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1)碳

与O2反应

O2(足量):

O2(不足):

与氧化

物反应

CuO:(冶炼金属)

SiO2:(制取粗硅)

H2O:

与强氧化

性酸反应

浓H2SO4:

浓HNO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考点一碳、硅单质的存在与性质

1.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1)碳在自然界既有________态又有________态。碳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___、________、无定形碳、

________等。

(2)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____位,仅次于____,全部以________态存在,是一种亲____元素,单质硅

有________和________形两种。晶体硅是良好的________材料,在计算机等电子工业,可用作____________、大规模____________等。硅是人类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常用材料,所以硅还用于制造________。

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2)Si

1.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族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共价化合物 B.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导体或半导体

C.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着碳族元素中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D.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多于其他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2.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3.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于表彰首次剥离出单层石墨的科学家。单层石墨称为

石墨烯,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的石墨烯,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

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结构示

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电解质

B.石墨烯、金刚石、C60、“碳纳米泡沫”四种物质都是碳的单质

C.由于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知金刚石比石墨烯稳定

D.尽量使用含12 6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 6C的产品,此举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

考点二碳、硅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色气体,____毒,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焰;

②还原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

4.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 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 2(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 2(S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 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O 2(H 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反应中SiO 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在A ~E 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①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 ②SiO 2+Na 2CO 3=====高温

Na 2SiO 3+CO 2↑ ( ) ③SiO 2+2C=====高温

Si +2CO ↑ ( ) ④SiO 2+3C=====高温

SiC +2CO ↑ ( ) ⑤SiO 2+4HF===SiF 4↑+2H 2O

( )

A .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而使玻璃被腐蚀

B .氧化性

C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 .将挥发性的酸酐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E .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关于碳和硅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碳和硅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②二氧化硅分子由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硅不与

水及任何酸反应④CO2、CH4等气体都是温室气体⑤CO常作还原剂,PbO2常作氧化剂⑥碳在高温下与SiO2反应,作还原剂,但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考点三硅酸及硅酸盐

1.硅酸

硅酸____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____,硅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硅酸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__________。

2.硅酸盐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

(2)表示方法:硅酸盐矿物的成分复杂,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它们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写成

____________,钾云母(KH2Al3Si3O12)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岭石A12(Si2O5)(OH)4

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酸钠(Na2SiO3)

①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________,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

②它能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CO2水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的比较

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陶瓷

主要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熔炉烧结窑

原料石灰石、粘土、石膏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 粘土

条件高温高温高温

反应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主要成份硅酸三钙(3CaO·SiO2)、

硅酸二钙(2CaO·SiO2)

铝酸三钙(3CaO·Al2O3)

Na2SiO3·CaSiO3·SiO2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超硬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

②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耐高温、强度高;具有电学特性;具有光学特性;具有生物功能 考点四 碳族元素

【典型例题】

【例1】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 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石英砂――→焦炭高温粗硅――→HCl 573 K 以上SiHCl 3(粗)――→精馏

SiHCl 3(纯)――→H 2

1 357 K 高纯硅 ①写出由纯SiHCl 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 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 2SiO 3、HCl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还原SiHCl 3过程中若混入O 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 B .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D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E .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 。

【达标训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醋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2CH 3COO -

+CO 2+H 2O===2CH 3COOH +CO 2-

3 ( ) (2)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2AlO -

2+CO 2+3H 2O===2Al(OH)3↓+CO 2-

3 ( ) (3)Si 和烧碱溶液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

( )

(4)将足量CO 2通入含K +

、SiO 2-

3、Cl -

、NO -3溶液中,离子将不能大量共存 ( ) (5)H +

、I -

、NO -

3、SiO 2-

3不能大量共存

( ) (6)SiO 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 ( ) (7)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 ) (8)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 ) (9)可以用Si 3N 4、Al 2O 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 )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是SiO 2

( )

2.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6CO 2+6H 2O ――→叶绿素光C 6H 12O 6+6O 2可知碳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关于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缓解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

B .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

C .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

D .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 3.对于ⅣA 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中,Si 和O ,C 和O 之间都是共价键

B .

C 、Si 和Ge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 .CO 2和Si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 .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4.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5.“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

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6.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A.盐酸B.氢氟酸 C.烧碱D.纯碱

7.坩埚是实验室用于灼烧或熔融固体物质的常用仪器,材质种类很多,实验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加以选择。

熔融烧碱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材质的坩埚

A.玻璃坩埚B.石英坩埚 C.陶瓷坩埚D.铁坩埚

8.有一粗硅,含杂质铁,取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则该粗硅中铁和硅的关系正确的是(提示:Si+2NaOH+H2O===Na2SiO3+2H2↑)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质量之比为4∶1 D.质量之比为2∶1 9.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其他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化合物,难形成离子化合物

B.碳族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最高价均为+4价

C.碳的氧化物(CO2)和硅的氧化物(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不能与酸反应

D.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一族元素

10. 以氮化硅(Si3N4)和氧化铝(Al2O3)为原料,采用高压烧结或热压工艺制备赛伦。赛伦的化学通式为:

Si6-x Al x O x N8-x,以耐高温、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等性能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冶金、机械、光学、医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它属于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无机高分子材料

11、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

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滤渣A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涤的方法是。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 (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是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量筒等。

(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6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

上海高考化学碳及其化合物学案

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 四.碳酸正盐和酸式盐的比较 注:CaCO3,难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岩石、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之一,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高考试题】 1.C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 2.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场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剧毒 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g)、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 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 B.一定含有H2O、CO, 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 C.一定含有CO、CO2, 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 D.一定含有CO、H2, 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 5.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入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6.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 B.Fe2O3C.CuO D.Cu2O 7.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 【巩固练习】 1.把少量CO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只有③ 2.已知偏铝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AlO2-+ HCO3-= Al(OH)3↓+ CO32- 现将足量CO2通入KAlO2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m m m m v v v v 3.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 A.是①、②、③B.只有①C.是①和②D.只有③ 4.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 5.近来查明,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气层的一种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3O2的结构式为:O=C=C=C=O B.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C.C3O2和CO一样可以燃烧生成CO2D.C3O2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6.过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最终不可能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①苯酚钠溶液②硅酸钠溶液③饱和碳酸钠溶液④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饱和氯化钙溶液 A.只有①④⑤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③⑤D.只有④⑤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7~12题。

示范教案(14包身工)

14 包身工 从容说课 这是一篇老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但今天重读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在教授学生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之后,重点训练学生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线索,可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注意点面结合,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这些特点时可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文有许多句子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时可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拟定三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介绍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第二课时:复习字词、文学常识,接着与上一节课衔接,继续分析作者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采用分组包干的方法合作完成。 第三课时: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分析课文多种修辞手法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品味分析时,教师可以作范例分析(比如最后三段),归结方法,让学生分析起来有方法、有依据。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如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探究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群体生活时是如何做到点面结合的。 3.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理清课文线索,揣摩包含作者情感的语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3.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4.合作学习,把握报告文学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5.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包身工》的写作特点。 6.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60年前,在上海,有一群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对于她们的悲惨遭遇,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感到无比震惊,这是怎样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为什么会遭人欺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衍先生写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包身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着。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

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2、农村经济破产: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促使我国农村更加破败,又加连年水旱灾荒,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谋生,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每年有大批饥饿的农村少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3、工人运动高涨:随着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大量雇用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结构图解】 【预习思考】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硅、氯及其化合物学案

硅、氯及其化合物 H2SiO3、硅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1. 用 Na2SiO3水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说明Na2SiO3可用作。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酸性:H2SiO3 (“大于”或“小 于”)H2CO3。Na2SiO3可通过SiO2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反应制得, 高温熔融纯碱时下列坩埚可选用的是。 A. 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 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解析】高温条件下Na2CO3与SiO2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 答案: 防火剂小于D 2. (2020 ·合肥模拟)《天工开物》记载: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黏)土而为之” ,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 , “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 与造砖同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 B. “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 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 浇水冷却成青瓦 D. 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解析】选A。沙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是氧化物, 不属于硅酸盐, 故A错误; 黏土烧制成瓦的过程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故B正确;青瓦和红瓦是在冷却时区分的:自然冷却的是

红瓦, 水冷却的是青瓦,故C正确;由“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砂粘(黏)土而为之” 可知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故D正确。

归纳提升】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易错点 (1) 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晶体硅而不是SiO2, 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是SiO2 而不 是晶体硅, 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而不是SiO2。 (2) 水晶、石英、玛瑙、硅石、沙子等的主要成分是SiO2, 而不是硅酸盐。 (3)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水泥、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 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3.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SiO2 Na2SiO3 B.SiO2 H2SiO3 解析】选B。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钠直接反应生成硅酸钠; 碳酸钠可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 硅酸受热可直接分解生成二氧化硅。 4. (2020 ·福州模拟)X 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 冲击性。有关生产过程如下 为了确定C的组成,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已知F、G都是难溶于水和 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的化学式为;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下列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C.Na2CO3 Na2SiO3 D.H2SiO3 SiO2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 学案博苑 08-24 0618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3、把握课文表现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重点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难点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学习过程 1.新课导入 课文篇幅较长,容量较大,且文章所反映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距离,一是时间跨度大,一是生活领域相距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进人课文,身临其境,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篇课文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a.通过印发夏衍的《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或北京师范大学《高中语文选讲》中魏灏选辑的《夏衍谈“包身工”》,让学生了解写此文的目的,指导学生自学。 b.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一下“包身工”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意思,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 2.课文研讨突破 收集学生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质疑的同时也可以设疑,按课文前后顺序整理出来。 (1)理清本文的线索。文章内容较长,看似杂乱无章,细加分析就会发现,本文有两条线索,即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的主线索,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抓住这两条线索,就可以使文章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抓住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1935年,经过两个多月起早贪黑深人工厂调查了解,才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所搜集的素材肯定很多,但不可能都—一写进去,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人、事,去反映旧中国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残酷压榨劳动人民的罪行。可以让学生找出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都选取了哪些比较典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并思考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材料? (明确:将包身工的生活凝结在一天中,可以让读者想到这一天的生活即

《包身工》导学案+课后作业

第11课包身工 20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她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但她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也不能拥有自己——这就是包身工。从20世纪的30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夏衍(1900~1995),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成就: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新中国成立后夏衍把茅盾的文学名著《林家铺子》和鲁迅的《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本文写于1935年。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的国统区的黑暗。那时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民生活极为困苦。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度日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而资本家为了摆脱罢工的威胁,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文章是作者在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下,深入工厂实地观察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点。因为它是“报告”,要求反映事实,所以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包身工》就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识记字音 2.近义词辨析 (1)抱怨·报怨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参考 0119 1104 《包身工》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预习指导】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对的相关文学常识及报告文学有所了解。 2、阅读《包身工》,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 【知识链接】 文体速览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报告文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三大特征。 了解 夏衍(1900-1995)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新浙江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

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等人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担任上海市委常委、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94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改编鲁迅的小说《祝福》和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著作甚丰。 【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D ) A.nòng弄璋弄堂里弄弄潮儿 B.shuō说服说教游说说客 C.qì契据带挈默契锲而不舍 D.pì开辟譬如睥睨僻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迟钝谄媚咳漱做噩梦 B.褴褛惺松荤腥轧票处 C.蠕动曹杂执拗揩地板 D.骷髅嗑睡难堪木栅子 3.下面是3月12日北京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本次大会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昨天,朱委员在政协会议讨论时指出: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每人年均读书64本;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每人年均读书55本;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上海市规定,在9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读书的文字总量应达到4 000万字,也就是要求每人每年读近50本书。因此,我国应该设立国家读书节,来营造全国读书学习的大环境。

杨伟鹏2014研讨课----硅导学案

§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导学案 主讲人:杨伟鹏审核:高一化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 (2)了解含硅材料在多领域中的应用。 【复习回顾】 1.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有哪些? 2. 氧化物分为、、、; CO2为(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 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如果是离子反应的,同时写出离子方程式: (1)CO2与NaOH溶液反应 (2)CO2与CaO反应 4. 写出碳与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二者原子结构的异同,并尝试推测SiO2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找出硅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 查阅资料,了解我们身边的硅元素。 【探索新知】 一、电子产品的核心——硅(Si) 1. 独立思考:半导体行业有句话“从沙滩到用户”,据此你能想到什么? 2. 硅单质的制备: 二、无所不在的基础原料——二氧化硅(SiO2) 1. 二氧化硅的广泛用途: 2. 二氧化硅的性质: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______性氧化物 ① ② ③ 三、防潮除湿的卫士——硅酸(H2SiO3) 【小组讨论1】设计实验制备硅酸凝胶? 1. 设计方案: 2. 所需药品: 3. 实验现象: 4.化学方程式: 【小组讨论2】如何比较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 1. 设计方案: 2. 化学方程式: 【达标检测】 1. 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A.盐酸B.氢氟酸C.烧碱D.纯碱 2. 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 ) A. 生铁坩埚 B. 玻璃坩埚 C. 石英坩埚 D. 陶瓷坩埚 3. 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 4. 下列试剂应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 A.Na2SiO3溶液B.浓硫酸C.盐酸D.NaOH溶液 5. 请把本堂课学习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1/2 2/2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3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3 教学博苑 08-24 0627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3 学习目标: 1、积累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 3、领悟的思想情感。 课前活动(共10分钟) 一、导入(3分钟) 二、课前积累(7分钟) 1、作家作品及文体。 夏衍,原名,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并改编鲁迅《》、矛盾的《》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是采用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文学创作的“轻骑兵”。 其特点有:、、。 2、互查字词给黑体字注音注音。 蠕动( ) 拎着( ) 赚( ) 抹( ) 执拗( ) 籼米( ) 莴苣( ) 揩地板( ) 搽粉 ( ) 蹒跚( ) 皮辊( ) 谄媚( )

噩梦( ) 怔住( ) 锭子( ) 3、背景:本文是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会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新课活动(20分钟) 问题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在这些时间段“包身工”在干什 么? 问题2、制作包身工挡案卡片,从你收集到得信息中,可以看出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 三、本课整体把握 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是什么? 点读课文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着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富于批判的力度。 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 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部分(从两粥一饭到结尾)是全文的总结:概括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二、细部探微 2.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样的深刻内涵? 点拨半裸体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表明感觉迟钝、心理麻木。这一细节让人内心震撼,这些女工大都是年轻的姑娘,爱美、自尊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们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她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又何谈自尊、自爱,她们在这种非人的摧残下,也被扼杀了人性。就是这种凶残的、奴隶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国主义者的腰包迅速膨胀起来。 这两句是对包身工精神方面的描写,在资本家及其帮凶的折磨和摧残下,包身

包身工导学案

《包身工》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D.语言风格。 3、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4、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5、合作学习,把握报告文学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6、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内容概述: 这是一篇老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但今天重读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在教授学生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之后,重点训练学生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线索,可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注意点面结合,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这些特点时可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文有许多句子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时可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要点整理: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

《包身工》学案

《包身工》学案 教学园地 10-08 2236 【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简介】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四章第一节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第一节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最新考纲:1.掌握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掌握碳元素、硅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4.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赞赏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知识点一碳及其化合物 1.碳单质 (1)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可燃性 2C +O 2(不足)=====点燃2CO 、C +O 2(足量)=====点燃 CO 2 与氧化 物反应 CuO :2CuO +C=====△ 2Cu +CO 2↑(冶炼金属) SiO 2:SiO 2+2C=====高温Si +2CO ↑(制取粗硅) H 2O :C +H 2O(g)=====高温 CO +H 2(制取水煤气) 可燃性 2C +O 2(不足)=====点燃2CO 、C +O 2(足量)=====点燃 CO 2 与强氧化 性酸反应 浓H 2SO 4: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浓HNO 3: C +4HNO 3(浓)=====△ CO 2↑+4NO 2↑+2H 2O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还原性

《包身工》教学案

《包身工》教学案 【预习思考】 1.本文题目是包身工,请根据课文内容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以包身工为题?题目和课文有什么关系? 2.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反映包身工的生活?是如何组织的? 3.既然是一天的生活,为什么只写到五点钟上班就中断了呢?再看看课文,还有没有了?4.作者除了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外,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删除可以吗? 5.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课文中有哪些提示?为什么要受这样深重的苦难? 6.文章实际写了两部分内容,即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关于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议论和说明。这两部分是穿插进行,有机结合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若将其分开可以吗? 7.分析一下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第18段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一、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采用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文学创作的“轻骑兵”。 其特点有: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二、走近作者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人。现代剧作家,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创作和电影创作。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2、农村经济破产: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促使我国农村更加破败,又加连年水旱灾荒,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谋生,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每年有大批饥饿的农村少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

《包身工》导学案 【预习提纲】 【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新闻链接】 2007年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当时共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多名智障人员。事情经过媒体报道之后震惊全国,也引起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等亲自作出批示严查。 6月,河南、山西的公安机关展开“打击拐骗强制他人劳动专项行动”,共从各地的黑砖窑中解救被强制劳动的群众超过500人。 6月16日,洪洞“黑砖窑”一案中的主犯、工头衡庭汉被抓获,在随后的审判中被判处无期徒刑,砖窑场主王兵兵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而打死一名工人的打手赵延兵则被判处死刑。 【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

高一硅导学案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学习目标】目标引领方向! 1.认识硅及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 2.对比学习硅与碳及其的氧化物的知识,培养自己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进一步认识硅及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4.认识硅酸及硅酸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硅酸盐工业原理及应用。 5.体会“硅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学习重点】硅及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 硅酸及硅酸钠的性质 【我的思维导图】

课堂任务1 『任务一』对比认识碳与硅单质 物质碳单质硅单质原子结构示意图 主要化合价 在自然界存在 物理性质 硅单质的化学性质: 条件反应化学方程式 常温与氟气(F2)反应 与氢氟酸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 高温 与O2反应 与Cl2反应 『任务二』对比认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 1、SiO2的晶体结构:SiO2晶体中Si、O原子按个数比构成立体网状结构,每1个Si原子周围结合个O原子,同时每1个O原子周围结合个Si原子相结合,形成[SiO4]四面体。 【问题】二氧化硅的分子式是“SiO2”对吗?为什么? 2、二氧化硅和硅酸 物质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硅(SiO2) 存在 物理性质 物质类型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O2+Na2O=Na2CO3SiO 2 +CaO高温CaCO3

与酸反应 用途 【练习】1、课本P80第1题,硅及二氧化硅的应用。 2、课本P81第9题,“从硅的氧化物制取单质”。 【思考】①实验室可以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吗?为什么? ②某同学根据SiO2既可与碱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推断SiO2为两性氧化物是否正确? 课堂任务2 『任务一』认识硅酸 1、硅酸的制取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在滴入酚酞的硅酸 钠溶液中逐滴滴入 稀盐酸 往一定量的饱和硅 酸钠溶液中通入足 量的CO2 规律强酸制弱酸 2、硅酸的性质 酸碳酸(H2CO3)硅酸(H2SiO3) 溶解性 酸性强弱 【应用】写出以SiO2为原料制备硅酸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硅酸盐 1、硅酸钠:化学式,可溶于,其水溶液俗称,又称泡花碱,可用于制备和等的原料。

包身工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报告文学”这一文体。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自主学习】 1 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省杭州市人。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作品很多,著名的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并把小说《祝福》和《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剧本。 2.文体知识: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一定“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3、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 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 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生杀予夺 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看着这种________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②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________:“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③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________中消失。 ④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______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喂养黯然视觉勘误 B.饲养黯然视野勘误 C.饲养暗然视野刊误 D.喂养暗然视觉刊误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读完这篇文章,包身工遭受的各种非人的待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B.周星驰独立执导电影后,天马行空 ....地开始了自己的独角戏,从《少林足球》到《功夫》再到《长江七号》,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摆布电影中所有的元素。 C.魔兽霍华德对大鲨鱼奥尼尔视若兄长,他也上行下效 ....地接过了奥尼尔联盟搞笑大师的重担。抵达新奥尔良后,他还自愿担任新奥尔良当地一家爵士乐电台全明星主题歌的领唱。 D.一段时间里,只有群众出版社不绝如缕 ....地继续做着类似的工作,也难以给读者带来惊喜。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些出版社重新开始投身此领域,于是2008年推理小说出版的新高潮如期而至。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包身工学案

包身工学案 【学习过程】 知识突破 .新课导入 课文篇幅较长,容量较大,且所反映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距离,一是时间跨度大,一是生活领域相距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进人课文,身临其境,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篇课文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a .通过印发夏衍的《从“包身工”弓I起的回忆》或北京师范大学《高中语文选讲》中魏灏选辑的《夏衍谈“包身工”》,让学生了解写此文的目的,指导学生自学。 b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一下“包身工”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意思,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 .课文研讨突破 收集学生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质疑的同时也可以设疑,按课文前后顺序整理出来。 理清本文的线索。内容较长,看似杂乱无章,细加分析就会发现,本文有两条线索,即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的主线索,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抓住这两条线索,就可以使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

握课文主题。 抓住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1935年,作者经 过两个多月起早贪黑深人工厂调查了解,才写出这样真实的,所搜集的素材肯定很多,但不可能都一一写进去,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人、事,去反映旧中国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残酷压榨劳动人民的罪行。可以让学生找出作者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都选取了哪些比较典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并思考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材料? 品味语言。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能表现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点,也能更好的表现课文的主题。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多变的句式,更使耐人寻味,引入深思。 这一部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主要抓住作者描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这一点,从课文中直接去找有关的语言,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用的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样用等。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直接从课文找到有关的好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加以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 .思路突破案例 《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较特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题目即 “包身工”三个字入手去总体分析课文。教师可以将熟悉课 文的程序放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包身工作题目?这三个字有什么含义,跟的主题有什么联系?在学生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