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节:巴西导学案

第二节:巴西导学案

第二节:巴西导学案
第二节:巴西导学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18005346.html,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18005346.html, 1 第二节 巴 西

【学习目标】

1、记住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知道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城市分布

3、了解巴西的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学习重点】巴西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

【学习难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习过程】

(任务一)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读地图册37页)

1、海陆位置:巴西东临 洋,位于 洲。

2、纬度位置:巴西被_______和________(纬线名称)穿过,大部分位于 带(温度带)。

3、半球位置:巴西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巴西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4、巴西的邻国有哪些?

(任务二)巴西的自然环境

1、地形:

平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河流:

亚马孙河发源于 山脉,注入 ,是世界上 、

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 位,次于 河。

3、气候:

从纬度位置看,巴西的气候类型是以 和 气候为主。

4、巴西的首都是 ,巴西最大城市是 。

(任务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简述巴西的人种构成?(读教材82页第一段)

2、读教材83页活动1,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名 师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资料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3.举例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城市化问题,认识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通过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就,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学生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工农业、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读图、对比、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录像、图片等资料。 2.绘制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展示一盆巴西木,让学生欣赏,说出它的名称,由此而引导学生猜猜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然后教师介绍巴西木也叫红木,是一种名贵木材。“巴西”国家名称就是由巴西木而得来的。 方法2:在世界球类比赛中,让中国人骄傲的“国球”是什么?(学生:乒乓球)那么世

第二节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地图:世界地图,拉丁美洲地图,巴西位置图,巴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巴西矿产、农产和城市分布图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从网上或书报上搜集巴西一句话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上哪个国家被称为足球王国?——————————巴西 教学新课 (板书)第二节巴西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课前投入】——热身 学生纷纷用一句话概括巴西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包括很多内容:如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拥有动植物资源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铁矿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巴西人种复杂,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巴西狂欢节是世

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3--3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拉丁美洲巴西导学案 【学法指导】: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拉丁美洲及巴西的地理位置。 2、说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以及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拉丁美洲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 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 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 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 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4.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 5.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下气候如何分布? 6.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7.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8.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 【探究新知】 思考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析形成原因。

思考二: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思考三: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思考四: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思考五: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成因。思考六:1.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考七:你认为亚马孙河内河航运是否发达,为什么? 【我的收获】 【知识链接】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word整理版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 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3. 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4.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 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2. 教学器材:世界政区挂图、投影图片、有关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分组竞赛题签及试题。 3. 教学课件:“巴西面积、人口资料表”、“巴西的人种构成图”、“巴西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热带雨林的作用”、“城市化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年夏季进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是2002 教师根据巴西这个“足球王国”引出课题。教学新课第二节巴 西(板书)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教师:(展示世界政区挂图)从这几幅地图中,能读出 有关巴西的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从所属大洲、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世界 最大的河流、热带气候等方面小结。教师:(出示巴西人口、面积资料表)请同学们说出世 界上面积大于巴西,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名称。中国、加拿大、学生: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俄罗斯、美国。 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 亚。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板书)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教师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开发历史。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有关文字,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A. 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B. 玛雅文明是什么意思? C. 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D. “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贩卖黑人奴隶? E.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并指图说明。 师生小结: 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板书) 学生读图:课本插图“卞卡一家”,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及形成 原因 教师:(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图)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

第9讲世界地理专题复习—拉丁美洲及巴西 【学习目标】 1.拉丁美洲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状况 2.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特点 【基础知识】 一、拉丁美洲的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 1. 范围和国家: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2.地形 1)北部:墨西哥高原 2)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3)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3.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 4.河流及水文特征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太平洋。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赤道地区,流域内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两种湿热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地表植被为热带雨林、草原,植被覆盖率高;支流多,流域广流域广 2).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3).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5.自然资源: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伊塔比拉铁矿);智利、秘鲁的铜;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二、拉丁美洲的居民和经济 1.人口及民族: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人口密度较小;人口稠密区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部和阿根廷沿海;热带国家人口分布气候温和的高原;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城市化速度快;首都等重要城市人口集中 2.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巴西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及其分布;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状况。 2、学会利用“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分析巴西主要农矿资源、工业城市及分布; 3、学会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 农业的影响。 4、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本质,加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所获得的成就;通过了解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二战前后的经济特征;巴西主要的农矿产品及分布;巴西主要的工业及分布。 难点:利用“巴西的地形图”和“巴西的气候图”,综合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工农业 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巴西的地形图,巴西的气候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圣保罗的风景图片若干,多媒体 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述:巴西是个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也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国家。 板书:四、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过渡:既然同学们昨天已经拜访了“卞卡一家”,下面就请和老师一起继续游览我们“巴西之旅”的第一站——圣保罗。 多媒体展示“圣保罗的风景图片”若干,初步了解圣保罗是个繁华而发达的大城市。 师述:圣保罗不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还是巴西的工业中心。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92-93一二自然段,及阅读材料,分析巴西二战前的经济特征。 活动:学生扮演巴西圣保罗市民,接受老师的采访,以了解巴西在二战前的经济特征。

《巴西》 教学设计 授课人:韩海娟 学校: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版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韩海娟 【课题】《巴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征。 能力目标:1.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生产的影响。 2.通过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情感目标: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取得的成就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 1.巴西人种构成的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和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综合类比法。 【教材分析】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另外,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教学准备】 下载跟本节课相关的视频、图片;制作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2016年奥运会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开幕式上狂欢时刻、桑巴舞、娴熟的足球技巧都给世界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今天我们共同来领略她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地理的趣味性、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地理位置 师:课件展示“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明确巴西的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学生总结]巴西是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 [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生]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师]出示世界面积广大国家图,明确巴西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五 [承转]通过对巴西位置、面积分析,想想巴西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生]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2.巴西的人种 [师]展示“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 (1)人种构成:白种人占一半,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 (2)人种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师]依据不同人种构成介绍印加文化和玛雅文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师]课件展示“卞卡一家”深入理解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及形成原因 [生]欧洲殖民统治、黑奴贸易 [教师总结]种族复杂、相互融合 3.多元文化 课件展示:巴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巴西 课标要求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对应的课标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发展中的工农业”对应的课标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对应的课标是: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 3.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巴西的自然环境。 2.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视频文件、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1.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 2.关注媒体的时事报道,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与巴西有关的资料,并进行资料互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大家知道哪个城市将举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吗? 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介绍:2009年10月2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击败芝加哥、东京和马德里,成功获得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也将是奥运会第一次在南美大陆举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吧! 【设计意图】选取热点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巴西的兴趣。 【学习新课】 一、巴西自然地理概况 (一)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本P82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和P85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然后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 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如下: 1.阅读课本P82、P85图“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巴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

巴西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及河流。 2、技能目标:了解巴西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情况。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3、情感目标: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的危机。 导入新课 世界杯精彩进球:巴西-苏格兰2:1 自主学习: 一、巴西的位置、地形与气候及河流 1、位置: 纬度位置:巴西位于与(纬线)之间,大部分属于带。海陆位置:东部濒临洋。2、地形与气候: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和。国土的1 /3是平原,属于气候,国土的2/3是高原,属于气候。 3、巴西是洲最大最多的国家。 4、气候终年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由于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有“”之称。据估计,此热带雨林区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它被称为“”。 5、亚马孙河发源于山脉,向注入,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它的长度仅次于居世界第2位。由于其河流众多,河口宽阔,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 二、发展迅速的经济 1、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二战后,它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2、巴西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巴西的矿产中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水力资源丰富, 水电站位于河上,由和合建。 三、人口与城市 1、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9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人口比重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巴西人种复杂,人占一半稍多,人约占40%。 3、巴西首都,坐落在巴西高原中部,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飞机。 4、是巴西第一大城市,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合作探究

第2节《巴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类型、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知道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分析】

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教材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 3、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周游世界快一学期了,发现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巴西的自然环境 1、巴西地理位置和面积 活动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

巴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4.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5.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6.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 7.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8.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9.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3.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学重点 4.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5.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6.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7.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难点 1.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2.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 世界政区挂图、投影图片、多媒体课件、有关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分组竞赛题签及试题。 学生 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安排 4 教学设计

教师提问: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 学生分析: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侵入,大量黑人奴隶的到来,而且早期的欧洲西班牙、葡萄牙移民很少种族偏见。因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互相通婚,像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了混血种人。 3.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板书) 教师引申: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教师指导:教材P92“活动”第2题。 学生阅读:阅读教材P92中A、B、C三个图文资料,解释这些资料说明的问题。 教师举例: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探究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师生总结,板书。 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搜集一些有关巴西文化、艺术的资料,丰富知识。 课堂小结(略) 伏笔: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巴西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并且了解了它的开发历史和人种构成。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学习。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以市场上出售的“雀巢咖啡”引出世界“咖啡王国”巴西的工农业生产。 可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为下节课教学打下伏笔。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编号:DL010 课时:2 主备人:吴黄生协编人:秦秀芳审核:张宇玲【复习目标】 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城市 2、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3、巴西的主要地理特征 4、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 【知识梳理】 方法指导:参照《区域地理P63-64》进行基础知识的预习填写。 【合作探究】 1、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原因(提示:可从1.纬度-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角度分析)2、亚马孙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及航运价值? 3、巴西首都搬迁的原因? 4、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应用·习题精练】 【巩固篇】 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C.有世界上最长的大河 D.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B.运河建造在巴拿马国境内 C.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D.运河是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界河 3.拉丁美洲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A.亚马孙平原上 B.巴西高原上 C.西部安第斯山脉 D.墨西哥高原上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是基于其什么功能 A.防风固沙 B.涵养水源 C.调节大气成分 D.保护农田

5.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智利和古巴等均属发达国家 B.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C.阿根廷的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十分发达 D.单一性产品经济在南美洲诸国中已不复存在 读某一国家轮廓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 A.油田 B.煤矿 C.核电站 D.水电站 7.该国与印度相比较,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全国气候炎热,一年中干、湿季节分明 B.高原海拔不高,适宜发展种植业 C.工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D.都是世界茶叶和咖啡主要出口国 8.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形成原因是。(2)沿海 地区A处的自然景观主要是。(3)A区域向C区 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其主要原因 是。C区域的植被类型 是。 (4)B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5)20世纪下半叶以来,B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增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 这一现象被称为现象。 (6)请在图中粗实线上添加箭头表示B海域洋流流向,按形成原因分类,该洋流 属流。 (7) D气候带降水稀少但多雾,为什么? 【提高篇】 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 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 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 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 2.乘船从乙国北部沿海到甲国西部沿海,按最近路线航行 ①经过直布罗陀海峡②经过巴拿马运河③先逆流后顺流④先顺流后逆流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巴西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从“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三个方面介绍了巴西。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对前面5个国家的学习,对区域地理当中的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注重用情感教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先在感性上对巴西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回顾前面学到的国家,大体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力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从感性到理性充分理解知识,最后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认识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尝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评价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问题。 4、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四、教学流程设计 情景导入 设置情景: 利用多媒体播放足球和桑巴舞视频,导入新课。 通过这两种非常流行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今天要学习的国家是哪里? 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判断出今天学习的国家是巴西 多媒体播放巴西足球和桑巴舞的视频 新课讲授--位置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 展示地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巴西的地理位置(提示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 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临大西洋。 PPT展示图片,并用相关手段动态展示几条重要的经纬线。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相关结论。

《区域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所以本节内容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按传统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一一讲读,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也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本人尝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图文视频等资料和信息,积极和学生一起思考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能读图说出巴西典型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③能读图说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能说出其主要成因。 ④能利用各种媒体查找信息,发表自己对如何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观点和看法。 【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巴西地形图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征; ②利用地图和图片,分析巴西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③利用教科书资料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讨论气候成因,并总结出分析气候类型的因子。 ④自主探究学习,撰写小论文,论述如何保护亚马孙雨林。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旅游景观图和风俗人情图片的了解,了解巴西人民的生活; ②通过对巴西地形的分析,体会巴西人在此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③通过对巴西气候的分析,体会巴西人的风俗人情中哪些受自然因素影响; ④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重难点】 巴西地形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查找有关巴西的资料、利用地图,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领土、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 提前板画两幅巴西轮廓图(一幅标出巴西高原、另一幅标出亚马孙平原); 准备《导学案》(见最后附页)。 【教学过程流程图】

拉丁美洲及巴西 1、读图识记在下图中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 (1)用红笔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80°W等几条经纬线。 (2)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和火地岛。 (3)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国家。 2、查图找出拉丁美洲的主要地形区;3.找出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 4.找出主要河流、水电站; 5.在右图中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 6.读图识记巴西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与巴西的关系。 一、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古巴、智利等33个国家.

2、经纬度位置: 墨西哥高原(160N ---320N,900W---1150W;1000W和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西印度群岛(600W---900W;200N穿过中部; 800W穿过古巴岛) 南美洲( 400W---800W,100N---550S; 600W穿过中部,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 3、海陆位置:北临美国和墨西哥湾及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 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4、交通位置: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是南大洋的海上通道; 巴拿马运河位于790W—800W,90N---100N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 二、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复杂多样的地形 (1)分布: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大陆东部:和相间排列 平原、高原、 平原高原、 平原、高原 思考:1.:世界上最长的山脉(9000km),最高峰。2.:世界最大的平原3.: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2)、地形剖面图 (二)气候:湿热的大陆 1填出下图中的气候类型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气候:东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 (5).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40oS,智利 (6).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oS-55oS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第二节《巴西》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⑤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2、能力目标①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②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③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④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②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③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巴西人种构成特征;②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③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④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难点①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②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本学期的地理课,我们主要带大家去认识大洲,了解地

区和走进国家。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地区。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家。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足球王国”之称?学生:巴西。教师:播放“nike运动街舞风雷足球版-小罗纳尔多”足球表演的录像,说明足球不仅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说明足球在巴西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足球是巴西人的生命和灵魂。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到巴西去看一看。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巴西教师:大家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对巴西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先明确一下巴西这个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板书:一、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1、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教师引导: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略教师: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分析一下巴西的位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巴西位置中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教师引导:看一看位于热带地区的其它国家,将它们的国土面积与巴西进行对比,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板书:2、面积、人口课件展示:拉丁美洲政区图读图活动:在图中找出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并说出名称,看一看巴西的面积在拉丁美洲中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多少?3 2017-08-1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课标解读】 巴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典型的是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这部分内容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了解热带雨林对巴西以及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所以,利用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这个案例,学习别国经验,汲取他国教训。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为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的第二课时内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各章节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域地图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也初步具备了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巴西这个国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其自然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巨大,缺乏亲身体验,可能造成学生对热带雨林合理开发和保护问题的学习困难存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分析出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原因。 (2)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3)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

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 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