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第4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

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 )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

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

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

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

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

A.食物中摄入的H+

B.碳酸释出的H+

C.硫酸释出的H+

D.脂肪代谢产生的H+

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

3.碱性物的来源有 ( )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

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 )

A.碳酸

B.硫酸

C.乳酸

D.三羧酸

E.乙酰乙酸

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 )

A.Pr-/HPr

B.Hb-/HHb

C.HCO3ˉ/H2CO3

D.HbO2-/HHbO2

E.HPO42-/H2PO4-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 )

A.血浆HCO3ˉ

B.红细胞HCO3ˉ

C.HbO2及Hb

E.血浆蛋白

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 )

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

B.集合管上皮细胞

C.管周毛细血管

D.基侧膜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

A.[Prˉ]/[HPrˉ]

B.[HCO3ˉ]/[H2CO3]

C.[Hbˉ]/[HHb]

D.[HbO2ˉ]/[HHbCO2]

E.[HPO42ˉ]/[H2PO4ˉ]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 ( )

A.PaCO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

D.缓冲碱(BB)

E.碱剩余(BE)

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 (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 )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E.高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12.阴离子间隙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 ( )

A.严重腹泻

B.轻度肾功能衰竭

C.肾小管酸中毒

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E.以上都是

13.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 )

B.休克

C.呕吐

D.腹泻

E.高钾血症

1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 )

A.细胞外液缓冲

B.细胞内液缓冲

C.呼吸代偿

D.肾脏代偿

E.骨骼代偿

15.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 7.28,PaCO2 3.7kPa

(28mmHg),HCO3ˉ 1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16.一休克患者,血气测定结果如下:pH 7.31,PaCO2 4.6 kPa

(35mmHg),HCO3ˉ 17mmol/L,Na+ 140mmol/L,Cl- 104mmol/L,K+

4.5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17.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 )

A.乳酸钠

B.三羟基氨基甲烷

C.柠檬酸钠

D.磷酸氢二钠

E.碳酸氢钠

18.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 )

A.呼吸中枢抑制

B.肺泡弥散障碍

C.通风不良

D.呼吸道阻塞

E.胸廓病变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 ( )

A.代谢酶活性抑制

B.低钙

C.H+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

D.H+影响钙内流

E.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

20.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 )

A.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B.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C.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D.磷酸盐缓冲系统

E.其它缓冲系统

2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 )

A.呼吸代偿

B.脏代偿

C.血液系统代偿

D.肾脏代偿

E.骨骼代偿

22.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18,PaCO2 9.9 kPa (75mmHg),HCO3ˉ 28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

A.代谢性酸中毒

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3.某肺心病患者,因感冒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为:pH 7.32,PaCO2

9.4 kPa (71mmHg),HCO3ˉ 3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

A.代谢性酸中毒

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混合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4.呼吸衰竭时合并哪一种酸碱失衡时易发生肺性脑病 (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25.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 )

A.去除呼吸道梗阻

B.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使用呼吸中枢抑制剂

D.控制感染

E.使用碱性药物

26.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 )

A.严重腹泻

B.剧烈呕吐

C.应用利尿剂(速尿,噻嗪类)

D.盐皮质激素过多

E.低钾血症

27.某幽门梗阻患者发生反复呕吐,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5,PaCO2 6.6 kPa (50mmHg),HCO3ˉ 36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28.如血气分析结果为PaCO2 升高,同时HCO3-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29.由于剧烈呕吐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最佳治疗方案是 ( )

A.静注0.9%生理盐水

B.给予噻嗪类利尿剂

C.给予抗醛固酮药物

D.给予碳酸酐酶抑制剂

E.? 给予三羟基氨基甲烷

30.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 ( )

A.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B.癔病

C.发热

D.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

E.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

31.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测定结果为:pH 7.48,PaCO2 3.4 kPa

(22.6mmHg),HCO3ˉ 19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型碱中毒

32.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重要原因是 ( )

A.血清K+降低

B.血清Cl-降低

C.血清Ca2+降低

D.血清Na+降低

E.血清Mg2+降低

33.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不存在 ( )

A.血K+升高

B.AG升高

C.PaCO2下降

D.BE负值增大

E.Cl-增高

34.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 ( )

A.血K+升高

B.AG升高

C.PaCO2下降

D.BE负值增大

E.Cl-增高

35.休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 )

A.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降低

B.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升高

C.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升高

D.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降低

E.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升高

36.下列哪一项双重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 ( )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37.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酶活性的变化是正确的 ( )

A.碳酸酐酶活性降低

B.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升高

C.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升高

D.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

E.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升高

二、问答题

1.p H 7.4时有否酸碱平衡紊乱?有哪些类型?为什么?

2.某一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时呈昏睡状,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

结果如下:p H7.26,P a CO28.6K P a(65.5m m H g),HC O3ˉ

37.8m m o l/L,C lˉ 92m m o l/L,Na+142m m o l/L,问①该患者

有何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根据是什么?②分析病人昏睡的机

制。

3.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4.一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

衡的指标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5. 试述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并说明尿液的变化。

一、选择题

1.B

2. B

3.E

4.A

5.C

6.C

7.E

8.B

9.D 10.B 11.A 12.E 13.C 14.C 15.A 16.B 17.E 18.B 19.B 20.C 21.D 22.B 23.C 24.C 25.C

26.A 27.B 28.E 29.A 30.D 31.D 32.C 33.E 34.B 35.B 36.E 37.B

二、问答题

1.pH 7.4时可以有酸碱平衡紊乱。

,pH值主要取决于[HCO3]-与[H2CO3]的比值,只要该

比值维持在正常值20:1,pH值就可维持在7.4。pH值在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①机体的酸碱平衡是正常的;②机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但处于代偿期,可维持[HCO3-]∕[H2CO3]的正常比值;③机体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因其中各型引起pH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pH 7.4时可以有以下几型酸碱平衡紊乱:①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②代偿性轻度和中度慢性呼吸性酸中毒;③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④代偿性呼吸性碱中

毒;⑤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值变化的方向相反而相

互抵消;⑥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值变化的方向相反

而相互抵消;⑦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二型引起pH值变化的方向

相反而相互抵消。

2.该患者首先考虑呼吸性酸中毒,这是由于该患者患有肺心病,存在外呼吸通气障碍而致CO2排出受阻,引起CO2潴留,使PaCO2升高>正常,导致pH下降。呼吸性酸中毒发生后,机体通过血液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和肾代偿,使HCO3ˉ浓度增高。

该患者还有低氯血症,Clˉ正常值为104 mmol/L,而患者此时测得92

mmol/L。原因在于高碳酸血症使红细胞中HCO3ˉ生成增多,后者与细胞外Clˉ交换使Clˉ转移入细胞;以及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NH3增多及NaHCO3重吸收增多,使尿中NH4Cl和NaCl的排出增加,均使血清Clˉ降低。

病人昏唾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肺心病患者有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①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酸中毒和缺氧使脑血管扩张,损伤脑血管内皮导致脑间质水肿,缺氧还可使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形成脑细胞水肿;②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可增加脑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使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增加磷脂酶活性,使溶酶体酶释放,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3. 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如下:①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I丢失,血浆中HC03-得不到H+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03-浓度升高;②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大量丢失,血[K+]降低,导致细胞内K +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H+]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③Cl-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Cl-大量丢失,血[Cl-]降低,造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引起缺氯性碱中毒;④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 +、加强HC03-重吸收。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

4.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HCO3-原发性降低, AB、SB、BB值均降低,AB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①体内分解代谢加剧,酸性代谢产物形成增多;②肾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③肾小管产氨与排泄氢离子的能力降低。

5.高钾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互为因果。各种原因引起细胞外液K+增多时,K+与细胞内H+交换,引起细胞外H+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这种酸中毒时体内H+总量并未增加,H+从细胞内逸出,造成细胞内H+下降,故细胞内呈碱中毒,在肾远曲小管由于小管上皮细胞泌K+增多、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引起反常性碱性尿。

低钾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互为因果。低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引起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同时细胞外的H+向细胞内移动,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此时,细胞内H+增多,肾泌H+增多,尿液呈酸性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名词解释(1~12) 1.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 2.固定酸(fixed acid) 3.碱剩余(base excess, BE) 4.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 5.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6.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7.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8.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9.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10.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11.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12.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二)选择题A型题(1~34) 1.急性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有效代偿方式为A.血浆H+与组织细胞内K+发生交换;B.血浆中Cl-与红细胞内HCO3-发生交换;C.肾脏排H+功能增强;D.肾脏产NH3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2.AB是衡量酸碱平衡的 A.一个仅受代谢因素影响的指标;B.一个仅受呼吸因素影响的指标; C.一个反映机体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多少的指标;D.一个反映血液中CO2含量多少的指标; E.以上都不对 3.阴离子间隙主要反映: A.血浆中阴离子总量的变化;B.血浆中阳离子总量的变化; C.血浆中除Cl-和HCO3-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D.血浆中除Cl-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 E.以上都不对。 4.从动脉抽取血样,如不与大气隔绝,哪一指标将受影响? A.AB;B.SB; C.BE;D.BB; E.以上都不对。 5.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的指标是: A.AB;B.SB; C.BE;D.BB;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选择题 A型 1.正确的酸碱概念是 A.凡带有OH-的就是碱 B.根据能释放或接受H+而判定酸与碱 C.HCO3-和HSO4-都带有H,因此都是酸 D.固态的NaOH和KOH都是真正的碱 E.蛋白质在体内不是酸也不是碱 2.血液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HCO3- B.PaCO2 C.H2CO3 D.HCO3-与H2CO3的比值 E.HPO42-与H2PO4-的比值 3.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概念,哪一个是错的? A.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体液有适宜的酸碱度

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pH是相同的 C.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和静脉血的[H+]有差异 D.体内代谢主要产生酸性产物,机体可调节维持pH恒定 E.调节酸碱平衡主要有缓冲系统、肺和肾 4.下述哪一项不是肾脏对酸碱调节作用的特点? A.作用发生较慢 B.重吸收NaHCO3主要在近曲小管 C.重吸收与再生HCO3-都需泌H+ D.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产氨而从尿排出更多的H+ E.可经过增减肾小球滤过率调节酸碱排出 5.阴离子间隙是 A.血清未测定阴离子和未测定阳离子浓度(毫当量)的差 B.HCO3-和Cl-以外的阴离子 C.血清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差 D.[Na+]-[HCO3-]-[Cl-] E.各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时重要变化指标

6.有关酸中毒的分型哪一项是错的? A.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减少型二类 B.可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型 C.可分为代谢性和呼吸性 D.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 E.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正常型 7.AG增高(血氯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严重腹泻 C.糖尿病 D.用大量利尿剂时 E.醛固酮不足时 8.各种原因引起AG增高型代酸是因血浆中 A.乳酸增多 B.酮体增多 C.磷酸增多 D.碳酸增多 E.固定酸增多 9.下列为AG正常型代酸的原因,除了 A.肠液丢失 B.肾小管性酸中毒 C.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稀释性酸中毒 10.代酸时机体可经过代偿调节,下列哪项不准确?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 习题

1、哪种类型的脱水渴感最明显?为什么?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渴感最明显。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外移,下丘脑口渴中枢细胞脱水引起强烈的渴感。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也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 2、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Nernst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3、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当细胞外钾浓度增高后,[钾离子]i/[钾离子]e 比值减少,按Nernst方程静息电位(Em)负值减小。Em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Em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 4、试述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减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 5、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对心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 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Em负值减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高;但严重高钾血症时,Em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而使心肌兴奋性降低。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低钾事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Em负值变小,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故兴奋性增高。 6、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一、单选题(A1/A2型题) (B ) 1?直接反映血浆[HC03-]的指标是 A. PH B.AB C.PaC02 D.BB E.BE (A) 2.BE 负值增大可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 急性呼吸性 酸中毒 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B) 3?血浆[HC0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 4?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 5?血浆[H2CO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 6?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 休克 C 呼吸心跳骤停 D.呕吐 E 腹泻 (E) 7?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 A.PH 降低 B.PaC02降低 C.SB 降低 D.BB 降低 E.BE 负值减小 (E )8?可以区分高血氯性或正常血氯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是 A.PH B. PaC02 C.SB D.BB E.AG (C) 9?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 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休克 C 轻度肾功能衰竭 D.严重饥饿 (B) 10.可以引起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A.服用含氯性药物过多 B.酮症酸中毒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D 腹泻 E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A) 1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乳酸钠C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D.柠檬酸钠E.葡萄糖酸钠 (D) 12.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A.SB 增大 B.AB 减少 C.SB>AB D.SB

第4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 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 )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 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 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 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 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 A.食物中摄入的H+ B.碳酸释出的H+ C.硫酸释出的H+ D.脂肪代谢产生的H+ 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 3.碱性物的来源有 ( )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 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 ) A.碳酸 B.硫酸 C.乳酸 D.三羧酸 E.乙酰乙酸 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 ) A.Pr-/HPr B.Hb-/HHb C.HCO3ˉ/H2CO3 D.HbO2-/HHbO2 E.HPO42-/H2PO4-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 ) A.血浆HCO3ˉ B.红细胞HCO3ˉ C.HbO2及Hb D.磷酸盐 E.血浆蛋白 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 ) 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 B.集合管上皮细胞 C.管周毛细血管 D.基侧膜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 A.[Prˉ]/[HPrˉ] B.[HCO3ˉ]/[H2CO3] C.[Hbˉ]/[HHb] D.[HbO2ˉ]/[HHbCO2] E.[HPO42ˉ]/[H2PO4ˉ]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 ( ) A.PaCO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 D.缓冲碱(BB) E.碱剩余(BE) 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 (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 )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两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 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3、如何正确理解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斗争而产生 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 应抓住下列四点理解疾病的概念:1)凡是疾病都具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3)疾病过程中引起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主要是劳动能力)的异常(包括损伤与抗损伤);4)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4、简述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疾病和病理过程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同一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可包含几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5、何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诱因和条件三者的关系如何? 某个有害的因素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产生某个 特定的疾病,这个有害因素就称为该疾病的病因。 诱因是指在病因存在下具有促进疾病更早发生、病情更严重的因素。仅有诱因不会发生疾病。 疾病的原因是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诱因属于条件的范畴。 6、机体死亡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简述其判定标准 机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大脑包括小恼、脑干在内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丧失。其判定标准有: ⑴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 ⑵自主呼吸停止 ⑶瞳孔散大 ⑷颅神经反射消失 ⑸脑电消失 ⑹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7、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 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 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8、试述机体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大出血—→心输出量↓、血压↓—→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乳酸大量堆积—→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血压↓↓…….这就是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9、举例说明机体遭受创伤后,出现的哪些表现属于损伤性变化?哪些属于抗损伤反应? 创伤引起的组织破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缺氧等都属于损伤性反应;而动脉血压下降和疼痛所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及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保证心脑血氧供应及减少出血,属抗损伤反应。 10、举例说明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规律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同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实际上,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例如肺结核病,病变主要在肺,但一般都会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心慌、乏力及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另一方面,肺结核病也受全身状态的影响,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肺部病变可以局限化甚至痊愈;抵抗力降低时,肺部病变可以发展,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结核病灶如肾结核等。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1、为什么早期或轻症的高渗性脱水病人不易发生休克? 高渗性脱水病人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以下三个代偿机制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而不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和休克。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第三章酸碱平衡紊乱 一、单选题(A1/A2型题) (B )1.直接反映血浆[HCO3-]的指标是 A.PH B.AB C.PaCO2D.BBE.BE (A )2.BE负值增大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B)3.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4.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5.血浆[H2CO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6.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休克 C.呼吸心跳骤停 D.呕吐E.腹泻 (E)7.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 A.PH降低 B.PaCO2降低 C.SB降低D.BB降低 E.BE负值减小?(E)8.可以区分高血氯性或正常血氯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是 A.PH B.PaCO2 C.SB D.BB E.AG ( C )9.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休克C.轻度肾功能衰竭D.严重饥饿 E.水杨酸类药物中毒?( B)10.可以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A.服用含氯性药物过多B.酮症酸中毒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D.腹泻 E.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A )1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碳酸氢钠B.乳酸钠 C.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D.柠檬酸钠E.葡萄糖酸钠?(D)12.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A.呼吸性中枢抑制 B.气道阻塞 C.肺泡通气量减少 D.肺泡气体弥散障碍E.吸入气中CO2浓度过高?(B)1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A.增加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 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肾重吸收HCO3-减少 (D)1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以出现?A.SB增大 B.AB减少C.SB>AB D.SB<AB E.SB=AB?(D)1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项不能发挥代偿作用 A.磷酸盐缓冲系统 B.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1.肿瘤相关基因种类,概念。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2.化学致癌物的分类,其致突变和致癌的分子机制 3.缺血-在灌注损伤的机制 4.尿毒症的发病机制 1,热休克蛋白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3,左心衰各期呼吸改变 4,再灌注时自由基生成机制 1、检测细胞抗原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原理,举例说明。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结构,举例说明其在疾病状态下常见异常。 3、IHC原理,方法和常见问题,举例说明其应用。 4、microRNA的分子学功能及调控,请举例说明其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5、细胞生长与死亡的主要分子路径,举例说明其研究方法。 6、举例说明分子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举例设计研究方案。 7、8题是实验分析题,给一组图分析结果。 1.肿瘤相关基因种类,概念。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2.化学致癌物的分类,其致突变和致癌的分子机制 3.缺血-在灌注损伤的机制 4.尿毒症的发病机制 1、基因突变的遗传方式及与疾病的关系 2、恶性肿瘤细胞膜变化的意义 3、解释“瘤基因-抑瘤基因学说” 4、巨噬细胞在动粥中的作用 5、胆汁成分变化在胆石形成中的意义 6、胃粘膜的保护因素机制 7、血小板激活时的功能变化及机制 8、靶细胞脱敏的机制,G-蛋白与靶细胞脱敏的关系 9、心肌缺血坏死的超微结构该编辑部可逆坏死的机制 1、染色体畸变及发生机制 2、受体病的分类,试举一例说明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4、胆汁淤积对机体的影响 5、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6、ET、ON 的生理学作用 7、肿瘤病毒的致瘤机制 8、血浆粘度升高的原因 9、内皮功能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1、如何用峰流率来评价气道高反应性 2、肺栓塞的病理与病理生理 3、胸腔积液产生的新旧机制

绪论、疾病概论 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 基本病理过程: 疾病: 健康: 原因 条件 问答题 1.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2. 什么是病理过程? 3. 试述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 4.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5.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6. 当今的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7. 常见的疾病原因有哪些?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二、名词解释 1. 脱水 2. 脱水热 3. 低渗性脱水 4 、高渗性脱水 5. 低钾血症 6. 高钾血症 7. 反常性酸性尿 8. 反常性碱性尿

三、问答题 1. 何谓高渗性、低渗性脱水?比较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的异同。 2. 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比高渗性脱水更易发生休克。 3. 在低渗性脱水的早、晚期尿量有何变化?阐述其发生机制。 4. 为什么低渗性脱水失水的体征比高渗性脱水明显? 5. 何谓低钾血症?何谓高钾血症? 6.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有何影响?机制是什么 ? 7.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都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发生机制是什么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 名词解释 1. 酸碱平衡 2. 酸碱平衡紊乱 3. 标准碳酸氢盐 4. 实际碳酸氢盐 5. 碱剩余 6. 代谢性酸中毒 7. 呼吸性酸中毒 8. 代谢性碱中毒 9. 呼吸性碱中毒 10. 反常性酸性尿 11. 反常性碱性尿 12.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三、问答题 1.pH 在 7.35-7.45, 血液的酸碱状态有哪几种可能 ? 2 . 试述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途径。 3. 肾脏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的?

4.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及血气变化特点。 5. 酸中毒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 机制何在 ? 6. 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常常是失代偿的 ? 7. 剧烈呕吐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 ? 为什么 ? 8 、酸中毒和碱中毒对血钾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 缺氧 1 、缺氧 2 、血氧分压 3 、氧容量 4 、氧含量 5 、血氧饱和度 7 、低张性缺氧 8 、大气性缺氧 9 、呼吸性缺氧 10 、血液性缺氧 11 、循环性缺氧 12 、组织性缺氧 13 、肠源性紫绀 14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5 、发绀 思考题 1 、缺氧有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气变化特点是什么? 2 、试述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 3 、简述肠源性紫绀的形成及发生缺氧的机制。 4 、循环性缺氧的原因是什么? 5 、试述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库 1. 酸的概念是: A.带正电荷的物质 B. 不带电荷的物质 C. 带负电荷的物质 D. 能接受H+的物质E、能提供H+的物质 2. 下列酸中属挥发酸的是: A. 乳酸 B. 碳酸C磷酸. D. 乙酰乙酸 E. 丙酮酸 3.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最佳指标: A. pH B. BB C. PaCO2 D. AB E. SB 4. 下列哪一种指标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 A. CO2-CP B. AB C. SB D. BE E. BB 5. 从动脉抽取血样后,若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测定结果将受影响: A. CO2-CP B. BB C. SB D. AB E. BE 6. AB>SB表明可能有: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E. 混合性碱中毒 7. 血液中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 .B B B. PaCO2 C. HCO3-浓度 D. H2CO3浓度 E. 以上均不是 8. 血液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9. 酸碱失衡时机体发生最快的调节方式是: A. 呼吸代偿B血浆缓冲. C. 细胞内缓冲D. 肾脏代偿 E. 骨骼缓冲 10. 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时血液HCO3—/H2CO3的比值是:

A. 30/1 B. 25/1 C. 20/1 D. 15/1 E. 10/1 11. 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 A.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 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 12.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 缺氧 B. 饥饿 C. 摄人大量NH4Cl D.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E. 摄入大量水杨酸制剂 13.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 腹泻 B.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C. 高钾血症 D. 肾小管性酸中毒 E.糖尿病 14. 在代谢性酸中毒原因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严重腹泻 B. 持续大量呕吐 C. 贫血 D.休克 E. 急性肾功能衰竭 15.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 7.30,PaCO2 4.0kPa(30mmHg),HCO3— 18mmol/L,该病人应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 以上都不是 16. 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30,PaCO2 4.4kPa(34mmHg),HCO3- 16mmol/L,血钠140mmol/L,Cl-104mmol/L,K+ 4.5mmol /L,应诊断为: A. 酸碱平衡正常 B.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D.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17. 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 A. 呼吸中枢病变 B. 呼吸肌麻痹 C. 肺泡弥散障碍 D.气道阻塞 E. 通风不良 18.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PaCO2升高,同时有[HCO-3]降低,可诊断为:

1.发热与过热有何异同 发热与过热相同点为:①两者均为病理性体温升高;②体温均高于正常值的℃;不同点为:①发热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过热时调定点并未上移;②发热时体温升高不会超过调定点水平,而过热时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③从体温升高的机制来说,发热是主动性调节性体温升高,而过热是由于调节障碍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2.(可能为填空)发热的发病学有哪些基本环节 发热的发病学有3个基本发病环节:(1)信息传递,发热激活物作用产内生致热原(EP)细胞,产生和释放EP,作为“信使”,经血流传递至下丘脑;(2)中枢调节,EP促使中枢发热介质释放,使体温调定点上移(3)发热效应,通过传出神经引起骨骼肌寒战使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因产热大于散热而体温升高。 3.(可能为填空)发热过程分为哪几个时相各有什么特点 发热过程分3个时相。第一时相为体温上升期,体内产热大于散热,患者畏寒、皮肤苍白、出现寒战和“鸡皮”;第二时相为高峰期,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平衡,患者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第三时相为体温下降期,产热小于散热,患者出汗而皮肤潮湿。 4.试述发热时临床上出现畏寒、皮肤苍白、干燥、寒战和鸡皮表现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在发热的第一时相,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不断升高。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皮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而致皮肤苍白;皮肤血流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有畏寒感觉。鸡皮和皮肤干燥是经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关闭汗腺而致。寒战则是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不断产热所致。 5.失血性休克产生什么类型缺氧血氧指标有何变化 失血性休克时既有失血性贫血,又有循环功能障碍,前者造成血液性缺氧,血氧变化有动脉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降低,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后者造成循环性缺氧,血氧变化有动脉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正常,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总的变化是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均降低,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化不大。 6.煤气中毒如何导致缺氧 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由于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气大210倍,故当吸入气中有0. 1% CO,血液中可有50%HbCO,Hb与co结合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而结合后,不易解离。此外,co还有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2,3一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中O2不易释出的作用。 7.试述缺氧与紫绀的关系如何 缺氧常有紫绀,但并非都出现紫绀,如严重贫血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因血红蛋白量少,缺氧时脱氧血红蛋白很难达到5g/dl,故不出现紫绀;如co中毒引起血液性缺氧,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呈樱桃红色也难见紫绀;又如氰化物中毒引起的组织中毒性缺氧,因组织用氧发生障碍,血液中氧释放减少,毛细血管处血氧饱和度增高,血液颜色鲜红,也无紫绀。紫绀常是缺氧的表现,但紫绀患者不一定都有缺氧,如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紫绀,但往往无缺氧。 8.比较氧疗对不同类型缺氧病人的治疗效果 对缺氧病人的基本治疗为氧疗,但因缺氧的类型不同,氧疗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异:1、氧疗对低张性缺氧效果最好。吸氧可增高肺泡气氧分压,促进氧在肺泡中弥散,使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增高,血氧含量增多。对组织供氧增加。高原性肺水肿吸纯氧有特殊疗效。但右向左分流的病人,因吸入的氧无法与流入左心的静脉血起氧合作用,一般吸氧对改善缺氧的作用较小。②血液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的共同特点是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吸入高浓度的氧虽然能提高Pa02,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增加十分有限,主要增加的是血浆内溶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 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5?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 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7. 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 :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8. 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9. 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0. 脑死亡(brain death):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11.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 <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

12.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 13. 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4. 等渗性脱水 ( isotonic dehydration ):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 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5.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 :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 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 16.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7.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称为低钾血症。 18. 超级化阻滞:急性低钾血症时,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液钾外流增加,使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导致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兴奋。 19.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称为高钾血症。 20. 假性高钾血症: 指测得的血清钾浓度增高而实际上血浆钾浓度并未增高的情况。 21. 去极化阻滞:急性重度高钾血症时,细胞内钾与细胞外钾比值减小,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碳酸 B.乳酸 C.丙酮酸 D.磷酸 E.硫酸 2.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蛋白质缓冲系统 3.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4.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些刺激最敏感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动脉血PH D.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E.脑脊液碳酸氢盐 5.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致密度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6.磷酸盐酸化的主要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曲小管 C.髓袢 D.致密斑 E.远曲小管 7.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A.NaHCO3浓度 B.PaCO2 C.CO2CP D.[HCO3-]/[H2CO3]的比值 E.BE 8.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主要指标是 A.标准碳酸氢盐 B.实际碳酸氢盐 C.PH 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E.BE 9.直接反映血浆[HCO3-]的指标是 A.PH B.AB C.PaCO2 D.BB E.BE 10.BE负值增大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1.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12.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血浆[H2CO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4.血浆[H2CO3]继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5.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休克 C.呼吸心跳骤停 D.呕吐 E.腹泻 16.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升高,其最常与细胞内哪种离子进行交换 A.Na+ B.K+ C.Cl- D.HCO3- E.Ca2+ 17.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 A.PH降低 B.PaCO2降低 C.SB降低 D.BB降低 E.BE负值减小 18.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减少 B.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增加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探讨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 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医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不能随意在患者身上进行医学实验。那么,利用人畜共患的疾病或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机制,探讨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实验性治疗,无疑成为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人与动物不仅在形态、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并具有语言和思维能力,所以,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可在动物身上复制,而且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1)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例如甲型肝炎病毒,可从消化道入血,经门静脉到肝,在肝细胞内寄生和繁殖。 (2)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只有机体对病原体具有感受性时它们才能发挥致病作用。例如,鸡瘟病毒对人无致病作用,因为人对它无感受性。 (3)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原体。例如致病微生物常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有些致病微生物自身也可发生变异,产生抗药性,改变其遗传性。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以烧伤为例,高温引起的皮肤、组织坏死,大量渗出引起的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变化均属损伤性变化,但是与此同时体内有出现一系列变化,如白细胞增加、微动脉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抗损伤反应。如果损伤较轻,则通过各种抗损伤反应和恰当的治疗,机体即可恢复健康;反之,如损伤较重,抗损伤的各种措施无法抗衡损伤反应,又无恰当而及时的治疗,则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损伤与抗损伤的反应的斗争以及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常常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应当强调在损伤与抗损伤之间无严格的界限,他们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烧伤早期,小动脉、微动脉的痉挛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甚至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 在不同的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是不相同的,这就构成了各种疾病的不同特征。在临床疾病的防治中,应尽量支持和加强抗损伤反应而减轻和消除损伤反应,损伤反应和抗损伤反应间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旦抗损伤反应转化为损伤性反应时,则应全力消除或减轻它,以使病情稳定或好转。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疾病发生发展中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故常称其为神经体液机制,例如,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部分人群受精神或心理的刺激可引起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主要是下丘脑)的功能紊乱,使调节血压的血管运动中枢的反应性增强,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导致小动脉紧张性收缩;同时,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刺激肾上腺髓质兴奋而释放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并且因肾小动脉收缩,促使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压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发病中的一种神经体液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