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心理学讲义

基础心理学讲义

基础心理学讲义
基础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概述

1、现代心理学基础性分支学科

2、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有密切关系

3、E.A.Ross《社会心理学》(1908)与W.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诞生的标志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认为除了个人心理不存在群体心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CC.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

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

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K.Lewin(1936):B = f (P .E)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

1.社会心理学的本质: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2.社会认知:我们如何知觉並解释对我们自己和

他人的信息﹖个体以既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解释他所观察到的人(包括自己与他人)的社会行为。

3.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是什么﹖它又如何改变

4.人际关系:人际吸引、喜欢和爱;什么使得我

們喜欢並爱上他人﹖

5、人际关系沟通: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是什么

﹖如何使这些方式更有效﹖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者的主要任务在探讨与解释为什么个体的思考、感受和行为会受他人,不论是实在

的、虛构的、隐藏的他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过程,是一

种人际取向的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探讨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熟悉並能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強化我们的社会适应与沟通能力。

两种取向的心理学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一)

? E.P.Hollander(1976):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古希腊——19

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

为。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人性的讨论为代表。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二)?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期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三)?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始自20世纪20年代奥尔波特与心理取向的实验

?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实证研究先驱(1)(美N.Triplett(德)W.Moede

(2)实验研究F.H.Allport 《社会心理学》(1924)开创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

提出社会促进概念,使社会心理学建立在实验

和可操作的基础上。

(3)G.Murphy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

(1931)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系统性原则

?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档案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

?1、社会学习论

?(1)简史:行为主义(Pavlov;Watson—?Hull,Skinner—Miller,Dollard(50~60年代)—Bandura,Walters(1963)社会学习论

(2)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3)观察学习(过程)

a注意—b保持—c动作再现—d动机

(4)评价:注重经验,忽视情境;倾向外归因,

1

忽视主体情绪和态度的影响;关注外在行为,

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主要流派(二)

?2、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G.Homans,其他代表人物有P.Blau,R.Amerson,心理学家

J.Thibaut,K elley等。

?社会交换论是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经济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

社会交换论

?G.Homans(1961)

?1成功命题:奖赏—行为频率

?2刺激命题:相同S引发相同或相似行为

?3价值命题:行为结果的价值—重复行为?4剥夺-满足命题: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行为未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意外惩罚—产生侵犯行为的结果更具有

价值;行为得到或超过预期奖赏,或未得到预期惩罚——产生赞同行为,其结果更具价值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W.James,M.Mead

?始于20世纪30年代。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H.Brumer。?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精神分析论

1、S.Freud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意识与潜意识:

?力比多:性本能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生本能和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2、C.Jung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

新精神分析论

?H.Sullivan,K.Horney,E.Fromm,E.Erikson等)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

素对人格的影响:

?1、K.Horney的“文化因素论”

?2、H.Sullivan的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为社会人

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

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

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

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社会教化;

终身社会化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

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

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

知识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一)人类有较长时间的生活依附期——约

13~25年;社会延缓期(埃里克森)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能动性;智能基础。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一)家庭——亲子关系、言传身教、语言、情感、角色、经验、技能、行为规范的习得,

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技能。?(三)大众传播媒介——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提供信息,开阔视野。

(四)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2?¢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

3、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

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情感、行为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

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

础。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先赋角色与成就角色——角色获得方式

?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角色行为规范

程度

?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角色的功能?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角色承担者心理状态

三、角色扮演

2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三个要素:

?(一)角色期待: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

要求与期望。

?(二)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三)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

位、身份与角色。

?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或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

未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

?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

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角色失败:属于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

(I)与客我(Me)

?(二)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

?物质自我:自我的载体;个体如何看待自己身体的层面

?心理自我:是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社会自我:自我概念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与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

?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自我知觉(self perception)

?个体由自己的行为来推自己的态度。例:我上课迟到,因我不喜欢這位老师。与由态度推行

为的论点不同。

?以Festinger的实验为例。我拿一元还说是有趣的工作(行为),那我大概是真认为那是一件有趣的工作(态度).

自我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生理自我(8个月~3岁)

2、社会自我(3~1

3、4岁)

3、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

自我认同。

?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他人与公众认可的

?主观性: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

?多重性:个体往往具有多个身份

?稳定性:出身、民族、性别等终身不变;其

他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相对稳定

?契约性:现代社会,身份也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该履行

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James《心理学原理(1890):

?自尊=成功/抱负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2、行为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三)自尊的测量

M.Rosenberg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

己的知觉。

?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

?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过

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对象的认知也会不同。?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

我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

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

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

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第一印象的形成实验

Asch(1946)的实验:

假设甲、乙两人

甲:精明、勤勉、冲动、善辩、倔強、忌妒

乙:忌妒、倔強、善辩、冲动、勤勉、精明

让受试主观评定对两人的印象。受试給甲较多正面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信息出现的顺

?(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试以『首因效应』解释Asch的实验。

偏见验证(confirmation bias)找证据来支持

3

自己的看法(偏見)。

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有目的的情境中,个体对自己所预期的在日后行为中应验。

三、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

?中心品质模式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

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

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印象管理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抬高自我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

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归因论(attribution theory)?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

?三、控制点理论

?J.Rotter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个体归因倾向理论

四、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F.Heider(1958):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二)折扣原则:

H.Kelley(1972)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

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三)协变原则 :

Kelley(1967)指出,人们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因此被称为三维理论,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三维理论

?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

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2、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

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

(二)自我价值保护

(三)观察位置

(四)时间因素

归因偏差

1情境归因 (situational attribution):行为发生是因情境因素使然。

2性格归因(personal attribution):行為发生是因个人自身因素使然。

3演员—观众的差异(actor-observer effect)当自

己是演员时,给自己行为的归因较偏向情境归

因。当自己是观众,看別人的行為,给的归因

较偏向性格归因。例如:自己乱停车因找不到

停车位且是暫停(情境归因)。当看到別人乱

停,则责怪他人沒有公德心(性格归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自然动机: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

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心理紧张···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2?¢指向功能:个体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3、维持与调节功能:维持个体行为达到目标,或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如由外显行为变为比

较隐蔽的行为,这就是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

曲线关系。(图2-3 耶尔克斯-多德逊定律)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

向。

(一)亲合的起源:亲合起源于依恋。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定义: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

4

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

D.C.McClelland(1996)在成就动机的研究中做

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2、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非常关键。(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

倾向。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 D.G.Winter(1973)的两种权力动机:

1、积极的权力动机: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

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

2、消极的权力动机: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

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1、社会控制的需求

2、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由侵犯动机引起。

(一)侵犯的构成

1、广义的侵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

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Freud :性本能-生本能、死本能

K.Lorenz :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学保护意义

2-1挫折-攻击(侵犯)学说

J.Dollard(1939)等人提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该学说的要点是: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线性)关系。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2-2挫折-攻击(侵犯)学说?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58835.html,ler(1941)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

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L.Berkowitz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

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

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

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Bandura(1977)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

得的。

?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

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

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他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亲社会行为。与

助人行为相比,利他的层次更高。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

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观点: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

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2、社会规范论观点:认为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

?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人类社会还存在另外一种普遍的规范: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人。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

源。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2)社会情境:

a.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去

个性化;责任分散);但是,有研究表明,如

果情境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

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b.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

(4)利他的对象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

别是态度和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

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2、3)

5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个体心境愉悦时,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则会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一些人格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

?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也是重要的。救助技能与手段的掌握,会增加人们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情绪

(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

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针对性: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2、具有持续性:一旦产生,不易摆脱,持续影响

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3、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

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

4、具有普遍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

但也是可以克服的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

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2、内疚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

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

显现在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

对性。其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型

1、认知成分(Cognition):对态度对象的

所有认知——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

评价等。

?2、情感成分(Affection):个体在评价基础上

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3、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个体对态度对

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

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

?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态度受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

?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价值观更抽象和一般,稳定和持久,不易转变。?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二、态度的心理功能

D.Katz(1960):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1、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

带来利益的态度(功利原则);

2、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

我防御的态度;

3、价值表现功能:人们通过表明自己的

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4、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

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三、态度的属性

(一)方向:即态度的指向。肯定与否定、赞同

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二)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三)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意义越大,卷入程度越深。

(四)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

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

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

H.C.Kelman(1958)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

1、依从: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

得奖励,避免惩罚;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

6

7

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 3、内化 :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请用古典制约,工具制约,社会学习理论解释态度习得 态度转变: ?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 ? 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 一、态度转变模型 ? C.Hovland(1959)等: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 | | | 可信 差距 信念 警告 | | | | 意图 畏惧 人格 分心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 1、传递者的威信: ? 2、传递者的立场: ? 3、说服的意图: ? 4、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 :威信高低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 :文化水平 4、信息的提供方式 :口头与书面 ;面对面;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已经内化、 既定事实、与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改变; ? 2、人格因素:依赖性强弱 、自尊水平高低、自我评价高低 、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 ; ? 3、个体的心理倾向 :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 ; ? (四)情境因素 ? 1、预先警告:预警有双重作用。 ? 2、分心: ? 3、 重复: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 型曲线关系 。 三、态度转变理论 ? (一)F.Heider(1958)的平衡理论——P-O-X 模型 ? (二)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理论 认知协调论 (cognitive consistence theory ) L. Festinger 提出,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协调一致时态度不会改变。 其中又包括: ? 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 ? 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彼此不能协调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协调一致的状态。 Festinger (1959) 的实验: 被试被要求做一个动手不动脑,非常无聊的工作后,实验者要他们去告诉下一个受试,这个实验工作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工作。为此,其中一部份受试接受二十元为报酬,另一部份则只有一元的报酬。最后所有受試都接受一个工作有趣程度评量的问卷。是接受二十元的受试还是接受一元的受试会觉得工作比较有趣?以认知失调论怎么解释这个结果? 认知失调论的一种解释:个体视辛苦是有价值的

事,因此虽然对某一工作的报酬不满意,但会

自行调整想法,认为辛苦工作是值得的,如有老师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辛劳观(justification of effort )。 产生认知失调的原因 ? 1、逻辑的矛盾 ? 2、文化价值冲突 ? 3、观念的矛盾

? 4、新旧经验矛盾 造成认知失调的行为是你自己的选择 你已经深深投入

你的行为对別人有影响力。

也因此,态度或行为比较容易被改变。 ? 举一例说明因认知失调而造成的态度或行为上的改变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 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说服改变态度

? 如何让人接受「骑车要戴安全帽」,「堕胎是

不尊重生命」這些看法? ? 1. 信息來源:专家(credibility),可信的专家(likability)。 ? 2. 信息:强势的论点(strong argument ),平衡的论点(balanced presentation of viewpoints ),直接的论点(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 ),迂迴的论点(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哪一个较有效,与所要说服的对象,以及他对此议题的认识有关。但多接触就可能较容易接受。 ? *举例说明态度与行为不一定是一致的。 (三)社会交换论

? 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

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 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因素是诱因的强度。 ?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 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 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内部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得到。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 一、量表法: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强度两个

属性 。 ? 单维量表:瑟斯顿(1928)等距量表 李科特(1923)的累加量表。 ? 多维量表:奥斯古德(C.E.Osgood1957)语义

区量表

?博加达斯(E.S.Bogardus,1925)的社会距离量表。

?二、投射法:

? C.Morgan(1935)主题统觉测验(TAT)

H.Rorschach(1921)的墨迹测验。

?三、行为反应测量:根据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沟通和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

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

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一)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二)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三)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五)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

?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搞高

?2、非正式沟通网络:

?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但容易失真和歪曲。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体语即身体语言。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接触: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不良的沟通

?关系越深,沟通越深。

?不良的沟通:

? 1.一方感到被忽略或受伤。

? 2.感到观点不被重视。

? 3.问题未深入讨论以致沒法解決

? 4.互相插嘴

? 5.插入太多不相干议题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 E.T.Hall(1959)根据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一)公众距离(12~25英尺)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二)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如商业交往。?(三)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可感知大量体语信息。?(四)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

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特点: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建立发展的阶段?(一)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

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二)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

面可建立情感联系。此阶段有一定的情感卷

入。

?(三)情感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变化,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

度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四)稳定交往阶段: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性进

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

沟通和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深度

?自我暴露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I.Altman(1973)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水平:

?1、情趣爱好方面:如饮食习惯、偏好等;?2、态度方面: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

?4、隐私方面:如个体的性经验,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

8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包容、支配、情感?W.C.Schutz(1958)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

理论:

?(一)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

要;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3、情感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比如精神崩溃。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与主动、被动两种满足方式组合,构成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四)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W.C.Schutz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

?群体解体的过程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

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人际吸引的程度,可分为: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喜欢: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爱情: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熟悉与邻近(proximity):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二)相似性(similarity):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2、兴趣爱好等方

面的相似;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4、年龄经验的相似

?(三)互补:1、需要的互补;2、社会角色的互补;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四)外貌:年轻貌美是吸引注意的重要条件

?(五)才能

?(六)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此外,情绪上被激发(arousal)。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包括信息、情感等心理或行为的交流。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

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

为。

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依赖的合作氛围。

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二)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

?1、目标较为稀有或难得,并且双方对同一目

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

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M.Deutsch(1973)提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或依赖

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

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

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如

球队);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

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

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如拳击)。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

致的现象。

?特点:

?(一)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

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

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

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二)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

?权宜从众

?反从众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一)寻求行为参照:缺乏知识经验,情境不

确定时,寻求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东方文化更倾向鼓励人

们的从众行为,较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三)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

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

?凝聚力高的群体中,成员认同感较强,成

9

员间情感联系密切,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ò?)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个体面临

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2、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

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

?3、群体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从众可能性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

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

?研究表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

(二)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

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个体自信

心低的,容易发生从众。

?(三)情境的明确性

?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清晰,从众

行为会减少;

?若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

低,从众可能性增加。

?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它们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助长)。

社会干扰:由于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抑制或致弱。

社会促进的效应:

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

会比较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

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

理论解释

?R.B.Zajonc(1965)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

应会受到抑制。

?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

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

?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

三、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

的现象。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

?1、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

?2、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3、因而行为动力也相应下降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

?(一)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

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二)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促进群体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四)塔尔德(G.Tarde)的《模仿律》

法国社会学家G.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

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

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

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

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二、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取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环节:暗示者、

暗示信息

被暗示者

(一)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来源: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2、按暗示者的目的: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4、按暗示效果:暗示和反暗示。

反暗示: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

力。

?2、被暗示者独立性,自信心,知识水平

被暗示者年龄、性别;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三、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概念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

1、双向性:感染者和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

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

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

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二)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感染;

10

?2、大众传媒的感染:

?3、大型开放群体的影响:

?发生在处于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人群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如球迷闹事,邪教狂热,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

彩的高级情感。

?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性生理性利他性

?二、爱情与喜欢(Z.Rubin(1970,1973) ?主要区别:

?1、依恋: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和宽慰

?2、利他: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3、亲密: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

(一)取样与评估: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盈余。

(二)互惠:交换收益,降低成本。如聊天、互赠礼品,但避免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三)承诺: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四)制度化:随着亲密感不断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

四、爱情的形式(J.Lee,1973)?(一)浪漫式:双方初次见面即互相吸引,一

见钟情。

?(二)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三)游戏式: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四)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五)实用式:找能满足自己基本或实际需求的人。

?(六)利他式:“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爱的人受苦。

五、爱情的理论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Festinger提出:在状况不很清楚的情況下,个体需对自己能力做评量时,会先拿他人能力与自己能力比较,参考我们以为比我们卓越的人的意见。

平衡论:自己与对方的或取或予在双方看来是对等的,互相的,如此才相吸也能保持相吸的关系

? 1.演化说:保存物种

? 2.依附说:

?3、三元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R.Sternberg(1988):爱情由三因素组成

1、亲密(intimacy)(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

与期待)?ú动机

2、激情(passion)(魅力与性吸引)?ú情绪

3、承诺(commitment)(决定发展稳定关系->认

第二单元婚姻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

建立的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爱情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爱情型;功利型;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建设型;惰性型;失望型;一体型;

第三单元离婚

?离婚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

?夫妻彼此的心理不协调、背离或对立,会造成

双方的心理冲突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一)需求不满

?1、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2、一方或双方在性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3、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4、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

?5、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差别太大

心理冲突

?(二)价值观念不一致

?(三)远离的“自我”

1、两个“自我”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

2、婚姻动机利己,爱是满足自己需要,而不是为

对方作贡献。

3、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4、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

有的心理健康的功能丧失。

5、双方心理调适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和谐状态.?(四)夫妻的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1、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

2、未婚先孕而结婚的夫妻;

3、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

4、父母离过婚的,子女也容易离婚;

5、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

7、对性生活不满意的。

第四单元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

的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特点:?家庭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11

?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一、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结构

1、结构要素:家庭成员的数量;代际层次;夫

妻数量

2、结构模式

( 1)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成的家庭。

(3)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4)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如无子女(或丁克)家庭

(二)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家庭功能的经济基础

2?¢性的功能: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

3、生育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

衍的保证。

4、抚养与赡养功能: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

务与责任。

5?¢教育功能:对子女的教育以及成员间的互相教育,

6?¢感情交流功能: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7、休闲与娱乐功能

(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1?¢社会与环境因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

尚、人文环境及所在(社会)地域;

?2?¢家庭成员的素质:政治、法律、科学文化、道德、环境、生理与心理素质等;

3、家庭成员的人际距离:距离过大则交往沟通

困难,相互关系疏远;距离过近,接触过于频繁,可能矛盾纠纷多。

一、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反应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仅适用于核心家庭)。

?通常分为六个阶段:

1、形成: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2、扩展: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3、稳定: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

母家

4、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

离开父母家

5、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

发展心理学讲义

一、本章特点

本章对于心理咨询师培训及考试而言是非常基础的一部分。

1、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性质:基础学科,与普通心理学并列。普通

心理学是横断研究,发心是纵向研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学习发展心理学目的:

掌握心理发展的特点、影响心理发展的进程。

知道心理发展的背景、理论基础,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

另外,可以知道求助者问题出在哪里;进一步能够促进其心理的发展纠正心理偏差,进行指导和治疗。

这也就是我们在复习发展心理学这部分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和必须树立的观念。

3、主要内容:

概述(对象、简史、研究方法、理论问题)

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婴儿、幼儿、童年、青春、青年、中年、老年期)

4、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掌握基本概念,知识网的环节。

(2)掌握基本理论观点:这是解释心理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重视理论在咨询中的应用,清楚判断正确理论观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己的观点。

(3)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是分析、评价、指导的基础

5、注意: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生理)、环境、个人主观能动性

二、知识点范围与级别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

心理发展的性质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识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理解、识记、应用)皮亚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补充: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识记)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统一的(理解)

年龄和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理解)

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遗传机制(识记)

遗传机制缺陷(识记)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识记)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识记)

儿童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理解)

身体发展遵循“首尾原则”和“近远原则”(识记)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理解)

12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理解)

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心理的发生(识记)

早期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心理发展的水平(识记)

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识记)

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识记)

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识记)对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理解)

习惯化范式(识记)

优先注视范式(理解)

婴儿视觉的刺激偏爱(应用)

婴儿知觉的发展(理解)

视崖(识记)

婴儿期动作的发展和感知觉的发展构成了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识记)

条件反射的出现是记忆发生的标志(识记)

婴儿思维的发展(理解)

言语发展的理论(理解)

先天成熟理论的主要观点(识记)

世界各国人类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理解)一岁半到二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理解)

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理解)

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理解)

依恋(理解)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理解)

依恋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识记)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识记)

婴儿依恋的类型(识记)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理解)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理解)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理解)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理解)

记忆的发展特点(识记)

具体形象思维(识记)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理解)

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理解)

道德判断的不同阶段(皮亚杰)(识记)

自立欲求与反抗(应用)

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理解)

记忆的主要特点(识记)

记忆策略的运用(应用)

思维的发展(应用)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理解)

少年期心理发展特征(应用)

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特点(理解)

反抗期(识记)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应用)

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理解)

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理解)

自我意识是(识记)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特征(理解)

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理解)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形成期(理解)

青春期自我统一性的追求和确立(理解)

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混乱)(应用)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应用)

中年期心理变化的特点(理解)

更年期(理解)

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应用)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识记)对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不同观点(理解)

老年期的认知老化(理解)

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应用)

关于老年期的智力减退(理解)

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情况(理解)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材(基础知识)P181-182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心理的种系发展:

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比较心理学也称动物心理学。从反射活动到心理的出现其标志是条件反射的形成。

心理的种族发展:

是指人类(社会性、复杂性,符号等区别于动物心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经典阶段划分——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进展,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排定了的,不会超越等级,也不可能颠倒顺序,更不会随意前后混乱。如动作、语言的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各方面发展的速率不等,有两个加速期。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在进程、内容、水平等发面有特殊性。

(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不同年龄阶段增长和衰退的趋势不同。

(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阶段论:非连续的(皮、维)以成熟为基础

连续论:受学习、社会经验的影响,反皮亚杰

正确观点:非匀速:有加速期

13

统一在一起。如走路的习得过程。

阶段划分:按主导活动分,有共同的年龄阶段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年龄特征)

(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考虑到心理机能的相互关系以及心理发展的整体特征。

(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注重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内在机制。

(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教材(基础知识)P183-184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儿童观、教育观等准备。

洛克的白板说:注重儿童本人呢的主动性,强调教育应该是自由的、民主的、博爱的。

卢梭、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

福禄贝尔的恩物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2)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体毕生心理发展)

毕生发展心理学兴起缘由:老人寿命延长带来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增加、差异、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变化、研究的需要;个体一生的心理变化。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节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教材(基础知识)P185

心理发展的研究问题确定之后,研究设计便成为非常重要的步骤。由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和所具有的环境技术条件的不同,研究者可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依不同的标准可有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之分、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之分、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之分。

此外还有为了分析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

作用的血缘关系研究以及为了考查不同文化背景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本章主要阐述更具发展心理学研究特色的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设计方式。

一、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定义: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

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

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横断研究的优点:1.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2.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

3.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横断研究的缺点:1.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2.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3.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定义: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

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

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纵向研究的优点:

1.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

2.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

3.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的缺点: 1.容易样本流失

2.出现新的变量

3.重复效应

4.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

时间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交叉设计:

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教材(基础知识)P185-194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归为两类: 遗传、环境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观点一——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观点: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华生。观点: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观点二——二因素论

为了克服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调和的观点,这些观点被统称为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施太伦:相加

吴伟士;相乘

14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观点三——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相互依存:一因素作用大小,制约另一因素。如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能否得病,依赖于环境。如高智能遗传,需要最有利的环境才能表现出来。

相互渗透:气质容易型——照顾就好,环境好。现在孩子身高体重了,是由于环境好。环境也造成变异,带来新的遗传。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

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来源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

展中于什么关系发生作用,深入到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企图揭示其间的内在机制。

补充: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遗传环境因素的可控性:遗传不良倾向通过环境改变、预防。如遗传缺碘

可变性:心理机能不同(思维语言)年龄因素

可能性成为现实性,环境起决定作用。环境贫乏与丰富(环境亏损说——孤儿院)早期经验]心理亏损,后来补偿难,效果不佳。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问题

(新)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

理的实质是行为,否认遗传的作用;新行为

主义,强化行为矫正程序教学;认知主义理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

环境的适应(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

3-1让?皮亚杰皮亚杰(Piaget , Jean

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瑞士纳沙特尔,十几岁就开始发表论文。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纳沙特尔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苏黎士、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1921年被推荐为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后又升任助理院长并先后执教于纳沙特尔、日内瓦、洛桑和巴黎大学,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1929-1967)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他还是多家心理学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他曾经被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多种学科奖。

1925年皮亚杰发表《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一文,首次明确阐述心理学与认识论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立发生认识论的理论体系。通过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智慧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和逻辑学相沟通,以揭示认知增长的机制,从而把传统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经验科学。发生认识论继承了欧洲

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并把认知结构加以全新改造,提出认知结构的构造理论,强调主体认知结构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不同水平的认知结构作为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根据。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性著作有《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对现实的构造》、《儿童符号的形成》、《发生认识论导论》、《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哲学的洞察与错觉》等。皮亚杰极其理论在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遭自来自不同学派的众多批评,忽视人的认识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制约作用也许是其严重缺陷之一。摘自《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教材(基础知识)P187-190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

应。动作是认识的源泉。心理发展的过

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

过程。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

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

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

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

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

念。平衡是暂时的。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

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皮亚杰以认知发展阶段说

感知运动阶段(0—2):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

手段反映外界刺激,协调并适应外界环境,其

智力活动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前运算阶段:(2—6、7)儿童具有表象思维,

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

平。表象思维水平。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

不可逆、未掌握守恒如筷子长短、容积、体积

等,因为不可逆,所以解决不了守恒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儿童获得

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形象逻辑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1、12 —14、15)儿童的

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

出假设。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5、皮亚杰还对道德认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

把儿童对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对偶故事——打破杯子

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尊重权威,服从规范;

认为他人评价和自己一样。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受主观价值标准支配,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能多方考虑,认为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标准。

15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1、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3、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

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机。

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心理的社会性)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

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

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

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

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

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

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

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

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

的“危机”

1、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2、艾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

(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

(三)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学习理论坚持行为主义的客观化立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但同时,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特点:探索认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1、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

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

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

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

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

部操作。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

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

习。认为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学习方

式。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不是环境刺激的消极的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

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3-2维果斯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将

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

级心理机能两类。中介结构即为工具—

—符号、语言。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

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

结果。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

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

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运用符号

语言这一中介环节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

改变。

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怎样发现潜力而挖掘之?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

16

关。

纵向研究,运用两难故事法:海因兹偷药

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具体对号1、前习俗水平4-10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重结果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满足需要,相对功利

2、习俗水平10-13 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他人,权威标准内化,寻求认可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13-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改变法律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认识超越了法律,重伦理道

德,价值观、正义、受良心

支配

补充:

(一)年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纬度。是心理在时间纬度上的发展。

2、心理发展水平与年龄是一个大致对应的关系,非因果关系,也非一一对应关系。年龄特征不等于心理特征。

(二)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引导与促进。选择合适的时机、材料,适度挑战。

(三)生物学基础:遗传、成熟。遗传提供可能性,成熟提供生理条件。

如:苯丙酮尿症:基因变异

(四)环境阈值假说。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如身高要求的环境阈值低,乐感必须早期训练,有一定遗传素质的个体环境不同结果也不同。

詹姆斯研究150年相关家族历史:

军官+酒吧女=480个后代,酗酒、赌博等占大多数

军官+贵族女=500个后代,医生、法官、军人大多数。

(五)问题:遗传、环境作用孰大?(年龄、心理侧面、水平高低等不同)

(六)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身

高、体重、快速期、2个交叉)

总结:心理发展、个性发展是螺旋上升的,从个性和社会性两个纬度来分析。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教材(基础知识)P194-195

在婴儿发展的过程中,动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动作本身并不是心理,但是动作的发展在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婴儿动作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动作发展受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制约,也受环境的影响。

无条件反射:如抓握反射、摩挲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吮吸反射

明晰而稳定的条件反射在出生后几周就形成了,如抱——吮吸反射等。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心理是在动作、游戏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动

作,婴儿心理便无从发展。

?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可以次衡量婴儿心理发展水平。比如,婴儿想

外出,通过挣、扭、拍、抓等动作来表达

愿望。

?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天地广了。

?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动作发展落后于感觉发展,后对前有促进作用。

动作发展有不随意性。

动作发展顺序与身体发展顺序一致。

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

着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半岁开始分化开始明显)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在婴儿期,各种动作都迅速发展起来,对心理发展具有最

重要意义的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

1.婴儿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4-6月。训练将点横竖斜连线。

2.独立行走(12月左右)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儿童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扩大了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主动交往的机会,为发展个体活动的自主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只对成熟祈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教材(基础知识)P196-200

一、感知觉发展:

(1)是一个基本心理过程,其他心理以

次为基础。

(2)人通过感知觉获得周围信息。

(3)是主动、积极、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特别表现在观察、解释、编码、选

择等心理过程中。受事物特点和个

体经验的影响。

17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一)对于感知觉研究方法的突破

新生儿和婴儿新能力的发现来自于研究方

法上的新的突破。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等都是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传统的观点一直把新生儿、婴儿视为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有人认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一块“白板”。这种歪曲性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特别是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研究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了不起的反映外界刺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

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

再反应。——研究婴儿能够察觉和反应不

同的物理刺激源,此为方法的突破。说明

能够辨别新旧刺激,适应环境,注意力能

移向新刺激,产生新经验。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它是通过一个

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

录注视时间。

观察小屋的窗口呈现不同刺激物。对图形产生

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

线密集的地方、正常人脸、曲线等。偏爱的依

次是:同心圆——同心方——方格。

认为可能生来就有某种预定的偏爱程序,也表明对接触的外部事物具有选择性。出生几

小时就有偏好。

(二)视觉的发展:眼睛察觉和辨认刺激物需要具备一定的视觉技能,8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

引起视觉注意的物体特征:运动的物体、线条、视觉单元密集等。

视觉技能:主要有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和视敏度。

(7岁发展最快)。任务:如何帮助婴儿控制信息?丰富婴儿的视觉经验?

(三)听觉的发展:婴儿的听觉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婴儿一个月寻找声源,8个月对语词以情绪反应。

(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1.味觉是选择食物的重要手段,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2.人的嗅觉敏感性个别差异很大。

3.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和触觉分化发展迅速

肤觉对刚出生的婴儿显得更重要,以后让位给视听觉。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

婴儿知觉发展表现为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刺激的分析和综合。

1、形状知觉:幼小婴儿就具有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界。偏爱一定程度的复杂的世界,不喜欢没有图案的模式。

小鸡实验:破壳时蒙眼,打开后呈现各种形状的小物体,物体用透明塑料包好,有球体、扁圆形等,实验结果说明:三维形状的物体更受小鸡喜欢。

2、深度知觉:吉布森视崖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有深度知觉。

3、方位知觉:发展顺序:上下前后左右

(六)时间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应。非直观性,有连续性,不可停留性,反应上的主观性。

发展从两方面看:学会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会使用时间标尺。

婴儿感知觉小结: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环境。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的过程,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对它的解释。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感统训练、观察力训练

二、记忆的发展

出生到3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个时期婴儿具有日益增长的保持能力。

3―6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一时期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个时期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

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这一时期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得以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即婴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只能反映动作所触及到的事物

婴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其主要特点如下:

1、直观性和行动性。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动作有某种交往功能。

2、间接性和概括性。能初步比较和区别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同样行动。“鱼喝生水会拉肚子”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绘画

4、思维的狭隘性。思维活动仅限于同感知和动作联系的范围,思维内容具有狭隘性。“没有胆”“独生子女中毒太深,都要进医院”

18

四、婴儿的言语发展

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

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是乔

姆斯基(N. Chomsky)。

关键词:普遍语法、后天语言环境、语言获

得装置、个别语法、个体语言获得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这种理论是认知学

派的言语发展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关键词:语言源于认知,认知源于主客观相

互作用。动作协调性产生逻辑,逻辑导致语言产

19

20

浅谈积极心理学

结合《乱世佳人》浅谈积极心理学 合肥学院教育系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王娟娟0911011056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并结合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的形象具体描述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样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哪些内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实证主义、情绪体验、个人特质、斯嘉丽。 前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正文: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 (一)定义 积极心理学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二)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三)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

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四)诞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2、现实背景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目前,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孤独、焦虑、精神空虚等负面心理也层次不穷。这让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注重对第二、三使命的完成,也即是对积极品质、人类的潜能等进行研究,于是积极心理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诞生了。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 (一)研究方法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另一方面,虽然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但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它学习和继承了质性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等。积极心理学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真得可谓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有利于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二)研究主题 1、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意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中消极的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的人获得幸福为目标。。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意义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S】 2012042137 吴琼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特性,探究其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爱情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可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感,有利于健康的心理机制的完成,增强自信,使自我参照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 引言 积极心理学,它挑战了心理学界几百年来以研究心理疾病为主的思潮,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 在中小学,甚至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属于被动。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他们可以很好的无后顾之忧的,心只投入在学习上。而同学间的关系来的那么真切,男女同学间提倡和谐友情,但是抵制过于亲密的接触。然而,到了大学一切看似自由,无人管束的生活,却让很多同学没了方向。大学不仅在学业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大学如同小社会竞争和压力比以前更加大。在“学业、情感、生活、就业”四个方面与以前有巨大的差异。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他们有了完全自我发展和定义的空间,脱离了高中时期老师束缚式的管理模式,来到相对自由自主的大学生活,在心理和生理层面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很多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的消极心理。这一时期,大学生开始形成最后影响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时积极心理学,则可以在他们身上产生很大影响。 一、可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一种统合模式,这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六种美德是智慧、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英勇、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是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很有帮助。一个人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痛苦,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把握幸福的人。赛里格曼等人的关于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的

中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精)

中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依据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新编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时限 90分钟 三、考试题型与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五)案例分析或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 四、考试范围如下: 一、单项选择 1.对从动物到人类的种系演变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研究称()。 A.个体心理研究 B.群体心理研究 C.种系心理发展研究 D.动物心理研究 2.从初二年级起,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向理论型转变。 A.实践型 B.经验型 C.形象性 D.抽象性 3.一些教师严厉惩罚学生时,希望借此产生“杀鸡吓猴”的效果,却不知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次()。 A.积极观察模仿学习 B.消极观察模仿学习 C.外部强化学习 D.自我强化学习 4.学生出于想要了解与理解知识、想去应用知识的愿望而醉心于某一学科的学习,这种

学习动机是()。 A.外部动机 B.辅助动机 C.内部动机 D.错误动机 5.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引发认知冲突具体策略的是()。 A.呈现与学习者的错误观念相对立的事实或者观点 B.对学习者所具有的错误观念进行批判 C.指导学习者加强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 D.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6.从问题解决的基本实践目标出发,可以把问题解决的教学大体划分为()三个层次。 A.基于目标的教学,基于任务的教学以及基于技能的教学 B.一般性问题解决的教与学、研究性教与学以及创造性的教与学 C.启发式教学、灌输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 D.策略性教学、任务性教学以及目标性教学 7.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 A.社会舆论良心 B.法庭 C.警察 D.监狱 8.下列属于心理不健康表现的项目是()。 A.适应中学学习与生活 B.乐于与同学交往 C.自尊自爱 D.仍像幼儿那样幼稚 9.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学生的差异属于()。 A.感觉通道差异 B.记忆类型差异 C.专门能力差异

积极心理学

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 绪论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谢尔顿、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定义:“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层次)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人格特质(个体层面) ●积极的组织系统(群体层面)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产生:20世纪末,美国兴起,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zentmihalyi)。 1997 年塞利格曼就任APA 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 2、历史必然性——当今世界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1)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它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除了关注消除痛苦之外,更多地关注创造快乐。 柏拉图:“让全民快乐是一切制度的根本。” (2)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稳定繁荣人类的积极品质 (3)中国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理由:中国人习惯于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比欧美人更容易不快乐;小康社会阶段。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光明 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 三、评价 存在的问题:1、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2、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3、Frankl 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研究中有待克服的问题:与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等。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 引导心理学目标的回归,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根本目标 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即研究积极力量并使人健康幸福 三、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分析人的行为和观点、问题,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讲座稿)顾文斌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现已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关爱。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观念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对于世界著名期刊《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00多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 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 示,一个多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

浅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

浅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教育 周春芳 在一份关于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征集问卷中,有位家长的问题是:孩子对各个课程没有兴趣和爱好,怎么办?从字面意思推测可能该家长的问题本质是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各门功课没兴趣。对此我的回复是:(1)请家长先自己思考或者说弄清楚,您希望孩子具体表现出什么样子才觉得还可以。(2)为此您曾做过哪些努力来帮助孩子,其中哪些比较有效,哪些无效?(3)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我认为较好的做法是增加孩子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自信感,而不是每天就孩子的错误、不足进行纠正、批评和说教。并举了一个例子,希望那位家长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例子:美国的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往往只打勾,不打叉。如一个学生做了10道题,结果对了一道,错了9道,老师就在他的本子上打一个大大的勾,学生一看发下来的本子,一个大勾,很开心。第二天10题对了两题,老师打了两个大勾,学生一看,昨天一个勾,今天两个勾,更开心,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自信感,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勤奋,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 上述回复中的第三条我是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来的。下面先谈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而积极教育是指以学生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开展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传统的纠正问题上。那么什么才是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呢?即如何才能推动学生积极地学习呢?下面我想从大家不陌生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起。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绝对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移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与她母亲的激发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激发和鼓励是指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前进。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 与发展 "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发展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心理学对人持积极乐观的评价,注重研究人的各种美德、积极品质和积极能力,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关注大多数人的生活与发展,心理咨询变事后式咨询和治疗为事前发展式咨询和干预等,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出现,对于心理学,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所产生的影响又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超越。 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所说的:“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既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

和使命,又兼容并蓄,吸取传统主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所创新和超越,成为当代心理学一股重要的影响和推动力量。 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潮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 它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逐渐推广深入,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领域带来新的视野与启迪。 1.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新内涵,带来了新取向 传统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类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方面,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就是没有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问题就等于恢复了健康,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把关注重心放在了修复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上,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主题。其模式是先陈列出心理问题,然后举例提出克服问题的有效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只有出现了心理问题,才能得到关注和重视,导致人们除了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外,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发展性目标,偏离了提升心理素质的本源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关系的

2015复习提纲中学心理学题

一、填空、单选、多选 1.(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P1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P2 3.(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P3 4.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P3 5.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P3 6.人格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心理活动对象的取向和选择。P3 7.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P3 8.(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P4 9.(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心理测验有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P5 10.(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的程度。P5 11.(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的程度。P5 12.测验的种类较多,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P5 13.影响生理学人物的有(缪勒、赫尔姆霍兹、费希纳)。P9 14.(赫尔姆霍兹)所倡导的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以及“无意识推理”理论,迄今仍是心理学上解释色觉、听觉现象以及知觉经验的重要理论根据。P9 15.(费希纳)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首创用实验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过程。P9 16.(冯特)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的奠基人。P9 17.冯特的弟子(铁钦纳)发展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注意心理学派。P9 18.(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使用实验内省法。P10 1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P10 20.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P11 21.完美注意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韦特默、考夫卡和苛勒)。P11 22.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费罗姆)。P12 23.人本注意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马斯洛)和(罗杰斯)。P12 24.对来访者提出(无条件地积极关怀)的是罗杰斯。P12 25.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坏系统和排泄系统。内胚层:后来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P23 26.脑主要由(脑干、间脑和小脑)组成。P25 27.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 桥脑和中脑)。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下丘脑) 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P25 28.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性激素和泌乳激素)三种 激素。P27 29.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联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 成。P28 30.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的就是大脑皮层所完成的(条 件反射活动)。P29 31.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 神灵所集”。P29 32.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第一机 能系统叫动力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 和储存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叫行为调节系统。P30 33.(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后端的(枕叶)内。(听 觉区)位于皮层颞叶上缘。人的运动区主要在(中央前 回)。P31 34.(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 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谢切诺夫)把反射的概念 推广到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上,认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 的生物的一切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P33 35.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 分组成。P33 36.(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 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见梅子的时候会流口水, 是(条件反射)。P34 37.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有(过渡性、闭锁 性、社会性)三个特点。P47 38.初中生人格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识高涨)和 (反抗心理)。P52 39.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 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P66 40.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创立的。桑代克提 出三条学习定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P66 41.(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 的学习理论。P66 42.布鲁纳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P66 43.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称为(观察学习)。P66 44.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 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 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P68 45.(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 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具体迁 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特殊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 种学习中去。P69 46.(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支持的 是(经验概况说),苛勒在1919年所做的“小鸡觅食” 实验支持的是(关系转换理论)。P69 47.直观教学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三种形式。P73 48.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 和(智力技能)两种。P75 4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道德行为)四部分P80 50.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P82 51.前习俗水平对应(惩罚定向)和(寻求快乐定向), 习俗水平对应(好孩子定向)和(权威定向)。P83 52.(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道德 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P86 53.(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失误个别 属性的反映。P101 54.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包括(平衡 感觉、运动感觉和内脏感觉)P103 55.(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每一 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P103 56.(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 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P105 57.颜色具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特性。 P109 58.(平衡感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 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P117 59.(运动觉)为人体提供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的 感觉。(知觉)是对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失误整 体的反映。P118 60.运动知觉主要包括(真知动觉)和(似动知觉)两 种类型。P123 61.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P125 62.(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 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 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回忆和再认)是记忆 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P137 63.(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等都可以影响短 时记忆的容量。1分钟以内的记忆为短时记忆,长时记 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P145 64.(再学法)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 保持量。(重构法)是指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 序。P149 65.(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 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 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6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P168 67.聚合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发散思维包括思维 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的三个主要热的。P172 68.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 种。

品味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品味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本文主要从塞利格曼的简介、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积极心理学。 关键词: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幸福,内在动机,沉浸体验 1.前言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浪潮,补充完善了仅仅研究心理缺陷和病态的理论阶段。在美国,塞利格曼教授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主要关注与人的积极力量和幸福有关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个人概况 马丁·塞利格曼(1942-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1942 年8 月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奥尔巴尼。1964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塞利格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 年,塞利格曼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据海格布鲁姆等2002 年数据统计显示,塞利格曼是20 世纪百名杰出心理学家之一。2006 年,塞利格曼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这一奖项是为在心理学理论和应用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推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科学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 3.研究方向与理论 3.1幸福 塞利格曼在2002年提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或安详,也包括积极的状态,如沉浸或欣慰。 3.1.1.积极情绪:塞利格曼将积极情绪划分成三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 3.1.2.幸福的作用:塞利格曼认为,积极情绪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好的关系和显示更强生产力的机会。幸福的人们会高估他们的能力,对积极事件比对消极事件记得更多,但由于他们会运用一些重要策略,因此他们更擅长做生活的规划决策。 3.1.3.增进幸福:塞利格曼认为有必要对幸福的生活和好的生活作出明确的区分,幸福的生活可以通过策略去追求积极的情绪而获得。增进幸福的策略主要包含人际关系、环境、身体状况、生产力、休闲、习惯化、比较、对同等收益和损失、痛苦情绪等几大方面。 3.1. 4.幸福的人格研究:幸福的人们通常外向而乐观、有高自尊并且内控,与之相比,不幸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1研究社会,他人和群体如何影响个体心理与社会行为的。 2研究个体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如何影响社会,他人和群体的。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B=f (P,E) 2社会心理:社会原因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 社会原因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1个体心理:个体与现实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的产物,如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等。 2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全体成员中的,反映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与占优势的心理倾向。如群体气氛、士气、群体凝聚力等。 3两者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四)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 1社会交互作用: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如大众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时髦、时狂、流言)。 2人际交往:人与人直接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如社会促进、合作与竞争、人际沟通等。 3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亲密与疏远的心理关系,如人际吸引。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

学。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定义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互动条件下,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或“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的任务 (一)理论任务:揭示各种社会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完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实践任务: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理解、预见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并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

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58835.html,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卢巧英 来源:《成长》2020年第03期 摘要: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如今,心理学的使用在教学管理当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其中积极心理学为大部分人所接受与使用。本文通过对笔者如何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利用充满暗示的“真实的谎言”增加学生进步动力,实施角色互换帮助学生排解消极情绪,同时结合感恩教育提高学生幸福感等方面的阐述,诠释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好积极心理学,以便更好的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运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 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而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这一主张与纲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合理科学的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为班级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 1 赏识学生闪光点,提升学生信心和认同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发展,以此来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信心与积极力量,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与成长品质。即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认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建立心理上的自信。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会给每个学生建立起“成长记录袋”、“优点卡”等,通过一次次鼓励,不断促使学生进步。 小明是我们班来自于单亲家庭的一位后进生。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撒谎,学习上也是马马虎虎,而他的家长又忙于工作,疏于对他的管理。笔者经过对他的观察,发现他撒谎的原因大多为假装自己拥有与同学一样的东西,以企图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于是,为了让小明改变撒谎的习惯,笔者经常会寻找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对他进行夸奖。比如,有一次在班级的展览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带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展示给同学们,大家纷纷带来了旅游时买的纪念品,而小明则带了一个手工编织的蚱蜢。原来这是小明自己编织的,是他爸爸教给他的。于是笔者给他发了“优点卡”,并把“最有纪念意义物品”奖状颁给了他。从那以后,小明经常会在课间给同学们编各种各样的小玩意,也不再撒谎了,同学们也越来越认可他,他也变得自信,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积极心理学带给我们的启发,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要能够发现并多与孩子交流其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只有对孩子的积极力量进行有意识的鼓励和培养,学会赏识学生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中学心理学整理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5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育心理学兴起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8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9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调查法行为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 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的运用理论解 决实际问题) 10我国1980年出版的潘shu主编教育心 理学一书,我国出版的第一步教育心理 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的日本教 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缪世成编写了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879年冯 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额建立第一所心理 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 志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 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 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①连 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 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同化和顺应同化,就是个体就将环境因 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 体的动作,也就是说,当有机体面对一 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 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 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顺应, 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 化,即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 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 自身原有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 的情境。同化主要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顺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最近 发展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 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 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 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 式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 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 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自我同 一性的形成于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和 人生观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 中阶段) 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 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 矛盾。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 维;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 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④心理 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 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⑤ 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⑥关心自 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 速发展;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 控力不强。2、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①生 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②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 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 维;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 展;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 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 定常发生冲突;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 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3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 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 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 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 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3、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 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 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 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3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 (动物身上存在“印刻”)2、定 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 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 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 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 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等。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 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4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2、内容:①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 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 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 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③从婴儿 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 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 段。㈠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 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 萌芽㈡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 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 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 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 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㈢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思维 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 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 具体事物的支持。㈣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 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 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 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认知 发展的机制1图式2同化和顺应3平衡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 法;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③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于 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 联)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 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 渡状态。意义: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 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 态,正在发展的过程。2、教学应适 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 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人格的发展 1、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 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 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2、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 超我三部分组成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 时期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 殖器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婴儿期(基本 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儿童早期 (自助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学前期 (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勤奋感对 自卑感)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 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 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自 我调整对绝望期的冲突)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 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7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 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 监控 3、发展阶段: 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 成熟) 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 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 成)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 计划和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体现为认知 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 1、定义: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 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 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 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2、认知 差异表现:①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 者:威特金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 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 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 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 影响和干扰。②沉思型与冲动型;③ 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 国)4立法行,执法型和司法型 学习风格差异 智力差异 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 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 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 2、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 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 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 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 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 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差异表 现①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 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 意志特征)②性格类型差异(外倾 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3、 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 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 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 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 究院发展心理学博士霍尔德。加德纳提 出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 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 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 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 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 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 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 区别: 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 经验的过程 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