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文钊

陶文钊

陶文钊
陶文钊

陶文钊:南海博弈中美大局不变

2010年08月21日新京报陶文钊

陶文钊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转播到腾讯微博

驻日美军的F-15战机编队

转播到腾讯微博

正在进行演习的美军航母编队

近一个时期以来,南海问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在7月下旬东盟地区论坛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南中国海的领土争议公开表态,在中国与一些东盟

国家间挑拨;美国竭力拉拢越南,正与越南谈判分享核燃料和核技术的协定;“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访问了越南,美越进行了联合军演等等。人们不禁要问,南海又怎么了?中美关系又怎么了?

美国要重塑在东南亚的主导权

美国觉得在东南亚,美中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了,奥巴马政府才要这样高调地宣布“我们回来了”。

奥巴马政府从外交政策的反思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由于美国在两场战争中投入过多,忽视了东南亚,在这里美国势力在下降,中国影响在上升,美国要采取行动重塑在东南亚的主导权。

回顾历史,因为美国在越南打了美国人自己承认的历史上第一次失败的战争,越战结束以后,美国长期对东南亚提不起兴趣,也缺乏对东南亚的明确战略。

东盟的兴起本身就是对美国战略的挑战。东盟不是由美国主导的地区组织,东盟成员国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状况都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兴趣和政策也大不一样。

1995年美越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但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还在干扰两国关系。在1997年-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克林顿政府反应迟钝,无所作为,此后也就只好默许由东盟主导地区合作进程,东南亚几乎处在美国外交的边缘地位。

“9·11”后,美国把这里视为反恐的第二战场,但美国的强硬政策与这里的一些穆斯林大国如印尼发生分歧,2006年6月拉姆斯菲尔德访问印尼时,他与印尼国防部长苏达索诺会谈的时候在争吵,记者招待会上又吵。苏达索诺公开表达对美国的不满,称“美国不要把自己强硬的反恐手段强加给他国”。

除了反恐,美国对于东南亚似乎不再有多少别的兴趣,美国长期拒绝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原国务卿赖斯两度缺席东盟地区论坛,美国对东南亚的投资和贸易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美国国内就有学者批评布什政府忽视了东南亚。

而与此同时,中国在崛起,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改善。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对东南亚国家施以援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竭力增加从东南亚的进口;并通过10+1、10+3、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不断增加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如今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正式开始运行,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登上了快车道。

美国觉得在东南亚,美中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了,奥巴马政府才要这样高调地宣布“我们回来了”,虽然美国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美国在南海各方之间制造不和

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也就是相互利用罢了。

笔者不是说,只有中国可以发展与东盟的关系,美国就不能改善与东盟各国的关系。美国当然也可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只要这种合作有利于地区的稳定。

在2009年11月的《联合声明》中,中方就表示,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但是就此次美国介入关于南中国海的领土争议来说,是与上述中方的愿望背道而驰的。

此次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发难,提出南中国海的领土争议问题,无论从内容还是提出问题的方式都是很不恰当的。

首先,美国从来都不是南海领土争议的一方。以前美国历届政府的立场都是保持中立。约瑟夫·奈在担任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时曾表示,美国南海政策的要义就是“积极的中立主义”。直到去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6月访问马尼拉期间还向新闻界表示,美国的现行政策是不介入南海岛屿的领土主权争端。现在奥巴马政府要改变以往的中立政策,要介入关于南海的领土争端了。

第二,关于这个争端,中国主张与有关国家进行双边谈判,而一些东南亚国家要求进行多边谈判,希拉里·克林顿在讲话中表示赞成通过“合作的外交努力”来解决,实际是支持进行多边的谈判。这就在意见不同的两方中表示支持其中的一派。

第三,希拉里·克林顿大谈国际法和海洋法,却闭口不提关于南中国海争议的历史依据,好像这种争议是今日才有的,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立场。在东盟地区论坛这样庄严的国际场合以这样片面的方式提出问题,就是对中国立场的挑衅,是在中国与其东南亚邻国之间制造不和。这样做的结果无疑只会把问题搞得更加复杂、更加麻烦,“越帮越忙”,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从另一方面说,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关系也是有限度的。

首先,从美国方面看,东南亚在奥巴马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排在了很后边。从国内来说,经济复苏、创造就业岗位肯定是对中期选举、乃至对奥巴马能否连任最具有关键意义的事情。接下来还有移民、气候变化等一大堆问题。从外交来说,阿-巴反恐进展如何显然是对2012年大选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此外还有核不扩散(包括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中东和平进程、从伊拉克撤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都超过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所以奥巴马政府可以花在东南亚的精力是有限的。

再从东南亚国家来看,它们毕竟与中国山水相连,毗邻而居,双方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和共同利益。一些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有担心,有戒备,我们设身处地也可以理解。但如果真的出头露面来反对中国,那就只能使它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务;这些国家在中美间周旋是为了获得多一点的安全感,并在经济上得到一些好处。

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也就是相互利用罢了,笔者认为美国在东南亚拼凑所谓“亚洲版小北约”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实际上,与美国走得最近的国家、美国的盟国菲律宾在8月9日对美国贸然插手南海事务就公开说了“不”。

针对希拉里·克林顿所说的美国在南中国海“有国家利益”,菲律宾外长阿尔韦托·罗慕洛在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地说,南海谈判应该严格地在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进行,不需要美国或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介入。显然,他对希拉里·克林顿的“帮忙”并不领情。

美国要调整对待中国的心态

美国要准备接受一个繁荣和强大的中国,要消除对中国发展的过敏心理,要习惯其他国家与美国有不同的利益。

对于当前的事态发展,国内和国外的媒体上有种种估计和预测,有的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两国“可能会陷入逐渐升级的战略竞争”,中美之间的战略摊牌可能会加速到来,甚至发生激烈冲突,或者“代理人战争”(中国与美国在东南亚的代理人之间的战争)。

笔者认为这种估计未免过于悲观。中美之间的战略摊牌没有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两国之间的种种纠葛没有改变两国具有广泛共同利益这一中美关系的基本属性,尤其是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确实已经把两国捆绑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其次,两国之间的纷争也没有改变双方合作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性。

第三,两国之间的纷争也没有改变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过去三十一年来,中国是在现存国际体系内得到发展的。这个体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建立起来的,是由美国主导的。中国可以在这个体系内发展、美国和西方可以容忍中国的发展这样一个事实,是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但它却是一个事实。这种情况也还会继续下去。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美国要调整心态。

首先,美国要确实准备接受一个繁荣和强大的中国,要消除对中国发展的过敏心理。

其次,美国要习惯于其他国家有自己的利益、与美国不同的利益,因而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有不同的政策和做法。

第三,美国要改变居高临下、惟我独尊的心态,更加平等地对待别的国家。

这几条都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尤其美国超级大国当惯了,习惯成了自然,成了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但不改也是不行的。因为中国总是要发展的,美中两国间不仅常常会有摩擦,而且美国人自己老是忧心忡忡,日子会过得很不舒服。

三十一年来的中美关系给了我们两条基本的经验:第一,两国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要准备应付各种磕磕绊绊;第二,就如邓小平在中美关系最困难的日子所说的,“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当前两国关系中碰到一些新问题,以后还可能会有别的问题,如关于新的国际机制的构建问题,两国之间不会没有斗争,甚至可能有尖锐的斗争。但是既有斗争,又有合作,这就是中美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