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课题:认识图形(二)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备课内容修

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本单元的内

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

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

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图形与平

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

探索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

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

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例如,例1的用积木画

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

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这些活动的设计具

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

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法学法:本次单元的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

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

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观察法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学习认识这5种图形这一节,通过让学生观

察这些图形的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点。

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

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操作法是这一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例如,例1的用积木拓出、画出平面图形,第3页“做一做”第2题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既渗透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又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特别是例3的用七巧板拼三角形、拼长方形,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方法可以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合作拼图形,最后再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五种图形,会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会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

单元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单元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的纸质图片,七巧板。

单元知识树: 认识

图形

认识平

面图形平面图形间的拼组

七巧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认识图形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认识角》教学设计教案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P62~64认识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一位新朋友,(教师板书单元题目:七、认识图形)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生找出图形后,指名回答。(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电脑前指“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从图中抽出“角”。(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角”的样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角”。学生试着指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引导学生正确指出“角”,为学生独立画“角”做好准备。) (三)画一画:了解“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1.学生试画师:你能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画在纸上吗?学生自己试着画“角”,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方法。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吗?生1:我把三角板放在纸上,沿着它的两条边描。师:你是利用三角板把“角”描在纸上,还有谁也是这样描的。 学生大多数都是借助三角板描出一个“角”。生2:我看着三角板上的“角”,自己画出来的。 2.教师示范(1)描“角” 师:有同学用三角板描了一个“角”,请你仔细看老师描,从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尖尖的点开始,贴紧它下面的边描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把这个“角”描下来了。师:请同学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生1:“角”是尖尖的。生2:“角”的样子像小于号。生3:“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生4:“角”有两条边,比三角形少一条边。 生5:我们只描了一个“角”,比三角形少两个“角”。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大家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会儿看看谁会用。(借助三角板引导学生描出一个“角”,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出“角”的过程,同时体会到三角形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2)画“角”师:请同学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教师指着黑板说)我把“角”画在这儿,就先点上一个点,(教师边说边点)它就是“角”的——顶点。(教师故意停顿,请同学回答,强化学生对名称的记忆。)再从顶点开始,用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边,(教师仍然停顿,请同学回忆并说出名称)还从顶点开始再画一条直直的线,它就是“角”的另一条边。(在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的同时,教师板书)师:请同学观察,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全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姓名 得分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6分 ) 35÷8= `````` 34÷5= `````` 54÷8= `````` 29÷5= `````` 46÷8= `````` 52÷6= `````` 二、填空( 30分 ) 1、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 ,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 数 。 2、 被除数= × + 。 3、除数6,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 。 4、□÷6=□……□,余数可能是( )。 5、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最小 是 。 6、○□□△○□□△○□□△……第22个图形是( )。 7、○▲□○▲□○▲□○…… 第20个图形是( )。 8、在现阶段有余数的除法列竖式时,商要对着被除数 的 。 9、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 个,还剩 个。 10、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 )条船。 11、有9个桃子,每盘放2个,还剩( )个 12、26个桔子,如果每袋装4个,可装( )袋,还剩( ) 个;如果每袋装5个,可装( )袋,还剩( )个;如果每 袋装6个,可装( )袋,还剩( )个。 13、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 14用21根长度相等的小棒,可以摆出 个正方形,还剩 根。 15、( )里最大能填几? (1)( )×6<57 (2)( )×7<43 (3)( )× 5<38 (4)( )×4<31 (5)( )×5<26 (6)( )× 6<39 三、判断对错。( 7分 ) (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7,商是8,余数最大是 7.( ) (2)70÷9 =8······2 ( ) (3)( )×4<30,( )里最大能填7。 ( )

一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练习题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我会算。(20分) 5+3= 9-6= 3-3= 0+8= 5+7= 18-10= 9+10= 9+2= 6+12= 15-5= 9+4-10= 4+3+6= 16-2-4= 4+12-6= 3-3+5= 二、填空题。(20分) 1、50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后面一个数是(______)。 2、算一算。 3角+4角=(______)角10角-5角=(_____)角 15元-6元=(____)元10元-4元6角=(______)元(______)角88角+8角=(__)角=(___)元(___)角1元5角-5角=(___)元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人民币单位. 1盒彩笔约9(____).1个冰淇淋约1(____). 1个杯子约7(____)5(____).1个足球约63(____)8(____). 4、1米=(_____)厘米 5、80连续减8,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80,7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天有_____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_____圈. 7、(_____)添上1就是100。(______)添上10就是100。

8、从左数起,排在第______,给排在第7位的动物头上打“√”。 从右数起,给排在第5位的动物头上画“△”。排在第_____位。 9、4元3角=(_____)角80分=(_____)角 2元6角=(_____)角7角5分=(_____)分 6角2分=(_____)分70角=(_____)元 68角=(_____)元(_____)角43角=(_____)元(_____)角 10、盒子里面有(______)颗白珠子,有(______)颗黑珠子。 三、选择题。(10分) 1、小明读书,今天他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明天该读第15页了,他今天读了()页。 A.15 B.4 C.5 2、一个笔筒15元,妈妈给了售货员50元,应找回()元。 A.35 B.25 C.15 3、下面不是体育用品的是( )。 A. B. C. 4、“飞机在天上飞,汽车在地上跑”,飞机在汽车的( )。 A.上面B.下面 5、最小的两位数是().

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练习题

————————————————————————————————作者:————————————————————————————————日期:

()个 角 ( )个直角( )个锐角 ( )个钝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 )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 ) 里. ( ) 3、数一数下图有( )个正方形, 有( )个 4、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 长方形, 有( )个直角. 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 )个直角,两块手帕有( )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 )角,最小的角是( )角。 4、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6、 7、画一画。 分别画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1)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你有几种答案?画一画。 还剩( )个角还剩( )个角还剩( )个角 (2)试一试,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上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形达到下面的要求。 图中有6个直角。图中有5个直角。图中有4个直角。图中有3个直角。 左边图中有()个直角。 有()个锐角,()个钝角 二、选择题 1、三角板上的直角与黑板上的直角比( ) (1)黑板的直角大(2)三角板的直角小(3)两个一样大 2、把一个角放在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大小会( )。 (1)扩大10倍(2)大小不变(3)缩小10倍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 4、直角没有顶点。() 5、扇子有3个角。 ( ) 6、直角不是角。() 7、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10、小刚身高125厘米。 ( ) 11、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 )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分类(第25-26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5页“图形的分类”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 走进乡村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分类(第27-2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 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 二、生活中的运用 第2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三、练一练: 第1题: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亲自剪一刀,再说说是怎样剪的。 第2题:第(1)题,让学生实际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题,可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与发现1(第30-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页—第6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安排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7页至第27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 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测试题(1)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 1.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 不是画×. 二、填空 题(1-2每题12分, 第3小题16分, 第4小题24分, 共64分)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里. 3. 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 有()个长方形, 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 画一个角, 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8分) 用三角板量一量, 下面哪个角是直角, 在()里画√, 哪个不是画×. 二、填空题(第1小题10分, 2-5每题18分, 共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在()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全套教案

第1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 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体会 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 兴趣。 【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 图形。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 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 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 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 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 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想一想,做一做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题精选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单元试卷 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 22+13-6 65-5×9 63÷(32-23) ,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 多少钱 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每5个人坐一张 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 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 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试卷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4 6 6=12 3=15 5=25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 本单元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编排。那时,学生直观认识四个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现在要直观认识四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直观认识是对图形的整体性认识,是以感知(尤其是观察与操作)为主的认识。直观认识的结果是在头脑里形成图形的表象,以此作为记忆图形、识别图形、区别图形的主要依据。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学生整体感知每种平面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依据表象识别各种图形,在常用的物品表面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做(画)出这些图形,能对这些图形进行拼、折等变换活动。 把这四种图形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这些图形比较常见、比较简单,适合儿童认识。二是这些图形是几何里的基本图形,后面还有很多这些图形的学习内容要安排,提前作些铺垫或准备有好处。三是有些学具就是这些形状的,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也方便了操作活动的进行。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与“形”的联系和区别。“形”作为“体”的某个面的形状,既离不开“体”,又不同于“体”。儿童要感受到这些关系和区别,确实很难,他们把长方形说成长方体,不只是一般的口误,深层次的原因是“形”与“体”的混淆。教学既不能淡化“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也不能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认识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住教学的“程度”十分重要。 1. 儿童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教材设计的过程是:选择积木画图形→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出示标准的几何图形并给出图形名称→在身边的物体上找出图形的实例。这个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归具体,符合儿童形成图形表象的一般规律,其中前三步安排在例题里进行,最后一步在“想想做做”里进行。 (1)选择积木画图形。例题从玩积木开始,让学生仿照着教科书的图示,每人选择一块积木,摁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画出一个图形,把积木某个面的形状留在纸上,并把学习兴趣集中到画出的图形上。 设计这种方式呈现平面图形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积木是比较规则的形体,借助积木画出的图形也比较规范。让学生接触规范的图形十分重要,标准的形体才能形成正确的表象。二是操作方便,内含的数学内容丰富。学生只要把积木摁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就能画出图形。在画图活动中不仅能产生兴趣,而且初步感受了“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时,应要求学生认真地画图形,沿着积木的边把图形的边画直,图形的顶点处不要断开。还应要求学生看看积木的那个面,看看纸上画出的图形,体会图形是从积木上“分离”出来的,表示积木的那个面的形状。如果要求儿童用语言表述“形”与“体”的关系和区别,是很难做到的。让他们看看、比比,体会这些联系和区别是能够的。 (2)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图形的表象是许许多多同类图形形状的概括,需要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学生每人用积木只画出一个图形,对图形的感受还不够充分。上面进行的画图形活动,只是利用了积木的一个面。在长方体积木上还有其他长方形的面,正方体积木上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三棱柱的两个底面都是三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评姓名 一、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25分)。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 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吧上面的数据级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动画片电视剧体育新闻 人数 1、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共调查了()名同学。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首选什么节目? 二、下面是东方小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25分) 东方小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销售量(台) 20 15 12 14 15 20 25 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三、看图回答问题(25分) 下表是东方红小学二(3)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

时间 30分以下 30分~1小时 1小时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每个“正”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四、下表统计的是二(1)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25分)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 数量 20本 35本 45本 40本 1、哪种数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3、图书角要新买一批书,你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评姓名 一、口算(12分) 12÷3 = 5×2 = 25+5 = 18÷3= 72- 30= 20÷4= 4 ×8= 24÷4= 30÷5×5= 4×2÷8 = 32+18=13= 36÷6+ 6 = 二、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平均分的图下面的()画“∨”,在不是 平均分的图下面的()画“4分) 1、、 ()() 三、填空(16)分 1、1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也表示()里面有()个()。 2、20÷4=5,读作()除以()等于(),被除数 是(),除数是(),商是()。 3、根据“五六三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四、在填上“﹥”“﹤”或“=”。(12分) 2×××2 5÷ 5 7××2 4 五、列式计算。(12分) 1、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 30里面有几个6.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授课内容;认识图形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新内容是承接上一册学习《认识物体》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数学知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的记忆思维还不够完善,,有可能上一学期的基础内容已经记忆不深,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新内容,先进行复习,学了哪些立体图形,有些孩子比较害羞,可以进行小组形式作答,同座之间的讨论学习,增进同学们的团结互助,追求共同进步的思想,引导学生走集体步伐,让学生动手实践,慢慢发觉数学的奥妙,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主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让学生清晰的辨认出长方形、正方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图形是在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力目标;认识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全能训练

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全能训练 1. 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度,无法知道其他的边的长度 2. 长方形的特征______ ,正方形的特征______ 。 3. 数一数。 4. 动脑筋,移一移。 (1)请你从上面图形中拿走2根火柴,使它有2个正方形。 (2)你能移动3根火柴,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吗? 5. 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 .1;4 B .2;4 C .4;1 D .4;无数 6.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 7. 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几个正方形:

8. 用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形纸改一个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9. 四边形的性质是()。 A .三个角 B .四条边 C .对边相等 10. 将一张正方形纸沿着某个方向对折,再对折,对折4次后有______条折痕。 11. 圆有()条对称轴。 A .1 B .2 C .4 D .无数 12. 画一个宽是2厘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 13. 看图,根据角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A. B. C. ______ 14. 长方形的较长边是长,较短的边是宽,正方形的四条边就叫长宽。 15. 画一画,折一折。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的

边长代表1厘米) (2)把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对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16. 填空,写出下边图形的名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7. 下面()的运动是旋转。 A .旋转的呼啦圈 B .观光电梯 C .拨算珠 18. 先量一量,再填空。 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19. 至少用你学过的两种图形设计一个图案。 20. 用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形纸改一个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 龙岗路小学樊美卿王秋雨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5.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 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情感目标: 1.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4.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二)子目标 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 第二课时: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四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课时: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六课时:图形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 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第七课时: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 样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平面图形 三角形 分类 特性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 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 数=每份数 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 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 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 诀计算得出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 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一、判断题 1.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o。()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用三根不一样的小棒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5.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选择题 1、所以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3、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95o、25o、60o,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1 B、2 C、3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o,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三、画一笔,使下面的图形形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四、“神机妙算”我会算。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新课标第一网 (1)一个锐角是12o,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2)如果两个锐角相等,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 2、求三角形中∠1的度数。 ∠1=()∠1=()∠1=() 3、求下图中各角的度数。

)∠3=()∠2 ∠1=()∠2=()∠3=() ∠1=()∠2=()∠3=() 五、“解决问题”我会解。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3厘米,周长为37厘米。它的一条腰是多少? 2、三角形ABC中,∠A=70 o,∠B=30 o,∠C=?它是什么三角形? 3、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 4、在下面梯形中画两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一根18厘米长的吸管剪成3段,再用这三段吸管围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怎么剪?方法:(1) (2) (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在测量物体时,尺子的_____要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_____端对着几。 2、这把小刀长________厘米。 3、用7、0、9三个数字可以摆出________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________。 4、一个角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条边,长方形有(_______)个角,它们都是(________)角。 5、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________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________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________叫做________。 6、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_____. 7、8的5倍是(__________);21是3的(__________)倍。 8、在测量物体时,尺子的_____要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_____端对着几。 9、15÷5=3读作(________)除数是(____),被除数是(_____),用口诀(_____)计算。 10、6只小动物聚餐,每一位一双筷子,需要(_______)根筷子。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右面这个时钟比准确时间快10分,准确时间是( )。

A.9时45分 B.8时45分 C.9时05分 2、三位同学观察卡车,看到的图形是( )。 A.B.C. 3、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A.用了3个筐装 B.平均每个筐装5个 C.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4、3个人每人做6朵花,共做了多少朵花?列式不正确的为()。 A.3+3+3 B.6+6+6 C.6×3 5、小红、小芳和小兰三人跳绳比赛,她们跳了100、112、135下,小红说:“我跳的不是最多”,小芳说:“我刚好跳到100下”,小兰跳了()下。A.100 B.112 C.135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就一定是长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4、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5、小于1800的角叫做钝角. () 四、计算题。(10分)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

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二、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课本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平面 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展开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 的所有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 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板书: 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2、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刚才我们初步的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了长方体的面 是长方形,正方体的面是正方形,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圆。 4.“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要求学生在回答时用词准确)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