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

2006年2月护理学报February,2006

第13卷第2期JournalofNursing(China)Vol.13No.2

【临床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

郭阳娇,陈连带,邹红喜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复苏室,广东广州510100)

[摘要]回顾性总结2004年10月-2005年10月56例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对本组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心功能的维护,保证充分供氧,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并且做好药物应用护理,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认为对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对提高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06)02-0039-02

PostoperativeCareforPatientswithRheumaticHeartDiseaseComplicatedwith

PulmonaryHypertensionafterReplacementofMitralValve

GUOYang-jiao,CHENLian-dai,ZOUHong-xi

(ResuscitationRoom,Dept.ofCardiosurgery,Guangdo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gzhou510100,China)

Abstract:Theauthorsretrospectivelysummarizedthemeasuresforpostoperativelycaring56patientswithrheumaticheartdiseasecomplicatedwithpulmonaryhypertensionafterreplacementofmitralvalve,concludingthemeasuresincludedcontinuousdynamicmonitoringofpulmonaryarterypressure,intensifiedmanagementofrespiratorytract,guaranteeofenoughventilation,administrationofsedativesundersupervisionofaphysician,performanceofcareofmedicineuseandpreventionofpulmonaryhypertensivecrisis.Theyarguethatcontinuousdynamicmonitoringofpulmonaryarterypressure,controlofpulmonaryhypertensionandpreventionofpul-monaryhypertensivecrisisallcontributealottothesuccessofoperationsforpatientswithpulmonaryhypertension.

Keywords:rheumaticheartdisease;pulmonaryhypertension;valvereplacement;postoperativecare

肺动脉高压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常见的继发性病理改变,二尖瓣置换术对治疗此类患者具有很大的帮助,但因其肺血管组织结构异常,术后肺动脉高压往往持续存在[1],而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术后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心功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对56例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术,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均施行二尖瓣置换术,男24例,女32例,年龄20 ̄72(49.0±0.6),本组患者肺动脉压在10.4~14.6/5.0~7.5kPa(78~110/38 ̄56mmHg),全组56例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9.4kPa),术后并发肺动脉高压危象4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1例;2例因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死亡率4%。其余54例治愈出院。

2术后护理

2.1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术后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是控制性降低肺动脉高压,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重要措施之一。二尖瓣病变是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常见原因之一,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此类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术后早期,肺动脉高压仍然会存在,如肺动脉高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会影响患者的预后[2],而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此类患者术后控制性降低肺动脉高压,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十分重要。有文献报道术后24 ̄48h肺动脉压仍有所回升,心排量有所下降[3]。本组15例患者术后24~96h出现肺动脉压回升,其中1例在术后96h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因此,术后24h注意肺动脉压的监测和治疗。术后放置漂浮导管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及时发现肺动脉压力升高并应用降肺动脉高压药物处理肺动脉高压,防止病情加重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漂浮导管固定好防止脱落和移位,用1∶0.5肝素盐水2ml冲管,1次/h,预防管道堵塞,测量肺动脉

[收稿日期]2005-12-01

[作者简介]郭阳娇(1965-),女,广东广州人,大专学历,本科在

读,主管护师。

39

护理学报2006,13(2)

压力调好零点,特别是变换体位后重新调零,以保证所测压力的准确性。本组46例术后留置漂浮导管患者,32例出现肺动脉压力异常变化,均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对于未放置漂浮导管的患者,注意观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出现持续低氧,或伴有低血压、心率快和末梢循环差、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拔除了气管插管的患者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排除其他原因外,考虑是否有肺动脉压升高或是肺动脉高压危象。本组2例患者使用呼吸机通气中出现持续低氧血症,在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后,考虑有肺动脉压升高的可能,立即放置漂浮导管,测出肺动脉压为8.4~10.4/4.4~5.6kPa(63~78/33~42mmHg),立即给予一氧化氮(NO)吸入后缺氧症状改善,肺动脉压逐渐下降至4.6~6.4/2.1~2.6kPa(35~48/16~20mmHg)。因此,注意观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对及时处理肺动脉高压非常重要。

2.2使用NO和降肺动脉压药物的观察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方法有NO吸入疗法和口服西地非哪,用恒速泵持续输注前列腺素E

以及硝普钠、力其丁等药,以扩张肺动脉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本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上述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和循环系统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使用NO时注意观察吸入浓度和毒性反应。文献报道吸入NO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患者出现抽血部位皮下血肿和伤口渗血较多的出血现象[4],本组患者未发现有出血症状。停用NO时逐渐减量至<5×10-6,避免导致反跳性肺动脉压升高。使用硝普钠和力其丁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1次/0.5~1h。

2.3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充分供氧患者进入ICU后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充分供氧有助于防止术后肺动脉压力升高。密切监测动脉血氧,适当过度通气,本组患者维持PCO2在3.7~4.0kPa(28~30mmHg),通过降低H+浓度间接降低肺阻力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使用呼吸机时注意气道湿化以免分泌物黏稠阻塞气道,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从而诱发肺动脉压升高。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前予吸100%纯氧以增加氧储备,吸痰时注意观察血压、心率、肺动脉压力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血氧饱和度下降及肺动脉压升高,停止吸痰,予吸纯氧1~2min,下一次吸痰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100%和肺动脉压回降至吸痰前的水平后再吸。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时间不能超过15s,以免过度刺激使呼吸道痉挛导致肺动脉压升高。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翻身叩背1次/2h,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2.4应用镇痛镇静药物的护理由于患者术后躁动,增加氧耗量或因伤口疼痛影响呼吸,使供氧减少,肺动脉压上升。本组有10例患者因上述原因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因此,充分镇静镇痛十分重要。根据病情需要,适当镇痛镇静,防止肺动脉压升高。遵医嘱给予异丙酚1mg/(kg?h)恒速泵持续静脉输注,吗啡10mg、安定8~10mg静脉推注,杜冷丁1mg/kg肌内注射等药镇痛镇静,注意观察用药后血压变化,本组23例发生血压降低至6.6~11.7/4.4~5.6kPa(50~88/33~42mmHg),立即暂停扩血管药和补充容量后血压回升。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以免引起患者烦躁导致缺氧。

2.5维护心功能心功能的支持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术后72h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及心律的变化1次/0.5~1h。本组患者遵医嘱给予多巴胺或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用,以及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药以恒速泵静脉持续输注,有2例患者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循环,以减轻心脏负荷。注意强心利尿,控制入量,减轻心肺负荷,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输入速度不超过30滴/min,量出而入,综合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左房压1次/0.5~1h[5]。密切观察尿量,维持尿量达2ml/(kg?h)以上,血钾维持在4.0~5.0mmol/L,低血钾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维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韩林,张宝仁,朱家麟,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者血管力学特性的变化[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17(1):5.

[2]李秀华,张少华,穆心苇,等.硝普钠经肺动脉直接输注对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9):529.[3]魏以桢,潘世伟,吴清玉,等.风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1,3(4):4.

[4]杨华,李丽华.一氧化碳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11.

[5]马英莉.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32.

[本文编辑:杨玩华]

40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9-04T08:28:07.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2期供稿作者:王红宇刘秀丽石雪松张录郭文霞[导读] 总之,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保证。 王红宇刘秀丽石雪松张录郭文霞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348-02 【摘要】目的讨论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按照医嘱给予氧气疗法,并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报告呼吸困难的征象,以便医师及时调整治疗计划。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如果出现低血压或者心动过速,要通知医师。如果患者有肺动脉导管,要按医嘱监测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并报告改变。【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护理 肺动脉高压多为继发性疾病,原发性的肺动脉高压较少见,不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在心脏收缩静止期的肺动脉压超过30mmHg,或者平均肺动脉压超过18mmHg,就表明发生了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是肺动脉压升高和肺部血管阻力增大,但是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原因。最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并且通常在3~4年内致命;孕妇的病死率最高。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是由已存在的心脏疾病或肺部疾患所致。这种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患的严重性。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不明,但是其发生有家族性趋势,表明有一定的遗传缺陷。它也常发生于有胶原性疾病的患者,也有认为它是因免疫机制的改变所致。 2008年以来经过对12例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6~56岁。症状间断胸闷、咳嗽、气短多年,活动能力较差,无法完全胜任工作、生活及家务劳动。 1.1临床表现 1.1.1通常肺动脉高压患者主诉运动时呼吸困难加重、虚弱、昏厥以及疲惫。 1.1.2患者也可能会感觉呼吸困难、气短,以及呼吸时感到疼痛。这些症状可能是由左侧心力衰竭引起的。 1.1.3望诊可能会发现右侧心力衰竭的体征,包括腹水和颈静脉怒张。 1.1.4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和激动,也会出现意识水平降低。 1.1.5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糊涂和出现记忆丢失。 1.1.6你可能会观察到膈肌位移和呼吸量减小,最大搏动点位移至锁骨中线之外。 1.1.7触诊可能会发现有心力衰竭的体征,比如外周水肿。 1.1.8可能容易触及右心室抬举感、颈动脉搏动减弱。 1.1.9患者可触及肝脏并有触痛,心动过速。听诊可以明确基础病,但是可能会包括第2心音窄小而分裂,肺动脉瓣第2音增强,可能还会听到心脏收缩期滴答音。 1.1.10你可能会听到呼吸音减弱以及较高的管状音。 1.1.11患者的血压可能降低。 1.2诊断性检查 1.2.1动脉血气分析会发现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减少)。 1.2.2心导管插入术显示肺动脉压增高,收缩压超过30mmHg。 1.2.3超声心动图可以用于评价心室壁的运动以及可能的瓣膜功能紊乱。它也可以显示右心室扩大、因右心室压过大而导致的间隔构造异常,以及左心室腔容积的减少。 1.2.4右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心电轴右偏,以及在下导联见到高或尖的P波。 1.2.5肺灌注扫描可能会有正常或异常结果,比如多个斑点和弥漫性充盈缺损,但这些并不代表血栓栓塞。 1.2.6肺血管造影显示肺部血管充盈缺损,就像是肺部栓塞所形成的那样。 1.2.7肺功能测试,在阻塞性疾患时可能会显示气流速率降低、余气量增加,限制性疾患可能会显示肺总气量减少。 1.2.8放射性核素造影可以用于评价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功能,开放性肺部活体组织学检查可用于确定疾病的类型。 1.2.9可以进行活体肺组织检查,以明确静脉阻塞性疾患。 1.2.10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动脉扩张、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 1.3治疗 氧气疗法可以减轻低氧血症及其引发的肺部血管阻力增加。对于右侧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措施包括限制液体摄入量、给予强心苷以增加心排血量,以及给予利尿药以减少血容量及血管外液体蓄积。血管舒张药和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可以减少心肌工作负荷及降低氧耗。也可以给予支气管扩张药和β肾上腺素激动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通常在家持续性静脉输注前列腺素(PGI2)有效。 对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措施必须正确针对其基础病因。如果原发疾患无法治疗并且一直在进展当中,那么患者需要接受心肺联合移植。 2 护理措施 2.1按照医嘱给予氧气疗法,并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报告呼吸困难的征象,以便医师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2监测动脉血气,以发现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及时报告患者意识水平的改变。 2.3护理右侧心力衰竭患者特别是服用利尿药的患者时,每天记录体重、仔细测摄入量和排出量,并且向患者解释所有的治疗措施和饮食限制。检查颈静脉怒张程度的加重,这可标明液体负荷过多(入量过多)。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常规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个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并且肺血管自身的病变使右心至肺循环的阻力升高的肺血管疾病。 诊断标准: 1.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运动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30mmHg 2.肺毛细血管嵌压正常 3.缺乏继发性病因 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为进行性活动后气短。其他症状为:乏力,晕厥,声音嘶哑,咯血,胸痛,双下肢水肿等。恶心,呕吐往往提示右心衰加重。 体征:血压一般较低,脉搏细速,心脏查体第二心音亢进。其他体征主要为右心衰或肥厚所致,如: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胸骨左缘心脏抬举性搏动。 发病原因 1.肺动脉血流量增加 (1)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永久性动脉干。 (2)后天获得性心内分流:主动脉瘤破裂或主动脉Valsalva动脉瘤破入右心室或右心房,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缺损)。 2.肺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1)肺血管床缩小: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栓塞。 (2)肺动脉管壁病变: ①肺动脉炎②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丛性肺血管病、微血栓形成、肺静脉堵塞病。 ③肺动脉先天性狭窄。 (3)肺纤维化或肺间质肉芽肿(4)低氧血症致肺血管痉挛: ①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②呼吸运动障碍:胸膜病、胸廓畸形、多发性脊髓灰质炎、肌萎缩、肥胖症。 ③高原缺氧。 (5)血黏度改变: 3.肺静脉压增高 (1)肺静脉堵塞: (2)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狭窄或闭锁不全 并发症 可出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等并发症。 饮食指导 (一)有益于降压的食物 大致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类: 芹菜、胡萝卜、西瓜、冬瓜、西红柿、香蕉、水果、红枣、玉米、海带、紫菜、海蜇、牛奶(脱脂)、食醋、豆制品、黑木耳、 (二)软化血管的食物

十六风湿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心功能不全 2.心律失常 3.抗凝治疗 4.术后出血 5.纵隔、心包引流 6.感染 7.术后 肺不张 8.疼痛 9.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 4.家庭支持情况 5.体重、营养状况 6.过去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7.早期症状和体征:胸闷、咳嗽、咳痰、痰量及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缺氧症状、浮肿、血糖水平、腹部体征、尿量 8.心功能分级 持续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4.病情及主要症状、体征 4.1 咳嗽性状、咳痰、痰量及性状 4.2 活动后胸闷、胸痛、气急情况 4.3 呼吸困难、缺氧症状 4.4 有无浮肿、皮肤色泽 4.5 心功能分级、心脏杂音 4.6 体重、腹部体征(腹胀、腹水、肝脾肿大) 4.7 尿量 5.口腔疾患,龉齿 6.实验室检查结果:CBC、PT、抗O、ESR、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ABG 7.特殊检查结果:心电图、心脏三位片、心超、心导管检查,心脏MRI等 8.家庭支持情况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术后评估 1.手术过程及ICU恢复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及监护室病情等 2.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3.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 4.患者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 5.患者的活动能力 6.两肺呼吸音、咳嗽咳痰及痰的性质 7.心率、心律、心功能分级 8.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风心病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基础生命体征和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4.病情及主要症状、体征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水肿,尿量等 5.口腔疾患,龉齿 6.实验室检查结果:CBC、PT、抗O、ESR、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7.特殊检查结果:心电图、心脏三位片、心超、心导管检查,心脏MRI等8.家庭支持情况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0.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跌倒,压疮及病情加重等危险 (二)护理要点 1、休息和活动患者取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休息,急性期限制活动,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协助病人翻身、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等 2、给氧根据缺氧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 3饮食与饮水加强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饮水过多,勿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4、环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定期消毒,限制探视 5根据病情记录患者咳嗽,咳痰,水肿及风湿活动等症状变化,并将异常情况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6、输液的护理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以防其随意调快滴速,诱发急性肺水肿。 7、口腔与皮肤护理做好口腔护理,患者长期端坐位,骶尾部长期受压,注意预防压疮的发生,患者出汗多时应注意保持衣物、床单元清洁、干燥。 8、用药护理注意用药后反应及疗效。有无心律、心率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耳鸣、眩晕或黄绿视、听力减退等中毒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

给予处理 9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保持情绪稳定,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教育要点 1. 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等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选择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每餐不宜过饱,指导患者多补充蛋白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肉,鸡肉,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3. 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病情稍好时应尽量从事轻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不引起疲劳或其他不适为可。戒烟,注意口腔卫生,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防止感冒,节制性生活 4. 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尤其是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因个体差异很大,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可家属协助或自测脉搏,当脉搏<60次/分时或节律不规则时就暂停药物或及时就诊 5. 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保持其情绪的稳定,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 6. 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当出现明显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休息后不好转,或出现腹胀、纳差、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发展

风心病护理查房 一,时间:2013年11月22日 地点:医护办公室 二,病情介绍 20床周秀兰女67岁于2013年11月10日9:00入院,患者神清,精神差,主诉“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再发伴咳嗽、咳痰3天”,门诊拟“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曾行二尖瓣置换术,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收住我科, 入院时T36.4℃P66次/分R22次/分BP140/7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律,医嘱予心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低盐饮食,扩冠抗凝抗炎,改善心功能,营养心肌等对症处理,现神清,精神可,两便可,无胸闷,气喘不适主诉。 入院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二尖瓣置换术后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2)冠心病 (3)肺部感染 (4)腰椎间盘突出症 (5)颈椎病 既往史: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曾行二尖瓣置换术,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4℃ P66次/分 R22次/分 BP140/70mmHg;神清,精神差,唇稍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心界左下扩大,心率74次/分,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金属瓣膜音,心音强弱不等,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暂无。 三.该患者护理诊断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1、心输出量减少 2、活动无耐力 3、焦虑 4、营养失调 5、有感染的危险 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潜在并发症:栓塞、急性肺水肿 (一)一般护理 1、休息和活动患者取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休息,急性期限制活动告诉病人体力和精神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勿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二)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

一、护理措施 ??????? 1.维持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方式、发绀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气情况,特别是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因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频率增加,易发生过度换气,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发生呼吸性碱中毒。(2)改善缺氧状况? 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持续吸氧。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指导有效的呼吸,控制呼吸频率,深呼吸缓呼气,必要时改用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90%以上。(3)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经常巡视病人,减少不必要的言语和活动,保持排便通畅,减少肌体耗氧量。(4)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 减少患者搬运,外出检查时使用轮椅或平车,备好充足氧气,必要时专人陪同,途中注意生命体征变化。(5)危重患者给予心电监护? 监测病人心率、心律,如有异常给予对症处理,并备好急救物品。??????? 2.预防晕厥发生,以防止发生意外? (1)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同程度地伴有右心功能改变。活动耐力降低,轻微活动即可出现气促及喘憋症状,所以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一般活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限,以免加重病情。(2)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时由于药物作用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易发生晕厥,特别是在服药后1~2小时最易发生。所以应嘱患者在服药2小时内卧床休息,服药2小时后起床时要先坐床上几分钟,无任何不适感觉再缓慢下床活动,必要时加用床档。服药前后注意监测患者血压。(3)肺动脉高压患者通常血压均偏低,晕厥是其常见并发症,嘱患者活动要适量,减少弯腰程度,避免长期站立,尽量坐位休息,及时发现晕厥先兆,如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汗。一旦出现眩晕、黑矇,应立即采用坐位或卧位休息。 ??????? 3.预防窒息的发生? 及时发现有咯血倾向时备好吸引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咯血时注意患者体位,以半坐位头偏向一侧为宜。 ??????? 二、药物治疗观察及护理 ??????? 药物治疗目的:阻抑肺血管重塑,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延长生存时间及质量。 ??????? 1.常用药物及方法? (1)钙离子拮抗剂? 代表药:合心爽,适用于急性药物试验中有血管舒张反应者,仅有少数患者经长期服用有效。(2)吸入一氧化氮? NO是内皮舒张因子的活性成分,是吸人性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 NO能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然后失去活性,吸入使用时则不会扩张体循环血管。吸入N0可用于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3)内皮素拮抗剂? 代表药:波生坦。肺动脉高压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收缩血管,促增殖。内皮素作用于两种受体:内皮素-A受体,血管收缩、平滑肌生长;内皮素-β受体,产生一氧化氮、血管舒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代表药:西地那非,是强力的选择性肺血管扩张药,保持甚至改善肺通气/灌注比和氧合。(5)依前列醇及其类似物? 依前列醇(PGI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生理产物,主要由血管内皮合成,它扩张肺血管,抑制肺血管重塑。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有雾化剂(万他维)。(6)抗凝药物?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小内动脉常有原位血栓形成,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原位血栓。代表药:华法林。应用时要注意监测INR的变化,调整药物用量,以免发生出血。一般INR保持在2~3。(7)氧疗(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每日吸氧14~16小时)可扩张肺血管,改善整体器官功能,改善呼吸困难。 ??????? 2.应用万他维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1)药物要保存于冰箱内。(2)用法? 万他维10μ g加生理盐水至2ml,6~9 次/日。(3)注意观察血压变化,用药前及用药后均测血压。(4)晕厥在吸入万他维患者中更常见,所以注意吸药期间不要下床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坐位。(5)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头痛、潮热、咳嗽、腹泻、恶心等。(6)因其价格昂贵,配制时要准确,不

一、护理措施 1.维持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方式、发绀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气情况,特别是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因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频率增加,易发生过度换气,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发生呼吸性碱中毒。(2)改善缺氧状况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持续吸氧。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指导有效的呼吸,控制呼吸频率,深呼吸缓呼气,必要时改用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90%以上。(3)满足患者生活需要经常巡视病人,减少不必要的言语和活动,保持排便通畅,减少肌体耗氧量。(4)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减少患者搬运,外出检查时使用轮椅或平车,备好充足氧气,必要时专人陪同,途中注意生命体征变化。(5)危重患者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病人心率、心律,如有异常给予对症处理,并备好急救物品。 2.预防晕厥发生,以防止发生意外 (1)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同程度地伴有右心功能改变。活动耐力降低,轻微活动即可出现气促及喘憋症状,所以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一般活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限,以免加重病情。(2)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时由于药物作用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易发生晕厥,特别是在服药后1~2小时最易发生。所以应嘱患者在服药2小时内卧床休息,服药2小时后起床时要先坐床上几分钟,无任何不适感觉再缓慢下床活动,必要时加用床档。服药前后注意监测患者血压。(3)肺动脉高压患者通常血压均偏低,晕厥是其常见并发症,嘱患者活动要适量,减少弯腰程度,避免长期站立,尽量坐位休息,及时发现晕厥先兆,如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汗。一旦出现眩晕、黑矇,应立即采用坐位或卧位休息。 3.预防窒息的发生及时发现有咯血倾向时备好吸引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咯血时注意患者体位,以半坐位头偏向一侧为宜。 二、药物治疗观察及护理 药物治疗目的:阻抑肺血管重塑,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延长生存时间及质量。 1.常用药物及方法 (1)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合心爽,适用于急性药物试验中有血管舒张反应者,仅有少数患者经长期服用有效。(2)吸入一氧化氮 NO是内皮舒张因子的活性成分,是吸人性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 NO能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然后失去活性,吸入使用时则不会扩张体循环血管。吸入N0可用于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3)

心瓣膜病病人护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脏瓣膜病 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联合瓣膜病 5.水冲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脏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_________。 2.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__________________,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3.发生心脏瓣膜病变时,各瓣膜中以_______________的病变最为常见。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脉压差增大导致的的周围血管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_____________,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6.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 7.二尖瓣狭窄病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哪些? 2.如何正确采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血培养标本?

3.简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应用原则。 4.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有哪些? 四、病例分析题(共20分) 男性,农民,42岁,劳累后心悸、气促10年,咯血3小时。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劳累后心悸、气促,无胸痛及咳嗽。平时易患“感冒”,间断服用头孢类抗菌素。3小时前在田间劳动中突然咯血3次,总量约50ml,鲜红色,伴乏力、心悸及气短,被送来急诊室。患病以来精神可、食欲佳,无发热及胸痛,睡眠佳,尿、便正常。既往史:有间断双肩部疼痛及膝关节肿胀,活动稍受限制。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 37℃,P 78次/分,R 18次/分,BP 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出血点、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苍白及紫绀。咽无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26×109/L,Hb 146g/L,PLT 285×109/L。空腹血糖5.4mmol/L。 (1)该病人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分)? (2)写出两个主要的护理诊断(3分)。 (3)如何进行护理(5分)? 五、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 要:通过对 100 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失眠病 人进行失眠原因的问卷调查, 发现疼痛、 痰多,各种 导管的存在为主要原因, 经济状况不佳, 环境因素等 为失眠的相关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 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674-098X (2014)03(a )-0237-01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 内膜炎和后天性心脏病等疾患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的 最好手段,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手术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刺激,它可以使 患者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或引起 失眠。所以,良好的睡眠是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 重要保证。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2》,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 (或) 质量不满足并 影响日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 (入睡超过30 min )、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大 于等于 2 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的时间减 关键词:心脏瓣膜 失眠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 口 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少(通常少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是以难以入睡和 睡眠的维持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 碍[1],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均严重影响病人睡眠, 失眠是住院病人的常见问题[2] 。据临床资料发现,失眠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加重心脏负担,严重者可造成心力衰竭,影响预后[3] 。 1 临床资料 1.1 本研究病例共100例,其中,男45例,女55 均年龄44± 2.5岁,二尖瓣置换术50 例,二尖尖瓣+主动脉瓣+三尖 瓣例,瓣+主动脉瓣置换术40 例,置换10 例,通过对应措施及心理护理后,睡眠质量有所改善。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造成失眠的原因总结起来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环境因素等原因,通过护理干预,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造成失眠的影响因素 2.1患者生理方面的原因 2.1.1术后疼痛是影响睡眠的最主要原因。因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切口范围大,当患者行深呼吸或有效咳嗽时,胸口会引起剧烈疼痛。特别是烟龄长的患者,手术后痰多且粘稠, 医护人员应协助病人排痰,以减轻咳嗽带来的痛苦,白天每隔 2 小时行一次肺部

风心病的护理查房 查房内容:①病例介绍 ②护理问题 ③护理措施 ④效果评价 ⑤讨论 ⑥总结 病例介绍 女性,82岁,刘八媛,杨梅山镇香花村5组村民,小学文化,务农,丧偶。因胸闷,胸痛,心慌,气促4年余,近日来症状加重伴有上腹部疼痛3天,于2016年5月17日9:00由家人扶送入院。查T36℃。P80次/分,R40次/分,BP110/80mmHg,患者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呼吸急促,强迫端坐位。口唇稍有发绀,双下肢稍有浮肿,二尖瓣面容,心功能4级。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有少许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以外2cm处。心界向两边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区叩击痛,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 既往史:既往否认有糖尿病及肺结核、骨结核等疾病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特殊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原籍,长期居住本地,无吸烟,嗜酒史,无疫水,疫区及毒物接触史,预防接种不祥,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性病治游史。 辅助检查:数字X线检查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电图提示:右心室高电压、T波改变。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79.8%。白细胞总数增高10.5X109/L。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正常。 入院诊断: ①风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4级,心力衰竭。 ②肺部感染。 ③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诊疗计划: ①告病重,心电监护,吸氧 ②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测定、胸片) ③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对症支持疗法。 护理问题 1、活动力下降:与心腧出量减少和疾病恶化有关。 2、疼痛:与心肌缺氧、胆道感染有关。 3、体液过多:与心排出量减少有关。 4、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经济紧张又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活动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增加,往往导致心功能不全,以至心衰等。本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女多于男,约1/3病人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最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约为1%,两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 西医也称风心病,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中医也称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病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一、病因病理 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应的一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病。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 1)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应,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发生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二、分类 (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病变初期,受累瓣膜肿胀,瓣膜内出现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mm~2mm的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这些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赘生物多时,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光镜下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病变后期,由于病变反复发作,赘生物被机化,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膜间互相粘连、腱索增粗、短缩,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当炎症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引起内膜灶状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由于病变所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受血流返流冲击较重,引起左房后壁粗糙,内膜增厚,称为Mc Callum 斑。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反复发作,Aschoff小体机化形成小瘢痕。病变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风湿性心肌炎在儿童可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累及传导系统时,可出现传导阻滞。

---------------------------------------------------------------最新资料推荐------------------------------------------------------ 肺动脉高压与手术护理 肺动脉高压与手术护理摘要: 本文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和诊断标准,提出了在 手术护理中工作人员应认真的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制订合理的手术护 理方案,加强术后卫生宣教。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手术护理肺动脉高压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以 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症,主要病 理学改变为血管收缩、血管重塑和原位血栓形成,其特征为内皮细胞 和平滑肌细胞增殖所引起的阻塞型病变。 一、临床分类 2003 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第三届 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上提出了新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1]hypertension,PH)分类,即: 1.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家族性肺动脉 高压、相关因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肺静脉或毛细血管病变所 致的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2. 左心疾病相关 肺动脉高压,包括主要累及左房和左室的心脏疾病、二尖瓣主 动脉瓣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和/或缺氧相关的肺动脉高 压,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睡眠呼吸障碍等; 4. 慢 性血栓和/或栓塞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包括血栓栓塞近 1 / 3

段肺动脉或远端的肺动脉梗阻; 5. 影响肺血管结构的其他肺动脉高压,包括结节病、类肉瘤样病、组织细胞增多症、淋巴管疾病等。 二、诊断标准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运动状态下〉30mmHg。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还需满足: 肺小动脉嵌压或左室舒张末压15mmHg,肺血管阻力〉3 wood 单位,心脏指数正常或降低。 三、护理体会 1 术前准备充分 1.1 由于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充血或肺淤血,分泌物多,易发生肺部感染,术前应积极预防控制感染,禁止吸烟,作深呼吸练习。 1.2 加强营养,采用支持疗法,维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极化液、强心甙类药物改善心功能。 1.3 控制肺动脉痉挛,年龄较大者可加用抗凝剂,提倡吸氧,时间可达 15-18 小时/d. 2 术中护理全面 2.1 重视给氧,特别是在患者入室后至麻醉前这段时间的给氧,可采用面罩高流量给氧,避免患者应紧张而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致使肺动脉压进一步升高。 2.2 右心衰是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根据右房压(中心静脉压)合理调控输液、输血,减轻右心负荷,防止右心衰的发生。 2.3 采用双房给药模式,即将可能造成肺血管收缩的药物

风心病的护理 风心病是指风湿热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炎症过程所致的心瓣膜损害。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病理过程分三期:1)炎症渗出期2)增殖期3)瘢痕形成期 一、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加重出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 2、咯血:可表现为血性痰或血丝痰。突然咯大量鲜血,常见于重度二尖瓣狭窄。 3、咳嗽:表现为卧床时干咳。 4、心绞痛:常运动后诱发,休息后缓解。主要由心肌缺血引起。 5、晕厥:由脑缺血引起。 6、声音嘶哑:较少见,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 二、并发症 (1)心律失常:房颤为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 (2)心力衰竭:是晚期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3)急性肺水肿 ; (4)栓塞(以脑栓塞为主); (5)肺部感染 (6)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护理措施 1、环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定期消毒,限制探视。 2、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协助病人翻身、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等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饮食与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饮水过多,勿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4、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神志,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色、质、量。(2)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准确记录出入量。(3)注意观察有无风湿活动的表现如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关节红肿及疼痛不适等。 (4)观察患者有无栓塞脱落的表现,并将异常情况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5、用药护理 ⑴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护理:硝酸酯制剂可致头痛、面红、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应严格掌握滴速,监测血压,使用此类药物时,改变体位时动作不宜过快,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⑵使用利尿剂的护理: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排钾类利尿剂时,注意观察患者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1.加强心功能维护 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如有异常如:房早、室早、房颤或心率过快>120次/ 分HR<60次/分,应及时报告大夫。有起搏器的应观察起搏功能是否良好。 2)术后匀速补充生理需要量30-50ml/Kg/天,但应注意不能短时期内输入液体过多、过快。以免加重心、肾功能负担,发生肺水肿。 3)加强强心、利尿、补钾治疗。准确记录出入量,早期保证负平衡。 2.术后呼吸道管理: 1)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定时进行肺部体疗,保证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3)定时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便于痰咳出。 3.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早期每天查K、Na、cl,防止血钾过低而出现心律失常。血钾保持在4.5-5.0mmol/L。 4.保持术后尿管的通畅、每日膀胱冲洗二次、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15分钟需挤压一次(>3ml/kg/h开胸止血,<10ml/3小时,胸引颜色淡可考虑拨管)。 5.抗凝治疗的护理:早期每日查INR。随时观察有无出血及抗凝不足现象。 1)抗凝不足:手足麻木、肢体障碍、语言不清。抗凝过量:出血、黑便、血尿、鼻衄、全身有无出血点及皮下淤斑。 2)DVR:INR 2.5-3.0 MVR:INR 2.5-3.0(进口瓣还可下降0.2)AVR:INR 2.0-2.5 6.防止并发症发生。 1)低心排:如术前心功能差、手术影响,可导致术后心功能不全,低心排表现,治疗上应充分供氧,延长呼吸机时间,减少耗氧,适当给正性肌力药,强心、利尿、控制入量,保持病人安静。 2)瓣周漏:突发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心衰,人工瓣膜区听诊到杂音,出现血红蛋白尿,应高度怀疑,尽早做B超确定,并及时手术。 3)溶血:体外循环,瓣周漏均可导致,典型症状是血红蛋白尿,应碱化尿液,多进多出。4)心包填塞:出血多可心包引流不畅可致。 5)左室破裂:突发血压剧降,胸引增多,色鲜血,发病率为0.5-2% 6)感染性心内膜炎。 1.健康宣教(饮食、伤口、休息、活动、药物、抗凝、体疗) 1) 饮食:患者术后1-3天以流食或软食为主。如:牛奶、酸奶、稀饭、蒸鸡蛋、面条、鱼汤、鸡汤、瘦肉、蔬菜等为主食,并适量给一引起辅食,如香蕉、西瓜、苹果、梨子、橙、果汁等。 术后要适量控制水的入量。要让患者有轻度口渴感觉。若要喝水,可适量给予水果吃。少吃多餐,勿暴饮,注意饮食卫生。吃的饭菜、汤、水果、牛奶、水等要计量,水以20ml注射器测量后给患者喝,并告知护士,护士会提醒您吃的多或少,应该如何控制。换瓣的病人应尽量少吃颜色较绿的青菜保持每日饮食的均衡,以免影响抗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