变成垄断者或寡头竞争者。

二、充分认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成就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

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早在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议》的重要内容;2005年,分别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作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对此,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谋划下,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傲人成绩,一批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翱翔蓝天;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世界最大的基因库“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行;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遥控水下机器人“海

斗”号潜深达到10767米,首次进入万米时代。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许多领域前沿方向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转变时期,中国在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也引领着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移动支付,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科技创新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改变。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正努力重现历史辉煌,在科技创新上“重回世界之巅”。正如习近平所说:“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第二,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增强。从创新产出的纵向比较来看,2005—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国家技术发明奖2016年较2005 年分别提高了66.42%和75%。从高技术产业发展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74 万亿元。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与水平优势明显,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居第四位,农业、化学、材料等七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居世界第二位。从专利产出来看,中国国内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达163.9 万件和159.7 万件,分别排在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016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10万件,我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201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排名第25 位,成为首个跻身前25 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彭博新闻社2016 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创新型国家排名第21 位; 2016 年5 月,《Bloomberg》发表2015 年创新国家排行榜,中国位列第22 位;2016 年8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显示,中国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第18 位。此外,科技创新不仅直接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而且国家提出“科技惠及民生”,将一系列高新科技应用到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顶层设计到微观基础,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政府加强战略规划与引导,将市场强大的激励机制引入国家战略引导的框架下,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如2006 年2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导;2007 年国家修订了《科技进步法》以及科技相关政策法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同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第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经过十年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确立了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从创新能力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从科技经费投入来看,2014 年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约为20 061 亿元,较2013 年增长了20.9%,增速超过了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科技经费支出增速,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比达77.3%,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9 万

家,从科技经费投入来看,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从国家科技项目承担情况来看,2013 年企业牵头承担了52.3%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38.7%的国家863 计划课题、40%的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 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均由企业牵头的研发团队获得。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华为、中兴等科技型企业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此外还有三一重工、海尔、联想等诸多创新型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五,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一些产业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产业发展实力也在逐渐增强,一些产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产业正朝着技术复杂化、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2015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晶硅组件产能和产量都占到全球70%以上;3D 打印在航天、生物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高铁实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华丽转身,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航空航天事业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继2003 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后,2005 年、2008 年、2012 年、2013 年和2016 年又先后将数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刷新世界航天记录;石墨烯、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工业不断发展,2015 年中国发布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奠定了中国在超材料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不断引领技术变革。从规模上看,2015 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6%,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正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六,城市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型城市试点取得巨大成功。随着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各地出台了相应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以提高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激发城市发展动力。如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设立了深圳、大连、青岛、厦门等57 个创新型城市试点;2006 年9 月,杭州市制定了《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规划纲要》,2011 年1月又制定了《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行动指南;2013 年青岛市下发了《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与部署。在城市发展竞争力方面,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卓有成效。2011—2012 年全球城市500 强,中国69 个城市上榜;2016 年3 月,2thinknow发布了全球城市创新指数百强榜单,中国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和台北5 个城市上榜。上2015 年北京、深圳等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超过60%。尤其是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成就举世瞩目,创新型经济正在发挥“主引擎”作用,生物、互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为同期GDP 增速的2倍,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 824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4.2%;2016年,深圳市研发投入强度达4.02%,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4G 技术、超材料等多个领域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

三、进一步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任务

早在2007年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将创新型国家作为总体目标。创新要靠科技。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前,我们都在追求科技上的进步,那么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创新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和以往提法有何不同?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通过“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

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来建设和支撑中国的创新发展路径,即依靠“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特别是针对中国在应用创新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短板,依靠打造“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这四个方面的应用创新体系,来加快促进以“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为内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十九大报告里的原话。那么,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呢?

(一)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为何十九大报告要强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因为国家创新体系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基础,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继1998年中国科学院率先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我国政府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着力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和能力建设,着力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逐步形成了企业为中心的国家创新体系。但我们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建立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的,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亟待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突破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技术瓶颈需求出发,超前谋划和系统布局世界领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壮大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引领世界创新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构建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的关键是发展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和载体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必须聚焦空天海洋、能源资源、信息安全、交通运输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能够有效支撑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载体是国家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包括依托国家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平台、综合科学中心和集中国家科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的综合集成科研平台。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体制机制是创新发展的“核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个要求是一贯的。从创新体系建设上来讲,如果是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它的基础可能是国家;如果是一般应用型的创新体系,它主要依靠的就是企业,所以要特别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这个思想也是一贯的。目前我国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依赖引进,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且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也不健全,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致使许多科研成果停留在“纸上科研”、“创新盆景”、“实验样品”,导致科研实践“两张皮”。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们要在落实的力度和方法上下功夫。一是要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鼓励支持创新龙头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主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破解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强的瓶颈。二是发挥好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政策体系,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同时要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支持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成果。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着力突破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四是要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体系。要深化以简政放权放管为重点的政府改革,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简化和减少对市场的管制。要编制部门权责清单,退出“越位”的领域,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现代服务型政府。同时政府职能要尽快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要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上。五是要改变唯GDP的绩效考核体系。要完善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的指挥棒,促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建立健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机制,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到实处。

(三)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创新文化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关键。宽松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催生科技创新活动萌发的土壤。美国建国以来就有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失败后从头再干的传统。硅谷之所以能够成功,其秘诀也在于其崇尚探索和创新、敢于冒险、宽容失败,激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当今英国科学家仍然保持着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与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注重创新与学术自由的精神使传统科学强国英国今天能够继续保持世界创新强国优势。而我国目前人们的创新意识还不太强,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也较为严重,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官本位”等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科研成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因此,十九大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力戒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要改革人事制度和教育、科研体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要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前,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现在则是主动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对我们自身也是非常有利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好,创新才能具有强大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这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也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一环。要实现强国目标,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制度也要不断完善,这是现在非常紧迫的任务。

(四)培养各种类型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为了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加大对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美国政府为了引进和留住人才,通过长期执行有效的移民政策、灵活的签证计划以及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等措施在世界范围里大力吸引人才为己服务。近年来,我国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投入巨大,一些部委和地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人才项目,形成较为完备的高层次人才支持体系。然而,我国科技人才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缺乏拔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且我国各省份人才分布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等等问题和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习近平也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

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尤其是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一使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院校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对学科和专业实行动态调整,促进交叉学科和理工科的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的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加大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要积极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带动等形式,培养造就一批高端科技人才。二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中高层次创新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及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坚持不求所在、所有,但求所为、所用,采用以重大项目、产业联盟等为载体的多种人才引进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凝聚一批高端创新人才。三要创新人才管理。目前我国现有的人才过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行政事业单位之中,人才流动还存在着体制机制障碍。所以要打通人才流动、使用、评价等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和共享。要改革科研评价、成果评价、人才评价机制,推动政府从以上科技评价环节中退出,开创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五)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创新有三个来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在新时代,我们要特别重视原始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所以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要搞原创,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前沿性的、原创性的成果要成批量地出现。目前,我国基础研究仍然薄弱,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然存在着短缺与浪费现象等突出问题,成为科技、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170%到200%。共享创新资源是缓解短缺矛盾的唯一选择。因此,一要强化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抢占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科技战略制高点。二要加强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与合理规划。三要加强资源管理,鼓励共建共享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特别要注重采用市场机制调节。此外,要打破目前小而全的“小生产”创新模式,注意围绕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搭建创新平台。

应用技术最终要为我们所用,要发挥经济效益。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提法中,有些是以前就讲过的,有些是十九大的新提法。从这些提法中也能看出,我们的目标是全面的而不是单向的,我们要在整体上强起来。如何建设一个强国?其中一点就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只有应用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现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目标。这是现实的要求。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颠覆性技术决定者企业竞争,对于行业而言,意味着经济效益迅速变化。对国家而言,是关乎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课题,也是衡量创新型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志。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效率式创新已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开发式创新已接近尾声,热点领域的高新技术式创新大都差人一步。现在,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

一定要锻造以自主创新为利刃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之剑。也就是说当前,国家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要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回望过去,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能紧扣世界创新发展脉搏,顺应世界创新发展大势,赶上世界创新发展脚步,从后发到先发、从跟跑到领跑,引领世界创新发展潮流。展望未来,有理由坚信,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继续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更加深刻的变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