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节性红斑病情与用药.

结节性红斑病情与用药.

结节性红斑病情与用药.
结节性红斑病情与用药.

结节性红斑介绍与病情用药

概述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疼痛病,结节性血管炎综合征,累及真皮血管和脂膜组织的反应性炎性疾病,常位小腿胫前部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类性结节改变,其性质为非化脓性结节性红斑性皮肤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瓜藤缠相似。一般认为与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

病因

链球菌感染(35%):

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国内2组报道,伴有风湿样关节痛者占68.2%,扁桃体炎者25.6%,而其他报告的发生率则很低,这说明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又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结核菌感染(25%):

自1872年Uffelmana提出本病与结核菌感染有关之后,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本病与结核感染有密切关系,国内统计同时合并结核菌感染,或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素试验阳性者,

占60%以上,认为本病是机体对结核菌或其毒素的过敏现象。

其他原因(10%):

某些药物尤其是溴剂和磺胺药,是本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其他如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猫抓热,发癣菌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节病,白塞病,麻风病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均可伴有结节性红斑,此外,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其他少见的原因如急性外阴溃疡,急性,慢性白血病,也可伴发本病。

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Favone和Sosman分析155例EN,在症状发生前80%以上有上呼吸道感染,其中50%是p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结核病亦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儿童,此外,病毒,真菌等感染,溴化物,碘化物,磺胺等药物亦可诱发本病,近来有报道口服避孕药发病者。

发病机制

1.本病是一种由许多原因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一种变应性血管炎,但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又未能在坏死性或变应性血管炎处发现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也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血管对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2.主要病理改变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和真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在早期急性炎症反应阶段,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量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和少量红细胞外渗,随着病情发展,中性粒细胞很快消失,而代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在脂肪小叶间隔中,可出现巨细胞并伴有明显的纤维蛋白渗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和管腔闭塞,无脓肿及干酪样坏死,表皮一般正常。

症状

典型症状:舌苔薄白(80%)皮下结节(80%)咽痛(74%)气血凝滞(70%)脾虚(70%)下肢红斑结节(30%)

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春秋季常见,一般对称发生于小腿伸则,皮疹为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鲜红或暗红,不破溃,自觉疼痛,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呈血管炎改变,尤以深层静脉血管变化最为明显。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血管炎所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常见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红,表面光滑,轻微隆起,几天后,皮色转暗红或青红,表面变平,3~4周后结节逐渐消退,留暂时色素沉着,结节始终不发生溃疡,皮损好发于胫前,也可见于大腿,上臂伸侧及颈部,少见于面部,慢性结节性红斑:不同于急性结节性

红斑的特征:常发生在老年妇女,皮损为单侧,若为双侧,则不对称,除关节痛外,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结节不痛,且比急性结节性红斑软。

诊断

有典型皮肤损害,并发生在青年女性,双侧胫骨前区突然出现结节性红斑,持续1~3周,随后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根据上述情况一般可以确诊为本病。

中医病机和辩证:中医认为是有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血脉肌肤,致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发病,或因脾虚蕴湿不化,兼感寒邪,寒湿凝结阻滞血脉而致。

中医辩证分型:

1.湿热型主证:起病急骤,有头痛,咽痛,关节痛或体温增高,皮损灼热,红肿,同时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辩证: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2.湿寒型主证:关节疼,遇寒加重,肢冷,皮肤损害颜色较暗红,此起彼落,反复缠绵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泻,体温不增高,

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辩证:寒湿凝结,阻滞血脉。

鉴别诊断

1.硬红斑多发生于小腿屈侧,常单发或为数个,皮损较结节性红斑为大,病程长,可自发性破溃,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不同程度萎缩。

2.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为结节性红斑皮损,主要位于胸,腹,股,臀,成团出现,消失后留有局部萎缩和碟形凹陷,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病理改变为脂肪组织炎。

3.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为出现在小腿的结节性红斑样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发生在单侧,无痛,呈离心性扩大,边缘鲜红,中央变白,可逐渐变平而形成斑块,大小为10~20cm,持续时间两个月到两年不等,表现有色素沉着,也称游走性结节性红斑,Fine认为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与慢性结节性红斑,从临床和病理特征来看,可能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

4.结节性血管炎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外侧及后侧,经过缓慢,偶有破溃者,有人认为本病是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

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在初期,伴有高热,扁桃体炎或咽炎时,白细胞计数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类风湿因子亦可为阳性,有人测定患者血清 P2微球蛋白增高。

1.血常规及血沉一般无贫血,有时白细胞升高,2/3的患者血沉增快。

2.免疫学检查在伴有结核时,结核菌素试验可阳性。

X线检查:原发病为肺结核时,常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文献报道发生在16~30岁的青年女性,有结节性红斑,X线显示有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者,称为Buner综合征,并认为这些患者肺门淋巴结肿大,实际上是全身性结节性红斑的一种表现。

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劳累。

2.全身治疗

(1)寻找病因,予以相应治疗。

(2)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及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 次。有明显感染者,给抗生素。严重者,给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强地松)30~40mg/d ,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宝松)lml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钾合剂 10ml,每天3次,服2~4周。本法安全有效,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情顽固者,可应用羟氮喹200mg,每天2次;氨苯砜(DDS)50mg 每天2次,亦可服中药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

3.局部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痛。

外用鱼硼软膏,10%樟脑软膏敷包扎或75%酒精局部湿敷,另外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损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约0.3ml 加2%普鲁卡因溶液中注射,对结节持续剧烈疼痛者有明显作用。中医对红肿热痛者用芙蓉膏,皮损暗红,灼热不明显者可用紫色消肿膏。

4.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蜡疗,透热或音频电疗。

5.中医治疗

1.风热类湿证:主症:杏核大的红斑高起,色红疼痛,伴有发热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略腻,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散热,除湿通络。

2.湿热下注证:主症:结节大如红枣,绕胫而发,时有疼痛,伴有神疲乏力、困倦嗜卧,关节沉重酸痛,下肢浮肿,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3.血热内蕴证:主症:结节颜色鲜红,灼热疼痛伴有发热,口渴烦躁,关节肿痛,大便干,小便短少色黄,舌红少苔,脉弦数。治法:清热凉血,化瘀通络。

4.寒湿阻络证:主症:结节色淡红或紫暗,遇寒加重.常反复发作,伴面苍白、手足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结节大多在数周内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很少复发。合并胶原病者预后较差。

预防

一旦患病,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寻找病因,积极祛除病因:避免劳累及过度紧张;忌食辛辣厚味,血腥发物等;切不可滥用药物,最好选中药治疗,既可获得良好疗效,又能避免毒副作用;尤其反复发作的患者,更应坚持服用中药,平时应注意避风寒,潮湿;冬季发作者应注意保暖;减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若病因明确应去除病因,如有扁桃体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如能找到其他诱因,应一并去除,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并发症

本病还可在某些疾病中作为一种伴发症状出现,如肉样瘤,麻风,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淋巴瘤,白血病,Behcet病,结缔组织病等,EN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微生物抗原的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

饮食

结节性红斑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食用清淡性凉利湿之物,慎用辛辣、油腻之品。谷类大多甘平或偏凉,一般均可食用;其中,薏苡仁清热利湿,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毒,煮粥或煮汤饮用均可,攻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鱼虾性发,均不宜食用。

蔬菜水果除韭、葱、辣椒等性热之品外,一般均可食用;其中,马

齿觅、芹菜、慈姑、鲜藕等尤长于清热解毒凉血。热重伤津者,宜选用西瓜、梨、丝瓜、冬瓜、番茄等,或生食或挤汁,或煮汤代茶饮。

其他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

如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抗生素等。

2、内用药

一般可用乙酰水杨酸、炎痛喜康或抗组胺药,亦可内服5%碘化钾溶液10ml,3/d。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中药

治以清热凉血化瘀,可用丹参注射液、凉血四物汤、清瘟败毒散、小金丹或毛冬青冲剂等。

4、护理

(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并注意垫高患肢。

中医处方一。

【辨证】湿热凝聚,经络阻隔。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

【方名】加味利湿化瘀饮。

【组成】当归9克,丹参9克,土贝母9克,白芍9克,赤芍9克,元参12克,夏枯草9克,紫草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茜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医处方二

【组成】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香附、青皮、王不留行、茜草、泽兰、牛膝各9克。(另一方去掉桃仁、赤芍、青皮,加上地龙、生苡仁、黄芩各9克,鸡血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方解】治疗本病,应多从血分考虑用药。既已成瘀,不论初期已久,总宜散血,血散瘀去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迹矣;方中以青皮、香附行气,气行则血亦行;归尾、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王不留行通经活血;茜草凉血清热;泽兰活血破瘀;牛膝利湿散瘀,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通经活血之功。

【主治】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下肢结节病。可用于风湿阻于经络,气滞血瘀,结聚成核,红肿疼痛之证。

【加减】结节性红斑,先用加减方,以增强清热利湿之功;待红斑退,大

便不畅,脉滑,舌苔黄腻已化,再用本方。

【疗效】临床屡用,颇见效验。一般服药10剂即收全功。

中医处方三(与处方2相比,没去掉赤芍)

当归尾9克、赤芍9克、生苡仁9克、红花9克、香附9克、黄芩9克、王不留行9克、茜草9克、泽兰9克、牛膝9克、地龙9克、鸡血藤15克、一日一剂,日服两次。

病症分析与治疗

疾病名称(英文) erythema nodosum

拚音JIEJIEXINGHONGBAN

别名中医:湿毒流注,瓜藤缠,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发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炎性结节性皮肤病。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病因较复杂,一般认为系多种因素如病毒、链球菌、结核、霉菌感染或药物等引起的血管变应性反应,亦可作为某些疾病如结节病,麻风病,淋巴瘤,胶原病等的一,种症候。可能属Ⅲ型或Ⅳ型变态反应。

中医病因

季节春秋季多见。

地区

人群本病多见于20~25岁青年,男女之比约为1.3:6。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是因为素有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血脉肌肤,致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发病;或因脾虚蕴湿不化,兼感寒邪,寒湿凝结,阻滞血脉而致。

病理组织病理主要为真皮非特异炎性病变,呈血管炎改变,尤其是深层静脉血管变化最明显。管壁变厚,内膜细胞增生,肿胀,变硬甚至管腔完全闭塞。真皮水肿,乳头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浆细胞。皮脂肪小叶间

可见有巨细胞。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

有少数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以后则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皮下

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浸润为散在小片状,伴以类纤维蛋白渗出。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病初湿热之邪,蕴结于血脉,致气血凝滞则见肌肤起红色结节,局部灼热,肿胀;病久反复发作,脾虚蕴湿不化,寒湿阻于经脉则反复缠绵不愈。总之,辨证属湿热或寒湿阻于血脉而发。

1.湿热

证候:起病急骤,有头痛,咽痛,关节痛或体温增高,皮损灼热,红肿,同时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辨析:④辨证:本型以起病较急,皮损灼热,红肿为主要辨证要点。

②病机:湿热蕴结,气血瘀滞,阻于血脉肌肤则皮损红肿,灼热;热邪上蒸则头痛咽痛,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故见关节疼痛,热灼津液则口干,溲赤便秘。舌质微红,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症。

2.寒湿

证候: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皮损色较暗红,此起彼落,反复缠绵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泻,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辨析:①辨证:本型以皮损色暗红,反复发作,肢冷为主要辨证要点。

②病机:寒湿凝结,阻滞血脉则见皮损色暗,肢冷,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故缠绵难愈。舌淡苔白腻,脉沉迟为寒湿之症。

西医诊断标准结节性红斑诊断标准:

1.起病突然,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较多见。

2.主要发生于两小腿伸面,偶见于股部和前臂。初为红斑,渐发展成1~5cm大小的鲜红色结节,自觉疼痛,有压痛,红节数目较多,不融合,不破溃。以双胫对称发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结节为主要症状。

3.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如低热、咽痛、全身不适、关节和肌肉疼痛。

4.病程自限,一般1~2月可愈,但易复发。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本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在3~6周消退,但亦有长达数月者。易于复发。

病史症状

体征临床表现

1.一般在发疹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或扁桃体炎,乏力,低热不适,关节及肌肉痛等前驱症状。

2.初起为数个大小不等皮下结节,有蚕豆至杏核或桃核大,微隆起于皮面或陷没于皮下,紧张坚硬,不相融合。

3.有压痛及疼痛,数天后结节变软,颜色由鲜红变紫红,暗红,最后呈乌青,色素增加.终至消失。无坏死或形成溃疡倾向。

体检结节发生在小腿伸侧,鲜红色,对称发生,数目不定。有疼痛及压痛。结节不破溃。

电诊断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血沉加快,抗O滴度及血清丙种球蛋白可增高。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阳性。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1.皮肤应性结节血管炎:起病以亚急性者占大多数,损害为杨梅大或稍大的皮下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伸面和屈侧,间或累及大腿、臀部和足部,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有时伴条索状损害,疼痛较轻,但有压痛,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2.硬红斑:起病缓慢,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屈面,数目一般为3~5个,开始在皮下较深,以后逐渐向浅层发展,胡桃大小,呈暗红色,质较硬,有时破溃,病程慢性。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3周以内皮损消失,愈后不再复发。

2.好转:4~6周内皮损消失,复发时间较以前延长。

预后并发症

西医治疗1.追查病因:去除慢性病灶和治疗原发疾病。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强体力劳动。

3.非激素抗炎药:如消炎痛25mg,3次/日,餐后口服。

4.氨茶碱:每次口服50mg,每日2~3次。

5.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皮损广泛,炎症较重,疼痛剧烈病例,如强的松10mg~30mg,3次/日,口服。地塞米松1.5mg,3次/日,口服等。

中医治疗本病的治疗,辨别皮疹的寒、热、风、湿对于立法是非常重要的。皮损的颜色,性质的不同是结节性红斑辨证的依据。

一、辨证选方

1.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凉血五根汤加减。当归10g,赤芍15g,生地15g,白茅根30g,茜草根15g,紫草根15g,黄柏15g,车前草15g,泽泻15g,防己12g,生甘草10g。疼痛重者加元胡;咽痛加桔梗;发热加牛蒡子;关节痛明显者加羌独活、鸡血藤、木瓜。下肢肿甚者加赤小豆、冬

瓜皮。

2.寒湿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经。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5g,木通10g,鸡血藤30g,秦艽15g,苍术10g,生甘草10g。大便溏者加白术、茯苓。

二、外治法

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每日1换。

历史考证结节性红斑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的"湿毒流注"、"瓜藤缠"。《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慢肿……若绕胫而发即瓜藤缠,结核数枚,日久肿痛。

"

23例儿童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分析_周纬(1)

[收稿日期]2010-05-21;[修回日期]2010-10-21[作者简介]周纬,男,本科,主任医师。·临床经验· 23例儿童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分析 周纬殷蕾周征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8-8830(2011)09-0755-02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好发于下肢 的炎症性红斑及以疼痛性皮下结节损害为主的血管炎性疾病。病因复杂,除与感染、药物因素有关外,还与多种严重系统性疾病相关,儿童有关报告甚少。为探讨儿童结节性红斑的病因,现将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风湿病专科收治的23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3例患儿年龄3 14岁,男14例,女9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4例、伴间隙性腹泻3例;发热14例;关节疼痛10例;口腔疼痛2例。体格检查见口腔溃疡2例、肝脾肿大6例、虹膜睫状体炎3例。1.2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血免疫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胸部X光摄片、PPD试验,部分患儿行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比例、骨髓涂片、皮肤结节活检和胃肠镜检查。 1.3结节性红斑的分类 临床上将结节性红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无相关基础疾病或诱因者定义为原发性结节性红斑,存在明确相关疾病或诱因者为继发性结节性红斑。2结果 2.1皮肤损害特征 23例患儿均有自觉疼痛的结节性红斑,数目不等,直径约1 2厘米,触压痛明显,皮损分布于双下肢19例、四肢者4例,其表面皮肤始为鲜红,4 13d后,渐变成暗红色,无破溃。 2.2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23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3.9 30.2?109/L,CRP增高15例(12 146mg/L),ESR增高14例(22 84mm/h),以上均与结节性红斑的分类无相关性。肝功能检测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3例。2例为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1例为皮下脂膜样T细胞淋巴瘤。血免疫球蛋白IgG降低1例,其CD19为0.41%,确诊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1例,其骨髓涂片示:粒系巨核系增生减低,见吞噬晚幼红细胞;胸X光片示胸膜炎和肺间质性变,为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PPD试验阳性1例,其胸片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肺门淋巴结结核。ANA阳性1例,为克隆氏病患儿。ASO、RF、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均阴性。皮肤结节活检11例,其中脂肪间隔脂膜炎6例,可见脂肪间隔内小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性浸润;小叶内脂肪组织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伴有血管炎改变2例;T细胞淋巴瘤3例。胃肠镜检查2例,结果为胃、结肠、直肠肉芽肿病变。 2.3病因诊断 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23例患儿病因诊断结果为:原发性结节性红斑4例;感染相关性结节性红斑5例,其中结核感染1例,上呼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治疗结节性红斑需要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配合一些对症处理如消炎、止痛等,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 一、全身治疗 (1)寻找病因,予以相应治疗。急性期可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强劳动。有明显感染灶者,可配合抗菌素。 (2)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及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mg,每天3次。有明显感染者,给抗生素。严重者,给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强地松)30~40mg/d,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宝松)lml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钾合剂10ml,每天3次,服2~4周。该法安全有效,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情顽固者,可应用羟氮喹200mg,每天2次;氨苯砜(DDS)50mg每天2次,也可服中药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全身治疗也可用紫外线、蜡疗,透热或音频电疗。 二、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痛。外用鱼硼软膏,10%樟脑软膏敷包扎或75%酒精局部湿敷,另外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损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约0。3ml加2%普鲁卡因溶液中注射,对结节持续剧烈疼痛者有明显作用。中医对红肿热痛者用芙蓉膏,皮损暗红,灼热不明显者可用紫色消肿膏。 三、中医治疗 (1)风热类湿证: 主症:杏核大的红斑高起,色红疼痛,伴有发热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略腻,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散热,除湿通络。 (2)湿热下注证: 主症:结节大如红枣,绕胫而发,时有疼痛,伴有神疲乏力、困倦嗜卧,关节沉重酸痛,下肢浮肿,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3)血热内蕴证:

高压氧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治疗方案

高压氧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治疗方案 一、中华医学会咼压氧分会推存的适应证(2002) (—?)急症适应证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中毒性脑病 2. 急性气栓症 3. 急性减压病 4. 有害气体(硫化氢、液化石油气、汽油等)中毒 5. 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 6. 休克 7. 视网膜动脉栓塞 &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电击伤、溺水、缢 伤、 、窒息、麻醉意外等) 9. 脑水肿10. 肺水肿 11.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12. 急性末梢循环障碍 13.急性脊髓损伤14. 断肢(指、趾)再植术后 (二)非急症适应证 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期前收缩心动过速) 3.心肌炎 4.支气官哮喘及喘息性支气官炎 5.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脑梗死等) 6. 8. 血管神经性头痛 咼原适应不全症 7.面神经炎(贝尔氏面瘫) 9. 脑外伤(脑外伤反应综合症、脑挫伤、颅内血 肿清除术后) 10. 植物状态11. 周围神经损伤 12. 颅内良性肿瘤术后13. 脑血管疾病术后 14. 多发性硬化15. 癫痫(非原发性) 16. 骨髓炎17. 骨折及愈合不良 18. 无菌性骨坏死 19. 慢性皮肤溃疡(动脉供血障碍、静脉淤血、褥疮、糖尿病及急性骨髓炎等所致) 20. 麻痹性肠梗阻 21 . 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病、深静脉血栓 形成等) 22. 冻伤23. 烧伤 24. 整形术后25. 植皮术后 26. 突发性耳聋27. 眩晕综合征(梅尼埃综合征等) 28. 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2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30. 视网膜震荡 31 . 视神经损伤 3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33. 病毒性脑炎 34. 消化性溃疡35. 溃疡性结肠炎 36. 运动性损伤37. 放射性损伤(骨、软组织损伤、膀胱炎等)

大正儿童感冒药说明书

通用名称:藿香正气胶囊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吐泻明显,并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通用名称:双黄连口服液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通用名称:感冒清热颗粒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规格]每袋装6克(无蔗糖)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指南

结节性红斑(EN)是一种迟发性超敏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胫骨上的红色、柔软的结节(EN)。EN 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药物、妊娠、恶性肿瘤和炎症,如结节病或胃肠道疾病;然而,许多病例是特发性的EN 的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无血管炎的肌间隔脂膜炎。通常在几周内自动解决。必要时,可以给予治疗,以减少症状或加快恢复。 发病机制: 这个疾病被认为是由于暴露于各种抗原而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机制可能包括皮下脂肪中隔小静脉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中性粒细胞的补充,从而导致活性氧的形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产生以及肉芽肿的形成。 病因: 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链球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也可能继发于药物(如口服避孕药)、炎症性肠病、恶性肿瘤、结节病、妊娠及其他疾病. 临床表现: 典型的表现为双侧胫骨上的红色结节,通常是软的,非溃疡性结节。结节稍隆起,直径一般为2-5厘米。较不常见的是,病变可合并成斑块或出现在其他部位,如

脚踝、大腿、手臂、臀部、小腿或面部。 结节会在几天内形成,并可能伴随有疲劳、发热、不适、腋窝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到3周。关节肿胀、红斑或疼痛可能伴随皮肤表现。 结节典型地在八周内自发地溶解而不结疤。次级瘀伤,也称为“挫伤状红斑”,常发生在分辨率.残留色素沉着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解决。 慢性EN 是一种罕见的EN 亚型,没有可识别的原因,可间歇性地持续多年。患者下肢可能出现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炎症的程度往往比经典的EN 更不明显。 诊断: 在大多数病例中,EN 的诊断可以根据患者病史和体检情况进行。强烈提示EN 的发现包括双侧胫骨上的急性软结节或斑块。溃疡应该消失。皮肤活检有助于确认非典型表现患者的诊断。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的指征包括:非小腿的位置,作为受累的主要部位,紫癜,溃疡,大结节(>5厘米),以及潜在的免疫抑制。 基础疾病评价:

双下肢结节性红斑介绍

双下肢结节性红斑介绍 双下肢结节性红斑,在前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很多关于红斑的疾病,有结节性红斑,结节性与结核性红斑,而今天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双下肢结节性红斑,这虽然跟前面几种疾病很相同,但是这种疾病会比前几种严重一些,一般都会出现在手足部位,看上去像是长了很多的水疱,不管是哪种现象,我们都需要及时治疗。 红斑在皮肤科并不少见.一般起病较急,临床表现是身体上 对称性地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及紫癜等,而且多发生 在肢体伸侧.靶性皮损或虹膜状皮损是本病的典型表现,多见于 手足部位,看上去为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心有水疱。 结节性红斑的发生与感染有关,其中链球菌感染、结核、肠道感染及系性真菌感染(牙生菌、球孢子菌及孢浆菌),均可引起本病。一些药物如磺胺药、溴化药、碘化药、避孕药等也可引起结节性红斑。饮食方面,给予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溃烂;对进食困难者 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促进皮肤修复。

非激素类抗炎剂如消炎痛、双氯酚酸、阿司匹林等有助于减轻疼痛及病情恢复。碘化钾、复方丹参胶囊剂散结灵口服亦可奏效。病情较重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伴有感染者可应用抗生素。局部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痛。可用75%酒精局部湿敷,另外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有止痛作用。 以上是一篇关于双下肢结节性红斑的详细说明,从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因为感染,或者是雌性激素等原因引起的,对于这种这种双下肢结节性红斑,患者朋友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这种疾病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扩散的,所以患者朋友应该要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结节性红斑病

结节性红斑病 结节性红斑病综合征 【定义与历史】(Lofgren Syndrome)本征是指妊娠期妇女,突然发烧并发皮肤结节性红斑。胸片呈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结节病改变.于1946年首先由Lofgren报告。 结节性红斑是由于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春、秋季好发。临床上以小腿伸侧出现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结节,疼痛.不易破溃,反复发作为特征,有急、慢性之分。 本病属中医学的“瓜藤缠”之范畴,瓜膝缠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红斑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好发于青年女性,授及下肢.常绕胫而发,其结节大如梅核,色红漫肿,疼痛或压痛,常反复发作,甚至迁延数年不愈。相当于西医的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病病因 一、病因和发病原理 结节性红斑的病原性因子很多,感染尤其是链球菌及结核菌是常见的病因.有人报道,80%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50%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 有的病人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药物亦是病原性因子之一,常见的药物有磺肢药、澳化物、碘化物、矾类药物及水杨酸盐类药物。病人可同时有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扁桃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麻疹、流行性感冒、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疾病的过程中亦可发生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的学者认为本病是机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抗原的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有的学者则认为本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 结节性红斑的病理变化为:早期损害可在皮下组织浅部脂肪小叶纤维间隔中散在地浸润,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并有少数组织细胞,偶见嗜酸性白细胞。随后,炎症浸润扩展,有成群的炎症细胞没润,但没有坏死现象,也不发生溃疡,血管尤其是较大的小静脉管壁有炎症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血管腔多通畅.偶可发生管腔部分闭塞.晚期损害者嗜中性拉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物巨细胞及上皮细胞 二、结节性红斑病病因病机 外感风邪,内有涅热,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疾血凝滞而成。 【辨证要点】 1.本病多见于春秋两季,好发于青年,尤以妇女为多。 2.发疹前常有或轻或重畏寒,发热,头痛,咽痛,筋骨痰痛,神疲乏力等证。 3.好发部位为小腿伸侧。发疹较多时,亦可见于小腿屈侧,前臂,股部等处。 4.皮损为鲜红色,疏散分布,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等,自蚕豆至杏核或桃核大,如数个结节融合一起,亦可大如鸡卵。皮损境界明显,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约经1周左右,颜色及结节渐渐消退,不留痕迹,但新的损害,可以陆续出现,结节不易化脓玻溃。 5.自觉疼痛,压之更甚,大多并伴有关节疼痛。 6.急性发病,经过迅速,一般在6周左右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并在妇女行经期或工作劳累后易于复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Eryfhema modosum)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为对称性鲜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临床上常见散在的皮下结节,鲜红到紫红色,大小不等,按之疼痛。以好发于小腿伸侧为特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5。以春秋季发病者为多。结节性红斑属于中医“瓜滕缠”、“湿毒流注”、“梅核丹”、“室火丹”等范畴。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双下肢膝以下小腿内侧,也可侵及小腿外侧、膝以上大腿、甚至侵及上肢,头面部少见。表现为肢体双侧对称性或鲜红色、或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是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该病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如白塞氏病)也可有结节性红斑的表现,一般以秋冬寒冷季节发病为多。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有哪些? 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激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免疫反应;某些治病细菌如链球菌和结核杆菌等也可能导致该病发生。一般认为该病多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性疾病等有关,但仍有大约50%左右的患者无明显原因。最值得重视的原因有两方面:即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某些患者抗链“O”值高于正常,或发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提示有链球菌感染的可能。另外,该病也可能是由真菌或结核菌感染所致。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Behcet)病、溃疡性结肠炎、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等,也可伴发结节性红斑样病变,特别是白塞氏病,结节性红斑常作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而具有诊断学价值。 结节性红斑的病理改变如何?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理,有人将其视为一种变态反应,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范畴,但也可能与第Ⅲ型变态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其发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在皮肤表现的结果。本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炎症病变。总的来说,其主要表现是血管炎,多发生在较大的小静脉血管内壁,有炎性细胞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一般血管腔通畅,不发生闭塞,也无血栓形成。血管周围也可有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则淋巴细胞增多。结节性红斑有哪些临床表现?结节性红斑常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冬季发病。不少患者于发病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往往有浑身不适、乏力、低热、关节及肌肉酸痛等。如伴随有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则伴有原发疾病的表现。 结节性红斑可急性发病,也可隐袭起病。皮损好发于小腿伸侧,有时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少数患者上肢也可受累,但颜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溃烂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溃烂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结节性红斑溃烂这样的病症,不过真正了解结节性红斑溃烂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结节性红斑溃烂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过由于结节性红斑溃烂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结节性红斑溃烂的知识,那么到底什么是结节性红斑溃烂,导致结节性红斑溃烂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结节性红斑(Eryfhema modosum)结节性红斑是一种 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为对称性鲜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临床上常见散在的皮下结节,鲜红到紫红色,大小不等,按之疼痛。以好发于小腿伸侧为特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5。以春秋季发病者为多。结节 性红斑属于中医“瓜滕缠”、“湿毒流注”、“梅核丹”、“室火丹”

等范畴。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双下肢膝 以下小腿内侧,也可侵及小腿外侧、膝以上大腿、甚至侵及上肢,头面部少见。表现为肢体双侧对称性或鲜红色、或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是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该病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如白塞氏病)也可有结节性红斑的表现,一般以秋冬寒冷季节发病为多。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有哪些? 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激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免疫反应;某些治病细菌如链球菌和结核杆菌等也可能导致该病发生。一般认为该病多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性疾病等有关,但仍有大约50%左右的患者无明显原因。最值得重视的原因有两方面:即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某些患者抗链“O”值高于正常,或发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提示有链球菌感染的可能。另外,该病也可能是由真菌或结核菌感染所致。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Behcet)病、溃疡性结肠炎、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等,也可伴发结节性红斑样病变,特别是白塞氏病,结节性红斑常作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而具有诊断学价值。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到的疾病,

老年人结节病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结节病的注意事项 结节病的出现会累及到身体的其他的器官,特别是对肺的影响是很大的,其次眼睛和皮肤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一些结节病的起病过程是很缓慢的,会出现疲乏无力,低热,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是很容易出现结节病的,下面我们看看老年人结节病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结节病如果不能够尽早的治疗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对肺部的危害是很大的,还会诱发心力衰竭的现象,因此对于老年人结节病的注意事项大家应该去重视,才能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适宜食物: 1、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以绿色蔬菜水果为宜。

2、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为宜。 3、适当的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身体的热能需求情况。 ★饮食禁忌: l、切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2、切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 3、切忌浓茶、咖啡、烟酒。 ★症状体征

由于病变侵犯器官不同,结节病表现各异。90%以上的结节病累及肺和胸腔内淋巴结。约2/3以上患者可无临床症状。甚至个别已有双侧肺门淋巴结肿间质浸润者也无症状出现。肺内结节病多缓慢起病,开始为胸闷气短、活动后气短加重。可有咳嗽,大多为干咳。其他常见全身症状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低热等。晚期患者由于肉芽肿纤维囊性变或支气管扩张,可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而咳痰、咯血。20%结节病患者可累及眼和皮肤。眼部病变包括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结合膜炎和角膜结膜炎等。皮肤以结节性红斑最为常见,慢性患者则以斑丘疹、皮下结节皮损为多。少数结节病可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下肢皮肤结节性红斑等,严重者有多发性关节炎,称为Lofgren综合征。此综合征在欧洲、高加索更为常见,预后较好。结节病常累及肝,约占50%,但很少为单一脏器受损,故诊断不致很困难。神经系统受累、心肌结节病发生均<5%,但后者由于可引起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成为青年结节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节病患者,由于组织内肉芽肿炎症,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促使维生素D转换为活化1,25-(OH)2维生素D增多,增加小肠钙吸收,同时也使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减少,致发生高钙血症与高尿钙症,高尿钙症发生比高钙血症为多。肾结石是肾结节病最常见的表现。据统计我国结节病发生高钙血症,高尿钙症的比例较低。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Eryfhemamodosum)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双下肢膝以下小腿内侧,也可侵及小腿外侧、膝以上大腿、甚至侵及上肢,头面部少见。表现为肢体双侧对称性或鲜红色、或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是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该病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如白塞氏病)也可有结节性红斑的表现,一般以秋冬寒冷季节发病为多。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四肢,特别是发于双下肢胫前的以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为主要损害的变异性结节性血管炎。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体内变异导致发病,病毒、霉菌、结核或药物可致同样反应,另外结节病、麻风、淋巴瘤、白塞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猫抓病等可出现相似病症。磺胺类药物,口服避孕药以及溴化药可诱发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冬季发病。不少患者于发病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往往有浑身不适、乏力、低热、关节及肌肉酸痛等。如伴随有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则伴有原发疾病的表现。 结节性红斑可急性发病,也可隐袭起病。皮损好发于小腿伸侧,有时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少数患者上肢也可受累,但颜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发病时皮下结节周围出现红斑,红斑中央可触及硬结。最初红斑颜色多呈鲜红色,约经2周左右后,逐渐变成暗红色或淡紫红色;结节性红斑数目多少不定,小的如花生米粒大,大的如核桃大,局部可有多个结节聚集,或散在对称性分布。结节一般不会破溃,相互邻近的结节可以彼此融合可形成较大硬块。如果局部血管受压,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小腿下部轻度水肿。结节处自觉有痛感,尤其是触压痛比较明显。经过3~6周后,结节逐渐消退,但屡见再发,呈此起彼伏之势,且消退后红斑处会留有色素沉着,即皮肤有暗褐色斑纹,但此时一般无痛痒感觉,愈后不留瘢痕。此后复发时可见新的皮下结节分批分期不断出现,使病情迁延不已,长期不愈。 结节性红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C3增高,抗“O”值高,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真皮中下部及皮下明显水肿,汗腺及血管周围有围管性浸润,早期病变在脂肪小叶间隔内,有小片散在淋巴细胞及不等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胞增生,血管壁增厚,偶有血栓形成。陈旧皮损浸润以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间有巨噬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结节多数呈对称分布,结节中间有硬节,不破溃,有疼痛或灼热痛,压重疼痛明显加重。愈后不留疤痕。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初期分布在小腿和脚部。 而硬结性红斑中年女性发病多,小腿屈面深而大,暗红色硬结可破溃;结节性血管炎多见于中年女性,小腿屈面出现深在大小不等硬结,消退后易纤维化。常季节性发作,有些病侧伴有脉管炎. (一)诊断 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春秋季常见。一般对称发生于小腿伸则。皮疹为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鲜红或暗红,不破溃,自觉疼痛。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呈血管

结节性红斑病情与用药

结节性红斑介绍与病情用药 概述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疼痛病,结节性血管炎综合征,累及真皮血管和脂膜组织的反应性炎性疾病,常位小腿胫前部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类性结节改变,其性质为非化脓性结节性红斑性皮肤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瓜藤缠相似。一般认为与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 病因 链球菌感染(35%): 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国内2组报道,伴有风湿样关节痛者占68.2%,扁桃体炎者25.6%,而其他报告的发生率则很低,这说明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又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结核菌感染(25%): 自1872年Uffelmana提出本病与结核菌感染有关之后,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本病与结核感染有密切关系,国内统计同时合并结核菌感染,或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素试验阳性者,

占60%以上,认为本病是机体对结核菌或其毒素的过敏现象。 其他原因(10%): 某些药物尤其是溴剂和磺胺药,是本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其他如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猫抓热,发癣菌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节病,白塞病,麻风病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均可伴有结节性红斑,此外,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其他少见的原因如急性外阴溃疡,急性,慢性白血病,也可伴发本病。 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Favone和Sosman分析155例EN,在症状发生前80%以上有上呼吸道感染,其中50%是p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结核病亦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儿童,此外,病毒,真菌等感染,溴化物,碘化物,磺胺等药物亦可诱发本病,近来有报道口服避孕药发病者。 发病机制 1.本病是一种由许多原因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一种变应性血管炎,但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又未能在坏死性或变应性血管炎处发现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也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血管对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2.主要病理改变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和真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在早期急性炎症反应阶段,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量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少量红细胞外渗,随着病情发展,中性粒细胞很快消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