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材料题类型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历史试卷中的材料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就命题者意图而言.通过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对学生解题而言.材料题要求学生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材料题解答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见解、感悟.以及映自己的价值取向。

新课改形势下.很多地方的历史中考形式改为开卷考试.命制材料题时的“材料”来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照搬课本内容.而是尽量避免摘抄教材原文;所设问题的立足点更注重于考查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能力。新材料层出不穷.提问灵活性不断提高.更是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因而成为复习迎考

中的重点和难点。中考中往往成为学生得分“瓶颈”。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一读:读题是解题基础。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笔者辅导学生参加宜昌市中考(开卷)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

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

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二想:读题环节清楚后.就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想大脑中所记忆的相关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这是答题的关键点。三答:“问什么回答什么”.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在回答时.一定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意识的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语言精练、准确表达。

下面尝试性归类几种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1.以文字介绍为主的材料题及解答方法:

文字型材料题。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非课改区中考试卷中.此类型题时常出现.但课改实验区试卷中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了。

例:(2004年随州市试题、非改课实验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二:“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

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请回答:

⑴材料一“宣告”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出自哪一历史文献?(2分)

⑵材料二是哪一文件的规定?概括它的内容。(2分)

⑶说说这两份文件的历史作用。(2分)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一读”开始.先读设问.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注意从材料中收集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英王”、“大不列颠王国”这类词汇.“二想”时由“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考生可以联想到“美利坚合众国”.由“大不列颠王国”可以联想到英国.由此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文献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独立宣言》。材料二应注意“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奴隶”.由此可以判断材料二中的文献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判断出具体的材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余下的工作就是“三答”了。(附参考答案(1)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独立宣言》(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诸州的奴隶制.奴隶成为自由人.得到法律的承认(3)《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2、文字、表格和图片结合的材料题及解答方法:表格型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历史表格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表格型材料题

往往是考查某个知识的具体方面.虽然考查知识单一.但却

包含这一历史事件的各个方面:时间、地点、人物、作用等等。而且这类材料题的设问往往采取递进式设问.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弄清表格的构成、表格所列各项的数据或内容。要对表格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特别是比较.力求准确。例(2004年河南省试题)

项目名称创办时间

创办人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 1862年

奕訢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开平煤矿 1878年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阅读上列图表请回答:

①图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该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②表格中的许多“第一”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2分)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注意到此题所设问题均是常规性知识考查.学生只须对第一问中的“哪次运动”解决了.其他各问就迎刃而解。考生带着问题对表格进行分析.

表格中的例子都和洋务运动有关.因此本题是考查考生对洋务运动的掌握.只要按照教材中洋务运动的目的作用回答即可。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此类型题的特点是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或图片材料同时呈现.这类试题通常考查学生分析表格、识图辨图及文字理解能力的综合能力。例 (2004年黄石市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目全国总产量平均每人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 5.8万吨 0.29公斤材料二:“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土法炼钢浪费大.质量差。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073万吨.其中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由于从农业上抽调几千万青壮年劳力上山炼铁、炼钢……1960年与1957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下降22.7%;粮食产量减少了1030亿斤。材料三:袁隆平.一个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现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已推广到美国.日本.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0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前夕我国残破不堪的国民经济。试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3分)

②结合材料二概括“大跃进”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哪些严重后果?(3分)

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带来了我国乃至世界粮食产量的

大幅增产。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解析:本例题的材料部分包括表格和文字.表格表明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结合教材可以分析出崩溃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用具体数据介绍了“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结合材料从资源的浪费.农业产量的下降.以及生态资源的破坏分析严重后果;材料三只要介绍袁隆平用科学技术解决粮食问题.涉及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答这类型的材料题.首先是要读懂图表.把图表和文字材料

结合起来理解.其次就是要把图表、文字材料和设问结合认识.进行答案的组织。

3、开放型材料题及解答方法:从全国课改实验区的试卷来看.开放型试题已经成为试题改革的一个方向.所谓的

开放性.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的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此题型不仅用于开卷考试.也频频用于闭卷考试。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

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认识一点: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例(2004年黄石市试题) 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

现请回答:

①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1分)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1分)

②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2分)

③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2分)(至少列出两点)解析:此题的材料来源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词.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但解答时难度不低。考生往往觉得材料非常熟悉.但设置的问题却感觉无从下手、似晓非晓。就此题而言.解决此题的前提还是熟读材

料.“这位老人”的身份确定是个关键.身份确定后.抓住“一九七九年”这个有效信息进行联想.回忆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解决第一问的中“春天”、“圈”的含义.“春天”的含义理解较广泛.但从结合历史知识的角度回答问题.答案可以是“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可以是“春天”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圈”特指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以上答题要素明确后.其他的问题就靠联想大脑中所记忆

的相关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得出正确答案是:②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

党的指导地位(1分).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③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等。(注意:此问的答案可以是教材中表述过的知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就行)(2分)例(2004年黑龙江安达市试题)材料一: 1937年12月.大约有1万名年龄在13至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的尸体被抛到江里……

2001年4月.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

材料二: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抗日战争后.写的一篇小文章

的节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为了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不知杀死了多少中国人.可.文部省竟然歪曲历史.在那本所谓的“历史教科书上”.把这轻轻的抹去了.可怜我同胞的性命……

这场战争我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共伤亡了三千五百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最终.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避免历史的重蹈覆辙.而共同努力吧!

回答:

①上述语句叙述的是什么事件?现在许多日本人不承认侵华史实.你有什么感想?(5分)

②为了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英烈.请你结合我市实际.策划一次纪念活动。(8分)

解析:此题系典型的开放型材料题。无论是“你有什么感想”.还是“策划一次纪念活动”.对考生而言.答案不可能雷同。笔者期末复习时.让本届初三学生解答此题.发现学生容易陷入下列误区:一是死抠课本.试图在书上找到现成的段落抄写成答案;一是脱离课本.泛泛而谈.结果史论脱节.思路混乱。三是谈感想时言辞过激.陷入狭隘民族主义怪圈。四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活动设计可操作性差。下面结合

此题的评价标准.可以发现解题的关键之处:附评价标准:(1)南京大屠杀。感想:①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让中国人寒心.不满.气愤。②自由阐述.凡答出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居安思危.不忘国耻.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吸取落后挨打的教训.大力发展国家的实力等意思均可给分。(5分)(2)一等(7—8分):活动主题明确.思想健康.活动设计见解独到.构思精巧.切实可行.活动开展内容丰富。二等(5—7分):主题明确.思想健康.能结合实际设计开展活动。三等(4分以下):主题不明确.思想不健康.不能结合实际设计开展活动。

从评分标准中的“自由阐述”、“见解独到”、“切实可行”几个词.我们应当认识到开放性材料题多设置开放性问题.开

放性问题无统一的标准答案.考生答题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除上述类型外.材料题还可以分出很多种类。笔者不一一罗列。2005年中考命题思想中.课改精神无疑将进一步体现.尤其是材料题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这既包括学生对历史之间横向和纵向之间联系的把握.

也包括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测试.因此在复习和解答材料题的时候.要改变传统式的以单纯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而要注重分析、理解、联系、比较、归纳综合的思维训练.从而培养用“历史思维”来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话.无论是什

么类型的材料题.相信大家都对应自如。

附:材料题训练0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大家熟悉的这首儿歌本是一首欧洲歌曲.在法国叫《雅克兄弟》. 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叫《约翰兄弟》.其旋律最早源自于10世纪时.是无终止的四部轮唱.这首歌曲流传到中国后.被填写了新的

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成为国民革命军军歌.而广为流行。

阅读后请回答:

①请你说说国民革命军军歌广为流行的原因。(答案提示:一方面因为国民革命运动深得民心.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而这首歌表达了人民把反帝反封建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所

以这首歌会广为传唱;另一方面这首歌曲调热烈、流畅.歌词顺口直白.便于劳动人民传唱。)

②请你结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任何一件历史大事.仿照这首儿歌形式填写歌词。(答案提示:历史大事可以依托某个有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等都可以.也可以是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02、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①表格中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百分比发生怎样的变化?②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①1966至1968年-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呈下滑;1972至 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迅速回升。②原因:(1)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工农业总产值大幅度下滑。(2)“九一三”事件后.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03、材料一:

博帕尔惨案中的死难者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第一册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②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弊端”.请举出你身边体现工业化弊

端的两个典型事例。③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发达国家将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把污染和危险移到国外。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②如大量汽车的使用造成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0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希特勒(1889~1945) 2001年美国纽约“9·11”事件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

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2)材料中“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指的是什么?(3)请举出一个当今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4)请举出一个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社

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的事例.并说明理由。

答案提示:(1)60周年。(2)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人类还面临着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严重问题。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空间.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机会;等等。(任意说出一个当今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可给满分。)(4)答案一:以二战时期资本主义的美国同社会主义的苏联共同反法西斯为例.可以说明这一道理。理由: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威胁人类和平.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资本主义的美国同社会主义的苏联等国家.共同组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终于打败了侵略好战的法西斯势力.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答案二:以“9·11”事件为例.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恐怖袭击倒塌后.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打击恐怖势力。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反恐斗争中进行国际合作。理由:现在.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勾结.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恐怖暴力事件。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肆虐.造成重大伤亡.严重威胁

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了保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反恐斗争就必须开展国际合作.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就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对付危害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国际恐怖

分子。(说明:以上两答案仅为示例.以其他内容作答.符合“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的道理.均同等给分。)

08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化进程”专题解析

“中国近代化进程”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同时也因知识点多、史实纷繁复杂成为中考复习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广大初三考生更好地复习这一热点难点.记者日前采访了唐山市友谊中学的王秀玲老师.请她就这部分内容向同学们作以分析和点拨。-重点内容分析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从被动防御西方国家的暴力征服开始.继而不得不主动学习西方.将自己融入到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之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不断地发生着改旧换新的变化。-学法指导点拨1、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及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2、运用图示法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表示出来(如.从器物—制度—思想)。3、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

历史知识.理解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4、运用整合教材的方法.如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以以“背景—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发展—历史意义”为线索.提高梳理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5、本主题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复习时应联系史实.总结经验教训。-中考命题透析这是一个新的主题.也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本主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康梁的维新变法活动.辛亥革命的性质、进步性及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等。本主题是中考命题范围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有考题出现.同时热点问题也不回避.图表寓于其中.历史与现实在本主题中存在着最佳结合点。本主题应是今后中考的重点命题所在.有可能向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展.题目也将从知识型向综合型过渡。-综合问题归纳□制约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条坎坷之路。制约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有:1、先天不足: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才奇缺、思想僵化。2、面临的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3、缺乏正确的道路:外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而中国却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4、缺乏安全的政治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特点分析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是伟大的反殖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大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三次运动都未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这说明.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来完成。□比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相同点:1、产生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2、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3、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4、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严重。5、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封建势力的强大.都与袁世凯有关。主观原因是本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6、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不同点:1、代表阶层:戊戌变法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辛亥革命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

利益。2、变革的手段和目的: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性质:戊戌变法是资

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5、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考热点示例

今年的考生应格外关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民主化的问题.注重中国近现代历史前后知识的联系。如.政治民主化是我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有关史实回答: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答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民主化的进程艰难.逐渐由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向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转变。2、简述20世纪40年代中共为争取民主政治所做出的努力和斗争。答案:召开七大并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赴重庆谈判并签订和平建国纲领《双十协定》;1949年 9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成立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了国家主人。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实行了哪些重要制度?答案: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4、当前我国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有利于国家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5、通过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你有何认识?答案:政治民主化历经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要不断发展、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命题分析:该问题的设置既注重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相关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和政史知识的渗透、融合.体现了一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王老师说.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归纳.尤其是对近两年河北中考试题的解析.不难发现中考试题追求的效果:稳定、连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考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即试题紧扣教材重点.反映时政热点.既贴近生活和实际.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又充分发挥了历史学

科的社会功能.引导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意料之外”即着重考查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的能力.增强了试题的思维含量;同时还从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入手.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同学们明确了中考试题的设计意图和方向.在复习中做到知己知彼.那么在中考中定会稳操胜券。”

中考专题复习:国家统一材料解析题汇粹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年.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材料二 "搞第三次国共合作.我们是赞成的.愿意的.。中国统一这件事要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决定。希望台湾的一些领导人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统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请回答:

⑴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样的?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⑵这一构想的第一次实践是在什么时候什么问题上?

⑶国共之间曾经有过哪两次合作?结果如何?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⑴一国两制;其具体含义是:祖国统一后.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实现一平统一祖国;

⑵1997年在香港问题上。

⑶1924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937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国局势的良好发展.因此.国共两党应力争第三次合作的尽快实现.早日实现中国统一大业。

材料训练 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2)材料三的歌词是近现代中共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思考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些领导人? 四、材料一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社坛乡青年熊应龙步行70多华里,三次进城要求参军。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翅膀要飞大,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请说出与这事件有关的一个人物(4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还有什么运动?(4分)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是指一种什么制度?(2分) 五、20XX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行“2009中国记忆”大型直播活动,直播内容为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选取杭州、扬州、洛阳等8个沿运河城市作为节目组成部分,其中,通州、扬州、杭州是直播点。 请回答:(1)材料中的“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南端,“杭州”在隋朝时称为什么?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意义? (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

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3.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专题(八)材料分析题 专题提分训练 ·题型特点 河北中考非选择题历史部分第一题多以第26题出现,2018年和2019年均为材料分析题(9分),其中2018年侧重考查“世界史”内容,2019年侧重考查“中国史”内容。试题的基本特点是:三段材料、三个设问(分值分配一般为2,4,3),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2)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多为原因、经过、历史人物的贡献、成就等)的能力;第(3)问多设问“影响”“意义”,属于对题干材料“共性”内容的考查。 ·方法解读 本题型为典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时注意:首先要审清设问,准确把握具体的考查对象,即“考什么”,河北中考在这方面多侧重对“原因”“经过”的考查;其次注意相关提示词,如“据材料一”“综合材料”,这就提示答题的范围在所出示的材料中;然后就要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到“对材料每一句”的合理解读——分析同设问的关系;最后组织答案,做到详略得当、史实准确、论据合理等。 ·针对演练 1.[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了轨道的国家,政党的争权绝不使用武力,所以不致引起内战。军队是国家的,军队总服从政府,不问主政者是属于哪一党派。却是民国初年,在我们这里,军权就是政权。 材料二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御国家,而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而工商界及学界的人在专制政体下做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学界人士偏于文字方面,古书愈读得多,思想就愈腐旧。 材料三中山先生把建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但是时人不信他,因为他们不了解他的思想。中山先生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党做他的后盾,至于革命军更谈不到。当时军队的政治认识仅限于排满一点,此外都是些封建思想和习惯,只够做反动者的工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引起内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民国初期国家混乱的原因。

中考历史总复习—材料解析题及问答题专项训练1.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阅读以上二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年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②结合材料二,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时期的楷模有哪些? 2.看图回答问题。(12分)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 够吃半年) ①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②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3.阅读材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①上述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提出的?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何时开始? ③根据材料说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4.阅读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①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③为什么“八大”提出的路线和正确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5.1935年初和1978年底,中国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两次会议是我党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6.阅读材料: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 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试结合学过的知识,论述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7.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 什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 1、阅读下面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 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①材料中提到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是什么朝代?西汉请回答: ②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转运到当时欧洲的?请写出他的路线为及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 的人物?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张骞丝绸之路③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中国称当时罗马称为什么? 丝国大秦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回答:⑴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战到和的关系 ⑵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出现的原因材料一霍去病大破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材料二昭君和亲 ⑶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处理民族关系,“和”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当受到侵略时,必以“战”为主,反抗外族侵略 4.(P78)“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 [1].我国的纸发明于何时?——西汉前期 [2].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蔡伦;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3].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1)便利了人们的书写和记载;(2)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有利于世界人类文化的传播。 5( P87 )“……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种,武士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 [1].材料中的“陵墓”指的是谁的陵墓?——秦始皇 .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其杰作是什么?该杰作被誉为什么?——秦汉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6.( P72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 材料中提到的“骞”指的是谁?——].张骞[1[2].他初行时间及目的是什么?——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是初中历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当中,考生在材料分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如何来解答这一类型的题呢? 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 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 试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有的题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时间的分配 现在中考历史时间是90分钟,所以时间分配要合理。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二、历史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

xx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在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摒除了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更将开卷形式充分发挥。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正确阅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观点。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这样既避免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如2015年中考题中给出这样的设问:(1)据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了怎样的转移?(2分)(2)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背景。(2分)(3)并写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一项内容。(2分)带着设问去阅读材料,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准确找出历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阅读历史材料的过程,也是思考历史史实的过程,从历史材料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关历史信息,对于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图一图二 图一、图二两种房屋,是我国远古时代,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仔细观察两幅图片,请回答: (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 (2)居住在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 居住在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 (3)导致上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历史诊断(9分) 是关于我国原是农耕文化的相关信息,七年级某位同学据此完成了一份家庭作业,其中有3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距今约7000年前的某一天,当黎明降临到浙江余姚时,半坡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我们的主人公陶陶走进半地穴式的房屋,喂了喂氏族里饲养的水牛。他招呼氏族里的人拿上石刀石镰一起去收割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了中午,大家急忙往回赶,回去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熟饭了。 错误1 改正应为 错误2 改正应为 错误3 改正应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权位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材料二:商朝最后的国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了西周。 材料三: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风格实行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以及古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物。 请回答: 材料一中禹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国王的?商朝最后的国王是谁?他的残暴导致了什么结果? 材料三中周王朝实行统治的“崭新的风格”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存在了800年。有一件事成为西周历史的转折点,这件事情是什么? 夏、商、西周都因国王的暴政或昏庸而衰亡。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七年级上册历史(2016年部编教材)材料 分析题 一、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三: (1)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 什么作用? 重用人才,实行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强大军队。 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具有什 么作用?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二、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材料二: (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孔子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儒家。孟子。 (3)他的主张是什么? 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5)请用一句话评价该人物? 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6)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习要实事求是,经常复习,要谦虚谨慎。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一、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6.分析材料 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 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 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材料2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请回答: (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阐述及其重要性。 (2)正确认识当今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 2.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而必然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1952年前后,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巩固新民主义的秩序”的主张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 (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 题报告 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韦学翠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题型,其特点是材料来源广泛、信息容量大、灵活性强、考察层次高等,在中考试题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但是从学生试卷的卷面来看,历史材料解析题失分非常严重,同学们的材料解析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材料解析题不知道从何入手,更有甚者弃题不答。即便通过平时的讲解练习,大多数学生每当做材料解析题时还是要么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呢?基于此,特提出此课题。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探索培养学生 的解题思路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分析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失分原因,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材料题:是一种最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整体上说,就是考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题型。 2.解析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很基础很重要的能力。因此历 史科的中考《考试说明》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明确列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三是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上述的三条能力要求成为了指导我们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依据。 这三个层次实际上正体现了历史学科能力由低到高、由认知到应用的必然发展过程,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做好这种题型决不是仅仅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所能实现的,而是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学科能力,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培养。 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探索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分析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失分原因,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初中生材料解析题解题失误的现状及其归因。 (2)调查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材料解析能力培养的现状。 (3)分析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和规律。 (4)探究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学法指导。 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考试中最难的题,无非是材料分析题。很多孩子在这里失分严重,虽然考前对书本知识有了大概掌握,但是,一上考场,很多孩子就招架不住,对有些问题总是答不上、答不全。材料分析题如何拿满分? 材料题考察难度也分为易、中、难三种,但从试卷整体来说,难度肯定比选择题大。材料分析题常见的出题方式: 一、文字型材料题。这是平时考试中的常见出题方式,中考也是。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学生较好回答。 二、表格型材料题。除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对重要历史表格材料的分析能力。这类题往往考查某个知识的具体方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设问也往往采取递进式。 要想读懂这些图表,需要图表和文字材料结合起来理解,其次还要把图表、文字材料和设问结合认识,进行答案的组织。 三、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贴近生活,做到新颖,但是有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以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等这一类为主。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1.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2.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二)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

绪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要多得多。”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着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 历史科的材料分析题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材料分析题有不同的解答技巧,可是材料分析题,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失分率最高的部分,因此,学业水平测试冲刺阶段要对材料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带领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分析、解答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题特点 1.“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大,灵活性强,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必须回忆教材中相关知识,并将提供的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最后总结答案提供基础。如果仅凭材料,往往难以回答完整。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从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论从史出的能力,联系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等理应是我们复习中培养学生的重点。 2.材料分析题的考查内容及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及考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

(2)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3)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 (4)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5)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 (6)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从以上考察内容及考察方式来看,题目的题干往往会在实际考题中表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对于这三种表述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同时要紧扣材料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这样,把学业水平测试题型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指导学生学会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 根据材料分析题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教会学生答题方法。 1.“读”——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2.“找”——是解答的关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