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S技术与硬盘接口类型

SAS技术与硬盘接口类型

SAS技术与硬盘接口类型
SAS技术与硬盘接口类型

SAS技术与SAS硬盘

存储领域的磁盘介质是最关键的设备,所有数据和信息都要存放在磁盘介质上。而数据的读取速度则是由磁盘介质的连接接口决定的。以往我们都是通过SCSI或者SATA接口及硬盘来完成数据存储工作。不过近些年一个新型技术越来越得到中小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的青睐。就是SAS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SAS 硬盘。今天我们就从无到有的来了解下什么是SAS技术以及使用SAS硬盘的优势。

一、常见磁盘技术与接口类型优劣:

网络存储设备目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高端中端和近端(Near-Line)。高端存储设备主要是光纤通道为主,由于光纤通道传输速度很快,所以高端存储光纤设备大部分应用于任务级关键数据的大容量实时存储上。中端存储设备主要是SCSI设备,他的历史也很悠久,应用于商业级的关键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近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存储领域,其产品主要是串行ATA(Serial ATA,缩写为SATA),应用于非关键数据的大容量存储,目的是替代以前使用磁带的数据备份。

光纤通道存储设备的最大优势就是传输速度快,但是他的价格很高,维护起来也相对麻烦;而SCSI设备存取速度相对比较快,价格位于中等位置,但是他的扩展性稍微差一点,每个SCSI接口卡最多只能连接15个(单通道)或者30个(双通道)设备。SATA则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技术,他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而且速度并不比SCSI接口慢多少,随着技术的发展SATA的数据读取速度正在接近并赶超SCSI接口。另外由于SATA的硬盘价格越来越低,容量越来越大,逐渐可以用于数据备份。

因此传统的企业级存储由于考虑到性能和稳定性,以SCSI硬盘和光纤通道为主要存储平台,ATA则多用于非关键性资料或桌面个人计算机上,不过随着SATA技术的兴起与SATA设备的成熟,这个模式正在被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SATA这种串行数据存储连接方式。

二、什么是SAS技术?

正因为SATA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方面的优势,才会让更多的人考虑能否存在一种方式可以将SATA 与SCSI两者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下SAS应运而生。

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供与串行ATA(Serial ATA,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

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因为SAS驱动器的端口与SATA驱动器的端口形状看上去类似,所以SAS驱动器和SATA驱动器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存储系统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由于SAS系统的兼容性,IT 人员能够运用不同接口的硬盘来满足各类应用在容量上或效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扩充存储系统时拥有更多的弹性,让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说白了SAS接口技术就是使用串行接口的SCSI硬盘,他和SATA硬盘是兼容的,我们可以在SAS接口上安装SAS硬盘或者SATA硬盘。

三、SAS技术的优势:

正如前面所说SAS技术与SAS硬盘是在人们希望发挥SATA与SCSI接口共同优势的基础上诞生的。那么集中两者优势形成的SAS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过人之处呢?

(1)SAS技术降低了磁盘阵列的成本:

以往不管使用SCSI接口还是FC光纤接口,当一个厂商生产磁盘阵列柜时需要的技术是非常高的,成本也很高,因为存储设备厂商目前投入相当多的成本以支持包括光纤通道阵列、SATA阵列等不同的存储设备。而SAS技术具备简化内部连接设计的优势,可以通过共用组件降低设计成本。这样就可以花更少的钱享受SCSI接口的性能。

(2)串行接口让传输性能提高:

标准SAS接口外观图

串行SCSI是点到点的结构,可以建立磁盘到控制器的直接连接。通过点到点技术可以减少了地址冲突以及菊花链连结的减速,为每个设备提供了专用的信号通路来保证最大的带宽,并且每个传输通道都是在全双工方式下进行的。总的说来他的性能要比传统SCSI更高。

(3)更好的扩展性能:

上面笔者也提到了SCSI接口的扩展性能一般,最多只能连接15个(单通道)或者30个(双通道)设备。而经过改良后的SAS接口则大大不同,SAS结构有非常好的扩展能力,最多可以连接16384个磁盘设备。

(4)安装更简单:

SAS接口使用更细的电缆搭配更小的连接器,一方面节约了服务器或存储设备的空间,另一方节省了空间,从而提高了使用SAS硬盘服务器的散热、通风能力。而传统的SCSI接口使用较大的并行电缆,这会带来部分电子干扰,采用SAS的电缆结构就不会出现此问题。另外每个SAS电缆有四根电缆,两根输入两根输出。SAS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读写,全双工的数据操作提高数据的吞吐效率。

(5)更好的兼容性:

正如上文所说我们在SAS接口卡上安装SATA设备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这样就让我们的存储系统应用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SAS磁盘或者SATA磁盘,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性能。对于对数据读取速度要求不高的地方可以使用SATA设备替代SAS设备。

总的来说SAS技术是结合了SATA与SCSI两者的优点而诞生的,同时串行SCSI(SAS)是点到点的结构,因此除了提高性能之外,每个设备连接到指定的数据通路上提高了带宽,从而为数据传输与存取提供了必要保障。

四、实施SAS需要哪些设备?

由于SAS技术仅仅是在SCSI基础上对连接接口进行了改进,从并行接口改变成串行接口。所以在使用和设置上和原来的SCSI存储技术非常类似。和SCSI设备一样我们需要SAS接口卡和SAS磁盘两部分来组建SAS系统。

(1)SAS接口卡:

由于大部分主板都没有提供SAS模块功能,所以我们只能通过SAS接口卡(扩展卡)来实现SAS系统的搭建。目前LSI Logic和Adaptec两大公司都提供了基于SAS技术的接口卡,我们购买回来直接安装在主板的插槽上即可。

(2)SAS磁盘:

从大小上来说SAS磁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2.5英寸的,另一种是3.5英寸的,具体选择哪个要看我们SAS接口卡上支持哪种。另外磁盘转速基本在10000RPM到15000RPM之间。日立,富士通,老希捷,老迈拓都生产过SAS磁盘。

总结:

SAS技术是SCSI与SATA两者的完美结合,在功能上将SCSI比了下去,在兼容性上又可以与SATA 设备正常连接,因此很多存储厂商都认为SAS技术将取代并行SCSI。笔者也认为在不久的将来,SAS技术会在中端市场和近端市场有惊人的表现,未来赶超和取代FC光纤设备也不是没有可能。

IDE,SATA,SATA II,SCSI,SAS,光纤通道知识及区别

(硬盘接口类型)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

a) 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

b) 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

c) “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d) 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e) 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集成驱动器电子)的缩写,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ATA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这两个名词都有厂商在用,指的是相同的东西。

IDE的规格后来有所进步,而推出了EIDE(Enhanced IDE)的规格名称,而这个规格同时又被称为Fast ATA。所不同的是Fast ATA是专指硬盘接口,而EIDE还制定了连接光盘等非硬盘产品的标准。而这个连接非硬盘类的IDE标准,又称为ATAPI接口。而之后再推出更快的接口,名称都只剩下ATA的字样,像是Ultra ATA、ATA/66、ATA/100等。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操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而从英特尔的430TX芯片组开始,就提供了对Ultra DMA 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数据传输率,以后又很快发展到了ATA 66,ATA 100以及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分别提供66MB/sec,100MB/sec以及133MB/sec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值得注意的是,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并没能获得业界的广泛支持,硬盘厂商中只有迈拓自己才采用ATA 133标准,而日立(IBM),希捷和西部数据则都采用ATA 100标准,芯片组厂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idia 对次标准提供支持,芯片组厂商中英特尔则只支持ATA 100标准。

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Ultra DMA 33/66。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SCSI 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IS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

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

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ATA II)。

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

a). 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

b). 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

c). 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在选购主板时,其实并无必要太在意IDE接口传输标准有多快,其实在ATA 100,ATA 133以及SATA 150下硬盘性能都差不多,因为受限于硬盘的机械结构和数据存取方式,硬盘的性能瓶颈是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而非外部接口标准,目前主流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离ATA 100的100MB/sec都还差得很远。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具体需求选购。

SATA的速度是每秒1.5Gbps(150MB/sec),SATA2(Serial ATA 2.0规范)的速度是每秒

3Gbps(300MB/sec)。SATAⅡ接口主板能插SATA硬盘,SATA接口主板不能插SATAⅡ盘硬,这都是向下兼容的。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1.5G进一步提高到了3G,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

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盘寿命。

另外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些只具有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

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I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CQ 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

eSATA(External SATA,外置式SATA接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采用较早的仅支持1.5Gbps的南桥芯片(例如VIA VT8237和NVIDIA nForce2

MCP-R/MCP-Gb)的主板在使用SATA II硬盘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硬盘或蓝屏的情况。不过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上设置了一个速度选择跳线,以便强制选择1.5Gbps或3Gbps的工作模式(少数硬盘厂商则是通过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设置),只要把硬盘强制设置为1.5Gbps,SATA II硬盘照样可以在老主板上正常使用。

SATA硬盘在设置RAID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安装主板芯片组厂商所提供的驱动,但也有少数较老的SATA RAID控制器在打了最新补丁的某些版本的Windows XP系统里不需要加载驱动就可以组建RAID。

SAS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

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具体来说,二者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协议层的兼容。

a). 在物理层,SAS接口和SATA接口完全兼容,SATA硬盘可以直接使用在SAS的环境中,从接口标准上而言,SATA是SAS的一个子标准,因此SAS 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硬盘,但是SAS却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的环境中,因为SATA控制器并不能对SAS硬盘进行控制;

b). 在协议层,SAS由3种类型协议组成,根据连接的不同设备使用相应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串行SCSI协议(SSP)用于传输SCSI命令;SCSI管理协议(SMP)用于对连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SATA通道协议(STP)用于SAS和SATA之间数据的传输。因此在这3种协议的配合下,SAS可以和SATA以及部分SCSI设备无缝结合。

SAS系统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所以SAS驱动器和SATA驱动器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存储系统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由于SAS系统的兼容性,使用户能够运用不同接口的硬盘来满足各类应用在容量上或效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扩充存储系统时拥有更多的弹性,让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在系统中,每一个SAS端口可以最多可以连接16256个外部设备,并且SAS采取直接的点到点的串行传输方式,传输的速率高达3Gbps,估计以后会有6Gbps乃至12Gbps的高速接口出现。

SAS的接口也做了较大的改进,它同时提供了3.5英寸和2.5英寸的接口,因此能够适合不同服务器环境的需求。SAS依靠SAS扩展器来连接更多的设备,目前的扩展器以12端口居多,不过根据板卡厂商产品研发计划显示,未来会有28、36端口的扩展器引入,来连接SAS设备、主机设备或者其他的SAS扩展器。

和传统并行SCSI接口比较起来,SAS不仅在接口速度上得到显著提升(现在主流Ultra 320 SCSI速度为320MB/sec,而SAS才刚起步速度就达到300MB/sec,未来会达到600MB/sec甚至更多),而且由于采用了串行线缆,不仅可以实现更长的连接距离,还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且这种细细的线缆还可以显著改善机箱内部的散热情况。

SAS目前的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a). 硬盘、控制芯片种类少:

只有希捷、迈拓以及富士通等为数不多的硬盘厂商推出了SAS接口硬盘,品种太少,其他厂商的SAS硬盘多数处在产品内部测试阶段。此外周边的SAS控制器芯片或者一些SAS转接卡的种类更是不多,多数集中在LSI以及Adaptec公司手中。

b). 硬盘价格太贵:

比起同容量的Ultra 320 SCSI硬盘,SAS硬盘要贵了一倍还多。一直居高不下的价格直接影响了用户的采购数量和渠道的消化数量,而无法形成大批量生产的SAS 硬盘,其成本的压力又会反过来促使价格无法下降。

如果用户想要做个简单的RAID级别,那么不仅需要购买多块SAS硬盘,还要购买昂贵的RAID卡,价格基本上和硬盘相当。

c). 实际传输速度变化不大:

SAS 硬盘的接口速度并不代表数据传输速度,受到硬盘机械结构限制,现在SAS硬盘的机械结构和SCSI 硬盘几乎一样。目前数据传输的瓶颈集中在由硬盘内部机械机构、硬盘存储技术、磁盘转速,所决定的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80MBsec左右,SAS硬盘的性能提升不明显。

d). 用户追求成熟、稳定的产品:

从现在已经推出的产品来看,SAS硬盘更多的被应用在高端4路服务器上,而4路以上服务器用户并非一味追求高速度的硬盘接口技术,最吸引他们的应该是成熟、稳定的硬件产品,虽然SAS接口服务器和SCSI 接口产品在速度、稳定性上差不多,但目前的技术和产品都还不够成熟。不过随着英特尔等主板芯片组制造商、希捷等硬盘制造商以及众多的服务器制造商的大力推动,SAS的相关产品技术会逐步成熟,价格也会逐步滑落,早晚都会成为服务器硬盘的主流接口。

服务器之磁盘阵列RAID——配置方法(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RAID) ● 硬件RAID (硬件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一、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和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他们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 二、创建逻辑磁盘的方式 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即阵列卡的BIOS。(一般用于重装系统或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去创建容器(Adaptec阵列卡)/逻辑驱动器(AMI/LSI 阵列卡)。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Manager。(这些软件用于服务器上已经安装有操作系统) 三、正确识别您的阵列卡的型号(本文以Dell为例,其实都大同小异) 识别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磁盘阵列控制器为可选项, 如果没有购买磁盘阵列控制器的话以该步骤可以省去) 如果您有一块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 2,PERC2/SI,PERC3/SI,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 BIOS V2.7-x [Build xxxx](c) 1998-2002 Adapte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Press CTRL+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

服务器硬盘基础知识

1服务器硬盘基础知识 1.1 服务器硬盘 服务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Hard Disk)。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对用户来说,储存在服务器上的硬盘数据是最宝贵的,因此硬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硬盘能够适应大数据量、超长工作时间的工作环境,服务器一般采用高速、稳定、安全的SCSI硬盘。 现在的硬盘从接口方面分,可分为IDE硬盘与SCSI硬盘(目前还有一些支持PCMCIA 接口、IEEE 1394接口、SATA接口、USB接口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产品,但相对来说非常少);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个人电脑上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均为此类型硬盘。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同时它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踪影。 1.2 同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服务器使用的硬盘转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它还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 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硬盘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多使用SCSI接口

服务器硬盘知识

服务器基础知识(5)——服务器硬盘 服务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Hard Disk)。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对用户来说,储存在服务器上的硬盘数据是最宝贵的,因此硬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硬盘能够适应大数据量、超长工作时间的工作环境,服务器一般采用高速、稳定、安全的SCSI硬盘。 现在的硬盘从接口方面分,可分为IDE硬盘与SCSI硬盘(目前还有一些支持PCMCIA接口、IEEE 1394接口、SA TA接口、USB接口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产品,但相对来说非常少);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个人电脑上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均为此类型硬盘。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同时它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踪影。 同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服务器使用的硬盘转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它还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硬盘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 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 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4、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DELL,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DELL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 RAID) ● 硬件RAID (硬件 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

Dell服务器硬盘安装

DELL服务器 RAID 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 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 (软件 RAID) ● 硬件RAID (硬件 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图解服务器硬盘接口

现在服务器上采用的硬盘接口技术主要有两种,SATA和SCSI,使用SAS硬盘的产品目前也已经上市,当然还有高端的光纤硬盘,其中前两种是最常见的。下面我们就SATA、SCSI、SAS等接口技术作简单介绍。 SATA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串行ATA的缩写,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和300MB/s。SATA主要用于已经取代遇到瓶颈的PATA接口技术。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先进,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来看,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 SATA-1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50MBps,信号线最长1米。SATA一般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即一头连接主板上的SATA接口,另一头直接连硬盘,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共享这条数据线,而并行ATA允许这种情况(每条数据线可以连接1-2 个设备),因此也就无需像并行ATA硬盘那样设置主盘和从盘。 另外,SATA所具备的热插拨功能是PATA所不能比的,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组建磁盘阵列。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

SCSI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SCSI规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技术了,从刚创建时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 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从1.2MB/s到现在的320MB/s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主流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 320 SCSI接口,能提供320MB/s的接口传输速度。

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样本

精细化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 一、 Raid配置( 进机房操作) 1、停止服务器上的进程 用xsmgss用户登录, 执行httpd.sh stop 2、停数据库 ( oracle用户) /home/oracle/>sqlplus /nolog SQL> conn / as sysdba SQL> shutdown immediate SQL>exit 3、停数据库的监听 /home/oracle/>lsnrctl LSNRCTL> stop 4、停服务器插入硬盘 5、重启服务器 6、Raid配置过程 ( 1) 开机自检到阵列卡界面, 在阵列卡初始化完成之后, 会出现配置阵列的快 捷键, 如图示

( 2) 上面提示信息说明,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需要按 F8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能够看到机器阵列卡的配置程序有4个初始选项: ●Create Logical Drive 创立阵列 ●View Logical Driver 查看阵列 ●Delete Logical Driver 删除阵列 ●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 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注意: 最后一个选项,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这样设置后, 重新启动机器, 就会没有该选项。 注: 如果按F8键不能进入上面的阵列配置主页面而是进入此页面

用键盘方向键选择”Exit”, 按”Enter”进入 按”Enter”后服务器检测RAID卡, 这时一直按”F8”也会进入阵列配置页面

如图: ( 3) . 选择"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选择此选项, 服务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是阵列卡(SmartArray 642),按"F8"进行确认。

服务器磁盘阵列详细图解

服务器磁盘阵列详细图解 RAID 0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如图1所 示: 从理论上讲,三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速度提升了3倍。但由于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提升速率肯定会低于理论值,大量数据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比较,提速效果显著显然毋庸置疑。 RAID 0的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因此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 RAID 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容错性:没有冗余类型:没有 热备盘选项:没有读性能:高 随机写性能:高连续写性能:高 需要的磁盘数:一个或多个 可用容量:总的磁盘的容量 典型应用:无故障的迅速读写,要求安全性不高,如图形工作站等。 RAID 1 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当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RAID 0的源盘读取数据,如果读取数据成功,则系统不去管备份

盘上的数据;如果读取源盘数据失败,则系统自动转而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不会造成用户工作任务的中断。当然,我们应当及时地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利用备份数据重新建立Mirror,避免备份盘在发生损坏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 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 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 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容错性:有冗余类型:复制 热备盘选项:有读性能:低 随机写性能:低连续写性能:低 需要的磁盘数:只需2个或2*N个 可用容量:只能用磁盘容量的50% 典型应用:随机数据写入,要求安全性高,如服务器、数据库存储领域。 RAID 0+1 RAID 0+1:正如其名字一样RAID 0+1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也称为RAID 10。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服务器硬盘怎么选 四大接口各有门道

【IT168 专稿】企业应用环境一般情况下不大可能自己DIY数据中心服务器,多是采购惠普、联想等品牌机,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然而,为了满足企业网络应用不断增长的性能需要,通常又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个数,或是通过提高现有服务器的配置来提高服务器的整体性能,而服务器硬盘更是影响整体性能的重要一环。 我们说服务器硬盘的升级,当然必须要正确寻找到制约服务器性能的瓶颈,比如升级服务器硬盘可能是考虑到它的网络I/O吞吐能力,也可能是基于想使用新的硬盘接口类型,来提升整机的存储扩展性能等。不管怎么说,服务器硬盘接口,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技术构造、传输性能等。因此,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下,服务器硬盘接口怎么选才合适的问题。 一、风光依旧的SATA接口 SATA接口又被称之为“串行接口”,所以现在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都被习惯的叫做串口硬盘。它是继IDE硬盘之后的一次演变。SATA的物理设计是以光纤通道作为蓝本,所以采用了四芯的数据线。SATA接口发展至今主要有3种规格,其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SATA-2规格,传输速度可达3GB/秒,如图1所示为某品牌固态硬盘采用的SATA-2接口规格。 图1 SATA-2接口示意 现在已经有SATA-3接口出现,如图3所示即为西部数据的一款SATA-3接口的服务器硬盘。SATA-3接口除了将传输速率提高到了6GB/秒之外,还对诸多数据类型提供了读取优化设置。当然对于用户来说,SATA-3接口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现有的SATA-2产品会被淘汰,因为SATA-3虽然采用了全新INCITS ATA8-ACS标准,但依然可以兼容旧有的SATA设备。

服务器硬盘介绍

服务器硬盘按照接口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以接口分类的话就是以下6种 1、SAS 该盘分为两种协议,即SAS1.0及SAS 2.0接口,SAS1.0接口传输带宽为 3.0GB/s转速有7.2kr 10kr 15kr。该盘现已被SAS2.0接口盘取代,该盘尺寸有 2.5寸及 3.5寸两种。SAS2.0接口传输带宽为6.0GB/s转速有10kr 15kr,常见 容量为73.6G 146G 300G 600G 900G。常见转速:15000转/分。 2、SCSi传统服务器老传输接口,转速为10kr 15kr。但是由于受到线缆及其阵列卡 和传输协议的限制,该盘片有固定的插法,例如要顺着末端接口开始插第一块硬盘,没有插硬盘的地方要插硬盘终结器等。该盘现已经完全停止发售。该盘只有 3.5寸版。常见转速:10000转/分。 3、NL SAS 该盘片专业翻译为近线SAS,由于SAS盘价格高昂,容量大小有限,LSI 等厂家就采用通过二类最高级别检测的SATA盘片进行改装,采用SAS的传输协议,SATA的盘体SAS的传输协议,形成市场上一种高容量低价格的硬盘。市场上现在单盘最大容量为3TB。尺寸分为2.5寸及3.5寸两种。 4、FDE/SDE 该盘体前者为IBM研发的SAS硬件加密硬盘,该盘体性能等同于SAS 硬盘,但是由于本身有硬件加密系统,可以保证涉密单位数据不外泄,该盘主要用于高端2.5寸存储及2.5寸硬盘接口的机器上。SED盘雷同,厂家不一样。5、SSD 该盘为固态硬盘,与个人PC不同的是该盘采用一类固态硬盘检测系统检测 出场,并采用SAS2.0协议进行传输,该盘的性能也将近是个人零售SSD硬盘的数倍以上。服务器业内主要供货的产品均在300G单盘以下。 6、FC硬盘 FC硬盘主要用于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协议的外部SAN上,由于盘体双通道, 又是FC传输,传输带宽为2G 4G 8G三种传输速度快,在SAN上边,FC磁盘数量越是多IOPS(同写同读并发连接数)越是高。

DELL 服务器RAID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DELL服务器 RAID 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 它具有容错及冗余得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得系统,它更可以 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得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得指令, 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得容量. ·RAID 得种类及应用 IDE与SCSI就是计算机得两种不同得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 接口得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得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基于不同得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软件 RAID)?● 硬件RAID (硬件RAID) ●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 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得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得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就是不需要另 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就是靠您得系统--主要就是中央处理器得功能——提供所有现成得资源。 ·硬件RAID通常就是一张PCI卡,您会瞧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得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得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 统资源,从而令系统得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 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就是在RAID卡上,亦即 就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 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就是属于硬件RAID得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 在系统里,而就是安装在外置得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得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 系统得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得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 有得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就是外置得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 多得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得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得技术,如双机容错,就 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一、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瞧到物理得硬盘, 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得被设置为RAID0,1与5等得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

图解HP服务器RAID配置

图解HP服务器RAID配置 磁盘阵列是指将多个类型、容量、接口,甚至品牌一致的专用硬盘或普通硬盘连成一个阵列,实现以某种快速、准确和安全的方式来读写磁盘数据,从而达到提高数据读写速度和安全性的一种手段。磁盘阵列所利用的技术基础是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技术。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下面我们以HP服务器为例,来解析RAID配置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对于HP服务器来讲,是否配置硬盘阵列是安装操作系统前最重要的过程。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I.选择磁盘配置方式,阵列或非阵列 II.配置阵列(以四个硬盘做Raid 5为例) III.更改 RAID 配置 IV.RAID 10,30,50 配置 V.手动Rebuild VI.在线扩容 I.选择磁盘配置方式,阵列或非阵列 启动机器,当屏幕显示:”Press F2to enter setup”, 敲F2 键进入系统配置菜单。 屏幕显示主菜单: 1)LH3/LH4

用户可以在这里进行系统配置:包括系统日期时间、系统密码以及系统资源配置等等,配置完之后记着要按’F10’ 存盘退出,重新启动机器。 在‘User Preferences’菜单项下需如下设置: Integrated HP NetRaid [Enable] Include SCSI-A Channel [Yes] Include SCSI-B Channel [No] (注:如果扩充安装了左侧的硬盘托架并希望把其中的硬盘也配置成磁盘阵列,则需要把SCSI-B也设置成[Yes]). 如果不需要使用NetRaid卡,在‘User Preferences’菜单项下需如下设置: Integrated HP NetRaid [Disable] Include SCSI-A Channel [No] Include SCSI-B Channel [No] 2)LH3000 LH6000 在“Configuration “菜单菜单项下需如下设置:

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样本

精细化服务器增加硬盘实施方案 一、Raid配置(进机房操作) 1、停止服务器上的进程 用xsmgss用户登录, 执行httpd.sh stop 2、停数据库(oracle 用户) /home/oracle/>sqlplus /no log SQL> conn / as sysdba SQL> shutdow n immediate SQL>exit 3、停数据库的监听 /home/oracle/>ls nrctl LSNRCTL> stop 4、停服务器插入硬盘 5、重启服务器 6、Raid配置过程 (1)开机自检到阵列卡界面,在阵列卡初始化完成之后,会出现配置阵列的快捷键,如图示

(2) 上面提示信息说明,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需要按F8进入阵列卡的配置 程序。能够看到机器阵列卡的配置程序有4个初始选项: Create Logical Drive 创立阵列 View Logical Driver 查看阵列 Delete Logical Driver 删除阵列 Select as Boot Con troller 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 注意:最后一个选项,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这样设置后,重新启动机器,就会没有该选项。 注:如果按F8键不能进入上面的阵列配置主页面而是进入此页面

用键盘方向键选择” Exit ” ,按” Enter ”进入 按” |Enter|”后服务器检测RAID 卡,这时一直按” F8”也会进入阵列配置页面

如图: (3) . 选择"Select as Boot Co ntroller", 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选择此选项 服务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是阵列卡(SmartArray 642),按"F8"进行确认

DELL服务器RAID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DELL服务器RAID 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软件RAID (软件RAID) ●硬件RAID (硬件RAID) ●外置RAID (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X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

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 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X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一、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和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他们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 二、创建逻辑磁盘的方式 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即阵列卡的BIOS。(一般用于重装系统或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去创建容器(Adaptec阵列卡)/逻辑驱动器(AMI/LSI阵列卡)。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服务器RAID 0+1硬盘阵列组建图解方法

服务器RAID 0+1硬盘阵列组建图解方法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随着网吧规模扩大,网吧电脑数量也会相应增加,上网的顾客也随之增多,服务器硬 盘数据存取的速度将会成为新的瓶颈,很多顾客开始投诉服务器点播的电影比较卡、游戏升级速度慢等问题,倘若不采取相关措施,那么好不容易扩大的经营将毁于一旦。 那么如何解决硬盘存取速度的瓶颈呢?用多个硬盘组建RAID阵列将是一个较佳的解决方案。然而许多网管由于缺少实际经验,对于RAID技术只有含糊的概念,所以小编特别编写了本文,与大家一起分享RAID基础知识与最常用的RAID 0+1组建实例。 RAID英文全称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中文译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它实质是使用多块物理硬盘组成一个具有加速、自动备份、数据损毁恢复等功能的逻辑硬盘。 为了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RAID技术分为了以下RAID 0-7计合8种。每种阵列都各自有其自身优点与缺点,例如RAID 1阵列强调磁盘的数据的安全性、RAID 0阵列提高访问速度、RAID 5阵列兼顾速度与的安全等。下面就来看看常用阵列的具体特点。 常用RAID阵列类型 RAID 0 RAID 0阵列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阵列,其主要的特点是存取的数据都被分割成为条状(stripped)分布存放在各个物理磁盘上。这样处理的优点是可以并行存取,从而获得双倍或多倍存取速度。其中最简单的RAID 0阵列,使用两块硬盘提供双倍传输速度,

假如阵列卡能支持多块硬盘组成RAID 0,那么则可以获得N倍(N为加入阵列的硬盘数量)传输速度。 这种阵列的缺点是数据安全比较脆弱,只要阵列内某一硬盘出现故障,所有的数据将全部丢失。因而,为了在数据脆弱性与速度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实际使用时RAID 0通常只使 用两块硬盘,获得双倍传输速度同时稳定性下降一半,用于存放视频点播文件、临时文件等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数据。 RAID 1 RAID 1阵列即(Data Mirror)数据镜像阵列,其主要特点在提供了较为优异的数据安全 保障。整个阵列至少需要两块硬盘组建,在写入时同时将数据备份至另一块硬盘,所以即使其中一块硬盘出现故障而造成数据损坏时,文件也不会丢失。但是其代价就是的阵列内半数硬盘用于即时镜像备份,容量为阵列内硬盘总容量的一半,而且速度没有任何提升。 RAID 0+1 为了把RAID 0的快速存取特点与RAID 1数据安全的优点结合起来,人们还设计了RAID 0+1 阵列。这种阵列最少需要4个硬盘才能创建。其中两块硬盘用来存取数据,两块硬盘用于镜像 数据。用于存放数据两块硬盘被划分为条状并行存取,这样可以获得双倍数据存取的速度,而另两个硬盘则即时为条状并行存取的硬盘制作镜像,以确保任意一块盘出现了故障,也不

存储基础知识SATA、SCSI、SAS硬盘接口区分

存储基础知识SATA、SCSI、SAS硬盘接口区分(图) 现在服务器上采用的硬盘接口技术主要有两种,SATA和SCSI,使用SAS 硬盘的产品目前也已经上市,当然还有高端的光纤硬盘,其中前两种是最常见的。下面我们就SATA、SCSI、SAS等接口技术作简单介绍。 SATA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串行ATA的缩写,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和300MB /s。SATA主要用于已经取代遇到瓶颈的PATA接口技术。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先进,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来看,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 SATA-1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50MBps,信号线最长1米。SATA一般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即一头连接主板上的SATA接口,另一头直接连硬盘,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共享这条数据线,而并行ATA允许这种情况(每条数据线可以连接1-2个设备),因此也就无需像并行ATA硬盘那样设置主盘和从盘。 另外,SATA所具备的热插拨功能是PATA所不能比的,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组建磁盘阵列。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

SCSI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SCSI规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技术了,从刚创建时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 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从1.2MB/s到现在的320MB/s 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主流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 320 SCSI接口,能提供320MB/s的接口传输速度。

DELL服务器_RAID_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DELL服务器_RAID_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1) 第一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显现一下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键: 2) 进入了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然后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 3) 进入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现在,你将要选择"Initialize Drivers"选项去对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创建容器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话硬盘将删去当前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4) 窗口便显现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到该通道上的硬盘,您能够使用"Insert" 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请注意窗口下面的关心提示。

5) 当您选择完成并按"Enter"键之后,系统键显现一下警告。如果您确认,选择"Y"即可。 6) 硬盘初始化后就能够按照您的需要创建相应级不(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那个地点我们以RAID5为例去讲明如何样创建它。在主菜单中(Main Menu)选中"Create container"并回车。 7) 用"insert"键选中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的硬盘到右边的列表中去。按下"Enter"。

8) 在弹出来的下窗口中用回车选择RAID级不,输入Container的卷标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认不变。然后选择"Done"即可。 9) 这是系统会显现如下提示,即当那个"Container"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之前,那个"Container"是没有"冗余"功能。 10) 现在,您能够通过"Manage containers"选项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那个"Container"的"Status"为"Scrub"。当它变为"Ok"。那个新创建的Container 便具有了冗余功能(如果那个Container是支持冗余的. Scrub 将是个需要较长时刻的过程, 在Scrub的过程,您能够退出该治理界面, 重新启动或安装操作系统. 在这段时刻内Container还不在冗余的状态下)

电脑接口图解大全_图解硬盘接口

电脑接口图解大全图解硬盘接口 每台电脑,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里里外外都有许多接口和插槽,你全都认识吗?也许你已经对USB、PS/2、VGA等常用接口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SCART、HDMI,抑或USB接口分为Type A、Type B等类型吗?总之这是一篇主要面对电脑初学者的文章,但那些有经验的用户也许也能从本文学到一些新知识 第一部分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各种PC外设 USB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用于将鼠标、键盘、移动硬盘、数码相机、VoIP电话(Skype)或打印机等外设等连接到PC。理论上单个USB host控制器可以连接最多127个设备。 3 X1 H8 g) q6 [5 y# `3 W0 L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病毒安全、休闲娱乐,软件下载USB目前有两个版本,USB1.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USB2.0则提高到480Mbps。注意:二者的物理接口完全一致,数据传输率上的差别完全由PC的USB host控制器以及USB设备决定。USB可以通过连接线为设备提供最 高5V,500mA的电力。 接口有3种类型:- Type A:一般用于PC -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 左边接头为Type A(连接PC),右为Type B(连接设备) USB Mini

USB延长线,一般不应长于5米 请认准接头上的USB标志 USB分离线,每个端口各可以得到5V 500mA的电力。移动硬盘等用电大户可以使用这种线来从第二个 USB端口获得额外电源(500+500=1000m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