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分析

丹丹

摘要:数学学科是中学学习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它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进一步的深造。因此,对于研究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对于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提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策略,希望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成绩因素解决方法

1研究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因素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反映一个人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仍然是学习成绩,人们通常是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尽管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应试教育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仍不能摒弃传统的一些教育观念,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上述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是比较艰苦的,需要系统的掌握各类公示、定理、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它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是更高一层次的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检验中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数学考试成绩[1]。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数学学习情况不理想,其实他们自身也迫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结果事半功倍,而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2]。因此,研究影响数学成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

2.1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基础知识如同一栋楼房的地基,地基如果搭不牢,必定会影响整栋楼房的质量。那么同理,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就会关系到数学这门科目的学习成绩。然而,部分学生对待学习个人感觉良好,好高骛远,他们不重视练好基本功,喜欢攻克难题,不重视对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理解,而恰恰在作业或考试时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基本运算出错,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2.2思想上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

到了中学阶段,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都比小学阶段更强。对于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低年级知识的学习是高年级学习的基础,尤为重要;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技巧都不应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学生以及外环境的要求而不断提高或又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证明,到了中学数学成绩下降的学生大多存在对基础知识、解题技能掌握不系统、全面的情况,他们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思想上也较为懒惰,对各类知识、概念、定理掌握不深入,甚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就直接导致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无法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也跟不上教学的进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2.3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不少学生进入中学阶段以后,还暂时不能适应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到中学的转变,对待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对待学习缺乏主动性。其具体表现有:

2.3.1缺乏学习兴趣。

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其对待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和很大关联。通过调查表明,对于数学这门课程,大约有接近半数的中学生感到学习乏味,缺少学习兴趣,而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理想.这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还有一些学生重文轻理,因对文科课程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花在文科课程上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导致学习数学时间不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

2.3.2对待学习没有恒心。

调查表明,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缺乏恒心、遇到困难,喜欢选择知难而退,而中学阶段与小学相比,数学课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学习方式上,也要求学生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的角色转换,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影响学习成绩。

2.3.3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联系,掌握数学概念的涵,并对重点、难点进行区分和分析,使得学生掌握一套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就会导致无法掌握学习要点,虽然也做了课堂笔记,心中也有不少疑问,但没有注意在课后进行总结、也不能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对待作业时,也有可能晚上加班加点,不得其解,导致白天没有精神听讲,形成恶性循环。

2.4心理因素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导致学生的心理方面也产生了波动,而中学课程相对小学来说,课程明显增加,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它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到了中学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都进一步提高。有的学生在屡次遭遇考试成绩不理想后,就

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甚至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3],丧失信心和斗志。

2.5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这门课程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也起着直观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等系列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有不少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以教师为中心[4],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都处于被动,这样一来,也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初中教材往往容通俗、具体,偏重于实数集的运算,对于不少定理论证的要求不高。另外,初中教材坡度小,直观性强,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加之升学压力,教师多采用反复训练,机械重复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而不是理解。但高一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集合、映射等近代数学知识,接下来是抽象性更强的集合运算问题、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在众多的符号、概念、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中,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教师更注重讲解,挤掉了课堂的练习、消化时间。并且这些知识都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很多教师又在教学中加入了教材中没有,而在高考中出现的思维点和题型,人为地增加了学习容的难度。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行为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产生影响,而初高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反差之大使得初高中接轨成为一部分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也对学习成绩有影响。

2.6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接受的第一教育便是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指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等,软环境包括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保护过度,孩子就象是温室里的花朵,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有的父母很少去关心孩子的行为和学习,任其发挥,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以上的一些教育方式,对孩子数学成绩的提高也必定起着消极作用。

2.7 学生智力因素剖析

按树德的分类[5],智力因素里显然包括了能力因素,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概括。

根据林崇德等人的研究,中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可归为四个等级。I级是数字概括水平;II级是初步本质概括水平;III级是形式运算概括水平;IV级是辨证抽象概括水平。初一年级学生II级占优势,初二年级发生第一次转折,但仍是II级占优势,经过初三年级的过渡,高中一年级达到III级水平。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高一阶段面临抽象概括要求较高的学习容时,就会出现难于适应数学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

3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心理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家庭环境,智力因素等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出以下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

3.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进行的。他们在接受学校的教育的同时,还接受着学校校风、学风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良性发展,反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收到不利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经费投入。比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样一来,教学形式不再单一,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必然也会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应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团结互助、共学互比、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共同取得数学学习的进步。

3.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3.2.1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态度应从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抓起,而且必须要坚持做到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慢慢积累、以点带面,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而为什么要求持之以恒呢?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把意念转变为为习性,把理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而这必须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来巩固,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必须要坚持持之以恒。

3.2.2抓住重点,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训练。

对中学生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要从多方面抓起,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比如,应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制定学习计划,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3.2.3采取鼓励和表扬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中学生大多未成年,自控能力不强,虽然自己也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愿望,对于老师、家长的意见和要求能够接受,但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因为,我们需要在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予鼓励和表扬,促使其增强信心,不断进步。

3.2.4重视数学学习的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指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手段。在传统的“填鸭式”数学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应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

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习乐趣。

3.2.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明白考试的意义所在,平时测验的目的只是为了检验掌握功课程度如何,应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即便是在考试时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也不应以此为压力,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相反,可以更加明确自己在数学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学习,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3.3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3.1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和自身个性对学生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6],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积极作用,而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是这样解释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带有强烈色彩的认知倾向,它形成的基础在于过去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它是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去接触、认知某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如果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的、愉快的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它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动力。多进行变式教学,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提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变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在现有水平上不断提高,而且教学的过程始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问,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也会极增强信心。另外,可以将数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包括叙述上的直观,或是表现形式上的直观。数学并不只是形式上的运演,它也有蕴藏其中的直观。通过直观形象的讲解,学生对知识更能理解接受。

3.3.2教师的关心、关爱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互动的过程,缺少哪一方,都不能正常开展。教与学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最好的发挥出教学效果。对于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不应打击他们,过多的批评他们,而应该对他们赋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他们需要被理解和接受,哪怕是教师对他们言语中的一点点关心和鼓励,对他们来说,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鼓舞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去克服困难[7],哪怕是学生有一点进步,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他们才能从心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3.3可以适度开展数学学习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竞赛活动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特别是竞赛中的佼佼者,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因此,适度的开展数学学习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竞赛结果容易学生产生骄傲与气馁的情绪。教

师就应该在竞赛之后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多开展自我竞争,实现自我超越。教育竞赛中失利的学生把竞赛当成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方式,通过竞赛找出不足,争取进步。

3.3.4数学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

有个别学生思维敏捷,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面对学习困难有毅力和恒心。对于这类学生,数学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应重点加以培养。

3.4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有利影响。

前面分析过,学生的家庭环境对数学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数学学习环境较好、家长关心学生的数学成绩、家庭和睦,必然对学生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3.4.1家长应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比如,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光靠书本和课堂的学习,对于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而一些数学课外书籍恰恰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开发智力。而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对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也起着积极作用,家长应在自己的能力围合理满足。

3.4.2加强对孩子学习的关心。

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性。作为家长,应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中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3.4.3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应学会自立,这不论对将来进一步学习或是走上社会,都非常重要。因此,家长虽然是监护人,但也必须给子女充分合理的自由,而不能因为他们未成年,就不尊重他们,或者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甚至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错误不理解,动不动就责罚甚至打骂。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独立空间,只有相信和理解他们,孩子才能慢慢成长,建立起自信心。所以,有时应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探索,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5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先后经历潜意识阶段、明朗化阶段、深刻化阶段[8]。某一种思想方法的领会和掌握,须经较长时间。但是,它是支撑元认知的主要结构之一,是高思维水平的显著体现,一旦掌握,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有力支撑,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来源。让学生作课堂的真主人,利用恰当的教学材料组织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可能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却会让学生受用一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家长和学校都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数学成绩。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要实事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会喜欢数学的,他们的成绩也不用让人担忧。

参考文献:

[l]顺燕.数学文化与应用[M].:人民教育,2005年.

[2]曾峥.数学教育的哲学反思: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学院学报,2002(5).

[3]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2002年.

[4]一鸣.当代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

[5]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 师大学,2008年.

[6]王瑛.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简析与思考[J].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7]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教育,2001年.

[8]马忠林.数学学习论[M].:教育,1991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