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开课工业革命

公开课工业革命

公开课工业革命
公开课工业革命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记住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者,认识蒸汽机的作用,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对人类发展进

程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革命原因及对人类发展进程重大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机器发明、应用所引起的社会生产巨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一、【预习导学】(20分钟)(9组展示,教师点评,C层同学在组长处检查,B层同学互查)

1. 工业革命概念:是___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_的生产技术变革。

2.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国家)_____世纪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上半期。

3.最先发生的行业:新兴的____________业

4.棉纺织业的发明成就:________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在此基础上,发明家不断改进,一种纺纱速度更快,纺纱质量更高的“____________”被发明出来,后来又发明了_______________,把织布的速度提高了数十倍。纺织机器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5.瓦特改良蒸汽机:_______年,瓦特吸取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____________。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____________的动力机。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____________、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6.轮船:_____年,美国人___________吸收前人成果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__________”号。

7.火车:______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____________发明蒸汽机车“________”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8.轮船火车发明的意义: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促进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飞跃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___________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____,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_形式的出现,促进了_______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_____________。

二、【问题探究】(5分钟)(点拨10分钟)

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2组)

2、工业革命中各项新技术之间怎样相互推动?(

3、4组)

3、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的生产变化?(5、6组)

4你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何感想?(7、8组)

三、网络构建: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1.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进行 1)原因 2)进程 3)发明

2.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法、美、德意义:“蒸汽时代”

(二)、轮船和火车的出现

1807年,美富尔顿汽船“克莱蒙号” 1814年,英史蒂芬孙火车“旅行者号”(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

四、【目标检测】(10分钟)(选择题1组展示,其它组点评,C层同学在组长处检查,B层同学互查)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指的是 (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英国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于 ( ) A.交通运输业 B.采矿业 C.农业 D.棉纺织业

3.在工业革命中,促进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的重要发明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B.水力织布机的发明C.利用蒸汽机发明火车机车D汽船的发明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业老板约翰可以 ( )

A.使用火车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使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5.“有一天,许多人围在道路两旁,惊奇地看着一个长长的怪物吐着黑烟,慢慢动起来,并且越来越快。”这件事应该发生在()

A.1785年 B.1825年 C.1807年 D.1903年

6.某校准备举办“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供选用的有()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是 ( )

A.英国临近大西洋,气候适宜 B. 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国家较小,较易推行新技术 D. 英国的技术工人比较多

8.下列现象与英国工业革命影响无关的是()

A.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C.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促进了英国封建生产关系的崩溃

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题2组展示,其它组点评,C层同学在组长处检查,B层同学互查)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

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请回答: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⑵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在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

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

⑶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

⑷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

答案:

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进行的原因。明确:17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中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随之扩大,商品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而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技术革新就成为紧迫的要求,这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庞大的无产者队伍,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须的大量的雇佣劳动力。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因为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以上条件,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明确:马克思曾说:工业革命“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同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改革,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形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贸易、交通体系,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明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引起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由于机器生产是协作性的复杂劳动,必须在统一的管理下、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劳动,这样就形成了近代工厂企业制度。机器生产使如美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新的城市出现,也使旧的城市发展。大量的工人做工,商人经商,城市人口增长起来。19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在几十年中,就由占全国人口的二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3)工业革命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早期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取得统治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甚至影响和左右着后来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总结:你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何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热爱科学,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最早发生的行业。由于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加之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同时棉纺织业销路好,盈利快。此外,英国为了与印度进行棉纺织业的竞争,亟待提高产量和质量,这一切,促使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在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中,纺纱和织布各个环节相互促进。首先是飞梭代替抛梭,织布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引起了1765年“珍妮纺纱机”和“骡机”到“水力织布机”的一系列相互发明。纺织机器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动力问题的解决又提上了日程,从而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蒸汽机的使用,是对自然力认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摩擦取火曾把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这说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把科学推向前进,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又指导技术改革,技术改革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过程,从而构成直接生产力。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目标检测】1.A 2 .D 3.A 4.A 5.B 6.B 7.B 8.D

9.⑴工业革命;⑵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⑶出门坐火车或蒸汽动力轮船等。

⑷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

和城市人口增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doc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条件: A、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B、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D、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F、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合作探究】1: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集中(垄断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要求有自由的身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们的理念还是争取自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竞争的意识已经成为时尚。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随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加餐拔高练 |课后加餐练|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解析:选D 英国在19世纪仍是世界霸主,经济实力急剧衰落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作用下的产物,不属于前提,故排除B项;自然科学研究出现重大进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特点的成因,故排除C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前提条件是英国代议制的确立,由此推断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的政治前提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故选D项。 2.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 解析:选B 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和观念的抵制,被爱迪生攻击,故B项正确。 3.《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下列发明属

于“定制”的是( ) A.珍妮纺纱机B.电灯 C.汽船D.蒸汽机车 解析:选B 珍妮纺纱机、汽船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属于“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属于“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故B项符合题意。 4.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创制并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汽车、飞机、远洋轮船,带动了石油开采和化工产业的发展。 5.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 A.轮船B.火车 C.汽车D.飞机 解析:选C 轮船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故A、B两项错误;结合图示中的时间限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和速度变化可以判断虚线表示的交通工具应是汽车,故C项正确;飞机虽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但是速度明显与题干虚线不符,故D项错误。

高级中学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do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电力的广泛运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2)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过程的关系。 (3)运用:探讨垄断的影响;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与影响。 (2)运用范例教学,培养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辨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价值。 (2)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应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认知方法和观念的培养,注重培育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同时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要点岳麓版

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是何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1)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2)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重大成果)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2)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 3、实际可用的发电机是何时由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实际可用的电动机是何时、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力的是哪一种机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什么?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他们的的发明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1)1866年;德国;西门子。(2)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3)发电机(4)电动机(5)电磁感应现象。(6)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4、电磁感应现象是哪国科学家谁何时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答:(1)英国;法拉第;1831年(2)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5、在电能的利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它是哪国人?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重要发明有哪些?如何评价它? 答:(1)爱迪生;(2)美国(3)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发明(4)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共2000多项发明(5)发明大王 6、“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谁的名言?电灯泡是他何时发明的? 答:(1)爱迪生;(2)1879年 7、20世纪三大能源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人类跨入电气时代是由于哪种新能源的出现?使石油成为新能源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和煤炭(2)电力和石油(3)电力(4)内燃机的发明 8、在电能的利用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哪些?电力的开发、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美国和德国;使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人‘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发展”,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一发现”教学法为主。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重点、难点作必要的阐释。为使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更有互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丰富课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就本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 师生互动: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过程评价:所谓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18世纪末以后,先后在欧美、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4)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过渡: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科技革命的发展领域及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一、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启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英国,一系列机重要的发明创造,把人类带入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在大机器生产的推动下,19世纪末,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人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出示课题:第2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我们先学习教材第一目。(出示第一目标题:一、电力的开发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话说工业革命教案(市公开课教案

“话说”工业革命 一、教学立意:追寻历史的轨迹,感悟历史的真谛。多角度,更全面的认知历史, 从“史实”到“史识”的转变。在一轮复习中更加全面把握全国高考的动向。 二、教学模式:话题式的、讨论(对话)式的、开放式的,并辅之以 三、相关的材料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1736年对于中英两国来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年份。这一年乾隆登基,大清王朝进入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也是这一年,在世界另一端英国的一个小镇上诞生了工业革命之父——詹姆斯·瓦特。他的发明创造改写了英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 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来说一说工业革命。 二)教学过程 列出五个主题: 话题一:有没有一场“工业革命”? 话题二: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的动因? 话题三、珍妮机or蒸汽机? 话题四、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话题五、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中国 话题一:有没有一场“工业革命”? 师:首先我们要探讨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家可能在想,这也能算是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其实从19世纪末以来,在史学界就有过讨论。 “渐变论”者认为:把一系列变化说成革命是有争议的。革命意味着一种突然的变化,但这并不是经济过程的特征。他沿用这个概念不过是“因为它已经长期被使用并根深蒂固地植根于大众语言之中,提出一个新词取代它未免太书生气。”罗斯托干脆用“起飞”代替工业革命。 突变论则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或断裂。如:汤因比使用革命一词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根据这两则材料,你认为这有没有一场“工业革命”,理由是什么? 答案:(1)没有工业革命;因为经济的发展强调连续、渐进的过程,而革命突变的特性并不适用经济发展过程。人们忽视了在其之前和之后的两个阶段的连续性发展,而把这一个时期独立出来了,这是错误的。 (2)有工业革命;理由: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生产关系变革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有了重大调整。。。人类的社会生活被一种叫蒸汽的力量推进到另一种模式。 师:在有没有工业革命问题上持肯定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比否定说更符合历史事实。 话题二: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的动因? 既然我们更偏向于有工业革命的观点,也都知道工业革命起始于英国。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英国?工业革命起始于巩固的动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从五个相互关联的方面,阐述了英国工业革命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称为“世界历史条件”(展示表格,与学生共同完成):分别是制度变革、资本积累、世界市场和需求的扩大、技术准备以及思想文化变革。请大家与老师一起完成这张表格 制度变革英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资本积累早期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圈地运动 世界市场、需求扩大早期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圈地运动 技术准备手工工场的发展所积累的技术条件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等西欧思想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思想解放) 我们再看看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是如何说的(提供材料) 材料: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材料中所说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指的是什么? 材料:《全球通史》也提出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国开始?回答是:曾经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2 中华书局版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在使学生掌握史实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有重点有选择的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也普遍突出,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富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初步具备接受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属于科技革命史,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中我选择插入了视频和动态图,增加课堂的饱满度,让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 3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为引出课题,猜谜语(电灯、电话),进而引出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自主学习、史料分析,落实重点;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本课的内容包括四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方便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活动3【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能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荷特点;能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能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1870年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问题: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试分析一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1)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A、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 B、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1896年,亨利·福特)和汽车工业兴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等相继问世。 C、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4)钢铁工业: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2重要微知识点第8课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8课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解析:D。本题就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命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缓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 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漫画的中心是被垄断组织操控的参议院,说明垄断组织渗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A项不正确。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优质教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

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 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公开课教案】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参考教案 课标要求:掌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 知识目标:宏观上掌握近代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和影响,而观上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领域、技术表现和具体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等各个环节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由此培养学生比较、思考、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历史现象与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应用于实践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加强对学生进行毅力科学精神环境认识人文主义的情感教育,是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是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自由科学技术和进行科学创新。 重点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影响 教学过程: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2.背景: (1)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 3 (1)棉纺织业:凯伊发明,引起技术发明的连锁,、、 相继问世。 (2)冶金业:铁匠达比父子发明并改进。 (3)采矿业:研制出蒸汽抽水机;汉弗莱.戴维发明了。(4)交通运输:发明了碎石路;到处掀起开凿运河、疏浚河道的热潮。。蒸汽动力出现后,海上交通与铁路运输发展,铁路运输时代到来。 (5)动力革新:瓦特制成,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

最新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完美版讲课稿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 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 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至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 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 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联系现实: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乘坐的公共汽车、汽车是以什么作动力的?(汽油,它 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 (有踏板和链条的脚踏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动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 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 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渡: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主要条件 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提示:从政治、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着手)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 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原因) 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学法·素养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和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的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创新能推动生产力迅 猛发展,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念。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 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电的广 泛使用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 功 (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3)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 器产品纷纷涌现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 作为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 得到广泛应用 内燃机 的创制 和使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 功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 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 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 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人们在制造业 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 来的木材和铁 促进了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发 展 垄断组织的出现 1.条件 (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 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 弃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 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 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 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 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 的联系。 (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 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 (1)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 3.影响: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第二十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十九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 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八步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温故知新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标志:五月流血周。 3、《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巴黎公社的失败。 第二步: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 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时间、标志、进入时代、代表国家、重大发明、影响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3、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步: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2)突出国家:美国、德国; (3)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重要发明: 美国:爱迪生—碳丝灯泡;莱特兄弟—飞机; 德国:西门子—第一台发电机;卡特—汽车; (5)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影响: (1)生产力社会的巨大飞跃(最直接影响) (2)垄断组织出现(重要影响) (3)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3、发明创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