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

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

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
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

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

高玉华

02秋汉语言文学(本科)

摘要:

鲁迅的杂文,字字珠玑,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力,透出一股“冷幽默”。“冷幽默”,顾名思义,即一种冷峻而幽默的艺术笔法,是一种极具挑战色彩的文学风格。鲁迅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冷竣而严肃的,但那决不是他的全部,鲁迅还是一个全身被幽默感充斥着的人。那种幽默不是哗众取宠、一笑了之,而是一种从骨髓里溢露出来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犀利深刻。真正客观地认识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我认为既要拨开罩在他头上的绚丽光环,又要抛开一些固有的成见。我们既不能把他捧上天,也不能把他骂得一钱不值。首先,就其创作杂文的思想态度、“冷幽默”的语言技巧和“冷幽默”在鲁迅杂文风格上的表现的分析,谈谈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的主要表现;其次,从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及其写作环境三个方面,探讨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的形成原因;最后针对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独具特殊的时代性和特殊的鲁迅个性,以及与当代杂文的创作关系,谈谈对鲁迅杂文作品中“冷幽默”的评价。

当然,鲁迅杂文运用“冷幽默”的艺术形式对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那些如匕首、似投枪般的文字,显示出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在当时社会看来,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惊醒世人、开启民智、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进步的革命意义。鲁迅的杂文给现代一些杂文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20世纪中国杂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鲁迅说过:“‘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可以说,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

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关键词:鲁迅杂文冷幽默语言技巧

鲁迅的杂文,字字珠玑,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力,透出一股“冷幽默”。“冷幽默”,顾名思义,即一种冷峻而幽默的艺术笔法,是一种极具挑战色彩的文学风格。是的,鲁迅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冷竣而严肃的,但那决不是他的全部,鲁迅还是一个全身被幽默感充斥着的人。那种幽默不是哗众取宠、一笑了之,而是一种从骨髓里溢露出来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犀利深刻。真正客观地认识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我认为既要拨开罩在他头上的绚丽光环,又要抛开一些固有的成见。我们既不能把他捧上天,也不能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笔者仅就其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的主要表现、“冷幽默”的形成原因及对其杂文中“冷幽默”的评价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鲁迅创作杂文的思想态度上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创作思维和心态造就了鲁迅特色的“冷幽默”。

青年时期的鲁迅东渡日本,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在仙台学医,希望回国后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直至一部日俄战争时事幻灯片的观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片中以中国人做示众(砍头)的对象和看客的情景,使他心灵上受到很深的刺激,觉悟到国人体魄即使再健壮,精神上麻木不仁,也是没有用的,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回国后,鲁迅一直痛苦地思索,沉默了近十年,继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后,便开始以他那支“金不换”的笔,与各种黑暗势力作斗争,以此拯救国民的灵魂。鲁迅在进行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又在《新青年》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杂文。20世纪是中国杂文形成独立文体并进而获得大发展的世纪,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其作品数量最多,影响

最大。据统计,鲁迅一生的创作量约有一百七十万字,其中杂文便有一百三十五万字。鲁迅以丰厚的创作实绩成为20世纪杰出的杂文大师。

鲁迅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能够针砭时弊,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鲁迅在杂文中大量运用了“冷幽默”作为武器,来作出对时代的感应。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用冷峻幽默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①既在冷峻的幽默中抨击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又表现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思想。鲁迅的杂文有理有据,切中要害才使其杂文有“匕首”般的犀利,正是鲁迅有深沉的情感,立志改变国人的精神,才会有那样辛辣而冷峻的幽默,从而使杂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其次,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突出表现在丰富的语言技巧上。细读其杂文作品,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

1.大量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冷幽默”。“虽然有人数我为‘无病呻吟’党之一,但我以为自家有病自家知,旁人大概是不很能够明白底细的。……而批评家们曰:‘无病’。我实在艳羡他们的健康。”②好一个“艳羡他们的健康”,其实鲁迅是站在白话文作者的立场,运用反语抨击章士钊等帮闲文人思想上的不健康。2.杂文中经常引用中外名人名言,进行对比论证,从中挖掘出“冷幽默”的素材。“约翰弥耳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渐近于正经的活人。”③通过引用名言和中国的现实对比,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冷嘲,是因为人民思想的愚昧,整个国家死气沉沉,而自己能够大胆地站起来说真话,针砭时弊,才是一个正经的活人,否则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3.历史典故的运用,更能表现作品中的“冷幽默”。“‘幽默’一倾于讽刺,失去它的本领且不说,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又要来‘讽刺’,来‘陷害’了。倘若堕于‘说笑话’,则寿命是可以较为长远,流年也大致顺利的,但愈堕愈近于国货,终将成为洋式徐文长。”④“洋式徐文长”的典故一针见血地指出“幽默”蜕变为“说笑话”,就变成了中国“自造的舶来品”。

4.生动形象地运用各种比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在语言技巧上,鲁迅运

用比较多的形象比方生动地再现“冷幽默”的艺术手法。他常常娴熟地采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的笔法,使他的作品变成了犀利无比的解剖刀。“落水狗”、“二丑”、“洋场恶少”、“狐鼠鬼蜮”、“小虻”、“富家儿的鹰犬”、“无赖”、“覆面英雄们”、革命小贩”、“假堂吉诃德”等成了鲁迅笔下抨击一些反动帮凶和帮闲文人的代名词,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事象,都一一在他的笔下露出马脚、剥下假面、现出本相。

5.鲁迅十分擅长运用咬文嚼字的形式表现他作品中的“冷幽默”。“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主张男女平等的男人,却偏喜欢用轻靓艳丽字样来译外国女人的姓氏:加些草头,女旁,丝旁。不是‘思黛儿’,就是‘雪琳娜’。西洋和我们虽然远哉遥遥,但姓氏并无男女之别,却和中国一样的,——除掉斯拉夫民族在语尾上略有区别之外。”⑤鲁迅的咬文嚼字抨击了一些文人墨客们一味地追求洋文化,出现了文学创作上的“四不象”。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鲁迅“冷幽默”风格的一种特有的形式。“林语堂先生是佩服‘费厄泼赖’的,⑥但在杭州赏菊,遇见‘口里含一枝苏俄香烟,手里夹一本什么斯基的译本’的青年,他就不能不‘假作无精打采,愁眉不展,忧国忧家’的样子,面目全非了。”小心谨慎的人,偶然遇见仁人君子或雅人学者时,如果不会帮闲凑趣,就必须远远离开,愈远愈妙。假如不然,不免要碰到和他们口头大不相同的脸孔和手段。晦气时,还会弄到卢布学说⑦的老套,大吃其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是鲁迅特有的战斗方式,且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冷幽默”的艺术手法,将对方攻击得体无完肤。

7.鲁迅在杂文中多次指名道姓地“骂人”,骂得淋漓尽致。无庸讳言,鲁迅一生在文章中确实指名道姓地“骂”过不少人,与之有过干涉的有百人上下,与其论争的重要人物,也有二三十人。正是因为梁实秋在文章里暗示了鲁迅是拿卢布津贴的共产党,有了想借当权者之刀来镇压对手的嫌疑,于是就有了鲁迅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痛斥梁实秋为"乏走狗"。总之,鲁迅嘲笑成仿吾的"把守纯艺术之宫",斥责周扬为"奴隶总管",这些都是因为鲁迅的“骂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条件的。鲁迅的“骂人”,首先在于他的被骂,被攻击,甚至被一些派别、团体所围剿。

鲁迅的杂文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

用机智、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乖戾、自相矛盾、失去存在根据的事物或现象加以揭露、批评,使人们在喜剧引起的笑声中否定这些事物与现象,因而总是趣味横生,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第三,“冷幽默”在鲁迅杂文风格上的表现。

鲁迅杂文中的幽默感极强,但并非马克·吐温小说那样令人捧腹大笑,只是常常掩藏在冷峻的智慧之中。鲁迅的杂文题材庄重而严肃,似乎和常作为喜剧形式出现的幽默格格不入,但在鲁迅的杂文中,二者得到了良好的统一。鲁迅杂文中的这种“冷幽默”,让读者并非一笑了之,而是感到剔肤见骨般的深刻。同其他“幽默大师”相比,鲁迅的幽默立意深刻,沉蕴凝重,战斗力强,没有老舍先生幽默的温婉性和悲剧色彩。如果说老舍的幽默是苦笑,那么,鲁迅的幽默是冷笑。如果说钱钟书的幽默是智慧的和书卷气的,那么,鲁迅的幽默就是充满火药味和社会性的,是社会的弄潮儿。

二、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形成原因的探讨。

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究其成因,不外乎有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及其写作环境的因素。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态度。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社会国家的大门被强制性地打开了,让一些进步的封建文人睁大眼睛看清了更广阔的世界。晚清思想家魏源在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时,认为中国之所以失败,在于不了解西方情况,没有坚船利炮。于是他广泛收集西方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在此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口号,从而开创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河。不久,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创的洋务运动,则是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变成了实际的行动。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绅士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由于当时资产阶级的软弱,作为一场非暴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戊戌变法很快就失败了。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袁世凯篡权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事件的爆发,让越来越多

的爱国文人陷入了沉思:人的灵魂健康才是国力强盛的关键。鲁迅的毅然弃医从文就是其中的典型。“怒其不争”是鲁迅对社会的思考。这就促使了鲁迅在杂文中大量运用“冷幽默”的笔触体现它作品的战斗力,从而惊醒世人。

从个人原因来看,鲁迅这个留胡子的人很有个性特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书读儒家经典,课余博览群书,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些在他的散文和小说中都作了记录。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时代父亲的无故入狱、举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作为长子的鲁迅常常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饱受歧视与侮辱,小小年纪就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冷酷与势利。随后父亲的误治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极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随后的弃医从文及在文人沙场的“枪战”,造就了他刚烈的性格:“眼中揉不进沙子”、“我是一杆枪”、“痛打落水狗”。这些杂文中冷峻的幽默即是他个性的写照。鲁迅说杂文中冷峻的“感应神经”要时刻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迅速的反应。他又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所以说,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当然,鲁迅写作的环境也是他在杂文作品中“冷幽默”形成的原因。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随感录”专栏,紧接着,《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报刊也都增设“随感录”专栏。这无疑为20世纪中国杂文形成独立文体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些固定的栏目里,陈独秀、李大钊等纷纷发表杂感文。1927年后,鲁迅将创作的中心由小说转向杂文,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成为20世纪杰出的杂文大师。

鲁迅的杂文对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那些如匕首、似投枪般的文字,显示出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鲁迅在杂文中便以一个社会挑剔者和批判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坟》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活动、封建道德观念的反攻内核;《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痛斥了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及其帮凶文人的卑劣嘴脸和无耻罪行。《二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等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同时,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国民党法西斯政权,充分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硬骨头精神。

综上所述,鲁迅杂文作品中“冷幽默”的形成,离不开他生活的特定时代,正所谓“时事造英雄”。更重要的是他生性个性刚烈,比一般作家好斗,现实生活中“眼中揉不进沙子”,浑身充满战斗的细胞。他那渊博的知识加上好斗的性格,造就了他杂文作品中独特的“冷幽默”。

三、对鲁迅杂文作品中“冷幽默”的评价。

可以说鲁迅的杂文因智慧而幽默,因幽默而不朽。它既区别于王朔的调侃文学,又不同于李敖杂文中的国骂。由于从小饱尝世人的冷眼和社会的欺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因此鲁迅在杂文中便以一个社会挑剔者和批判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种否定和反抗性情绪溢于字里行间。鲁迅的杂文还以严肃的历史使命感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对不同阶级、阶层乃至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加以深入开掘,进行无情解剖。这种对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的解剖和批判,充分显示了鲁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他从不人云亦云,不依附于强权政治,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品格和社会良知,由此而铸就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风骨。

“迄今为止,鲁迅的杂文还是了解中国特别国情最可行的文字,最深刻的文字。”⑧现今杂文家的杂文之所以不及鲁迅思想的高远,不仅因为他们无病呻吟,作一些无聊的文字,表达一些众所周知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因为许多杂文只是一根根干枯的木棍,举起来如同行尸走肉,打下去自己却粉身碎骨。杂文的走向日趋苍白无力,缺乏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的战斗力。究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杂文的对象和市场的消失,而是缺乏像鲁迅那样的杂文家,缺乏鲁迅的那种智慧而辛辣的“冷幽默”。

正是凭借这种“冷幽默”的笔触,鲁迅才能够让国人发现被表象掩盖了的事实真相,找到貌似无关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为人们无意忽略或有意遮蔽的某些“关节”。比如,在人们大都关注“娜拉出走”的社会思潮中,他提出的却是“娜拉走后怎样”——最要紧的是“要求经济权”的紧迫课题;由“雷峰塔的倒掉”,他看到了中国人所患的“十景病”和“寇盗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从所谓“一治一乱”的中国历史模式中,他发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历史循环;从某些人的善于变化、毫无特

操的言行中,揭示出“做戏的虚无党”的实质;由领着羊群走向屠宰场的山羊身上,暴露了“特殊智识阶级”的丑恶嘴脸……由于鲁迅杂文针对的是中国衰老文化和病态社会中陈腐的、丑恶的现象,无情地暴露和尖锐地讽刺便成为其主要特色,“冷幽默”顺理成章地成为鲁迅杂文作品的艺术形式。

杂文是时代性的产物,要理解鲁迅的“冷幽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语境,否则会断章取义。鲁迅在一篇杂文中写道:“记得在日本留学时,有些同学问我,在中国最大利的买卖是什么,我答道:‘造反。’”鲁迅的确是鼓励造反的,他甚至自觉地将自己博大的学识大材小用地屈尊成“匕首和投枪”,但并不能就此断定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造反派”和“战斗狂”,这是由他所处的动荡时代决定的。

鲁迅杂文的“冷幽默”是由独特的时代性和鲁迅特殊的个性形成的,体现了他的个人创作风格。鲁迅笔下的幽默不同于钱钟书的幽默。钱钟书的是站在人生边上的幽默,在他的笔下,没有一个好人,包括《围城》中的方鸿渐。可以说,钱钟书是书斋之中的人,他对人性的挖掘,是书本给的,是知识给的,他在心里瞧不起人。他批评别人,从不评点自己、批评自己,如同站在月亮上看地球。他用另类人的目光描写自己对人性的洞察,而自己不是同类的感觉,因而钱钟书作品中的幽默没有“冷”的感觉。而鲁迅则是站在时代的角度,是身处社会的幽默,他既批评别人,也审视自己,是站在中华民族人群中提出各种严厉的社会问题,把自己当作一个严厉的战斗者,作品中蕴涵着一种似乎不尽人情的“冷”。实际上当时的现代评论派、鸳鸯蝴蝶派、第三种人、新月派的梁实秋、论语派的林语堂等并非一无是处,也各自有其进步和革命的一面。可见,他这种“冷幽默”对鲁迅本人来说是悲哀还是幸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说:“鲁迅是个瘦老头,倔、冷、损、毒。他饱读儒家经典,却没有继承孔老夫子的宽宏仁义,他喜欢骂遍各个朝代的文人,瘦小的鲁迅留下了丰富的骂人遗产,骂得你灵魂出窍的同时,却只能哆嗦着喝敌敌畏。”他的“冷幽默”常常会不近人情,令人望而却步。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每每一味针砭时弊,进行淋漓尽致地解剖,可是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能单单是讽刺和批评,而自己不提出正面而积极的主张。鲁迅杂文

中的“冷幽默”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此。

当然,鲁迅杂文运用“冷幽默”的艺术形式对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那些如匕首、似投枪般的文字,显示出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在当时社会看来,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惊醒世人、开启民智、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进步的革命意义。鲁迅的杂文给现代一些杂文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20世纪中国杂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鲁迅曾经充满自信地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可以说,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

注释:

①转引自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

第2版,第12-13页。

②转引自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

年2月第1版,第327页。

③转引自鲁迅:《忽然想到(五)》,《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5月第1版,第53页。

④转引自鲁迅:《从幽默到正经》,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

年2月第1版,第251页。

⑤转引自鲁迅:《咬文嚼字(一)》,《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

年2月第1版,第316页。

⑥“费厄泼赖”英语Fair play的音译,原为体育比赛和其他竞技所用的术语,

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赛,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英国资产阶级曾有人自称英国是一个费厄泼赖的国度。但实际上,这不过是资产阶级用以掩盖自己的丑恶和麻痹人民群众的一个漂亮口号。

⑦卢布学说:指反动派诬蔑进步文化工作者受苏俄收买,接受卢布津贴的谣言。

⑧转引自钱理群、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前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2月第1版,第2页。

参考文献:

①鲁迅:《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②鲁迅:《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③鲁迅:《鲁迅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2版。

④钱理群、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

点评:

这篇文章分析了鲁迅杂文的“冷幽默”为题,从表现、形成原因及评价方面展开,层次清楚,材料也比较丰富。作者写作态度也比较认真,作了多次修改。定稿中仍然尚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演奏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试论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特色

试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特色 姓名:准考证号: 【摘要】:鲁迅小说“讽刺艺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讽刺艺术”有所承传和突破,同时也广泛地借鉴西方小说的“讽刺艺术”特点的,从现实批判的高度,对社会时弊和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讽刺艺术特色。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发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关键词】:讽刺传统世界思想手法价值 鲁迅不仅无愧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套话少说,要着重从鲁迅的文学成就,特别是他的小说成就的角度来开头,以引起下文的论述。)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世界文学的借鉴,是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在他宽广而深邃的艺术殿堂中,小说讽刺艺术的娴熟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至高无上的地步,是我们写作提供了范本。 一 鲁迅从小读的是旧书,具有深潜的古文基础,耳闻目染,就必然影响到自己的文学好尚和创作体式上来,其中受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作品影响很大,嵇康的“帅心使气”、“慷慨激昂”,孔融的“讥嘲笔调”,都曾得到鲁迅的赞许并为之效仿。在鲁迅幼年时代,曾接触了《目莲救母》之类的乡间的野台子戏,即鲁迅所谓的“社戏”。引起浓厚的欣赏兴趣,在十余岁时就满怀欣喜地充当了目莲大戏中的“业余演员”。实地体验了戏剧艺术的操作,从此在幼小的心灵构建起一座人而鬼、鬼而人、情而理、理而情的刚毅瑰丽的艺术世界,培养起对艺术与虚构的深挚感情。《故事新编》中的“油滑”讽刺手法正是我国传统戏曲中“二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油滑”出现在虚构的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是对生活中类似戏剧舞台上“二花脸”一样“势利小人”的灵魂发现,又是一种激愤与悲悯相交织的情感的真实流露,冷言相讥又怒目不争是其基调。这种戏剧中继承来的“油滑”成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手法之一,在“插科打诨”和新奇的艺术氛围中多了些智巧、尖刻、嬉笑怒骂、婉而多讽。《故事新编》中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的写法是鲁迅吸取戏曲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创造,除了能对现实发生讽刺和批评的作用外,并没有使小说整体蒙受损害,反而使作者所要着重写出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活’了。鲁迅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在《狂人日记》、《孔已己》、《阿Q正传》的小说中,通过讽刺手法极为尖锐而又深刻地批判了等级专制制度的儒家旧礼教,体现了现代的人道精神和自由平等的观念。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对群体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是鲁迅人生选择的指导原则。道家文化中的许多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鲁迅,例如道家对权势名利的蔑视,对“仁义道德”的讽刺,对庸俗市侩的嘲笑,追求自我内心自由的人生价值观念,从否定中进行肯定的思维方式,真和美相统一的审美规范,那种汪洋恣肆的浪漫情怀都能从鲁迅小说中找到烙印。鲁迅七岁开始诵读《鉴略》,少年时代喜欢《山海经》,后来又特别推荐《儒林外史》,称赞它“蹙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笔锋委婉风趣,“词微而显,旨博而深”,鲁迅的小说正是这样。传统文化给了鲁迅深厚的艺术功底。“五四”时期。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冲突,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空前剧烈的震荡。在西方思想文化界中,他对叔本华、尼采、易卜生等情有独钟,因为这一派“刚毅不挠,虽遇外物而弗为移”。鲁迅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狂人日记》,鲁迅这篇反传统小说受过尼采的影响最明显,鲁迅曾译过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狂人日记》所展示的真理有两层。明显的一层是揭示传统中国文化的吃人主义,较深的一层是谈人的进化的真正性质。在这里“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一位中国进化论者对未来一代应更好些的“寓意”的祈求,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借鉴尼采的更多的是精神、思想方面的。这篇小说又借鉴了安德列夫的《红笑》,但也有区别。

鲁迅杂文的特点

鲁迅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 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

论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

摘要:鲁迅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大师,他既传承了古语的精华又开启了灵活运用现代汉语的通途,他杂文中讽刺性的语言更是把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本文主要从语言的修辞技巧、语言选择、语法来分折其杂文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杂文,讽刺艺术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杂文也是他与敌人短兵相接匕首和投枪,具有强烈的战斗力和艺术感染力。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通过犀利辛辣,入木三分的语言将讽刺艺术展现于读者的眼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无穷的回味。 讽刺是一种手法,不能单独称为文学。讽刺的方法包括明讽,暗讽等。可以是口头讽刺也可是动作讽刺,还可以笔墨讽刺。它不是一种文学,鲁迅擅长的就是讽刺,其实讽刺是为了增加语言效果渲染气氛的。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与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既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他的语言集中今中外语言之长,庄词俚语,兼收并蓄,古语今词,冶为一炉;同时对语言和修辞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本文就是从鲁迅语言的修辞技巧,语汇选择,语法活用对其杂文的讽刺艺术展开分折。 一、修辞技巧 (一) 夸张

从《夏三虫》浅析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从《夏三虫》浅析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作为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其杂文凭借着高度的说服力,严密的论证,一针见血的观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有限的篇幅里,鲁迅成功地将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夏三虫》作为鲁迅《华盖集》之中收录一篇杂文,鲜明地体现出了鲁迅杂文创作后半期的艺术特色,其形象性特征更是成为了此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相比于同时期的杂文不同,鲁迅杂文更加偏重于逻辑说理,通过形象化手法将原本苦涩的逻辑道理变得盎然有趣,更让不少读者在短小精干的文章之中品位出了杂文的精髓所在。具体而言,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为语言的形象化,其次为鲜明的形象塑造,在《夏三虫》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一、语言的形象化 鲁迅杂文的形象性,跟其形象化的语言无法分开。相比于一般的文章,鲁迅的杂文在更加短小的篇幅之中融入了更多的道理,因此形象化的语言是鲁迅杂文能够顺利传达其内涵含义的关键所在。通览《夏三虫》不论是字、词、短语、单句、叠句,以至整段文字乃至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形象化的语言。为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蚤、蚊、蝇的特征,从而表达其所代表的三类人的丑恶嘴脸,鲁迅用形象化的语言,让人们一读便懂,一读便能够清晰地了解其文字背后的嘲讽含义。这样的例子在《夏三虫》的文章之中,可谓是触目皆是。如,“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这样具有着拟人、比喻等手法在内的形象化语言描写,让人们仿佛看见一个个资产阶级帮闲派和帝国主义分子化身成为了一只只丑陋而又全然不自知的虫子。也唯有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才能够使得使读者读文字,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景,让人们通过品读跳蚤喝血时的样子,来联想帝国主义分子那毫无掩饰的丑恶行径,以及资产阶级帮闲派的虚伪嘴脸,而这也正是鲁迅杂文的魅力所在。 由于鲁迅的杂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些晦涩难懂的哲理如果直接以语言的形式来呈现则不仅读者了了,同时也无法将这种哲理背后的深意表达清晰。在《夏三虫》之中,鲁迅所想要表达的“一些丑恶之人,画皮在身,乖张做怪,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精编范文】鲁迅杂文读后感1000字-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鲁迅杂文读后感1000字 杂文给的启示数不胜数,读完鲁迅先生的杂文似乎看透了中国那一时期的 历史、文化、思想……最后只能感慨称一句:杂文一点儿也不杂,而是完美的 思想统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鲁迅杂文读后感 1000字,欢迎阅读借鉴。 鲁迅杂文读后感1000字篇1 五四新文化运动留给国人的是反帝反封建,而他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奠基人。他用白话小说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评击,他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他,就是鲁迅。 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看出鲁迅一生中思想最成熟的岁月,也可以说倾注了 他大部分生命与心血在此创作中。翻开《鲁迅杂文选》,认识到爱国的伟大文 学家最受争议的一面。 初读鲁迅的杂文,读到的也许是对它的不理解,但渐渐的发现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的是鲁迅独特的风格。 鲁迅的杂文被称之为“讽刺的艺术”。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 从中看出,他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但又是 “常见的,平时谁都不足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 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起特点格外突出,达到讽刺目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反语。从表面上看是对于人或事物的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以及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 有强烈效果,让人读起来,不禁为之一笑,就如鲁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因 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迎头一击。” 讽刺艺术之三则是比喻。鲁迅的杂文中可以看出有政治的特点,但并不是 完全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以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 情感、态度。这些比喻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讽刺意味,有种恰到 好处,画龙点睛的作用。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杂文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杂文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下面是有关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的内容: 鲁迅的杂文,无疑是他无与伦比的独创的思想天才和艺术天才的结晶。关于鲁迅杂文的思维特点,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就注意了的问题。徐懋庸和毛泽东曾分别指出唯物辩证法在鲁迅杂文中的出色运用;冯雪峰认为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唐弢认为鲁迅杂文是逻辑和形象思维与具体材料和统一。我们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杂文精选那么鲁迅式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有些特点: 1、微观和宏观的统一。鲁迅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略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后记》中,有很好的说明: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鲁迅杂文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 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使他的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

4、破坏与建设的统一。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 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廉政杂文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因此,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这一思维的根本特定,决定了鲁迅杂文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质:即集中表现了议论的形象化、议论的理趣化和议论的抒情化。 1、议论的形象化。鲁迅曾对自己杂文的艺术手法有一个基本的说明:我的坏处,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因此,他的杂文并不局限于描写这一个具体的人与事,而使它具有历史的概括性和普通性,成为这一类人和事的图象和标本,王小波杂文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常取类型。这也是要求作家杂文创作时,议论要形象化。而 议论形象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首先是借助想象、联想创造出那些带有比喻和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如落水狗、叭儿狗、夏三虫、二丑等形象,创造的意象如黑色的染缸,小摆设等。单就叭儿狗类型形象的创造,就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在早期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得到充分的刻划。而且鲁迅与形形色色的叭儿狗长期战斗中,不断地画出了其种种变幻,如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的‘叭儿狗’;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疲,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小杂感》变成了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丧家犬,曾经是激烈的狼,现已被驯服,失去了野性的狗,地位虽在主人之下,但总在别的统治者之上的。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犬,岌岌不可终日,《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一有变化,它们就另换一付面目的不忠实的狗等等。《二心集•上海文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完整word版)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

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性幽默 说起老舍,在众人的印象中,大多都会先想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然而,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小说却绝不逊于他的长篇和戏剧,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不善于写短篇小说,并不认为短篇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更难于长篇。他自己也曾说过:“短篇想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作品,宛若一朵朵绚丽之花,他们以生命为根,真实为干,在“活文字”的土壤上面向世人绽开着。我于其间也发现了一些让人为之一笑,背后却反思不已的文章,例如《马裤先生》《开市大吉》《善人》《有声电影》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小说给我的震撼不亚于《骆驼祥子》等,这些短篇中蕴含的丰富的多样的讽刺艺术和幽默手法,让我领略到了作者的另类幽默。下面我就结合这四篇短篇小说来谈谈自己对于老舍先生讽刺性幽默手法的粗浅认识。 老舍说过:“讽刺与幽默在分析时有显然的不同,但在应用上永远不能严格的分隔开”。老舍许多幽默作品中确实含有强烈的讽刺倾向,然而,老舍最终成为一个“幽默作家”而非“讽刺作家”,显示了老舍在这个问题上理智与情感的实际取舍。正如老舍自述:“我失去了讽刺,而得到了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幽默,在老舍看来:“首要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他所指的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的表现,从这样的心态去观察体验人生,彼我皆有弱点,应怀着爱心、善意去对待别人的弱点,以“笑的哲人” 的大度,去对待芸芸众生的俗欲、顽固、愚蒙等。他所追求的就是“笑的哲人”的态度,即相当于“哲人”的含有深意的笑,是看透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人生哲学的艺术表现。 老舍在《谈幽默》一文中提到“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他认为幽默是对不和谐的发现,要求作家看出社会的欠缺来。在该文中,他还转引切斯特顿的“在事物中看出一贯的,是有机智的。在事物中看出不一贯的,是个幽默者”。以此来说明幽默作家必须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自相矛盾的事,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此,与其将老舍的幽默看作一种运用语言的技巧,不如将其看作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观察力强,才能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相互矛盾之事看出来,想象力强,才能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用幽默的话来解释它,使人在笑中有所体悟。 所以,在老舍的幽默中,虽然有笑料,也有逗乐,但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始终是以悲悯的心理、同情的心态来关注社会的欠缺、人生的苦难等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他在写一个可笑的人物时侯,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你我都有可能成为他,他可能是你和我,这样的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所以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平等、善意、宽容。老舍是大众的良心,他对底层的百姓有着天然的情感。他从未居高临下地哀怜胡同里的穷人,而仿佛是他们的代言人,在残酷中透出爱意,以至在灰色人生中竟也溢出些许的快活。 在《马裤先生》这篇小品、漫画式小说中,一个小人物的鄙俗相在作者的白描勾勒下活灵活现。小说的一开始便说到火车在北平还没开,接着重点人物“马裤先生”就上场了,为什么叫他这个名字呢?就是因为他睡在上铺,穿着一条马裤,却穿着“青缎子洋服”,“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一个打扮不

《灯下漫笔》讽刺艺术

《灯下漫笔》的讽刺艺术 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杂文,他的杂文特点是诗化的政论,是政论化的诗。其中讽刺艺术是杂文中的重要特征,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 在《灯下漫笔》中,鲁迅以讽刺的艺术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在《灯下漫笔》中,鲁迅用讽刺艺术之一是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例如“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很平坦的把国民的阶级性反映了出来,又具有幽默简单的语言讽刺了当时人们的无知与惰性。鲁迅说过“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灯下漫笔》反映了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所以鲁迅用讽刺艺术手法之二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如“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正是穷人和不屈服者的生命和鲜血成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社会怎能让它继续下去!可惜,中国的民众还不觉悟,还在那里鉴赏杀人的盛举,或者企图借先行者的血来疗就自己的疾苦,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者吃人的社会,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吃人。要改变这个病态的社会,其艰辛和代价可想而知。这一比喻不在于形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和忧思的深广。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语言富有力度,他的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在《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讽刺艺术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淋漓尽致的发展下去,同时使得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社会思想上有了深度的发展。

鲁迅作品特点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在不同体裁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 1、鲁迅小说的特点 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反封建是其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它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手法揭示了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小说,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又如在《阿Q正传》中,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混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写于1924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和《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例如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并没有直接描写封建政权对祥林嫂的政治压迫,鲁四老爷也很难说就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人物;而有些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则又并不完全包含在四条绳索(毛泽东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之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这四条绳索的捆缚所造成的。 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除了阿Q和祥林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之外,也塑造了其它的典型人物,深入中国人性的弱点,极具代表性,这缘于《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对小说来说,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正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前者带有更多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呐喊声音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的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后者流露出作者忧郁彷徨的情绪,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封建余孽并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软弱性,显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论沈从文小说的讽刺艺术(宋磊)

论沈从文小说的讽刺艺术 宋磊【摘要】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了其小说的讽刺艺术,并且还把他与老舍进行了比较,力图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关键词】世态;怜悯;内省;外化 沈从文自称是“乡下人”,他也确实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和社会人生。贯穿其全部创作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从道德的角度,将都市上流社会和乡村下层人民两相对照,表现他的基本爱憎。只要将《边城》与《绅士的太太》,《柏子》与《八骏图》对照看看,即可明白。在乡村下层人民,是纯净无瑕的灵魂世界,人们信守着自己的本来,一任命运的捉弄而不变初衷,一如《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即使是柏子与河边吊脚楼上的妓女这类人物,粗野中也见出热情,放纵中露出率真。他们的爱也炽热活泼,充满着生命活力。而在都市上流社会,则是人性泯灭的昏天黑地。华丽的衣着掩盖不住灵魂的肮脏,高贵的身份反倒滋生透顶的虚伪。欺人又自欺,在相互地瞒和骗中,混合着哭声与笑声。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作者的取舍是泾渭分明的。所以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本文拟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并与老舍进行比较,力图

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一 沈从文的以都市上流社会为题材的小说是一种社会世态讽刺小说。其讽刺对象主要是都市上层社会中的绅士淑女。小说着力于他们在其小小恩怨得失中的表现以及对爱情婚姻的焦灼。就思想内容来说虽然有政治批判力弱的缺点,但他所写的也是社会病态的一部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病态人们的一般性的讽刺上而是上升到人的精神领域观照,并从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病态精神特征。沈从文憎恶文明都市中那种“假道学”的作派,称这种违反自然人性的人物“在朝则如张天翼写的华威先生,在野则如鲁迅所谓阿Q”,因此他的一些作品对都市文化下的国民性进行了反省、解剖和嘲讽。《八骏图》就是描写文化界道貌岸然的名流学者的空虚的人生态度和变态的情欲心理的。传说周穆王曾有“八骏”,这位耽于安乐的穆天子曾驾着这八匹名马万里遨游,在昆仑山瑶池与西王母相会,饮马赋诗,其乐无比。沈从文以这个属于小说家言的古老典故作小说的篇名,本身就包含着讽刺。这八位来自千里之外的“人人皆赫赫大名”的教授聚集到青岛海滨作暑期讲演,虽然他们被誉为“千里马”,但一个个无非是被城市文明和学识堵塞了心灵上正常欲望的衣冠俗物。他们可没有周穆王八骏那种夜行万里,超越飞禽的雄姿,而是一个个在卑琐的泥泞中打滚。有的教授杜撰出一些大而无当的人生哲学来自我解嘲;有的教授儿女成行,还在蚊帐里挂半裸体的香烟广告美女画;而宣布不愿结婚的教授却大谈精神恋爱并跪倒在上海交际花的石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