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题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题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题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小李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在冷冻库当工人,工作很积极,经常长时间坚持在冷冻库内工作,但几个月后经常出现肌痛和腰痛等病症。请你分析引起小李这些病症的原因。

答题思路:温度低于人体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低温环境。18℃以下的温度即可视为低温,但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以下。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中心体温低于35℃时,即处于过冷状态。低温对人体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引起局部冻伤,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时间长短有关;二是产生全身性影响。人体在低温环境暴露时间不长时,能依靠温度调节系统,使人体深部温度保持稳定。但暴露时间较长时,中心体温逐渐降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低温症状:出现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等,接着出现头痛等不适反应。当中心体温降到30~33℃时,肌肉由颤抖变为僵直,失去产热的作用,将会发生死亡。长期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劳动(如冷冻库工人)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经痛、神经炎、腰痛和风湿性疾患等。

2、一天小周随检查团进行露天安全检查,当天太阳很大,小刘由于走得急,忘了带遮阳用具,刚开始小刘还感觉良好,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最后竟晕倒在地。请你分析原因。

答题思路:作业环境气温较高时,人员就感到烦闷,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正常作业。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高温环境。29℃以上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可认为是高温。人的中心体温在37℃以上就感到热。高温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温烫伤、烧伤,人体皮肤温度达41~44℃时即感到痛,超过45℃即可迅速引起皮肤组织损伤;二是全身性高温反应,当局部体温达38℃时,便产生不舒适反应。全身性高温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眼花)、癫病样抽搐等。温度过高还会引起虚脱、肢体僵直、大小便失禁、晕厥、烧伤、昏迷、直至死亡。人体耐高温能力比耐低温能力差,当人体深部体温降至27℃时,还可抢救存活,而当深部体温达42℃时,则往往引起死亡。

高温作业中所引起的急性病(中暑)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

日射病是由于头部受强烈的太阳辐射线(主要是红外线)的直接作用,大量热辐射被头部皮肤及头颅骨吸收,从而使颅内温度升高所致,多发生于夏季露天作业人员。主要症伏为急剧发生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重者可能有惊厥、昏迷。

3、1999年1月26日,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需要招收工人,刘丽应聘到该公司工作。金乐公司在没有对其进行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的情况下,即让刘丽及8名新聘工人上岗,并为他们颁布发了上岗证,约定试用期3个月,但未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当年2月3日下午,因与刘丽同车间的机床操作工张某不在岗,其机床无操作,刘丽想多学些技术,在未经任何人允许和指派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张某的机床。操作时,因电表盒歪了,刘丽用左手去扶,机床将其左手轧成粉碎性骨折,致左手第1、2、3和4指缺损。经鉴定,刘丽左手损伤构成6级伤残,劳动能力部分丧失。金乐公司是否应对这起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呢?请分析。

答题思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场所的安全,我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向工人介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而且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介绍企业安全技术知识,如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过程、作业方法、危险设备、危险因素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同时还可结合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对工人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

本案例中,刘丽应聘到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双方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为其办理了上岗证,且刘丽已上岗工作,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由于该公司违反《劳动法》及有关法规,没有对刘丽进行必要的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在实际生产中管理不严,监督不力,致使刘丽串岗操作而发生事故,造成伤残,应承担刘丽的工伤赔偿责任,并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罚。

4、深圳市宝安区胜立圣诞饰品有限公司是生产沙滩椅的台商独资企业。该厂将简易仓库改成材料库、成品库和宿舍三位一体,彼此相连。1000米3的宿舍里要住500人,上下铺拥挤不堪,过道需要侧身才能勉强通过。1996年1月1日0时多,到同乡那里过除夕回到宿舍的打工仔刘永明点燃床头的蜡烛照明,上床睡觉时,忘了吹灭蜡烛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凌晨2点多,蜡烛的火苗点燃了他床铺四周用于遮挡的纸壳和塑料布,进而烧着了棉被。由于床铺密度大,火势迅速蔓延,狭窄的过道使许多人无法逃命,最终导致20人死亡,30人重伤,79人轻伤的特大火灾事故。请分析该事故的可能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这是一起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消防法规所导致的特大火灾事故。

厂房、仓库和宿舍在同一建筑内的“三合一”生产生活形式是国家严令禁止的。在这起事故发生之前,1994年1月至1995年11月,当地消防大队和安委会曾6次对该厂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多次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

并责令将住在仓库内的人员全部搬出。老板曾按要求搬出人员,但租或建宿舍都要花钱,为了省钱,搬出没多久,又让工人搬回库房居住,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几十个工人的生命,在企业老板明知有危险,但赚钱第一的思想下葬送了。

胜立圣诞饰品有限公司“三合一”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工人居住密集、可燃材料多、宿舍管理混乱、安全疏散通道严重不足、工厂区域没有消防水源等是造成这起火灾事故的原因,该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5条: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已经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限期加以解决。对于暂时确有困难的,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安全生产法》也有类似规定。

5、深圳市龙岗区致丽工艺制品厂的厂房是一栋三层楼房,建筑面积2166m2。一层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而成,库内堆放着高2米的海绵、赭士布等可燃物;二层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办公室、厨房;三层是车衣车间。全厂封闭式管理: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两个楼梯中东边的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4个大门2个被封死,1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不到1米宽的狭窄通道打卡。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该厂厂房一层仓库内的电线短路打火,喷溅的熔珠引燃堆放的海绵、赭士布等可燃物,导致火灾。二层和三层的近300名职工只有通过狭窄的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生。由于路窄人多,互相拥挤,许多工人被浓烟产生的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造成死亡84人,重伤20人,轻伤25人的渗剧和重大经济损失。请分析事故的可能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致丽工艺制品厂违章安装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没有使用符合规格的保险丝,电线没有套管绝缘,并在电源线下堆放大量可燃物,致使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喷溅到下方的货堆上,引燃了海绵、赭士布等可燃物。而造成如此重大伤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该厂违反防火规定,封闭厂房楼梯的安全出口,在疏散通道堆放货物,车间员工密度过大,火灾时无法迅速撤离现场,滞留在厂房内的员工吸入有毒气体窒息而死。

企业的厂房门不仅仅是人员、货物的出入通道,更重要的是在出现危险情况时,工人能及时疏散逃生,起到安全通道的作用。本案例中,致丽工艺制品厂的厂房南北两边各有两个门,东北和西北两个门是防火安全门。早在1991年该厂经理就派人将西北防火安全门用钢铁焊死,东北门除偶尔出废料时打开外,其他时间都被锁死,再加上另一出入门被人为隔开,发生火灾时,300人只有一个门可逃生,通道狭窄,延误逃生时间,造成重大伤亡。该厂领导应对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4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安全生产法》也有类似规定。

6、目前,各工矿企业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的好坏是其中一项考核指标。个别企业或车间、班组为了各自的集体荣誉和工资奖金不受影响,出了工伤事故,死亡的能瞒就瞒,重伤报成轻伤,轻伤变无伤。为防止受害职工上告,一般采取私了的做法,出勤工时、医疗费、工资、奖金等照发或变通处理。请分析有关事故报告的要求以及瞒报事故产生的危害。

答题思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发生事故必须按规定逐级上报。车间或班组发生了工伤事故,应立即报告本企业负责人;如果是死亡或重伤事故,企业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向企业主管部门、当地安全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报告;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伤亡事故或虽伤亡人数不多,但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广的事故,必须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事故瞒报,不仅违法,而且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首先,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得不到准确的伤亡统计数据,直接影响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以及有关决策的制定。近几年,我国的伤亡统计,每年重伤人数都少于死亡人数,这是很不正常的。其次,企业为了瞒报事故,很难认真调查事故原因,无法吸取教训,防范措施不到位,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往往导致事故的重复发生。第三,私了只能满足受害职工眼前利益。过后出现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或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下岗等情况,职工和企业发生纠纷时,由于没有事故记载,没有伤残鉴定等,利益受到损害的是受伤职工本人。

国家在规定工伤事故必须逐级上报的同时,对瞒报、谎报、迟报等也作出了处罚规定,除给予当事人处分外,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7、1998年7月15日,江西省八景煤矿五分矿开拓区—270西大巷的早班工人发现工作面顶板有危险,立即停止作业要求下班。尽管跟班区长不同意,工人还是坚持下班出井。然而在早班已发现危险的情况下,接着上中班的跟班支部书记仍对此不以为然,没有采取架棚措施,只拿一根长2.8米、直径不到10厘米的圆木立在

浮矸上,顶着上部3米多高处一块重500多斤的大石头。工人看着这块大石头担心地说:“要是这块石头倒下来就不得了,要砸死人的!”结果中班工人只装了一方多矸石,石头就倒下来了,将年仅25岁的工人张某砸倒,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年迈的父母闻知惟一的儿子离去,悲痛欲绝,病倒在床。请根据本事故,从法律角度分析职工应享受的安全生产权利。

答题思路:这是一起拒绝危险作业保平安,屈从违章指挥演悲剧的典型案例。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员工享有以下安全生产权利:(1)劳动合同保障权;(2)危险有害因素知情权;(3)批评、检举、控告和建议权;(4)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5)紧急避险权;(6)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权。

在矿山井下,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率极高,对矿山安全生产危害极大。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应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的重点,发现隐患不能存有半点侥幸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支架形式要与顶板岩性和煤(矿)脉条件相适应;采矿后要及时支护,顶板砖碎时还要进行超前支护;要防止放炮崩倒棚子;支柱打得要牢固,不要支在浮矸上;要坚持良好的交接班及敲帮问顶等技术及管理措施。

本案例中,面对威胁矿工生命安全的同一险情,江西省八景煤矿五分矿开拓区早班工人能坚决抵制违章指挥,拒绝危险作业,保证了自身安全;而中班工人明知顶柱不牢,可能发生事故砸死人,却屈从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在《劳动法》和《矿山安全条例》中都赋予工人拒绝违章指挥、拒绝冒险作业的权利。工人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安全。

8、1996年6月29日早晨7—8时,100多名村民先后来到四川省筒阳市禾丰镇永兴火炮厂开始一天的工作。兑药切引工龙成中从材料库中领取了几把引线(每把1000根,长约l200毫米),走到第一个水泥工作台,垫上木板,将引线放在上面用菜刀切成小把引线,装入小筐放在插引工作台旁,由插引工领去插引。龙成中在捆扎引线时,一杂工用他的切引菜刀在切引工作台上切了500张油蜡纸。之后,龙成中肩上搭着引线在工棚插引区域来回走动,并用刚切完油蜡纸的菜刀和垫板,随意切引线。大约8时40分左右,龙成中切引线时发生燃烧,引起待插引火炮发生爆炸,随即引起待编饼火炮爆炸。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294~302.4千克的火炮爆响剂的爆炸冲击波冲毁了除厂区北侧的工库房和东侧山坡上三幢工库房外的所有建筑物,死亡39人,重伤9人,轻伤4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万元。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经调查,简阳声公安局曾明确要求永兴火炮厂引发这起事故的厂房只能作为卷筒、封底、编饼等非危险工序的生产,所有危险工序及库房都必须设在山上新建厂房内,全厂职工人数不得超过30人。而事故发生时,厂房内切引、插引等危险工序与封底、封面和编饼等一般工序混于同一厂棚内,全厂职工114人,严重超员。生产现场工序混乱,兑药切引工违章操作是这起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烟花爆竹生产,所用原料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国家对从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开办条件、安全生产管理、烟火药管理、仓储、运输及销售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本案例中,发生事故的永兴火炮厂在1996年4月中下旬,曾因岗位混杂、生产工人超过核定人数等问题被有关部门要求停产整顿。但该厂6月23日未经任何部门检查验收,就擅自分成两个独自生产经营的大组恢复生产。恢复生产后仍然违章把非危险工序与危险工序混在一起。该厂整顿期间将生产工人裁至23人,符合30人的核定人数。但恢复生产后至发生事故的7天内,该厂增加了91人。工厂对新来人员仅简单强调不准带烟火和穿硬底鞋等安全常识,就安排上岗生产。包括厂长在内的管理人员中也只有正厂长一人经过正规培训,兑药、切引等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均未参加过培训考核,造成违章操作,兑药比例严重错误,装药量超标并使用违禁药品雄黄等事故隐患,最终因兑药切引工错误切引,生产现场工序混乱酿成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正、副厂长因目无法纪,一意孤行,违章指挥被提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9、1998年4月9日,北京保利华房屋拆除公司正在进行北京永安里六号居民楼拆除作业。下午5时,该公司现场安全员来到施工现场告诉工程承包人“今天就干到这儿,可以下班了。”承包人在通知民工收工后,便与安全员等人离开了现场。由于拆除工程已接近尾声,第二天就可以完工,施工的8名工人看时间还早,就没有离开工地,而是继续作业。此时该楼的顶层已拆完,剩下的二、三层却未按规程从上往下拆,整个楼体中间被掏空,四面山墙勉强支撑着。8名工人准备用钢丝将楼的北墙拉倒。由于北墙南侧有两个与之垂直的走廊结构墙残壁阻碍墙的拆除,2名工人就分别在结构墙的内外两侧用重锤击打墙根,稍远处的2名工人拿着套好的绳索等待打完墙就拉绳子。北面山墙北侧的4名工人一边等待,一边捡地上的砖头,他们4人都没戴安全帽。下午6时20分,北面山墙“轰”的一声向南倒塌,墙根向北滑移,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的重大伤亡事故。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建筑物的拆除工程最好采取机械化拆除,人工拆除危险性较大,保证作业工人的安全至关重要。国家在《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专门设置一章,对拆除工程安全操作作出了十几条具体规定,要求施工企业在拆除作业前要制定安全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拆除时应从上到下按顺序进行作业,防止坍塌等等。本案例中,经调查,北京保利华房屋拆除公司是一家具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和安全施工许可证的公司。1998年4月1日,该公司法人代表与四川民工队长罗志军签订了分包合同,并有技术交底,具体施工由罗志军负责。在技术交底中只注明了机械拆除,但施工方自开工到出事时均为人工拆除。施工方案上也写明了由上往下拆的操作细则,但只履行了一半。民工没有进行过任何培训,安全帽也是自备。由此可见,施工企业未认真落实拆除工程有关规定而造成了这起事故,对这起事故负有责任。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第91条:拆除工程在施工前,要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第94条: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部分发生坍塌。

10、河南焦作帝天堂音像俱乐部主营录像放映业务,其用房是60年代所建的砖木平房改造后经豪华装修而成。2000年3月29日0时30分,无业人员康爱宾和罗春华来到该俱乐部录像厅15包房看录像。因感到冷,康爱宾从14包房取来一台石英管电热器,放在沙发前一脚远的地毯上取暖。半小时后,两人离开未关电热器。此后,观看录像的孟芳在15包房休息。2时30分左右,录像厅工作人员叫孟芳去另一包房,两人走时仍未将电热器电源关闭。3时01分左右,15包房长时间使用的石英管电热器烤燃临近沙发,继而烧着墙壁装饰材料和房顶木梁等易燃材料,导致火势蔓延。火苗窜出15包房,迅速向1l、13、14、16等包房和过道蔓延,引发特大火灾。由于录像厅没有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加之当夜播放淫秽影碟,为逃避检查于凌晨关闭了惟一的一个大门,致使观看录像的人员无法自救逃生,造成死亡74人,烧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19.95万元的特大火灾事故。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电影放映厅、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聚集,做好消防工作,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极为重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开业前应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要达到一、二级;室内装修应使用不燃、难燃材料;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等等。本案例中,天堂音像俱乐部的承包者韩本余严重违法违规经营。1999年6月,韩本余在装修改造录像厅时未向消防部门申报,并使用易燃装饰材料,未安装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无疏散通道,未经有关部门验收骗取了营业执照。由于该俱乐部建筑是砖木结构,耐火等级只有三级,又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在着火时分解出大量的CO、C02、NO、N02、NH,等有害气体。在这起事故中,80%的人是因CO中毒窒息死亡,20%的人是因CO中毒后昏迷被烧死。本案主犯天堂音像俱乐部的承包者韩本余被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无期徒刑。本案直接责任者康爱宾、韩志斌、孟芳和罗春华被法院以失火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年、6年、5年和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1条: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12条:歌舞厅、影剧院、宾馆、商场、集贸市场等公共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第14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疏散标志。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5条: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二级;已经核准设置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第6条:公共娱乐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吊顶应当采用非燃材料;(二)墙面、地面、隔断应当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

11、1986年,为解决上海市民用气不足的燃眉之急,上海浦东煤气厂一期煤气发生炉工程年底将部分投产,有关建设单位把煤气发生炉点火日期定在10月10日。如果点火成功,将为确保年底部分投产奠定坚实基础。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保护监察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于点火前的10月8日派人赶赴现场检查该工程项目的“三同时”执行情况。经过两天检查发现该项目不具备点火运行条件。试分析存在的可能原因以及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答题思路:存在的可能原因:第一,煤气生产属防火防爆场所,其电气设备虽已采用防爆型,但检查时,电气线路采用的还是临时电线安装方式,不符合防爆要求,如果煤气发生大量泄漏,将随时存在爆炸危险。

第二,点火后,14台煤气发生炉只有2台投入运行,其余12台尚须继续施工,且与运行的设备相互连通,仅临时采用盲板隔开,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正在施工的人员中毒窒息,若遇明火也极易发生爆炸。

第三,生产现场与施工现场相互交叉,囚施工队伍复杂,对明火作业难以严格控制,隐患严重。煤气发生炉的供水系统尚未安装完成,生产场地高低不平,电缆随地拖拉等等。

浦东煤气厂工程虽然存在上述严重问题,可是有关部门却坚持要按期点火试产。上海市劳动局党组认为事

关重大,万一点火过程中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在10月9日晚连夜召开会议研究,认为必须立即整改,延期点火。同时向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浦东煤气厂煤气发生炉点火试产存在严重危害的紧急报告》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接到报告后,立即批示:我意见还是坚持安全第一。建议:(一)迅速组织力量进行仔细检查,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二)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才能点火试产。

根据江市长的批示,该项目经过一周的整改,消除了事故隐患,经验收合格,浦东煤气厂煤气发生炉于10月8日上午一次点火成功。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煤气作为气体燃料,由于输送方便,操作简单,燃烧均匀,温度、用量易于调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需求加大。许多城市都建设了煤气厂和输配气管道和设备。由于人工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燃料,若设施不完善或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泄漏、爆炸事故,危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正确处理好煤气生产、供应与安全的关系极为重要,特别是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坚决执行。

在实际生产建设中,像浦东煤气厂煤气发生炉这样的政府工程,由于工程完成时间的限制,抢速度、赶工期的情况司空见惯。然而,江泽民同志毅然提出“我意见还是坚持安全第一”,并明确提出“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才能点火试产”的意见,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实现了“安全第一”,作出了表率。

上海市劳动局作为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三同时”审查验收时,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做法,也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作出了榜样。

12、1994年10月23日13时45分,西安庆华电器厂一辆载有140箱、共计105万发雷管的解放牌卡车沿309国道由西向东行驶至山东省平度市洪山乡乡政府所在地附近,突然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95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爆点处地面形成一个直径约6米,深约1.9米的爆坑。爆炸冲击波对周围13个村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爆点附近公共建筑、民用住宅遭到严重破坏。距爆点以西240米的邮电局程控电话交换机因高压电线被炸断在通讯线路上而被烧毁,使当地交通、通讯、供电中断,直接经济损失826万元。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经调查,西安庆华电器厂违章装运雷管是造成这起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该厂运送雷管车的司机未办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雷管箱子装载高度违反爆炸器材的运输规定并超装,经过人口稠密的城镇而未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是造成这起特大事故的重要原因;超高装载、押运员离位、运输中雷管箱坠落到车厢底部引起爆炸,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民用爆炸物品是指非军用的各种危险爆炸物品,包括炸药、雷管、导火索、黑火药、烟花爆竹等,运输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本案例中,首先,庆华电器厂装载雷管时,除在车厢后部留押运员的空间外,还留有一长1.6米、宽0.33米的空隙,未用填实或支撑等方式加以固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押运员离岗,雷管箱滑动,未采取措施,顶层雷管坠落到车厢底部,引进爆炸。其次,雷管超装增加了爆炸威力。按《爆破安全规程》运输雷管装载高度不能超过二层计算,装运这批雷管的解放牌货车可装57万发火雷管,而实装105万发,超装84%。第三,驾驶员未按规定取得运输危险品的资格,运输车在经过山东平度市市区时,也未向当地公安局通报。因此,西安庆华电器厂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所有企业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运输爆炸物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44号令)规定要求。

13、1993年8月5日13时10分,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区清六平仓的4号仓内冒烟起火,引燃仓内堆放的可燃物,13时26分,发生第一次爆炸,彻底摧毁了2、3、4号连体仓,强大的冲击波破坏了附近货仓,使多种化学危险品暴露于火焰下。这些危险品被持续加热1小时左右,14时27分,5、6、7号连体仓发生第二次爆炸,火灾迅速蔓延,引燃了距爆炸中心250米处的木材堆场,300米处6个四层楼的货仓和400—500米处3个山头上的树木。大火持续16个小时才被扑灭,造成15人死亡,141人受伤住院治疗,其中重伤34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经调查,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及仓内化学危险品存放严重违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4号仓内混存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接触发热燃烧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44号令)规定要求。

危险化学品由于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等危险性,安全储存极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库中,爆炸类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储,必须单独储存在远离城镇的专库中,并与固定建筑、交通干道、输电线路保持一定距离,易燃物品不得与氧化剂混合储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本案例中,清水河仓库是1987年按杂品干货平仓设计、报批建设并验收合格的。1990年成立的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将干货平仓改为爆炸危险品仓库,使存放化学危险品的清六平仓离繁华市区国贸大厦仅4.2千米,与建在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煤气储运站水平距离仅300多米,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违反了国家对化学危险仓库场所的规定。另外,引发事故的4号仓内大量的氧化剂高锰酸钾、过硫酸铵、硫酸铵、硝酸铵等与强还原剂硫化碱、可燃物樟脑精等违章混存,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热积累,导致起火燃烧,造成此次特大爆炸火灾事故。

在这起事故中,深圳市政府应负的责任是未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进行审查。深圳市公安局应负的责任是未按规定严格审查,就给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发放有关经营许可证,使该公司在不具备国家安全规定的安全条件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应负的责任是把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干杂货平仓说成是符合安全规定的危险物品仓库,骗取经营化学危险品储运的许可证;不按要求整改火险隐患;仓库管理混乱,不按审批存放的危险品种类规定,严重混存各类化学危险品,导致直接发生火灾引起爆炸。

14、天津创业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六溴—2,4—二硝基苯胺的村办企业。该厂只有一座大厂房,内分3个车间;东车间生产中间产品2,4—二硝基苯胺,中间车间为备料车间,堆放着一袋袋强氧化剂氯酸钠、溴化物和2,4—二硝基苯胺。1996半1月26日下午4时,有人发现该厂厂房中部的窗户冒出黑烟,大声喊救火,正在厂办公室的厂长和宿舍里的职工以及附近村民都赶来救火。他们发现是备料车间的氯酸钠冒烟,于是从离厂房约十几米的废水塘里拎水灭火,泼了几桶后无效,厂长便叫人赶快运沙子灭火,没等沙子运到,只听两声巨响,一股黑烟直冲天空,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前来救火的工人和村民死亡19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这是一起因企业未按规定储存化工物料,救火措施不当所造成的特大伤亡事故。

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要用干燥牢固的铁桶外包装,里面还要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进行防潮。强氧化剂单独存在并不会自燃,但如果把它和有机物放在一起,便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热量。本案例中,创业化工厂的氯酸钠的包装是里面一个塑料袋,外面加一个编织袋。工人在用铁锹铲料时,难免把氯酸钠散落在外面。发生事故的前几天,天津持续高温,26日室外温度33℃,厂房房顶是石棉瓦,隔热性差,厂房内温度达40cC,塑料袋和编织袋本身就是有机物,于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放热,热量又加速了氧化反应,导致编织袋燃烧,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头,冒出黑烟。由于厂长和工人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酸,氯在40℃下就会发生爆炸,第一声巨响就是氯酸遇热发生的爆炸。又由于备料车间同时堆放着2,4—二硝基苯胺,它遇高温高压气体冲击发生爆炸,产生第二声巨响,造成厂毁人亡。

预防:应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44号令)的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能存放在同一房间内。创业化工厂违反规定将强氧化剂氯酸钠用有机物包装并与有机物储存在同一车间内造成事故隐患,以致酿成大祸。

15、1997年2月28日,某县燃料公司蜂窝煤生产车间,王某和曾某操作搅拌机,另有3人负责捡蜂窝煤。约8时30分,曾某有事离开,由王某单独操作。8时50分,王某见搅拌机不能正常将煤料送上运输皮带,便站在搅拌机有旋转齿轮的一侧,用铁锹将机内煤料铲到出口处。在铲料过程中,搅拌机一对离地约8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相向啮合的齿轮将王的衣袖夹住,王拼伞想把衣袖拉出,因自身力量太小不能成功,离他仅7米之遥的3个捡煤工人,竟无一人听见。可怜的王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右肘被齿轮慢慢地夹得粉碎。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据调查,该公司搅拌机自投入运行10多年以来,其齿轮一直没有安装防护罩。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将执机操作的工人衣服夹住,但因其转速较慢且工人采取的措施得当,一般只将衣服夹烂,未出现伤人事故,也未引起企业的重视。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立即派人安装了防护罩,但对于右臂仅存10厘米的王某来说,一条手臂换了一个安全防护罩,代价太大了。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国家对机械加工设备作出了安全要求,规定机械加工设备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及寿命,凡加工区易发生伤害事故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应保证设备在工作状态下防止操作人员的身体任一部分进入危险区,或进入危险区时保证设备不能运转(行)或作紧急制动;凡易造成伤害事故的运动部件均应封闭或屏蔽,或采取其他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的防护措施等等。

在机械传动装置中的各零件所造成的伤害事故中,由于齿轮所造成的伤害占很大比例。在齿轮传动中,齿轮啮合处以及各轮辐间的空隙是最大危险点,工人的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极易侵入而造成伤害事故。本案例中,工人王某的衣袖就是被齿轮啮合处咬住,导致右肘以下粉碎。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齿轮、传动带等危险部位,都要安设防护装置。其防护装置一般采用防护罩的形式,主要用钢板或金属骨架的铁丝网制成。防护罩本身不应有尖角或锐利的凸出部分,其外形应与各种形式的齿轮传动相适应。本案例中,该企业应在安装搅拌机的同时,安装防护罩,那么工人王某的安全健康的权益就不会受到侵犯了。

16、某飞机制造公司型材钣金冲压分厂有4吨至450吨不同吨位的大小冲压设备30台。由于航空工业的特点,该分厂生产品种繁多,有各种冲压模具5000余套,工人每天用双手操作,手被伤害发生两起重大伤指事故。请分析冲压作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导致的主要伤害,以及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在机械行业,冲压作业伤指事故较多。该行业曾流行一句话:十个冲工九个残。客观原因是冲压机械滑块垂直下冲速度极快。以一般100吨偏心冲床为例,滑块每分钟往复次数为75次,即单程一次只约需0.4秒。采用行程为100毫米进行拉伸作业,若手在模内,冲床滑块下冲伤指的时间约为0.1秒。而当操作者发现或感觉到滑块下冲时,反应到大脑,再由大脑指挥手缩回的时间约为0.2-0.3秒,显然手是来不及收回的。因此常造成伤指事故。

为了保障操作工人的安全,企业必须重视冲压设备操作区的安全保护,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将危险区与操作工人的手隔开或用强制的方法将操作工人的手推出危险区。如防护栅栏保护装置、手推式保护装置、光电式防护装置、转板式护手装置及冲压拨手器、自动保护装置等。另外冲压模具的安全化也非常重要。设计模具时应把安全作为第一位来考虑,使操作者工作时有安全感。如模具必须有排除危险的机构,防止操作者在送件、定位、取件或进行废料处理等操作时,不得不出现身体的某部分进入危险区域而触及模具可动部分被夹住或被弹出等危险情形。

17、1988年4月22日上午9时,某模具厂铸工车间女工李利正在一台自制的砂轮机上进行铸件清砂作业。突然,高速旋转的砂轮破裂飞出,碎片击中沈利芬的头部,她当场气绝身亡。请分析事故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高速旋转砂轮的破碎造成人员伤亡是磨床操作最常见的伤害事故。砂轮的破碎多数情况是由于磨床旋转速度超过了砂轮的额定转速造成的。旋转速度增加,线速度就大,离心力也增大,由离心力引起砂轮破碎的可能性就加大。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在砂轮的端面都清楚地标明其最高工作线速度,即额定速度。如果实际工作时,磨床转速超过标示的额定速度,砂轮很可能在工作中发生破裂,甚至造成伤亡事故。另外,砂轮平衡不好,安装不当等原因,也可造成砂轮破碎。

为了有效地防止破碎砂轮碎块飞出伤人,企业应根据各种不同型号的磨床设置不同形式的防护罩,将砂轮、砂轮法兰盘、砂轮主轴等全部罩住。

目前,在乡镇企业和私营小企业中使用无防护设施的砂轮机较为普通,并且多为自制设备,转速不准、安装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现象严重,操作者对此类无防护设施的设备应拒绝使用。企业经营者在砂轮使用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防护措施,不规范的设备严禁使用,没有生产许可证的砂轮不采购,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生命安全。

18、某工厂作业使用电动工具,在一次作业时发生了电钻漏电造成操作者触电事故,请分析事故可能原因,以及预防电动工具触电事故的措施。

答题思路:可能原因: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安全性能不可靠;漏电保护器安装不对,造成漏电保护器保护范围不当。

漏电保护器是指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或触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它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以防止触电和火灾等事故,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国家规定: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和新、改、扩建工程使用各种低压用电设备、插座,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对新制造的低压配电柜(箱、屏)、动力柜(箱)、开关箱(柜)、操作台、试验台,以及机床、起重机械、各种传动机械等机电设备的动力配电箱,必须考虑漏电保护;新建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手持电动工具(除Ⅲ类外)、移动式生活日用电器(除Ⅲ类外)、其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等等。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认证标志;工作零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器,并应穿过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19、制鞋有限公司,1997年7月22日至8月7日,接连出现例3含苯化学物汽油中毒患者。3名女性中毒者都是在该厂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手工刷胶作业的操作工,工龄均为1年半。中毒表现为接触胶粘剂2小时后,自觉胸闷、恶心、浑身无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以致抽搐昏倒。请分析苯中毒特性及预防苯中毒的措施。苯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苯蒸气而引起职业性苯中毒。在高浓度下引起急性中毒,可迅

即发生闪电式的死亡;苯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工人在没有通风防护的条件下使用含苯的粘胶,生产场所空气苯浓度常常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十倍甚至百倍。急性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时有发生。

预防苯中毒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消除和减少苯的发生源;采取通风排气装置,降低作业环境苯蒸气浓度;加强个体防护。主要的卫生保健措施是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经常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苯蒸气的浓度,做好岗前和定期健康监护检查。主要管理措施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等。

20、某单位1991年开始试生产,1993年5月正式投产,生产过程接触粉尘工人259人,1998年8月,该单位21名工人因患肺结核相继自行到当地卫生防疫站结核科就诊,查出11人疑似职业病。请分析粉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及矽肺病的主要特征。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人体危害方面:粉尘对眼、皮肤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和五官炎症;有毒粉尘(铅、砷、汞等)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引起尘肺病。

矽(硅)肺病是最为普遍的尘肺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工龄短者3~5年,长者在20~30年以上。发病率因条件不同,相差很大。矽肺的分期与进级随着矽肺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依据矽结节在肺部的分布和融合的程度,一般把矽肺病的病理变化分为三期,即I期较轻,II期较重,III期最重。确诊后的矽肺,经过一定的时期难免不发生进级,即由I期进展到II期或III期。这种进级的年限长短,与其医疗和患者的体质、营养、休息以及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

矽肺并发症单纯矽肺的病情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但由于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常易并发肺结核,还可并发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肺心病、肺及支气管感染等,最后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及心脏发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往往促使矽肺病变恶化,病情加重,常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21、某造纸厂三车间有一面浆池,容积为35米3,池深约3.2米,池顶有一边长0.6米的正方形入口。2000年2月2日停工时未及时清理,池内残留浆液,2月19日准备开机前,车间主任安排清理卫生。几名工人从面泉池顶入口用水冲洗后,一名27岁的碎浆工从池顶入口沿踏梯下到面浆池内清理,到池底即晕倒。在池顶的工人见状呼救,3名工人闻讯赶到现场,以为是该工人站立不稳滑倒,先后2人下池救人均跌倒,刚到池底的第3

人才意识到是中毒,迅速爬上来,叫人找来绳子、风扇和湿毛巾等。在池上面的工人用电扇向池内吹风,2名工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腰系绳子、口罩内垫湿毛巾下到面浆池内把3人救出,2人已死亡,1人昏迷住院,救人的2名工人也因中毒住院治疗。在经过几小时吹风和对池内灌水又排出之后,采样检测硫化氢为1590毫克/米3,超过标准159倍。请分析事故原因。造纸工业以木材、棉、麻、苇、草、竹、甘蔗渣、破布和废纸等为原料,加入酸碱等不同药剂,在高温高压下蒸解,再经洗涤、筛选、漂白、打浆,进入造纸机,生产出不同的纸张和纸板。在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因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强酸环境下进行作业,排出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和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和硫醇化合物等,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国家要求造纸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尘毒危害,特别是防止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无色可燃气体,有恶臭味。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果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硫化氢气体,将导致急性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眼结膜和呼吸系统损害,出现意识不清很快死亡。若吸入浓度极高(1000毫克/米3以上)时,可在数秒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本案例中,面浆池内有残留浆液,由于原料腐败生成大量硫化氢。清扫作业时,未事先检测池内有毒气体浓度,也未采取机械通风和佩戴防毒器具的措施,造成中毒死亡事故的发生,该企业对此负有主要责任。

《造纸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轻工部[90]轻纸字第1号]第31条: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尘毒危害。特别要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硫化氢中毒。第34条:有毒有害作业,应根据毒物的性质和劳动条件,给操作者配备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并教育使用者合理正确使用。

21、1999年6月18日下午16时许,某市环保局接到报告:有关执法人员在破产的市水泥厂核查放射源时,发现一枚“铯137”料位仪随同被拆除的生产设备,作为废钢铁卖给了某沙钢集团。废钢运输船已停靠钢厂码头等待卸货。随后,市环保、卫生、公安部门和市防疫站放射卫生专业的同志来到钢厂码头。经仪器监测,确定放射源“铯137”位于“挂01223”挂机船右后舱内。经过1个半小时的查找,这枚“铯137”终被截获。据测试,该放射源铅封罐表面放射强度高达近1万微伦/小时,强行关闭源窗后,降至3475微伦/小时。最后,放射源被妥善安置于钢厂消防仓库内专人看守,次日下午被送入省放射源仓库。请分析如果放射源“铯137”没有及时被处理,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答题思路:如果没有被发现、处理,将被溶入炼钢炉而酿成重大事故。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射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威胁,严重时甚至导致放射病。如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接触放射性物质,全身一次性受到100伦以

上剂量照射,会产生急性放射病。1987年巴西的戈亚尼亚市因丢弃放疗用的“铯137”辐射源而使数十人受害,其中4人死亡。本案例中的“铯137”一旦流失,会给接触它的人造成伤害;若投入炼钢炉,会使熔炼出的同批量钢材具有超量放射性,这批钢材若用于建房,会对接触它的建筑工人和房屋内的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我国对放射源的管理极为严格,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卫生、环保和公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中的放射防护实施监督管理。

22、1997年10月21日上午,某肉联厂的一辆内装两只容积400升的空液氨钢瓶的北京牌农用车到某化肥厂购买液氨,采购员周某随车前往。为了能多装点,少计算点,周某到化肥厂后,先去找熟人打通关系,然后才去办理充装手续。在有关环节的“关照”下,上午10时充装结束。采购员周某离厂回家,司机罗某因等人直到下午2时才离开县城返回。下午3时10分,当车行至距县城8公里地段时,一只钢瓶突然爆炸,飞出30多米,落到路边的沟里,爆炸冲击波将汽车挡板冲坏,驾驶室冲扁,玻璃全部震碎,另一只钢瓶也被冲滚下车,司机罗某和乘车人杨某被冻灼伤并中毒。下午5时左右,当地派出所民警和附近群众在清理现场时,第2只钢瓶又突然爆炸,造成2人中毒受伤,从钢瓶喷出的大量液氨迅速挥发成气氨向周围扩散,致使100米外下风头的2名过路群众中毒倒地。这起事故造成1人重伤,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

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气瓶充装、储存、运输的安全要求。

答题思路:盛装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气瓶,常因气瓶超装而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气瓶超装是指气瓶实际充入气体或液化气的质量超过了它的最大充装量。超装的气瓶,虽然充装时的压力一般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但在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瓶内压力就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严重时则引起气瓶爆炸。

我国《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对气瓶的充装、储存、运输都有具体规定。在充装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气瓶时,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充装系数进行充装,发现充装过量时,应立即将超装量抽出;充装过量的气瓶不准出厂;装在车上的气瓶要妥善加以固定,防止气瓶跳动或滚动;在夏季要对气瓶采取遮阳措施,防止曝晒。

本案例中,过量充装是造成这次爆炸的直接原因。液氨是一种液化气体,在-33.4℃以下或在承压密闭容器内储存。液氨钢瓶属移动式压力容器,容器内的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液氨也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这起事故当天午后当地最高气温为32℃,两只钢瓶上午10时充装完毕,在车上曝晒4个多小时,加上运输中两只钢瓶仅靠几块砖头垫着,未采取任何紧固措施,路面凹凸不平,颠簸碰撞,发生事故也就不足为奇了。

23、1991年2月19日18时,内蒙古巴盟五原县化肥厂一台水洗塔(D 325毫米,δ5毫米,Pw0.6兆帕)突然发生爆炸。该设备在1990年压力容器定检时,由于壁厚严重减薄,单位自行更换筒节、补板未探伤,上环缝错边严重超标等原因,由巴盟锅检所定为5级,予以报废。但该厂无视检验结论,继续使用判废容器,导致水洗塔在不足0.6兆帕的压力下爆炸起火,塔体严重损坏,距爆炸中心200米范围内建筑物的门窗玻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9136元。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压力容器报废的安全规定。

答题思路:由于压力容器作为承压的特种设备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我国根据各类压力容器的使用状况和安全程度,将其划分为1—5级,将一些确有危险的容器定为4级或5级,作出了监控使用或报废的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某些企业的领导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按要求对这类容器进行处理,而是冒险继续使用,最终导致爆炸,给国家财产及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损失,本案例就是一典型事例。

对已判废或监控使用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如能严格按照检验结论作出相应的处理,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给那些存在侥幸心理,仍在冒险使用判废压力容器的企业领导敲响了警钟。如只顾生产效益,不重视安全,继续将报废的压力容器承压使用,此类事故将会不断发生。所以,企业必须尊重检验结论,凡已定为四五级的压力容器,该监控的要监控,该报废的要报废,不能含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规定,安全状况等级核定为4级的在用固定式压力容器,办理注册手续后,允许在满足检验报告所限定的使用条件和检验周期内监控使用;经妥善处理,安全状况等级达到3级以后再发使用证。安全状况等级核定为5级的在用固定式压力容器、在用液化气体罐车,办理注销手续后,予以报废。

24、1995年9月15日下午5时40分,福建石狮市宁发服装厂发生一起土锅炉爆炸事故,造成了3名女工两死一伤的悲剧,该厂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23万元。请分析使用锅炉的有关安全规定。

答题思路:锅炉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并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水压设备,不得随意设计、制造。我国对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实行许可证制度,企业必须使用由专业定点厂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

锅炉操作工是特种设备人员,国家规定司炉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土锅炉实际性质是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锅炉。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购买、私自制造和盲目使用土制

锅炉,但在一些小型集体企业和个体作坊中,为图方便或省钱,购买非法生产或使用自制土锅炉现象屡禁不止。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有的刚刚使用,就发生爆炸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都造成很大损失。

本案例中,厂长李仁发购买使用非法生产的土锅炉,雇用无操作证的人员烧锅炉,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和工人都造成巨大伤害。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规定,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取得使用证,才能将设备投入运行。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司炉工必须经过考试,取得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合格证,才准独立操作。

25、某化工企业从西方某先进国家引进的加氢装置,带有9只安全阀。该化工企业根据我国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提出对9只安全阀进行重检,但对方不同意,理由是出厂前均经检验合格,重检没有必要。企业据理力争,终于迫使对方同意重检,但对方提出重检时要派出代表在现场。该化工企业委托某压力容器检验站对9只安全阀进行重检验收。经检验发现,该批安全阀有7只不合格,在场的外国代表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这7只安全阀不合格,最后外方委托我方将这7只安全阀全部修复合格后,才安装使用。

请分析安全阀安装使用前的有关安全规定。

答题思路:安全阀是压力容器最常采用的一种阀型安全泄压装置,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超压的一种安全器具。当容器内的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安全阀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安全阀自动迅速开启以排放气体,待容器内压力下降至规定值后,安全阀重新关闭,容器保持正常工作压力继续运行。安全阀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设备安全运行和人的生命安全。新安全阀重检,一是由于安全阀生产厂家很难做到100%质量合格;二是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有磕碰导致安全阀失灵。本案例中,所检验的9只新安全阀中有7只不合格,合格率只有22%,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因此,新安全阀在安装前必须进行重检调试,注意其密封性能,选型是否正确,密封压力与工作压力是否相符,启跳压力是否满足要求等等。消除隐患,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规定,新安全阀应根据使用情况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安全阀校验合格后,打上铅封并出具合格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新安全阀在安装之前,应根据使用情况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

26、某造纸厂有一台WNG4—1.2 MPa型锅炉,1982年11月某锅炉厂生产制造,1996年9月移装到该造纸厂,当年10月投入运行。1998年9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当班锅炉操作工周某对锅炉进行点火升压,l

小时后锅炉压力达到0.2 MPa。由于纸厂停电,纸机车间没有生产,周某就离岗回家吃饭,中午1时多才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操作锅炉。当锅炉压力升至0.3 MPa时,开始向车间供气。下午2时50分左右,全厂停电,锅炉也停止运行。当第2次来电时,因锅炉房灯泡不亮,周某让相邻锅炉房操作工张某替他照看一下锅炉,他去领灯泡。在周某领完灯泡返回距锅炉房20多米远,时间是下午4时10分时,锅炉突然爆炸,强烈的冲击波造成锅炉房全部倒塌,相邻21.4米的另一锅炉房横梁倒塌,周围车间、库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锅炉炉胆爆炸撕裂,锅炉前后烟箱盖、炉门、炉条飞出锅炉本体4—46.4米不等,操作工张某倒卧在距锅炉正前方26米处,这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试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题思路:经调查,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锅炉没有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二是安全附件失灵,两个水位表汽水连接管一个全部堵塞,一个堵塞了3/4,锅炉水位反映不准确,造成缺水干烧,在操作工的误判断情况下,盲目操作给水,致使锅炉产生大量蒸汽,压力骤增;三是曾经大面积挖补过的锅炉炉胆,补板焊缝质量不合格,致使炉胆不能承受工作压力。

锅炉在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我国在用锅炉有50.65万台。为保证在用锅炉安全运行,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附件,定期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是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保护装置。如果锅炉严重缺水,水位报警器则发出水位低的报警信号,可采取立即停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水位表是锅炉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操作人员通过水位表来观察水位,防止锅炉发生满水或缺水事故。对水位表必须定期检验,以保证其起到应有作用。本案例中,如果该造纸厂按规定安装高低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定期检验水位表的性能,锅炉操作工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这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吨/时的锅炉,应装设高低水位报警器(高、低水位警报信号须能区分)、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吨/时的锅炉,还应装蒸汽超压的

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运行的锅炉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检验。新锅炉运行头两年及实际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锅炉、汽改水的卧式锅壳式锅炉,每年应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27、1996年5月的一天,某城市一废品收购点门口一只液氯钢瓶发生泄漏,喷吐的黄色雾状氯气威胁着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武警地区消防一中队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立即疏散周围群众。为防止爆炸,战士们将冷水浇向氯气钢瓶。紧接着,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冲上去想堵住泄漏的瓶口,但连续3次都没有成功,后在带着防化装备的市矿山救护队专业人员协助下,才将泄漏的液氯钢瓶安全转移到郊外空旷处。险情终于被排除,但15名消防官兵却因此而中毒住院。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气瓶报废处理的有关安全要求。

答题思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是液氯钢瓶的使用单位未按国家规定将报废的液氯钢瓶交气瓶检验单位进行处理,而是卖给了废品站。有毒、易燃的气瓶在报废处理前,应将瓶中剩余的气体进行回收或置换,由指定检验单位对气瓶进行压扁或解剖破坏性处理。另外,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抢险、消防,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剧毒气体。急性中毒时,轻者会流泪、咳嗽、胸闷,中度中毒会引发支气管炎或间质性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心跳骤停或“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所以抢修和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

氯气泄漏时,严禁向钢瓶上喷水。因为氯气易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并放出大量的热能。盐酸和次氯酸也是强酸,吸入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眼和皮肤接触可灼伤。同时,盐酸还会腐蚀钢瓶,放出氢气;次氯酸受阳光照射又会分解成盐酸和放出氧,氢氧混和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因此,向泄漏的氯气钢瓶浇水,不仅起不到降温作用,反而促使钢瓶升温,增加氯瓶的爆炸危险性和形成有毒、腐蚀性强的盐酸,使抢险堵漏人员面临更大危险。

氯气已广泛应用于饮水消毒、医院污水处理和造纸等行业部门,希望使用单位加强氯气保管、使用和事故抢险安全知识教育,并配备必要的防护面具,避免事故的发生。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由气瓶检验单位对报废气瓶进行破坏处理,报废气瓶的破坏性处理为压扁或将瓶体解剖。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可指定检验单位,集中进行破坏性处理。

《氯气安全规程》规定,氯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戴有效防护面具。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28、1994年8月26日,某中医院新建成的YCl900—4000—8型医用高压氧舱,在第4次开舱使用时起火,舱内8人中7人死亡,1人重伤。请从氧舱的设计、生产、安装方面分析可能的事故原因。

答题思路:

医用高压氧舱是在高于正常气压的密闭舱内,患者通过呼吸纯氧,对缺血、缺氧等疾病进行治疗的设备。中国的高压氧医学虽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但发展很快。目前国内有医用氧舱2000多台,数量居世界首位,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医院及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国因医用氧舱用得过多、过快,管理不善,曾接连出现一些事故,本案例就是其中的一起。事故调查中,生产高压氧舱的厂方工程师承认为了降低成本,氧舱的设计有些地方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

医用氧舱作为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载人压力容器,其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国家GB12130—89《医用高压氧舱标准》和《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从高压氧舱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和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医用氧舱的制造单位在取得《AR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后,才能从事医用氧舱的制造。使用单位必须向取得此证的单位购买医用氧舱。设计应符合国家规定和行业有关标准,如舱内电线应带有金属保护套管,空调装置的电机及控制装置必须设置舱外,不能装设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元件等等。如果生产厂家把产品安全性能放在第一位,严格按国家标准设计、生产、安装医用氧舱,惨剧是可以避免的。

《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规定,电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三)氧气加压舱的舱内电线应采用暗装形成,舱内除通讯及信号传感元件外,不得设置任何电器,舱内必须设有人体静电接地装置(婴儿舱可以除外)。(四)多人舱舱内电线应带有金属保护套管,其敷设应便于检修。(六)舱内空调装置的电机及控制装置必须设置在舱外。(七)医用氧舱舱内不得装设熔断器、继电器、转换开关、镇流器和电气、动力控制器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元件。

据调查,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由于高压氧舱的设计结构不合理,氧舱内分体壁挂空调电源线短路打火引起的。

29、某化工企业从西方某先进国家引进的加氢装置,带有9只安全阀。该化工企业根据我国压力容器的有

关规定提出对9只安全阀进行重检,但对方不同意,理由是出厂前均经检验合格,重检没有必要。企业据理力争,终于迫使对方同意重检,但对方提出重检时要派出代表在现场。该化工企业委托某压力容器检验站对9只安全阀进行重检验收。经检验发现,该批安全阀有7只不合格,在场的外国代表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这7只安全阀不合格,最后外方委托我方将这7只安全阀全部修复合格后,才安装使用。请分析安全阀安装使用前的有关安全规定。

答题思路:安全阀是压力容器最常采用的一种阀型安全泄压装置,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超压的一种安全器具。当容器内的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安全阀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当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安全阀自动迅速开启以排放气体,待容器内压力下降至规定值后,安全阀重新关闭,容器保持正常工作压力继续运行。安全阀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设备安全运行和人的生命安全。新安全阀重检,一是由于安全阀生产厂家很难做到100%质量合格;二是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有磕碰导致安全阀失灵。本案例中,所检验的9只新安全阀中有7只不合格,合格率只有22%,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因此,新安全阀在安装前必须进行重检调试,注意其密封性能,选型是否正确,密封压力与工作压力是否相符,启跳压力是否满足要求等等。消除隐患,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规定,新安全阀应根据使用情况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安全阀校验合格后,打上铅封并出具合格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新安全阀在安装之前,应根据使用情况调试后,才准安装使用。

30、山东某水泥厂立窑车间发生喷窑事故,强大的热浪夹着滚烫的燃烧物料喷出窑体,腾空而起,在场的两名作业工和一名参观学习的女大学生当即被冲倒烧伤。事故调查发现一名工人全身外穿尼龙服装,未扎袖口、裤口,内着棉布背心、裤头。他全身未被燃烧的部分只有背心、裤头掩盖处,烧伤面积92%,深2-3度;另一名工人上身穿布汗衫、下身穿尼龙绸裤,全身清晰地留下了汗衫掩盖部分的正常皮肤,烧伤面积近90%,深2—3度;女大学生,上身穿的确良衬衣,下身穿尼龙绸裤,内衬棉布乳罩和棉布裤头,当然只有其乳罩、裤头下的部位完好,烧伤面积90%以上,深3度。如果企业发放棉制工作服并监督工人使用,他们还会被烧得如此惨不忍睹吗?请分析。

答题思路:根据国家规定,不同的工种所配备的个人防护服是不完全一样的。主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服和特种防护服两类。一般劳动防护服是一般作业环境都适用的防护服,主要防一般性油污、粉尘以及机械性损伤。要求袖口紧、下摆紧和裤口紧,禁用易燃易融面料,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特种劳动防护服是特殊作业场所必须配备的工作服,主要包括阻燃防护服、防静电服、防酸服、抗油拒水服、防尘服、防水服、防火服、防辐射服、防微波服等。国家有关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对各工种应配备的工作服作出了明确规定。

对于水泥立窑生产,国家要求,企业应按规定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看火工上岗时,必须认真穿戴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穿棉织衣服、劳保皮鞋,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镜,严禁穿化纤服装、短裤、背心、凉(拖)鞋,不准卷衣袖和裤脚。

本案例中,3名烧伤人员穿着化纤衣裤进入作业场所,遇喷窑事故烧伤严重。如果工厂和车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准不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品的人进入工作场所工作,那么他们3人就不会烧得如此悲惨。

有关规程规定,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31、某厂安全处决定对全厂高温作业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进行调查,请分析调查人员在对高温作业的现场进行观察应从哪些方面了解情况?

答题思路:现场观察法:即到作业现场调查分析,全面仔细地观察生产过程、生产方法、环境条件及防护措施,听取现场作业人员的反映,做好调查记录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了解作业环境所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其散发部位。例如,对高温作业的现场观察应了解以下情况:

①生产的一般情况,包括是室内作业或室外露天作业,固定性工作还是流动性工作;生产工艺过程、设备、操作方法和主要工作内容,各工种名称、作业人员人数、高温作业人数及劳动休息制度等;

②厂房(车间)建筑情况,包括厂房(车间)面积、高度和方位;建筑材料、结构和跨间数,天窗的形式、侧窗的结构、数量及占墙壁面积的比例等;

③热源情况,包括热源的名称、设置与分布(室内、室外)和数量,热源的表面温度、散热面积和内部温度等;

④防暑降温措施包括隔热材料、通风设备名称、设置、维修、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以及有关防暑降温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

⑤卫生保健措施包括清凉饮料和保健食品的供应,体检制度执行情况等。

32、某车间原布局不合理,厂领导决定重新改造,并指定由张工负责进行车间布置设计,请问应如何设计

车间的布置?在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时,应注意什么?请分析。

答题思路:车间布置首先应根据生产流程特点与要求,将整个车间进行功能分区。考虑控制装置的合理布局,将使用频率高的控制装置布置在最适于作业的区域,并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它们相互之间尽量安排得近一些,形成一个流畅的作业线路。根据设备本身的特点(功能、形状、色彩、数量和使用情况等),尽量把功能相同和相互联系的设备组合在一起,做到机器设备布局合理,以利于操作、监视和管理。

功能分区后,应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根据作业特点不同,一个车间可能有多个作业空间,每一个作业空间的大致范围、地点都应确定下来。在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时,应注意:

(1)充分考虑作业者的行动空间

在作业空间中,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是为了实现作业目的或作业者自身活动的目的。从观察实际的作业情况可知,在实现作业目的的动作中,往往要加进一些作业者自主目的的行动,如离开工作位置及移动等。因此需要比作业空间更宽敞些。使每个生产岗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对于多人集体作业应考虑协同作业空间

实际作业中,常常不是一个人单独作业,而是由多人组成的集体作业。他们在按照自身的任务独自进行作业的同时,还彼此交流信息,相互协作。这种集体作业的空间,并非单个人和物形成空间的简单迭加,必须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协同作业的需要。保证工人之间联系方便。

(3)考虑预留空间

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空间范围在生产中也是动态的。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堆放空间,车间内运输设备的移动空间等。因此,布置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

作业空间定位一旦确定,就可进行其它布置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材料、物品的搬运路线布局,包括人行走路线,搬运车行走路线的布局。

(2)各种管线的布设,包括动力线,照明线,水管,蒸汽管,气体或液体原料管等。

(3)危险点位防护栏或安全装置的布置设计。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

(4)车间各种标志的布设,包括通道标志,危险标志等。

所述车间布置设计涉及因素较多,要统一考虑,全面权衡。因此,设计时很难一步到位,经常需要进行反复修改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车间布置。

33、某加工车间物件、材料的堆放不规范,整个作业场所很散乱,也曾因此而发生事故,为此车间主任决定发动全车间进行一次全面的作业场所的清理和整顿,请问他们应怎样进行作业场所的清理和整顿?请分析。

尽管车间及作业空间布置设计已经做到尽可能合理,但是,由于生产过程是动态的,不断输入原材料,又不断生产出成品、半成品,同时还形成许多废料、边角料,这将使作业场所也随着无序化,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维护清理与整顿,以保持场所的整洁、有序。它是实现文明生产,保证作业高效安全的重要条件。

1、作业场所的清理清理就是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区分开,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区分的原则是,凡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品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均为需要物品。如机器设备、工具、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成品、半成品。这些以外的物品都是不需要的物品,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边角料等。对垃圾和边角料等所有不需要物品都应及时清除。对垃圾应在车间之外确定存放地点,封闭遮盖并及时清运。对边角料则应确定适当存放地点并设置容器。不同的边角料应分别存放,以便回收利用。

2、作业场所的整顿整顿就是把需要的物品以适当的方式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使用。应根据作业方法、物品性质、特点和使用频率等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存放位置:

①使用频率高,即经常使用的工具、物品放在附近;②不常用的东西应整齐地放入箱、柜内,或物品架上;

③很少用的东西应放进公用箱、柜内,由专人妥善保管;④本着安全、方便的原则确定材料和成品的放置地点;

⑤化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质。压缩气体、毒品、腐蚀品等)要有专门的场所存放、保管;

⑥对于推车等简易搬运工具也应明确规定放置地点(包括工作中暂放的地点);

⑦安全通道上在任何时候都绝不允许存放物品。

按下列原则确定物品的放置方式:

①物料堆放整齐,重物在下,轻物在上,易损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挤压住;长物要放倒;

②立体堆放的材料和物品要限制堆放高度,最高不得超过底边长度的三倍;

③化学危险物品的放置、保管要符合国家《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④对安全通道和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堆放物品的场所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

品的名称和要求;

⑤在放置物品时要头脑清醒地加以确认是否保证了安全。

34、某厂为了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特购买漏电保护器,并安排专人进行了安装,但不久却发生了一起触电事故,险些导致触电者死亡,后分析发现,事故原因是漏电保护器安装使用不当所致。请分析正确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要求。(1)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认证标志、试验装章,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安装。

(2)漏电保护器的保护范围应是独立回路,不能与其他线路有电气上的连接。一台漏电保护器容量不够时,不能两台并联使用,应选用容量符合要求的漏电保护器。

(3)安装漏电保护器后,不能撤掉或降低对线路、设备的接地或接零保护要求及措施,安装时应注意区分线路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工作零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器,并应穿过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经过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不得作为保护零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的外壳。线路的保护零线不得接入漏电保护器。

(4)在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场所及其它导电良好的场所,必须设置独立的漏电保护器,不得用一台漏电保护器同时保护二台以上的设备(或工具)。

(5)安装不带过电流保护的漏电保护器时,应另外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采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时,熔断器的安秒特性与漏电保护器的通断能力应满足选择性要求。

(6)漏电保护器经安装检查无误,并操作试验按钮检查动作情况正常,方可投入使用。

35、某造纸厂要购买锅炉,经向有关部门报批,已被批准购买。为了保证所购买锅炉的质量与安全,为此,厂领导专门指派小吴拟订锅炉选购审查要求,但小吴感到很棘手,请你帮小吴拟订锅炉选购审查的要求。锅炉选购审查:

选购锅炉必须审查制造厂家是否是国家定点锅炉制造厂;设计图纸是否经有关部门审查备案;产品出厂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检验合格证书。

设计锅炉应遵守锅炉有关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文件要求,材质应合格,结构应合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耐久性好。

锅炉制造仅限于具有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厂,未经批准不得自制。要按许可的级别和设计图施工。锅炉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制造缺陷有:焊接质量不良,如未焊透、气孔、夹渣、焊缝裂纹等,可引起缺陷周边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使受压元件产生裂纹;焊接时存在残余应力,使局部地方产生裂纹,加剧腐蚀破坏和疲劳破坏;几何形状不连续等。因此,制造中要严格执行原材料、工艺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确保质量。

36、某化工企业从西方某先进国家引进的加氢装置,带有9只安全阀。该化工企业根据我国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提出对9只安全阀进行重检,但对方不同意,理由是出厂前均经检验合格,重检没有必要。企业据理力争,终于迫使对方同意重检,但对方提出重检时要派出代表在现场。该化工企业委托某压力容器检验站对9只安全阀进行重检验收。经检验发现,该批安全阀有7只不合格,在场的外国代表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这7只安全阀不合格,最后外方委托我方将这7只安全阀全部修复合格后,才安装使用。

请分析安全阀安装使用的有关安全要求规定。安全阀的安全要求:

①安全阀应有金属铭牌,垂直安装,并尽可能装在锅筒或集箱的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之间严禁装有阀门或取用蒸汽的管路,以防安全阀所受的压力与实际工作压力有较大的差别,而起不到安全阀的作用。

②安全阀的总排汽能力,必须大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并保证在锅筒和过热器所有安全阀开启后,锅炉内的蒸汽压力上升幅度不超过设计压力的1.1倍。

③安全阀必须配有以下装置:杠杆式安全阀须有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静重式安全阀须有防止重片飞脱装置;弹簧式安全阀要有提升把手和防止随意拧动调整螺钉的装置。

④安全阀应装设排汽管,其截面积至少为安全阀总截面积的2倍,并直通室外。排气管下方应有接至安全地点的泄水管。在排气管和泄水管上均不许装设任何阀门。

⑤安全阀应按规定的开启压力进行调整和校验,校验好的安全阀应加锁或铅封,校验的开启压力、起座压力、回座压力等校验结果应建档。新装、移装、长期停用和检修后的安全阀都必须校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阀每年应校验一次。

⑥应定期(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安全阀作手动或自动的放汽,以防阀芯与阀座粘连。

37、2000年5月21日凌晨,北京市朝阳区北皋乡某酒楼发生茶炉爆炸,炸飞的茶炉冲破屋顶,将两条10千伏高压线砸断,造成该地区局部停电,幸未伤人。经调查发现,爆炸原因是使用单位违反规定,在茶炉出口管路上安装了阀门,把茶炉当成气炉使用,用于蒸饭、洗浴、烧水,致使锅炉承压运行发生爆炸事故。请分析

事故原因以及对常压热水锅炉使用的规定要求。答题思路:

本案例中,酒楼将常压的茶炉出口管路上安装了阀门,使茶炉变成承压的气炉,而茶炉的材料技术要求远远低于承压的气炉,当茶炉材料承受不了运行时的压力时,发生爆炸就不足为奇了。

常压热水锅炉是指锅炉本体开孔或者用连通管与大气相通,即在大气环境下运行,承受的压力为零的锅炉。正常情况下,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烧开水的水壶一样,当水被加热至沸点变成蒸汽时,蒸汽的体积是水的1000倍以上。由于有壶嘴与大气相通,壶内压力与大气压一致,即压力为零,绝对不会发生爆炸。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增多,对各种小型锅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一些业主不懂有关安全知识,有的将小型锅炉超压使用,有的擅自将茶炉等常压锅炉改成承压锅炉。承压锅炉和常压锅炉在材料、设计和安装等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人为将常压锅炉通向大气的通道堵塞,改装成承压锅炉使用,发生事故则是必然的了。

该规定明确了小型和常压锅炉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并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7个环节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小型和常压锅炉的制造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安装、销售和使用未取得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小型和常压锅炉;小型和常压锅炉的设计文件,应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其安装、修理和改造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在安装锅炉前,安装单位应携带有关资料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毕后,应有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委托的代表参加使用单位组织的验收,验收合格后,锅炉使用单位携带有关资料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锅炉登记手续,并取得锅炉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另外,常压锅炉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确保在运行中不承受压力。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锅炉的结构和安装系统管路、阀门。常压锅炉严禁改作承压锅炉使用。

38、1997年11月,山西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矿山救护队下井寻救遇难矿工。救护队员背着专用的氧气瓶,嘴里紧紧卡住吸气管,用专用夹子夹住鼻子。不料,在前进搜索中一位队员的鼻夹子掉了下来,一头栽倒在地。另一位队员立即弯腰去抢救,他的鼻夹子也突然滑落。两位救护队员均因此中毒身亡。保护人们安全的产品竟成了杀人元凶。请说明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质量的要求。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救护队员所用的鼻夹子质量低劣。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防护用品。在当前还不能完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情况下,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惟一手段,因此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国家对这类用品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目前,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头防护类;吸呼器官防护类;眼、面防护类;听觉器官防护类;防护服装类;手、足防护类;防坠落类。使用单位购买的特种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单位的安技部门应对此类产品进行验收。使用单位还应建立定期检验制度,不合格的或失效的防护用品,一律报废不准使用。只有切实把好生产、销售和使用关,才能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39、某市在一次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中发现,一企业为了突击完成一批出口任务,职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12小时,而且每星期只有一天的休息日,平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60小时,有时甚至达到70小时。该企业延长工作时间从未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带有强制性,并且不按规定支付任何加班工资。厂长认为,厂里的生产任务紧,如果不延长工作时间,根本完不成合同任务;若多支付工资,企业就赚不到钱,无法生存。这种以生产任务紧,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的做法合法吗?这是一起严重违反国家工时制度规定,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的案例。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这是我国自1997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工时制度。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特殊企业外,都应严格遵守这一工时制度。企业确实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主要指紧急生产任务,如不按时完成,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

二是必须与工会协商。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时,应当把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人数、时间长短等向工会说明,征得工会的同意。如果工会认为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充分,就可以同意延长工作时间;如果工会认为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不充分,也可以不同意延长工作时间。

三是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时,还应该与劳动者协商。因为延长工作时间,就要占用

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才行。也就是说,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是劳动者自愿,不得强迫。

四是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必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即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五是必须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即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本案例中,该企业既未与工会协商,又未与劳动者协商,强制性地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且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并不支付任何加班工资,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并加发加班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

40、深圳市某高层住宅建筑工地,由于高处工作的工人移动一块跳板,因失手使跳板坠落,将下方在通道口3m处搬运小钢模的一民工砸伤致死。经现场调查,事故现场位于该建筑一楼门口外侧,楼门宽2m,通道上方设置防护棚总宽度2.5m,总长度2m。请分析:该工地哪些地方不符合安全要求,应采取什么规范措施?(1)防护棚搭设尺寸未能满足通道口防护标准要求,高层建筑通道口防护棚长度应为6m;(2)堆放小钢模位置应在离开建筑物一定距离,不应堆放在通道口。应采取的防范措施:(1)防护棚应按标准规定搭设;(2)教育工人在高处移动物件时,应先观察下面是否有人,在移动前应先打招呼,下面人员离开后再移动物体,确保不伤害他人,要注意不使物体失落;(3)堆放物料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规定的区域堆放,不能随意乱放;(4)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加强安全交底工作,交底内容要全面、详实。

41、深圳光发建筑公司在一小区工地高层住宅施工中,瓦工组在楼顶西侧用加气块砌筑水箱间的保温层,当他们砌完西侧水箱间保温层后,组长杨某让合同工马某、赵某两人把剩下的加气块挪到水箱间的南侧。赵某站在空墙里往下传递加气块,马某站在18层的雨罩上接加气块,并沿雨罩外侧码放。码放至三层时,马某接到一小半块加气块,当他放下后又去接另一块时,因雨罩上不平并堆有其他杂物,一不留神,将这小半块加气块碰落下去。加气块从18层雨罩边防护网下端的孔隙处坠落,恰好砸中在正下方八层吊篮里侧着脸拧钢丝绳卡子的工人张某前额右侧,张某受加气块打击后滑倒在吊篮内,急送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死亡。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应吸取哪些教训及应采取的措施?(1)楼层外边沿不得堆放物料;(2)安全网不应留有孔隙;(3)施工中不宜交叉作业,如交叉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2、深圳某建筑公司三产开设的商城发生一场特大火灾,损失十分严重,据当初调查统计,受损房屋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直接和间接损失达万元,幸好消防人员抢救及时,未造成人员死亡,主体结构尚能修复。现场调查情况:(1)设计与施工中,配电箱内采用熔断器作为线路保护;导线采用1.5平方毫米铜芯塑料护套线,线路为明敷,没有设专用插座线;每个摊位照明为软线吊灯;施工中接头松动,接触不良。

(2)整个商城内用电混乱,各店自接、乱拉乱接电线现象十分严重,私自接的照明灯功率都在150W以上,不少摊位使用三接火灯头,直接将电热杯、“热得快”和音响接在上面。

(3)商城二区二楼配电箱内15个支路开关,照明线路采用BVV塑料护套线明敷,导线截面为1.5平方毫米,允许通过的电流为12A,二区二楼202个摊位,按每个接150W灯泡计算,共30.3KW,加上电热杯、“热得快”等设备和音响,功率不低于40KW,这样,平均电流均在12A以上,加上相互不均衡,有的线路电流甚至超过2~3倍。

(4)商城作为商品的集散地,易燃品极多,管理又混乱,本应设置的火灾报警设备及防火分区卷帘门没有设置。问:商场对以上检查出的问题应采取什么整改措施?

(1)照明配电箱不可采用熔断器作为线路保护,应采用低压断路线,线路截面要与低压断路器相配合;(2)规范用电,摊位的照明不能使用软线吊灯,避免用户另接线路,私自使用电器,超出负荷;

(3)照明线路应采用BV塑料铜芯导线穿防火塑料管(PVC)埋地暗敷或穿镀锌钢管吊顶内敷设;

(4)照明与插座线应分开专用;

(5)加强施工监督检查,杜绝线路接头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

(6)设置火灾报警、防火卷帘门、自动喷淋等装置,且保持完好状态;

(7)加强对用户和职工的安全教育;

(8)建立健全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9)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

43、深圳罗湖区某建筑工地上,气瓶储存间内储放了3瓶氧气和3瓶乙炔。某日,几名工人到气瓶储存间避雨,由于大雨时间较长,其中一名工人点燃香烟,由于乙炔泄漏,引发爆炸,造成一死两伤的惨剧。请指出该案例中违反安全规定之处有哪些?

(1)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同间储存;(2)气瓶储存间无专人看管,外人随意入内;(3)未设置严禁烟火的警示标

志;(4)进入人员吸烟;(5)未及时发现乙炔泄漏。

44、深圳华贸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钩时约3吨重的斜梁倾翻,使4名作业工人从10米高处坠落,其中一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把安全带挂在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前者侥幸地落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1)吊装作业摘钩前应按要求检查焊缝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摘钩;(2)3人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3)缺乏安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和检查;(4)加强安全遵章守纪的教育。

45、检查人员到设在深圳某新建小区宿舍楼一层的化工建材商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商店正在销售化工和建材产品,有水泥、白水泥、塑钢门窗、五金件、涂料、油漆、双氧水、无水酒精等。检查员到该商店设在地下室的仓库中检查,发现在一个大房间中,整齐码放着各种商品。其中建材放在房间的左侧,化工产品放在右侧,产品标识齐全;在地下室的门口,整齐放着两个1211灭火器,其中一个压力表的指针在绿色区域、另一个压力表的指针在红色区域。请问,该商店是否放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该商店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1)化工商店不应与居民楼在一起(GB 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条款5.4.1)。

(2)甲、乙类化学危险品库房不能设在地下室(GBJ 16—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2.4条)。

该商店存在不安全隐患:(1)强氧化剂(双氧水)与易燃液体(无水酒精、油漆)不能混存(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条款6.1.3c)(2)一支1211灭火器已失效(指针在红色区域)。

46、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十号楼地下室有一电气设备,该设备一次电源线使用二芯绕线,缆线长度为10.5m;接头处没有用橡皮包布包扎,绝缘处磨损,电源线裸露;安装在该设备上的漏电开关内的拉杆脱落,漏电开关失灵。某工程公司在该地下室施工中,付某等3名抹灰工将该电气设备移至新操作点,移动过程中付某触电死亡。请分析造成付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违章操作,移动电器设备未切断电源;(2)操作人员不是专业电工,不能移动电气设备;(3)缺乏日常安全检查,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4)可能造成付某触电的漏电原因有电气设备漏电,一次电源线使用了二芯绕线,接头处没有用橡皮包布包扎,绝缘处磨损,电源线裸露,安装在该设备上的漏电开关失灵等。

47、深圳立云公司在一大厦广场基础工程进行护坡桩锚杆作业。当天工地主要负责人、安全员、电工等有关领导及管理人员都去别的地方而不在现场。工地施工分成一、二两组,工地带班人秦某请假,临时委托张某代替自己的工作,张某在二组指挥下锚杆筋笼,一组无人指挥,长22米、由3根Φ25螺纹钢的钢筋笼由13名民工自行进行作业,民工在下锚杆时,因钢筋笼将配电箱引出的380伏电缆线磨破,使钢筋笼带电,造成5人触电,经医院抢救,其中3人脱险,另两人因光脚未穿鞋,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中你能总结出有哪些主要原因造成触电伤害?(1)现场没有安全管理人员,缺少合格的指挥人员,造成民工盲目作业;(2)未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未将危险因素告知工人,工人对作业环境不熟悉;(3)违反操作规程,工地严禁沿地面敷设电缆;(4)工人违反现场操作规定,赤脚作业。

48、深圳凯迪公司在一工地用吊篮架进行外装修作业时,首层安全网已经拆除,工长指派一名抹灰工升降吊篮,在用倒链升降时,未挂保险钢丝绳,突然一个倒链急剧下滑70厘米,吊篮随即倾斜,使一名工人从吊篮上摔下死亡。试分析造成这一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1)工长违章指挥,升降吊篮应由架子工担任,不应指派挂一抹灰工进行操作;(2)违章操作,作业时未挂安全绳,工人未系安全带;(3)作业时没有对升降装置进行认真检查,设备带病运行;(4)违反高处作业规定,支设的水平安全网在高处作业未完成时被拆除。

49、深圳某公司在面粉厂工程中负责拆除顶层钢模,将拆下的19根钢管(每根长4米)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6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18米高处下落,此时操作该机械的人员去厕所未归,一名刚跟班一天的合同工开动卷扬机,当卷扬机起动下降时,钢丝绳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死1人,重伤5人。请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1)违反了运货升降机严禁载人上下的安全规定;(2)违章操作,卷扬机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3)对卷扬机缺少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

50、某建筑公司瓦工一班在深圳市龙岗区某电厂灰浆泵房南墙西头控制室地面砌砖,瓦工二班在南墙东头9米高处砌砖,上料井架设在灰浆泵房西墙侧,二班工人张某运砖时,将高出车帮的一车砖推到瓦工一班上空拐弯处,车轮被脚手板缝隙卡住,手推车前倾,几块砖连续坠落下来,击在下面工作的瓦工马某头部,将安全帽打掉后,又击伤右前额,入院治疗无效死亡。请分析这次事故存在哪些生产安全问题?(1)安全交底不清,在交作业安全防护方面没有考虑二班运砖路线与一班作业面的交叉,无可靠的防护措施;(2)脚手板铺设不符

合要求,有隐患;(3)装车过满;(4)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安全检查未查出隐患。

51、深圳龙岗区某一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托运人)委托一运输公司(承运人)运输盐酸等危险化学品。双方口头约定,由承运人负责运输。当检查人员问及托运人:承运人是否有运输资质,运输槽车是否符合要求时,托运人回答说:“我们已经检查过该运输公司的槽车,没发现什么问题,至于资质,我想没这个必要。”当又问及一旦运输中发生泄露如何处理,托运人说由承运人去处理就行了,他们能解决。请问托运人是否违规,应当如何做?(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因此托运人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承运人运输危险化学品。(2)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应急预案。

52、深圳盐田区某施工单位承接一工业厂房工程,需搭设异型承重脚手架,为了赶工期,在脚手架尚未搭设完成且未按规定履行手续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负责人就让分包商将40t网架杆件直接吊运到该脚手架27m

高处约30多平方米的作业平台上并集中堆放,引起脚手架失稳倒塌,架上作业的七人死亡、一人重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试分析施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违章之处及搭设异型承重脚手架违反有关规定之处。(1)在不具备吊装条件下违章指挥吊装作业;(2)对异型承重脚手架未按规定履行手续,搭设异型承重脚手架应有设计方案、计算书、图纸、技术负责人审批、有关部门验收后才能使用;(3)安全管理人员对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制止。

53、深圳某超高层建筑工程,筒中筒结构,檐口高度198m,采用导轨式电动附着升降脚手架。该脚手架已按要求安装完毕,试运行正常。但当施工至十层,在提升脚手架时发现架体局部不平衡,提升失败。试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1)在施工中,起吊物料碰撞或扯动架体,架体可能已变形;(2)架体在塔吊、施工电梯、物料平台等设施需要断开处可能未断开,可能存在障碍物;(3)架体与建筑物的安全拉杆可能未拆除;(4)电动提升设备运转可能不正常;(5)各提升点同步性可能超过规定要求;(6)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可能超载,可能有局部集中荷载。

54、某高层住宅工地,13层双笼电梯上升过程中,受14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的影响,架子工班长让在脚手架上进行阳台支模的木工立即拆除,木工随即进行拆除,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正在下方清理钢模板的工人头部,击破安全帽,造成脑外伤致死。请指出该案例的违章之处。(1)班长违章指挥;(2)混岗作业,木工不能拆除护栏;(3)木工听从架子工班长的违章指挥;(4)随意拆除防护栏杆,拆除未经过现场负责人同意,未采取相应措施;(5)拆除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未设置警戒区;(6)交叉作业,在拆除工作区域的下方有人。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 分解蒸发区“1·10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17年1月10日上午8时,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道队按照作业区要求办理作业手续后,安排徐东生、许正强和孟发贵开始对分解槽槽顶II组10#螺旋板式换热器出料管进行改造施工。9时50分左右,法兰螺栓拆除完毕,具备整体提升出料管条件,出料管提升结束后,徐东生在换热器顶上用手拉葫芦准备往改造方向移动出料管,许正强在换热器上面用火焊切割出料管弯头,由于槽顶螺旋板式换热器限制,龙门架手拉葫芦吊顶无法设在出料管重心位置,在管道切割完毕后,出料管失重,导致出料管发生倾斜,出料管法兰面直接挤压到徐东生右脚脚拇指处,导致其右脚脚拇指处出血。 事故发生后,徐东生立即通知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道队负责人李超,李超在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分解槽槽顶,并电话通知项目负责人王华强、项目副经理肖宇。10时左右,王华强等三人赶到现场,用车辆将徐东生送至文山市人民医院救治,经诊断,其右脚脚拇指外伤,指甲盖部分断裂,未骨折。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修作业人员,在使用简易龙门架吊装管道作业时,未固定吊点重心位置,导致吊物偏移滑落并挤压到作业人员右脚脚拇指,属于违章作业。

(二)间接原因 1、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修作业人员配合不到位,移动管道前未作风险辨识,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未认真落实作业人员联保互保。 2、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现场作业不规范。 3、分解蒸发区对现场相关方作业过程监管不到位。 三、事故性质 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四、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及事故等级 (一)人员伤亡 徐东生右脚脚拇指处,导致其右脚脚拇指处出血。 (二)直接经济损失 医疗费用500余元。 (三)事故等级 三级事故。 五、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 (一)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加强现场检维修管理,严格落实作业规范,禁止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器具进行检维修作业。 (二)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开展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对设备材料拆装步骤及安全注

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冲床事故 事故经过 1998年10月,某厂冲压车间吴某,在60吨冲床上冲件时,不用取放工具,而直用手取放工件,吴某的手还未从冲头底下退出时,制动机构突然失灵,冲头下降,把吴某右手食指冲掉一节,中指冲掉2节的重伤事故。 原因分析: 吴某不用取放工具,用手直接放取工件,制动机构失灵造成断指事故。对操作者进行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教程,严禁用手直接放取工件,要经常监督检查违章行为。有关部门要对冲床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制动机构的检查,发现失灵,要立即检修,确保冲床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事故经过 1976年11月3日,某中板厂精整车间职工孙某(男、25岁)在用钢卷尺对3号剪床上的钢板进行测量时,已停止动作的剪床突然动作,将孙某右手臂从关节处切断,造成三级伤残。 原因分析: 1、设备控制系统失灵,意外动作; 2、设备维护、点检不认真,对存在的隐患没及时发现。 安全点检,是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马马乎乎,敷衍了事,终将逃脱不了灾难的 惩罚 电焊事故 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电焊,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插座,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漆皮刮掉,分别弯成小钩挂到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把零线接到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原因分析: 机外壳本来是接到电源零线的,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烧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原因分析 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抢救无效。 事故经过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

违章清理设备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11月16日7时30分,某公司副厂长韩某安排黄某、胡某、吕某三人一组搅拌混凝土,黄某操作搅拌机,胡某配料、吕某清理水泥管道,上午工作基本完毕。下午上班后,吕某与胡某两人在搅拌机下方挖土盖水泥管 [事故经过] 11月16日7时30分,某公司副厂长韩某安排黄某、胡某、吕某三人一组搅拌混凝土,黄某操作搅拌机,胡某配料、吕某清理水泥管道,上午工作基本完毕。下午上班后,吕某与胡某两人在搅拌机下方挖土盖水泥管道,黄某清理粘在搅拌罐内的混凝土,清理完搅拌罐的一侧后,准备清理另一侧,黄某未离开搅拌罐。14时左右,吕某发现搅拌机在转动,黄某被搅拌轴及搅拌叶片卷入搅拌罐中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 1、黄某违章作业,按开关按钮转动搅拌轴时未离开危险区域,不慎被卷入搅拌罐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 [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一是对搅拌机等机械要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专门操作,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二是要完善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是要加强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违章带电排障被拉丝机绞进身亡 2004年2月2日9时45分左右,江都市神力冷拉型钢有限公司冷拉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1万元。事故经过2004年2月2日7时30分工人开始上班。上班后,车间主任朱志平对在岗员工进行 2004年2月2日9时45分左右,江都市神力冷拉型钢有限公司冷拉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1万元。

事故经过 6mm的圆钢。他操作拉丝机将第三盘圆钢快要拉完时(每盘约150公斤),发现拉丝机运转不正常,判断机械有故障。他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和断电停机措施,就伸手排除拉丝机故障,不小心其左手、右手和上半截身子被卷进拉丝机。9时45分左右,冷拉车间工人蒋某到拉丝机旁拿工具箱时,发现邵某被绞死在拉丝机上。他立即切断电源,并随即喊来几个人,用大铁剪把钢丝一道道剪断后,救出邵某。邵已经死亡。 6.5mm圆钢拉成2004年2月2日7时30分工人开始上班。上班后,车间主任朱志平对在岗员工进行分工,冷拉车间共有9人在岗,其中盘圆拉丝工1人,其他人员都在冷拉大车间工作。拉丝工邵某操作型号为JZQ650的卧式拉丝机,工作程序是把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拉丝机操作工邵某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神力公司2003年1月制定《卧式拉丝机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正常工作是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开关部位启动开关,碰到特殊情况立即停机;设备正常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得接近滚筒,更不允许用手摸拉制的钢材。拉丝工邵某于2003年3月是经公司招聘熟练工种被录用的,招工时据邵某本人介绍曾在浙江干拉丝工已有10多年。事先没有断电关机,在处理拉丝机故障时,他不该伸手排除故障,不小心将身体被拉丝机绞进致死。 间接原因 1.拉丝机定位不合理。正常生产时,车间里的噪声比较大,把拉丝机定位在最南边2间厂房里,中间又有一道隔墙,拉丝机又是一个人独自生产和操作,一旦有异常情况,其他人不易及时发现。 2.执行操作规程不到位。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深入人心,工人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没有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事故隐患组织工人经常学习和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3.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在安全防护措施上没有采取隔绝的措施,如果装设防护栏并用锁加以控制,使操作人员无法擅自进入拉丝机和电机卷筒部位。 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网络,明确专人抓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好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学习资料概要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 第一节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危险、危害因素: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或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2、失控: 1)故障: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2)人员失误:人在生产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有如下十三种: ⑴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⑵安全装置失效 ⑶使用不安全设备 ⑷手代替工具操作 ⑸物体存放不当 ⑹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⑺攀座不安全位置 ⑻在吊物下作业(停留)

⑼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 ⑽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⑾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⑿不安全装束 ⒀对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3)管理缺陷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的重要因素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6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16-1992)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⑴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⑵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⑶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⑷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⑸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⑹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辐射、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主电场)⑺动力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某电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

某电厂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目录 案例1:2013年11月4日1#炉非计划停运事故 案例2:2013年11月18日1#机高压油泵故障事故 案例3:2013年12月20日输煤系统回转筛故障事故 案例4:2014年1月6日1#机运行异常停运事故 案例5:2014年1月18日2#炉一次风机溜瓦的事故 案例6:2014年1月19日1#炉2#引风机冷却水箱壳裂的事故案例7:2014年1月23日1#机自动主汽门垫破损的事故 案例8:2014年1月27日1#炉发生爆管的事故 案例9:2014年2月16-17日1#机真空防爆膜破损的事故案例10:2014年3月7日1#机停运的事故 案例11:2014年3月21日1#机停机的事故 案例12:2014年3月23日1#机停运的事故 案例13:2014年3月23日综合泵房积水的事故 案例14:2014年3月29日2#炉停运的事故 案例15:2014年4月4日2#炉渣仓满库 案例16:2014年4月7日2#炉因断煤停运 案例17:2014年5月8日2#炉结焦停运 案例18:2014年6月11日1#机炉停运 案例19:2014年7月5日2#炉启运后停运 案例20:2014年7月6日2#炉启运失败结焦 案例21:2014年7月21日2#机解列 案例22:2014年7月26日2#机解列

案例23:2014年7月29日2#机解列 案例24:2014年8月6日2#机解列 案例25:2014年10月5日2#炉3#给煤机故障停运 案例26:2014年10月15日2#炉、1#机停运 案例27:2014年11月8日甲侧碎煤机故障停运 案例28:2014年11月12日输煤系统2#皮带断裂 案例29:2014年11月16日1#炉排渣皮带停运 案例30:2014年12月15日2#机启机失败 案例31:2014年12月17日制粉车间水淹2#磨粉机 案例32:2014年12月21日1#炉炉内泄漏停运 案例33:2015年1月14日3#皮带停用 案例34:2014年2月3日-6日2#炉烧正压导致压火 案例35:2015年2月4日脱硫系统真空泵故障停运 案例1:2013年11月4日1#炉非计划停运事故 一、事故经过 11月4日新电厂1#机炉运行,经新旧电厂联络线117开关-115开关经后庄站至灵北站与系统并网,发电负荷为23000KWH。14时20分该炉出渣提斗机故障导致1-3#冷渣器停运,紧急安排老厂出渣工利用三轮车排渣;20时30分以后,该炉2#、3#、4#输煤皮带接连出现断煤现象,同时各运行主要参数(汽温535℃、压力7.53MPa、左右床床温738℃、742℃)开始持续下降,床压、含氧量则持续上升,实行降负荷运行;断煤现象未能得到有效缓解,21时18分该炉床压达15KPa、含氧量为20%,汽温358℃、压力2.86MPa、左右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温州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 “35”机械伤害事故 本文作者未知摘自 2006年3月5日上午,位于塘下镇赵宅工业区的温州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刘木成,男,湖北武汉人)。事故发生后,瑞安市安监局、总工会、公安局等部门派员组成“3·5”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调查。经过调查、取证、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企业概况? 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创办于1996年,注册资金210万元,现有职工320多人,年产值6000多万元,主要从事机动车部件生产,厂址位于塘下镇赵宅工业区,法定代表人陈光华。? 二、事故经过? 2006年3月5日上午9时许,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人刘木成在C6132A1车床上加工零件。当他将长条圆钢夹紧后,就开机工作。由于使用的原材料过长,车床转速过快(1200转/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引起钢条逐渐弯曲,车床振动,使车身移位倾斜。操作工刘木成在没有停车的情况下,直接去固定车床。当他到车床边上将垫片垫入车床后,起身时,钢条的弯曲程度已远远超过开始时的程度,刘木成被弯曲且高速运转的圆钢击中头部。边上的同事见状,立即关闭总电源,再把他抱出来,见其头骨裂开,出血严重,立刻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1、使用的原材料过长,车床转速过快(1200转/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引起钢条逐渐弯曲,车床振动,使车身移位倾斜;? 2、死者刘木成违规操作,在机器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停机进行修理;? 3、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光华虽有对员工进行过安全生产教育,也制定了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但没有及时督促员工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致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四、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五、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 1、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光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之规定,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对本起事故负主要责任,由瑞安市安监局给予行政处罚;? 2、死者

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

有关事故案例 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 2004年6月8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6月8日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 这天11 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类似于这样的事故,一般出现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都不严格的中小企业,或者出现在加班、夜班等特殊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作业人员也比较容易马虎,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此而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出,特别是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的推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例如实行计件工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办法,会造成残次品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会造成忽视安全事故增多。这是从这起事故中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要求车工必须按规定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敞开的衬衫或外套。留有长发时要戴防护帽或头巾,头巾或领带的端头要仔细塞好。 3、车床操作工在开动机床前,要详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机床,并作空载试验。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201X年)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学习(2016年) 4(三)班

摘要:船舶工业是综合工业之冠,以下列举近年来船舶建造中各类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造船修造既有高空作业、闷舱室作业、起重作业、电焊气割作业、交叉作业等方式,同时又使用油漆、乙炔、液化气等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属于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概括起来存在着“低、快、多、少、乱”五大特点。一是科技含量低。造船企业不仅建造周期长,而且工种多、工艺复杂,生产手段主要以手工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希望能从中吸取教训。 事故案例一: 高处坠落事故 1.xx车间电工xx伟,40岁,在技改施工现场爬上角钢支撑架安装电灯泡,装完下架时将支架踩落掉下地面,造成腰椎1#骨折,左跟尾骨折。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xx 伟作业时没搭设好梯子,也没有系挂安全带,没有落实任何防范措施,属于违章操作; 事故的次要原因是角钢支撑架本身就焊接不牢(虚焊)。 2.土建队工人xx林,在工作时抄近路从xx车间回收费料石棉瓦屋面上通过,不慎踩烂石棉瓦从房顶上摔下,造成双手腕骨折,左膀滑裂。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xx林安全意识太差,为了贪图方便,严重违章,负事故全部责任。生产部安装队焊工xx勤,33岁,在综合分厂白肥厂房上安装氟洗涤塔时,踩烂石棉瓦后连带折断的锈蚀屋架,坠落地面,臀部着地,造成髋部左耻骨、坐骨骨折。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xx勤作业时没搭设梯子,没有系挂安全带,更没有落实任何防范措施即上房顶作业,属于违章作业,承担事故直接责任。

事故案例二: 触电事故 一、事故经过 xx船舶工程部,指派电焊工xx华(男,27岁)配合铜工李××到船上分油机间进行管子移位工作。xx华将焊接电缆拉到分油机间,在将焊钳端的接头拧入焊接电缆螺纹接口时,发现拧入不到一个螺距便卡住,任凭怎么使劲也拧不进去,他用焊钳在分油机甲板试了试,发现有电,并不影响焊接,再加上改样工作比较急,因而也没再去想螺纹接头不牢的事了。李XX负责拆装管子并重新给马脚定位,而xx华则负责焊新马脚。靠门口的几个马脚焊好后,两人已经大汗淋漓,身上的工作服也已湿透。xx华准备将焊接电缆拖到靠舷侧的位置,以便继续焊余下的马脚。此时,铜工李××到机舱借葫芦。在xx华往里拉电焊电缆时,焊钳与焊接电缆的接头突然脱落,带电一端掉在分油器上的紫铜管上。与此同时,xx华人因失去平衡扑倒在已带电的铜管上,胸口汗湿的衣服触及带电紫铜管造成触电。当铜工李××返回分油机间发现xx华触电后,急忙进行抢救,但终因脑缺氧时间过长,xx华于两个星期后在医院死亡。 二、主要原因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学习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学习 事故案例一: 高处坠落事故 1.xx车间电工xx伟,40岁,在技改施工现场爬上角钢支撑架安装电灯泡,装完下架时将支架踩落掉下地面,造成腰椎1#骨折,左跟尾骨折。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xx 伟作业时没搭设好梯子,也没有系挂安全带,没有落实任何防范措施,属于违章操作; 事故的次要原因是角钢支撑架本身就焊接不牢(虚焊)。 2.土建队工人xx林,在工作时抄近路从xx车间回收费料石棉瓦屋面上通过,不慎踩烂石棉瓦从房顶上摔下,造成双手腕骨折,左膀滑裂。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xx林安全意识太差,为了贪图方便,严重违章,负事故全部责任。生产部安装队焊工xx勤,33岁,在综合分厂白肥厂房上安装氟洗涤塔时,踩烂石棉瓦后连带折断的锈蚀屋架,坠落地面,臀部着地,造成髋部左耻骨、坐骨骨折。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xx勤作业时没搭设梯子,没有系挂安全带,更没有落实任何防范措施即上房顶作业,属于违章作业,承担事故直接责任。 事故案例二: 触电事故 一、事故经过

xx船舶工程部,指派电焊工xx华(男,27岁)配合铜工李××到船上分油机间进行管子移位工作。xx华将焊接电缆拉到分油机间,在将焊钳端的接头拧入焊接电缆螺纹接口时,发现拧入不到一个螺距便卡住,任凭怎么使劲也拧不进去,他用焊钳在分油机甲板试了试,发现有电,并不影响焊接,再加上改样工作比较急,因而也没再去想螺纹接头不牢的事了。李XX负责拆装管子并重新给马脚定位,而xx华则负责焊新马脚。靠门口的几个马脚焊好后,两人已经大汗淋漓,身上的工作服也已湿透。xx华准备将焊接电缆拖到靠舷侧的位置,以便继续焊余下的马脚。此时,铜工李××到机舱借葫芦。在xx华往里拉电焊电缆时,焊钳与焊接电缆的接头突然脱落,带电一端掉在分油器上的紫铜管上。与此同时,xx华人因失去平衡扑倒在已带电的铜管上,胸口汗湿的衣服触及带电紫铜管造成触电。当铜工李××返回分油机间发现xx华触电后,急忙进行抢救,但终因脑缺氧时间过长,xx华于两个星期后在医院死亡。 二、主要原因 1.拖拉电焊电缆时,焊钳电缆与焊接电缆接口脱落,致使带电端接触到紫铜管,同时xx华失去平衡扑倒在带电的紫铜管系上,是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宝钢集团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目录 一、宝钢股份炼钢厂1.25正式员工工亡事故通报 (2) 二、八一钢铁1.23伤亡事故 (4) 三、宝钢工程2.26协力员工工亡事故通报 (7) 四、宝钢不锈福建德盛1.5正式员工工亡事故通报 (9) 五、宝钢股份炼钢厂3#RH 2月15日事故通报 (11) 六、“1.10”宁钢一死一伤事故 (13) 七、中冶宝钢技术第二检修分公司死亡事故通报 (16) 八、中冶宝钢技术第四检修分公司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17) 九、宝检公司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事故 (19) 十、“2.23”梅钢公司事故通报 (21) 十一、“3.22”宁钢公司热轧厂事故通报 (24) 十二、“5.7”八钢炼铁厂触电事故通报 (26) 十三、八钢南疆钢铁公司“3.15”触电事故情况通报 (28)

一、宝钢股份炼钢厂1.25正式员工工亡事故通报 事故经过: 2014年1月25日5#转炉炉修设备调试结束,约5:30分准备进行烘炉作业。6:05分协力叉车工陈良超,将移动作业平台叉至5#炉炉口,操作工计划分四次向炉内投入木料。约6:20分操作工孙辉和诸国华站在作业平台上第三次向炉内人工投掷烘炉用的木料,投掷作业结束后,孙辉先行离开作业平台,突然作业平台向转炉炉内方向倾斜,在平台上的诸国华不慎滑入高度落差10.8米的转炉炉下渣坑内,即送上海三人员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示意图

事故原因: 1.移动作业平台发生倾倒是造成诸国华高处坠落的直接原因。 2.移动作业平台未完全放臵到位,处于不稳定状态,使用前又未检查确认,最终在作业过程中移动作业平台发生倾倒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操作工诸国华在移动作业平台作业时未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安全带造成本起事故的次要原因。 防范措施: 1.立即开展高空、临边、孔洞专项排查工作,审视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完善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及相应的岗位规程。 2.加强员工作业过程的监管,进一步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和执行。 3.立即开展自制设备、工器具的梳理工作,辨识出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安全隐患,并落实改进措施。 集团公司安监部 1、宝钢股份要开展有效行动,把岗位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落实到员工的行动上,各级管理者要和员工一起识别岗位安全风险,重温安全要领,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规范。对烘炉作业制定科学、安全作业方式和管理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314-61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二讲事故责任的划分及处理意见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如何划分事故责任和提出处理意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事故责任的分析和划分必须在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确定事故责任者之前,必须根据事故调查所确定的事实,分析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与这些原因相对应的人员及其与事故的关系,最后确定事故责任者和提出处理意见。 一、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照事故调查确定的事实; 2.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劳动组织、规程标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操作方法)及生产技术因素(如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维护检修、生产指标),追究最初造成安全状态(事故隐患)人员的责任;

3. 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规定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责任; 4. 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 二.事故责任的划分 1.事故责任者分为3类 即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即其行为直接造成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发生不安全行为。 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理性、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按事故发生原因的具体

生产制造企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案例一)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 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 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 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更不把危险当回事,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在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例如下面的这个案例,就是因为不把危险当回事,用手代替应该用工具完成的工作,而导致的不幸事件。 1999年8月17日上午,浙江一注塑厂职工江某正在进行废料粉碎。塑料粉碎机的人料口是非常危险的部位,按规定,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人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但江某在用了一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 一、支架运输车侧反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7年3月2日下午5点30分左右,为了准确掌握**矿4800支架的重量,销售处安排配货站一大货车从三分厂拉着一个支架去*村镑房过称,在过完称回来时由于速度过快,在向!!公司大门拐弯时,支架向左侧翻下,幸好当时附近没有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事故的原因 1、车速过快,转弯急。驾驶员明知道车上所装货物没有固定仍快速行驶,当时**矿来验收支架的张科长和我公司销售处的***副处长也在车上,曾提示驾驶员要慢点开,但驾驶员不听,到转弯时也不减速是造成这一事故的直接原因。 2、驾驶员王某酒后驾车是造成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 3、运输合同中明确规定支架装车时三分厂负责提供防滑板并把支架吊到车上,由运输方负责装车位置、方向及支架的固定。装车人员曾提示垫上防滑板,由于驾驶员不让,装车人员也没有坚持。驾驶员没有固定支架就把支架拉走了这也是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 4、配货站老板安排车时没有见到驾驶员,不了解驾驶员当时的情况就安排来拉支架,驾驶员来到公司后,公司车辆协调人员也不在现场,只有销售处人员让装支架过称,都与驾驶员不熟悉,也不了解驾驶员的情况,没有把住关这是这一事故的又一原因。 (三)、今后措施 1、每次运输支架时车辆协调人员要与承运方签订好运输合同,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2、承运方负责对驾驶人员进行教育,每次安排运输时要明确告知驾驶人员装车运输的安全注意事项,进厂要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安全规定 3、装车时承运方要有带车人负责联系,公司车辆协调员要在现场,有问题及时协商。装车时**分厂负责提供防滑物料并按承运人员的指挥把支架吊到车上去,承运方负责装车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命是千山盛开的鲜花,生命是万里奔腾的长河,生命是驰骋大地的列车。人们歌颂大地,歌颂生命的宝贵。然而生命是脆弱的,安全事故就像一张血盆大口时刻都有将其吞噬的危险,那些用鲜血写成的教训,使我们能感悟到生命的宝贵,安全的重要。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增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杜绝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抵制违章指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抓安全、促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特总结以下安全案例,教育员工。 案例分析一 事故经过: 2018年6月28日,我中心注水工齐牧休假到期后,在回岗位途中与胡延林等人在采油队清424注水站聚众饮酒。因饮酒过多,齐牧与胡林二人在发生口角后出现斗殴事件,事件造成齐亨然面部毁容,胡延林右臂骨折。 事故原因及处理结果: 齐牧与胡林二人严重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出勤纪律管理制度和特殊违规及处理方式管理制度),在正常上班期间相互串岗并违反“禁止饮酒”禁令,导致发生斗殴事件且造成严重后果。 该事件最终由警方(派出所)立案和查后,作出决定:1、由胡林一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共计赔偿齐牧医药费十六万元并承担个人全部医药费;2、该事件给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经会议研究决定,将齐牧与胡林二人开除出本单位。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注水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2.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未能在日常工作检查中了解驻站人员的生活动态; 3.提高区队安全管理质量,保证生产安全和安全生产双轨道运行。 案例分析二 事件回放 2018年8月,注水工李牧、韩幕和韩每因没有严格按照注水站巡检制度正常巡检,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水处理管线断裂漏水,最终致使冒罐漏油流入周围农民林地,产生坏境污染事件。 事件原因及处理方式

典型安全事故及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典型安全事故及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一.目的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规范现场操作,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特 定案例的分析总结,增强全体员工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二.典型事故类别、特定案例分析 (一)触电 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在电焊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注重安全防护,电线破损,没有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导致的触电事故;以及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案例1:广东揭阳一工地发生特大触电事故12人惨死 事件经过: 2004年4月8日,中润钢铁有限公司为扩建厂房,在该厂毗邻的围墙外扩大用地面积,目前已进入打桩阶段。晚上7时许,打桩承包人陈邓领(音)将一批打桩物资拉到工地北面的地方。为看管这些物资,中润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少鹏叫本公司的10名工人,连同工地的十几名工人,一起将位于工地南面的铁结构的阿望亭搬到北面。他们大约搬移了200米,阿望亭的上端碰到在工地东北面处的3条东西走向的万伏高压线,从而导致了惨剧的发生事故原因: 1、中润钢铁有限公司未及时处理高压线方面的安全隐患。高压线架设采用的是12米电杆,架设后的高压线与原地面距离有7米以上,因厂方进行“三通一平”填土,致使高压线距现地面的高度减少,再加上厂方未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且该片土地毗邻原有厂房,场地较为隐蔽,未向有关部门申办手续,从 而逃避了有关部门监控,使重大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2、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少鹏违章指挥,在不了解情况和打桩承包人在场的情况下,擅自要 求该厂工人搬动阿望亭至东北方向(该亭长2.5米、宽2.3米、高5.3米) 3、工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在搬动阿望亭时,只顾 下面,不顾上面,致使高达5.3米的阿望亭触到高压线,导致触电。 案例2

企业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国内几起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解读分析材料

附件 国几起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解读 分析材料 一、“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分析点评 (一)事故的基本情况。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二)事故的直接原因。 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油气爆炸。 (三)事故的间接原因。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中石化股份公司、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和站对安全生产工作疏于管理、管道保护工作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存在死角、盲区,未能

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事发后应急救援不力,现场处置措施不当。 2.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 (1)市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力,督促指导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彻底,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黄岛街道办事处对长期违章搭建临时工棚问题失察,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2)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省油区工作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开发区安监局、石化区安监分局)履行职责不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督促企业落实应急预案不到位,安全生产大检查走过场。 (3)开发区规划、市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市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对相关项目规划方案审批把关不严,导致市政排水设施划入厂区规划;事发区域危化企业、油气管道与居民区、学校等交叉布置,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开发区行政执法局违规同意对排水明渠设置盖板使之变为暗渠,道路整治工程未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未发现违章搭建临时工棚问题。 (4)市及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和应急办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导致应急响应不力,还存在压制、拖延事故信息报告和谎报问题。 (四)事故的性质。 经调查认定,省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有关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示范文本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二讲事故责任的划分及处理意见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如何划分事故责任和提出处理 意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事故责任的分析和划分必须在 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确定事故责任者之前,必须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定的事实,分析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和间接原因,找出与这些原因相对应的人员及其与事故的 关系,最后确定事故责任者和提出处理意见。 一、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照事故调查确定的事实; 2.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劳动组织、规程标准、规章制 度、教育培训、操作方法)及生产技术因素(如规划设 计、施工、安装、维护检修、生产指标),追究最初造成

安全状态(事故隐患)人员的责任; 3. 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规定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责任; 4. 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 二.事故责任的划分 1.事故责任者分为3类 即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即其行为直接造成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发生不安全行为。 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