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主创新症结何:忽视共性技术的创新与转移

自主创新症结何:忽视共性技术的创新与转移

自主创新症结何:忽视共性技术的创新与转移
自主创新症结何:忽视共性技术的创新与转移

自主创新症结何在?李国杰:忽视了共性技术的创新与转移

发表时间:科学时报2007-12-11 10:01:06

加强竞争前合作,大力发展产业共性技术

“为什么我国信息领域自主创新的成效还不明显?为何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值率和利润率还很低?”

在近日举行的2007技术转移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作了题为《加强竞争前合作,大力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的主题报告,报告一开始,李国杰直接指出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他说,我国自主创新成效还不明显,主要是对共性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忽视,而我国发展共性技术的现状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发展共性技术上,更要强调竞争前合作。

国家创新体系中间环节缺位

李国杰介绍,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值率只有24%,利润率只有4.2%。从1996年到2006年10年间,中国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创新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甚至从1996年的5.95%减少到2006年的3.11%。从1991年到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从1995年的56.9%减少到了2006年的37%,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比重则从1991年的52.9%降为2006年的23.2%;电子行业创新产出也呈现下降态势。

“我国自主创新成效不明显除了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到位等原因以外,一条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对共性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忽视。”李国杰指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没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共性技术供给问题。

“这么大的国家,供求必须平衡,技术供给不足显然是不行的。而目前以项目经费为主要科技投入的做法,会导致科研机构为经费所迫只重视科研成果本身而忽视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转移。”

李国杰认为,我国创新体系中间环节出现缺位,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主要是针对基础研究投入,国家多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风险资本和企业投入则主要是针对产品开发,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转移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国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本质上应是共性技术,技术转移也大多应发生在共性技术范围。

“合理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是横向上包括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纵向上则是技术转移。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不但是基础研究的主体,也应该是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要提供者,产学研合作的产出主要应是产业共性技术。”

李国杰说,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二三百年以来已经积累了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技术能力,使我们在追赶中不得不面对巨大知识与能力壁垒。关键设备、软件工具和核心元器件是发达国家积累起来的丰厚共性技术能力的外在形式,而受专利保护的专有知识和工程科学基础是这种技术能力的实质内容。

何谓产业共性技术

李国杰分析说,产业共性技术、通用技术、竞争前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含义略有不同的概念。其中,产业共性技术是技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应用和扩散面广、影响大,企业能在其基础上发展专有技术、开发新产品。

我国有些学者已有著述指出:产业共性技术兼有公共产品和竞争型产品的性质,决定了这类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应由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来完成。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非营利机构和以企业为代表的营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由于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也不具备商业上的独占性,因而很容易出现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即制度供给的“失灵”。

WTO对政府补贴科研有明确要求,有关“反补贴”条约允许政府对产业研究的补贴不超过合法成本的75%;对竞争前的开发活动,政府补助不得超过合法成本的50%。所谓产业研究,本质上就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

李国杰介绍,产业研究是以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或改进产品、工艺或服务的新知识为目的的研究,又称产业基础研究。前竞争开发活动是指将产业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新的、改良或改进产品、工艺或服务开发所需的计划、蓝图或设计(产业应用研究),以及首次非商业目的的原型与初步展示或试验方案的活动。

我国现有的几种共性技术供给途径包括:一、科技计划,包括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863”计划等;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从2000年开始,数百家部委研究院所已转制成大型科研型企业;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我国目前建有141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11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初首批启动了3个;五、地方共性技术供给,近年来,地方开始针对本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着手建立地方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这些途径都不同程度地为企业提供了共性技术,但执行过程中有定位下移的“后端化”倾向,影响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充分供给。

“技术转移可以发生在产业链的各个层次,但我国的技术转移大多数发生在接近市场产品的产业链低端。产业共性技术的转移和辐射可能对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共性技术可能引起产业的升级换代。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的合作开发正是我国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李国杰指出。

“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棵大树,有主干、枝干和树叶,从主干到树叶要经过层层枝干。”李国杰说,大大小小的树枝就相当于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一个公司、一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可用掌握共性技术的层次来衡量,掌握最基础的共性技术就在一个行业中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如PC机产业的多核CPU技术、手机的移动通信标准、基带、射频片和应用处理芯片技术、面向通信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共性技术与技术标准有密切关系

“共性技术与技术标准有密切关系,广泛使用的共性技术往往是技术标准的基础。”李国杰指出,事实上的标准往往与个别公司的专利或软件版权有关,垄断企业通过事实标准控制共

性技术。与专利无关的共性技术(如开源软件Linux)也有理解掌握程度的区别,只有作出了贡献才能真正掌握开放的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如果被纳入国际工业标准,将对产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国发展共性技术的远大目标应该是争取进入国际标准。我国在制定推广TD-SCDMA、A VS、闪联等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一些通过发展共性技术形成工业标准的经验。

不过,李国杰指出,过去我国制定技术标准,往往是几个大学或企业各自提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然后再由国标委选择其中一个做标准,而评选时又往往受到各种因素干扰。这种一次评选定胜负的绝对竞争方式不利于选择最优的技术,没有体现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尽管制定技术标准是以公司实力为背景的较量,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但国际上制定技术标准还是有很多值得吸取的经验。通常是把制定标准的过程分成几段,每一段都要通过竞争选取最优的技术,各个企业联盟可以通过合作提出方案。最终的方案一定是多种方案的优化集成。”

我国发展共性技术的现状:

不为也,非不能也

“共性技术往往基于深厚的科学基础和最新的科学知识,顶天越高的技术往往立地越广。高新技术往往跨学科甚至跨产业,一个企业难以攻克。越是共性的技术,需要投入的科研经费越多,一个企业负担不了(我国的16项重大科技专项,投入强度都在100亿元数量级);发展共性技术有较大风险,一个企业难以承担。”因此,发展共性技术必须产学研结合。

普遍流行的看法是中国技术基础差,目前只能在外国推出的共性技术基础上做一些应用级的增值工作。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投入6亿元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专项,5年来,对通用CPU等共性技术几乎没有投入,IP库的建设也没有大的进展。

“其实,没有自己的IP核,完全拿别人的IP核设计SoC,就和过去用别人的芯片攒电脑没有多大区别。”李国杰说。另一个典型例子是,中英文字库是每种办公软件系统都需要的共性技术,要降低信息化的成本,国家就应该支持社区发展免费的中英文字库。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其根子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李国杰指出。

李国杰举例说,Nokia公司1992年集中力量突破GSM技术时,其公司实力肯定低于今天的联想等国内公司,今天,它却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手机生产企业。“由此可见,提高自主创新的胆识与魄力正是发展共性技术的前提。”

扩大我国企业的“权利空间”

目前,我国信息领域骨干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还是“渐进创新”,但李国杰认为还要与“重点跨越”统筹兼顾。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的战

略研究时,提出发展信息技术的战略主要是“集成扩散”和“重点跨越”,其中的“重点跨越”战略已写进了我国发展科技的十六字方针。

李国杰说,打算“重点跨越”的技术一定是产业共性技术,能成为重要工业标准的技术,不是边边角角的小技术。例如,“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宽带无线通信”就是我国在信息领域选择的重点跨越的突破口,应下决心掌握一批共性技术并形成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是在我国企业的‘权利空间’被挤压的形势下,光有能力仍然没有发展空间。”李国杰介绍,所谓“权利空间”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不受制于人的知识产权,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越多,权利空间越大,我国“核高基”和“宽带无线通信”重大专项的实质目标就是要扩大我国企业的“权利空间”。

“在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今天,产业共性技术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意义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李国杰指出。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共性技术转移成功的途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组成的联合实验室、非营利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若干企业组成的联盟组织等。

但是,转制成企业的工程中心、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某一个企业一般不愿意转移共性技术。我国企业热衷于排他性的技术转移,还没有形成联合发展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的强大需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所在,但不是一抓就灵的‘灵丹妙药’,在发展共性技术上,更要强调竞争前合作。”李国杰说,我国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大紧急措施发展计算机等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先集中后分散”(实质是先合作后竞争),已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历史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

不过,对竞争前的企业合作要有一套共享成果的机制,保证贡献大的企业获利权重大,合作机制要有激励措施。“希望社科院和研究经济、管理的学者对产业共性技术作深入的研究。”李国杰说。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取舍探究资料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取舍探究 韩帅斌 (注: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平时作业,抄袭后果自负)本文分析了单纯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两者的合理安排带来的经济效果,得出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初期以技术引进为主,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过渡到自主研发创新,就不会陷入技术引进依赖而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实现经济独立,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并据此对我国当前发展提出了一定建议。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比较优势 一.技术的重要性 按照经济增长理论,影响一个经济体增长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和制度安排等,但是生产要素的增长如劳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往往是技术提升的结果,制度安排也往往是适应于经济体的禀赋结构的1,只有技术才会在知识的不断积累下得到持续的提高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的进步。 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谋求经济增长, 除了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并调整制度安排外,积极推动本国技术水平的提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是从发达国家直接进行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进行技术创新。两者带来的技术提高都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但由于两者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最终结果都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由于对技术掌握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同,两者又会存

在一定的差别。发展中国家对技术提高面临这两个选择,由于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同的选择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影响也不尽相同。 二.技术引进的作用途径 技术引进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本国经济与科学技术,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主要通过直接购买和外资直接投资等方式来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2。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以相对自主研发来说较低的成本将发达国家的技术直接应用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中来,让落后的经济体也能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迅速积累。在大量的资本积累后重新引进更加适合当前发展水平的技术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于是整个经济体便可进入技术引进->经济发展->资本积累->新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中来,从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得以追赶上发达国家。 但我们也应当注意上述推理过程需要满足的条件。由于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引进的适应于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和禀赋结构的技术也是发达国家曾经适用过的,在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不变或者进步很慢而且发达国家不进行技术出口管制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总可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引进发达国家的所有技术,从而可以在长期中追赶上发达国家。但是上述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而且这也是现实情况,发展中国家便会陷入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依赖,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却会不断进步,最终发展中国家虽有进步,却不能在有限时间内迅速赶上发达国家。 三.自主创新的作用途径 自主创新也是后发国家或地区赶超发达国家的一个战略选择,在制定和实施技术跨越战略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能力等资源因素,选择切合实际的自主

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

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 况汇报 我县科技发展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知识普及、试验、示范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技术的引进应用,依靠科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发挥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科技进步。按照州府办明电[XX]14号的通知要求,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科技强州”战略的重大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提高我县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作如下汇报: 一、加快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结合我县实际,本着科技与经济结合,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发展思路,其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编规划、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陡坡山顶封育绿色带,缓坡山腰草畜林果带,山脚平地经作钱粮带”的产业发展布局原则,突出在抓好“五个培育”上下功夫,做好六大规划和做大做强以蔬菜、

蔗糖、林果、畜牧水产、电矿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六大产业。 2、总体目标 到XX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有较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每个乡有3个以上有规模、上档次的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30%以上,达到县有科技示范乡、乡有科技示范村、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递增,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二、我县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的现状 近三年来,我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提速、增效、创新”的原则,按照“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1、以科普示范村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一是开展科普专栏宣传25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0期,受培训人数15万余人,发放实用技术资料25000余册,科普活动实现了正常化,项目实施村的群众科技意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撑。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带动广大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大力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为探索农业增效、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论文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论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目录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引用对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功不可没。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迫近,参与经济全球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选择。要想在这场挑战中获胜,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是必然的,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是构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因此本文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以我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工作成败得失为参照,以切实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增长为目标,参考相关文献以华为自主创新成功为案例分析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华为是通过自主创新,逐渐在国际电信产业分工中占据研发、品牌等高端位置,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典范。对华为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中国企业过去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新对策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腾飞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影响,策略

ABSTRACT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advanced technology of large-scale cited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destination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y approaching, participation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knowledge economy is we cannot escape choice. To win in this challenge, omni-direction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is inevitable, we introduce the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ust fully realize innovation in advanc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mportant role. Enterpris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s 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s fundamental to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ate core link. So in this paper technology import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 work as reference, reference success and gain related literature and in China as huawei for cases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depth study inheriting the past, technology import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introduc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is subj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enhance China's economic boom to realize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echnology import,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fluence, strategie

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摘要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政策。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理论渊源谈起,在承认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利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后工业经济;生产力;经济发展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production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The former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so it can improve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changes the q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duct, and not necessarily accelerate the growth. Product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conomy period, so in this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The economic realiti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roved this tren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its impact 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及措施

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及措施 创新驱动是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时期的重要发展 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世界 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我国科 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自主创新水平成为决定企业市场 竞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就 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发展。但当前企业在推动 自主创新的实践中,仍然困难重重。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 (一)体制要求高,缺乏创新意识。 因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数量和规模取胜 的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体制不完善, 缺乏持久发展动力,自主创新空间布局和投资结构分 布也不尽合理。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企业没 有从创新的“后台”走向“前台”。企业没有广泛建 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集成创新 意识不强,存有“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二)科技要求高,缺乏创新基础。 从宏观层面看,科技创新、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 不够,有限的科技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从中观层 面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流通的渠道和方 式不健全,科技中介作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 的桥梁沟通水平还较弱,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 真正建立。从微观层面看,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 创新少而弱,缺乏重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缺乏具有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导致了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先天 性发育不良、创新后劲不足,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创新基础极为不强。 (三)人才要求高,缺乏创新人才 。人才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缺乏人 才的企业,技术创新难以实行。仅就企业来说,很多 企业普遍缺少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给企业实行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带来 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加之,企业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一定水准上挫 伤了企业员工从事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 企业留不住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这种人才流动

浅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

浅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 第六期县级干部轮训班姚应东 根据教程安排和班委提名,我现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浅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评批、指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就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的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各工作方面中去并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加速我国经济方式的快速转变。 一、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方面的矛盾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日渐提高,在科技领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国集成蕊片”的突破、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等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技术领域中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为我国科技界和企业圈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但是,这些成果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使我国经济至今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矛盾长期存在,压力日益增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于过度依赖技术引进,缺乏技术创新,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低端产品生产国”的地位;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我国就是产品加工或组装的基地,而不是产品技术 腹有诗书气自华

研发基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再就是我国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能力差,对技术的引进在吸收、消化和转化方面工作开展滞后,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先进技术与设备的重复引进,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使经济的增长与国家总财富增长不同步。 (二)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已严重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来推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导致许多企业宁愿花费巨资做广告,也不愿意在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科技含量上多投入。 (三)核心技术薄弱。核心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到的,没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弱国家是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经济强国。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成本将越来越大,在日趋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将越来越被动。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与方式 如何尽快在自主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形成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强的自主的创新能力,使技术引进由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原始创新方面:要重点过研发,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批在科技前沿有着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要攻克一批制约和影响 腹有诗书气自华

《申论》经济类热点训练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

第1题给定资料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 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石化装备、70%的数控机床是国外产品。在新兴产业方面,半导体照明产业80%以上的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太阳能光伏产业90%以上的硅提纯技术等依赖进口。 重引进、轻开发,重模仿、轻创新,难以摆脱重复引进困境。我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明显偏低。2003年以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在14:1以上;2004年以来逐步改善,但仍在4:1左右。 国内市场为本土技术创新提供的机会偏少。大部分高技术含量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有,2002年。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经费是购买国内技术的4.2倍,与日韩处在我国相同发展时期所采取的支持本土技术创新战略差距太大。同时,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深化。多头管理和部门分割等“老大难”问题,导致科技资源效率低下、重复浪费,不利于创新能力提高。如在核电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阵、重复引进。反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困境;反观高铁,正是由于统一规划,整合行业资源,对外发挥战略买家优势,对内统一组织消化吸收再创新,才取得了高铁集成创新的成就。又如科研设施,国家、地方、社会近年来投巨资配置了大量的科研设施,甚至让一些成果斐然的国外研究机构也羡慕不已,但其利用率十分低下。我国大型科研设施利用率仅2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70%~200%,一些昂贵的设备临近报废期限尚未开封。 面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自主创新尤为重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2.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换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共鸣,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则更被企业和投资者看好。然而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仍大量依靠进口,核心技术研发落后于发达国家。 新能源汽车,是指:果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大量依靠进口,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和生产水平与国际上存在差距。 要达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在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前提下,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还应在注重集成创新和再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建设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来自行业协会、乘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论文

目录 ABSTRACT.................................................................................................................IV 前言 (1) 第1章中国企业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现状 (3) 1.1中国企业技术引进的现状 (3) 1.1.1技术引进的概念及意义 (3) 1.1.2技术引进现状 (3) 1.1.3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6) 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7) 1.2.1 自主创新的概念及意义 (7) 1.2.2自主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1.3中国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矛盾 (9) 第2章“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的分析 (11) 2.1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的企业文化根源 (11) 2.2“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产生的其它原因 (12) 第3章中国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案例分析 (14) 3.1华为公司简介 (14) 3.2华为公司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14) 3.3华为公司自主创新成功的策略分析 (16) 3.4华为的成功带来的启示 (19) 第4章中国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策略分析 (22) 4.1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 (22) 4.1.1技术引进方面 (22) 4.1.2自主创新方面 (23) 4.2从政府角度分析 (23) 4.2.1技术引进方面 (23) 4.2.2自主创新方面 (24)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毕业论文小结 (30)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引用对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功不可没。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迫近,参与经济全球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选择。要想在这场挑战中获胜,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是必然的,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是构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因此本文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以我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工作成败得失为参照,以切实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增长为目标,参考相关文献以华为自主创新成功为案例分析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华为是通过自主创新,逐渐在国际电信产业分工中占据研发、品牌等高端位置,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典范。对华为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中国企业过去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新对策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腾飞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影响,策略

浅谈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

浅谈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现代经济;技术创新 论文摘要: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当夸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赣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其迅速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全球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究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富民强国之路,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因而要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而的革新和改进。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 所谓技术创新,它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从技术来源来看,它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而技术进步除包括科技活动外,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改进、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等非技术因素。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包括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而技术进化则是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技术革命中,所谓技术跳跃,就是使原技术原理产生了革命性变革或突变,则使劳动工具、生产工艺和方法及其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使新产业得到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故此,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内涵上既有着重叠又有所区分,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为补充。突出表现在: 1、从发展生产力来看,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相似之处,其结果均是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技术进步中技术进化与技术创新中的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相对应,而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变革及技术模式的变更也是彼此对应的,其内在联系一脉相通。 从生产全过程来看,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则有所区别。在生产全过程中,或迟或早进入应用基础研究,广泛吸收科学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多种潜在用途,进一步对某一专门技术开展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建立新的生产模式,促进新产业的建立与发展。这一全过程的后半部分属于技术进步的范畴。同技术进步的综合性标志相比,技术创新虽体现在生产全过程中,但仅处于“微观”基础地位。所以说,技术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宏观经济,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技术要素的微观经济,其内涵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因地制宜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因地制宜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顾名思义,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医院保障力形成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构成要素,也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动力。 作为一名为广大病患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本人所在的医院,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如今已发展成集医疗、保健、科研和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医院,是县级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名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科技能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医院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自主创新的正确方向,探寻有效途径,大力加强自主创新的环境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工作实践中我又深深感到,作为一名为广大病患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在当今已步入知识化、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自主创新

科技能力。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来看,要提高自主创新科技能力,需要从发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观念,不断解放思想。一切行动都是先从思想的解放开始的。要坚持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所谓医者仁心,我们的医务工作要以广大病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广大病人的根本利益。为此就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观念,变一般性服务为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的观念,变身体服务为包括心理安慰在内的综合服务观念,变诊疗服务为包括生活服务在内的延伸服务观念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服务病人,赢得病人,使医患关系得到良好处理,对我院声誉的提高也有重大意义。 第二,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积累和更新。坚持发展的观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创新不是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更不是脱离实际的恣意妄为,创新必须建立在扎实而牢固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所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自主创新科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知识技能上支撑。 第三,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创新意识。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还是认识的动力,更是检验我们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爱岗敬业,扎实做好基础业务工作,

突出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隆重开幕,这次会议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项任务,是在“十一五”起步开局的关键阶段召开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新材料科技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对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指出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志专门为会议发来致辞,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受徐冠华部长的委托,代表科技部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王旭东部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晓强同志代表国家发改委作了讲话。会前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会上还将讨论《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我们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增强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做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国务院还发布了60条配套政策。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贯彻落实好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当前,各地方、各部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纷纷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借此机会,我也想介绍一下科技工作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 — 1 —

抓好技术创新与进步

伴随着祖国建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交四航院走过了年的历程从单一的水运工程设计室发展成 # # %$ 航道船厂道路桥梁市政建筑等行业的咨询设计和勘察监理总承包于一体的综 为集港口 $ $ $ $ $ $ $ $ $ 合甲级设计院年获得了项目管理全国排名第九总承包业务全国排名第三十八的好成绩我们致 # $ % #$$! 力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勘察咨询设计监理总承包五大业务均通过了质量 # $ $ $ $ 9:;<$$=>#$$$ 体系认证 在技术上我院一直奉行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技术路线我们深感技术进步与创% & # # # 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未来院的发展也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年的历程 ! "# # % $ # 在设计手段上我院保持与全国同行同步水平从年代前传统手工计算铅笔制图发展到今天 ?$ % # # 的计算机计算和绘图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我院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发了水运工程设计所需 =$$@ ( ) 的各种软件购置了国际石油公司公认的油轮缆绳分析计算软件 ;A(8B)* -.867 C6)*4D8D EBAF(2. 购置了建筑路桥工艺给排水电气设计所需的各种软件购置了国际通用大型空间分析*# $ $ $ $ # /.7.)B 软件绘图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等特别是院局域网的开通和系统投入使用实 # # % # C+C:G CF(ECH /! ;C 现了全院办公无纸化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院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 # % 在勘察方面勘察行业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到今天的技术密集型水上钻探已从# % $ "$ I$ 年代人工冲击钻发展到今天机钻并配置了多功能地质检测仪管线探测仪物探设备和三轴

【2017年度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总结】普通员工个人总结

【2017年度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总结】普通员工个人总结 **乡2017年度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进步,就没有社会进步。以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以发展经济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在全乡领导干群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乡今年成立了专业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长**志同志亲自担任,成员吸收了农、林、畜牧、统计等部门工作人员。各行政村相应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负责的专抓机构。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安排布署科技工作,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主要领导科技意识普遍提高,对科技工作十分重视,积极支持。 二、狠抓落实、强化培训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制作标语、举办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宣传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和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同时,各行政村都订有科技报,并组织乡村干部外出学习参观,加强科技宣传工作,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一年来,各种培训次数累计13次,参加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培训内容涉及果树种植,大棚种植,果蔬种植,小麦田间管理,牲猪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交流,强化建设我们定期召集各行政村的科技情报信息员、运输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开会交流,更好地为农民兄弟提供服务。完善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召开了专门会议,明确了领导、成员及其分工,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全乡36个行政村都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让电脑真正为科技工作服务,较好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四、实施科技,组建基地今年我们把各行政村主任定为科技情报信息员,对各行政村农副产品、林业、畜牧等信息,比如供、求、防、治等农民所需收集起来,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利用远程教育推广了蔬菜种植、小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全力打造了“一社两基地”:即县级示范合作社-付氏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基地、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 六、硬化制度,加强管理全乡科技工作能否全面活跃起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了乡村两级科技干部的工作热情,乡党委、乡政府把科技工作列入全乡考核的内容中,以引起各行政村干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要求像重视计生工作一样重视科技,像对待教育工作一样对待科技投入。同时,还建立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例会制度。在技术宣传培训、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重视工作落实、服务职能及效果四大方面,根据各行政村具体情况进行细化、量化,责任到人,落实时间、地点,实行百分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了科技工作的进展,保证了质量。 七、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实现科技进步、经济腾飞的决定因素。推进科技进步,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才队伍。我乡始终把科技人才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培养、引进两手抓。在政策上创造优势,环境上营造优势、机制上运用优势,充分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坚持多方联动,把引才、育才、用才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每年召开科技人才座谈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背景材料】 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 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气氛,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2010年世博会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举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次展示各国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盛会。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和创新摆在重要的地位。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的新亮点。这是中央洞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2010年世博会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举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次展示各国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盛会。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和创新摆在重要的地位。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的新亮点。这是中央洞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命题视角】 经济常识分析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大力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才能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推动现代新兴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企业为什么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 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 (3)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迎接经 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3.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1)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3)完善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 (4)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收减免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6)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政治常识分析 4.从政治常识角度,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