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测验技能》抄

《心理测验技能》抄

《心理测验技能》抄
《心理测验技能》抄

中国韦氏(WAIS-RC)韦克斯勒龚耀先城市农村16岁以上先语言后操作特殊情况可改变:知识56→1-4;领悟345→12;算术34→12;相似性;数字广度(倒/顺);词汇48→13;数符90s;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序;图形拼凑。记分:算术.图排.木块.拼凑.数符.填充有时间限制粗分M=10 s=3 VIQ操作、PIQ语言、FIQ 总韦氏:幼儿直至成年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M=100 S=15联合瑞文非文字智力测验渐进矩阵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联合而成5-75岁幼儿儿童成年老年(三年级以上-65岁)团体原始分→百分等级→IQ分数离差智商计算法又名瑞文渐进测验包括标准型彩色型和高级渐进方阵三套测验再生性能力推断性能力比内西蒙原始分总分:原始分+补加分智商(查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经验法566题实际550题只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做前399道卡片-个别手册-团体566题超过30分399道超过22分则无效Hs+0.5k Pd+0.4k Pt+1.0k Sc+1.0k Ma+0.2k 转换T分数T=50+10(X-X拔)/SD Hs疑病.D抑郁.Hy癔病.Pd精神病态.Mf男子气-女子气.Pa妄想狂.Pt精神衰弱.Sc精神分裂症.Ma轻躁狂.Si社会内向.Q疑问.L说谎.F诈病.K 校正.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因素分析法187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原始分:一般用模版记分,模版有两张,每张可为8个量表记分;标准拾分:通过查常模表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拾分M=5 S=1.5;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因素分析法16岁以上成人精神质P 内外向N 神经质N 说谎L 88个项目抑郁质(内不)胆汁质(外不)粘液质(内稳)多血质(外稳)90项症状清单(SCL-90)德若伽提斯阳项目数:单项分≥2症状阴项目数:单项分=1无症状(阴项目数=90-阳项目数)阳项目分=总分-阴项目分有症状平均得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项目数总分超过160或阳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筛选阳性共有90个项目,采取5级评分制。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抑郁自评量表(SDS)总粗分:20个项目各项得分相加,划界分为41分。标准分:总粗分×1.25,划界分为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总粗分:20个项目各项得分相加,划界分为40分。标准分:总粗分×1.25,划界分为50分。韦氏智力等级极超常≥130超常120-129高于平常110-119平常90-109低于平常80-89边界70-79智力缺陷≤69 智力缺陷等级轻度50-69(85%)中度35-49(10%)重度20-34(3%)极重度0-19(2%)瑞文智商等级极优≥130优秀120-129中上聪明110-119中等一般90-109中下迟钝80-89边缘70-79弱智:轻度55-59中度40-54重度25-39极重≤38比内西蒙智商等级非常优秀≥140优秀120-139中上110-119中等90-109中下80-89边缘状态70-79智力缺陷≤69 愚鲁50-69 痴愚25-49 白痴≤25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间型(43.3-56.7)倾向内向(38.5-43.3)倾向外向(56.7-61.5)典型内向(≤38.5)典型外向(≥61.5)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界值53分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界值50分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生活事件理表LES 48条95%一年内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1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

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情绪、情

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

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

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

定性

2)身体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

晕,头痛,睡眠差)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C、既

往病史

3)社会功能状态: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社

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

夫妻关系紧张)

2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

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

绝望等。

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

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

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

3 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1、心理测验的结果

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

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

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

件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重大的变化及评价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

模式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社会交往情况8、对未来

的希望

4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

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

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

3分。

(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

可靠。)

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4-5分为可疑病例,

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诊断成立。

5 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1)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

精神分裂症除外。

2)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6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下诊断:

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

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

题)

诊断依据:

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

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诊断神经症: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

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

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

3分。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

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主导症状……

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

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做非

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

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7 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

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重性精神病鉴别:根据三原则,无妄想、无幻觉、

自知力

2)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以主导症状鉴别,冲突是

否是道德性的

3)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与严重心理

问题鉴别,冲突不强烈,时间不长、未泛化

8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生理原因:a)生理功能改变青春期、更年期b)躯

体疾病c)生物年龄d)性别因素

认知原因:具体案例可从认知、行为(缺乏策略和技巧)、

情绪(不能自行解决)、个性(求完美、好胜、无法正视

挫折)a)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对

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

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有无持久

的负性情绪记忆e)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

向f)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价

值观有无问题h)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社会原因:a)生活事件家庭学校教育、负性生活事

件b)社会支持系统c)人际关系d)社会文化

9 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

度?

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

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

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

10 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11 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

量表选择的原则: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

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

测验的种类: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可选择……量表

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严重程度;病前人格,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用SCL—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社会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

社会因素

SAS——神经症焦虑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

SDS——神经症抑郁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

12 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

商定咨询目标?

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

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

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

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

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

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

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

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在本案例中,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1、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目标,协商不成,以求助

者目标为主;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

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13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

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

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行为,改变不合

理认知。)缓解焦虑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

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SAS测验,

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

完美,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14 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

价?

(1)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

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2)积极的: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

健康,所以是积极的;

(3)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

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

(4)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5)可接受: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符合求助者愿望,

咨询师也可以解决,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

接受的;

(6)可评估: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如强迫出现次数、

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7)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

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

并将其有效结合。

15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

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16 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

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

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

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17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

1)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

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

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

2)说明咨询总体目标:

3)方法选择与理由:

a) 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

b) 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

4)矫治的操作原则:

a) 各阶段功能及目标:

b) 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5)具体操作步骤:

(一)心理帮助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

a)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b)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

情绪等。)

(二)巩固提高阶段:

c)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d)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

情绪等。)

6)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

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

估。

18 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

(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

电大心理学考试小抄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2.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CD )。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2.5分)。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2.5分)。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2.5分)。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5分)。 2.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①能力的类型差异。(3分)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分)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分)(四)论述题(20分,从2个题中任选1个完成。)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分)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2分)③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2分)④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2分)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分)⑥人格和谐完整。(2分)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分)对以上要点,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合理恰当的,另加6分。二、课程考核的重点内容提示 终结性考试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80%,掌握的内容约占15%,了解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般认为属于中间科学。①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是脑的机能,因此心理学要研究脑的机制、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脑伤害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等,这些研究的目标和手段等都与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②人又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能力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这样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心理学的功能:①描述和测量: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②解释和说明:心理学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③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及个案法。①观察法:分为自然观

电大学前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实用心理学》)(专科)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反射 错觉 道德感 心境 心理防御机制 无意识 有意后注意 趋避式冲突 退化 遗忘 感觉阈限 动作记忆 功能固着 应激 升华 表象 原型启发 合理化 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789 B. 1897 C. 1879 D. 1987 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冯特 C. 艾宾浩斯 D. 马斯洛 3、有目的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C.测量法 D.谈话法 4.强调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结构,反对把意识、心理分解成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A.构造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5.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心理活动层面问题的心理学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心理学 6.()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强化 D.操作活动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 理解性 B. 规律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8.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 保持 B. 再认 C. 回忆 D. 识记 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 9±2 B. 8±2 C.7±2 D. 6±2 10.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1.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觉阈限 B.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中等强度刺激量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1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 14.学生上课时将老师的讲课作为知觉对象,而将其它无关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种现象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5.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6.观察力是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A.知觉能力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 17.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 A 情绪记忆 B 语词逻辑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9.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A.衰退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压抑理论 D.干扰理论 20.遗忘的压抑理论是()首先创立的。 A 艾宾浩斯 B 费希纳 C 斯滕伯格 D 弗洛伊德 2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是()。 A.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教育心理学电大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

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2020教育心理学考试必考重点【最新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小抄 (单选、判断部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 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 态 9.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 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10.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 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 化的行为方式 11.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 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 对持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 一种特殊形式 12. 人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 行的 13.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 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14. 会区分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被动)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主 动)P36—38 15.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 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 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 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 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 系统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 接的 18.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 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 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 失败的动机 19.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把归 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 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 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 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外界坏境等成就动因的归因模 式表P62 2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 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1.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

电大教育心理学2004720151历届试题汇总

电大《教育心理学》2004.7-2015.1历届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 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C.德国心理学冯特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D ) A.维米斯基 B.皮亚杰 C.华生 D.斯金纳 3.知道“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属于( B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4.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5.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包含的内容有( ABC ) A.认知领域的学习 B.悄感领域的学习 C.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 D.智力技能领域学习 6.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7.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C )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是( ABC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9.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编制歌诀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记忆,这属于( D ) A.复述策略 C.精加工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D.联想策略 10.下列项目中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11.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A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小抄

第1章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 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 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 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 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 反映。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 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活动 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 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 其联系与关系。 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这种自学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面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 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结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 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 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 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 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 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 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 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的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 现在 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思想本质是唯心主义的,他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 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是一个二元论者。 经验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哲 学家洛克。认为一世知识和 观念都是后天经验中获得 的。 构造主义学派奠基人是德 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 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 欣纳。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 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强调 内省的方法。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美国 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 物有杜威。主张研究意识。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 心理学家华生,后期是斯金 纳。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 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 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 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 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主 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 组织来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 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 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 国心理学家奈塞乐了表了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 信息加工者同,一种具有丰 富的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 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的积极的有机休。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 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了解 人,提示人性的本质。 第2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 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 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 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 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 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 育心理的菱是由旁宗抽在 1908年的日本小蓍的《教 育实用心理学》。自编的教 育心理学是寥世承于1924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 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任务不同2教育对象 不同3社会职能不同4地位 作用不同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 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 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 学改革。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 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 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 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 法;3.调查法;4.个案法。 第3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 校教师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它指 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 位同,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 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 行相应社会职能的行为。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 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 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 用。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 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 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 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 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 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 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 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 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 研究者。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 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 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两种典型的教育风格:学生 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 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心的 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 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与评议教学效 果,教师自己则是一个不直 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 教学风格的教师则是直接 出面指导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 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 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 个重要因素。每个学生都应 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 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 与鼓励。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1)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过 程: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 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2)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 要条件:1正确认识教师职 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 与教育实践 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对自己 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 观判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 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 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主 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 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 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 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 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 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 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 质对学生消极影响,有效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个人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 己能够有交地指导学生,相 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 力。)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 影响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 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 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 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 作中的情绪 教学反思的涵义:指教师以 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 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 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 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 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 发展的途径。 教学反思的过程:1具体经 验、2观察分析、3抽象的 重新概括、4积极的验证。 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 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 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 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 4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 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 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 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 地对其进行极积主动的计 划、检查、评价、反馈、控 1

电大教育心理学小抄

教育心理 一、单选题 1.有资料表明西方直到(B.17)世纪还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2.“一两遗传比一吨环境还重”的是(D.霍尔)的代表性观点。 二、填空题 1.成熟的性细胞作(减数)分裂。 2.少年往往强调友谊的(亲密无间)和(忠诚可靠)这两个特点。 三、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 2.依恋答:依恋是指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示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庭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的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映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适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通话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的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 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做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行为方式,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11、学习: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12、自发恢复:指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做“自发恢复”的现象。每后一天的第一次(甚至第二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总比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多,跟“反弹”似的。这种反应现象就是自发恢复。 13、分化: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14、条件刺激的泛化:在特定的条件反映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 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这就是条件刺激 的泛化。 15、效果律: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 伴随着或跟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 强;反之如果伴随着或跟随着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 么这项联结会消弱。 16、强化:这样的一种程序或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 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的可能性。 17、惩罚:是指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对行为失当的学生投以不满的 一眼,责令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快补交作业,批评犯了错误的学 生,哪怕语气或措辞是严厉的,还包括按其行为失当的严重程度 而取消这名学生在一项重要活动中担任某个重要角色的资格、撤 消先前拟订的给予某学生一项荣誉的决定等等。 18、对象——对象期望 19、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观察学习可以称为替代学习,意思是 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将失 败、遭罚;如果没有他人就得我亲历这一学习过程,那就得我付 出代价,可有些代价是我付不起的。 20、行为——结局期望 21、命题网络的形成: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 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2、视觉意象: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 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成。 23、陈述性知识: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 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24、精制:精制也称“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 增强意思的添加。 25、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 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的说,就是分门别类,甚至 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26、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 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彼此区别,有相 互支持。 27、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 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一个模式 的诸元素及其组织方式可以十分明晰,也可模糊朦胧,不过一经 比较回觉得差别很显著,一个模式即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空 缺的但不妨碍识别,此时这些不空缺的成分及其组织关系都是一 些关键特征。 28、概念:在以词语为中介的学习中,一个概念可以看作一个模 式,其实概念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对万物进行分类 和归组。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 指一类或其中的一个成员。 29、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 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30、合成:作为学习序列行动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就 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最后成 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3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 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数学表达为:红皮书47页6个体差异 =Xi-`X。 32、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3、标准分数:已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 34、标准差:很多个体差异是呈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又称“正 态曲线”。也叫“钟型曲线”;它左右对称,中间隆起成单峰;两 边从数学上说,可以无限延伸并下降,却绝不与基线(横轴)相 交。被确立的一个固定的比较点,就是平均值;正态分布的单位 称为标准差。 3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 述。 36、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理解”、“欣赏”的种种可 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 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3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这些项目, 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比如不认识起码数量的字,则阅读从何谈 起?若不会乘法,则除法怎么学? 38、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 陈述。 39、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 成的预料。 40、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的社会化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一、单选题 1.有资料表明西方直到( B )世纪还认为儿童就是“小 大人”?

201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抄详尽版资料

填空 N.1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P.2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对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D.3对多动症的行为疗法中,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间歇强化。 Z.4只是作为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Z.5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T.6提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业成就的信息。 Z.7专家型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练习和反馈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C.8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和“如何呈现教材资料”等问题。 D.9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B.10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F.11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X.12选择题是由题干 和多个选项组成。 Z.13自述法是通过学 生的书面形式的自我 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 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 种方法。 A.14按照心理测量的 特征可以把心理测验 分为认知测验、人格测 验和精神心理测验。 C.15操作的熟练指形 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 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 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 自动化。 L.16理性概括是通过 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 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 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 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A.17奥苏伯尔的认知 结构理论代表了从认 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 一种主流倾向。 C.18成就动机理论认 为避免失败者倾向于 选择容易或者非常困 难的任务。 Z.19知识是客观事物 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 中的主观映像,他来自 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 认知经验。 Y.20有些儿童倾向于 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 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 些倾向于很快检验假 设,且常常出错,其认 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 认知方式。 F.21 20世纪40年代, 费罗伊德的理论广为 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 和社会适应性以及生 理问题也进入了教育 心理学领域。 X.22小学班主任的职 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 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 面负责。 Z.23智力超常儿童是 指智商超过140的儿 童,智商低于70的儿 童被称为弱智。 G.24关于遗忘产生原 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 比如,痕迹衰退说、干 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 等。 B.25班杜拉认为,影响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 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 行为的成败经验,同 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 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 成。 C.26从迁移的角度看, 合理编排教材标准就 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 一体化、网络化。 Y.27运用联想的方法 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 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 知识保持的策略是记 忆术。 D.28道德情感从表现 形式上盾,主要包括直 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 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 德情感。 G.29各种发明创造都 可以看作创造性问题 解决的典型例证。 J.30交互式教学主要 是帮助成绩差的学生 阅读领会。 X.31下位学习包括两 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 和相关类属学习。 D,32多动症可以在医 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 疗。此外,采用各种行 为疗法,如强化奖励 法、代币奖励法等也可 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 动与冲动行为。 R.33如果教学目标侧 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 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 对应的教学策略是讲 授教学。 C.34促进功能是指教 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 学起作用的,组织良好 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 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 需求,激励学生潜能的 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 习。 Z.35在实际教育中,教 师除运用纸笔测验收 集资料外,还可使用许 多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 学评价更需要采用非 纸笔测验。 E.36儿童自我意识包 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X.37学生对于知识的 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 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 性概括。 C.38处于具体运算阶 段的儿童虽缺乏抽象 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 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 持进行逻辑推理。 S.39斯金纳是美国著

电大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doc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3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來的一门应川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z相关的心理现彖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屮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悄境中探究白变最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和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和关。当一个变罐增人时,另一个变量也增人。(2)负和关。当 -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Z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彖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牛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牛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而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住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住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白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白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來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口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牛: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鴉造的结果。冇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徳判断受他白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徳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己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 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睡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

2019年最新《教育心理学》电大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4.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6.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能够更多地得益于经验,因此,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将其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7.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答: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8.简述奥苏伯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二、案例分析题(10分)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2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答: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①生物因素。通常这个因素是指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起主要作用,因为他们直接联系遗传系统,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具体作用反映在神经系统的成达过程中。②人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这个因素紧密联系着儿童的一般社会生活及他的与其他人的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获得交往的机会。由于环境与教育的不同而有差别。但是贯穿儿童成长的全过程,是所有儿童共享的财富。③教育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的长河中,教育是一把生命之创。而儿童展示它的

2014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

2014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 一、单选题(合计 24 题)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的道德达到( A) A.自律 B.他律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2.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操作 3.科尔伯格研究品德的发展主要是采用( B ) A.深入谈话法 B.两难故事法 C.调查法 D.文件分析法 4.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 ) A.评价 B.分析 C.综合 D. 运用 5.下列项目中叙述错误的是( A )。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6.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D )的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7.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B ) A.概括说 B. 相同要素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8.一个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属于( D ) A.场依存型 B.抽象型 C.沉思型 D.场独立型 9.数学中学到的逻辑推理规则,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这属于( A ) A.正迁移 B.近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学生的学习心理 B.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人与动物的心理现象 11.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有( C ) A.父母的奖赏 B.教师的表扬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竞争情境 12.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3.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C)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 B )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15.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

形考一 题目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选择一项: 对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选择一项: 对 错正确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知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选择一项: 对不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选择一项: 对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选择一项: 对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注意的种类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两种。 选择一项: 对 错正确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选择一项: 对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格式塔的顿悟说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选择一项: 对不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因素。 选择一项: 对 错不正确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决策制定中常用的策略有可用性策略、代表性策略。 选择一项: 对正确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决策制定中常用的策略有可用性策略和()。 选择一项: A. 商讨策略 B. 启发策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