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28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28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28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28

课下限时集训28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济南模拟)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1一定大于0.2 mol·L-1

B.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 H++A-

C.甲反应后溶液中:c(Na+)>c(OH-)>c(A-)>c(H+)

D.乙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HA)+c(A-)

2.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盐酸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3.(2016·湖北联考)25 ℃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四种正盐溶液:AX、BX、AY、BY;AX溶液的pH=7且溶液中c(X-)=1 mol·L-1,BX溶液的pH=4,BY溶液的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B.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

C.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变化:BX等于BY

D.将浓度均为1 mol·L-1的HX和HY溶液分别稀释10倍后,HX溶液的pH大于HY 4.(2016·山师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

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5.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④NH4Cl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生成氢气

⑧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⑨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⑨ D.全部

6.50 ℃时,0.1 mol·L-1Na2CO3溶液的pH=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OH-)=10-2mol·L-1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和c(CO2-3)均增大

C.c(Na+)+c(H+)=c(HCO-3)+c(OH-)+c(CO2-3)

D.2c(Na+)=c(HCO-3)+c(CO2-3)+c(H2CO3)

7.(2016·石家庄模拟)25 ℃时,关于①0.1 mol·L-1的NH4Cl溶液②0.1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向①中加适量水,溶液中c Cl-

c NH+4

的值减小

B.若将①和②均稀释100倍,①的pH变化更大

C.若向②中加适量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若将①和②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c(NH3·H2O)>c(Na+)

8.(2016·泰州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Ag+,NO-3,CO2-3,SO2-4

B.Fe2+,H+,NO-3,Cl-

C.Al3+、NH+4,HCO-3、Cl-

D.K+、Na+、NO-3、SO2-4

9.25 ℃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3

B.a mol·L-1 HCN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C.往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D.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中:c(Na+)+c(H+)=c(OH-)+c(HCO-3)+c(CO2-3)

10.(2016·双实中学调研)有一种酸式盐AHB,它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则以下说法:

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OH溶液和H2B溶液,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的电离程度;

②H2B不是强酸;

③HB-的电离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

④该盐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一般写成:AHB A++HB-,HB- H++B2-。

其中错误选项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3

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NaHCO3(填“大于”或“小于”)。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填字母)。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8.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丙由此推断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有0.175 mol·L-1醋酸钠溶液500 mL(已知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75×10-5)。

(1)写出醋酸钠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像能说明醋酸钠的水解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3)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

A.冰醋酸 B.纯碱固体

C.醋酸钙固体 D.氯化铵固体

(4)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后,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式能成立的有________。

A.c(CH3COO-)+c(CH3COOH)>c(Na+)

B.c(Na+)>c(CH3COO-)>c(H+)>c(OH-)

C.c(CH3COO-)>c(Na+)>c(H+)>c(OH-)

D.c(CH3COO-)>c(H+)>c(OH-)>c(Na+)

(5)欲配制0.175 mol·L-1醋酸钠溶液500 mL,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g无水醋酸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 mL溶液。

方案二:体积均为250 mL且浓度均为________的醋酸与氢氧化钠两溶液混合而成(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6)在室温下,0.175 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______。

13.常温下,如果取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填“>”、“<”或“=”)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3)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Na+)-c(A-)=________ mol·L-1,

c(OH-)-c(HA)=________ mol·L-1。

(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7(填“>”、“<”或“=”);将同温度下等浓度的四种盐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填序号)。

A.NH4HCO3 B.NH4A

C.(NH4)2SO4 D.NH4Cl

14.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 mol·L-1 NH4Al(SO4)2中的c(NH+4)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1 NH4HSO4中的c(NH+4)。

(3)如图1所示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导致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 ℃时,0.1 mol·L-1 NH4Al(SO4)2中2c(SO2-4)-c(NH+4)-3c(Al3+)=________。

(4)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C 根据题意可知 NaA 溶液呈碱性,所以HA是弱酸,B正确;若c1=

0.2 mol·L-1,则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实际上pH=7,则HA必过量,即c1一定大于0.2 mol·L-1,A正确;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A,微粒浓度的关系应为c(Na+)>c(A-)>c(OH-)>c(H+),C错误;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NaA和HA,故有:c(Na+)<c(HA)+c(A-),D正确。

2.解析:选B NH4Cl中NH+4水解使NH+4浓度小于Cl-,要使二者比值为1∶1,就要增加NH+4的量,但不能加盐酸,因为加HCl的同时会增加Cl-的量。

3.解析:选A 由题给条件可以推出AX是强酸强碱盐,BX为强酸弱碱盐,BY为弱酸弱碱盐,AY为强碱弱酸盐。1 mol·L-1BY溶液的pH=6,说明电离平衡常数K(BOH)

A 选项正确;AY 为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所以AY 溶液的pH 大于BY 溶液的pH ,

B 选项错误;稀释相同的倍数,BX 、BY 的水解程度不同,所以pH 变化不相等,

C 选项错误;相同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稀释10倍后,弱酸的pH 大于强酸,

D 选项错误。

4. 解析:选D A 项,AlCl 3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氧化铝,而Al 2(SO 4)3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的仍是硫酸铝;B 项,所加酸应是稀硫酸,不能引入新杂质;C 项,加热法不能除去Fe 3+。

5. 解析:选D ①Al 3+和Fe 3+水解产生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②加盐酸可抑制FeCl 3水解。③AlCl 3溶解在盐酸中可抑制Al 3+的水解。④NH +4水解产生的H +与铁锈反应。⑤Na 2SiO 3溶液水解显碱性,可腐蚀玻璃。⑥Al 3+与HCO -3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产生大量泡沫。⑦NH +4和Al 3+水解产生的H +与Mg 反应。⑧NH +4水解显酸性,草木灰水解显碱性,二者水解相互促进会使NH 3逸出,降低肥效。⑨AlCl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 3+3H 2O Al(OH)3+3HCl ,加热时,HCl 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Al(OH)3固体(如果灼烧会得到Al 2O 3固体)。

6.解析:选B 50 ℃时水的离子积不等于10-14,所以c (OH -)不能用25 ℃时水的离

子积进行计算,A 选项错误;加入少量NaOH 固体,抑制了Na 2CO 3的水解,c (Na +)和c (CO 2-3)

都增大,B 选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得:c (Na +)+c (H +)=2c (CO 2-3)+c (HCO -3)+c (OH -

),C 选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得:c (Na +)=2c (CO 2-3)+2c (HCO -3)+2c (H 2CO 3),D 选项错误。 7.解析:选C 加水促进NH +

4水解,n (Cl -)不变,n (NH +4

)减小,而 n Cl - n NH +4 =c Cl - c NH +

4 ,故随着溶液的稀释,c Cl - c NH +

4

逐渐增大,A 项错误;水解为可逆反应,而且水解较微弱,而NaOH 是强电解质,故①和②均稀释100倍时,②的pH 变化大,B 项错误;0.1 mol·L

-1的NaOH 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c (OH -)减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小,故水的电离平

衡正向移动,C 项正确;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得:c (Cl -)+c (OH -)=c (H +)+c (NH +4)+c (Na +),由物料守恒可知c (Cl -)=c (NH 3·H 2O)+c (NH +4),因pH =7,故c (OH -)=c (H +),三式联

立可得c (Na +)=c (NH 3·H 2O),D 项错误。

8.解析:选D Ag +与CO 2-3、SO 2-4之间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Fe 2+、H +、NO -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 错误;Al 3+、HCO -3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K +、Na +、NO -3、SO 2-

4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 正确。

9.解析:选C A 项,酸越弱,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 越大,结合表格的数据可知pH 大小关系应为pH(Na 2CO 3)>pH(NaCN)>pH(CH 3COONa),故不正确;B 项,若a =b ,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N 溶液,而CN -水解也能使溶液中c (Na +)>c (CN -),故不正确;D 项,Na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有c (Na +)+c (H +)=c (OH -)+c (HCO -3)+2c (CO 2-3),故不正确。

10.解析:选B 酸式盐AHB 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说明AOH 的碱性相对较强,H 2B 的酸性相对较弱,且HB -的电离程度小于HB -的水解程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OH 溶液和H 2B 溶液,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的电离程度。AHB 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一般写成AHB===A ++HB -,HB - H ++B 2-

。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NaHCO 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而且CO 2-3水解程度大于HCO -

3的水解程度。四种物质中只有BaCl 2与Na 2CO 3反应生成沉淀,而不与NaHCO 3反应,其余三种与Na 2CO 3、NaHCO 3反应均能生成沉淀。因此只能选择BaCl 2溶液才能证明乙判断正确。若要证明甲判断正确,冷却后pH 应等于8.3。

答案:HCO -3+H 2O H 2CO 3+OH - 大于

(1)乙 B (2)等于 甲 (3)乙 常压下加热NaHCO 3 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 150 ℃

12. 解析:(2)Na +不水解,所以其浓度始终不变,A 错误;CH 3COO -开始时水解速率最大,后逐渐减小,平衡时不再变化,B 正确;随着水解的逐渐进行,pH 逐渐增大,平衡时不再变化,C 正确;温度不变,K w 不变,D 错误。(3)加入冰醋酸,溶液中醋酸浓度增大,平衡左移,A 错误;加入纯碱固体,CO 2-3的水解抑制CH 3COO -的水解,平衡左移,B 错误;加入醋酸钙固体,溶液中CH 3COO -浓度增大,平衡右移,C 正确;加入氯化铵固体,NH +4与水解生成的OH -结合成NH 3·H 2O ,使溶液中OH -浓度减小,平衡右移,D 正确。(4)B 项不符合电荷守恒,错误;无论加入多少冰醋酸,都不会存在c (OH -)>c (Na +),D 错误。(5)由m =nM 得无水醋酸钠的质量为7.175 g ,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 g ,故称量的质量应为7.2 g ;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浓度为0.175 mol·L -1,所以原溶液的浓度为0.35 mol·L -1。(6)CH 3COO -

的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b =K w K a ,即c CH 3COOH ·c OH - c CH 3COO - =c 2 OH - 0.175=10-14

1.75×10

-5,所以c (OH -)=10-5mol·L -1,pH =9。 答案:(1)CH 3COONa +H 2O CH 3COOH +NaOH

(2)B 、C (3)C 、D (4)A 、C

(5)7.2 0.35 mol·L -1 (6)9

13.解析:(2)混合溶液由于A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NaOH 抑制水的电离。(3)由电荷守恒c (Na +)+c (H +)=c (A -)+c (OH -),可得c (Na +)-c (A -)=c (OH -)-c (H +)=9.9×10-7 mol·L -1。由质子守恒c (OH -)=c (HA)+c (H +)可得c (OH -)-c (HA)=c (H +)=10-8mol·L -1。

(4)NH 4A 溶液为中性,说明NH +4与A -的水解程度相当。HA 加到Na 2CO 3中有气体放出,说明HA

酸性强于H 2CO 3,HCO -3、CO 2-3水解程度大于A -

,因而(NH 4)2CO 3溶液pH>7,NH 4HCO 3溶液的pH 大于7。Cl -和SO 2-4不水解,(NH 4)2SO 4和NH 4Cl 溶液显酸性,但(NH 4)2SO 4中c (NH +4)大,水解生成的c (H +)也大,因而pH[(NH 4)2SO 4]

答案:(1)A-+H 2O HA+OH-(2)>

(3)9.9×10-710-8(4)> ABDC

14.解析:(1)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2)NH4Al(SO4)2与NH4HSO4中的NH+4均发生水解,但NH4Al(SO4)2中Al3+水解呈酸性抑制NH+4水解,HSO-4电离出H+同样抑制NH+4水解,因为HSO-4电离生成的H+浓度比Al3+水解生成的H+浓度大,所以NH4HSO4中NH+4水解程度比NH4Al(SO4)2中的小。(3)NH4Al(SO4)2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符合的曲线为Ⅰ。根据电荷守恒,可以求出2c(SO2-4)-c(NH+4)-3c(Al3+)=c(H+)-

c(OH-)=10-3mol·L-1[c(OH-)太小,可忽略]。(4)a、b、c、d四个点,根据反应量的关系,a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与Na2SO4;b、c、d三点溶液均含有NH3·H2O,(NH4)2SO4可以促进水的电离,而NH3·H2O抑制水的电离,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点溶液呈中性,即溶液含有(NH4)2SO4、Na2SO4、NH3·H2O三种成分,a点时c(Na+)=c(SO2-4),b点时c(Na +)>c(SO2-

c(SO2-4)>c(NH+4),故

4),根据N元素与S元素的关系,可以得出

c(Na+)>c(SO2-4)>c(NH+4)>c(OH-)=c(H+)。

答案:(1)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2)小于

(3)①ⅠNH4Al(SO4)2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使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

②10-3mol·L-1(4)a点

c(Na+)>c(SO2-4)>c(NH+4)>c(OH-)=c(H+)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化学计量及定律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四)——化学计量及定律 ●考点阐释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涵义及有关推论。综合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有关的计算。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等于N A 个氯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常温常压下1 mol NO 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 个NO -3离子 C.121 g CCl 2F 2所含的氯原子个数为2N A D.62 g Na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 -2离子数为N A 2.(2002年河南,15)1 mol X 气体跟a mol Y 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a Y(g) 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 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 和b 的数值可能是 A.a =1,b =1 B.a =2,b =1 C.a =2,b =2 D.a =3,b =2 3.(2001年上海,1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22.4 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 A B.18 g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C.46 g 二氧化氮和46 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D.在1 L 2 mol ·L -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 A 4.(2000年春,7)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4 1。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A.H 2和O 2 B.HCl 和NH 3 C.H 2和Cl 2 D.CO 和O 2 5.(2000年广东,10)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 2H 4,另一个装有C 2H 2和C 2H 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碳原子数 D.密度 6.(2000年广东,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 3(g) N 2(g)+3H 2(g) B.2NO(g) N 2(g)+O 2(g) C.2N 2O 5(g) 4NO 2(g)+O 2(g)

(完整word版)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9年高考化学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

2017全国Ⅲ卷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信息量与难度适中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卷Ⅲ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紧扣《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全面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试题情境新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区分度良好。 二、选择题——重要核心考点,反应原理及电化学易错 纵观近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选择题都是围绕着核心考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电化学、速率和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展开。Ⅲ卷7个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关于燃料燃烧和环境保护的常识;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有机的常见反应和物质的鉴别;第9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学生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第11题是电化学,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是元素周期律,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掌握能力;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以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溶度积和平衡判断的能力。总体看来,选择题难度适中,易出错的是化学反应原理题和电化学综合题。 三、非选择题——化学基本素养和化学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解析版)

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9新课标Ⅰ]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 A.B.C.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 是、。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Li2O MgO P4O6SO2 熔点/°C 1570 2800 23.8 ?75.5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A (2)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 (3)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晶格能MgO>Li2O。分子间力(分子量)P4O6>SO2 (4 23 330 A 824+1664 10 N a- ?? ? 【解析】(1)A.[Ne]3s1属于基态的Mg+,由于Mg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 B. [Ne] 3s2属于基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Mg+; C. [Ne] 3s13p1属于激发态

2014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化学

2014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化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各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铺天盖地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进行正确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2017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2017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alTable style="BORDER-RIGHT: medium none;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LEFT: medium none;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so-border-alt: solid so-yfti-tbllook: 480; mso-padding-alt: 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 .5pt solid so-border-insidev: .5pt solid so-yfti-iroso-yfti-firstro; BORDER-LEFT: ; BORDER-BOTTOM: so-border-alt: solid 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知识块 题号 分值 占有百分比 概念与理论

1、2、3、5、9、11、16、18、19、21、23、24/(2)、25/(1)(2)(3) 约46 31% 元素化合物 6、7、8、13 约12 8% 有机化学 4、12、14、1 5、28、29 约31 21%

化学实验 10、26、27 约23 15% 化学计算 17、20、22、24/(1)(3)(4)、25/(4)、30 约38 25% 3.与最近三年相比 知识块

占有百分比08年 09年 10年 概念与理论33% 31% 25% 元素化合物13%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考点阐释 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掌握钠的几种最重要的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等)的性质和用途。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上海,1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2001年全国理综,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 A.[(b-c)/125a]×100% B.[(b-2c)/125a]×100% C.[(b-c)/250a]×100% D.[(8b-8c)/a]×100% 3.(2001年上海,1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01年上海,5)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5.(2000年春,25)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2 3的浓度之比约是 和HCO- 3 A.1∶3 B.1∶2 C.2∶3 D.3∶2 6.(1999年上海,6)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7.(1998年上海,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下列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新课标2020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化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学科.网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1 L -NH 4Cl 溶液中,4NH + 的数量为0.1A N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15)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氧化还原反应1.(2021模拟年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2021模拟889 B.0.2021模拟000 C.0.1200 D.0.2400 答案:B 解析:此题类型属于信息给予题,据题意并结合提示,H2C2O4为二元弱酸,可写出氢氧化钠与KHC2O4·H2C2O4·2H2O反应的方程式: 6NaOH+2KHC2O4·H2C2O4·2H2O=3Na2C2O4+K2C2O4+8H2O; 10[KHC2O4·H2C2O4]+8KMnO4+ 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可得关系式:6NaOH~2KHC2O4·H2C2O4·2H2O,10[KHC2O4·H2C2O4]~8KMnO4 ;综合以上两式可得: 15NaOH ~ 4KMnO4 , 结合题意:V(NaOH)=3V(KMnO4)可得出关系: 15NaOH ~ 4KMnO4 15 4 3V(KMnO4)×0.1000mol·L-1V(KMnO4)×c(KMnO4) 列式得:15×V(KMnO4)×c(KMnO4)=4×3V(KMnO4)×0.1000mol·L-1,整理得:0.2021模拟000mol·L-1,答案选B。 2.(2021模拟年广东化学·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 =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答案:C 解析:本题原理大多同学已在平时练习中接触过,2021模拟年高考题实验题21题⑵考到:

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详解

山东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讲解 一、能力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一)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1.化学科学特点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考纲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考纲说明】●环境:①酸雨(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引起,主要是硫的氧化物)pH<5.6②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引起)③赤潮(水体富营养化)④水华(水体富营养化)⑤臭氧空洞(氟利昂)⑥可吸入颗粒物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⑦白色污染(塑料)⑧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时又能将有用物质加以再生利用 ●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基体是粘结剂,增强体是骨架)、光导纤维(SiO2)、氮化硅陶瓷、半导体材料(Si) ●能源:煤、石油、乙醇汽油、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等●生命过程:六大营养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自来水消毒、防腐剂、增色剂、营养加强剂等 (3)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考纲说明】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2.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a.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考纲说明】 ①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②简单相关计算。 【指导】计算时注意根据基本定义式进行计算。 【练习】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 B.ω=17c/1000ρ C.ω=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2、A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B g 铝离子,则此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1、A 2、mol·L-1 b.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考纲说明】①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其数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③1mol气体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计算时注意注意是不是标准状况,是不是气体;④1L溶液所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叫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 l·L-1; ⑤0.012Kg12C所含有碳原子的个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单位mol-1,常用数据为6.02×1023mol-1;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答案选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

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答案】B 【解析】A .3He 的中子数为3-2=1,则3g 3He 的中子数为3g 3g/mol A N ?=N A ,A 项正确; 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 的磷酸钠溶液中磷 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 0.1mol/L×N A mol -1 =0.1N A ,B 项错误; 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 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 A mol -1 =6N A ,C 项正确; 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 正丁烷与10g 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48g+10g 58g/mol ×13×N A mol -1 =13N A ,D 项正确; 答案选B 。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A 、常温下pH =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 ,因此每升溶液中H +数目为0.01N A , A 错误; 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B 正确; C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C 错误; D 、加入NaH 2PO 4固体,H 2PO 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 错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