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_李想

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_李想

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_李想
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_李想

一、引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里,对于西方的中国形象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一,十九世纪末期,欧洲列强,特别是大英帝国由于进行了工业革命,经济上逐步崛起,政治军事势力也颇具实力。而彼时的清政府,由于闭关锁国,内忧外患,江河日下,在实力上由强势转为弱势。经济上由强到弱的转变对于西方的中国形象有无直接的影响?其二,中国作家第一次开始主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和国民性格,参与中国形象的塑造,与西方作家展开互动。中国作家的参与有没有影响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的形成和变迁?在这段时期,三本以西方读者为目标的英文著作在众多以介绍中国为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1894年出版的明恩溥著《中国人的性格》;1915年出版的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和1935年出版的林语堂著《吾国吾民》。这三本著作都是以英文书写,从传播学的角度,主要以西方受众为潜在读者。一经面世,三本著作就受到西方世界的欢迎和追捧,它们在西方国家的影响甚至延续到现在。本文分析它们文中的中国形象,通过对三种形象的研究和比较,揭示中国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探寻西方中国形象变化的规律。

二、世纪转折点的中国形象的比较

1、《中国人的性格》与“丑陋”的中国人

明恩溥(1845-1932),英文名阿瑟·斯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1906年,作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的他

前往白宫,晋见老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 ),建议退还部分庚款给清朝,用来开办和补贴中国留美预备学校,该校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清华大学。1872年,27岁的明恩溥携妻来华,自此在中国的天津和山东等地从事了

长达54年的传教和写作生涯,其间在农村生活了20年,写成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894)。

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总结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共二十六条,如“面子”、“辛勤劳作”、“漠视时间”、“天性误解”、“因循守旧”、“遇事忍耐”、“麻木不仁”和“缺乏公众精神”等。从总体来看,这部书对中国的描述褒少贬多。在对中国人形象的描述中,他认为中国人的性格的主导方面是其弱点和不足。明恩溥把因循守旧看作中国人性格特点之一,并认为保守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外,他还认为中国人自私自利、不关心公共事务、缺乏公共精神。这种利己主义表现在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上,是国民公共精神和爱国心的普遍缺乏,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就表现为相互间的虚伪和欺骗。在该书的最后一章“中国人的现实需要”中,他还总结到:“如今的中国人对己对人都无真诚可言,对他人缺少利他主义,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多神论,泛神论和不可知论……他们真正缺少的是品格和良心”

[1](p316)

。在书的结尾,他认为要解决中

国的问题,不仅需要发展科学,而且需要外力以及建构物质文明的发展条件:基督教。“不‘借助外力’,而要改革中国,就如同在海水中造船,海风和海水不会让这事办成”。“中国需要的是正义,为了获得正义,必须了解上帝,对人要有新的概念,要了解人和上帝的关系……我们发现,中国的各种需要只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只有基督教文明才能永恒而又完整地给以满足”[1](p330)。他的这个结论贯穿了整书的灵魂。费正清于1985年12月在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美国人心目中对中国的映像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加以完成

收稿日期:2010-09-20作者简介:李

想(1981-),男,安徽亳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刘冬梅(1980-),女,河北邢台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

刘冬梅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三本以专门介绍中国国民性的英文著作标志着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的深

刻变迁。三本著作不仅在中国形象的描述上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在内容上也展开互动。对三种形象的比较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探寻西方中国形象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中国形象;西方;变迁;规律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0)06-0057-04

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第6期(总第91期)

2010年12月出版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No.6(Sum 91)Dec.2010

57

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

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中国人的素质》,”并评价道:“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学分析的基础。”“该书是中国生活在美国中产阶级眼中的经典写照”[2](P332)。费正清的话深刻表明了,美国中产阶级就是借助此书来认识和看待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影响了美国社会几代人对中国的看法。该书把肇始于十九世纪初期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批评和攻击推向高潮,标志着西方世界玫瑰色的“中国梦”向丑化的中国形象的彻底转变。

2、《中国人的精神》与“温良”的中国人

辜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侨世家,青少年时期在欧洲留学多年,而后回国进入张之洞幕府。多年留学经历造就了一位精通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融会贯通东西文化的奇才。20世纪之初,当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们大力宣讲西方文明的时候,他却用西方人的语言倡扬古老的东方精神,他的思想和文笔在极短的时间轰动了整个欧洲,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172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作《中国的牛津运动》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15年《春秋大义》(英文版名为《中国人的精神》)出版,《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在时值“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于1915年由北京每日新闻社出版。在书的序言中他就表明坚决反对《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对中国人形象的描述,“比如那个可敬的明恩溥先生,他曾著过一本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书,但他却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不够深沉”[3](p4-5),因此本书可以看作是明恩溥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的潜在对话者。本书一反明恩溥尖锐批判中国人性格的灰暗基调,极力弘扬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虽然辜鸿铭和明恩溥都认为“西方重物质,东方重精神”,但与明恩溥把中国的好面子、虚伪、形式主义和物质匮乏归因于此相比,辜鸿铭批评那些只看到中国物质条件落后就指责中国的那些外国人,要评估一个文明,关键不在于多么先进的物质文明,重要的是“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3](P5)。“有‘四德’之中国人在讲‘礼’行‘义’时所体现出来的是那种让人难以言表的温良(gentle)”[3](p10)。另外对于明恩溥书中所批评的中国人的礼貌、“漠视精确”、“同情心”和“节俭”,辜鸿铭一一进行了驳斥,这些对于西方人来说的缺点,却俨然成了西方世界所欠缺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特别是针对于明恩溥给中国所开的只有西方的物质文明、科学以及基督教才能拯救中国的良方,辜鸿铭却为正遭军国主义之祸的欧美指明道路,认为要制止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迄今为止最残酷、最野蛮、最无益而又最可怕的战争需要到中国的“良民宗教”中寻找智慧:“研究中国人、中国书籍和文学,即研究中国文明,不仅仅是汉学家们的事,而且它将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把欧洲文明从毁灭中拯救出来”[3](p8)。辜鸿铭认为,西方虽然物质文明发达,但由于曾作为有效地征服和控制人们情欲的道德力的基督教已经失去效用,从而导致了军国主义以及致使欧洲“文明濒临破产的关头”;他相信,中国的儒家思想是解决欧洲困局的唯一法宝“欧洲文明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而这种新文明的奥秘就是我所谓良民宗教”[3](p25)。

3、《吾国吾民》与“智慧”的中国人

林语堂(1895-1976)出生于福建的乡村牧师家庭,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负笈欧美。1936年,移居美国,主要从事英文创作,著作近40部。其中《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Country),《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和《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等先后名列美国畅销书榜,有的被译为十五、六种文字。1975年,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同年11月在维也纳41届国际笔会大会上当选国际笔会副会长。

1935年,林语堂在美国出版了《吾国吾民》一书,该书在第二章和明恩溥一样专门介绍了中国人的八大性格,但是,这八种性格和明恩溥所列举的中国人的性格谱系大相径庭,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八种性格中虽然也有对其的批判,但总体比后者所列举的要积极和正面,他们分别是:“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和“保守性”。在对这些性格的诠释中,林语堂既没有像明恩溥那样一味地进行尖锐的批判,也没有像辜鸿铭那样对中国人的性格特质极力吹捧,他常常采取的策略是褒贬相间,比如在把中国人其它性格概括为“圆熟”这个总体特征上,虽然他批评这是个消极的品性,缺乏进取的性质,但是他解释说这是个古老睿智的民族才有的性格,“一个老大民族的古老文化,才知道人生的真价值,而不复虚劳以争取不可达到之目的”[4](P29)。在论述“知足”方面,他指出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幸福感没有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物质条件下,也能知足常乐,幸福快乐。第三章“中国人的心灵”中,林语堂分别列举出中国人的三个特质:中国人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自古以来尊重知识和人才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美德,像勤俭、坚韧和目光远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女性化”的特点:思维方法综合具体、作文有华丽空洞的倾向;中国人过分依赖“直觉”与内省以及疏于分析,造成了其“缺乏科学精神”;一件事的解决上,中国人极力追求合“情”合“理”而不仅仅满足西方人所追求的“逻辑”上的正确。

三、中国形象变迁的原因探析

十九世纪是西方中国形象转变关键的一段时期,中国形象从玫瑰色的“中国梦”沦为“丑陋的中国人”,“和前几个世纪一样,十九世纪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多中国的看法。但是关于中国积极正面的形象和消极负面的形象的平衡却被打破而倾向于后者”[5](P39)。哈罗德·伊萨克斯(Isaacs Harold Robert)也把十八世纪的美国的中国形象定义为“敬仰的时代”,而把1840-1905这段时间定义为“蔑视的时代”[6](P71)。

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所有的形象都源自一种自我

58

第6期

意识,它是对一个与他者相比的我,一个与彼处相比的此在的意识”[7](p121)。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即是他们的“文化他者”,已确立西方的自我文化身份,并通过言说“他者”而言说“自我”:“他者形象揭示出了我在世界(本土和异国的空间)和我之间建立起的各种关系[7](P124)。因此研究西方中国形象有助于了解中国形象形成背景从而揭示中国形象变化的规律。造成十九世纪明恩溥等作家笔下描述的丑陋的中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客观方面,工业革命后,科技进步带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富民强的西方国家看不起他们认为落后或者“劣等”的中国。其次,主观方面,明恩溥作为一名传教士来到中国,它的使命是宣传和普及基督教义。为了使在华传教事业能够披上“合法”的外衣并顺利进行,他们难免会过分渲染中国民族的“劣性”。再次,大背景下,十九世纪是西方殖民主义疯狂加速扩张的时代,夸大中国民族的“劣性”为西方的殖民统治和扩张提供了合理的借口。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十九世纪的)西方观察者所传递的中国形象迎合了那些先前来到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殖民主义者的目标。他们的态度和当时的帝国主义相吻合”[5](P57)。

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西方人自高自大的自恋情怀。战争引发的世界性政治动乱、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彻底暴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强烈地震撼了西方国家,对自身文化产生了悲观、怀疑和失望的心理。横空出世的《中国人的精神》无疑满足了当时西方人社会文化心理的需要,适时地向西方介绍了理性的儒家思想及其温良的中国国民,引领他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与之相对的“他者”中国,成功地在西方塑造了“温良的中国人”的形象。辜鸿铭对军国主义的批判和对基督教失去以往功效的分析加上他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良民宗教的推崇,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西方彼时的情形和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情形十分相似,我们甚至可以把其看作是启蒙时期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再现。以伏尔泰为首的法兰西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为了把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基督教会和专制政权的压制下解放出来,主张把中国儒家文化视为最理想的哲学、像中国一样把政治和道德结合起来,以儒家理性道德观念代替基督教。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西方世界面临困境时,他们愿意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视为某种社会理想,作为社会批判和文化革新的乌托邦式的“他者”。

一九一零年以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形象认识开始改观,原因之一可以归结为作为西方中国形象的重要塑造者之一的传教士在中国宗教交流顺利进行以及教会学校的大量建立。而且,蒋介石在1928年和宋美龄完婚之后宣布皈依基督教的卫理公会,更让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的西方世界为之振奋。尤其是日本对中国入侵之后,日本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暴行引发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对中国的同情,而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抗日战争让西方人对中国人欣赏备至;珍珠港事件之后,中国更是和美国结成了盟友,成为反法西斯战争中崛起的英雄,一个有着英明的领袖、勇敢的人民的和平文明的国家。另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的好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在《大地》三部曲中,描绘了一个从古老向现代转变的中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朴实、坚韧的崭新中国农民形象,不落俗套,感动了美国人。学者陈衡哲认为赛珍珠对待中国的态度是“合情合理的科学态度”,它不是以“误解与蔑视”的态度,把中国看成是一个黑暗落后的异教之地,也不是以“理想化”态度抬高中国。她只是把中国人描绘成“有着普普通通的民众……和地球上的(其他)人类别无二致”[6](p10)。的中国。难怪哈罗德·伊萨克斯把1905年至1937年这段时间定义为中国形象在美国的“善意的年代”而把1937年至1944年定义为“赞赏的年代”[7](P71)。在这种中美友好气氛中,在赛珍珠作品中所呈现的正面的中国形象的影响以及其直接建议下,学贯中西的林语堂用他那温润的笔调从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东方特有的智慧、优雅的民族品格和深厚的传统文化。

四、结语

形象学认为,对形象的研究应该“注重探讨形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在注视者文化,而非被注视者文化中先存的模式”,因此,不能用对或错来评判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形象,而且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形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和现实相同。“一个社会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8](p121),因此,通过作品中形象的研究,可以发掘形象背后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和社会集体想象物以及作者个人的经历对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

研究世纪转折点的西方的中国形象的意义,不在于探讨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的现实,而是他们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构筑了一种西方需要的形象,说明了形象背后的“我”对本土文化(审视者文化)有时难于感受、表述、想象到的某些东西,包含了当时对中西关系的焦虑和期望以及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表达。虽然中国作家参与了中国形象的书写,但是他们笔下的中国形象难以摆脱西方强势话语权,只能作为西方强化主体和自我意识的“他者”。学者高鸿提出“自我东方主义”的概念,认为其是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延伸性理解。他把“自我东方主义”理解为是具有“东方文化身份”的作家,以西方想象自己的方式来想象自己、创造自己,在跨文化创作中进行“自我再现”,“而这种‘自我再现’往往与西方论述东方的刻板印象,或固定形象,也就是形象学所说的‘套话’发生吻合,形成了与西方口味相同的‘共谋’关系”[9](p109)。以保守的“封建卫道士”闻名的辜鸿铭在向西方弘扬中国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却暗合了西方一战后社会危机的背景下批判自我,寻求理想模型的暗涌;而“两脚踏中西文化”并以文化交流使者自居的林语堂也在二战中中美友好关系以及赛珍珠作品中所塑造的正面形象的影响下,吻合了当时西方世界的主流中国形象。两位作家虽然都是中国作家,但其作品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却

李想,刘冬梅:世纪转折点的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

59

南昌高专学报

2010年

A Study on 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Zhang Ting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Mistranslation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and mistransla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u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and 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U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translator's bilingual competence and the master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bilingual countries,etc.U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does not involve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e purposes of translation.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 is such a kind of translation behavior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out of some purpose,the translator deliberately disobeys the original text to convey the original form,content and style,etc.This paper,based on Skopos theory,explores 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aiming to prove the necessity of the existence of 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Key Words:Skopos theory;mistranslation;u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deliberate mistranslation;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的目的论对有意误译具有很好的理论阐释力。从目的论角度分析有意误译有助于从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宏观方面来重新思考翻译实践,摆脱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标准。误译研究对语言的研究与学习和对翻译的研究与实践都具有价值,同时对重新审视翻译的忠实原则和发展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也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Vermeer,Hans J.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A].Andrew Chesterman.Readings in Translation [C].Helsinki:Oy Finn Lectura Ab,1989.

[3]彭长江,顾延龄.译海探秘[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上接第42页)

有意无意地代表着西方主流的观念,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自我东方主义”的倾向。

综上所述,十九世纪末,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在客观上导致西方中国形象由正面转为负面,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二十世纪初又重新转为一个“温良、智慧”的正面的形象。中国的形象是由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国家,根据自我的需要,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语境下,对“他者”中国在形象上调整,它们随着西方社会自身的变化以及中西关系的变化而变迁。科林·马克拉斯(Colin Mackerras )指出:“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形象在正面和负面之间形成有规律的钟摆,尽管没有哪一种形象摆动地更经常和平稳”

[5](p176)

。哈罗德·伊萨克斯从宏观上总结了十八世纪以来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尊敬(18世纪)———鄙视(1840-1905)——

—同情(1905-1937)———羡慕(1937-1944)———清醒(1944-1949)———敌视(1949-)”[7](P71);结合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美国的主流媒体《时代周刊》最近(2009年11月16日)发表的文章《美国需在五个方面向中国学习》中对中国的态度,我们还可以把西方对中国的现在态度再次定义为“羡慕”,钟摆似乎再次向着正面中国形象摆动。通过对西方中国形象的研究可以得出,与其说是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不如说是西方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

的变迁;与其说认识了中国,不如说更反观了西方自身。

[参考文献]

[1]Smith Arthur.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Singapore:

Graham Brash Ltd,1890.

[2]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辜鸿铭.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林语堂.吾国吾民[M].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5]Mackerras Colin.Western Images of China [M].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陈衡哲.合情合理地看待中国———

评赛珍珠的《大地》[A].郭英剑.赛珍珠评论集[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7]Isaac Harold R.Scratches on Our Minds [M].Westport:Greenwood,1973.

[8]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

2005.

60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七班 小组成员:谭浩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 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饮食风俗的变迁 1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首先,我们需要对近代做一个粗略的概括。什么是近代? 以中国历史来划分,近代大体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间上是指1840年-1949年。 我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与西方的主要交流,主要以思想制度的交流为主。而中国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纳态度,在前段时间是以全盘接受为主,而在后期,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接受转变为观望甚至排斥。 下面我将对以上观点做浅显说明。重点将会放于抗日战争以前,也就是中西交流的前半段时间。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下引发的。和西欧、北美自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相异,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起的“外发型”现代化,或称之为“被现代化”。一个腐朽庞大的帝国,以天朝自居,不顾时势,逆天而行,必然要在工业化的决斗中悲惨地死去。中西文化大范围交流的伊始,大致于鸦片战争起,迄今大约已有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碰撞,冲突几乎成为了必然。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梁启超于《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皆于器物、制度等方面全面的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一致肯定的一件事是,在近代,也就是清朝中晚期,中国文化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是在不断地侵略战争中所被影响的。晚晴在西方军队的坚船利炮攻打下,节节败退。西洋的铁蹄甚至踏进了北京的城门。这激发了清朝有志之士的奋发图强,有远见的有如林则徐、魏源等人相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技术和物质文化结合中国国情的洋务运动兴起。 但是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直接论证了西方制度体制的优越性。从此时开始,中国人认识到的是,中国所落后的,不仅是物质文化,更是有思想制度上的全面落后。 我们重点所探讨的,也是这段时间里,中西思想交流的冲突碰撞。考虑到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之久,历史之久,在思想制度上所产生的中西冲突更是显得尖锐复杂。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西方思想的入侵,是通过战争和侵略的方式进行的。换句话说,此次的思想冲突是激烈的,是冰与火一样的碰撞。 旧秩序的崩溃,使得中国人急切地寻求一个“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在这种亡国情绪下,中国人一改传统的中庸之道,反而更为偏激地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西化。这种否定和西化,都是两方面的。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故步自封;或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接受西化。譬如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下所产生的“中国文化本位论”以及惟洋是从者推行的全盘西化论,都是这段时期中国人的摇摆心理所产生的消极且错误的思想。自近代开始,大批思想家在对比中西文化时缺乏理性思维和理性认知,导致更多的只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糟粕和劣根性,从而进入了一个越发自卑的时代。 我们可以从两次近代中国主要的运动作对比,即“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比,前者以改良为主,后者以改革为主。但从根本上说,两次运动所要解决的,都是制度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于“救国救民”的思维已经发生了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一个伪西式的共和国体制。但袁世凯的一意孤行,使得共和国名存实亡“吾人于共和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外迫于强敌,内逼于独夫”,这正是当时中国人心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接触,进而发动了具有启蒙意义的“五四运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18507067.html, 从神话中神的形象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张吴迪 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在2001年加入了WTO,并且在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这意味着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因此,对我们中国人 来说,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适应世界。研究神话总是了解这些差异的好方法。从很久以前到现在,有大量著名的和流行的神话,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特色。它们可以反映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他们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具体的故事,直观地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篇文章试图通过总结一些不同的神的象征和形象,让读者全面了解中西方神話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 在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基本上是善良的、温暖的,例如,佛教的观音菩萨,总是微笑着对每个人。其他的神,如伏羲、女娲、炎帝、大禹等,他们都是中国神的代表。他们帮助普通人消灭敌人,为每一个人祈祷,教人们如何耕作等等。 从很多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神是高尚的,他们无私奉献,所以他们是英雄。我们会问他们为什么如此神圣,这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中,中国人尊重神,但并不完全惧怕神,因为他们认为神与他们同在,如果他们信仰神,神就会帮助他们。与其说他们尊重神灵,不如说中国人尊重一种伦理道德标准。事实上,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出中国人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总是相信,虽然神死了,他们的崇高精神会永远存在,坏人最终会被消灭。 二、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 希腊神话与《圣经》相比,有着大量的神与女神,无论外表还是人格都是不同的。以宙斯为例,他是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也是奥林匹斯山众神的统治者。一方面,他是一个英雄,非常勇敢,他和他的父亲战斗,因为每当一个孩子出生,他的父亲就会吃他的孩子。他最终赢得了比赛,成为众神之王。另一方面,从他的行为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普通人的影子和缺点。宙斯是一个贪欲的人,他迷恋着美丽的少女和享受。有一次,他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叫伊娥,她是一个公主,于是他打扮成一个男人,他采取了各种方式,然而,女孩很害怕想要逃跑。宙斯充分发挥了他的神力,使整个地区笼罩在一片黑暗和浓雾之中,最终这个可怜的女孩落入了宙斯的手中。然而,宙斯为了不让他的妻子赫拉靠近,把伊俄变成了一只小白牛。赫拉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她不能忍受丈夫背叛,最终她让牛虻咬了小白牛。

第二章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形态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第二节文化资源价值的特征 第三节文化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文化的分类 1、文化 1.1 文化的层次 关于文化的内涵,说法很多。通常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意识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意识文化包括心理、心态、信念、观念等纯意识领域,也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意识领域。 第二层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处理人间关系的产物。制度文化包括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制度,如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包括各种具体制度,如政治制度、婚姻家族制度等。制度文化还包形形色色的规章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定势、民俗民风也可列入制度文化中。 第三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物质产品中融入意识文化的要素,物质成了意识文化的载体。建筑、园林、服饰、器物、饮食、交通工具等物质形态都有精神要素,都有文化的内涵。 1.2 西学东渐 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基本上也可以划归为这几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人船坚炮利之下,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一步步走向深渊,在这国家民族存亡之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先进的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向西方学习, 1.2.1 意识层面 大量介绍翻译,或撰写西方的史地,哲学,科技,政治,法律等书籍,最先的是林则徐,魏源,然后是梁启超,严复,维新运动,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望道等五四运动,等等如此,都是为了把西方先进的文化,比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诗歌等介绍到中国来,希望从思想上改变中国人,这是意识文化方面。 1.2.1 制度层面 洋务运动,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管理与技术,希望能强化中国的军事,戊戌变法,直接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西方的立宪政体,辛亥革命,希望把中国专制政体改为民主共和。 1.2.3 器物层面 西餐,西装,沙龙,夜总会,上海百乐门,舞厅,西式婚礼,黄包车,一说从日本引进的,一说是从法国引进的,小汽车等等。 建筑方面特地要说的,就是:大多数人较为熟悉的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面的学

西方的中国形象 摘要:随着历史的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科学的进步都成为不可逆行的潮流。在这过程中各国间的交融交往编织了整个地球村。古往今来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在不同时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本文中以1250年作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起点、1750年作为重要转折点,20世纪后的毁誉参半来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西方;中国形象; 一、中国形象的起点 首先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历史起点。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于1250年前后。这一时期,西方对中国属于朦胧的探索阶段,比较多的是着眼于中国的整体感知。对中国的形象也是属于积极的,正面的。可以分为“契丹传奇”,“大中华帝国”,“孔教乌托邦”三个阶段。 1245年,《柏朗嘉宾蒙古行记》与《鲁布鲁克东行记》中出现有关“契丹”的介绍,将最初的中国形象带入中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化视野,而且确定了这种东方情调的传奇的意义:大汗统治下的契丹,是财富与秩序的世俗天堂。接着是《马可·波罗游记》与《曼德维尔游记》。这两部书是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拥有的东方知识百科全书。这些书用几乎程式化的套语称赞大汗统治下的“契丹与蛮子”地大物博、商贸发达、君权强盛、国富民强……创造了西方集体记忆中的“契丹传奇” [1]。所谓“契丹传奇”是关于东方世俗乐园、关于财富与君权的传奇。它不仅具有清晰的形象,还有确定的类型化的意义与价值。欧洲中世纪晚期的契丹传奇将中国塑造成财富与君权的象征,表达了资本主义早期萌生的世俗精神。他们对中国的羡慕和崇拜的同时,也在遗憾自身的缺憾、压抑对宗教的不满,并表达自己的欲望与向往。 “大中华帝国”时期是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门多萨神父的《大中华帝国志》出版,标志着契丹传奇时代的终结。中华帝国第一次在西方文本与文化中获得了历史化的清晰完整的形象。它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优越的中华帝国形象,它的意义不是提供了某一方面的真实的信息,而是总结性地在西方文化视野中树立了一个全面、权威或者说是价值标准化的中国形象。为此后两个世纪间欧洲的“中国崇拜”提供了一个知识与价值的起点。 中国以“孔教乌托邦”的形象出现在早期启蒙哲学家的社会理想中,标志着欧洲的中国形象进入了哲学时代。“孔教乌托邦”中的性善论和道德理想通过政治权威达成社会公正与幸福,这两个基本观念使启蒙哲学家把对乌托邦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的信念渡入历史。只有哲人政治,才是最完美、最开明的政治。这是中国形象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些启蒙主义者尊崇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 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 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 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 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 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 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试说明: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体会近代习俗变化所反映的社会进步。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总趋势:近代化。 2.变迁的原因: ①外因:西方工业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内因: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政治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 思想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3.概况:物质生活 (1)衣的变化: ①近代: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鸦片战争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中山装:20世纪下半叶,苏式服饰受到青睐,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中山装成了 流行时尚; 旗袍: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转变,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中山装与旗袍(改良)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2) 食的变化: 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此(最早吃西餐的是买办们)(3)住的变化: 近代:出现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社会习俗: ①近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改革等 维新派:主张改革(“断发易服”不具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颁布法令,(“断发易服”具反清革命色彩) 社交礼仪: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称谓:“先生”、“同志”代替“老 爷”、“大人;”历法: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 特点:①平等化民主化 ②西方化; ③中西新旧并存与碰撞 ④变化主要在城市,农村变化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 班级: 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霍桂桓 【专题名称】文化研究 【专题号】G0 【复印期号】2004年02期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昆明)2003年05期第30~33页 【作者简介】霍桂桓,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文化要素逐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全球文化市场正在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 识到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 政策。在加入WTO、文化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全面推进 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在继续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研究二次现代化的 新情况,奠定文化政策基础,实现文化观念的转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轨。【关键词】第二次现代化/全球文化市场/文化政策/文化转型/体制转轨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03)05-0030-04 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内的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已经在有关学术研究部门开展起来,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的参与及合作。在这种形势下,翻译和引介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化政策,并结合其具体国情现状对这些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探讨及研究,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显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因而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 根据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掌握的资料(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材料和数据已经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印的《文化政策调研》上,但读者可能由于保密方面的原因无法看到这份刊物;需要这些材料的读者,请直接与该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联系索取。)来看,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虽然都在关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但由于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其社会文化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文化政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综合看来,我们可以把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美国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已经全面市场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国家对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以“无为而无不为”为特征,具体管理方式以各州政府为核心协调单位并且灵活多样;而其文化政策重点则是,一方面,就发展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而言,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法规促成软件硬件的剥离、使硬件生产归于传统产业,进一步促进、保护和开发国内外文化资源(特别是开发国外文化资源),在使“文化资源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怎样变化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张梨学号1065014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西方看中国形象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有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18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正

面的,但是少数作家的创作中,中国形象却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总体上把中国政府看成专制的;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续编》等作品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贫困、奸诈、愚昧而又自以为是。再如18世纪70年代之后,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时代,中国和乌托邦形象只是为了批判本国的现状,中国的乌托邦现实假的乌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后,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乌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这是由这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决定的。处于现代性萌发阶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关心异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价值,而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启蒙运动使中国形象向负面转化,中国形象中否定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现,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证西方文化的完美和优越。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形象就全面变成了“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完全是负面的,1966年文革时期的中国唯一一次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乌托邦,1968年西欧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时,学生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人道,并视中国为一种不满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想象出一个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国,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 学习课题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七班 小组成员:谭浩 1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美国文学作品中关于中国形象、中国元素的描述及评价 ——《喜福会》 摘要喜福会是每周一次的聚会,这四位年老的母亲虽然生活在美国,讲英语,努力融入西方社会,对于自己在中国的过去避而不谈,然而内心深处,她们认同的文化仍然是自己的母体文化。于是她们在喜福会上同与自己一样的东方人聚在一起,穿中式服装,品尝中式菜肴,打麻将,用中文聊天。她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存在是有很清晰的认知的。 然而她们的孩子,四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对于母亲口中的中国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她们甚至不会讲中文。女儿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她们认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要自己掌控人生。 关键词文化冲突心理障碍双重性写作技巧 正文 《喜福会》是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成名作。小说讲述的是上世纪40年代,4个历经不幸与苦难的女人从中国大陆辗转到美国,在那个她们心目中的天堂国度定居、结婚,生下第二代移民。她们坚定不移地想要抛开不幸的过去,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像西方女性那样拥有独立自由的人生。母亲们热心而又执着地规划女儿的生活,然而她们的孩子是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长成的新一代移民,她们与母亲对抗,希望母亲退出自己的生活。不断的矛盾冲突中,东西

方文化一次次的碰撞,尝试着互相渗透着,彼此认同。 一、中国形象的双重性 《喜福会》中描绘的中国社会大部分是停留在解放前战火纷飞、贫穷破旧的年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吴素云经常向女儿吴 精美讲述的桂林故事中的场景,“每日每时,都有成千上万的 难民涌进城里,簇拥在人行道上,四处寻觅栖身之所……人人 都往人行道上吐痰,大家都在肚子,身上都散发着一样的浊 臭……他们用手挖鼻孔,擤鼻涕,又用擤鼻涕的手去推搡旁边 的人,龌里龌龊的。”《喜福会》中的旧中国不仅是充满战乱 的社会,更是残酷迫害女性的父权制社会。映映的前夫粗俗不 堪,而且到处沾花惹草,她因无法忍受只能怀着内疚打掉胎儿,肚子搬到乡下住。而龚琳达在两岁的时候便由父母安排定了娃 娃亲。最可悲的是许安梅的母亲,被富商吴青强奸后,不但没 有得到家人的同情与安慰,还走到家人额度的咒骂,被绝情地 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她只能给吴青当了四姨太。然而,她在 吴家根本没有地位,吴青很快就另有新欢,娶了年轻的五姨太。 而她的亲生儿子却被阴险的二姨太抢走。为了保护儿女在吴家 的地位,她利用吴青和二姨太对鬼的报复的恐惧。但最后选择 了吞鸦片自杀。 在对中国形象进行批判的同时,谭恩美在内心社会深处也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意识。无法改变的华人文化身份一 集对美国主流社会种族歧视的强烈不满,使她在创作中充满矛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原因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1)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2)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 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机械B0903班 姓名: 学号:

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影响 摘要:中国人信奉儒教、讲顺从孝顺;西方人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要与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字:文化差异影响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在饮食、礼仪、教育等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一个电影叫做《刮痧》,这部电影充分显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刮痧”是中国的非常有效一个治病的方法,通过刮皮肤,什么病都好了,只不过会在皮肤上留下一些斑斑点点的血印子,在美国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是虐待孩子。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 中国人信奉儒教, 讲顺从孝顺。而西方人就有所不同了!他们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中国人民与外国人的吃饭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常常围着一大桌,同吃一盘菜,虽然热闹,但一点儿也不卫生。西方人自己吃自己的,这就是自助餐,既卫生又方便;中西方教育也大不相同,中国人教育学生,大多是一种封闭教育,得遵守校规,西

方教育完全是一种开拓自由思维的空间,他们是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我们可以从语言上来考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己,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西方很早就出现民主和人权的概念,这和西方重视个体的文化有关;东方的传统的专制制度则是和重视整体的文化相适应。日本的文化源于中国,然而又把这种重视整体的文化发挥到极端。日本人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就是整体的利益,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东方文化里对事物的考量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西方则是定格在现在。对于西方人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是对于东方人来说,自己是整条链中的一环,承上启下。东方人因此很重视传宗接代,如果没有儿子来接替自己,那么整条链则是断在自己的手里,是没有脸去见先人的。西方人努力奋斗是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及时享受。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另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光宗耀祖,泽披后人。这种东方式的时间思维方式使我们考虑问题全面和连贯,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中国人的处女情结也是起源于此。而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显得更开明,也更容易带来幸福。东方的文

西方的中国形象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知识与想象,经常是该文化自身结构与本质的投射与反映。它意味着该文化自身的本质与现实之间出现断裂,于是就以幻想的形式将该文化本质投射到一种未知或一知半解的异域形象中去。西方想象中国的两个极端形象:美化的中国形象——乌托邦化与丑化的中国形象——憎恶与意识形态化,以想象或表现的方式构筑一种西方文化系统内的中国形象,在这个形态中,西方既可以“认识”中国,又可以认同自我。西方将中国形象乌托邦化,是为了否定西方现实秩序,达到西方对自身文化的某种反思与超越。而在启蒙运动之后,日渐强大的西方需要一个“他者”,一个否定的形象,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感。 在19世纪之前,西方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将其乌托邦化。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马可波罗写实的游记和曼德维尔虚构的游记就是欧洲人拥有的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一个地大物博,繁荣昌盛,和平安定的契丹,这对于处于黑暗时期中世纪的西方来说,契丹就是一个天堂,是其理想向往之地。除此之外,中世纪西方文化中需要借助对中国形象的乌托邦化,来寄托他们的经济与政治需求,来超越基督教文禁欲文化而强调世俗欲望,为资本主义文明创造契机。《曼德维尔游记》是作者在既定的基督教视野和西方传说文化下,融合获得的关于东方的知识,虚构而成。书中同样赞叹契丹城市繁荣,政治清明,物产丰富。在西方中世纪晚期,对财富欲望的向往投射到了契丹传奇中,黄金与丝绸的神秘乐土的传统构筑起西方人的远东神话。对于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来说,契丹意味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他们集体无意识中的欲望的信息,也表达了西方人对世界与西方文明自身的识别与认同意识。 13-15世纪西方对中国形象的物质化,是用金银和钻石的世界看东方世界,而在17世纪,西方再一次对中国形象进行乌托邦化——中华帝国,将视野转向了中国的文明,构筑了一种独特而优越的政治伦理与文化制度。 启蒙时代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将中国当作欧洲的榜样,在改造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中国形象。宗教上从自然神论到无神论,宽容主义,政治上从开明君主到哲人治国,经济上的重农主义与国家教育等等。18世纪开明的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变迁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延续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宣告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的灭亡.民国时期是社会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时期,风俗的演进也进入转型的阶段。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都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本文将从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这五个方面来介绍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 [关键字]:民国风俗旗袍妇女解放 民国时期民俗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仅以风俗研究而言,就有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杨荫深的《衣冠服饰》,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等。可以肯定的说,民国时期的民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为以后民俗学者的“田野作业”起到示范作用。陈学华和徐吉军编著的《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就对民国时期各民族的饮食,住,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民国时期女权运动兴起,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比较明显,在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围绕女性婚恋嫁娶而展开的民国社会风俗研究将会越来越全面。 一、民国时期社会风俗变革的背景 1.外部因素 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2.内部因素 (1)政治因素 还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就认识到社会习俗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改良社会习俗政治进步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得出一种共识,那就是改良风俗必须成为社会全面变革而一部分,必须把政治改革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有的把改革发饰、服饰习俗作为推翻清王朝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强调了风俗改良的政治意义。这种将移风易俗政治化的思路和做法,在民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尽快革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造成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新社会风气,将改良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革命党人亦视移风易俗为一项政治事务。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曾发起过“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 (2)经济因素

中西方企业文化 【篇一: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 中西方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随着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联合等现象经常发展,但由于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别,这使得企业之间文化的融合非常困难,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差别,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呢?我认为关键要弄清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本文就中国企业文化与西方(以美国为代表)企业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一文化形成的渊源不同 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其国家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与西方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渊源都有所不同。 从历史渊源来看,对“人论”的不同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一国文化的特征,任何文化都是以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为基础,所有打上人类印记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都归于文化之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文明的起点是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彻底地脱离了自己所处的自然状态,因此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道路是从明确区分人与自然,把人和自然当作各自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对象分别加以研究开始的。于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分离就成了西方文化的“人论”基础。随着时间的变迁,文化的不但演变,西方的文化形成了如今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特征的权利型伦理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文明的发生是在原有氏族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氏族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以血缘宗法为基础、注重人际关系的等级制度。由于等级森严,无法获得像西方那样的平等和独立的地位,因此对待自然和自己的态度就有着很大的差别。站在自己的宗法人伦关系的基础上来理解人,把人看作是“人伦”的派生物,重视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自然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人论”基础。从地理渊源来看,由于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土地贫瘠、临海,无法靠农牧为生,但临海且岛屿星罗棋布又给古希腊人带来了机遇,船成了他们最主要的生存工具,航海可以占领新的空间,激发人的创造力,古希腊人在惊涛骇浪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