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祖为何要求弟子日中一食

佛祖为何要求弟子日中一食

佛祖为何要求弟子日中一食
佛祖为何要求弟子日中一食

佛祖为何要求弟子日中一食?

今天说说吃饭的问题。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恒一坐而食,身体轻便,气力强盛。汝等比丘,亦当一食,身体轻便,气力强盛,得修梵行。”

有一天,佛祖在给孤独园,对大家说:我一直是一坐而食,这样身体很舒畅,精力也充沛。你们这些比丘也应当这样,让自己更好的修清净梵行。

这里我们说明一下,对于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我们在家人要特别注意2点:

1不要用这个戒律去苛求你见到的出家人。

2如果条件不具备,我们不必攀缘去学习出家人的戒律。

比如日中一食,这个是头陀行当中的一条,你有这个机缘,可以去做,值得赞叹,不过你不能以此骄傲,不要认为自己

有多么了不起;如果你没有这个机缘,就不必攀缘去做,避免让家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尔时,跋提婆罗白世尊言:“我不堪任而一食。所以然者?气力弱劣。”

佛告之曰:“若汝至檀越家,一分食之,一分持还家。”

当时,有位比丘叫做跋提婆罗,他对佛祖说:我做不到日中一食,为什么呢?因为我吃不饱,没力气。

佛祖说:那你乞讨的时候,吃一半,打包一半回来。

跋提婆罗白佛言:“我亦不堪行此法。”

世尊告曰:“听汝坏斋,通日而食。”

跋提婆罗说:这样也受不了。

佛祖说:那允许你不受斋法,中午之后也可以吃。

跋提婆罗白佛言:“我亦不堪任施行此法。”

尔时,世尊默然不报。

跋提婆罗说:我还是做不到。

这个时候,佛祖就不说话了。

这位跋提婆罗,大约守戒不是很严,我们看看佛祖是怎么对待的呢?

你做不到日中一食,佛祖就说那就打包,中午之前再加餐,相当于吃两餐;

如果午前加餐还不行,那就允许你吃晚餐;

这样还不行,那就不说了,估计是机缘还不成熟,多说无益。

尔时,迦留陀夷向暮日入,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极为暗冥,时优陀夷渐渐至长者家,又彼长者妇怀妊,闻沙门在外乞食,即自持饭出惠施之。然优陀夷颜色极黑,又彼时天欲降雨,处处抴电。尔时,长者妇出门,见沙门颜色极黑,即时惊怖,乃呼是鬼,自便称唤:“咄哉!见鬼!”即时伤胎儿,寻命终。是时,迦留陀夷寻还精舍,愁忧不欢,坐自思

惟,悔无所及。

有一天,另外一位弟子叫做迦留陀夷,意思就是黑光,他晚上才进城去乞食。

当时天色已经很黑了,他去一户人家乞食,正好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怀孕了,听说有沙门乞食,于是亲自端饭出来布施。

结果呢,这位迦留陀夷尊者肤色实在太黑了,当时又即将下暴雨,到处电闪雷鸣。

当时这位孕妇出门见到这位黑黑的沙门,当时就受了很大的惊吓,以为见鬼了,于是动了胎气,很快就死了。

当时,迦留陀夷就回去了,非常难过,后悔不已。

尔时,舍卫城中有如此之恶声:“沙门释种子咒堕他子。”其中男女各相谓言:“今诸沙门,行无节度,食不知时,如在家白衣,有何等异?”

当时,舍卫城中就流传这样的谣言:那些出家人用恶咒,把别人的胎儿都弄得流产了。

大家相互议论:这些出家人啊,行为没有节制,饮食也不知道按时,他们这样跟在家人有什么区别啊?

尔时,众多比丘闻诸人民各论此理:“沙门释种子不知节度,行来无忌。”其中,持戒比丘戒完具者,亦自怨责:“实非我等之宜,食无禁限,行无时节,实是我等之非也。”各共相将至佛所,头面礼足,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当时,大家听了这个评价之后,那些持戒精严的比丘可没有去说别人诽谤他们啊。

他们也自责:这个事情真的不好啊,饮食没有节制,行止没有规律,这是我们的过错啊。

于是都去佛祖那里,把这个事情汇报给佛祖。

这个处理态度,就值得我们精进群的师兄学习啊。

以后遇到有人批评精进群部分人的缺点,进而否定整个精进群,那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尔时,佛告一比丘:“汝往唤迦留陀夷使来。”

是时,彼比丘受佛教已,即往唤优陀夷。时,优陀夷闻佛见呼,即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问优陀夷曰:“汝审昨日暮入城乞食,至长者家,使长者妇胎堕乎?”

优陀夷白佛言:“唯然,世尊。”

佛祖就安排一位比丘去把迦留陀夷叫过来。

迦留陀夷过来头面礼佛,坐在一旁,佛祖问他:你昨天傍晚是不是进城乞食,导致长者家的孕妇流产啊?

迦留陀夷说:是的。

佛告优陀夷:“汝何故不别时节,又复欲雨而入城乞食?此非汝宜,然是族姓子出家学道而贪著于食。”

佛祖告诉他:你为什么不看时间是否恰当啊,而且快下雨了还去乞食,这个是你做得不妥当,出家学道,怎么还贪著饮食呢?

尔时,优陀夷即从座起,白世尊言:“自今之后,不敢复犯,惟愿世尊听受忏悔!”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速打揵椎,集诸比丘在普会讲堂。”

阿难受佛教已,即集诸比丘集在讲堂,前白佛言:“诸比丘已集。世尊,宜知是时。”

当时,迦留陀夷起身说:从今以后,再也不犯这个错误了,希望佛祖接受我的忏悔。

佛祖就让阿难尊者打揵椎通知大家在普会讲堂集合。

揵椎大概就是鼓,铃之类的,起一个集合通知的作用。

阿难尊者就去召集大家,然后请佛祖过去开示。

尔时,世尊即往讲堂,在中央坐,告诸比丘:“过去久远诸佛世尊皆一坐而食,诸声闻等亦一坐而食,正使将来诸佛及弟子众,亦当一坐而食。

佛祖就去到讲堂,坐在中间,告诉大家:过去的诸佛都是一

坐而食,声闻弟子也都是一坐而食,未来诸佛和弟子也都是一坐而食。

所以然者?此是行道之要法,应当一坐而食。若能一坐而食,身体轻便,心得开解;心已得解,得诸善根;已得善根,便得三昧;已得三昧,如实而知之。云何如实而知之?所谓苦谛如实而知之,苦集谛如实而知之,苦尽谛如实而知之,苦出要谛如实而知之。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修行的重要方法,应当一坐而食。

如果你能做到一坐而食,那么你的身体就会很轻便,你吃得多,一是屎尿也多,二是瞌睡也多,三是饱暖思淫欲,四是吃太饱你也坐不下来。

你的身体愉快,就有助于你精进修行,早日心开意解;

你心开意解,就能长养诸善根;

你得了善根,就能早日得禅定;

你得了禅定,就能早日知道这个世界的实相。

知道苦集灭道四圣谛的实相。

汝等族姓子已出家学道,舍世八业,而不知时节,如彼贪欲之人有何差别?梵志别有梵志之法,外道别有外道之法。

你们已经出家学道,舍弃世俗的财色名利,如果你还不能遵照时节去饮食,少欲知足,那你跟那些贪欲的俗人有什么区别?梵志有梵志的法,外道有外道的法。

佛祖的意思是佛弟子有佛弟子的法。我们可以再扩展一下,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法,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法。

是时,优波离白世尊言:“过去如来、将来诸佛,皆一坐而食。惟愿世尊当与诸比丘限时而食!”

世尊告曰:“如来亦有此智,但未犯者,要眼前有罪,乃当制限耳!”

当时,持戒第一的弟子优波离尊者说:过去诸佛、未来诸佛都是一坐而食

希望佛祖也为比丘定一个戒律,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饮食。

佛祖说:佛祖也想这样,不过以前没有人犯错,所以没有特别说明,现在有人犯这个错了,应当明确出来。

这个叫做因事制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专一坐而食,汝等亦当一坐而食。今汝日中而食,不得过时。汝等亦当学乞食之法。云何比丘学乞食之法?于是,比丘,趣以支命,得亦不喜,不得亦不忧;设得食时,思惟而食,无有贪著之心,但欲使此身趣得存形,除去旧痛,更不造新,使气力充足。如是,比丘,名为乞食。汝等比丘,应当一坐而食。

“云何比丘一坐而食?起则犯食,更不应食。如是,比丘,名为一坐而食。汝等比丘亦当应得食而食之。云何比丘得而食之?于是,比丘,以得食已,更复有为齐此乎?以食更得者不应复食。如是,比丘,得食而食之。汝等比丘,亦当应著三衣,应坐树下,坐闲静处,应露坐苦行,应著补衲衣,应在冢间,应著弊恶之衣。所以然者?叹说少欲之人。我今教汝等,当如迦葉比丘。所以然者?迦葉比丘自行头陀十一法,亦复教人行此要法。我今教诫汝等,当如面王比丘。所以然

者?面王比丘著弊坏之衣,不著校饰。是谓,比丘,我之教诫,当念修习。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这一段是佛祖告诉大家出家人饮食的规矩,我们作为在家人,就不必学习这些内容了,我们跳过。

尔时,跋提婆罗及经三月不至世尊所。尔时,阿难临三月初,至跋提婆罗比丘所,而告之曰:“今诸众僧皆补衲衣裳,如是如来当人间游行。今不往者,后悔无益。”

前面说到那位不愿意遵守斋法的跋提婆罗比丘,三个月都不去亲近佛祖。

当时,阿难尊者在三月初去找跋提婆罗比丘,告诉他:大家都在缝补衣服,佛祖准备出去游化人间了,你如果不去亲近佛祖,以后会后悔的呢。

你看看,佛祖在世的时候,都有比丘三个月不去拜见佛祖,不愿意精进修行,喜欢懈怠放逸。

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就更加不用说了,有些人说是信佛,但是三个月都未必看一眼佛经,三个月都未必念一句佛号,

三个月都未必听法师讲经说法。

如果你让他三个月不要看电视,三个月不要打麻将,三个月不要看小说,三个月不要抽烟,三个月不要喝酒,他说这可怎么活啊,现在的人就是有这么愚痴。

是时,阿难将跋提婆罗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并复白佛言:“唯然,世尊,听我忏悔,自今已后,更不犯之。如来制禁戒,然我不受之,惟愿垂恕!”如是再三。

跋提婆罗很幸运,一是有阿难尊者这样的益友,二是自己善根成熟,一点就透。

于是阿难尊者就带着跋提婆罗比丘去拜见佛祖,说:佛祖啊,请允许我忏悔,以后再也不犯了。佛祖制定了戒律,我之前居然还不接受,请佛祖宽恕我吧。

跋提婆罗比丘这样再三忏悔。

是时,佛告曰:“听汝悔过,后莫复犯。所以然者?我自念生死无数,或作驴、骡、骆驼、象、马、猪、羊,以草养此四大形;或在地狱中,以热铁丸啖之;或作饿鬼,恒食脓血;

或作人形,食此五谷;或作天形,食自然甘露。无数劫中,形命共競,初无厌足。优波离当知:如火获薪,初无厌足;如大海水吞流无足。今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贪食无厌足。”

当时,佛祖说:我接受你的忏悔,以后不要再犯了。

我回想无数前世,有时做驴,做骡子,做骆驼,做大象,做马,做猪,做羊,靠吃草维持生命;

有时在地狱里面,吃烧红的铁球受苦;

有时做饿鬼,只能吃那些恶心的脓血;

有时做人,吃五谷;

有时做天人,吃自然甘露;

在无数劫当中,永不知足。

优波离,你要知道,就好象向火里增加柴火,永不知足;就好象大海容纳河水,永不知足;

这些凡夫也是这样,贪吃,永不知足。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生死不断绝,皆由贪欲故,

怨憎长其恶,愚者之所习。

当时,佛祖说了一个偈子:之所以在六道轮回不休,就是因为大家的贪欲啊。怨憎又会增加大家的恶业,这是愚痴的人才会去干的事情。

“是故,跋提婆罗,当念少欲知足,无起贪想,兴诸乱念。如是,优波离,当作是学!”

所以啊,跋提婆罗,你应当少欲知足,不要起贪念,不要兴起乱七八糟的念头。

优波离,应当这样学啊。

尔时,跋提婆罗闻如来教诫已,在闲静之处,而自克责,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者,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而知。尔时,跋提婆罗即成阿罗汉。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声闻多饮食者,所谓吉护比丘是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当时,跋提婆罗比丘听了佛祖的教诲,就精进修行,很快就证了阿罗汉。

佛祖告诉大家:第一多饮食的弟子,就是跋提婆罗比丘啊。意译就是吉护比丘。

这个故事,我们要注意几点:

1 遇到持戒精严的出家人,我们应当赞叹;遇到持戒不精严的出家人,我们不必批评。

2 在家人持戒,应当量力随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要刻意拔高,不必为了贪功德贪赞叹而去勉强学习出家人的戒律,如果因此引起世人对佛教的负面影响,那就不太好了。

3 遇到有人批评佛教,我们不要义愤填膺,不要以牙还牙,不要尖酸刻薄,不要恶口伤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增壹阿含经五十卷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陈义孝居士发布时间:2010-6-27 20:35:05繁體版 【增劫】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 【增上缘】见四缘条。 【增上慢】见七慢条。 【增上心】1.强盛的心。2.定心的别名,因定心的势力很强盛。 【增上心学】即定学,三学之一。 【增上戒学】即戒学,三学之一。 【增上慧学】即慧学,三学之一。 【增长】增进长大。 【增长天】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见四天王条。 【增长广目】增长天与广目天。 【广目天】四天王天之一。 【广果天】色界四禅八天中之第三天名。 【广长舌】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广长,而且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 【广长轮相】大日如来要说真言时,必先现其周遍法界之广长舌,以证明其言诚实非虚,叫做如来广长轮相。 【广博身如来】大日如来的别名。

【广狭自在无碍门】十玄门之一。 【影向众】见影响众条。 【影响众】又作影向众,为四众之一,诸佛与法身菩萨,为了赞助释迦如来的教化,于是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以拥护释迦如来的道场。 【德号】表现佛功德的名号。 【慧】睿智的意思,也就是确知诸法真相的智慧。 【慧力】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为五力之一。 【慧日】(喻)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 【慧可】北魏洛阳人,初名神光,后在嵩山少林寺拜达摩为师,改名为慧可,承接达摩的衣钵,为禅宗之第二祖。 【慧目】智慧的眼目。 【慧足】见二足条。 【慧门】通入智慧的法门。 【慧命】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慧能】唐朝高僧,系中国禅宗之第六祖。见惠能条。 【慧根】智慧的根性,为五根之一。 【慧学】三学之一。 【慧剑】(喻)智慧锋利如刀剑,能斩断一切的烦恼。 【慧远】中国东晋时人,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 【慧印】又名智印,即是决定不变的意思,如来的智慧,因契合诸法的实相,而决定不变,所以叫做慧印。 【慧印三昧】产生慧印的禅定。

[经典语录]释迦牟尼语录

[经典语录]释迦牟尼语录 释迦牟尼语录 1、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也绝不会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并不存在“要是我当时做法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有时不符合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2、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准备开始。 4、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这是如此简单。 当生命中有些事情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这是为什么,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续前进。 学佛感悟:一切都是偶然,一切又都是必然。你所遇见的一切,都是你所必须经历的,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无所谓乐也无所谓悲。坦然面对,欣然承受,只有如此,方能觉悟人生。 更多释迦牟尼语录: 1、“你想把他给撑死呀?”难陀多罗说,“饿坏的人,是不能一次吃很多的!给我记住,将来你们的丈夫如果饿得像他这样,也得这么喂!”(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2、【魔女笑佛,扰乱太子修行】太子即将成佛,三魔女特利悉那(爱欲)罗蒂(乐欲)和罗伽(贪欲)盛装严饰,兰麝馥郁,凌波微步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3、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佑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宋志磐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4、释迦牟尼对僧众们说:“将来我们佛教不会毁于邪门歪道,或许会毁于内部的腐化堕落。”(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5、释迦牟尼的确是天下唯一的大智大觉者。(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6、释迦牟尼先讲了人们痛苦烦恼的根源,说那是由于“我执”,人为什么产生“我执”呢?那是看世界的方法不对,把无常的世界看成是有常的了,因此他就抑制不住地贪婪,要长寿,要金钱,要土地,要儿女,要权利……多了还要多,永无餍足,于是痛苦与烦恼如影随形地来了……(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7、为什么说佛法一字不说?佛虽然对世人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所说都是亲证之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说之法,本来如是,非佛创说或是说了之后才有,如此说同

释迦牟尼佛最经典的三句话

释迦牟尼佛最经典的三句话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准备开始。 你坐在这里,读着这些文字,我相信绝非巧合。 如果这些文字触动你的心弦,那是因为你的因缘成熟。 你明白,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 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 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

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幸福才会来。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别人眼中也是个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痒呵呵地应和着。因为他不是你,他无法感知你那种激烈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甚至觉得向别人提起这事就怪可笑的。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人员简介

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人员简介 阅览情况历史沿革研究人员 李际宁,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善本组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敦煌遗书和佛教文献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参与整理编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1至5册)》。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精品选》。主要论文有《文轨的生平及其它》、《春秋后语拾遗》、《"味青斋敦煌遗书秘籍佚卷存目"点勘及其史料价值》、《敦煌疑伪经典〈佛母经〉考察》、《关于敦煌遗书中的梵夹装》、《敦煌文献校录五人谈》(合作)、《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整理侧记》。点校整理《天请问经疏》、《佛母经》、《法华经文外义》(合作)。并为《敦煌学大辞典》撰写《敦煌石室写经详目》、《敦煌石室写经详目续编》,为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撰写《敦煌佛教》等。 黄霞,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善本组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学和版本文献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参与编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一至第五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精品选》。主要论文有《北图藏敦煌"女人社"规约一件》、《浅谈晚唐五代敦煌"女人社"的形态及特点》。点校整理《佛说相好经》(载《藏外佛教文献》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敦煌学和佛教文献学。1992年前从事二、三十年代瑞典人斯文·赫定西北科学考察团资料整理研究工作,发表《西北科学考察团组建述略》、《斯文·赫定与中亚探险》、《斯文·赫定与绥新公路勘察队》等文章,并与人合著《探险家斯文·赫定》。1992年后致力于佛教文献整理研究,发表系列文章,著有《佛陀十大弟子传》、《释迦牟尼佛传》等。 李德范: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吐鲁番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整理翻译出版《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初编》(日文部分);整理出版《敦煌道藏》等。 申国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学目录及文献整理,发表《1996-1997年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试析北京图书馆对敦煌遗书的收藏与利用》等文章,整理《敦煌禅宗文献集成》等敦煌佛教文献资料。 史睿: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在职博士),主要从事敦煌学及隋唐史的研究,发表《俄藏敦煌写本〈唐令〉残卷考释》等论文,并参加国家重点项目《敦煌文献》的校录工作。 杜伟生,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图书修整组副研究馆员。1991年以来,主持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修复工作。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及本馆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敦煌遗书修复方案,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主要论文有《谈敦煌遗书的修复》、《从敦煌遗书的装帧谈旋风装》等。 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副研究馆员。从事敦煌遗书流散情况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北京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近现代印鉴印主考》、《北京图书馆藏新881号〈尚书〉残卷校勘后记》等。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录入:管理员上传时间:2006-4-12 一、释迦牟尼的生平 在早期佛教的典籍中,没有关于佛教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而且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有许多荒诞的成分。剔除这些神话虚构,大体可以找出一些较为可信的史实。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死,由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曰罗喉罗。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关于乔达摩出家的动机,佛教的传说不完全相同,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人体的丑恶: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从当时社会考察,可能与他经历了亡国灭族的惨祸有关。传说佛陀布教,曾得到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即胜军王)的赞赏。但该国大臣利用波斯匿不在国内的机会,发动政变,拥立他的儿子毗琉离(即毗卢择迦)为王,不久发兵消灭了释迦的国家。当毗琉离王兴兵方行之日,佛陀曾于路上劝阻,但未成功。被杀“释种”,“积尸如莽,流血成池”。佛陀曾听到释氏五百妇女被戮含苦称佛的声音,他无可奈何,唯有遣比丘为他们说法:“羁缠五欲,流转三涂,恩爱别离,生死长远”。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和战争,加剧了的社会不幸,当是促使乔达摩产生消极厌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之后,觉得不满足。 他不否认禅定的作用,但认为禅定不是目的。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于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七天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兢上。六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材(后称菩提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劝“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死去。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和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任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型。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这两条路很少偏离当时的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传说频毗沙罗王

释迦牟尼语录

释迦牟尼语录 导读:1、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也绝不会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并不存在“要是我当时做法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有时不符合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2、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准备开始。 4、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这是如此简单。 当生命中有些事情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这是为什么,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续前进。 学佛感悟:一切都是偶然,一切又都是必然。你所遇见的一切,都是你所必须经历的,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无所谓乐也无所谓悲。坦然面对,欣然承

受,只有如此,方能觉悟人生。 更多释迦牟尼语录: 1、“你想把他给撑死呀?”难陀多罗说,“饿坏的人,是不能一次吃很多的!给我记住,将来你们的丈夫如果饿得像他这样,也得这么喂!”(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2、【魔女笑佛,扰乱太子修行】太子即将成佛,三魔女特利悉那(爱欲)罗蒂(乐欲)和罗伽(贪欲)盛装严饰,兰麝馥郁,凌波微步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3、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佑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宋志磐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年版,陈嘉珉辑) 4、释迦牟尼对僧众们说:“将来我们佛教不会毁于邪门歪道,或许会毁于内部的腐化堕落。”(孙文圣著《释迦牟尼》,黑龙江美

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

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 这是唯一一张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尊者在世尊41岁时候画的如今珍藏在英国博物馆,被视为英国国宝释迦牟尼佛曾有愿:凡见此像者8世不堕恶道! X 有正就有邪,有佛就有魔。不论是佛还是魔都面对众生应机开示。佛针对众生的困惑、烦恼,运用种种法门,使之排除妄念,得到智慧,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魔利用众生的烦恼,用虚幻的妄念,使其迷惑,达到奴役之目的。 用花言巧语似是而非的理论,改头换装扮成“佛”来欺骗众生这是魔波旬的弟子惯用的手法。田青先生文中揭露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情况。这并非乱扣帽子,我们见过大量不符合标准的佛像,只要制作者出于恭敬心,即使形像不够准确也可以得到谅解。但刻意编出一段历史,又伪造一个“现实的权威博物馆”来作证明,这种魔弟子的行为必须加以指责、揭露。 如果正信的佛教场所对这类荒谬的作法不能分辨、不能批判、不能弘扬正法,那便会成为迷信的温床,给魔波旬的弟子提供迷惑信众的条件。 正信的佛弟子应象田青先生一样挺身护法,找到依据,

揭露伪作,昭示天下! (田言) 是佛?还是魔? 田青 今年春天,我到北京市区的一所著名寺庙办事。在一位我所熟悉的法师屋里,忽然发现他的供桌上新增加了一幅画像(如图)。这幅大约十六开纸大小的画像上清清楚楚地印着六个电脑制作的繁体美术汉字:“释迦牟尼佛像”。透过缭绕的香烟,一个长发、阔面、细眼、唇有短髭、颊蓄络腮胡的中年男人在画上阴郁地望着世界。虽然从画上可以看到这个男人带着耳环,穿着一件与当今僧装相似的右衽交领古式服装,但明眼人依然能够立刻感觉出这是一个现代人的形象,而且,稍加注意,便可以看出这幅画像是用这个男人的照片在电脑上“加工”而成的,其头部是照片,衣领是后画上去的。看着这幅与我们习惯看到的佛像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佛像”被堂而皇之地供奉在寺庙里,我哭笑不得! 这幅画像的可疑之处太明显了,它既不如法,也不符合历史。从佛法讲,佛经中所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它一概没有;从世间法讲,稍有一点佛教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在世时不主张为自己造像,早期佛教的《十诵律》明确规定:“佛身像不应许”。因此,从公元前五世纪到

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

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 舍利弗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 阿含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记载,古印度摩 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持戒多闻,敏 捷智慧,善讲佛法,称为“智慧第一”。 目犍连或作大目犍连,略称目连。据《佛本行集经·舍利 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 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初与舍利弗同师“六师外道”, 精通教法。皈依释迦牟尼后,侍佛左边。传说其神通广大, 称为“神通第一”。 迦叶或称大迦叶。据《佛本行集经·大迦叶因 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 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苦行有德,少欲 知足,常修“头陀行”(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 称为“头陀行第一”。传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阿尼律陀意译“如意”、“无贪”,或译阿那律。据《佛 本行集经》卷十一、十九和《大智度论》卷三等记载, 迦毗罗卫国人,甘露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之堂弟。传说 出家之初,因懈怠贪睡受责,后乃立誓不眠,勤勉精进, 得天眼通,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称为“天眼第一”。

须菩提又作须浮提、苏补底,意译“空生”、“善 吉”、“善现”、“妙生”等。据《撰集百缘经·须菩 提恶性缘》、《增一阿含经》卷三等的记载,古印度 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以能深入理解 佛法性空,故称为“解空第一”。 富楼那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略称,意译“满慈子”。 据《佛本行集经·富楼那出家品》、《增一阿含经》卷三 等的记载,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国师婆罗 门之子。传说一出家即证阿罗汉果。因善于讲解佛教 义理,以辩才出众,称为“说法第一”。 迦旃延旧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称 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据《佛本行集经·那罗陀出家 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记载,古印度阿盘提国 婆罗门之子。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谓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称为“论议第一”。 优婆离又作优婆利、优波离、邬波离、优波利等, 意译“近取”、“近执”。据《佛本行经集·优婆离因缘 品》、《五分律》卷3等记载,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 属首陀罗种姓。出家后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称为“持 律第一”。相传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负责阐述戒 律。

传销组织是如何假借佛教进行洗脑的

警惕传销组织对于佛教团队的渗透和破坏 离线发表于:10-12-20 14:47 传销,这个耳熟能详,人人喊打的经济邪教,如今又改头换面、粉墨登场了。传销的死灰复燃决不是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所决定的,而是它充分的利用了大多数人想不劳而获、想短期致富、想利用他人的病态心理。可笑的是如今的传销者往往决口不谈自己就是传销,甚至也以愤愤之词谴责传销之弊端,而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加盟连锁者自居,以“国家试点”“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为幌子,以某些合法注册的公司为背景,更有甚者谎称某些国家领导人是其公司的后台,改头换面,披着“合法”的外衣,以其更加隐蔽的手段和堂而皇之的包装来迷惑他人,以所谓的高额回报、高额返利、和人帮人的语言来打动人心。 更加可怕而又卑劣的是,这个经济邪教组织又将其邪恶的目光对准了以感情和信任为纽带,以信仰和互助为基础的群众性、自发性的佛教团队。很多虔诚的三宝弟子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已被彻底洗脑,听不进任何的劝告。他们利用佛教徒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专门针对佛教信仰者下手,使得本来就组建困难,体系涣散的佛教组织进一步的难以维系,濒临瓦解和崩溃的边缘。使得原本和谐健康的信任关系不复存在,角色的转换和上下级关系的建立,微妙的改变了原本单纯、自然、积极精进、共修互助的同修关系。取而代之的则是相互利用、互相吹捧、打这佛教的旗号见缝插针,宣扬和发展传销人员,以实现其发展更多的佛教信众参与到经济邪教——传销的队伍之中。以便于其更加方便,更加快速的获取更多的金钱回报,全然不顾佛教健康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便是诸多所谓的虔诚的

三宝弟子真正的丑恶嘴脸。 我们知道,真正的无店铺销售和多层次直销是以优质的产品和生活必需品为基础,加上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所构成,是没有入门费的,是建立在对于优质产品真诚的分享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传销的产品是没有可比性的,当然他们也决不会忙前忙后的去分享和销售他们的产品,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产品并不重要,他们也决不会为了销售额和客户服务而忙碌,因为所谓的产品只是一种道具。拉人头、找垫背、报单率和两区的平衡发展才值得追求的。我不知道最后一位垫背者会是谁,但是我已经看到了经济邪教——传销,已经在腐蚀和分化我们佛教徒宝贵的资源,已经触动了佛教信仰最基础、最根本的处世原则。 传销以欺骗为直接手段,出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下线,骗别人。一个庞大的骗子网络由此建立起来。假如这个传销体系的主体是由佛教徒所构成,那么当有一天皇帝的新衣被揭穿后,露出原本就丑陋无比的本来面目时,我们将情何以堪,我们将何以面对!三宝弟子高尚、自由、纯洁的灵魂不能被玷污,我们之间的信任资源不能无限流失。续佛慧命、弘扬正法、身体力行、得正修行的信仰基础不能动摇。 我一向非常的鼓励和赞叹那些能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里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佛弟子,也很欣赏那些敢于挑战、敢于创造、积极进取的佛教徒。我们佛弟子就是要在各行各业里崭露头角,成为优秀的人才,为娑婆众生指明方向。佛教不是消极避世、逃避现实的宗教,也不是要我们畏手畏脚、

关于佛陀弟子阿那律的故事

关于佛陀弟子阿那律的故事 阿那律出生在古印度的王室之中,他从小就喜欢和别人做游戏,玩输了就要被罚一块 饼干,阿那律做游戏很少会赢,他每一次玩游戏都会把一天的饼干输给别人,有一次,他 做游戏又输了,于是他跑到他的母亲那里再次要饼干,他的母亲看空着的包装盒后,无奈 的摇了摇头告诉他今天的饼干已经被他玩游戏输完了,但是他却不相信他的母亲,一定坚 持说有,他母亲强调了很多次都说没有了,可是他却不听母亲的话,非要吵着母亲要饼干,他的母亲无奈的把装饼干的包装递到他的面前给他看,可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里面竟然是满满的,阿那律从那件事后成了他母亲眼中的一个很传奇的人。 阿那律长大以后,看到皇室里的孩子都出家了,因此他觉得他们家里也得要有个人出家,于是他便去征求了父母的意见,他的父母就同意了他的想法。起初,在阿那律成为弟 子的时候,竟然在佛陀讲佛法的时候睡着了,佛陀训斥了他几句,他在佛像面前发誓以后 再也不在修行的时候睡觉,于是从此之后他就不再睡觉,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明亮的 眼睛渐渐的失去了光明,佛陀被他的虔诚感动了,于是教他学会了开通天眼。 阿那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他被列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阿那律尊者出生在古印 度的王室之中,他从小就表现的天资聪颖和不平凡,之所以这样说和阿那律小时候发生的 一个故事有关。阿那律小时候经常喜欢和别人玩游戏,玩输了就要发一块饼干给别人,他 经常都会把一天的饼干输完,但是有一次他让人们看出了他的不平凡,那也是他玩游戏连 续输了几次之后,他把饼干几乎都输完了,然后在他最后一次输了之后,他跑到他的母亲 面前要饼干,他的母亲告诉他今天的饼干已经输完了,没有了,但是小小的他不懂得没有 是什么意思,于是他的母亲就把装饼干的包装打开给他看,却没想到奇迹出现了,里面竟 然是满满的饼干,从那以后他的母亲就知道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后来,在阿那律长大之后,有很多的王室孩子出家了,因此他也认为他们家里至少也 要有个人出家,于是他就出家成了佛陀的弟子,但是这并没有结束,他成为弟子后,有一 次竟然在佛陀讲佛法的时候睡着了,佛陀训斥了他之后,他在佛像面前发了誓,以后再也 不在修行的时候睡觉,于是他从此之后就再也不睡觉了,时间长了,他的眼睛渐渐的瞎了,佛陀怜悯于他,教他开通天眼,从此他再也不用忍受瞎眼之苦了。 根据资料记载,阿那律开通天眼之后,心里非常感激佛陀,因此决心为佛陀弘扬佛法,于是他利用他的天眼将那些做尽坏事丑恶的人感化,让更多的人皈依佛门,因此才有了阿 那律天眼第一,那么阿那律天眼有着怎样的来历呢? 其实阿那律的天眼是经过了磨难才得来的,具体经过是:阿那律出家之后,成为佛陀 的弟子,起初,他并没有完全用心的修行佛法,有一次竟然在佛陀讲佛法的时候睡着了, 佛陀训斥了他之后,他在佛像面前发了誓,以后再也不在修行的时候睡觉,于是他从此之 后就再也不睡觉了,时间长了,他的眼睛出现了毛病。佛陀得知这一情况的时候极力地劝 他休息,但是他总说他在佛像面前发过誓,因此他要坚守他的诺言。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佛慧“三藏”,这个名词在佛教的诸多名相当中极为常见,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所谓三藏包含了经、律、论三种佛法文献的分类。“藏由能摄故谓攝一切所应知义”,意思就是说,“藏”这个字的意思是:“将一切所应该知道的知识摄受在内。”这可见佛教三藏的体量之大了。那三藏是否一开始就具足呢,还是后来逐渐发展而成的呢?佛教为什么要设立三藏,这三藏的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教导呢?下面我们将经、律、论三藏的发展和形成史进行简单介绍,再简述一下佛教设立三藏的九种原因,以此来明晰我们日常学习佛法中所应有的尊重和对三藏来之不易的珍惜的心态。 一、经、律、论形成的历史 早期印度,是没有文字的,就更谈不上记载佛陀亲口宣说的佛法了,所以佛陀说法四十五年,都是以亲自证得的经验,来为大众开示。因为没有经本可读,所以大众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只有牢记在心,通过反覆背诵,进而互相授受。直到佛陀涅槃以后,佛教界经由历代帝王的支持,经过四次经典结集,才大致完成和确定了现在我们所常说的三藏。当然到了佛法东流中国以后,经过历代东土祖师的努力,三藏的内容由补充了很多,对此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先来看一下佛教经典在印度经过的四次结集时,经、律、论完备的大概经过。 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由于阿难尊者是佛陀的诸位弟子当中,跟随佛陀四处弘法的世间最长,记忆力也最强,所以由他在第一次王舍城结集经典时,将佛在世时期所讲的佛法诵出,再由大众印可而成。而律典则是由佛陀十大弟子中被称为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的,其真实性与确定性当是无疑。在《西域记》的记载中论典的诵出是由大迦叶尊者完成的。 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出,对于论典的诵出,还是很有些争议的,根据南传的《善见律》及法藏部的《四分律》,虽说提到了阿毗昙藏(阿毗昙藏是音译,是论藏的意思),但并未说到底由何人诵出。《十诵律》和《大智度论》中都说是阿难诵出阿毗昙藏;《根本有部律》,说大迦叶诵出摩口旦里迦;《阿育王传》卷四也说迦叶诵出摩得勒伽藏;西藏所传Dulva之二Life of Buddhap,也说迦叶自己结集摩窒里迦(Matrika),当然这只是出于有部譬喻师的传说。而现在学者也普遍认为第一次结集未曾出现论典。 但是这里且不论第一次结集是否出有论典,我们先将眼光转至第二次的毗舍离城结集当中,当时佛教已经开始产生不同部派,保守的上座部长老与较为开放的大众部僧团以佛陀的“小小戒可舍”为中心,产生了争论,所以这一次的经典结集,其主要目的是讨论当时争论较大的“十事非法”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结果以上座部诸位长老的承认告终。也正由此结集,大乘佛教虽然还未正式出现,但发展的环境已经开始形成。同时我们发现,因为此次结集以戒律中的不分问题为主,所以关于论藏的结集与否并未留下相关记载。 第三次的华氏城结集发生在佛陀入灭两百多年间,因阿育王奉佛敬僧,引起多达六万的外道来附佛,并混迹在僧团,破法乱教(即所谓“贼住比丘”),使得僧团七年间无法举行布萨。阿育王为了挽救这一乱象,所以请目犍连子帝须共商对策。于是他们决定摈出邪见、破戒的外道沙门,并遴选精通三藏的千名比丘,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于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目犍连子帝须汇整各部派对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 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 罗 舍利弗-智慧第一 真正的老师 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 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礼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要离删阇耶而去。这时候,同学中的目犍连,是舍利弗唯一的知友,舍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他们傲然的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慧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 舍利弗和目犍连不但年龄相彷,学问、思想也都差不多。他们有共同追求真理的志愿,两个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除了自修和教学之外,全印没有一个学者让他们看在眼里。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阿说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他禁不住上前问道: ‘对不起,请问这位修道者,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我的名字叫阿说示,我住在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阿说示比丘点头后回答。

‘你的老师是什么人?他平时教你们什么道理?’舍利弗说话时,像是一位长者的口气。 ‘我的老师是释迦族出生的大圣释迦牟尼佛。’阿说示慢慢的回答:‘老师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理,浅学的我还不能完全领会,不过,就我记忆所及,老师常讲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们对于老师所说的言教,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 舍利弗从阿说示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像朗朗日光的照耀,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说示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目犍连见他欢喜得忘形的样子,就探问道: ‘舍利弗!什么事情使你如此高兴?看你这么欢喜!’ ‘目犍连!我真欢喜,这是我今生最高兴的事了,我告诉你,我找到了我们的老师。’ ‘不要这么说,谁做得起我们的老师呢?’目犍连很不以为然。 ‘佛陀!是的的确确的佛陀!’舍利弗回答。 舍利弗又把阿说示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转述给目犍连,讲话的舍利弗,听话的目犍连,都不禁感动得涔然泪下! 因缘法,普通的人听了或许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听在追求、探讨真理的舍利弗耳中,好像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夫都是白费。这是因为,认识因缘的人,才能认识佛法。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二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佛陀也很欢喜,觉得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到今天才真正有能接受的人,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觉得他们遇到了真正的老师。 监督祇园的工程

佛教礼仪的内容

1、佛弟子之行仪 佛弟子是指学佛的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如上述所指出的那样,从一学佛开始,就产生了对行为举止的调整,在不同的阶段,而有不同的规矩,从“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一书,详细讲述了佛弟子的日常生活当中最普遍的都需要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有二十四条: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师、事亲、居家、待客、读书、为官、经商、务农、司工、作务、礼诵、坐禅、受食、睡眠、入众、看病、寂居、出外、务丧、住禅堂。 2、一般信众之礼仪 对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所讲的道理,但没有正式成为佛教徒的,我们都把他称为一般信众。一般人到寺庙里去,虽然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仪,这里分以下几点:入寺、进门、请教、称呼、合掌、问讯、烧香、拜佛、观赏、听经、法会(浴佛、普佛、课诵、忌日、朔望、拜忏、焰口、水陆)、用餐、入厕。 3、佛教礼仪的特性 宗教性:佛教虽然主张现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对佛、菩萨、老师的崇拜,并且认为通过这种礼仪上的恭敬能够获得善业的美好的果报,这是佛教礼仪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对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过错、叫“诸恶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众善奉行”。 区域性:佛教产生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宗教,一般说来有三个系,即传入中国汉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的“汉语系”,也叫“汉传佛教”;传入西藏的“藏语系”,也叫“藏传佛教”。传入东南亚及我国云南一带的“巴利语系”,也叫“南传佛教”。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里,佛教的律制与礼仪也随着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不同的礼仪,这一点在佛陀时代也是允许的。

佛教与如来

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佛教由距今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参考佛诞);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旧称瞿昙。 如来 简介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我佛如来。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汉语读音释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牟为多音字,在这里读móu。) 释义 释迦牟尼佛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 “牟尼”意为“寂静”、“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坐莲如来(4张)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着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神足飞行),喝饮毒汁而无事,所以“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清愚”、“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 传统上认为“憍昙弥”、乔达摩或“瞿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个姓氏,可能与舍利弗、富楼那类似,是从母姓而来;也可能是依照古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所取的另一个名字。又因为释迦牟尼是出家的修道者,故称“瞿昙沙门”。真觉上师绘制——佛祖本生传。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所谓:“光明遍照,横遍十方”,俗谓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佛(如来佛祖)简介

释迦牟尼佛简介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 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之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刹那之间,世间万物,时时相应,遍照无余,普照十方三世一切人和事物,无有一毫谬误,故世尊所说法皆契合真理,一方面解说宇宙法理,另一方面又是测查闻法者是何等根器,何等机感,以方便解说。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小佛如来或释迦佛等。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的教祖释迦牟佛诞辰日。 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旧称瞿昙。释迦摩尼是然大佛的徒弟,所以有很高的成就。 释迦牟尼来自中印度,传播到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人信佛者颇多,灭佛者也众多。 释迦牟尼佛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为“寂静”、“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

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着褐色的脏衣、可以神足飞行,饮毒汁而无事。 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清愚”、“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 传统上认为“憍昙弥”、乔达摩或“瞿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个姓氏,可能与大智舍利弗、富楼那类似,是从母姓而来;也可能是依照古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所取的另一个名字。又因为释迦牟尼是出家的修道者,故称“瞿昙沙门”。 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所谓:“光明遍照,横遍十方”,俗称大日如来。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 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 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 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 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 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 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 第八是阿那律,称天眼第一; 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 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行第一。 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一殿的也有很多。兹将十大弟子的简要历史分述于下。

1、摩诃迦叶 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脑人。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所以大迦叶的盛名,遂名闻天下。其详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婆罗门教中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取乳名毕钵罗耶那。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8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也出家为尼。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当释尊入灭之际,适其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报后,即昼夜兼程赶回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计划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2、阿难陀 阿难陀一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表兄弟。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依跋耆子的忠言而得道,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冕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他生性能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在经典结集大事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他于佛灭后20年,见同学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

释迦牟尼大事年表

釋迦牟尼大事年表 <<妙芸>> (约公元前566年-约公元前486年) 约公元前566年诞生 吠舍佉月十五日(中国夏历四月八日),释迦牟尼诞生于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蓝毗尼花园中,父亲为净饭王,释迦牟尼是长子,原名为乔答摩.悉达多,属剎帝力王族。母亲摩耶夫人生子七日后逝世。 乔答摩.悉达多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养育。 约公元前559年7岁 乔答摩.悉达多太子开始接受婆罗门学者有关文学、哲学、算学等方面的教育。 约公元前554年12岁 随武士学习击剑、骑射,成为文武兼备,天资聪慧的王位继承人。 悉达多太子幼年即有沉思的习惯,所读吠陀书(VEDA,婆罗门经典)未能解决他的苦恼--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于是产生了出家的欲望。 约公元前549(或547)年17(或19岁) 悉达多太子纳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 约公元前537(或547)年29(或19岁) 悉达多太子出家。净饭王阻止不成,便派五名侍从憍陈如、摩诃跋提、阿舍婆誓、摩男俱利、十力迦叶跟从。 悉达多太子拜访了频婆娑罗王、阿罗蓝仙人、郁陀仙人,但仍未得到答案和解脱。 悉达多太子进入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与苦行人一起苦修,历时六年,千辛万苦,却一无所获。遂决心重新选择。 约公元前531年35岁

悉达多太子渡过尼连禅河向波罗奈城进发。在伽耶山麓(今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南郊)一棵毕 罗树下,他面对东方盘腿端坐,思考解脱之道。经过四十九昼夜的苦思冥想,终于战胜烦恼魔障,大觉大悟,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成为佛陀。 约公元前530年36岁 佛陀开始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传教生涯: 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今称那勒斯城),佛陀初转法轮,说服憍陈如等五名侍从皈依佛教。后又说服拜火教迦叶兄弟率弟子一千余人皈依佛门。 在摩揭陀国,宣教于频婆娑罗王及其臣属,后又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及灵鹫山传教,入教者众多,其中有三位弟子辅助佛陀,对佛教昌盛、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分别是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等。 在憍萨弥罗国舍卫城祇园精舍(又称「祇树给孤独园」)传教,佛教影响日渐扩大,远播中印度各地。 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国传教,佛陀的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陀、提婆达多,儿子罗候罗,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人,皆皈依佛教。 佛陀传教足迹北至迦比罗卫,南至波罗奈斯,东至瞻波,西至拘睒弥,遍及中印度。佛陀弟子不可胜计,其中证得阿罗汉果并跟从佛陀的众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内中最为突出者为十大比丘。 约公元前486年80岁 佛陀传教至拘尸迦罗(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在河边娑罗双树的绳床上涅盘。火化后,佛的舍利(即遗骨)被摩揭陀国和释迦族等八国分别带去一部分,各自建塔安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469090.html,/link?url=mkZJXcDaHoXdQbVAE1psfNuLqt7RUbzt0bSv0qFMR2j2p1RGsC KxDYM7Bbi2X4pLU8IKu_jcsUPenS54W75hya&wd=&eqid=e28a4392000054ac000000025587860 2

相关文档